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在哪个医院?谁能告知一下,谢谢

导读:她,18年坚守初心,不顾个人安危,两度奋战“疫”线,热心公益活动,情暖陌生病患,彰显白衣天使的大爱仁心。澧县中医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李海霞在膏火的芳香中,她度过了清纯的少女时代,在繁忙的病榻旁她轻盈的走过了炙热的青春年华,在家人的期待和孩子的埋怨中她把自己奉献给了护士这个崇高的职业。护理工作看似平凡,但在她眼里却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仁爱事业。18年如一日,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她不改初心,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满腔赤忱。18年间,她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缨,先后参加抗击“非典”与“新冠肺炎”的重大战“疫”。新冠肺炎期间奔赴前线2003年,一场疯狂的“非典”瘟疫肆虐中华大地,一时间,举国上下人人闻“非”色变,个个避“典”不及。当时县里根据上级指示,需要在县城区几家二级医院抽调一批专业医护人员到距离县城三十多公里外的金锣火车站设立排查拦截哨卡。设卡排查,直面随时可能出现的“非典”患者,在当时既是一个风险极高的工作。在医院召开的动员大会上,她没有半点迟疑,主动请缨参战。其实,就在这几天前,她的父亲因病入住本院住院治疗,一家人正指望她抽空照料住院的父亲。起初,医院领导考虑到这个实际情况,劝她还是留在医院照料父亲,但她却情真意切地“赖”在领导办公室软磨硬泡,坚决要求奔赴前线。最终,领导拗不过她的坚定态度,同意了她的请求。她简单安顿好住院的父亲与另外几名白衣勇士踏上了“逆行”的征程。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普通门诊停诊,急诊科工作就显得十分关键且千头万绪,一时间工作量大增。此时已成为急诊科护士长的她深知这次疫情的严重性与危险性,科内几位年轻护士十分担心、恐惧,感觉压力很大。她一边安抚科室人员情绪,一边积极加强院感管理,并主动冲到最危险的前沿阵地,以打消年轻护士的顾虑。带领科室姐妹共同成长作为护士长工作亲力亲为2016年她和医院急救团队首次参加常德市急救场景竞赛。 作为急诊科护士长她自然成为了该团队的核心成员,除了自己刻苦训练,她还认真负责指导其他成员,最终她们不负众望荣获“常德市场景模拟急救竞赛第二名”。为了提高全社会急诊急救意识与急救技能,她和急诊科同事们创设了“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急救知识普及公益培训活动。2016年至今,她先后30多次带领急救团队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开展急诊急救操作培训及讲座,以及“与时间赛跑”创伤急救演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及科普效应,得到了上级各部门的赞誉与表彰。2020年县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虽然在她18年的工作生涯中也曾有过不为人知甚至不为人理解的各种委屈与酸楚,也因为工作的繁忙,有过愧对家人的辛酸,但她始终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勤恳务实、兢兢业业,充满正能量。她是医院护士姐妹们学习的榜样,是病人心目中的热心护士,是天使、是好人。她两次荣获县级“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20年被评为县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这些荣誉的获得,既是对她18年坚守圣洁初心,热心服务患者的首肯,也是对她践行使命无私奉献的最高褒奖,更是激励她继续努力前行的动力。(孙晓芝)
[责任编辑:戴坤利] 标签:情系护理 不负芳华 澧县中医医院 急诊科 护士长 李海霞 民生在线
声明:欢迎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民生在线”和作者姓名。如若违反,民生在线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请发送至邮箱:416372203@qq.com
}
2018-04-07 18:43
来源:
吕迪家传针灸
李海霞教授任主任委员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
暨“2018心脏康复科技与创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3月31日,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8心脏康复科技与创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合影
出席此次大会的领导有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王发强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殷海波书记,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刘希华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姚军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孟祥明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郝瑞生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海涛主任、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张敏州主任,北京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李瑞杰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王忠副所长、中医杂志社贾守凯副社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中心雷燕书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育处黑飞龙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医科马丽红主任、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安毅副院长、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晋军副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钟泽院长、航空总医院原春青副院长,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宏卫副院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等一百余人参加此次盛会。
参会嘉宾正在认真听取汇报
中医杂志社副社长贾守凯主持了此次会议。此次大会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的现代医学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由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由对病原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为推动和培养心脏康复领域的专业人才和普及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技术提供崭新的平台。
贾守凯社长主持大会开幕式
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殷海波书记首先发言,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祝贺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殷海波书记在发言中表示,慢性病的治疗与防治越来越受到国家领导人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多项重大政策、重要举措越来越多,力度也越来越强,人民健康幸福指数大大提高。然而,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的健康威胁,心血管病造成居民负担日益加重,已经成为影响健康中国发展的关健性问题。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依托广安门医院,将丰富多彩的中医康复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将中医传统心脏康复与现代化心脏精准医疗相结合,作为防治心血管病的新趋势,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广安门医院殷海波书记在成立大会发表讲话
王发强会长在会议上讲话并表示,为积极推动我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强化心脏康复体系,积极开展心脏康复和临证经验的继续教育普及工作,研究并建设心脏康复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或团体;为提供建立心脏康复教育示范基地和试点单位。尤其在互联网医疗和分级诊疗不断深化和推广的今天。以心脏康复为平台,积极开展心脏康复医师的技能培训,来提高临床医生,运用心脏康复理论和应用能力,将心脏康复与临床数据引向深入,同时,将扶阳与心脏康复相结合,及时推广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国内外最新理念,服务临床。
王发强会长在成立大会发表讲话
大会通过选举的形式,成功选出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顾问、主委、副主委、秘书长、副秘书长以及常委、委员。同时成立了青年专业委员会,由李海霞担任青年专业委员会主委,姜宏伟、郭彩霞、王东伟、牛琳琳担任副主委,于欣担任秘书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希华宣读批复文件及选举结果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希华宣读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正式批复文件,批准选举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李海霞教授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选举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佟喆为秘书长;选举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护士长于欣为副秘书长。
王发强会长为殷海波书记授牌
选举结果如下: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选举结果:
名誉主任委员(5名 排名不分先后)
吴永健张海涛 张健张敏州李军
顾问(10名 排名不分先后)
王永炎唐祖宣李瑞杰祝之友黄煌刘景源 王忠商洪才杨建宇 李彦知
王发强会长为名誉主委、顾问和主委颁发证书
主任委员
李海霞
副主任委员(9名 排名不分先后)
安毅 黑飞龙 雷燕 贾守凯 姜宏卫 原春青 钟泽 晋军 马丽红
秘书长及副秘书长
佟 喆 于欣
王发强会长与李海霞主委为副主委授牌
郝瑞生副秘书长主持选举大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教授为本协会成立致祝贺对联
杨建宇教授祝贺大会成立赠送对联
心康专委会名誉主委和顾问祝贺大会成立
会议同时邀请名誉主委张海涛和张敏州教授发言,两位名誉主委在祝贺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同时,提出了对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的期望和要求。吴永健主任和张健主任通过视频祝贺心康专委会成立,并对心脏未来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李瑞杰院长祝贺心康专委会成立,同时表示会持续支持和关注心康专委会发展。
2018心脏康复科技与创新论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海涛《心脏康复的核心理念》对心脏康复核心理念进行的全面的概述,强调患者教育的重要性;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李瑞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心脏康复之路》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非常具体和详细的讲解了中国特色心脏康复的发展方向;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黑飞龙《ECMO 在心血管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从ECMO的原理讲解其在心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为重症患者的心脏康复提供了思路;广东省中医院张敏州《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研究与康复》,详细介绍了中医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重要作用及取得的优秀成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海霞《扶阳理论与心脏康复》强调扶阳在心脏康复中的重要作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王东伟《心脏康复-整合医学》,从多个角度讲解心脏康复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李海霞主委发表就职感言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任委员李海霞教授特别强调:成立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是时代的需求,是三级诊疗,医养结合的需求,是国家政策的需求,是中医发展的需求,是疾病从局部到整体治疗的需要,是以治疗疾病为主到关注人的整体的需求,是关注身心灵健康为主的需求,乃至于是关注环境与人的整体健康和谐为主的需求。
三级诊疗和医养结合是心脏康复的一个大方向,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如何结合中医优势,提高社区,乃至贫困地区的医疗水平,在心脏康复为国家节省医药费的同时,中医疗法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医疗法的优势将进一步为病人的疾病康复提供便利,因此形成一套切实有效,能落地的心康理论和技术方法是本协会成立以后要努力的方向。
参会嘉宾签名及合影留念
会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与参会嘉宾合影留念,共同祝贺成立大会及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
李海霞教授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博士后,分别师从王永炎院士、王阶教授、王忠研究员。
现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主攻中西医结合心脏病治疗与康复,现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扶阳学派分会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副会长;药食同源养生全国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全国中医药心脑血管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青年专家委员会主委;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全国中西医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兼青年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世中联中医药数据监查工作委员会理事;“亿科创新智库”专家;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临床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表达艺术治疗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远程医疗与信息技术分会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睡眠障碍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康复研究中心委员;世界中联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全国膏方医学专委会常委。
获中华国医膏方服务季特聘首席专家称号。被北京中联国康医学研究员聘为中华国医经方高级研究员。参加第六届全国心肺运动理论与实践暨心肺运动试验规范化操作学习班。参加第七届全国心脏康复及进展学习班。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三项,参与973、国自然等课题七项,参与编著著作4部,发表论文58篇,SCI检索13篇,第一作者22篇,通讯作者14篇。2006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第12名);2007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第8名);2008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第10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海霞医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