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诊断不包括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药物依赖性管理?

帕金森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但是虽然常见,对于帕金森的用药我们发现许多患者仍然存在误区。 临床调查发现,帕金森患者在吃药的时候,经常出现各种认识的错误,有的患者盲目吃药,有的患者过度依赖药物等等,这些对于疾病的治疗非但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还有可能让病情加重,因此了解帕金森用药的误区是十分重要的。 1、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很多患者都对用药与手术无法正确判断,他们以为在早期,症状较轻,吃药效果又好,就不需要手术;而在很晚期,即使手术,效果也不理想,就更不愿意手术了。其实如果到中晚期,吃药效果不理想,即使药量加大,药物疗效也不满意,症状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或药物副作用较大,就应考虑用外科治疗。 2、药物选择需根据具体情况 有的病人一开始吃药就选择效果最明显的多巴胺制剂,效果明显,但是副作用提早出现,其实药物选择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年龄较轻的早期病人,应选择多巴胺激动剂,如协良行和泰舒达等,该类药物效果虽然欠佳,副作用明显,但可推迟多巴类药物副作用出现;对年龄较大的早期病人,可应用多巴类药物。随着病情发展,需要的药物剂量越来越大,因此吃药需要做到“细水长流,不求全效”,即剂量尽可能小,长期规律地服用,能达到80%左右效果即可。 3、不可过度依赖药物 我们发现很多帕金森氏病病人吃药是为了控制症状,而不是根治帕金森病,因此一出现问题就立刻吃药,导致药物过度依赖。目前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最有效的时间一般只有4~6年,随着吃药时间延长,疗效越来越低,剂量越来越大,而很多患者由于没有合理吃药反而成为了终生离不开药物的情况。专家提醒长期吃药后会出现肢体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和药效作用来去无踪的副作用。因此,我们应尽量推迟吃药时期。但如果帕金森病症状明显,应该及时吃药,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金森病的诊断不包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