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隆泰药房健康是不是些小药房嘞?

    在零售药店行业内,有句判断是“2019年可能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

    过去几年,中国零售药店行业经历了野蛮扩张的时期,药店数量激增,有49万多家。资本跑马圈地,除四大药店业上市公司外,高瓴资本、基石资本等进行大规模吸收整合。市场一片欣欣向荣背后,潜伏着很多不确定性。

    目前,中国零售药店的集中度还处于发展期。以美国为例,美国零售药店市场集中度较高,前三大药店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一半,前十大药店占比约71.1%。而中国前五大药店的市场占有率约10.7%,前十大药店占比约16.8%。这说明,全国性龙头药店企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行业整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张仲景大药房来说,老百姓、一心堂、大参林等巨头毕竟短期难压“地头蛇”,不过,眼前的另一个竞争者——高济医疗正在发力。高济医疗已经在河南省对多家“成长型”药房进行整合。

    “目前河南市场上相对能和张仲景大药房抗衡的就是高瓴资本(高济医疗)。高瓴资本在河南整合了多个地级市的连锁药店为战线,未来需要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企业文化和企业内部整合,如果这步走好了,高瓴资本在河南零售药店市场会占到一定的份额,可以和张仲景大药房抗衡。”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连锁药店分会会长徐郁平说。

    过去几年,以高瓴资本为首的资本方布局零售药店,展开大规模兼并整合,但是回报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整合的零散企业还面临统一管理、统一文化等课题。去年末以来,资本不再疯狂,原来因为资本溢价带来的新增药店也面临残酷的竞争环境。

    四大药店业上市公司均是在近5年上市,一心堂2014年上市后,益丰药房和老百姓于2015年上市,大参林随后在2017年上市。至此,国内销售总额前十的连锁药店公司(国大药房、同仁堂、一心堂、老百姓、大参林、桐君阁、益丰药房、华氏大药房、同济堂、成大方圆)全部登陆A股。

    已上市药店龙头公司带来的资金优势,驱动自身快速连锁扩张,四家龙头公司年新增门店增长率保持在20%~30%。

    经过一路厮杀,资本巨头高瓴资本旗下的高济医疗已经通过不断投资并购超越国大药房,总规模达200亿元的高济医疗已成全国最大的医药零售企业。

    河南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高济医疗在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江西、辽宁、山东、陕西、上海、四川、重庆等15个省市投资标的将近50家。其在河南省投资的药房包括河南天伦医药、河南隆泰大药房、河南同仁堂、河南同和堂、河南百家好一生、开封市百氏康医药连锁、河南美锐大药房等。

    对于投资逻辑和运营方案等问题,高济医疗公关部负责人婉拒了河南商报记者的采访。但其官网显示,区别于一般财务投资者,高济医疗将作为合作企业的业务伙伴,注重打造行业平台并参与长期经营。高济医疗目前正在大健康领域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重点方向包括医疗服务、药品分销及零售等。如此多的整合导致资本财团“消化不良”,2018年下半年开始,资本开始放慢整合脚步。

    “资本进入零售药店后,发现回报率不如他们想的那么高,半年或一年之内很难有好的收益。去年下半年开始,药店的估值下降,几无资本问津。”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武滨说,去年下半年开始资本逐渐退潮,估计明年很大一部分零售药店要关掉,因为现在租金、人力等成本很高,很多药店维持不下去。他认为,各路资本在零售药店行业跑马圈地,觉得中国的零售产业集中度低,整合以后会带来资本收益,带来药店溢价。这种情况下,催生了很多不是为了卖药的新增药店,零售药企看到药店的资本溢价,想开店后转手卖出去,但现在“没人买了”。

    在零售药店行业,有句判断是“2019年可能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这句话背后不仅是前述的药店数量过剩、成本增加、资本退潮等因素,还包括政策、竞争环境、行业自身周期等变化因素。比如,中国零售药店的连锁率不高、区域化明显、集中度不高等。

    “中国零售药店的连锁率目前超过了55%,全国有49万多家药店,差不多有27万家是连锁药店,这个趋势还会增加,预计2019年年底,连锁药店会增加三个百分点,未来三到五年连锁率应该会达到70%。”徐郁平认为,当然单体药店还有存在价值,最终发展下来的话,最终的格局可能是单体药店占20%,连锁药店占80%。

    事实上,中国零售药店的集中度还处于发展期,以美国为例,美国零售药店市场集中度较高,前三大药店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一半,前十大药店占比约71.1%。而中国前五大药店市场占有率约10.7%,前十大药店占比约16.8%。这说明,全国性龙头药店企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行业整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徐郁平认为,外来资本对零售药店市场的影响,第一是整合度会越来越高,连锁化趋势会加快。第二,资本进入以后,连锁药店之间的竞争和自身管理要求都有所提升,经营比原来更规范化。总的来讲,资本进入对零售药店市场有比较利好的促进作用。当然从资本投入来说,目前投资药店的回报率短期来看还是不高。

    政策层面,近年来众多医药行业政策深刻地影响零售药店市场格局,比如取消GSP认证转而采取常规化飞检,提高了检查准确性、公正性,不合规小型药店生存空间缩小。营改增、两票制、一致性评价政策优化了供应商体系,非规模化药店渠道成本被迫抬升。

    国元证券认为,随着一系列整治和规范文件的出台,市场竞争有望更公开公平,连锁药店有望分享政策红利。整体来看,未来药店行业将呈现出强者恒强、规模性企业市场占有率上升的趋势。

    徐郁平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由于目前新开药店的盈利周期长,大量新开药店对管理层、资金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所以未来行业开店速度会放缓。因为对于零售药店市场来说,近50万家药店基本上趋于饱和,接下来会是行业整合的时代。武滨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目前的零售药店行业竞争非常惨烈,数量过剩,到了红海阶段。区域药店的短板是缺人才,“估计最近一两年,资本熄火以后,药店的扩张速度会慢下来”。

}

  曾经快速扩张、如今门店数量已超过8000家的老百姓出手转让资产,引起市场关注。

  老百姓此次转让的是益丰新兴大药房连锁河北有限公司100%股权,由石家庄新兴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接手。

  3月3日,老百姓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此次转让标的公司的工商信息已变更。

  老百姓表示,此次股权转让是出于聚焦战略的考量,共涉及石家庄17家门店,相关业务体量占公司整体比重较小,预计对公司经营和资金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3月4日,老百姓报收41.84元/股,微涨0.10%。

  四巨头门店均超7000家

  连锁药店竞争白热化

  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百姓”)创立于2001年10月,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一家由单一民营药店发展起来的大型医药连锁企业,除药品零售外,兼营药品批发与制造。

  近年来,“跑马圈地”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对上游议价能力的提升,使连锁药店行业收购、并购成风。

  老百姓也遵循了这样的增长逻辑,不断进行大规模并购。自2015年以来,老百姓已通过星火模式并购超1800家门店,遍布江苏、甘肃、内蒙等9个省份。

  到2021年6月30日,老百姓的营销网络已覆盖全国22个省,共有7680家门店,其中直营门店有5682家,仅2021年上半年新增的门店就有1290家。

  其中,老百姓在华中地区(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河南省)的收入占比超过39%,是其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在该区域的领先优势,也让老百姓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数据来源:老百姓2021年中报

  然而,连锁药店业内竞争激烈,即使在快速扩张后,老百姓仍不是门店数量最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在已经上市的连锁药店中,市值最小的()拥有8356家门店,居于首位。老百姓有8163家,()有7610家,()有7246家。

  除了门店数量外,在药品定价方面,连锁药店行业也越来越“卷”。

  2021年,医保局发布了《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和《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定点零售药店可凭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电子外配处方销售药品,也可以申请纳入门诊慢性病、特殊病购药定点机构。

  也就是说,处方药以后也会渐渐流向实体药店,这就为药品零售市场带来极大的潜在增量。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的实施,医院的药品价格也随之大降,连锁药店如想参与竞争,就需要降低涉及集采的药品价格。

  快速扩张后财务存隐患

  老百姓如何保卫市占率

  在收购公司的同时,老百姓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需求的市场特征探索新业务。当前老百姓大药房旗下包含中医馆、院边店、“稀缺药”代购、DTP药店、特殊医保门诊等业务。

  其中,公司DTP药店(DTP药店:是指以价值较高的自费药品为主的多点配送,这种销售方式销售的药品多为大病用药,如肿瘤药、血液用药、精神用药等。)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已达145家,为四大连锁药店龙头之最。

  在四大连锁药店企业中扩张速度最快的老百姓。财务方面却也存在着诸多隐患。

  在A股四大医药流通类企业中,老百姓的负债率最高。截至三季末,老百姓资产负债率达到67.72%,一心堂资产负债率为51.61%,大参林资产负债率为63.48%,益丰药房资产负债率为51.24%。

  对于负债过高的问题,老百姓在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范围。同时,鉴于公司货币资金较为充裕、资产变现能力较强、融资渠道多元,且近期定增完成补充流动资金5.22亿元,财务风险可控。

  受频繁收购的影响,老百姓自身的商誉也在不断走高。2021年下半年,老百姓已斥资14.28亿元收购河北华佗药房51%的股权,还购买镇江华康大药房35%股权、江苏百佳惠苏禾大药房49%股权、泰州市隆泰源医药连锁49%股权,实现对该三家连锁药店100%控股。

  随着并购需求陡增,收购标的估值上涨,并购成本也相应增加,甚至可能超过公司的实际价值。2021年8月,老百姓拟以自有资金14.28亿元收购华佗药房51%的股权。而经评估,华佗药房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27.98亿元,增值率为1128.65%。老百姓如此高溢价的收购引起了上交所注意,随即收到问询函。

  溢价11倍收购的华佗药房等项目,也造成了巨额商誉。截至2021年三季末,老百姓商誉达到36.38亿元。而在2021年12月收购的怀仁大健康,预计将进一步推高其商誉。

  2021年下半年以来,老百姓股价一直表现平平。2021年8月,其股价达到近半年以来最高点56.54元/股,2022年3月2日触及最低点40.80元/股,跌幅达到27.83%。

  对于如何维持现有市场份额,老百姓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下一步将重点进行9到10个战略省份扩展,进一步提升原有优势市场的占有率,巩固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会利用好加盟方式,瞄准县域乡镇市场,吸纳单体和中小连锁药房,迅速下沉。

  ——/好文推荐/——

}

  从去年以来,各区域联盟风起云涌。在各区域抱团取暖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经济水平、相关新医改政策、医药商业成熟度以及地域商业文化的不同,各个区域的连锁药店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我们按照区域市场的活跃程度作了大体区分,共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南、中南、西南、西北七大区,目的是对不同区域内的市场特点和企业特色进行分析,给业内一些参考。   华北区本次共有15家药店登上百强榜,这些上榜药店的

  从去年以来,各区域联盟风起云涌。在各区域抱团取暖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经济水平、相关新医改政策、医药商业成熟度以及地域商业文化的不同,各个区域的连锁药店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我们按照区域市场的活跃程度作了大体区分,共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南、中南、西南、西北七大区,目的是对不同区域内的市场特点和企业特色进行分析,给业内一些参考。

  华北区本次共有15家药店登上百强榜,这些上榜药店的排名和直营店数量说明,以北京为代表的华北药店,正以越来越稳健的势头抢滩当地市场。

  东北区共有11家连锁药店跻身百强榜,其中哈尔滨宝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以1587家直营门店位列百强榜第3位。而从东北几大连锁目前的扩张步伐来看,在国资背景和强大资金的支持下,东北药店正加紧全国的布局。可以预见,这只“东北虎”今后将携资本力量成为各大连锁在扩张之路上的劲敌。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南区,药品零售市场集中度却越来越高。此次百强榜中,西南地区共有10家连锁上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前10强中,西南药店占据了4席,分别是第2位的重庆和平、第4位的云南一心堂、第7位的重庆桐君阁和第10位的云南健之佳。西南药店在直营力方面的表现让我们看到,在此区域,这几家龙头企业的地位恐难以撼动。

  而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华南区,各民营药店势头很猛,共有30家企业上榜,其中有4家连锁跻身10强,它们分别是海王星辰(第1位)、大参林(第6位)、东莞国药(第8位)、江西黄庆仁栈华氏大药房(第9位)。这也说明华南地区仍将是药品零售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要想在这个区域站稳脚跟,恐怕得多几分努力才行。

  随着长三角经济圈的兴起,华东地区经济实力更为强劲,此次该区域共有20家企业上榜,其中又以上海药店的表现最为突出。上海药店圈中具有国资背景的也比较多,在资本的作用下,国大药房今年频举扩张并购大旗。11月底,上药旗下19家药品零售、生产、供应企业共同签署了“战略联盟框架合作协议”,未来华东药店圈的演义值得期待。

  在这次百强排行榜中,中南区共有9家连锁企业上榜,其中湘军的表现最为抢眼,占据了6席。作为我国平价药店最早发源地的湖南,药品零售市场的竞争已十分充分。在价格战之后,该区域的竞争恐怕将逐步转化为业态间的竞争。

  西北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仅有5家连锁上榜。11月,“大西北药店联盟”和“西北医药”相继成立,相信今后在这一区域将会有好戏上演。

  1 华北:经营业态趋向成熟

  代表药店:北京嘉事堂 山东漱玉平民 石家庄新兴连锁

  北京市场向来被认为是我国连锁药店的战略制高点,因此华北的优势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华北药店圈的运营能力,也主要体现在北京市场的企业表现上。

  北京的连锁药店,包括四大家族在内,虽然各个发展模式都相当有特色,但无疑每一个都是年销售上亿元的企业,他们在支撑高昂的经营成本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地进行下一步的扩张。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今年母公司成功上市的嘉事堂连锁药店。

  嘉事堂连锁药店与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北京金象大药房和同仁堂药店并称为“北京四大家族”。但不同的是,在北京地区,嘉事堂的200多家门店全部为直营店。2009年,嘉事堂实现药品零售销售收入17969.16万元,贡献毛利6259.67万元,毛利率接近35%。而嘉事堂认为这与直营店的“可控性”不无关系。据悉,下一步,嘉事堂将在北京地区通过改扩建形成旗舰店4 家,新增区域中心店15 家,普通店40 家。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嘉事堂的门店数量能接近300家,就有机会坐上北京地区的头把交椅,改变目前‘四大家族’制衡的局面。”

  山东漱玉平民大药房是山东省第一家平价药房。历经8年多的发展,现已遍布济南、章丘、长清、泰安、聊城等地区,成长为山东省最大的药品零售企业。除了坚持平价原则,在业态创新上他们也迈出了新步子。11月26日,占地3000平方米的漱玉平民大药房西门店新妆开业,升级为山东省最大的医药健康城。门店大量引进日用便利品、个人护理品、土特产、食品等各类超市产品,还在店内开设一系列高品质的会员健康体验区、名医馆、养生馆、化妆品专区、医疗器械广场等。2010年漱玉平民大药房销售额或将突破5亿元。

  石家庄新兴药房恰如其名,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也是近年来表现比较突出的连锁之一。1996年,新兴药房在全省率先开展24小时昼夜售药服务,一做就是14年。新兴药房的特点是,实施差异化经营,非常注重对团队成员的培养。据悉,新兴药房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设立专职的培训师队伍,培训内容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专业知识等,保证在提升员工职业技能的同时,塑造员工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实施差异化的经营策略中,其员工队伍一直非常稳定,市场规模得到了快速的扩张。

  2 东北:资本说话

  代表企业:成大方圆 哈尔滨宝丰 辽宁奇运生

  从发展阶段来看,东北药店圈经历了前几年的初创期、快速成长期,目前正在进入集中度提高期以及发展整合期。在这一时期,东北地区药品零售企业的资本力和成长力表现突出,既有本土的活跃资本,比如奇运生大药房;也有国有资本的身影,比如辽宁国大。既有拥有工业或商业母公司背景的大型连锁药店,如成大方圆;也有以资本运作作为主要扩张方式的超常规跨区扩张的规模型连锁企业,如哈尔滨宝丰。

  从竞争格局上看,东北的药店圈形成了既有单体药店和中小连锁,又有大连锁与平价药品超市,还有专业药店的竞争格局。而这里的中小连锁也经历了痛苦的煎熬转变期,在国内较早地出现了联盟现象,比如东北恒爱联盟。总体来说,东北药店圈尚有未成熟的市场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资本将在下一轮的扩张中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都是由成大方圆、东北大药房、维康主导的市场竞争格局,目前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奇运生是一个携资本力量扩张的典型,在2008年创下一天同时开店18家的记录。奇运生的主要高管都来自PTO,有靠管理输出提升营业额的能力。今年9月,奇运生在贵州遵义的6家新店盛大开业,是奇运生走出辽宁、实现跨省连锁经营的第一步,也为奇运生进军西南市场吹响了号角。对于未来,奇运生还制定了“加快发展、 提升效益、经营转型、建设品牌”的十六字战略方针,快速拓展将是他们来年的发展主旋律。此外,奇运生探索近一年的“滨美药妆店”也已正式亮相。业内认为,其将给“辽宁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

  而就原来的“三驾马车”来看,相比东北大药房的发展缓慢以及维康大药房的悄无声息,成大方圆已经开始发力。2010年10月12日,成大方圆医药连锁投资有限公司举行了十周年庆典,并宣布了下一个5年计划——直营店数量超过1100家、年销售额35亿元、销售规模排名行业第一集团。在商品化的管理、数据化的评估、专业化的营销、网络化的拓展等一系列已经被外国零售行业所印证过的管理体系支撑下,秦皇岛和青岛是成大方圆跨省扩张的第一站。

  在东北,另一家拥有资本力量的是哈尔滨宝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是黑龙江省第一家跨省连锁的医药经营企业。除了最知名的“大商圈”销售策略以外,目前以哈尔滨为基地,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建立了千余家连锁机构,“理念在进步,员工服务在进步,业绩在进步,品牌形象在进步。”

  东北区药店圈形成了既有单体药店和中小连锁,又有大连锁与平价药品超市,还有专业药店的竞争格局。

  3 西南:市场集中度高

  代表企业:重庆和平 云南一心堂 云南健之佳

  西南地区向来是医药商业竞争激烈的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西南地区的药品零售企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的局面。特别是重庆和云南两个省市,已经形成具有相对垄断地位的强势连锁企业。以云南药品零售市场为例,该省几大连锁企业几乎占据了零售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品牌知名度很高。西南也是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分布较多的区域,但是从全国连锁的创新型商业模式来看,该区域的零售连锁企业在成长力上处于相对弱势。

  在云南省,有两个著名的药店品牌,一家是健之佳,另一家是一心堂。值得关注的是,这两家公司都在2009年7月份进入上市辅导期。

  一心堂这两年在已有区域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成功的跨区联动、跨区扩张,其向全国性连锁药店进发的态势与路径较为清晰。从2002年开始,一心堂就成为云南省销售额最大、网点最多的药品零售企业,连续几年进入百强连锁前十名,发展到2010年,一心堂的直营连锁门店已经布局到西南六个省市,夯实和巩固了自己在云南乃至西南部分市场上的王者地位;今年下半年,还开始了“大健康”的发展战略,旨在进一步提高门店的盈利水平。

  创建于1998年的健之佳,则是与一心堂经营模式完全不同的连锁。她脱胎换骨于海王星辰,是以医药、健康、便利商品零售为主的医药连锁企业。2008年8月8日,健之佳改制全面完成,更名为“云南健之佳健康连锁店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准上市企业”,健之佳的掌门人蓝波如是评价:“健之佳已经形成了跨区域发展、多元化经营、系统化管理的复合经营态势,这是健之佳的三大特色,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将这些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事实上,经过2008年与2009年的发展,健之佳完成了西南地区的整体布局,在云南市场外的广东、四川、重庆及广西等区域的门店数量整体突破了100家,并形成了商品多元化等新兴模式,内部管理精益求精。他们的目标是,力求标准化、精细化,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体系。

  和平药房是重庆的老字号药房,1997年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成立了重庆和平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近几年来走的一直是步步为营、做实做强的稳健发展路子。2008年已成功迈出了跨省市经营的步伐,目前 1700 余家连锁网点(含加盟店)遍布重庆市及贵州、四川、广东等省市。2002年底,和平药房采取了系列新举措: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目前已经有商圈大店、健康生活馆、药妆店、店中店等四种经营模式。

  西南药店圈零售企业的集中度相对较高,已经形成具有相对垄断地位的强势连锁企业。

  4 华东:长三角效应凝集

  代表企业:国药控股国大药房 华氏大药房

  华东区是百强榜中上榜企业较多的区域之一,共有20家企业上榜。

  华东区龙头无疑是上海,不仅因为国内排名第5位的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有限公司(直营店1295家,加盟店194家)的总部设在上海,现代化企业华氏大药房(直营店600家,无加盟店)、复美益星(直营店70家,加盟店300家)以及中药老字号余天成(直营店69家,加盟店29家)、童涵春堂(直营店43家,加盟店7家)等也是国内响当当的品牌。而在上海周边,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连锁药店也是蓬勃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对中医药的传承最给力,上海、杭州、苏州等地,每年冬季来临之际,膏方进补都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围绕中药保健养生开展的中医药文化节、保健旅游节等,也给当地连锁药店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膏方已然成了华东区老字号药店的一大名片,当地居民不仅从中得益,也吸引了中外游客慕名前往。

  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浙江二级城市昆山和江苏的南京、苏州、常州、宜兴、无锡等地均有连锁药店上榜,其经营特色与上海较为类似。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安徽等地,平价药店风生水起,安徽丰原大药房以178家直营店(无加盟店)位于国内第33位、该省首位;百姓缘以65家直营店(无加盟店)在国内排第77位。

  此外,江西黄庆仁栈大药房以625家直营店位居国内第9位,也令人瞩目,反而是一度排到国内前20位的平价药房开心人自从美国花期银行曲线控股之后,变得异常低调、发展放缓,仅以170家直营店(无加盟店)排在国内第34位。

  可以预见,随着国大药房并购扩张动作的加快,华氏大药房、复美益星资本运作的进一步到位,华东连锁企业的规模将日益壮大,长三角在华东区的集聚效应将在未来进一步凸显。不过,华东区连锁欲向外扩张,北有东北三省,西有湖北、湖南,南有广东等省,跨区发展之路并非坦途。

  以上海为龙头的华东地区,对中医药的传承最给力。

  5 华南:一二级市场均给力

  代表企业:海王星辰 广东大参林 广东东莞国药集团

  毫无疑问,从目前国内药店发展的情况来看,华南区不仅是连锁药店起步较早的区域,也是民营连锁最活跃的地区。

  百强榜中,华南区占了近三分之一,龙头企业海王星辰、广东大参林均推崇发展直营店。海王星辰不仅年销售规模国内第一,直营门店数也以2867家位居榜首;大参林的1000家直营门店数虽然只排到国内第6位,不过其单店销售能力颇强,年销售规模排到国内第3位。

  华南区值得浓墨重彩的还有珠江三角洲一带,广东地级市的龙头连锁发展壮观——广东东莞国药集团有限公司以826家直营店位居华南区第3位,该企业的门店主要分布在东莞各镇,由于这里是外资工厂密集区,外来人口众多,虽然一度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药店的生意受到一定影响,不过,随着经济好转,药店重又蓬勃发展起来。而在珠海,嘉宝华健康药房的直营门店也达到130家。此外,惠州、中山、肇庆、清远等地级市也分别有连锁药店登上百强榜。而且,这些地级市的龙头连锁于今年4月已自发组建了广

  东连锁药店联盟,其整体实力进一步凸显。总部设在省会城市广州的二天堂、金康、柏康、康之家等连锁在当地乃至全国也颇具知名度。

  连锁发展最早的深圳,除了海王星辰,上榜企业还有中联大药房、万泽医药和深圳友和医药。深圳打破关内、关外的界线之后,这里的民营连锁企业迎来了发展契机,规模有望进一步做大。此外,对于中联大药房这家跨省区最多的国字号连锁药店,外界期待它能像国大药房那样,早日冲破国营企业相对滞后的管理体制,迎来新的发展。而深圳四大家族之一的万泽医药,由于其母公司近年将更多精力投往主业房地产,旗下药店的发展速度相对放缓。不过,据其内部人士透露,万泽医药正在谋求单独上市,若能得益于此,万泽连锁有望迎来新的起飞。

  广西是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上榜企业明显少于广东,直营门店数尚未见有突破100家的;海南省更甚,仅有广安堂药品超市以49家直营店(无加盟店)位于百强榜第91位。

  从强势连锁药店近年的扩张来看,广东连锁若要跨省发展,广西是首选,毗邻的湖南、江西等省也是重点区域。而随着上游企业对终端的进一步深耕细作,预计华南区的区域市场还将出现更多的明星连锁,值得有志于OTC市场的企业瞩目。

  随着上游企业对终端的进一步深耕细作,预计华南区的区域市场还将出现更多的明星连锁。

  6 中南:湘军风头最劲

  代表企业:老百姓大药房 同济堂药房 益丰大药房

  这里的中南区是指湖南、湖北和河南。在这次百强排行当中,中南区共有9家连锁企业上榜,分别是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400家直营店,无加盟店)、湖北同济堂药房有限公司(286家直营店,4241家加盟店);湖南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282家直营店,无加盟店);湖南千金金沙大药房零售连锁有限公司(198家直营店,136家加盟店);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182家直营店,无加盟店);武汉马应龙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130家直营店,无加盟店)、湖南怀仁大药房有限公司(116家直营店,200家加盟店)湖南民生堂医药有限公司(93家直营店,6家加盟店)和湖南芝林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81家直营店,30家加盟店)。

  中南地区可谓平价药店的发源地,据说国内最早开设平价药店的是湖南益丰大药房(于2001年中开出第一家)。不过,由于益丰大药房掌门人行事风格较为低调,早期业内对其知之甚少,反而是老百姓大药房高举平价大旗而广为人知。此后,千金金沙、民生堂、芝林大药房发展迅速,整个湖南呈现出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平衡发展的局面,以致中南9家上榜企业当中,湘军占了6席。此后由芝林大药房原股东发起的特格尔药店采购联盟,通过推广贴牌产品和管理输出,名气与日俱增。

  反观本来地理位置更为优越的湖北,早期平价药店的风头也甚劲,尤其是湖北隆泰、江瀚大药房等武汉八大平价药店联手组建了国内最早的区域药店联盟——天元医药公司,至今该公司发展稳健,为会员单位提供源源不断的产品支持,网络不但覆盖了整个湖北,还渗透到湘北地区,而各成员的发展也比较稳健。但是,这八大平价药店因为各自较为安于现状,多年过去后,始终没见到有登上百强排行榜的。反倒是发展加盟店为主的同济堂,虽然直营店不多,由于加盟店数量巨大,反而引人关注。而马应龙大药房、张仲景大药房均依仗强大的工业后盾,近年发展迅速。

  中南区占据着中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贯穿东西,也是京广铁路的必经之地。随着京广高铁的建成,这里的物流得以提速,从广州到武汉只有3小时车程,武汉到北京行程也相当。而且,民营商业巨头九州通也位居于此,近年正在积极发展连锁药店。因此,不管是有意向外扩张的本地企业,还是要抢占中原制高点的外来企业,中南区的枢纽位置不可替代。

  早些年业内有一说法:武汉本地连锁个个是好汉,外来连锁要进入,并非易事。不过,随着外来连锁龙头夹带资本或者工业的力量向全国各地继续渗透,武汉连锁规模普遍较小的情况恐难以持久。因此,中南市场尤其是武汉市场必有一番好戏上演。

  随着京广高铁的开通,中南区的物流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该区域或将成为炙手可热的中原制高点。

  7 西北:等待开挖的蓝海

  代表企业:甘肃众友

  就在“中国药店经营2010连锁百强榜(直营)”榜单揭榜前夕,大西北好戏连连——11月11日,甘肃众友药业集团投资1亿元的众友健康城在兰州开业,甘肃众友药业集团旗下8个子公司组成的众友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同期正式挂牌;11月20日,来自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五省区的300多位药店连锁机构、药品制造企业的从业者聚首兰州,共同发布《兰州宣言》,成立了大西北药店联盟,该联盟集合了30多家中小型连锁药店;由甘肃众友、兰州惠仁堂、甘肃强生医药、甘肃万民、甘肃亚欣、甘肃老百姓、甘肃德生堂、甘肃至仁同济8家连锁企业发起的“西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北医药)也于11月29日以资本为纽带正式运作。

  大西北五省区(因为内蒙古经济状况、药品零售市场特点与大西北情况类似,本次统计将其归到大西北区)虽然占据了全国约三分之一的面积,但也正因为地域辽阔、物流分散、信息闭塞,这里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连锁药店数量以及规模相对其他地域而言,一直处于落后的境况。此番却显示,当地龙头企业已开始发力,抱团取暖行为将有望促使大西北药店圈重构格局。

  从百强榜来看,西北区目前仅有5家连锁上榜,依次是内蒙古赤峰荣济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甘肃众友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陕西西安怡康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人川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和新疆普济堂医药零售连锁有限公司。

  位列前茅的甘肃众友是国内跨区发展连锁较早的企业之一,知名度也颇高,有310家直营店、12家加盟店;西安怡康也是业内较为知名的企业,在西安市内已经汇集了老百姓等过江龙后,怡康仍然稳健发展,以206家直营店、140家加盟店稳居西北区第三把交椅;新疆普济堂在国内的知名度不算高,在当地却是赫赫有名。成立于2001年4月的普济堂,覆盖了新疆较多的市区,共有100家直营店(无加盟店),现已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石河子市、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喀什市、农二师、铁路、兵团医疗保险中心定为医保定点单位。相较而言,内蒙古因地域靠近北京区域,连锁企业比大西北企业要活跃。因此,大西北企业要谋求拓展,走出去吸收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必不可少。

  西部大开发至今已进行10年,使大西北成为世人关注的开发热土。“十一五”时期,从经济增速到基础设施,从生态环境到民生改善,大西北享受到西部大开发的丰厚“红利”。展望“十二五”,西部大开发将进入承前启后、深入推进的第二个10年, 据有关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新疆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将成为大西北加快发展的新“引擎”。而随着当地连锁企业频频发力,相信该区在未来两三年内,将会有更多的合纵连横合作或并购个案出现。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西北医药零售市场的发展也将提速,在这片等待开挖的蓝海上,将会有更多的合纵连横合作或并购个案出现。
  (医药经济报 刘虹 黄丽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隆元康药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