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抖小腿抖浑身抖手脚抖不一定是帕金森森吗?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全球约有500万帕金森病患者,一半在中国。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患病率1.7%,70岁以上患病率3%~5%。2021年4月11日,是第25个世界帕金森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和广州帕金森病友俱乐部在广州大厦举办了“帕友联谊会”,帕友与帕金森专家共聚一堂,分享帕金森病知识、抗帕经验和心路历程。经常接触环境毒素的人群患帕金森病的概率比较大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邵明教授表示,世界帕金森病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最早描述这种疾病的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帕金森病患者的高发人群是55岁以后的老年人,但是也有40岁以前发病的青年群体,这一部分病人占整个帕金森病人数量的10%左右,大部分年轻帕金森病患者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帕金森病患者应该接受正规的医院治疗、不要盲目手术,要相信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在科学运动的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他强调,“从患者确诊帕金森病开始,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常规治疗以外,应把康复治疗纳入到整个帕金森病的诊疗过程中,康复治疗的介入能够极大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此外,帕金森的治疗不仅仅包括对病人本身的疾病治疗,还要把对帕金森病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心理治疗纳入到帕金森病的治疗当中。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帮助帕金森病患者和患者家属树立起良好的心态。哪些人群应该重点关注帕金森病?邵明教授提到,不喜欢运动的人、经常接触环境毒素的人群,如锰矿工人、焊接工人等、以及有帕金森病家族病例的人患帕金森病的概率较大。如果出现运动迟缓、四肢震颤,后者一些超早期症状,如:便秘、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抑郁、肢体出现莫名其妙的疼痛等,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接受医生诊断。广东省首批“中国帕金森病诊疗培训基地暨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落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帕友”谭薛珍是广州帕金森病俱乐部理事长,她在联谊会中向“帕友”们介绍了自己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作为一名帕金森病人,她在经营企业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关爱帕金森病群体的公益事业当中。此次活动形式丰富,除专家授课外,现场还有帕金森患者创作的音乐、诗朗诵作品演绎,吸引了约一百余人参加。活动中,广东省首批“中国帕金森病诊疗培训基地暨帕金森一站式诊疗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康复科揭开了神秘面纱,该科依托广州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神经病学科及精神心理学科三大平台,由院内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康复科、临床神经药理和精神心理科联合,组成以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康复团队,从疾病的诊断、药物治疗与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患者心理干预与照顾者的心理疏导、术前评估、手术治疗、术后程控与管理、康复治疗的全程指导与参与,对帕金森病患者实施标准化、精准化、全程化、“一站式”的诊疗和管理,通过为帕金森病患者开展量身定制的康复治疗与训练,结合广医脑科医院精神心理学科,利用现代先进的康复技术,开展神经心理康复,让帕金森患者受益。热门关注问:手抖就一定是帕金森病吗?邵明:抖动不一定是帕金森病,疲劳、紧张、害怕、老年人原发性震颤都可能产生手抖。帕金森病人的抖动是静止不动时身体会发抖,运动之后身体抖动会减轻。问:出现哪些症状要前往就诊?邵明:如出现运动迟缓、四肢震颤的情况,另外还有超早期的症状:第一,便秘;第二,嗅觉减退;第三,睡眠障碍,具体表现为喜欢在梦中大喊大叫,手脚乱动;第四,抑郁;或者肢体出现莫名其妙的疼痛,各种治疗方法可都不太好。这四个症状里面,如果你有两个以上的啊,自由组合,两个以上的,假如你家族当中也有帕金森病人,直系亲属也有帕金森病的,就要高度警惕,要去医院看一看。问:应该去什么科室?邵明:神经内科、帕金森病专科。问:帕金森病的康复时间?邵明:跟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有关系,如何在一期和二期的时候,两个星期的治疗效果最明显,如果到中晚期,两个星期的治疗时间则不够。中晚期会出现平衡障碍的症状,一走路就容易摔跤。到晚期以后,给病人设定的康复目标也不一样。所以康复治疗要趁早,越早介入越好。值得一提的是,病人每天都要起来走一走。每天至少足够5000步,最理想的5000到8000步,站着比坐着好。采写:南都记者杨丽云 实习生周蜜 通讯员傅文臻编辑:杨丽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脚抖不一定是帕金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