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四川人用四川话的?

2022年10月28日 20:05--阅读 ·
--喜欢 ·
--评论即使是四川人,也常常分不清楚甘孜和阿坝。说起甘孜想到丁真,而阿坝则会想到熊猫,这样是不是好理解一些。为什么说提起阿坝会想到熊猫,先从这幅大熊猫唐卡来看看。图源:美篇@冬月图源:美篇@冬月这幅《大熊猫百图唐卡长卷》长达142米,相当于50多层高的大楼。你要数数这长卷上有多少只熊猫,要耗费点力气。答案是共绘制了600多只大熊猫,代表了全球圈养大熊猫的数量(截至2019年12月)。图源:人民网四川频道这600多只熊猫游走在阿坝的自然风光之中,与身着民族服饰的阿坝老乡互动。让人不仅为唐卡上的大熊猫着迷,也好奇上面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特色。图源网络关于阿坝大熊猫,有大家熟悉的汶川卧龙、九寨沟,也有相对不太熟悉的松潘和茂县。今天就为大家一一道来,阿坝的大熊猫、以及那里的自然人文故事。位于汶川县的卧龙是阿坝,乃至世界有名的大熊猫保护地。而卧龙离成都其实很近,140多公里,两个小时的路程即可抵达。从地处四川盆地腹地的成都,到横断山区的卧龙,经过一段隧道之后,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连绵不断的大山望不到顶,空气也变得清新。位于川西北的阿坝,相比大都市成都,可谓是别有洞天。图源:熊猫家园康养汶川卧龙的海拔高差极大,第一个大熊猫野外观测站“五一棚”就驻扎在卧龙海拔约3000米的地方。在冰天雪地的卧龙,后来被称为“熊猫教父”的胡锦矗带队在这里,靠肉眼观测初步摸清野生大熊猫的习性和繁育规律。大熊猫吃什么、拉什么,在现在的我们看来稀松平常,而这都源于40多年前卧龙“五一棚”的研究成果。胡锦矗(左)在野外工作图源:西华师范大学卧龙被称之为野外保护大熊猫成果最丰硕的地方。想到大熊猫,就想到卧龙。同样提到卧龙,就想到大熊猫。卧龙几乎成为大熊猫保护的代名词。皓月卧龙野生大熊猫出没的地方可能去不了,但你可以去卧龙保护中心的神树坪基地看看,看这里的大熊猫傲立群山间,翠绿之中一点黑白。这里是最能感受大熊猫原生态栖息地环境的地方之一。青宝汶川县卧龙自然保护区图源:熊猫家园康养汶川与交通便捷的卧龙相比,这里可以说是少有人抵达的未至之境了。这里是阿坝松潘县白羊乡,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卧龙的东北方向。白羊周围各保护区位置关系图图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制图/杨纬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白羊乡的交通十分不便,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有一条绵延千年的神秘古道。茶马古道松潘段,是连接川藏茶马互市的重要路段,也是千年来白羊乡与外部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行走在峭壁上的茶马古道图源:大熊猫国家公园阿坝管理分局这里的路难走,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巡护员也深有体会,在峭壁上行走、在悬崖下休息是家常便饭。巡护员在悬崖峭壁间行走图源:大熊猫国家公园阿坝管理分局巡护员在悬崖峭壁间行走图源:大熊猫国家公园阿坝管理分局巡护员在悬崖峭壁间休息图源:大熊猫国家公园阿坝管理分局也许是少有人到达的原因,这里的大熊猫野性十足。2022年4月16日,在松潘县的黄龙,红外相机拍到一段野生大熊猫争夺配偶打架的画面。为了得到雌性大熊猫的青睐,两只打架的雄性大熊猫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即使只是图片,我们好像也能感受到现场的剑拔弩张。在阿坝松潘县,我们见识了国宝的本色。松潘县黄龙大熊猫聚集打斗争夺交配权图源:人民网阿坝全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正如名字里那样,阿坝是由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构成的一条多元民族走廊。其中,阿坝的茂县是国内最大的羌族聚居县。四川多元民族走廊图源:sichuanzoulang.com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因为他们习惯把村寨建在河谷或山腰,占据高高的位置。这不禁使人联想,和高高的挂树的熊猫有些许相似之处。茂县坪头羌寨图源:四川文旅厅茂县坪头羌寨图源:四川文旅厅珍兰同样生活在横断山区,熊猫与羌族老乡可以说是世代为邻。在熊猫盗猎危机时,就有羌族老乡站出来,在茂县九顶山,岷山大熊猫南来北往唯一的通道,开启一段长达20年的熊猫反盗猎之路。茂县土地岭大熊猫走廊带红外相机拍到的野生大熊猫图源:阿坝州林业和草原局这是一支由7位羌族农民自发组成的反盗猎巡山队。他们行走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上,每人负重50斤,全程近百公里,花费10天左右。在这样的海拔高度上负重前行,每一步都更加艰难。更别说,这样的巡山路他们每年都要走上8至10次。行走在山巅的羌族反盗猎巡山队图源:法制晚报 摄影/蒲晓旭行走在山巅的羌族反盗猎巡山队图源:法制晚报 摄影/蒲晓旭行走在山巅的羌族反盗猎巡山队图源:法制晚报 摄影/蒲晓旭这支羌族农民反盗猎巡山队,清理猎套近9万个。因为他们的守护,这里的野生动物才不至于绝迹。人和自然相互依存,在阿坝茂县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最好的例子。在多元民族走廊的阿坝九寨沟,有一支相对小众的少数民族白马藏族。在绵阳大熊猫的文章中,有介绍过白马藏族,而九寨沟也是他们的分布地区之一。点此链接阅读:我是四川的,四川绵阳的九寨沟的白马藏族(后简称“白马”)有点特别,因为这里的人们“崇拜”大熊猫。传说中每年的正月,九寨沟的白马人要跳一种名为“熊猫舞”的祭祀舞,为新年祈福。图源:九寨沟县妇联熊猫跳舞是什么样子?现在的网友都能表示,这个我熟。熊猫跳舞,不就是摇头晃脑、打滚蹭痒?宝宝 宝力阿灵这一次,你还真说对了。白马人的熊猫舞就是模仿熊猫的各种行为和姿态,打滚、爬树、嬉戏、睡觉等,而模仿熊猫的动作越像,表演就越成功。九寨沟白马藏族的熊猫舞图源:成都商报 摄影/曾春华九寨沟白马藏族的熊猫舞图源:成都商报 摄影/曾春华白马人跳熊猫舞,并不是没来头的。这还得源于一段“熊猫说媒”的美丽传说。相传白马的“阿加珠尼”家族有一个少年与一个白马姑娘相爱,按习俗必须请媒人去女方家说媒方可定亲结婚。“阿加珠尼”先派了动物中最漂亮的凤凰去说媒,可女方家觉得凤凰花里胡哨不靠谱。据说红腹锦鸡是凤凰的原型图源:大熊猫国家公园汶川管理总站又派了能说会道的金丝猴去,但女方觉得金丝猴本事太大,这样的亲家不好对付。川金丝猴最后派了熊猫去,熊猫的稳重大方、言辞恳切,让女方觉得非常靠谱,终于答应了亲事。皓月后来,双方对这门亲事都非常满意,为了答谢熊猫,决定婚礼也以熊猫主题操办。据说从那以后,大熊猫就成为了白马人最崇敬的动物,也就有了正月跳熊猫舞的习俗。今天,你去九寨沟旅游的话,仍然可以欣赏到白马人的熊猫舞表演。九寨沟大型非遗情景剧“熊猫舞”图源:阿坝新闻网阿坝人和熊猫世代为邻,长居于横断山脉之中,是大山的“子民”。这里也是中国少有的多民族走廊,多元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发展,甚至大熊猫也成为他们文化的一部分。以后再去阿坝时,不仅去卧龙感受原生态的大熊猫栖息地,也记得要去九寨沟感受一把民族特色“熊猫舞”哦~参考来源:1.《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0月“大横断”专题2.《白马藏族“熊猫舞”的表现形式及文化渊源》,魏琳,《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6期:80-84.3.《羌族农民20年熊猫走廊反盗猎之路》图文/ 法制晚报 蒲晓旭复制本段到【淘宝】打开https://m.tb.cn/h.U4uXfLS?sm=8d3357?tk=NO7odayelAl CZ0001 「pandapia熊猫周历2023年台历」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B站|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微信视频号|小红书商务合作:pandapia@sina.com本账号的原创内容(包括图片、文字、视频、产品形象等),著作权均归品牌“pandapia熊猫乌托邦”所有,仅供阅读传播,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其他目的。非原创内容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跟我回四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