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片储存条件过期了、但是没开封、是否可以用吗?


盛夏时节,难免会碰到头痛脑热的健康问题,这时候家中的小药箱就发挥作用了。可是打开药箱,往往发现许多药品都超过有效期限了,这些药品还能使用吗?有些观点认为,过期一两天没有关系,依然可以使用;还有人说,中成药不用在乎有效期的要求,中药都是越久效果越佳……真的是这样吗?药师的专业建议是:切勿使用过期药品!
药品有效期指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如药品有效期标示为2018年9月,表示该药在2018年9月30日内都是合格的。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过期药品应按劣药处理,禁止流通和使用。
药品有效期主要通过实验确定。一方面可以通过极端条件,如高热等,在较短的时间内考察药品成分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如阴凉、干燥处,原包装中,长期考察药品成分的变化。不仅药品有效成分的含量需要检测,杂质种类、含量等变化也是重要的考察因素。有效期内的药物必须保证有效成分和杂质种类、含量等都符合要求。
过期药品危害大
由有效期的确定可以看出,过期药品的有效成分和杂质含量可能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有效成分含量的降低会导致疗效不足,也就是我们虽然服用了药物,但不能发挥预期的效果。比如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如果服用过期的硝酸甘油则很有可能无法缓解病情,甚至带来严重危害。而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过期的沙丁胺醇治疗更可能会危及生命。
其次,过期药品中杂质的种类和含量也会升高,可能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尤其对于过敏体质人群来说,这些化学产物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
中药也不是存放越久药效越佳。为保证质量,中药饮片一般以2年有效期来规定,同时需要严格的贮存条件,如果贮存不当在有效期内也可能出现霉变、虫蛀等。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制成的丸、散、膏、丹、片等剂型,本身即为混合物,各种成分的稳定性有差异,超过保质期其药效无法保证。确实有一些化学性质稳定、制剂工艺稳定的药物,即使超过标示的有效期其成分可能也是合格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科学数据参考,我们无法对这些药物做出判断。因此,为保证您的健康,不要使用任何过期药品。
贮存条件有讲究
适当的贮存条件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除了说明书中特殊说明(如需要冷藏),大多数药品在避光、干燥、阴凉(20℃以下)环境中保存是比较合适的。该条件下,未开封的药品在有效期内都可以放心使用。
但对于滴眼剂(眼药水)、胰岛素和糖浆等药品,一旦开启超过一定时限,即使其仍在有效期内也不能使用了。请您在使用药品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关于药品保存条件的内容。滴眼剂一般均会标明开封后的使用期限,如妥布霉素滴眼液的说明书中明确标示“开盖一个月后不得再使用”。胰岛素制剂未开封前可冷藏保存,开封后则需要放置在室温(30℃以下),四周内用完。糖浆等口服溶液因为含有蔗糖等成分较易变质,即使在有效期内,再次使用前也需要仔细观察药品性状,如果有沉淀、变色、异味等现象要避免使用。
过期药品应销毁
一旦出现药品过期或破损等情况,医疗机构将按照规范化的流程处理这些问题药品,避免过期或破损药品发放至患者手中。药学部门会向医疗机构有关部门登记报损后统一销毁过期或破损药品。销毁药品时,工作人员会将所有药品去除外包装。液体制剂、固体制剂(片剂和胶囊等)经压碎后作为医疗垃圾处理;肿瘤化疗药品等有毒性的药品,会按照有毒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避免过期或破损药品被不法分子利用,流入市场,也避免了有毒药品对环境的污染。
易提前过期的5类药品
专家提醒,药品过期后会发生变化,但普通人很难判断,很可能过了有效期还分辨不出来,如果遇到服用后无效的情况应赶紧就医。抗生素类药品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过期后会对身体有害,维生素、注射剂、硝酸甘油等药品,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加速其变质,药效也会降低。在日照强烈的季节,一定要避光避热保存。以下5类药品易提前过期。
1.维生素类维生素A和维生素D遇光和空气易分解失效。
2.抗生素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类等都较容易失效或降解。
3.生物制品类如胰岛素、人血白蛋白、各种疫苗等,容易因环境变化失去生物活性。
4.硝酸甘油类这类药品也容易被氧化或分解而变质。
5.液体类如注射液、眼药水、糖浆等,因为生产工艺决定了它们的药物成分比固体状态更不稳定,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专家提醒,药品质量关乎健康,盲目使用过期药品很可能会危害健康。为了健康,请及时整理家中的小药箱,避免使用过期或储存不当的药品。
链接“四怕药品”避暑有办法
怕热:生物制剂、抗菌药物、胶囊、栓剂等药品都怕热,在高温季节应放入冰箱冷藏。
怕光:维生素、注射剂、硝酸甘油等药品,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加速其变质,药效也会降低。在日照强烈的季节,一定要避光避热保存。
怕冷:糖浆遇冰会出现沉淀、结晶,让药物浓度不均匀,服用时剂量不准确;皮肤外用乳膏剂,一旦温度过低,也会导致基质分层,影响药效。因此,这些药放在室温下保存即可。
怕虫:中药多为膏、丹、丸、散类制剂。制作这些药物时常添加蜂蜜,所以特别招虫子。保存时注意防潮、防霉,冰箱如果没有控湿功能,不宜存放中药材。
专家提醒,避免高温、光照和潮湿。一、许多药品说明书中有“密封,阴凉处保存”的字样,密封的含义是隔绝空气,阴凉处是指不高于20℃。如果是冷,指2℃~10℃。注意,体温也会影响药物,放在身上的药品也可能会加速过期。二、许多液体制剂不宜冰冻,例如像胰岛素等更不能冰冻。三、药品应合理分类摆放。外用药、内服药应分开摆放,才不易拿错。四、不要将空的药瓶或盒子装其他药,容易发生误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8-08-04 09:22
来源:
人民网
  盛夏时节,难免会碰到头痛脑热的健康问题,这时候家中的小药箱就发挥作用了。可是打开药箱,往往发现许多药品都超过有效期限了,这些药品还能使用吗?有些观点认为,过期一两天没有关系,依然可以使用;还有人说,中成药不用在乎有效期的要求,中药都是越久效果越佳……真的是这样吗?药师的专业建议是:切勿使用过期药品!
药品有效期指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如药品有效期标示为2018年9月,表示该药在2018年9月30日内都是合格的。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过期药品应按劣药处理,禁止流通和使用。
药品有效期主要通过实验确定。一方面可以通过极端条件,如高热等,在较短的时间内考察药品成分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如阴凉、干燥处,原包装中,长期考察药品成分的变化。不仅药品有效成分的含量需要检测,杂质种类、含量等变化也是重要的考察因素。有效期内的药物必须保证有效成分和杂质种类、含量等都符合要求。
过期药品危害大
由有效期的确定可以看出,过期药品的有效成分和杂质含量可能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有效成分含量的降低会导致疗效不足,也就是我们虽然服用了药物,但不能发挥预期的效果。比如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如果服用过期的硝酸甘油则很有可能无法缓解病情,甚至带来严重危害。而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过期的沙丁胺醇治疗更可能会危及生命。
其次,过期药品中杂质的种类和含量也会升高,可能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尤其对于过敏体质人群来说,这些化学产物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
中药也不是存放越久药效越佳。为保证质量,中药饮片一般以2年有效期来规定,同时需要严格的贮存条件,如果贮存不当在有效期内也可能出现霉变、虫蛀等。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制成的丸、散、膏、丹、片等剂型,本身即为混合物,各种成分的稳定性有差异,超过保质期其药效无法保证。确实有一些化学性质稳定、制剂工艺稳定的药物,即使超过标示的有效期其成分可能也是合格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科学数据参考,我们无法对这些药物做出判断。因此,为保证您的健康,不要使用任何过期药品。
贮存条件有讲究
适当的贮存条件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除了说明书中特殊说明(如需要冷藏),大多数药品在避光、干燥、阴凉(20℃以下)环境中保存是比较合适的。该条件下,未开封的药品在有效期内都可以放心使用。
但对于滴眼剂(眼药水)、胰岛素和糖浆等药品,一旦开启超过一定时限,即使其仍在有效期内也不能使用了。请您在使用药品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关于药品保存条件的内容。滴眼剂一般均会标明开封后的使用期限,如妥布霉素滴眼液的说明书中明确标示“开盖一个月后不得再使用”。胰岛素制剂未开封前可冷藏保存,开封后则需要放置在室温(30℃以下),四周内用完。糖浆等口服溶液因为含有蔗糖等成分较易变质,即使在有效期内,再次使用前也需要仔细观察药品性状,如果有沉淀、变色、异味等现象要避免使用。
过期药品应销毁
一旦出现药品过期或破损等情况,医疗机构将按照规范化的流程处理这些问题药品,避免过期或破损药品发放至患者手中。药学部门会向医疗机构有关部门登记报损后统一销毁过期或破损药品。销毁药品时,工作人员会将所有药品去除外包装。液体制剂、固体制剂(片剂和胶囊等)经压碎后作为医疗垃圾处理;肿瘤化疗药品等有毒性的药品,会按照有毒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避免过期或破损药品被不法分子利用,流入市场,也避免了有毒药品对环境的污染。
易提前过期的5类药品
专家提醒,药品过期后会发生变化,但普通人很难判断,很可能过了有效期还分辨不出来,如果遇到服用后无效的情况应赶紧就医。抗生素类药品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过期后会对身体有害,维生素、注射剂、硝酸甘油等药品,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加速其变质,药效也会降低。在日照强烈的季节,一定要避光避热保存。以下5类药品易提前过期。
1.维生素类维生素A和维生素D遇光和空气易分解失效。
2.抗生素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类等都较容易失效或降解。
3.生物制品类如胰岛素、人血白蛋白、各种疫苗等,容易因环境变化失去生物活性。
4.硝酸甘油类这类药品也容易被氧化或分解而变质。
5.液体类如注射液、眼药水、糖浆等,因为生产工艺决定了它们的药物成分比固体状态更不稳定,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专家提醒,药品质量关乎健康,盲目使用过期药品很可能会危害健康。为了健康,请及时整理家中的小药箱,避免使用过期或储存不当的药品。
链接
“四怕药品”避暑有办法
怕热:生物制剂、抗菌药物、胶囊、栓剂等药品都怕热,在高温季节应放入冰箱冷藏。
怕光:维生素、注射剂、硝酸甘油等药品,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加速其变质,药效也会降低。在日照强烈的季节,一定要避光避热保存。
怕冷:糖浆遇冰会出现沉淀、结晶,让药物浓度不均匀,服用时剂量不准确;皮肤外用乳膏剂,一旦温度过低,也会导致基质分层,影响药效。因此,这些药放在室温下保存即可。
怕虫:中药多为膏、丹、丸、散类制剂。制作这些药物时常添加蜂蜜,所以特别招虫子。保存时注意防潮、防霉,冰箱如果没有控湿功能,不宜存放中药材。
专家提醒,避免高温、光照和潮湿。一、许多药品说明书中有“密封,阴凉处保存”的字样,密封的含义是隔绝空气,阴凉处是指不高于20℃。如果是冷,指2℃~10℃。注意,体温也会影响药物,放在身上的药品也可能会加速过期。二、许多液体制剂不宜冰冻,例如像胰岛素等更不能冰冻。三、药品应合理分类摆放。外用药、内服药应分开摆放,才不易拿错。四、不要将空的药瓶或盒子装其他药,容易发生误用。
(王晓星 珏 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2-06-17 19:58
来源:
针灸拔罐江湖
硝酸甘油是家庭常备的心血管病急救用药,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和预防。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时有烧灼或刺痛感,但有患者述自己随身携带的硝酸甘油片含服时没有以前的烧灼感,甚至有一点甜味?明明还在有效期内,药品就变味了?
原来硝酸甘油片开封后,每 3 个月就需要更换 1 瓶新药~
一、为什么硝酸甘油片开封后,每 3 个月就需要更换 1 瓶新药?
1)药品开封后不能再用有效期来计算药品的使用寿命
药品说明书上硝酸甘油有效期一般为 24 ~ 36 个月,但这是指药品未开封,且保存良好情况下的有效期限。开封后的药品因经常开盖取药,药物受温度、湿度和光线的影响,有效期将大大缩短,此时适合使用「使用期限」。
2)硝酸甘油片开封后的「使用期限」是 3 个月
《硝酸酯类在心血管疾病中规范化应用的专家共识》中明确表明:硝酸甘油含片有效期较短,须避光保存于密闭的棕色小玻璃瓶中,每 3 个月更换 1 瓶新药。
温馨提示:
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时不要贴身携带,而是建议放在钱包、皮夹或手提包里,这是因为贴身衣物口袋温度比钱包温度高 7℃,比环境温度高 9℃,硝酸甘油极具挥发性,较高的温度可能会加快硝酸甘油含量下降的速度。
二、国内外是否对药品开封后的使用期限做出规定呢?
1)国内仅对特殊剂型、特别品种药品开封后的使用期限做出规定
中国药典对于眼用制剂(眼膏、滴眼液等)、鼻用制剂、耳用制剂、涂剂、涂膜剂等制剂作出了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 4 周的规定。并对少数特别品种的药物有使用期限的规定。如,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打开后一周后不可再用。
2)FDA 仅对于重新包装的固体制剂有效期做出规定
2017 年 8 月 FDA 执法政策指南(CPG)对于重新包装于单元剂量容器的固体制剂,其有效期自重新包装之日起不应超过 6 个月或药品剩余有效期的 25%,以较早者为准。
举例:某药原始包装有效期是 24 个月,生产 4 个月后拆零,拆零后的有效期是?
1、重新包装后 6 个月
2、(24 - 4)x 25 % = 5 个月
所以该药品的使用期限为 5 个月
注意:国外的规定可以参考,但不能简单的借鉴。因每种药品的防腐剂的添加品种和添加量未知,不能简单类推。
三、 如何确定拆封药品使用期限?
既然国内对大多数药品的使用期限没有做出规定,国外的不能简单借鉴,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药品使用期限?笔者建议:
1)有明确规定使用期限的药品严格要求执行。
2)一旦发现药品性状异常,如变色、变软、潮湿、味觉改变等,即使在使用期限内也不应该使用。
3)拆零药品的储存条件应与未拆封前一致,取用药品后及时将瓶盖盖紧,不宜敞开。
4)尽可能保留原包装保存药品。如硝酸甘油片原瓶为不透光的琥珀/棕色玻璃瓶,可满足遮光的储存要求;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原瓶瓶盖含有干燥剂,可最大程度保证储存环境干燥。
最后分享笔者所在医疗机构有关于拆封药品使用期限的规定。仅供参考。
首发:丁香园临床用药指南
投稿及合作:wangliya1@dxy.cn
参考文献
[1] 硝酸酯在心血管疾病中规范化应用的专家共识 [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0):725-728.
[2] 丁倩, 李博宇, 张青霞. 硝酸甘油开封后贮藏风险调查与防范 [J]. 中国药物警戒:1-9.
[3] 中国药典 2020 年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硝酸甘油片储存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