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冷对心脏病人有影响吗,老年人群应该如何避免潜在的猝死风险?

  在夏季时节,气温会逐渐的增高,此时,老年人如果护理不当的话,就极易导致自己出现中暑的状况,如果其还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症的话,中暑的出现,还有可能引发其猝死,因此,下面丹七小编就将老年人夏季可采取的预防方法介绍给大家。

  老年心脏病患者若在高温环境下呆得时间过长,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口渴、胸闷不适,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脸色苍白、皮肤湿冷、神志淡漠,重者呼吸浅而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晕厥、昏迷,常因心衰或周围循环衰竭而亡。

  防范发生中暑注意以下几点:

  1.酷热天气减少外出。夏日,当平均气温超过31℃时,中暑人数明显上升;日最高气温超过38℃,中暑人数会急剧增加,此时也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的危险期。所以,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外出,以呆在凉爽的室内为宜。

  2.营造一个舒适的清凉世界。采用空调降温时,老年人居室内与外界温差不能过大,如外面气温31℃至35℃,室内宜26℃至28℃;外面35℃至38℃,室内宜28℃至30℃,并在早晨和傍晚开窗通风透气,以保证空气新鲜。

  3.静心养神。老人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暑热的侵扰,静坐室内或到林木茂盛的阴凉之处静心养神,心境祥和,自然而然地忘却溽暑的烦恼。

4.饮食宜清淡。夏日,老人的饮食以富有营养的清淡饮食为宜,每天吃些富含水分的果蔬,如冬瓜、黄瓜、菜瓜、西红柿、西瓜等,在为身体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同时,里边含的天然水分易为各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并能促使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还应做到不渴也要喝水,每天喝毫升白开水,或淡茶水、绿豆汤等,既能防中暑,又可稀释血液,对防范心脑血管病发生意外大有裨益。

  5.坚持适度运动。老人在清晨和傍晚时分要外出活动,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可使体内的热应激蛋白增加,能有效地提高自身抵抗暑热的本领。

  6.提高防范中暑猝死的意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年老体弱者,如在酷暑天气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慌等中暑先兆症状时,应立刻脱离中暑环境,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若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心慌气短、头晕头痛加重,精神萎靡,走路步态不稳、手足不灵活等异常表现时,需立即送医院看急诊,以防患于未然。

  中暑是夏季里最常出现的一种状况,其在免疫力低下人群的身上最容易发生,因此,每当到了夏季时节,老年人在外出的时候就要做好各种防范中暑的措施,文中所提到的六点事项,就是其要注意的地方。

}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天气寒冷,建议有心脏病患者,尤其老年人,请不要早晨锻炼,有危险容易又发猝死!

版权说明:部分医生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健康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

}

众所周知,气候寒冷的冬天是中风的高发期,不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就没能跨过这个坎。其实,不仅是冬天,气候炎热的夏天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和死亡率的高峰期。

有研究数据表明,气温达到35℃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会明显上升。当气温超过32℃,脑卒中(又称中风)的发生率会较平时高出66%,而中风是猝死的重要元凶。

高温天气出现的中风,又称为“热中风”,大多属于缺血性脑卒中,跟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当气温在32℃以上,特别是相对湿度在70%~80%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蒸发。中老年人,尤其是患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人,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循环负荷过重,容易引起中风。

高温时,人体每天要排出1000ml甚至更多的汗液。尤其是老人,当身体大量出汗而水分补充不足时,容易引起血液容量不足、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造成血管栓塞,从而诱发意外。

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大脑、心脏等器官的血流量锐减,容易引起缺血

此外,气温升高,血流速度、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

中风的重要早期表现之一就是头晕,而中暑也有这个现象。若没能及时区分和发现,很可能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要判断头晕是不是中风的前兆,不妨用“5S法”鉴别,在家就能操作。

平行举起胳膊看是否有力量;照照镜子看有没有口眼歪斜;一侧或某一侧肢体是否会不自主地抽动。

感觉一下胳膊腿、脸部,特别是口唇和舌头,有没有麻木感或无力感。

咽口唾沫或者少量喝点水,试试有没有呛咳,或咽不下东西的情况。

试试说话是否费劲,总含糊不清。

看东西是否有重影、模糊不清等,有没有眼前发黑。

如果有头晕症状,且伴随上述5点中的一个或几个,中风的风险系数比较高,应尽快送往医院。中风抢救有个“黄金3小时”抢救及时可避免脑组织坏死。越早送去医院治疗,恢复越好。

等待急救车到来期间,家属要解开患者衣领,保证口腔无异物,有假牙者应取出。如果出现昏迷,要将患者置于侧卧位,切忌摇晃,送医院的途中要避免头部晃动和磕碰。

高温天对心脑血管不太友好,因此对于这类疾病,预防有着很大的意义。

戒烟戒酒,平时饮食以清淡为主,控制饮食总量,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地多摄入一些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维C的食物。在炎热的夏季,保证每天的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

上午4~10点,被称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很多心脑血管病猝死发生在这个时间段。炎热的夏季,不妨将锻炼时间改到晚饭后。高温天气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必须外出时,最好穿浅色、透气、宽松的棉质衣服,注意防晒。

空调温度不要太低,与室外的温差在8℃以内为宜,且隔几个小时要开窗通风。室内外温差太大,进门或出门时,很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

建议定期到正规的医院或体检机构做体检,便于了解自己心脑血管的健康程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大河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大河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气变冷对心脏病人有影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