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愿意给你取暖的人神器会烫伤人吗?

消防人员将3个鸡蛋提前放入加热桌垫

消防人员将鸡蛋放入加热手套

手套里加热了30分钟的鸡蛋

桌垫里加热了60分钟的鸡蛋

加热后的鸡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凝固状态

消防人员用电池给手套加热

加热手套的温度达到了127.3℃

近来低温天多,电热毯、暖手宝、热水袋等取暖“神器”纷纷派上用场,但殊不知,这些取暖物品使用不当,就会被“低温烫伤”。2月16日下午,本报联合省消防救援总队,在宁波市镇海区消防救援大队进行了一场“低温烫伤”测试实验。观看直播的网友大呼,“太可怕”。

实验开始前,消防救援人员分别从网上购买了加热手套、加热桌垫、加热围巾、暖宝宝(足贴)、充电暖手宝共5款常见的取暖设备,并分别给每个取暖设备都连上一个数字温度计。

开始实验前,还有两件重要的事。

第一件事,消防人员对各款取暖设备进行加热测试,目的是更准确地了解取暖设备稳定工作状态下的温度情况。

只见温度计上的数字开始以不同的速度上升,加热手套、加热桌垫和加热围巾的上升速度明显较暖宝宝和暖手宝要快很多。其中最快的是加热手套,短短1分多钟,温度就超过了70℃。10分钟后,除加热手套的温度仍在上升外,其他4款取暖设备基本达到了稳定工作状态,加热桌垫和加热围巾均超过了80℃,暖宝宝超过了60℃,充电暖手宝50℃左右,而加热手套超过了100℃!

第二件事,消防人员在实验前30分钟,将3个生鸡蛋同时放入到加热桌垫里,为的是反映出不同持续时间所表现出的不同烫伤效果。

15时,实验正式开始。消防人员将准备好的生鸡蛋依次包裹到各款取暖设备内,开始计时。

15时10分,数字温度计显示加热桌垫83.8℃,加热围巾86.4℃,暖宝宝67.1℃,充电暖手宝50.1℃,而加热手套已经达到了123.3℃。“虽然手套内部不会达到这么高的温度,但手套表面这么高的温度也有很大安全隐患。”现场消防人员解释。

“哇,好烫!”消防人员检测已在加热桌垫里放置了40分钟的鸡蛋的状态时,手刚碰到就缩了回来;随后轻轻敲开其中一个蛋壳,发现鸡蛋清的表面已经出现了丝丝的凝固状。

“表面的蛋清已经有些被烫熟了。”宁波市镇海区消防救援大队监督人员张德起告诉记者,人体皮肤只要长时间接触超过45℃的热源,就会导致低温烫伤,而这样的烫伤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一开始很难察觉,等到出现症状时,创面已经比较深,很可能已经突破表皮层到了真皮层。

15时20分,除加热手套的温度计上的数字仍在上升,其他的温度计几乎保持不变。消防人员又小心翼翼地从加热桌垫里拿出1个已经加热了50分钟的鸡蛋,敲开蛋壳后与前面拿出的鸡蛋进行对比,发现虽然蛋黄部分几乎没有区别,但蛋清部位的白色凝固物明显比前1个鸡蛋增多不少。

15时30分,其他温度计上的数字已不再变化,但让现场所有人惊讶的是,加热手套温度计上的数字达到了143℃。消防人员应直播网友的要求,直接从加热手套里拿出加热了30分钟的鸡蛋,敲开蛋壳与前面的鸡蛋进行对比,发现蛋清凝固的状态已远超在加热桌垫里加热了50分钟的鸡蛋。

同时,消防人员也拿出加热桌垫里放置了60分钟的鸡蛋再进行对比,发现与加热手套里拿出的鸡蛋差不多,只是附着在蛋壳表面凝固的白色蛋清明显要厚很多。“别看稍微碰一下不怎么感觉得到烫,时间长了伤害就会很大。”张德起介绍,低温烫伤犹如是“温水煮青蛙”,不但与持续时间成正比,而且还与热源的温度成正比。现在流行的加热桌垫、加热手套和加热围巾等物品,因为其升温速度较传统的暖宝宝、充电暖手宝快好多,一定要特别注意。

大家在选购此类取暖设备时,一定要从正规的途径、商家选购有品牌有质量保证的产品;使用时,不要和皮肤长时间接触,可以在中间增加一层阻隔物,比如充电暖手宝可以在外面套一层保护套;如果皮肤有灼热、刺痛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使用;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视情况选择是否继续使用,以免埋下低温烫伤的隐患;小孩、接受麻醉后的患者、酒醉者、糖尿病或患有末梢感觉神经迟钝的病人,需谨慎使用这类产品;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同时尽快就医。

}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冬季寒冷,人们开始注重防寒保暖,不少人备上各种取暖设备,电暖气、电热毯、暖手宝……这些“取暖神器”带来暖意的同时,隐藏的安全隐患也需注意,用错有危险,当心触电和引发火灾等。你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电热毯是不少家庭习惯使用的取暖设备。电热毯使用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设置得过高,对于不能自动控温的电热毯,当达到合适温度时就应立即切断电源。

  使用电热毯的时候,通电时间不要太长,上床入睡应关掉电源。温度过高不仅有安全隐患,还会降低睡眠质量。注意电热毯要避免弄湿,如弄湿,易引发触电危险。不要折叠,长时间折叠易造成内部电线损坏,使用时就容易出现漏电问题。

  电热毯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就算电热毯质量很好,也不能长时间使用。用了几年的电热毯也会出现破损,易发生危险。家用电热毯一般的使用年限是6年。

  在使用电暖气取暖时,一定要注意远离明火。另外也不要在附近使用空气清新剂、花露水等物品,当心引发火灾,避免发生爆炸危险。

  电暖气使用也需要远离易燃物品。由于电暖气使用时,机体温度普遍偏高,要远离易燃物品1米以上,尤其是家里的衣物、被褥和纸质物品不要放在旁边。电暖气不能覆盖遮挡,在使用过程中机体表面不能覆盖衣服,否则易引发火灾。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漏油、异响等情况,停止使用,不要自行拆卸,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市面上的暖手宝一般分为电极加热和电热丝加热,购买时尽量选择电热丝加热款式。电极式充电内部液体带电,如密封不佳易漏电,电热丝相对较安全。如能看到有明显的圆弧形的加热器,多为电热丝式暖手宝。不管是电极加热还是电热丝加热的款式,都不要长时间使用,避免出现烫伤皮肤的危险。

  暖手宝使用过程中,杜绝边充电边用,防止爆炸危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在晚上休息的时候使用暖手宝,更不要将暖手宝放在被褥中,避免引起烫伤和意外事故。要注意暖手宝的使用年限,经常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有破损,充电过程是否有发热现象,超过使用年限的暖手宝应淘汰处理,杜绝安全隐患。

  当人体局部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温度时,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逐渐适应后,就不会引起痛觉反应,长时间使用非常容易发生低温烫伤。

  睡眠时不可使用暖贴。低温烫伤痛感虽不明显,但伤害深度大,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脱皮、发白。尤其是老人、糖尿病患者等对温度不敏感的群体。所以睡觉时不要使用,以免发生烫伤。

  暖贴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应隔一层布料贴在衣裤上使用,并避开手、腿内侧皮肤薄弱的地方。

  热水袋的那种热,来得比较“猛”。因此,在使用热水袋时,一是要注意不能装得太满,二是水温不宜过高。而且,灌热水袋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以免操作不当发生烫伤。

  安全起见,大家可以在热水袋外面包上一条毛巾,起到隔热的效果。如果想用热水袋暖被窝,也可以将它放在被子与毯子之间,到了睡觉时间就拿出来。这样也能避免因盖子没塞紧,热水流出导致烫伤的情况发生。另外,热水袋也有一定的寿命,注意及时更换。

  在寒意强烈时,空调总是能大显身手。但是,空调的定期清洁问题不容忽略。空调是容易滋生霉菌、细菌的,如果没有经过清洁就贸然使用,各种看不见的“污染”会悄无声息地盘旋在室内,给我们的呼吸道健康“添堵”。

  开暖风一时爽,一直开暖风却会让人感觉口干舌燥。秋冬季节,无论家庭取暖是用空调还是暖气,都别忘了及时补水。可以适当配合使用加湿器,同时注意开窗通风。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身体容易受凉。如果供暖比较热,要适当增减衣服。对于自采暖的家庭来说,建议不要把温度调得太高。

  在用取暖设备取暖时,要注意安全距离。取暖设备运作过程中设备本身及其周边的温度都较高,避免跟沙发等棉织物品放得太近,更不能在电取暖器上烘烤衣物,这样很容易引燃可燃物而引发火灾。特别是一些易燃易爆品,例如打火机、花露水、空气清新剂等更不要离电暖器太近,以免发生爆炸。

  谨记“人走断电”。不少人为了不使屋内温度下降,出门后常常不关闭取暖设备。要做到人走断电,尤其是长时间出门时要及时断电,避免发生火灾。再就是使用暖手宝等充电取暖设备时,不要长时间过量充电,充满后要及时断电。

  插座不要过载。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安插过量的插头,空调、电暖气等大功率设备最好“专插专用”,以免插座过载而发生危险。避免多个取暖设备同时使用,容易超负荷用电,埋下安全隐患。

  安全检查必不可少。定期对家庭用电电路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在使用各类电器时,若发现冒烟或闻到异味,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换维修。

  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救。电器着火时,不能直接用水来灭火,会发生触电危险,应第一时间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以免发生触电事故。如遇到火灾,不可贪恋财物,应捂住口鼻逃生,还要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你知道暖宝宝贴的反应原理吗?

使用不当会造成低温烫伤吗?

如何正确使用暖宝宝贴吗?

暖宝宝一般由发热原料、带透气薄膜的无纺布袋和明胶层组成。

暖宝宝中的发热材料是由铁粉、活性炭、蛭石、无机盐和水等合成的聚合物,撕开明胶层,铁粉就会立即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化合反应,产生热量。

原料中的活性炭、盐和水都是为了加快铁粉的氧化速度,蛭石则起保温作用。

各种牌子的暖宝宝  
厨房用电子温度计  
1、撕开暖宝宝,每两片夹住一片培根,每两片完全裹住一个鸡蛋(整个含壳),并进行编号  
2、2小时后,测量暖宝宝内部温度,查看包裹的培根、鸡蛋状态  
3、4小时后,再次测量暖宝宝内部温度,查看包裹的培根、鸡蛋状态  
2小时后,所有的培根全都熟啦,油脂都流出来了,夹培根的暖宝宝样品中最高的温度达到69.4℃  
4小时后,鸡蛋有的全熟,有的成了溏心蛋,夹鸡蛋的暖宝宝样品中最高的温度达到66.6℃  
艾玛,这暖宝宝贴的,都饿了……
市面上所卖的暖宝宝的成分,一般都是铁粉、水、活性炭、蛭石、吸水性树脂、食盐。整个化学反应,主要是铁的氧化生锈释放出热量。炭粉和食盐水一起配合,在化学反应中,能加快铁粉被氧化的速度,也就加快释放热量的速度。蛭石有保湿、储水、透气的作用,达到持续发热的效果。
暖宝宝温度高低与配方用量、原料反应活性和透氧速度等有关,所以不同品牌的暖宝宝也有所差异。
 暖宝宝对子宫有影响?

有人提出疑问:听说年轻女孩使用暖宝宝不宜贴在腹部,会对子宫有影响!


年轻女孩贴暖宝宝,会不会对子宫有影响这个问题,有妇科专家曾解释说,“没听说过,也没碰到过这样的病人。一般来说,暖宝宝如果对身体有影响,应该是烫伤吧,对子宫的影响没听说过。”
中医医生说,“中医在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时,会使用穴位敷贴,就是通过发热使皮肤毛细血管打开,将相应的药物通过皮肤渗入相应的部位,但据我了解,暖宝宝的主要功能就是发热,如果真的会影响子宫,除非它还有能够被皮肤吸收的特殊成分。”
央视新闻之前就曝光过,冬季低温烫伤频发,热水袋成罪魁祸首,有不少人被意外烫伤。

除了热水袋、美容仪,冬天家里还随处可见暖宝宝、小太阳、暖手宝这些防寒神器。
央视之前对暖宝宝做的测评,发现最高温度已经达到可能低温烫伤的程度,最高的甚至超过了安全范围,有70℃!
低温烫伤又称低热烫伤,是指50℃左右的温度(无明显疼痛)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导致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  
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表面出现皮肤发红、肿胀、脱皮或水泡等现象。从外表看烫伤不严重,但实际的创面深度可达肌肉甚至骨膜,愈合后会遗留明显疤痕。  

为什么不算高的温度会导致烫伤?

①当人体的局部长时间与高于45℃的温度接触时,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会逐渐适应当下温度,而不会引起明显的痛觉,然而痛觉是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

②人体血液流动可以带走部分热量,但局部皮肤由于长时间与热源接触并且受到压迫(例如:睡觉时把暖宝宝贴放在身下),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使散热减少,热量积聚,导致烫伤。

一些紧急处理的办法和技巧  
可以帮助病患尽量减低损伤  
但不正确的处理方式  

小心移除烫伤部位的衣物,不可强行剥离。若有布料纤维黏在皮肤受损处,应带到医院处理。

如果伤口起小水泡,不可自行挑破,以免感染伤口。

发生烫伤后,可用冷水冲洗、浸泡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冷敷烫伤处。使创面迅速降温、阻止热力继续损伤皮肤,减轻疼痛。

:对于大面积烫伤患者,要注意浸泡时间和水温,以免造成体温下降过度。

使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覆盖伤口,有助于保持创口清洁和减轻疼痛。

不可在伤处涂抹草药、牙膏、色拉油等物品,以免感染。

若烫伤面积很大或非常严重,应及时就医,不可擅自用药。

:不可使用碘伏、红药水等带颜色的药剂对创面进行处理,以免影响医生判断。

低温烫伤治疗时间长  
部分病人甚至需要手术  
愈合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疤痕  

在购买暖宝宝贴时,一定要购买合格产品。并注意看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生产厂家、保质期、生产许可证等信息。

暖宝宝贴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而应隔着衣服贴,且隔层的衣服也不能太薄,以免烫伤。

避免暖宝宝贴长时间使用或放在同一位置,不可在服用镇静剂后使用暖宝宝,更不建议睡觉时使用暖宝宝贴。

如果已经贴了暖宝宝贴,不可再使用取暖器、电热毯等设备,以免局部温度过高导致低温烫伤。


来源:凯叔育儿、蜀韵平安
浙江在线健康网整合自都市快报、生命时报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愿意给你取暖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