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公司50强施工项目合作北京有推荐的公司吗?

能辉科技(301046)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能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程度以及人均消费量,是生产技术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至为关键。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我国高度重视能源低碳发展,正在积极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巴黎协定》在2016年11月4日生效,凸显了世界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决心。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国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确保能源供应”,“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公司所处行业为光伏新能源行业,处于黄金景气赛道。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容量8740.8万千瓦,同比增长59.3%,再创历史新高,连续10年稳居世界首位。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并网容量3629.4万千瓦,同比增长41.8%;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5111.4万千瓦(内含户用分布式2524.6万千瓦),同比增长74.5%。分布式光伏增速明显,继2021年占比超过集中式光伏后,占比进一步提升;2022年全年产业链价格居高不下,导致集中式光伏装机略微失速。截至2022年底,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3.92亿千瓦,逼近4亿千瓦大关,已经超越风电成为国内第三大电源,连续8年稳居全球首位。全年光伏发电量为4,2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8%,约占全国全年总发电量的4.9%。预计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在28,000-33,000万千瓦;我国新增装机量在9,500-12,000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有望超过4.88亿千瓦。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占比达90%以上,部分来自于自持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收入,占比达8%以上,新能源及电力工程设计收入,占比达1%以上;同时也在积极开发工商业分布式和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于年底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4,790.7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公司将乘着成功上市、可转债发行的东风,依托比较技术优势、较强的项目实施能力、积累深厚的优质客户资源和拥有多项省级标杆性光伏电站项目的执行经验,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壮大发展,力争保持承建的光伏电站并网容量持续增长,不断提高业务规模和质量,回报广大投资者。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中的重要发电形式,几年来发展形势波折不断,但在“双碳”目标的历史背景下充分受益,发展空间完全打开。“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着眼现实的深刻洞察,更是面向未来的深刻昭示。(一)国家能源战略目标明确,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行业前景广阔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具体的战略目标是,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要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不断扩大绿色低碳能源供给。“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在此期间,国家能源局提出:1、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十四五”时期,风电、光伏要成为清洁能源增长的主力。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迭代发展,稳步加快替代力度和节奏,加快发展风电、光伏产业,优先推进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就近开发消纳,积极推动东南沿海地区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和“三北”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化开发,抓好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启动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2、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积极发展安全高效储能技术,鼓励用户投资建设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十四五”时期,面对未来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国家将要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同时,加强“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推动风光互补、水火互济等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完善电价和电力调度交易机制,加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不断完善符合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配套机制和市场模式。(二)报告期内国家新能源行业配套政策不断推出随着光伏发电行业进入平价上网阶段,摆脱财政补贴路径依赖,完全实现市场化、技术化、竞争化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22年,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相继推出一系列行业顶层设计和产业政策以促进光伏发电、新型储能、智能微电网的健康长远发展,对公司的光伏新能源、新型储能、智能微电网、电能替代(电动重卡换电)、多能互补业务具有重大意义。具体如下:1、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支持2、各部委局、行业协会层面的行业政策支持(三)报告期内全国光伏新增并网容量呈现新特点,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再次超过集中式光伏近三年来,我国光伏行业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并网规模持续扩大。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容量8740.8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连续10年稳居世界首位。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3629.4万千瓦、分布式光伏5111.4万千瓦(内含户用分布式2524.6万千瓦)。2022年是贯彻落实“双碳目标”的第二年,又是“十四五”的第二年,也是光伏发电、风电平价上网的第二年,光伏发电进入新发展阶段,光伏发电建设实现新突破,呈现新特点。报告期内,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中,分布式光伏新增约5111.4万千瓦,约占全部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58.48%,历史上再次突破50%,担起了新增并网的“半边天”,光伏发电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发展趋势明显。报告期内,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再次超过集中式,主要原因是囿于光伏产业供应链博弈加剧,上游多晶硅料和主流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上涨。年初受供需矛盾影响,硅料价格不断攀升,一路从每公斤230元上涨至最高330元,涨幅超过40%。多晶硅致密料报价自2月初开始上涨,3月到6月进入平台整理期,7月初加速上涨,12月中旬稍有回落,报告期末环比年初上涨了约4.35%;由于成本传导,相对应地主流光伏组件价格报告期内维持在高位,12月下旬稍有回落,最高报价近每瓦2.00元,报告期末环比年初都上涨了约0.50%以上。年底,供需矛盾缓解叠加需求淡季,各环节价格出现大幅回落。在地面光伏电站成本中,非技术成本占比同比下降0.5%,组件费用占比同比上升0.7%。目前,各环节价格又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行业上下游仍处于价格博弈中。由于成本明显提高、投资收益率达不到预期,导致诸多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推迟,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由于多重利好叠加,由内生动力驱动,报告期内相较于2021年新增并网容量增长了近237%。主要原因一是工商业市场用电电价上涨,电价市场化最高上浮20%,高能耗企业市场电价浮动更高,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经济性高,同时工信部提出分时电价机制,拉大工商业峰谷价差,导致工商业用电成本上升,分布式光伏经济性凸显;二是限电限产影响下,绿色电力需求高企,电力紧缺及能耗控制趋严或成为常态,只有使用更高比例的绿色电力,才能保证正常生产,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渗透率快速提升;三是国家能源局继续鼓励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刺激了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投资。公司是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先行者之一,积累了十多年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设计、系统集成和投资运营经验,公司将利用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进一步加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业务的拓展。(四)报告期内全国光伏新增并网容量呈现新特点,户用分布式光伏市场逐步爆发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容量约5111.4万千瓦中,户用分布式继2021年首次超过2000万千瓦后,2022年达到约2524.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占新增并网容量的28.88%,相较于2021年新增并网容量增长16.88%,户用分布式已经成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户用分布式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提供整套系统的品牌商精耕细作,市场空间被彻底打开。国家能源局继续鼓励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也刺激了户用分布式的投资热潮。公司也是户用分布式光伏的践行者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优化户用光伏事业部,加强户用分布式的开展。公司专注于光照资源佳、消纳条件好、上网电价较高的冀鲁豫粤桂琼等省份户用分布式光伏市场开拓,以期成为新的公司利润增长点。(五)新型储能行业前景广阔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虽然具有清洁零碳的优势,但也存在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的短板。在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一大背景下,必须充分发挥储能系统双向调节作用,推进新能源电站与电网协调同步。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左右,省级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新型储能是指除了抽水蓄能以外其他新型的电化学储能或物理储能技术,相比存在资源调节等限制的抽水蓄能,该类技术更具备布置灵活性。有了目标激励,未来5年至10年,新型储能会在度电使用成本上逐渐达到与抽水蓄能相竞争的水平,兼具长寿命、高安全性、可靠性等特点。2022年,我国储能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支持储能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各类商业模式持续改善,储能标准加快创制,为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59.4GW,同比增长37%。其中,抽水蓄能占据最大比重,累计装机达46.1GW,新型储能继续保持高增长,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超过2021年同期的2倍,达到12.7GW。2022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呈现以下七个产业发展特征和态势:1、新增能量装机突破15GWh,百兆瓦级项目成常态;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6.9GW/15.3GWh,功率规模首次突破6GW,能量规模首次突破15GWh,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均超过180%。从技术应用上看,锂离子电池仍然占据新型储能的主导地位,新增投运装机规模首次突破6GW,时长仍以1-2小时为主,4小时以上的项目开始增多。其它技术路线“多点开花”,规模实现突破,应用逐渐增多,如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短时高频技术;2、十省市落实规划目标,有力推动新型储能示范项目落地;3、政策持续加力,市场机制改革步入深水区;4、主流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长时储能倍受关注;5、独立储能成为“表前”应用主流,“表后”应用前景尚不清晰;6、企业跨界涌入储能赛道,锂电储能加速出海布局;7、安全事故依旧存在,储能标准仍在不断完善。2022年,也是国家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的第一年。为了充分抓住储能市场开始爆发的历史机遇,公司优化了储能事业部的市场和技术架构,商谈了诸多大型储能项目和工商业储能项目。(六)电动重卡换电技术发展方兴未艾报告期内,据不完全统计,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25,152辆,同比增长141%。其中,电动重卡累计实销22,659辆,同比2021年的9,650辆大涨1.35倍,占居新能源重卡90.09%的市场份额。作为新能源延伸行业,电动重卡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运输领域用车,动力电池性能提升、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直接关系着电动重卡市场推广、应用普及。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家有关部委要求完善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清洁替代政策,不断完善充换电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要求车船加强交通电气化替代,并对交通供能场站布局和建设在土地空间等方面予以支持,其中电动重卡是减排降碳的主力军。(七)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条件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技术要求更高随着光伏发电行业的蓬勃发展,对应所在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条件,集中式光伏电站类型也多种多样。除了普通地面光伏电站,还有山地光伏电站、滩涂光伏电站、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水光互补光伏电站、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林光互补光伏电站、各类扶贫光伏电站、沙漠戈壁荒漠光伏基地项目等,这需要光伏新能源企业依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扶贫目标做出非常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山地光伏电站,复杂地形的山地给设计和建造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这要求光伏新能源企业能合理选区布置光伏区,设置阵列间距、倾角、方位角,避免山体和光伏阵列之间带来阴影的遮挡,解决由于光伏阵列分散、分区复杂而带来设备选型的困难。公司是山地光伏设计技术的引领者之一,研发了针对山地总平设计、系统配置、支架和桩基支撑设计等技术,集成和实施了诸多专业高效的山地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电站中,工商业和户用分布式由于屋顶建筑结构各异、使用年限各不相同、用电需求不一致,也需要个性化的定制技术和施工方案。公司也是分布式光伏的先行者之一,公司创始人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均具有多年省级电力设计院任职经验,拥有深厚的新能源及其延伸领域底层技术积累和全过程设计能力,天然具有这方面的设计技术优势和全流程管理能力。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一)公司主要业务公司是一家以光伏发电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及投资运营为主体,同时开展新型储能微电网(包括熔盐储能)、电能替代(电动重卡换电)等新兴业务的智慧能源综合技术服务商。公司拥有新能源及常规能源领域的设计及总承包资质,培养了一批具备新能源及相关延伸领域复合技术优势的人才队伍,已累计为合作客户提供了160多个光伏电站技术服务,其中包括120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同时完成了220多个电力环保及电网系统的技术服务,并自持运营了一批分布式光伏电站。光伏发电产业链构成公司处于光伏发电产业链下游,主要业务涵盖光伏电站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和投资运营。光伏产业链下游的特点是业务量大,参与者也多,但其中有核心技术和较强研发设计能力、以研发设计为主线进行全过程管控的技术型公司较少,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公司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公司依托丰富的项目研发设计经验,在集中式光伏电站系统设计、支架设计开发、光伏电站配电系统优化,分布式光伏整体技术方案及光伏电站智能运维领域形成了系列核心技术,并通过多年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及系统集成业务的实践经验积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关研发设计和系统集成技术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客户电站发电效率、降低投资成本,持续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是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先行者之一。目前,公司自持了14座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近50MWp。公司也是户用分布式光伏的践行者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优化户用光伏事业部,专注于户用分布式光伏市场开拓。为了不断发展新能源事业,追求业务规模突破,2022年5月20日,公司克服各种困难和极端不便,披露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4,790.7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58.6MWp“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吹响了大举进军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号角。公司也是山地光伏设计技术的引领者之一,公司依托专业的集中式光伏电站研发设计能力,在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性价比的工程管理服务的同时,助力大客户进行集中式光伏电站设计和实施方案持续优化,更好地提高发电效率,为大客户创造更好的经济利益,得到大客户的高度认可。截至目前,公司积累了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发展(600098)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下属企业等优质客户群体。(二)公司主要业务及服务1、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是公司为市场提供的主要服务,是根据投资方或客户需求,为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提供方案设计、物料采购、方案实施等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技术集成服务。其中,方案设计是指是根据项目需求,对涉及的技术、环境、资源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项目建设整体设计方案。在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中,土建基础、支架安装、组件敷设、电缆敷设、逆变器等设备定位及安装等工作均以项目设计方案作为工作开展基础。公司的设计能力一直是公司自成立以来的核心优势,目前拥有电力行业(新能源发电专业)乙级、火力发电专业(含核电站常规岛设计)乙级、及电力行业(变电工程专业)乙级设计资质,具有较为完整的设计能力。公司新能源及电网系统设计业务与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目前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主要包括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服务。(1)集中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集中式光伏电站是指将光伏阵列安装在较为宽广的平地、山地、丘陵、水面、滩涂、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经阳光照射,光伏阵列将产生的直流电经汇流箱送至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经升压站升压后接入电网,由电网统一收购调配的电站模式。目前我国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一般在10MWp以上,但100MWp以上的大规模光伏电站数量不断增多。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普遍投资规模较大,单个项目系统集成服务金额相对较大,是公司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2)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相较于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大多建设于工商业厂房屋顶、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屋顶、党政机关建筑屋顶和农村居民屋顶,具有单个装机容量较小、电力消纳程度高、市场广阔、具有长尾效应的特点,随着商业模式的日趋成熟和完善,逐渐成为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分布式光伏中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一种将光伏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上的技术,公司的复合设计能力将对于现有厂房改造型的BIPV具有较强的优势。国家能源局继续鼓励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刺激了户用分布式的投资热潮,凭借此历史契机,在进一步加强工商业分布式和BIPV项目开发的同时,公司重点在光照资源佳、消纳条件好、上网电价较高的冀鲁豫粤桂琼等省份大规模进行户用分布式的系统集成建设,成为户用分布式的践行者之一,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第四生产线分布式光伏项目报告期内,为拓展主营业务,公司不断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力度,为市场经营中心、新能源设计研究院、工程管理中心等核心部门新招入近60位新员工,进一步优化市场、设计和工程管理的人才布局,形成高级、中层和基层互补的人才梯队。主要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分布式光伏电站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或“全额上网”的方式运行,具有高效清洁、分散布局、就近消纳、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的特点;其中“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式分布式项目收入由上网部分电价、自用部分电价和补贴电价三部分收入构成,“全额上网”式分布式项目收入由上网部分电价以及补贴收入构成。公司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主要聚焦工商业分布式和户用分布式。国家能源局继续鼓励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刺激了户用分布式的投资热潮,凭借此历史契机,公司拟在重点区域自投户用分布式,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公司依托在光伏领域项目设计、系统集成及运营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形成了完备的光伏电站运维体系,建成了光伏电站智能云运维管理平台,能为客户提供光伏电站运维管理服务,具体包括将客户电站接入公司智能云运维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及向客户电站现场派驻运维管理团队等形式。独立承接客户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业务,也是公司业务发展方向之一。公司也开发了独立的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系统管理平台,覆盖前期开发、电站建设和后期运维监控全流程,为户用分布式业务提供了技术基础。3、新能源及电力工程设计业务公司业务起步于新能源及电力工程设计服务,具有较为完整的设计能力,目前拥有电力行业(新能源发电专业)乙级、火力发电专业(含核电站常规岛设计)乙级、及电力行业(变电工程专业)乙级设计资质。公司的研发设计能力一直是公司自成立以来的核心优势,新能源及电力工程设计业务是根据新能源项目需求,对涉及的技术、环境、资源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项目建设整体设计方案的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光伏发电、电网系统、变电站设计等项目的设计业务。通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专业的设计团队,具备丰富的项目设计经验。公司新能源及电力工程设计业务与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相互补充,协调发展。4、新型储能微电网领域技术服务为了充分抓住储能市场开始爆发的历史机遇,公司优化了储能事业部,引进系列高端人才,聚焦新型储能业务,结合大客户存量的光伏电站资源和新增的光伏电站,开发电源侧储能,探索建设接受统一调度的共享储能,探索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调峰调频,探索新能源用户侧配置储能,以期不断拓展丰富应用场景,助力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除了电化学储能(铅酸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技术,作为长时储能的一种技术路线,熔盐储能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物理热能存储技术,规模有望实现跨越式增长。它利用的是熔融状态的盐来存储大量的热量,这里说的盐并不是普通的食盐(氯化钠),而是由硝酸钠和硝酸钾组成的低共熔混合物。除了参与源网荷储、新能源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熔盐储能应用场景主要为光热发电、清洁供热供汽和火电灵活性改造。在光热发电中,二元盐也是目前多数光热电站选用的传储热介质;在清洁供热供汽中,熔盐蓄热技术利用谷电或工业余热等加热熔盐进行供暖,服务需求更加多样化的工业综合热利用、民用供热供汽;在火电灵活性改造中,蒸汽加热熔盐储能的火电机组调峰调频技术与现有的火电机组调峰调频技术相比,具有能耗低、机组运行更节能可靠、改造成本低等优点。为抓住熔盐储能即将爆发的市场机会,公司成立了专注于熔盐传储热及其他物理储能技术的控股公司--上海能辉百吉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储备了熔盐储能及光热发电储热岛领域的技术和人才,高起点地开展熔盐储能相关业务。5、电能替代(电动重卡换电)领域技术服务国务院办公厅在2020年10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重点提及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便利性、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等问题。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电动重卡是减排降碳的主力军。公司前瞻性地于2020年即布局电能替代(电动重卡换电)技术研发;报告期内,公司电动重卡换电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发布了第二代升级产品,包括业界领先的无轨智能“小蚁”重卡换电机器人(AGV)、重卡储能动力电池系统、重卡电池支架、换电控制器、换电总成系统、智能充换电调度系统,构成一整套电动重卡换电系统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申请和授权25项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市场上现有的众多重卡车型。对比行业内现有的其他换电技术方案,无轨智能“小蚁”重卡换电机器人(AGV)创新性地应用了无轨智能、超维定位、AI图像定位等多项技术,实现了远距离(25M)定位导航、路径规划、自动规避、智能搬运、侧向取放技术等功能,可以在3分钟内轻松更换重达三吨的重卡电池。同时,“小蚁”重卡换电机器人还具有换电时间短、换电灵活、占地面积小、现场施工装配周期短、对司机停车要求低、可以多台协作、互为备用、实现部分移动换电、可适配多种重卡车型等显著优点。为推动电动重卡换电业务的发展,公司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筹建了研发基地,拟建立项目应用示范基地。重卡换电机器人(AGV)和重卡动力电池(三)公司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已建立独立完整的销售、采购、生产和研发体系,公司目前的经营模式是由公司主要业务、客户需求、国家相关法规制度、公司所处光伏新能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决定的,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1、销售模式(1)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取得,业务承接流程包括项目信息搜集、项目评估、标书制作、技术和商务投标、合同签订等环节;也包括战略合作模式,即和国家和地方大型能源集团合作,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开发项目资源,以资源促进系统集成业务。同时,也和地方政府进行战略合作,开发建设新能源基地,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包括户用分布式电站开发。报告期内,公司分别与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力(600021)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贵港金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云南金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北上电能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广州穗发能辉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发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项目。主要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聚焦工商业分布式和户用分布式。相较于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率高的工商业分布式的经济性凸显,投资收益率更高。由于工业能耗控制趋严、动力燃煤价格飙涨,导致电力紧缺,各地限电、缺电及电价上涨此起彼伏,绿色电力需求高企,而只有使用更高比例的绿色电力,才能保证正常生产,导致工商业分布式渗透率快速提升;国家能源局继续鼓励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也刺激了工商业分布式的投资运营。针对工商业分布式项目开发,公司特别制订了结合整县开发奖励等具体政策,力争补上分布式发展的短板,为公司发展增加新引擎。对于户用分布式开发,公司专门优化户用光伏事业部,主要负责户用光伏市场开发、管理与发展直营模式、探索合作模式创新与融资开发、后台APP软件开发与运维支持等一系列工作,力争抓住光伏组件降价后户用分布式市场再次爆发的机会,以期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还承担部分由公司设计和建造的村级扶贫光伏电站的运维工作。公司利用市场资源开发成功的光伏电站,和与地方政府合作建成的新能源项目,也是公司新增的运维目标市场。(3)新能源及电力工程设计业务公司主要为新能源投资公司、环保公司及电力设计院提供新能源设计、电网系统设计、电力环保设计等服务。公司通过定期拜访客户,了解客户投资、改造规划,为客户提供投资、改造技术建议,最终通过商务谈判、邀请招标或公开招投标等方式获取业务机会。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均具有多年新能源及电力工程设计经验,积累了较多客户资源。随着新能源对传统能源替代进程的推进,公司设计业务存量客户对新能源设计业务需求量不断提升,公司凭借多年来新能源设计领域积累的品牌优势获取新业务合作机会。此外公司会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关注行业政策,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深入了解各地区产业规划布局,探索新的业务合作。(4)新型储能微电网包括熔盐储能技术服务新型储能微电网包括熔盐储能技术服务是公司新兴业务,目前尚处于开拓阶段。可再生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头戏,市场空间巨大。公司优化了储能事业部,结合大客户存量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和新增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开发电源侧储能。公司是分布式光伏的先行者之一,开发工商业用户侧储能,也具有天然的优势。《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提出了合理确定峰谷电价价差、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健全季节性电价机制等;随着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分时电价机制完善、高耗能用电成本上升刺激工商业用户的储能配置需求。用户侧储能在虚拟聚合、数据中心、5G基站、港口岸电等场景的应用需求也将大幅提升,并带来一系列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东南沿海工业经济发达地区,用户侧储能将有更多的应用空间,除了原有通过峰谷价差套利以外,将可以通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为系统提供更多的调节价值,同时与分布式光伏电站相结合,可以设计多个时段充放电策略,代替可中断负荷,为业主争取更多用电指标,经济性凸显。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开始要求分布式光伏按比例配置储能,以平衡电网荷载;结合整县光伏的推进,在配网侧通过安装储能进行调峰以及解决新能源消纳也成为发展的趋势。基于公司在分布式光伏领域的精耕细作,这都将给公司的储能微电网包括熔盐储能业务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在光储充一体化领域,公司已有部分项目进入前期洽谈阶段,主要内容包括光储充项目的系统设计、设计研发与实施等。(5)电动重卡换电技术服务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发展绿色经济,发展、应用电动重卡已是大势所趋。电动重卡减排降碳效果明显,但重卡载重大、出勤长、耗能多,现有电池能量密度和充电时效水平尚无法满足其应用场景要求;而通过换电方式能够解决电动重卡应用环节面临的各项问题,实现重卡的快速补能和连续出勤,达到“鱼和熊掌兼得”。换电作为国家力推的新能源汽车能量补给路线,其最佳商用化场景之一就集中在电动重卡换电领域。公司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巨大的市场机遇,前瞻性地于2020年即布局电动重卡换电技术服务;报告期内,公司重卡换电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发布了以无轨智能“小蚁”重卡换电机器人(AGV)为核心的第二代升级产品,构成一整套电动重卡换电系统解决方案,业界反应良好。电动重卡换电技术服务为公司新兴业务,包括重卡电池动力集成、重卡电池换电系统和充换电控制与调度生态系统。公司将聚焦电动重卡应用广泛的钢铁行业、港口码头、矿山、燃煤电厂、市政环卫、工程建设等领域,和徐工、北奔、博雷顿、一汽、金龙等重卡生产厂商合作,探索、创新市场开发模式,拓展电动重卡换电应用场景,为减排降碳做贡献。无轨智能“小蚁”重卡换电机器人(AGV)为重卡换电成功2、采购模式(1)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绿色电力生产)、新型储能微电网(包括熔盐储能)、电动重卡换电技术服务公司通过业务资质、产品质量、施工质量、项目经验等多方面考核指标,制定优化合格供应商名录,并于年中、年末对当年各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情况、供货及时情况、工程施工情况、服务响应情况、业务规模、履约能力、资信状况、财务状况、采购价格等关键指标进行评价,据此调整优化供应商名录。公司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绿色电力生产)、新型储能微电网(包括熔盐储能)、电动重卡换电技术服务采购主要包括设备、材料采购及安装、施工作业采购。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相关产品,由代工厂加工生产,公司支付人工费、加工费和材料费。(2)新能源及电力工程设计业务新能源及电力工程设计业务主要成本为直接人工,不涉及原材料采购,相关采购主要为业务所需办公用品和办公设备,包括办公系统软件、专业设计软件、分析计算软件、文件图形输出设备、办公用品及各种辅助设备、计算机网络系统等。3、生产模式(1)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合同签订后,公司组织各专业人员成立项目团队。设计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展开详细设计工作,并提交客户评审。项目经理召集各专职人员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计划,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技术和经济进行全面策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人员牵头对施工图纸及技术标书进行二次优化,同时协同工程管理人员根据施工图纸、合同约定等制定具体施工计划。工程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程和具体施工计划对项目现场施工进度、材料耗用、设备、劳务使用进行管理;实时跟进项目实施进度,分析实时进度与计划进度差异原因,及时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对项目进行例行检查并配合公司进行定期检查及随机抽查工作,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控制和提高工程质量。项目现场配备各专业专工,项目专工负责各专业技术规范及标准的制定与调整,为施工过程中各部分工作提供专业指导、管理、检查及验收工作。同时,项目现场配有安全工程师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根据工程特点,从技术上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此外,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工程项目资料管理体系,对项目过程中一系列信息、档案、资料进行搜集归档管理,以保证项目顺利竣工移交。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策划、踏勘规划、方案设计、项目建设准备、电站施工设计、电站建设及建成后运行与维护等。日常电站运维主要从安全、发电量等方面来进行日常监控和管理,借助公司的光伏电站智能云运维管理平台,对大部分电站采取分散式运维管理模式。(3)新能源及电力工程设计业务设计合同签订后,公司成立项目设计团队,项目设计团队由设计总监、专业主设计人、校核人、审核人等组成。设计总监对项目进行总体把控,设计团队根据项目依据性文件,开展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技术协议编制、竣工图设计等阶段的图纸设计工作,每个阶段均经方案评审、校审并通过业主或第三方的审图后形成设计成品,施工图图纸出版后交付现场。设计人员至现场进行施工图交底,并根据需要派遣专业工地代表,各专业设计人员对现场反馈问题做出回复并及时处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项目完工后,设计团队在施工图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现场实施情况,出具项目竣工图。4、创新研发模式,为公司业务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技术储备公司研发中心包括光伏发电系统研究部、新能源研究部、储能微电网研究部、智能云控制研究部、电能替代研究部及其他配套部门,分别进行新能源、新型储能微电网包括熔盐储能、智能云控制、工业设计和电能替代(电动重卡换电)等方面的研发和应用型创新工作。研发中心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内部研发制度等确定1至2年的研发方向和研发课题,申请立项,公司再批准年度研发、资金和人员计划,分管研发事项的副总经理主持研发课题,并管理、指导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研发工作。公司研发工作以项目制开展,项目团队由项目研发经理、策划组、研发组、应用组等专业分工小组组成。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研发经理按照系统和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控制程序开展研发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工作;策划组主要负责市场调研、产品规划及确定技术路线,对接项目开题;研发组主要负责系统和产品的具体研发工作;应用组主要负责对接设计、工程应用的技术管理、技术支持。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研发为核心驱动力,对研发课题和技术应用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积极投入各类资源,鼓励新技术研发创新,带动公司各类业务不断提质发展。报告期内,取得了如下研发成果:(1)电能替代(电动重卡换电)方面,在原有的AGV2.0的基础上升级了AGV2.1重卡换电机器人。主要在器件选型和软件运行策略上也都在功耗层面进行了充分的优化,配合48V300Ah的大容量电池,即使在长时间的重复使用中,可连续换电超过140次。在软件系统层面,更新了高性能HMI交互COPoilt2.1系统,让AGV操作更方便,更智能。350kwh动力储能电池包也进入样机量产阶段,预计2023年投入市场使用。公司自主研发的重卡充电堆栈,具有PowerShare功能,与电网互动,有序充电,有效提高充换电场站的整体运行效率。(2)电动重卡换电车型适配方面,完成徐工车型282KWh换电动力电池包适配,申请上牌公告已批准。公司自主研发的换电控制器、换电支架、动力储能系统正在与北奔、博雷顿、一汽、金龙等主机厂进行适配。(3)储能微电网方面,282kwh梯次利用电池包系统与原有的工商业储能电站并网完成,为电池包全生命周期管理打下基础,已投入运行的项目运行情况良好,并取得一定的收益。公司在设备安全性方面持续投入,不断更新迭代新的安全控制策略,并推出了OTA软件空中升级服务,保证了储能电站运行策略的安全性。(4)“能辉智能云运维管理平台”,目前已完成自持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储能微电网系统等多个公司业务板块的接入,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屏系统,实现了对已有站点的统一智能化运维监控。监控方面通过本地数据中心、远程数据中心协作运行,采集器数据断点续传等多个技术手段确保了采集数据的完整性;通过平台的简单配置,即可实现设备故障/告警的多级自动化推送,可通过H5、钉钉等多渠道将故障及时推送到对应负责的运维工程师,同时通过对历史采集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可自动构建数据模型预测设备未来一段时间的运行走势,为公司提供可靠的优化性建议。5、管理模式公司已建立起规范的管理制度,并建立了覆盖销售、采购、生产和研发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管理体系,对销售、采购、生产和研发等全流程进行有效控制。公司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流程,保证了公司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五)市场地位报告期内,光伏电站投资市场规模巨大,我国光伏电站投资规模近千亿元。虽然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市场容量也大,但行业内竞争激烈,格局分散,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公司主要选取设计标准高、技术要求严、施工难度大的优质项目进行招投标,该类项目竞争与其他项目相比更为激烈。公司凭借竞争优势不断中标新项目,签约和并网容量持续增长;同时公司独立开发和合作开发的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也将快速增长,户用分布式的建设和持有量能也将较快释放。随着公司的稳健、快速发展,公司在光伏市场上以并网装机容量为标准计算的市场占有率将稳中有升。(六)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公司业绩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为内在因素,即公司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项目实施管理能力。由于上游组件价格高企等影响,公司业绩有所波动下滑,但并不改长期发展向好的趋势。1、技术优势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技术积累,公司具有较为深厚的光伏电站系统集成技术,是山地光伏设计技术的引领者之一,也是分布式光伏的先行者之一和户用分布式光伏的践行者之一。公司创始人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均具有多年省级电力设计院任职经验,拥有深厚的新能源及其延伸领域底层技术积累、全过程设计能力和全流程管理能力。2、品牌优势公司高度注重维护客户关系,凭借技术优势和项目实施管理能力,打造光伏业内口碑,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在业内赢得了较好的声誉,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公司等优质客户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3、项目实施管理能力通过市场经营中心、新能源设计研究院与工程管理中心之间的协同交互,公司可以更快速、精准地根据业主需求、项目实际执行情况做出响应,及时对系统方案、施工计划等做出调整优化,更好地满足业主和客户需求,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发电效益。公司以设计技术服务具体项目的协同能力和各类光伏电站的执行、实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手集中式订单情况良好。三、核心竞争力分析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无论是业务布局、确定技术研发方向、技术实践经验提炼及应用能力提升,还是客户资源获取、拓展新能源技术领域、增强智慧能源综合技术服务能力,公司都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自2012年起,公司一直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联合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一)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技术研发优势、技术实践经验提炼及应用能力提升公司在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发展初期就已涉入该领域,自成立之初即布局光伏发电系统技术研发,公司已掌握了光伏电站系统设计、支架设计开发、光伏电站配电系统优化、分布式光伏电站整体技术和光伏电站智能运维技术,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光伏电站类型,如普通地面光伏电站、山地光伏电站、滩涂光伏电站、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水光互补光伏电站、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林光互补光伏电站、扶贫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等。报告期内,公司创始人团队稳定,从宏观上把控公司的新能源战略发展和新技术发展规划;核心管理团队稳定,从市场开发、研发设计、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后台支持等经营环节落实公司的新能源业务,实现发展目标,并且自公司2021年8月1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后,公司一直在吸收新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加盟,加速催化公司的创新活力,以期为后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持;关键技术人员队伍稳定,研发团队苦练内功、厚积薄发,取得多项知识产权授权,提交了23项知识产权申请,涉及光伏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电能替代(电动重卡换电)智能化控制、新型储能微电网等,为公司业务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技术储备。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取得145项知识产权授权,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14项,发明专利13项,光伏电站智能云运维管理平台和储能微电网方面的软件著作权18项,涉及光伏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电能替代(电动重卡换电)智能化控制、智能移动换电机器人AGV、新型储能微电网、环境保护等。截止报告期内,公司的光伏电站业务范围覆盖贵州、广东、广西、河北等省,公司正在实施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永宁萝卜102MWp农业光伏电站项目、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万家桥90MWp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广东省连州市西江镇高山100MWp农业光伏发电项目、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北冀建能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100兆瓦)、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岗南镇100MWp光伏发电项目、广州发展乐昌长来60MW光伏项目、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40MW三期光伏发电项目、广西钦州康熙岭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二期)、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第三生产线续建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第四生产线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等标杆项目的设计及系统集成工作,具有丰富的技术实践经验及应用能力,可针对项目中的重点和难点为客户制定有效的创新性解决方案。(二)整合客户资源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外部体现1、公司具有良好的与国家和地方大型能源集团合作的能力基于目前营运资金、人员配备等生产要素规模,公司优先选择业主信誉高、资金实力较强、垫资较少(如组件等单价较高设备由业主自行采购)、对巩固或开拓当地光伏市场有示范性效应、投标限价较高的光伏项目参与投标,该等项目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近年来,广东地区用电需求大、燃煤标杆电价较高,光照资源较好,在补贴退坡的情况下,广东地区平价电站和很多地区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投资效益优势,是公司开拓的重点市场。同时,公司在广西、贵州和广东地区客户主要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和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公司,上述客户信誉度高、资金实力强,且作为规模化、专业的电站投资方通常自行集中采购组件等设备。因此,公司积极参与上述区域、客户相关项目的招标。除广西、贵州与广东外,公司于河北、浙江、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宁夏、云南、上海、海南等地均有成功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项目经验。基于多年的项目经验积累与良好的项目实施能力,公司与过往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并保持持续沟通交流,为后续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中标或签约了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40MW三期光伏发电项目,合同金额7,748.23万元,儋州市整县推进项目(一期)东成镇等7镇户用光伏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合同金额38,855.147万元、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捧镇绿茵塘100MW农光互补光伏项目EPC总承包,合同金额23,334.804万元等。未来,公司将通过首发募投项目、可转债募投项目的实施,结合研发资金及人员投入,增强资金实力,充分利用公司核心技术优势,进一步开拓各类光伏市场,扩大业务区域范围。2、公司主要客户具有稳定性公司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下属子公司等主要客户持续发生交易,公司客户稳定性较强。3、提升客户黏性的措施公司主要通过参与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方式获取项目,因此提升客户黏性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客户带来价值,即持续进行研发投入,结合项目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核心技术优势,并将其充分应用于项目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同时,过往业绩在项目招标过程中通常被作为考核打分项之一,因此公司在过往项目中展示的系统研发设计能力、项目实施管理能力、快速精准的需求响应能力,都间接提升了客户黏性。(三)不断拓展新能源技术领域应用边界,增强智慧能源综合技术服务能力在不断巩固光伏发电领域业务优势的同时,公司对新能源技术持续进行前瞻性布局,不断加大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储能微电网领域包括熔盐储能、电能替代(电动重卡换电)智能化控制系统、新能源电站智能运维系统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1、光伏新能源领域公司拟通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开展光伏最优化一键集成系统,利用数据采集系统提供多维度太阳能辐射数据,分析电站投资建设的经济价值,并进行BIPV系列构件和光伏电站柔性支架系列技术研发。在我国3060双碳目标下,建筑领域减碳已成为必然,大力发展光伏,尤其是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将是发展绿色建筑、有效降低建筑能耗、落实减碳行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BIPV常用的一种做法是在垂直于原屋面檩条上采用W型或U型支架支撑组件(支架同时兼具导水槽的作用),横向间隙附以U型接水槽,组成完整的组件下排水系统。组件间隙采用橡胶条及密封胶密封,形成两道防水措施。由于螺钉由外向内穿透导水槽支架,可能会有雨水通过螺钉渗入到室内,造成屋面漏水。因此,研发设计一种光伏支架装置,构件简单、方便耐用且具备防水和光伏发电的功能,来解决上述问题。2、储能微电网领域在大型储能方面,公司以EMS能量管理系统和储能系统集成为核心,研发了2.5mw/5mwh标准液冷储能产品;该产品采用了数据网、控制网双冗余的设计,支持电力系统IEC-104IEC-61850(goosemms)通讯协议,能够与调度AGV/AGC联动,实现大型新能源电站的一次调频,平滑出力,削峰填谷,备用电源等功能。储能微电网技术是未来世界能源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目前工商业储能智能化程度相对不高,对电池管理系统的数据为实时采集,有故障发生时才触发相对应得保护。电池在发生事故前某些参数数据就表现出不正常,所以通过跟踪电池历史数据,例如电池绝缘电阻、最高最低单体电压、最高最低单体温度等,公司研发的数据库大数据平台的智能化监测系统,通过与正常运行情况下这些参数大数据类比,通过AI智能化算法筛选,就可以在电池发生异常瞬间推送相关预警,同时通过持续在线监测,通过智能运维平台向用户推送相关信息,提前接介入处理相关故障,保障了储能系统运行安全,减少相关财产损失。3、电能替代(电动重卡换电)智能化控制系统公司现阶段电动重卡换电系统采用无轨智能“小蚁”重卡换电机器人(AGV),正在对现有技术进行升级,采用SLAM激光导航系统,PLC控制器替代原有导航与控制系统,增强产品的产品化部署可靠性与设备调试维护的便利性。在软件系统层面,更新了高性能HMI交互COPoilt2.1系统,让AGV操作更方便,更智能。同时在产品结构上,从被动锁止方式变为主动渐进式锁止方式,嵌入式水箱设计,固定式换电与移动式换电方式配合大大提升产品换电成功率。350kwh动力储能电池包也进入样机量产阶段,预计2023年投入市场使用。4、新能源电站智能运维系统公司建立自身的智能云运维管理平台,目前已完成自持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储能微电网系统等多个公司业务板块的接入,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屏系统,实现了对已有站点的统一智能化运维监控。监控方面通过本地数据中心、远程数据中心协作运行,采集器数据断点续传等多个技术手段确保了采集数据的完整性;通过平台的简单配置,即可实现设备故障/告警的多级自动化推送,可通过H5、钉钉等多渠道将故障及时推送到对应负责的运维工程师,同时通过对历史采集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可自动构建数据模型预测设备未来一段时间的运行走势,为公司提供可靠的优化性建议。四、主营业务分析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占比达90%以上,部分来自于自持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收入,占比达8%以上,新能源及电力工程设计收入,占比达1%以上;同时也在积极开发工商业分布式和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于年底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4,790.7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公司所处行业为光伏新能源行业,处于黄金景气赛道。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容量8740.8万千瓦,同比增长59.3%,再创历史新高,连续10年稳居世界首位。截至2022年底,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3.92亿千瓦,逼近4亿千瓦大关,已经超越风电成为国内第三大电源,连续8年稳居全球首位。全年光伏发电量为4,2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8%,约占全国全年总发电量的4.9%。预计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在28,000-33,000万千瓦;我国新增装机量在9,500-12,000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有望超过4.88亿千瓦。报告期内,虽然由于上游组件价格高企的影响,公司业绩有所波动下滑,但并不改长期发展向好的趋势。(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公司致力于成为一家具有领先技术和规模优势的以光伏发电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及投资运营为主体的智慧能源综合技术服务商,同时布局储能微电网、电能替代(电动重卡换电)等新兴业务,以期在新能源及延伸行业形成研发设计、产品开发、系统集成和投资运营“四位一体”互为支撑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持续为股东创造良好的投资回报。(二)公司2023年度经营计划公司将根据长期的新能源发展战略,有序完成和推进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和可转债募资项目,提升新能源综合业务能力、筹建研发中心、投资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1、主营业务方面(1)快速拓展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使之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近期,积极投资运营一批工商业分布式,包括BIPV项目。结合2022年度户用光伏工作的积累,公司将不遗余力在冀鲁豫粤桂琼等省份推进户用光伏的开发工作,探索把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抓实落地,形成可复制的模式,扩大业务规模。(2)继续加强与央企、大型能源集团,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广州发展等的战略合作,采用合作开发项目资源、合作投资的模式以撬动集中式光伏电站业务资源,快速扩大系统集成业务规模。(3)依托国家能源局继续鼓励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的历史契机,进一步推动与相关县区、央企等的整体区域开发的合作模式,形成整个区域的工商业分布式,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分布式和户用分布式连片开发的商业模式,完成一批光储充标杆项目。2、新兴业务方面(1)加强新型储能业务,采取项目+产品双轮驱动模式,充分利用储能市场开始爆发的历史机遇,一切以项目为核心,以市场为先导,获取储能系统集成项目;进一步完善现有风冷集装箱储能系统产品,并开展大型液冷版储能系统产品的研发工作;开发100KW/200KWh工商业储能系统产品,适配工商业储能和台区储能商用场景;升级第二代控制器,完善EMS适配,搭建NHPower云管理平台;搭建家用储能海外市场产品和销售团队,完成模块化家用储能系统的开发和海外产品认证,目前已完成系列产品彩页制作、领英注册、海外品牌注册,初步已向部分客户进行市场推广,以期年内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2)加强电能替代(电动重卡换电)技术升级,持续更新迭代产品,完成更多电动重卡换电车型适配工作。继续升级业界领先的第二代无轨智能“小蚁”重卡换电机器人(AGV2.2)适配户外作业的需求,同时开发基于RGV换电机器人的新一代换电站产品,完成产品快速迭代。持续研发自主研发的换电总成系统,包括高适配的282KWh重卡换电动力电池包升级二代、自主专利设计的换电支架和第二代车载换电控制器,升级多机协同的充换电调度系统,AGV手动操作系统Version2.0;开展系列产品相关测试与认证工作;开发第二代350KWh动力储能电池包。力争落地电能替代技术(电动重卡换电)的应用,建设5-10个示范电动重卡换电电站;开拓电动重卡换电市场,开发10个左右汽车厂品牌的适配重卡车型,开发工程机械车型的动力电池总成系统,开发全天候的移动换电系统。3、人力资源建设方面(1)坚持市场先行,扩充、引进市场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完善市场经营的人才梯队建设,形成高层、中层、基础层的人才结构,努力稳固集中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基本盘,避免引起经营大波动,通过多种合作模式,重点跟踪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力争早拿和多拿项目。(2)加强新能源设计研究院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强公司新能源方面的研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做好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加强工程管理中心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强公司工程项目管理,严控工程安全、成本、质量和工期。真正以人才为本,以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先导,谋求发展动力、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4、资本运作方面积极谋划各类融资渠道,包括资本市场的股权直接融资、银行贷款和融资租赁等,为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扩大工商业分布式、户用分布式以及持有部分股权的集中式电站的投资,逐步将公司打造成为一家具有绿色电力生产功能的智慧能源综合技术服务商。5、优化内控制度建设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执行,完善风险控制系统;提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实现信息披露“应披尽披”,提升信息披露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充分性;强化销售环节和采购环节,以及工程项目、业务外包等控制活动类内控,杜绝内控建设方面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顺应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加强信息系统有效性,做好网络安全与采用审计新技术;尽可能构建“事前有标准、事中有执行、事后有评价、持续有改进”的监督体系。(三)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鉴于未来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受到国家政策、技术演进、市场竞争、企业自身、经济环境、国际贸易壁垒、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等多重因素影响,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基于自身稳健的发展风格,公司大概率能规避此类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1、光伏行业政策风险随着国内光伏全部实现平价上网,光伏行业政策红利逐步消失。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客户需求、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继续加大市场拓展,增加市场份额,同时提升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减小政策变动对公司业绩带来的影响。2、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随着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竞争加剧,行业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未来公司如不能保持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加大技术创新,有效扩大业务规模,则可能存在市场空间受到压缩、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持续提升公司新能源一站式服务能力,提高业务附加值。3、业绩持续大幅下滑的风险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8,167.2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5.6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14.2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4.86%。(1)光伏组件价格上涨因素:近年来,由于光伏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多晶硅是光伏组件的重要原材料,达产需要一定周期,多晶硅价格波动导致市场供需错配,价格上涨带动下游光伏组件价格同步走高。报告期内,组件价格上涨导致光伏电站投资收益率有所降低,部分光伏电站业主基于短期供需不平衡预期,适当放缓项目进度,公司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实施进度放缓,进而引致公司报告期经营业绩下滑。若未来光伏组件价格高企且公司未能及时调整市场应对策略或公司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多个项目实施进度持续放缓,则可能存在业绩持续大幅下滑的风险。(2)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减值损失与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报告期内,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损失1,952.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60%。2022年度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原因系光伏产业链价格错配、光伏组件价格上涨等原因所致,公司的主营业务、技术优势、核心竞争力不存在重大不利变化,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针对上述情况,公司将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增强研发实力,提升项目获取能力,强化综合运营水平,结合外部环境、市场变化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公司战略,改善公司业绩情况,确保公司持续稳定发展。4、毛利率降低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和光伏电站运营业务是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的主要因素。(1)未来随着行业竞争者数量的增加、竞争者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新行业政策的出台,若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变动,可能导致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和定价发生不利变化。同时,由于项目合同范围是否包含光伏组件的采购及组件采购及安装进度要求不同、实施场地、实施难度、工期计划、业主预算和要求、业务模式等各不相同,整体实施方案存在个性化特征,各项目毛利率通常存在差异,因此公司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存在毛利率下降的可能性。(2)随着现有电站补贴到期以及公司新增电站可能不再涉及光伏电价补贴,光伏电站运营业务存在毛利率降低的可能性。针对上述情况,公司根据光伏行业竞争加剧等市场变化,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提升项目获取能力和项目运营管理能力,加强成本控制,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增强公司整体综合实力,降低毛利率降低的风险。5、业务相对集中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由于该业务普遍呈现单个合同金额较大、施工存在一定周期的特点,业务相对集中,主要体现为客户和业务区域集中。若公司主要客户因对光伏电站投资建设预算大幅减少或经营状况出现不良变化等原因减少采购,或公司未能持续中标主要客户新项目,导致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动,或者公司未能及时开拓更多区域市场,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风险,(1)公司不断提升光伏电站研发设计、系统集成、投资运营一站式服务能力,增加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收入,稳住基本盘。(2)公司深耕贵州、广东、广西等区域市场,是因为早期贵州是最重要的光伏发电竞价省份,而广东是最重要的平价省份,目前,公司组建了华北、华南和西南三个分部,随着各类战略合作伙伴更多,项目逐步推进到更多区域。(3)公司将紧跟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趋势,在持续发展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的同时,凭借自身对新能源领域的深刻理解,不断拓展新能源技术领域应用边界,增强智慧能源综合技术服务能力,积极开拓新型储能微电网包括熔盐储能、电动重卡换电技术服务等领域新兴业务,并积极拓展海外的家用储能市场。6、光伏组件等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自2020年7月起,随着世界各国纷纷发布及更新碳中和愿景以及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多晶硅作为光伏组件的重要原材料,由于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出现供需错配的情形,价格快速上涨,带动下游光伏组件价格的同步走高。晶硅光伏组件价格自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保持高企,2022年6月已涨至0.21美元/W-0.22美元/W,相较于2020年6月历史低点0.16美元/W,涨幅约为30%,截至报告期末,价格为0.2美元/W,价格有所下降。光伏组件价格攀升造成电站开发投资收益率降低,导致投资积极性有所降低,从而可能导致公司部分光伏系统集成项目实施进度放缓,由公司负责组件采购的系统集成项目的成本上涨,进而影响项目收益。若光伏组件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可能对公司市场开拓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目前,随着组件价格回归合理水平,行业投资积极性将快速回升。公司将密切关注光伏组件等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加强市场研判分析、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降低组件价格上涨对公司的影响。7、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9,303.29万元,应收账款金额较大。随着公司规模的增长,新增客户还款能力的不确定性以及现有客户资信情况突然恶化等因素,可能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回款延缓、坏账损失增加的风险。针对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客户账期的管理,并加大对应收账款的考核力度。8、新兴业务开发风险公司在持续发展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业务的同时,凭借自身对新能源领域的深刻理解,积极开拓新型储能微电网包括熔盐储能、电动重卡换电技术服务等新兴业务。报告期内,储能微电网和电动重卡换电技术研发、项目预实施亦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公司上述业务规模不大,可能存在市场拓展不顺或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公司将持续加大新业务技术的研发力度,并积极进行新兴业务的战略布局,降低新兴业务开发风险。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5877108',
container: s,
size: '660,80',
display: 'inlay-fix'
});
})();
}
近年来,赋能、智能、智慧这些词汇在交通运输行业炙手可热,传统基建高潮过后,交通行业将向数字化、自动化、智慧化转型是必然趋势。高速公路行业作为“大交通”产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智慧高速是什么,怎样建设智慧高速?这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共同问题,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认识,没有统一标准。政策引领对于智慧高速的发展,政府管理部门非常重视,从2014-2018年发布6项关于智慧高速推进发展的相关文件。◆2014年,交通部发了“四个交通”:综合、绿色、智慧、平安。◆2016年,《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智慧公路示范。◆2016年,《推荐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智慧公路示范。◆2017年,《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服务、决策、应急、管理。◆2017年,《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ETC应用、智慧出行。◆2018年,交通部《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基础设施数字化、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应用、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管理、互联网+路网综合服务、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十九大也提出交通强国,交通运输部也正在积极拟定智慧高速发展的相关规划及纲要。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展进程日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盛刚在“第二届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智库大会和中国安全产业协会道路交通安全分会年会”上发表演讲,谈到自己对国内智慧高速公路的发展的认识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01 近期发展阶段到2020年要掌控路网状态,提高路网管理能力(初步实现路网状态预测),实现信息服务;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打造路网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大数据初级分析,实现移动、可视化管理和应急处置,对公众进行服务信息多元化推送,建设高速公路网络专线。02 中期发展阶段到2035年,达到交通强国第一阶段,要精准掌握路网、车、构造物状态;路网管理具备较高的智慧水平(较准预测、快速应急等);实现车路协同(车路通信)和信息精准推送。实现网联化、协同化、定制化。03 远期阶段到2050年,交通强国第二阶段,高速公路实现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慧管理,达到“以人为辅,系统为主”,实现高度智能化,安全“零死亡”等。图片来源于网络关注热点从目前高速公路智慧化发展的热点来看,取消省界收费站等一系列工作,是国家政策要求和行业发展需求的重点。ITC高速公路无感收费应运而生,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之前在高速公路领域一说到智能交通,几乎等同于说的就是高速公路机电三大系统,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对这些系统我们已经做了很多智能化的工作,例如:ETC,自主发卡,自动车牌识别等。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和服务系统”中,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就承担了“基于卫星定位和无线接入技术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开发”课题,针对新一代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进行研究、开发和试验应用。2019年3月1日起,宁波北仑港高速公司联合市公路局等单位自主研发的ITC高速公路无感收费系统正式投用,一部手机就能实现高速公路通行费无感支付,通行费享受95折优惠。ITC(lnternet Toll Collection)俗称无感支付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使用ITC的车主需先通过智能手机安装移动应用APP注册自己的手机号、车辆车牌号并上传驾驶证、用于缴费的支付账号等信息,即可以成为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支付系统的合法用户,一次注册,长期使用。从技术原理角度来看:1.车辆识别:通过智能手机安装ITC移动应用APP,利用卫星定位标识收费站,利用高清车牌识别技术,定位车辆,完成入站车辆用户身份识别并抬杠放行,实现不停车过站。2.路径识别:行驶过程中,利用卫星定位各收费路段的标识站(虚拟站,在地图上实现,不需要建立实体标识设施),动态标识过往车辆,并将标识的行驶路径信息传送至互联网云平台,可实现精准的路径识别。3.精准收费:车辆不停车驶离每一个标识站(可以是高速出口,也可以是省界站、或者是某一个路段运营公司)后,互联网云平台根据路径信息、路段信息及各路段的收费标准进行后台结算,通过第三方完成移动支付,云平台依据路径信息处理通行费付费,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无需拆分的精准收费模式。ITC的应用优势:可通过设置各类虚拟收费站,实现按照投资主体分路段收费,不仅可以减缓目前各省拆分中心的拆分压力,也可缓解全国拆分中心的巨大压力,减少通行费拆分的纠纷和工作成本。图片来源于MOBILEYE中国高速公路建设正在迈向新的革命,“车联网”、“物联网”、“无感支付”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将打造出新时代的智慧高速,最终使交通运行安全、绿色,从根本上解决出行难题。中宇安路潜心交通运输行业,依靠先进的科技理念,专业的支撑团队为管理部门和业内企业提供基于各类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整体方案及落地服务。服务领域涵盖:信息化咨询、应用软件研发及营运车辆主动安全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多项内容。业务合作请联系:010-60607808.本文部分内容摘抄于网络和智慧交通微信公众号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涉及版权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智能化公司50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