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再检查健康码?为啥有些地方并非确诊的也还在覆红码代表被确诊吗?

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提出:“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当前,各地正在抓实抓细做好疫情防控,及时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如何确保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实到位?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进行了解读。

问:二十条优化措施提出科学精准防控疫情,为什么个别地方还是出现了层层加码的情况?

答: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复杂,地方防控压力大。为了尽快控制疫情,个别地方出现了层层加码的行为。目前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3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采取的防控措施不精准,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比较大,且与国家政策不符;二是个别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方法单一、态度生硬、缺乏耐心,与群众沟通不畅;三是少数地方涉疫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充分。

要整治层层加码,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对于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还有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要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我们将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各项工作做得更精准、更有温度。

问:确定高风险地区和低风险地区的依据是什么?高风险地区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解封?

答: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原则上是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范围。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在高风险区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且第五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以后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问:密切接触者在居家隔离期间,其共同居住者要按照什么标准管理?

答:居家隔离人员的共同居住者或者陪护人员,要一并遵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管理要求。一是在居家隔离期间严格做到不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向社区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二是尽量不进入居家隔离人员的房间,避免共用卫生间或生活用品等。如果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者在处理污染物时,应做好自我防护,及时进行双手清洁与消毒。三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和有重症风险的人群,不要作为居家隔离人员的陪护人员。

问:很多疫情发生地都面临着人员疏解的问题,给目的地带来了防控压力。如何统筹滞留人员疏解和有效防止疫情外溢?

答: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各地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疏解。当疫情发生地滞留人员较多时,发生地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加强与目的地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稳妥安排人员疏散。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的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码管控。

近期部分省份在返回人员中持续发现感染者,这说明部分有疫情发生省份在防范疫情外溢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未能有效控制疫情跨地区传播扩散风险。对此,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门部署,对各地加强风险人员管控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针对当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地方,要切实承担起防范疫情外溢的首要责任,及时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尽快排查管控风险人员和风险点位。对非隔离、非管控的人员,在离开出发地前要严格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的信息,防止非法运营车辆载客跨省运营等行为。同时加强与目的地的信息沟通与协作配合,及时推送溢出的风险人员的相关信息。

二是针对当前没有疫情但溢入风险较高的地区,要关口前移,面向流入人员要提供“落地检”服务。疫情所在县区返回人员要主动向当地报备,社区要主动开展摸排登记,严格落实间隔24小时以上的3天2次核酸检测措施。各地还可以基于疫情输入风险的研判结果,对流入的高风险人员按照相关要求采取相应管控措施。

我们也呼吁各地对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加强关心关爱,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问:近期是否会调整疫情防控政策?

答: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一直根据病毒变异的特点和临床治疗的实践认识,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以及重症率、死亡率等情况,包括国际上疫情形势的变化,我们一直在研究、不断在调整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编 辑|刘 畅编 审 秦 恒

监 制刘靖林 总监制朱光伦

  • 关于毕节市新增82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

  • 关于调整毕节市七星关区高风险区的公告

  • 事关返乡!毕节一地最新发布
}

12月4日晚,山东省卫健委发布《我省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有关政策措施》,自2022年12月5日零时起对有关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进行优化调整。其中主要涉及三项内容,第一,居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者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类药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第二,取消交通场站、港口码头、高速卡口等场所强制性核酸检测“落地检”要求,继续提供“愿检尽检”服务。第三,居民进入公园、景区、服务区等公共场所,乘坐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宣布“搭乘公共交通不再查验健康码”“取消‘落地检’”等。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除山东外,浙江杭州、辽宁大连、广东深圳等地近日也相继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提出购买“四类”药品不再要求核酸检测、进入部分公共场所不再扫场所码等。

12月5日,红星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部分城市已经逐步落实调整后的新政策。其中,杭州机场、高铁站等已经不再对到达旅客进行强制“落地检”,但在部分出台新政策的地区,仍有机场还在进行“落地检”。与此同时,对于搭乘公交、地铁等不再查验健康码等措施,部分居民表示还在适应阶段。“之前坐公交车要扫健康码,现在不扫了,还是有点担心存在被传染的风险,所以还在逐渐做心理建设。”山东青岛市民池先生说。

山东多地坐公交、地铁已“不看健康码”

部分居民表示还在“适应中”

12月5日一早,在山东青岛工作的池先生准备搭乘公交车去公司上班,他和往日一样掏出手机准备向司机出示自己的健康码,却被司机告知现在乘公交车不需要再看健康码了,直接乘车。“我昨天晚上其实已经看到新闻了,但当时还不太相信,现在看来确实是已经落实了。”池先生对红星新闻记者说。

与此同时,池先生发现,自己平时使用支付宝刷码乘车的时候,支付二维码下面会同时显示核酸检测结果和行程卡等信息,但12月5日当天,除了乘车支付二维码外,健康码等信息已经不再显示。

12月5日,在青岛扫支付码坐公交车时,已不显示核酸检测结果及行程码信息了(受访者供图)

不过池先生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虽然他早晨搭乘公交车的时候不再查验健康码,但是进入公司写字楼时还是需要扫场所码并出示健康码等。

济南市民谭先生每天上下班都要搭乘地铁。12月5日一早他发现,济南地铁确实已经不再查验健康码,也不再看核酸检测证明了。谭先生平时使用支付宝的“济南云公交卡”搭乘地铁,5日刷码界面已经不再有健康码、场所码、行程码等绑定信息。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如果在济南使用微信“乘车码”小程序乘车,界面上也只有一个乘车码。

不过谭先生坦言,今天搭乘地铁时心理上还是会有一些担心。“还是会有一些习惯上的‘惯性’吧,但这是大趋势,估计适应一段时间就好了。”他对红星新闻记者说,现在去公司、去吃饭还是需要扫场所码。

山东要求取消“落地检”

烟台机场及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已积极落实

在山东省卫健委12月5日晚发布的政策措施中,要求山东各地取消交通场站、港口码头、高速卡口等场所强制性核酸检测“落地检”要求,继续提供“愿检尽检”服务。

12月5日下午,烟台蓬莱国际机场的客服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如果近期没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目前从烟台机场出发或返回烟台,都需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返回烟台后不必做强制“落地检”,“但是机场还是设有核酸检测点,如果愿意做,也是可以免费做的”。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也表示,山东省全域取消交通卡口“落地检”,不再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汽车总站也执行了这一政策。一位从江苏前往济南出差的旅客12月5日下午对红星新闻记者说,他当天中午抵达济南西站,从高铁下车后没有被强制“落地检”,“比较畅通,直接出站”。

不过红星新闻记者询问后发现,虽然山东省卫健委4日晚已下发取消强制“落地检”要求,但是12月5日山东仍有部分机场还在执行“落地检”政策。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一位客服人员12月5日中午1时许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对落地胶东国际机场的旅客,除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出示行程卡外,还是需要进行“落地检”。“我们也从新闻上看到取消‘落地检’的消息了,但目前还没执行,估计很快就会进行调整,您随时关注吧。”该工作人员表示。

潍坊南苑机场工作人员12月5日下午2时许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潍坊机场仍需要对落地旅客进行“落地检”。威海大水泊机场的工作人员5日下午也同样表示,“目前还是必须做‘落地检’”。不过该工作人员也提到,现在疫情政策变化快,建议临出行之前再做一次确认。

杭州机场、杭州东站已不再强制“落地检”

除山东外,12月4日晚,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也发布《杭州市关于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通告》,从六方面优化杭州疫情防控措施,其中包括“除养老院、福利院、中小学、幼儿园等特殊场所外,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扫‘场所码’”、“通过药店购买‘四类’药品的人员,不再要求核酸检测和赋码促检”等。而据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12月5日起,杭州机场、火车东站、地铁、公交、公共场所等均已不再扫场所码,杭州机场、东站落地核酸检测“愿检尽检”。

12月5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杭州东站工作人员处核实,目前进出杭州东站确实已不再要求扫场所码,但是仍需要检查健康码,到站旅客也不强制进行“落地检”,而是自愿进行,“大多数乘客还是会做一下的。”该工作人员表示。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客服人员同日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萧山机场目前对进入航站楼的人员已不再检查场所码,“只要杭州健康码是绿码就可以出机场,不需要看最近的核酸检测结果。”该工作人员表示,“‘落地检’是愿检尽检,不愿意的话不强制做,这个政策也是刚刚调整的。”

除山东、杭州等地,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12月5日,又有多地对疫情防控政策做出调整。

其中,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12月5日凌晨发布《大连市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有关措施的通告》,调整3条举措:“第一,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外,市民进入其他公共场所、乘坐地铁和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不查验核酸检测情况。第二,市民通过药店或互联网平台购买‘一退两抗’类药品,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实名登记信息。第三,请符合条件的市民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倡导60岁以上人群‘应接尽接’,进一步巩固人群免疫屏障。”

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12月5日下午发布《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同样做出3处政策调整,“第一,全市社区小区、办公场所、餐饮商超及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凭健康码绿码、扫场所码进入。第二,网吧、夜总会、棋牌室、KTV、酒吧、桑拿洗浴场所等六类人群聚集密闭公共场所仍需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场所码进入。第三,风险职业人员和重点机构场所人员核酸检测查验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执行。”

12月5日下午,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也发布了7条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的公告,其中包括“除医疗机构、养老院、福利院、中小学、幼儿园等特殊场所外,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小区、进入公园景区、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等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不再查验健康码、不再扫‘场所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因无核酸检测证明拒诊,对不能提供的进行核酸采样后立即开展诊疗”等。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特约记者 水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码代表被确诊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