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车辆,乘客不下车,还叫人来围功,法律上怎么说?

公交、出租等运营车辆作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我市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从严、从细、从实强化疫情防控各个环节,对公交、出租等运营车辆实行乘车扫码,实现乘车信息可追溯,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以及满洲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要求,市交通运输局全面开展蒙康码赋码及监督工作,自9月中旬起,我市千余辆巡游出租车及公交车已全员张贴“蒙康码”,实行“一车一码”,乘客需扫码并出示区域核酸检测贴方可乘车。在公交车驾驶员的提示下,即将准备乘车的市民主动拿起手机扫“蒙康码”,安全有序缴费上车。同样,出租车驾驶员在营运过程中也需严格落实乘客上车前扫码、亮码乘车及严格落实乘客全程戴口罩、车辆通风消毒等措施,对于不按要求进行扫码实名登记、不佩戴口罩的乘客,驾驶员有权拒绝提供乘车服务。

据了解,按照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要求,我市公交车、出租车从业人员需要按时进行核酸检测。营运中公交车需采取“一趟次一消毒”、出租车则采取“一载客一消毒”的消毒频率,做到乘客下车后及时开窗通风换气,做好日常营运中的防疫措施。

岳国栋调研督导重点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请人来“找茬” 我市23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正式上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们走在大街上都能看见出租车的身影,出租车给大家带来极大方便。然而,有一名的哥用出租车接家人被罚,引起大家热议!原本出租车司机搭乘家人去亲戚家串门,没有收费,不仅被罚款1000,驾照还被扣爆,那么,这样的处罚合理合法吗?

只要你在马路边挥一下手就能叫到出租车,无论短途出行还是长途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然而,一则司机用“出租车接家人被罚”的新闻引发关注,司机被罚款千元扣12分,因此,很多人疑惑用出租车接送自己的家人算营运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用出租车接家人合理合法吗

众所周知,营运车辆与非营运车辆超员超载的处罚是不同的。那出租车司机搭乘自己的家人去亲戚家窜门,因为超员而被交巡警查处。这样的情况算是营运车辆吗?

6月1日上午,黔江区公安局邻鄂派出所民警会同镇安监办工作人员,在邻鄂镇邻鄂村开展道路交通联合巡逻执法工作。上午10点过,当民警一行巡逻到邻鄂村2组何家营路段时,发现一辆黄色出租车迎面驶来,民警遂拦停该车进行检查。

这辆号牌为鄂QTXXX1的铃木湖北籍客运出租车属咸丰县某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经核查,驾驶员杨师傅虽然证照齐全,但该车核载5人,实载6人。所载人员中还有两名60余岁老人及一个10余岁男孩,属于驾驶客运车辆超员达20%以上的违法行为。

经了解,32岁的出租车驾驶员杨师傅是湖北人,当天一家人准备到黔江区邻鄂镇邻鄂村走亲戚。杨师傅心存侥幸,认为多载一名小孩没问题,遇到民警检查的可能性也小,当天早上便从咸丰县坪坝营镇载上5名家人出发。哪料,眼看快到目的地了还是被民警查获。

因乘坐人员距离亲戚家约一公里路程,加之当地过往车辆较少,民警请5名车上人员下车步行。随后,依法对该车予以暂扣,传唤杨师傅到派出所接受调查。

经过民警的批评教育,杨师傅意识到违法超载的严重后果,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并保证今后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安全出行。

目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黔江警方对客运车驾驶员杨师傅超员20%以上不足50%的违法行为予以罚款1000元,记12分的处罚。并依法对杨师傅的机动车驾驶证暂扣处理。

接送家人是否算“营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九条、九十二条等规定: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核定载客人数未达20%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记6分;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核定载客人数20%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记12分;运输单位的车辆有上述情形经处罚不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虽然杨师傅接受了处罚,但有一个问题却被网友们热议:“接送自己的家人,这算是营运吗?”

私家车司机刘先生表示,因为在交通处罚中,“私家车”与“营运车辆”有着不同的处罚标准。杨师傅虽然是出租车司机,但他是接送家人,并不会收取车费,因此这应该不算是“营运”。

而市民张先生则认为,既然是出租车司机,又是在营运时间开着出租车,那么杨师傅当时就应该算作是在“上班”,因此杨师傅车上的乘客无论是什么身份,都应该是在“营运”状态。

随后,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就这个问题咨询了运管执法部门相关人士,得到的答复是:杨师傅驾驶出租车,即使搭乘的是家人,但依然是营运状态,因此警方的处罚没有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租车围堵网约车属于违法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