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的交通两字的含义二字的由来是什么?

◆ 1909年,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 校友詹天佑任总办兼工程师◆ 1927年,中国第一个现代气象台——中央气象研究所气象台 / 校友竺可桢主持◆ 1937年,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 校友茅以升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 1938年,世界上路线最崎岖、地质最坚硬、地形最复杂的公路——滇缅公路 / 校友李温平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 1944年,中国第一架运输飞机——C0101运输机 / 校友林同骅主持设计并亲自参加第一次试飞◆ 1952年,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 校友蓝田参与主持并组织修建◆ 1957年,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 校友汪菊潜会同苏联专家组主持大桥技术工作◆ 1958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 西南交通大学参与建设◆ 1958年,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韶山号 / 校友杜庆萱主持设计◆ 1958年,参加研制我国首批内燃机车 / 内燃机车教研组主任刘钟华教授带队◆ 1959年,全国第一台单相工频引燃管干线电力机车 / 姚皙明副教授担任机车电机组组长◆ 1959年,中国第一部抗震设计规范草案 / 校友刘恢先主持编写◆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 校友陈能宽、吴自良、姚桐斌列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共23位)◆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 / 校友陈能宽、吴自良、姚桐斌列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共23位)◆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 / 北京地铁1号线 / 校友施仲衡主持设计◆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 校友陈能宽、吴自良、姚桐斌列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共23位)◆ 1984年,中国第一套检测车微机数据处理系统——接触网检测微机数据处理系统 / 西南交通大学研发◆ 1986年,我国第一台刚性防摆五吨集装箱龙门起重机正式投入使用 / 由学校徐保林、余敏年、王金诺、张永生完成◆ 2000年,世界第一辆高温超导载人磁悬浮实验车——世纪号/ 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2006年,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 / 校友卢春房、张鲁新等主持设计◆ 2006年,中国第一条中低速磁悬浮线路联调成功——青城山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工程/西南交通大学主持建设◆ 2011年,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青岛跨海大桥 / 西南交通大学参与◆ 2011年,世界速度最快、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 / 校友群体重点参与◆ 2011年,世界最高时速(600km/h)的动车组运行模拟实验平台建成/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2013年,中国第一辆氢燃料电池电动机车/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2014年,世界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通过五大风区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速铁路 / 西南交通大学参与◆ 2014年,世界首套组合式同相供电装置 / 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2014年,世界第一个真空管超高速磁悬浮列车原型测试平台/西南交通大学研制◆ 2016年,世界首列氢燃料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下线/ 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2016年,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世界上最长的中低速磁浮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 / 核心技术来自西南交通大学◆ 2016年,世界首列新能源悬挂式空铁正式挂线/由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牵牵头主持研制、翟婉明院士担任总设计师◆ 2017年,交通运输工程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 2018年,世界最大、性能先进的边界层风洞/ 廖海黎教授团团队自主研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交通大学的交通两字的含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