厌童症的表现有哪些症状?


市民 参事
暑期,高铁、飞机上的孩子明显多了。与此同时,一股愈演愈烈的“厌童”风,席卷了舆论场。
近日,“大V”苏小懒发文,讲述了带孩子乘火车遭遇苛刻对待的事—车厢里一名只有八个月大的小宝宝,因为发出了咿咿呀呀的声音,就被投诉并被乘务员“邀请”到餐车车厢。还有人关注到,斥责“熊孩子”行为的文字视频成了当下的流量热门,如高铁上孩子吵闹引发冲突、妈妈带男孩进女厕所或更衣室引争议等。
“厌童症”,这个被越来越多人滥用的标签,是否已经给不止一个群体造成了伤害?争论背后,又反映了哪些权益诉求?
有时候,家长也很“卑微”
“我看见小孩就烦,不管乖不乖。”“平等地讨厌世界上的每一个小孩。”“管不住的小孩就不该出生。”
看着近期舆论场上的极端言论,宝妈张媛心里挺难受。“每次带孩子出门,心里都很忐忑,不知道自己和孩子会不会让别人讨厌。”张媛说,自己的孩子两岁半,每次去周边城市旅游都要开车,因为坐高铁承受的心理压力实在太大了,“我之前在高铁上看到过一个一岁左右的宝宝,刚发出一点声音,就有乘务员上来提醒孩子的妈妈,说您的宝宝吵闹要带到车厢连接处。那个年轻的妈妈就抱着孩子出去了,其间,不断有人接开水、扔垃圾,售卖车也来来回回,还嫌她碍事。我知道有很多家长也会为了尽量不影响别人,花高价买商务座。”
作家苏小懒的微博反映的也是类似问题。她说,10个小时的旅程,绝大多数时间家长抱着孩子在车厢连接处度过,但同一车厢的成年人大声喧哗,也不曾见到列车员提醒。评论区,俨然成为家长们的“诉苦大会”——有人说自己的两个孩子一直在乖乖吃饼干,还被乘务员提醒“要保持安静”,有人说孩子正常跟姥爷说了两句话就被提醒了,“难道孩子不被允许正常说话了吗?”
张媛说,带孩子出门似乎是一种“原罪”,只要孩子在公共场所发出一点声音就会引起他人侧目,仿佛是自己管教不严。“我看到网上有很多家长在坐飞机、高铁时,会特地给附近的乘客准备耳塞,甚至还不被接受,感觉当家长挺卑微的。”“厌熊”,不等于“厌童”
市民小郑是“90后”,已婚未育。在她眼里,孩子是一种令人又爱又恨的生物。“我特别喜欢在网上看别人家的萌娃,觉得特别可爱,但有时候一下楼,一群孩子在小区里骑车、踢球、追逐打闹,我又会感到有点烦。”小郑说,“人类幼崽”是很治愈的,所谓的“厌童”不过是一小部分人的极端想法,实际上大家只是“厌熊”——讨厌“熊孩子”。
“有一次在我家楼下,两三个孩子挤在一起玩卡片,把单元门口堵得严严实实,根本过不去人。他们的家长就坐在一旁的台阶上聊天,没有一个人出声让孩子往旁边挪一下。”小郑说,自己抬了几次腿,那几个小孩甚至看了她几眼,但完全没有要让的意思。僵持了几十秒,有推自行车的邻居通过才劝走了他们。
网上关于熊孩子的话题更是层出不穷,在高铁上大声喧哗、在电影院踢椅背、在游乐场堵住滑梯口、在餐厅弄翻别人的杯子……这些话题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孩子的家长并不作为,任由孩子胡闹。近日,还有一条乘客“发疯”大吼制止“熊孩子”在高铁过道跑跳玩闹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的女子大声吼叫:“都安静点”“我真的生气了”,原本吵闹的车厢瞬间安静下来,乘务员感激地给这位女士送来一瓶水。视频下,不少网友留言点赞这位女士“用魔法打败魔法”。
“一般情况下,旁观者的态度都取决于孩子家长的态度。只要家长采取了措施,即使没有成功制止,大家也会理解,毕竟在孩子面前,家长是最有威严、有话语权的存在,即便是管不住自己的孩子,也要摆出态度来,最让人气愤的是那些熟视无睹、不管不顾的家长。”小郑说。
群体差异,不应成为情绪宣泄口
“厌童症”到底是什么?百度百科解释,这是“一种高发于未婚青年之间的人际交往障碍,通常表现为对儿童的厌恶和排斥,进一步可发展为无法容忍一切与儿童相关的事物,同时对儿童的厌弃也会影响到生育观念”,它本质上还是一种恐惧症,是焦虑症的其中一类,如果真的有“厌童症”,在接近儿童时就有可能产生头晕、恶心、出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颤抖等病理性症状。
从这一解释来看,显然很多称自己有“厌童症”的网友,其实并非真正“厌童”。他们对孩子的讨厌,除了“熊家长”的不作为,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玲玲告诉记者,称自己讨厌孩子的群体,可能普遍比较有规则意识。“现在年轻人的秩序感越来越强,插队、乱扔垃圾等行为都会被鄙夷,所以当‘熊孩子’的行为扰乱了身边的秩序,就会让人非常难以接受,尤其是在家长放任不管的情况下。”张玲玲认为,现在年轻人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没有参与过一个小生命的成长,因此对育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缺少了解,“很多年轻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孩子都是在隔代养育,面对孩子哭闹发脾气,这些当了父母的人都手足无措、大发雷霆,更何况是没有生养过的年轻人呢?”
“互联网将不同群体间的观念差异放大,人们相互理解的成本不断增加”,有观点指出,“厌童症”其实更多是在网络表达中出现,也可以说是一种“网络病”。当抱有同一想法的人群通过网络汇聚在一起,会造成“厌童症”成为社会普遍现象的错觉。日前,济南日报记者发出了一份关于“厌童症”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7.8%受访者曾听说过“厌童症”,51.38%受访者曾因公共场合儿童的行为产生过厌烦。
争论背后,建设“儿童友好”空间
“我觉得任何人都不该给自己或者他人甚至这个社会,扣上‘厌童’的帽子,这会给很多人造成伤害,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市民赵先生认为,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把“不婚不育”挂在嘴边,如果任由这种情绪发酵,或许会导致婚育率的进一步下降,“咱们国家的传统美德是尊老爱幼,对于未成年人,我们不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道德层面,都应该是爱护、保护的,不应该带着戾气和仇视看待这个群体。况且,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孩儿长大的,我们小时候也是被偏爱和保护的,为什么现在反而要对孩子这么严苛呢?我们应该对有娃的家庭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赵先生表示,同时也要看到,一部分声称自己“厌童”的人,确实因为“熊家长”的不作为而产生了对孩子的偏见,这就要求每一名家长严于律己,在公共场合,尽最大能力规范孩子的行为,降低对他人的影响。“现在提倡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有很多公共场所都专门为母婴、儿童设置了空间,甚至还在研究‘儿童车厢’等新举措,我相信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能让孩子自由自在的空间会越来越多,不愿被打扰到的人也会感到更加舒适。”赵先生说,正如有观点所言,比“禁止孩童入内”更文明的,是探索“鼓励孩童释放天性”的空间,从而让不同需求的社会群体能融洽相处。
怎样才能让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8.81%受访者认为家长应该约束引导儿童,60.55%受访者认为应该增设儿童友好公共空间,44.86%受访者认为应该引导公众转变心态。
市民 焦先生
生活中我遇到过很多“熊孩子”,给我出行带来一些困扰,我觉得如果不加以教育的话,会让一些年轻人产生“厌童”的心理。而且现在年轻人生育率低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一些“熊孩子”的确缺少礼貌,让很多人对孩子产生了抗拒心理。
市民 李女士
我认为“厌童”是面向整个儿童群体的,而我们大多数人讨厌的“熊孩子”是那种在公共场合不遵守公共秩序、家长放任不管,严重影响其他人的孩子。所以我觉得声讨“熊孩子”与所谓的“厌童”并不是一回事,不要混淆概念,大家都喜欢乖孩子。
市民 刘先生
我觉得对“熊孩子”的声讨不能完全归罪于孩子,很多孩子其实是受到大人的影响才会产生一些行为的。孩子成长的环境对孩子行为的影响很大,因此我觉得对“熊孩子”现象,家长应该负主要责任,要想改变“厌童”情绪,首先要规范家长的行为。微 观点不要放大差异、加深对立
潮新闻
一个到处贴“厌童症”标签的社会,没有人是赢家。从个体来说,即便真有人不那么喜欢孩子,妖魔化、病态化这类行为,只会剥夺其改变的动力而不是带来反思,甚至激起逆反心理,吸引更多人躲在标签下不作为。家长更不可能赢了,他们的诉求是获得更大的弹性空间和社会支持,而非一个受害者的形象。吵得越凶,越是相看两厌,矛盾就越积越深。
从系统来看,这种粗暴的“贴标签”正在模糊掉现象背后真实的问题。我们面临什么样的生育局面?一方面是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达到“超低生育率”临界值,不愿生、不敢生的氛围浓厚;另一方面社会对孩子的友好程度不见提升,孩子自由生长的公共空间没有增加,“禁止孩童入内”“请将您的孩子抱到车厢连接处”标语背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角力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如果养孩子的经济压力、道德压力、情感压力全系于父母,有多少人愿意迎难而上,愿意对未来的劳动力构成负责?孩子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作为小小国民、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有自己的未来义务,同样也应该享有获得良好成长空间的权利。
穿透争议,更有建设性的行为是从各种声音中找到共同诉求,而不是贴标签放大差异、加深对立。这一点,毋庸置疑。
“厌童”这顶“帽子”
不能随意扣红网
笔者认为,“厌童”这顶“帽子”,不能随意给网友扣上。“厌童”本质上是对儿童的抗拒,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儿童,网友们都会抗拒。网友们抵触的只是那些在公共场合不尊重他人、不遵守道德秩序的儿童,而在这一过程中,家长扮演的角色尤其重要。
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由于对自家孩童的宠爱,往往对孩子部分不礼貌行为置若罔闻,甚至坦言,小孩子吵吵闹闹是正常的,过一阵子就消停了。但对公共场所中的其他人而言,这样的吵闹过于无法忍受,而家长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宽以待己”的角色,着实令人产生厌恶心理。因此,与其认为网友们存在“厌童”心理,不妨换个说法,网友们到底是真的有“厌童症”,还是厌恶那些不作为的家长?
儿童不遵守道德秩序,大吵大闹,归根结底,是家长的不作为。倘若家长在吵闹发生的第一时间小声提醒,或认真告诫,人们也能多一分理解与宽容。如果交涉得不到合理的回应,也大可以向周围人解释清楚,而不应该“两耳不闻身边事”。对儿童而言,家长无疑是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的行为。家长们不妨多加教导,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这样,也能减少一些冲突。
随意给网友扣上“厌童症”的帽子,这样的“确诊”方式不可取。对许多网友而言,生活中,尽管还未为人父母,但对儿童,却普遍抱有宽容、喜爱的心理。不应让这份宽容异化为抗拒,也不应随意将“厌童”这顶帽子随意扣上他人头顶。
神 回复
网友@绅士兔哥:厌的不是童,是没有教养的“熊孩子”。
网友@撞门有功卖药张:真正的巨婴讨厌真正的孩子。
网友@山奈山奈:厌的是蠢,听不懂人话。
网友@大猫猫:有些人只是不能容忍任何让自己不适的东西。
欣 视界
维护规则不能单挑弱者出手
有些人说,自己得了“厌童症”。那么,你会讨厌有人在车厢里打电话高谈阔论吗?你会讨厌有人用手机外放看视频吗?你会讨厌有人洒落一地食物残渣吗?你会讨厌有人道德绑架自己让座吗?
我们讨厌的从来不是孩子,而是一切让人感到不适的不文明行为,只不过小孩甚至婴幼儿,由于年龄小,行为、情绪无法像成人一样自控,就引发了更多的偏见。可惜,很多时候、很多人,只敢将矛头引向孩童——试想,大声喧哗的是纹身花臂彪形大汉,有多少人还会像对孩童和家长“出手”一样,直言不讳地制止?
我们维护自己内心的秩序,或是维持公共场合的规则,不能只挑弱者“出手”。“厌童症”这件事,板子要打在“熊孩子”和“熊家长”身上,也要打在一些人内心的懦弱和戾气上。对“熊孩子”放任自流的“熊家长”,自然要做好被讨厌被针对的心理准备,要知道越来越习惯用“发疯”来解决问题的年轻人,不会给你太多“面子”;而对于只是正常发出声音、与同行人互动的孩童或婴幼儿,我们更应该多一些同理心,想想自己童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想想自己若是当事人,该如何自处?
一个文明的社会,不意味着无底线的忍让,但也绝不能稍有不称心就急着撇干净、划界线,与另外的群体站在对立面。但愿随着各类基础设施的完善,社会管理的细化,我们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舒适空间。
观看本期街采精彩视频,请扫描二维码。
本版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曹雅欣 实习生 张德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近年来,高铁上因为孩子吵闹而引发乘客与家长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与前段时间韩国餐厅设置“NO KIDS”标志的新闻交错,引发了公众的热议。
一方面,在公共空间,人们苦熊孩子久矣。与此同时,“厌童症”这一不算新鲜的概念再度被提出,让不少人以为这便是问题的症结。
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援引“厌童症”这个心理学概念,指出这是“一种高发于未婚青年之间的人际交往障碍,通常表现为对儿童的厌恶和排斥,进一步可发展为无法容忍一切与儿童相关的事物,同时对儿童的厌弃也会影响到生育观念”,并进一步指出,这些厌童者是高度自私的“巨婴”,所以无法容忍一个“真婴”。
暑假来了,车厢里长出了很多孩子。(图/图虫创意)
这样的定论与指责,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关爱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当然是一种普遍共识与社会底线,但将问题归结于人格、道德问题,便转移了重点,无异于制造更深刻的对立。
所谓“厌童”,厌的不是真正的“童”,而恰恰是对“熊孩子”的吵闹心安理得、用道德来绑架批评者的“熊家长”。
熊孩子吵闹,与手机外放一样讨厌
想象一下,你所在的一截高铁车厢上,刚好有三五个孩子。
百无聊赖的旅途中、狭小的空间里,心智发展还未完善的人类幼崽,可能会啼哭不止。大一点的,可能随时会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动作,包括拍打桌子、大喊大叫等。如果是几个孩子一起,散发的能量的级别可能会上升,就像夏天的雷暴雨般激烈澎湃。
小孩子不像疲惫懒散的大人,他们仿佛有散发不尽的能量,一爆发便有燎原效果,如果把这能量收集起来,大概能有一番作为。迪士尼动画电影《怪兽电力公司》中,就有一家靠收集孩子们的尖叫声来发电的发电厂。
熊孩子,怪兽都害怕。(图/《怪兽电力公司》)
不过,孩子的吵闹,也分为婴儿以及能自由跑动的孩子。尚在怀抱里的婴儿,可能会因为环境变化、不安全感、不舒服而啼哭不止。3岁以上的孩子,则有自己独特的脑回路,时不时就会做出出格举动。与这个年纪的孩子沟通,需要耐心和技巧,而且并不总能成功。
如果养育者能搞定孩子,或者有意识地让孩子尽量在公共空间里保持安静与秩序,那是令人敬佩与感激的。比如有家长上列车前,就准备好了各种哄娃的工具如零食、玩具、绘本、动画片。再者,如果家长对孩子的闹腾及时制止,并表现出抱歉,那基本上也能轻易得到谅解。
孩子,天然的能量制造机。(图/《佛罗里达乐园》)
但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家长对孩子的越界行为无动于衷。
几个月前沸沸扬扬的地铁“掌掴门”事件中,不到3岁的孩子用脚踢椅背3分钟,家长并没有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提醒或制止。前排乘客被激怒,采取了不恰当的“帮别人教育孩子”的行为,直接对孩子进行大声斥责,引发双方强烈争吵。
现实生活中,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不是熊孩子,而是家长的不作为。大家都知道,那么小的孩子并非“理智人”,正常人大多数都能忍耐一下,期待家长的解释,或者直接向家长表达“管管孩子”的诉求,但得到的回复可能是“你跟孩子计较什么”“ta还是个孩子”。
有时候,孩子吵闹只是为了获得大人的注意,但也许不少养育者已经习惯了孩子的吵闹,于是对孩子的诉求不管不顾。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当有人在网上分享自己被“别人家的小孩”折磨的糟糕经历,为人父母者往往会搬出大道理来说教。在他们眼中,能否把孩子教育好似乎不是关键,而忍耐他们的孩子却成了整个社会的义务。
你跟孩子计较什么?(图/《佛罗里达乐园》)
但这里并非要责怪所有当父母的人。中国高铁在50万人以上的城市的覆盖率达到93%,其运量居于世界第一,它已经成了中国人跨域外出最普遍的交通工具。这意味着你能在高铁二等座车厢里,遇到全国各地各种阶层和处境的父母。
教育环境较好的家庭,也许能科学地回应孩子的需求。美国社会学著作《不平等的童年》一书分析过,中产家庭与孩子交流说的话的数量远远大于底层家庭。比如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家庭家长,可能在面对“terrible two”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树立规则和边界,并解释为什么不能这么做、怎么做是更棒的。
可以想象,很多父母本身接受的也是粗放式的家庭教育,加上旅途奔波、疲惫不堪,所以孩子并不能得到如此科学的关于规则与边界的教育。
于是,关于在公共场合里“碰到熊孩子”的吐槽以及“如何治熊孩子”的分享,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多数情况下,内容的娱乐性大于实操性,图的还是情绪发泄、吸引流量。
整治熊孩子,不过是社交网络的“发疯文学”罢了。(图/小红书截图)
特别是在“发疯文学”成为网络热潮的今天,年轻一代更注重个人边界的维护,同时勇于争取自己的权利,不再忍耐公共空间里一切打扰别人的行为。
除了熊孩子,他们对于刷短视频外放、室内抽烟等行为也深恶痛绝。用最高的音量外放短视频魔性笑声与熊孩子的吵闹声,这两者哪个更让人难以忍受?恐怕比不出个高下。
真正在公共空间制造噪音、打扰他人而得不到有效约束的,绝不是襁褓内的孩童。如果是后者,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和接受。
与其指责“厌孩”,
不如想想何为儿童友好空间
争议双方的情绪都有其合理性。没孩子的年轻人认为,既然选择当父母,就应该管好自己的孩子;为人父母者则认为,不婚不育的年轻人患上了“厌童症”,自己选择结婚生育,却受到了反向歧视。
但是,“厌孩”情绪真的普遍存在吗?
实际上,在公共空间中,“萌娃”反而是人群中的焦点。小孩天真无邪的动作和表情,总能吸引不少人与之互动、拍照。而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儿童博主的视频,它们是成年人经常拿出来反复观看的“小糖果”。
“萌娃”也可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图/图虫创意)
如今社交媒体的算法精密复杂,尤其深谙人们最容易被撩拨的情绪点。
生育率下降的新闻与专家们的催生言论融为一体,不断刺激着人们焦灼的心。于是类似地铁“掌掴门”的事件被流量筛选、不断扩大,造成了庞大的“厌孩”景观。比如前阵子网传,幼儿园老师在群聊中透露给班级里的孩子“下药”,事后被证明是伪造的“仇孩”言论。
在上述评论文章中,心理学意义上的“厌童症”被泛化成一群人的普遍人格。最终,不婚不育的选择与“厌童症”,被放到了因果链条上。这恐怕有失严谨。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婚育与否与“厌童症”有直接联系。没有孩子的人可能无法真正共情育儿辛苦的细节,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厌孩”。
实际上,厌童症(pedophobia)本质上还是一种恐惧症(phobia),是焦虑症的其中一类。而我们都知道,焦虑症所引发的攻击或伤害,多数情况下是指向人体内部而非外部的。如果真的有“厌童症”,在接近儿童时就有可能产生头晕、恶心、出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颤抖等病理性症状。
此外,如果对现实状况有所了解,便会知道年轻人之所以不想生育,并不是因为厌恶小孩,而是对自己生存处境的压力的一种反馈。生育没有使得人更高贵,不生育也没有。无论是不婚不育的年轻人,还是已婚已育的,都承受着像高压锅一样难以言说的压力。
处在高压锅里的情绪,一点火就燃。(图/Unsplash)
但网络上经常弥漫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倾向,将一切问题归结于人的道德问题,把出现的问题归结于“世风日下”。
当社会复杂到一定程度时,泛道德话语就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由于道德往往含糊而笼统,当它面临现实问题时,不仅不能解决彼此的症结,甚至就算有人严格遵守“道德”,还是会被其他道德话术所攻击。
一味搬来传统观念指责年轻人自私,将年轻人不婚不育的苦衷与“厌孩”挂钩,只会增加敌意与愤怒,掩盖问题的本质——在经过短短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城市似乎难以兼顾不同人群的需求,因而出现了空间的相互挤占。
如果真的体谅母婴的处境、关心母婴的权益,在呼吁人们“幼吾幼”之外,更应该思考什么是“幼吾幼式”的公共空间规划与公共服务。
当我们讨论社会如何关爱儿童的时候,归根结底是解决公共场合里个人权益与儿童、母婴权益的冲突,建立儿童友好、母婴友好的社会空间,它并不单纯依靠其他社会成员的自我道德约束,而更需要一个包容、便利的育儿环境。
当我们谈论厌童,谈的是什么?(图/《佛罗里达乐园》)
作家苏小懒在网上发言称,自己带娃上高铁时,被乘务员反复提醒让孩子保持安静,甚至要求其带着孩子到车厢连接处。这当然是考虑到了整个车厢的安静和秩序,但母亲独自带娃的确不容易,那么设立儿童车厢、母婴车厢可行吗?
对孩子来说,一些给成年人设置的空间十分乏味,于是能量无处安放。在瑞士最快、乘客最多的城际高速列车Intercity(IC)上,就设置了家长以及儿童友好的“家庭车厢”。这种“家庭车厢”门口有个蓝色玩具熊的标志,专门为带小孩的家庭准备。
车厢里不仅有想象力丰富的装饰,在二层还设置了小小游乐场,有滑梯、攀爬架、小船和山洞,地面上是防摔面板。大一点的孩子还能向乘务员领取游戏棋,玩着玩着就到站了。
在这里,家长既不用担心孩子吵闹影响别人,也可以免于哄娃的疲惫。
另外,这种列车里还有一截安静车厢,专门给格外需要安静的乘客付费使用。如果能考虑到多种人群的需求,公共空间里的冲突也许便会少一些。
瑞士“家庭车厢”,主打一个好玩。(图/YouTube截图)
此外,城市里有多少便利的空间供孩子们玩耍?
1996年联合国提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理念之后,全世界各地逐渐有了不少儿童友好的城市改造。
2012年,伦敦市颁布了《改造社区:为了游戏和非正式休闲》《布伦福特游戏条款》等儿童空间改造文件。此后,当地根据原有的环境基础就地改造,比如嵌入草坪的滑滑梯、家门口挂在树上的网兜、用来练习攀爬的树木……这些设备对孩子有吸引力,也保证安全,还考虑到了残疾弱势孩子的需求。孩子的互动对象不仅可以是同龄人,也可能是家长及主动参与的成年人。
在国内,深圳市福田区于2020年建成全市首个儿童友好街区试点。这个街区附近聚集了十几所学校,拥有超过1万名学龄前儿童。如今,街区内有12个充满趣味的儿童活动空间,是家长们溜娃的好去处。
深圳百花儿童友好社区。(图/视频号@深城交)
事实上,一些简单的设施规划,也能给儿童带来便利。比如共享自行车上的儿童座椅、足够的母婴室以及无性别卫生间,可以让独自带娃的家长免去尴尬,也给他人尊重的空间。
类似地铁“掌掴门”事件的出现,折射了现代人无处安放、一点就燃的情绪,但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只有整个社会给予每个成员充分的空间,相互包容才得以实现。
安可时刻
社没【AI+个人发展深度思考群】继续邀请中,分享社长对于「个人发展、内在成长、职场或亲密关系、新个体IP、AI式趋势」等方面的深度思考和判断~
如果你对感兴趣,不妨加下方社长老梁微信,邀请你入群,请发暗号:个人发展深度思考 。
还有见面礼盲盒哦,包括:小课、好书解读或者闭门会精华PPT。
作者
刘车仔
编辑
晏 非
题图
视觉中国
点个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厌女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