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前S区变异能否自愈五项的S/ CO值与OD值一样的吗?

【摘要】 目的 分析HIV检测中S/CO值重要意义,比较S/CO值与OD值的差异。方法 对2010年――2012年HIV检测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CO值大小能对确证结果具有重要意义,S/CO值≥6.0与确证结果具有一致性,可以作为确证实验的替代策略,可以较早确定艾滋病感染疫情。结论 在HIV确证结果未出来时可提早采取预防治疗措施。【关键词】 HIV检测;S/CO值;分析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5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79-01无锡市北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10年――2012年在不同人群中开展HIV筛查检测工作,为了解这几年HIV检测工作中S/CO值的初筛结果和确证结果的相关性,现将2010年――2012年全区不同监测人群HIV抗体检测中S/CO值与确证结果比较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010年――2012年无锡市北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筛查实验室所有HIV检测人群的初筛结果为HIV抗体待复检和HIV抗体确证结果。1.2 检测对象 VCT、娱乐场所工作人员、高危干预(全球基金)、监管场所羁押人员、术前检测者、婚检者、HIV确证阳性人群性伴和子女等家庭成员、MSM人群、专题调查。1.3 检测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0年修订版)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测,筛查实验使用ELISA酶联免疫法,试剂为厦门新创和珠海丽珠,筛查阳性标本送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确证。2 结 果2.1 检测初筛和确证结果 2010年――2012年共检测血清标本10185份,其中共检测HIV抗体筛查阳性43份,确证实验HIV抗体阳性共29例,确证阳性率为67.44%,见表1。2.2 检测初筛阳性中的S/CO值高低与确证结果的比较 见表2。3 讨 论对2010年――2012年所有人群HIV抗体初筛阳性与阳性结果S/CO值的分组比较分析中不难发现,当S/CO值≥6.0时,HIV抗体阳性的结果与确证结果是相一致的。这也提示了S/CO值 ≥6.0时可以在确证结果还未发出时即可采取预防治疗等措施,即HIV的替代策略,S/CO值6.0时,一般应当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实验时因为ELISA法受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应多分析比如酶加入时是否有溅出,反应温度等重要条件,也可以查看自己的质量控制措施有无出现失控现象。必要时可以考虑更换试剂重复检测。另一方面标本是否有溶血现象,受检者是否服用会产生影响的药物等因素。S/CO值的高低可以很好的提示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假阳性,也为防止假阳性提供了很好的风向标。S/CO值≥6.0时则提示该份标本应采取以阳性标本对待,同时也要做好消杀预防等措施。ELISA法检测HIV抗体表示标本的浓度高低时,可用吸光度值表示,也可用质控物S/CO值表示。但是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吸光度仅表示其原始的吸光度,为一个绝对的量,而S/CO值为吸光度与临界值(或阴性对照平均值)的比值。通过实验比对,使用较强阳性的质控物作图时,以上两种方法均可采用;而用中、弱阳性质控物作图时,用S/CO值表示更科学、更精确。由于少数HIV携带者正处于感染以后1-3个月的窗口期,此时的抗体浓度不高,检测可能出现弱阳性结果,因此,HIV抗体检测S/CO值对HIV感染者的早期诊断、动态观察和治疗效果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强阳性外部对照血清的稀释注意要用正常人的血清,最好不用生理盐水或其他缓冲液稀释,以保证蛋白质处于天然的浓度和状态,不加任何防腐剂,同时制备足够的量以维持一定的时间,建议每年制备一次。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管理,使HIV抗体检测质量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HIV抗体诊断试剂的质量提高,初筛试剂检测的窗口期也从最初的两个月降为现在的3周。初筛试验的假阳性率有可能降低。但是,是否可以在S/CO值大于某一特定值时,取消确认试验,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参考文献[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修订版[S].200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1.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肝前S区变异能否自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