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栓系综合症手术后能恢复正常吗术后并发症会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吗?

2.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30、【多选题】清代吴谦所著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对骨伤科的历史贡献有()
    B、将正骨手法总结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种

3.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4.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5.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6.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7.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19、【单选题】一青年工人自4米高处跌下,诉双下肢疼痛。查:血压14.7/9.3kPa,心率72次/分,神清,右小腿中段创口,骨断端外露,血液涌出,足趾血运好;左踝关节肿胀、压痛。急救时应首先()

8.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9.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38、【多选题】下列关于肘后三角的描述,正确的有()
    A、肱骨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凸出部分,在伸肘时形成三角形
    B、肱骨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凸出部分,在屈肘时形成三角形
    C、肱骨内、外髁及尺骨鹰嘴凸出部分,在伸肘时形成三角形
    D、肱骨内、外髁及尺骨鹰嘴凸出部分,在屈肘时形成三角形

21、【单选题】某,16岁,伤后左肘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就诊,查:左肘关节明显肿胀,瘀斑,压痛,肘周径增大,尺骨鹰嘴向后突出,肘三角异常,肘关节固定于半屈伸位。最可能的诊断是()

10.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10、【单选题】某男,25岁,创伤后右髋疼痛、活动受限,右大腿后侧及右小腿后外侧麻木感。查:右下肢短缩、屈曲、内旋、内收畸形。手法复位后畸形消失,活动恢复正常,但感觉麻木仍存在,小腿和足部肌力Ⅲ级。X线显示右髋臼后上缘有1cm×2cm骨块,无移位最可能的诊断是()

15、【单选题】某,女,65岁,右胫腓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经及时的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及内服促进骨折愈合的中成药等治疗后3个月。X线摄片复查显示,腓骨骨折已愈合,而胫骨的骨折线仍清晰可见,无骨痂形成,主要原因是()

3、【单选题】某男,25岁,创伤后右髋疼痛、活动受限,右大腿后侧及右小腿后外侧麻木感。查:右下肢短缩、屈曲、内旋、内收畸形。手法复位后畸形消失,活动恢复正常,但感觉麻木仍存在,小腿和足部肌力III级。x线显示右髋臼后上缘有lcm×2cm骨块,无移位。最可能的诊断是()

11.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14、【单选题】某患者,男,50岁。长期野外作业,近1周感右肩部前外侧明显疼痛,右肩外展困难,不能主动上举,梳头困难,查体见右侧肱骨大结节处明显压痛,无明显波动感,无骨擦感及弹性固定,X片检查提示右侧肩关节构成诸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肩峰下见一圆形光滑钙化影像,临近大结节部位。下列检查可见阳性的是( )

25、【单选题】某患者,男,27岁。右手腕部跌伤后疼痛,活动障碍1天。右腕关节旋转时可引起腕部疼痛加剧,并可闻及清脆响声。查体:右腕部轻度肿胀,腕尺侧局限性压痛,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阳性。X线检查骨关节未见异常。本病可诊断为( )

19、【单选题】下列关于手法基本要求的描述错误的是( )
    E、手法操作的强度、时间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伤情适时进行调整

12.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1、【单选题】某患者,女,40岁。右膝关节扭伤后肿痛,青紫瘀斑,活动受限1周。查体:左膝内侧压痛明显,膝关节分离试验阳性。该患者确诊为“膝关节损伤三联症”,以下哪些体征可帮助诊断( )

2、【单选题】某患者,女,12岁。左臀部受凉后感酸胀疼痛1天。查体:左下肢跛行,呈鸭步,左臀部可触及条索状肌痉挛,深压痛明显,并向左下肢放射,但不过膝,腰部无压痛,直腿抬高试验600以前疼痛,X线片无异常。下列哪项特殊检查应为阳性( )

4、【单选题】某患者,女,26岁。右膝扭伤后肿痛剧烈1小时。查体:右膝青紫瘀斑,右膝屈伸受限,尤以伸直及完全屈曲时胀痛难忍,按之皮温升高,有明显压痛及波动感,浮髌试验阳性,右膝穿刺可见淡粉红色液体,X线片无异常。应考虑的诊断是( )

15、【单选题】某患者,男,50岁。双膝部酸痛,放射至胭窝部2年。每遇阴雨天及劳累后加重,膝部过伸时疼痛更甚。查体:双膝髌韧带两侧压痛;髌腱松弛压痛试验阳性。X线片未见异常,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阴性,血沉正常。该病可诊断为( )

16、【单选题】某患者,男,22岁。右膝关节砸伤后肿痛剧烈,活动受限半天。查体:左膝见大片青紫瘀斑,高度肿胀,压痛明显,皮温升高,浮髌试验阳性;右膝关节穿刺液呈血性。X线片未见异常。应考虑的诊断是( )

17、【单选题】某患者,男,43岁。腰痛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活动不利2天。自述2天前搬抬重物时突然出现腰痛,次日即向左下肢放射至左小腿外侧。查体:脊柱向左侧弯,腰4、5椎旁左侧压痛明显,叩击痛阳性,左侧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应考虑为( )

18、【单选题】某患者,女,35岁。不慎从凳上跌下后感尾部疼痛,由站位到坐位,或由坐位到站位均会感觉疼痛加剧。查体:外观无异常,尾骨两侧边缘的肌肉压痛,肛门指检尾骨活动时疼痛加剧。X线片无异常。该患者最佳治疗方法是( )

30、【单选题】某患者,男,40岁。发病初感膝关节疲软无力,加重时髌骨深面疼痛,上下楼明显,休息后消失,屈膝久坐加重,半蹲痛。股四头肌轻度萎缩,研磨试验阳性,伸膝抗阻试验阳性,挺髌试验阳性,X线片见密度增高的软骨骨质硬化影。该病的诊断是( )

14、【单选题】某患者,男,32岁。腰臀部疼痛,尤以臀部疼痛明显,呈弥散性、持续性疼痛,有时向臀下方及大腿后放射,在弯腰、行走、坐起等动作时疼痛加重。查体:腰部及患侧髂后上棘的外下方按压时疼痛明显,有条索状物,触压时患者感到酸胀麻木疼痛难忍。X线片、CT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为( )

18、【单选题】某患者,男,36岁。交通事故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皮下瘀斑,局部压痛明显、功能障碍,主、被动活动均可导致疼痛加重,沿韧带附着及循行部位可触及明确的压痛。膝关节侧方试验阳性。X线片示侧方试验下,伤侧关节间隙增宽。该病可诊断为( )

19、【单选题】某患者,女,46岁。髌前有一局限性肿块,肿块波动征阳性、柔软、界限清楚;胫骨髁间髌韧带两侧生理凹陷消失并突出,髌骨和膝关节活动不受限。滑囊穿刺髁间脓性积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偏高。采取治疗措施不当的是( )

13.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14.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15.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4、【单选题】患者脓肿破溃,窦道形成,患肢肌肉萎缩,畸形。病变在颈胸、腰椎者,则可出现强直不遂,甚则下肢瘫痪不用,二便潴留或失禁。形体消瘦、精神委靡,面色无华,畏寒,心悸,失眠,自汗或盗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或虚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18、【单选题】患者半年前曾患急性骨髓炎,经治疗后好转,但局部有一窦道形成,常有少许脓液流出,近日窦道闭合,出现高热,局部红肿压痛,X线片示有死骨存留,包壳形成,应考虑的诊断是()

16.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1、【单选题】男,35岁,右膝关节内侧疼痛,肿胀半年,曾在外院摄X线片,见右胫骨上端内侧有一5cm×4cm大小透光区,中间有肥皂泡沫阴影,骨端膨大。近1个月来肿胀明显加重,夜间疼痛难忍,右膝关节活动受限。人院后X线摄片示胫骨上端病变扩大,肥皂泡沫阴影消失,呈云雾状阴影,病变侵入软组织。下列治疗措施哪项最合适( )

8、【单选题】16岁女孩,左小腿上段肿胀疼痛半年,近1个月来肿胀明显,夜间痛明显。查体:左胫骨上端肿胀严重,压痛明显,浅静脉怒张,扪及一6cm×7cm硬性肿块,固定,边界不清。X线片示左胫骨上段呈虫蚀状溶骨性破坏,骨膜反应明显,可见Codman三角。在住院行手术治疗前,应常规进行( )

19、【单选题】关于骨血管瘤说法错误的是( )
    A、垂直型骨血管瘤多见于椎体。由于大部骨小梁吸收,小部骨小梁增粗,在X线片上可见有条纹交叉的阴影,呈“纱窗”或“栅栏”样改变
    B、日光型骨血管瘤多见于颅骨。在肿瘤破坏的囊性透亮区内,出现向四周放射的骨间条纹状阴影
    C、X线检查病变局部可仅见软组织增大阴影,有时也可见到压迫性骨皮质凹陷,而骨皮质破坏性改变则较为少见
    D、泡沫型骨血管瘤多见于长骨,肿瘤呈泡沫囊肿状,周围骨皮质薄,一般无骨膜反应
    E、本病应与骨巨细胞瘤和骨转移性瘤、结核等鉴别。发生在长骨者,尚应与骨囊肿等鉴别

22、【单选题】男,35岁,右膝关节内侧疼痛,肿胀半年,曾在外院摄X线片,见右胫骨上端内侧有一5cm×4cm大小透光区,中间有肥皂泡沫阴影,骨端膨大。近1个月来肿胀明显加重,夜间疼痛难忍,右膝关节活动受限。人院后X线摄片示胫骨上端病变扩大,肥皂泡沫阴影消失,呈云雾状阴影,病变侵入软组织。上述患者若病变处于早期阶段时,治疗应选择( )

28、【单选题】对骨瘤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由骨膜性成骨过程异常,以致密骨小梁结构过度增殖所形成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
    E、骨瘤伴随人体的生长发育而生长,发育成熟后大部分骨瘤也停止生长。生长于颅骨表面的骨瘤大多是由于可见的皮内骨性突起而求医确诊,一部分是由于生长部位特殊引起刺激、压迫、阻塞而引起相应症状而就诊

29、【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骨软骨瘤又称骨软骨性外生骨疣,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确切病因不明。肿瘤发生于骨表面,由软骨组织骨化形成的疣状骨性突起,表面有软骨呈帽状覆盖,随骨骼的发育而生长,绝大多数在骨骺闭合后停止生长
    B、软骨瘤是以透明软骨为主要病变的良性骨肿瘤。好发于手、足短管状骨。起源于骨中心髓内的称内生软骨瘤,也称中心性软骨瘤,是软骨瘤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偏心向外突出生长的称骨膜下软骨瘤
    C、骨软骨瘤全身骨骼均可发病,常见于长骨的干骺端,多发生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近端的干骺端,偶尔也发生于股后端,其余散见于脊柱、肩胛骨、髂骨、尺桡骨、跟骨等骨
    D、孤立性内生软骨瘤的治疗应视症状有无而定。无症状、病变范围小者可不手术,以定期观察。若有症状、病变有较大、在长骨者,可行刮除植骨术或切除植骨术,只要彻底,很少复发,且不存在恶变
    E、对无症状、体积小的骨软骨瘤,可不必治疗。若肿瘤增大,影响关节活动,或压迫经、血管,应予手术切除。切除必须彻底,其范围应包括被膜、软骨帽盖、瘤体和基底及其周围的部分正常骨组织

34、【单选题】软骨肉瘤X线表现错误的是( )
    A、发展慢的原发中央型可见髓腔扩大,骨皮质破坏,骨膜反应及新骨生成,出现Codman三角;若病程短,发展快者可见骨质破坏明显,软组织阴影,可有钙化
    B、干骺端肿瘤,破坏松质骨,发生囊性变,囊性破坏区内有散在钙化斑点或絮状阴影
    C、边缘型者以软组织阴影为主,骨质外层呈凹陷缺损,边缘不齐,可侵犯入髓腔,也可见钙化影
    D、继发性者,多有良性肿瘤的典型X线表现,在良性病变的基础上,出现溶骨性破坏,不规则的骨膜反应,软组织阴影或不规则钙化
    E、骨端有椭圆形或圆形透亮区,中心位,骨皮质膨胀变薄,溶骨质内呈单房或多房的囊状阴影,边缘可见少许硬化现象

17.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18.2本章课后练习(选择题)

29、【单选题】某患者,男,47岁,泥工。左腕部肿痛、活动时疼痛加重1天,无明显外伤史。查体:左前臂中、下段桡背侧轻度肿胀,压痛明显,局部皮肤升高,握拳时出现捻发音。X线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本病的最可能诊断为( )

}

女,11,腰1-2水平椎管内皮样囊肿术后半年。脊髓纵裂,脊髓栓系。

MR平扫:脊髓圆锥止于腰2下缘水平,胸11-腰1水平椎管内见囊状长T1长T2信号,压脂像上呈高信号,大小约3.9cmX1.4cm,边缘清晰;腰2水平脊髓一分为二。

女 ,38,尿路感染,尿频伴下肢疼痛。

MR平扫:脊髓圆锥位置低,止于腰3下缘水平,未见明显粘连。腰5椎板未见闭合。 诊断:脊髓栓系,脊髓低位,腰5脊柱裂。

女,28,发现腰椎管占位一月余。

MR平扫+增强:脊髓圆锥位置低,下缘止于腰4水平,腰5-骶1椎管内见椭圆形混杂T1、T2信号,压脂像上呈高低混杂信号,大小约5.5cmX1.9cm,边缘清晰,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以边缘强化为著,硬膜囊低位扩张。

诊断: 脊髓栓系综合症,脊髓低位,硬膜囊低位扩张,腰5-骶1椎管内占位,考虑畸胎瘤或皮样囊肿。

  1. 1.概念:TCS是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原因引起脊髓或圆锥受牵拉,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综合征。由于脊髓受牵拉多发生在腰骶髓,引起圆锥异常低位,故又称低位脊髓。    

  2. 3.病因:脊髓和脊柱末端的各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均可导致脊髓栓系,如隐性脊柱裂、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终丝紧张、腰骶椎管内脂肪瘤、先天性囊肿及潜毛窦等。除了前述各种先天性因素外,腰骶部脊膜膨出术后粘连亦可导致脊髓再栓系。一般认为,脊髓栓系使脊髓末端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的相应的神经症状。      

  3. 4.分类: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见于儿童,后天性一般见于成人。 脊髓低位     胚胎早期,脊柱与脊髓的长度大致相等,以后伴随胚胎发育过程,脊柱的生长发育速度较脊髓快,脊髓位置逐渐上升,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脊髓上升受限,12岁以后脊髓圆锥低于第2腰椎水平,或6岁以前脊髓圆锥低于第3腰椎水平可诊断为脊髓低位。其原因为脊髓粘连固定导致发育期脊髓向上移行过程受阻,故又称为脊髓固定症。     CT 和 MR 均可诊断本病,MR 更为优越。MR不仅能清楚地观察到圆锥的位置,而且对其合并存在的征象也能很好地确定。 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可将脊髓低位分为3型:     

  4. 最轻型:圆椎位置低于正常半到2个椎体,终丝仅轻度增粗,终丝直径大于 1.5mm,这种轻度的终丝增粗在 MR上不易确定。     

  5. 中度型:脊髓低位合并有明显的终丝增粗。终丝内可含有脂肪变,在T1加权图呈高信号,常呈线条状,与终丝走行一致。      

  6. 复杂型:正常的脊髓圆锥膨大消失,脊髓逐渐变细,紧贴椎管后缘向下延伸,常合并椎管内较大的脂肪瘤。横切位 MR扫描能很好地确定脂肪瘤与脊髓之间的关系。脂肪瘤通常位于脊髓的背侧,偶可侵及脊髓本身,形成髓内样脂肪瘤,此时则需要与脂肪脊髓脊膜膨出鉴别。脊髓低位时,脂肪瘤及脊髓位于椎管后部,但仍位于椎管之内,而脂肪脊髓脊膜膨出的脂肪瘤和脊髓位于椎管外。

脊髓纵裂 脊髓纵裂一词于1837年由 Ollivier 首先使用,指的是脊髓或马尾神经节段性矢状分裂,是较常见的一种脊髓先天发育异常,常与其他神经管闭合不良并存,尤其易与脊髓低位、脊髓脊膜膨出同时存在。 脊髓纵裂可以分为2型,I型为纵裂的两半脊髓位于同一硬膜囊内,但各自可有其独自的蛛网膜下腔。Ⅱ型则同时合并有双硬膜囊,两半脊髓分别位于各自的硬膜囊内,此型脊髓纵裂之间常有骨性间隔存在。 脊髓纵裂常见于5岁以前,女性多见。病变常位于下胸及腰段,常累及好几个椎体节段,但也可范围局限。若纵裂间有骨性间隔存在时,CT诊断不难。骨性间隔可薄可厚,呈前后向走行,可不规则。若纵裂间为脑脊液或纤维组织时,CT 诊断则需仔细观察。MR因能很好地显示脊髓本身,对本病的诊断明显优于CT。宜于冠状位或横切位T1加权图观察,分裂的两部分脊髓通常在大小形态上基本对称。但也可不对称,横切位上趋向于圆形或椭圆形。其外侧可以看到神经根,但由于旋转的关系常于内侧面看到神经根。分裂的脊髓通常在终丝前再融为一体,但也可继续分裂。MR 对骨性间隔的识别不如 CT。脊髓纵裂可合并脊髓积水,也可与脊髓低位、椎管内脂肪瘤、椎管内皮样囊肿等同时存在。脊髓纵裂通常容易诊断,一般不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

脊髓脊膜膨出及脂肪脊髓脊膜膨出

脊髓脊膜膨出是指脊髓、脊神经、马尾与硬膜囊同时通过脊椎缺损部位突出于椎管外,是开放型椎管闭合不全最常见的类型。脊髓脊膜膨出以腰骶部最常见,颈段次之,胸段少见。向后膨出最多,也可向侧方或前方膨出,呈囊状,囊壁由蛛网膜、硬脊膜及皮肤构成,囊内含大量脑脊液,局部继发蛛网膜下腔扩大。CT 可清楚显示椎骨缺损的情况,并在椎管后方见到境界清楚的块影,块影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似脑脊液,椎管内注入造影剂后块影内密度与硬膜囊内密度一致性增高,并在块内看到仍为低密度的脊髓组织。MR 对脊髓脊膜膨出的诊断优于 CT,矢状位 T1 加权图可清楚显示脊髓脊膜膨出的全貌,脊髓和脊膜局限性 向后膨出,形成团块状异常信号,T1 加权图时,脑脊液部分为低信号,脊髓信号明显高于脑脊液,呈中等信号,T2 加权图脑脊液呈很高信号,而脊髓信号较低。局部蛛网膜下腔扩大。可合并脊髓低位和 栓系。脊髓脊膜膨出与脊膜膨出的唯一区别在于后者局部蛛网膜下腔不扩大。 若膨出的脊髓脊膜内含有脂肪组织或脂肪瘤,则称为脂肪脊髓脊膜膨出。CT平扫时膨出物中有脂肪负值存在,MRT1加权图则可以见到明显高信号的脂肪结构 。

(本病例属于西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这几年,患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人是越来越多,已经成为隐形的社会杀手,若对脊髓栓系综合征没有及时的治疗,很

小儿脊髓栓系后遗症有哪些_好药推荐

脊髓栓系综合征又叫脊髓栓系综合症,脊髓圆锥牵拉症。各种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如脊膜膨出、脊髓裂、脊髓脊

小儿脊髓栓系椎管内脂肪瘤脊膜膨怎么办一个月以前,我通过顺产生下了我们家孩子,本来孩子的诞生,应该为一个家庭带来希望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脊髓栓系综合症手术后能恢复正常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