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从事哪些岗位?

2020年高考结束后考生就开始准备预测分数线然后开始了解填志愿的相关事情,讨论志愿,自必说到专业。说专业,盯着的是职业及本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以及本专业的排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那么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名单和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是怎么样的。 整理如下知识,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和参考作用。

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10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开设学校名单

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行榜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

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分析与就业方向解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形势分析解读(原创)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分数线排行榜

本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

2020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专业的大学排名,了解专业的大学排名有利于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能够同时选择一个好的大学,当然大学排名越靠前的专业以后的发展空间越大。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新能源基本用来发电。分别有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潮汐能,地热等。但现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还是前两者。不过其中风能的缺点就是在国内并网比较困难,风能应用最好的是欧盟。太阳能的话,其制造过程污染很大。总的来说新能源前景绝对光明,只是道路可能有些曲折,还要看国家政策的侧倾力度。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本文标题: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一本二本大学名单
}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层次:普通本科 211 教育部直属 

2、河海大学层次:普通本科 211 教育部直属 一本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类型:理工类

2、河海大学类型:理工类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排名:--

2、河海大学排名:国内:72位;省内:9位(本科排名)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所在地:北京

2、河海大学所在地:江苏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专业推荐:4星优势专业:采矿工程  

3星优势专业:地质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2、河海大学专业推荐:5星优势专业: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水务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土木工程  物联网工程  

4星优势专业:测绘工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程管理  工程力学  广播电视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农业水利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3星优势专业:地质工程  海洋科学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学费:专业:化学类  学费:5500元(按大类招生分专业培)

2、河海大学学费: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常州校区)  学费:5200元(常州校区)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地处北京和徐州的两个校区组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在原北京矿业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研究型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成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97年7月,经原国家教委和北京市批准,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99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校位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东眺国家奥林匹克公园,西望颐和园、圆明园与香山,学校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5万余册,电子图书18.9万册。

  河海大学是一所因水利而熠熠生辉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府。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精神传承。1915年著名实业家张謇先生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融合吸纳了南大、同济、交大、浙大等名校水利相关专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其雄厚的办学实力和骄人的办学成果名噪一时。1985年学校复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河海大学校本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并在常州市新北区、南京市江宁区设有校区,总占地面积2300余亩。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摩擦磨损研究室),1999年开始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近40年来,共计培养本科生近1000名,研究生500余名。本专业将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优势为拉动,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突出、内涵深厚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多方向专业体系,打造精品,培育亮点,实现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建设一流的国家特色专业为目标,突出优势,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积极搞好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课程资源建设以及教材建设等;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凝练高水平教学成果。

本专业秉承“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善创新”的理念,培养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精英素养、能源特质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终生学习、自我获取新知识和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应能胜任中级职称技术或管理岗位的工作。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下设金属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两个方向。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多学科交叉的原则,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了先进的理论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必修课、材料专业基础类、材料与化学类、金属材料课程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课程组、特色课程、国际化课程组、前沿专题课程组、扩展训练类课程组和实践类课程等。

核心课程先修逻辑关系图

21世纪对材料领域大学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培养具有材料综合性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制备、新材料开发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高级人才。本专业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市场需求在教师指导下选择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专业方向及选修课程。专业教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先进耐磨耐蚀材料、超硬材料与高压新材料、能源存储与转换材料、先进功能材料、材料增材制造技术、材料设计与计算机模拟等。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拥有教师19人,教授7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其中专任教师16人,实验教师3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人才1人、青年骨干人才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北京市英才计划1人、学校越崎杰出学者1人、越崎青年学者2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1人。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生物医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工艺设计、技术开发及改造、教学、管理等工作。近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近三年保研率约15%,就业率90%以上,多人次先后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继续深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专生学新能源技术好不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