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鼠疫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让一种距离我们很久远的传染病——鼠疫,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

作为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鼠疫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2007年皮克斯短片合集《你的老鼠朋友》讲得很明白。

其实,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全球绝大多数地区鼠疫被得到有效监测与控制。我国对鼠疫防控工作也一直没有放松,新中国成立后,鼠疫得到有效控制。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正确认识这种传染病,学点靠谱的防治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二、鼠疫的危害有哪些?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三、鼠疫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四、感染鼠疫会有哪些症状?

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将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轻型鼠疫和其他少见类型鼠疫。

腺鼠疫最为常见,除全身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在蚤叮咬的局部出现疼痛、红斑,可以形成疱疹、脓疱甚至发展形成疖、痈。叮咬附近区域的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治疗不及时可以迅速化脓、破溃,使病人疼痛难忍,无法活动。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腹股沟区的淋巴结,其次是腋下、颈部及颌下的淋巴结。

五、我们怎样预防鼠疫?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鼠类、旱獭等;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如果要接触,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并带口罩,勤洗手;

(3)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有症状及时就医;

(5)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可服用磺胺制剂,成人首次2g,其后4-6h服1g,一般连服5日。

中国疾控中心今日发布消息称,此次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市民可正常工作、生活和去医疗机构就医,不用担心感染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就当前来说,北京市民无须采取特殊的个人防护措施,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等。如果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以进行自我观察,或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不传谣、不信谣,让我们一起用科学捍卫健康!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
<article>
<section>
您好!近日我们内蒙古地区发生人感染传染病鼠疫。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列为甲类传染病,位居第一位,也称“一号病”,具有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学校和托幼园所人群密集,是传染病高发场所,一旦发生传染病聚集性疫情,正常的教学秩序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做好孩子们的防控尤为重要。&lt;/p&gt;&lt;p&gt;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和预防措施:&lt;/p&gt;&lt;p&gt;一、什么是鼠疫呢&lt;/p&gt;&lt;p&gt; 鼠疫又叫黑死病,由鼠疫杆菌所致,可由带疫动物传及于人,也能经“人和人直接传染”
,鼠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里是仅有的两个甲类传染病之一(另一个是霍乱),盛行于19世纪末,曾是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传染病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改善,疫情逐渐消减和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一度被认为灭绝了。&lt;/p&gt;&lt;p&gt;二、鼠疫可怕在哪里?高死亡率&lt;/p&gt;&lt;p&gt;
鼠疫的可怕之处就在于高死亡率,根据统计,腺鼠疫患者如不治疗,一周内死亡;肺鼠疫患者如不治疗,多在2~3天内死亡。&lt;/p&gt;&lt;p&gt;
鼠疫虽然危险,但对于现代的医疗技术而言,鼠疫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所以大家放心,但同时要提高防范和就医意识,如果患病了还拖着瞒着,最后不仅可能自己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而且可能会殃及他人。&lt;/p&gt;&lt;p&gt;三、鼠疫如何传播&lt;/p&gt;&lt;p&gt;
鼠疫的传播需要弄清楚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重要的点。&lt;/p&gt;&lt;p&gt;(一)传染源&lt;/p&gt;&lt;p&gt; 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lt;/p&gt;&lt;p&gt;(二) 传播途径&lt;/p&gt;&lt;p&gt;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lt;/p&gt;&lt;p&gt;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lt;/p&gt;&lt;p&gt;(三) 易感人群&lt;/p&gt;&lt;p&gt;
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lt;/p&gt;&lt;p&gt;四、鼠疫的临床表现有哪些&lt;/p&gt;&lt;p&gt; 主要的临床类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肠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型比较少见。&lt;/p&gt;&lt;p&gt;
1.腺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多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多为单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lt;/p&gt;&lt;p&gt;
2.肺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lt;/p&gt;&lt;p&gt;
3.败血症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lt;/p&gt;&lt;p&gt;五、得了鼠疫怎么办?如何治疗&lt;/p&gt;&lt;p&gt; 肺鼠疫发病比较急,病情比较重,发病率非常迅速。因此早期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lt;/p&gt;&lt;p&gt; 1.
首选是消毒,要严格的隔离,特别是灭鼠和彻底消除病人的排泄物;&lt;/p&gt;&lt;p&gt; 2. 病原的治疗,早期使用抗生素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包括使用四环素,氯霉素来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是抗生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其效果还是不错的;&lt;/p&gt;&lt;p&gt; 3.
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早期可以逐渐的补液,包括输血,输血浆,甚至短期可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去治疗。如果出现了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要吸氧和采取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等治疗。&lt;/p&gt;&lt;p&gt; 总之这个疾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lt;/p&gt;&lt;p&gt;六、如何预防鼠疫?&lt;/p&gt;&lt;p&gt;
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lt;/p&gt;&lt;p&gt;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lt;/p&gt;&lt;p&gt;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lt;/p&gt;&lt;p&gt; 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lt;/p&gt;&lt;p&gt;
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lt;/p&gt;&lt;p&gt; 5.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可服用磺胺制剂,成人首次2g,其后4-6h服1g,一般连服5日。&lt;/p&gt;&lt;p&gt;
为给全体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卫生、温馨教育教学环境,把鼠疫扼杀在摇篮中,海铁二小向全体家长温馨提示:&lt;/p&gt;&lt;p&gt;“三报三不”&lt;/p&gt;&lt;p&gt;三 1.注意均衡饮食、定时进行运动、有足够的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lt;/p&gt;&lt;p&gt;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应用清水和肥皂洗手,时间不少于半分钟;&lt;/p&gt;&lt;p&gt;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通风欠佳及人潮拥挤的地方;&lt;/p&gt;&lt;p&gt;
外出活动带口罩,勤洗手;近期如有发烧、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学生、幼儿要及时隔离并要求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能带病上课。&lt;/p&gt;&lt;p&gt; 3. 家中有鼠类、兔类、猫类、犬类等宠物要及时处理、消毒;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lt;/p&gt;
</section>
</article>}

一、什么是鼠疫,鼠疫有哪些危害?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二、鼠疫的传播是怎样的?

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长爪沙鼠、达乌尔黄鼠、布氏田鼠等。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野兔、狐狸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野兔、狐狸的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三、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主要的临床类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肠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型比较少见。

(1)腺鼠疫: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多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多为单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

(2)肺鼠疫:临床表现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3)败血症鼠疫: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

四、鼠疫如何预防治疗?

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避免接触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野外活动人员发现病死鼠、兔、狐狸等动物时千万不要抓拿,更不能剥皮食肉,应该用布袋或塑料袋装好尸体,埋好后做标记,及时上报疾控部门。

2、经常开展住所周围的灭鼠灭蚤工作,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3、加强个人防护。凡是野外放牧、耕种和从事其他作业的人员最好穿筒袜或靴子,休息时应选择无鼠无洞的地方,如在野外搭棚居住,一定要选择没鼠没洞的地方,还应该进行灭蚤处理。

4、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5、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6、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可服用磺胺制剂,成人首次2g,其后4-6h服1g,一般连服5日。

虽然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但却可防、可控、可治,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绝大数病人能够治愈。

鼠疫“三不”、“三报”制度

“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三报”:报告病(死)鼠和其他病(死)动物、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遇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鼠疫怎么查出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