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灶螽是害虫还是益虫什么?


2020-11-17 21:54镇江市社科联
0
“蛛丝马迹”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成语,它的意思是指人们能从细微处发现事情的线索与真相。该词常常用来形容侦查人员的细心观察与判断,比如“刑警终于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离破案不远了”之类。“蛛丝马迹”最早出自清人王家贲的《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其中的“蛛丝”好理解,指的是就是蜘蛛吐的丝,而“马迹”又指的什么呢?其实,这“马迹”之马并不是指供人们骑行的马匹,而是一种昆虫。据语文出版社《通用成语词典》的解释:“蛛丝马迹”的“马”,指“灶马,一种穴居于柴灶旁的昆虫”。灶马,学名“突灶螽”,属直翅目蟋螽科。其名因地而异,重庆称之为“灶鸡”,杭州称之为“灶壁鸡”,广东地区则称之为“灶虾”。灶马在中国南北方均有栖息,天暖时栖于野外草石、土隙间,天冷后则栖于灶台之上,以剩菜、饭屑、植物、小型昆虫为食。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卷十七《广动植之二·虫篇》中有这样的描述:“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也。”“促织”就是蟋蟀。而“灶有马,足食之兆也”这句话则表明,在古代人们习惯上将“灶马”简称为“马”,因此,“马迹”就是“灶马迹”的简称了。另外,它的另一层含义是,家里有灶马并不是件坏事,因为,只有富裕之家它才光顾的。清人夏敬渠的《野叟曝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述:“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只是其中的“马迹”变成了“虫迹”,这样就更方便让人理解了。明白了“蛛丝”与“灶马”,“蛛丝马迹”的意思也就清楚了,它指的是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后的印记可以查明它的去向,用以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来源:镇江市社科联编辑:邓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灶螽是害虫还是益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