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区昆明联大医院核酸电话?

  【序】城市文化,包括了历史、人文、建筑以及经济发展,就像绽放的花朵,年复一年,芬芳浮动香无比,刚柔幽雅花烂漫。盘龙区十二个街道如同十二朵鲜花,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斗转星移,总是这般桃红柳绿,总是这般蒸蒸日上。从1956年建区至今,这十二朵可人的鲜花都充斥着甘甜的味道,显得安然和澎湃。

  团团烟雾,飘飘荡荡,映照出烟草文化的前世今生……"嘴巴对着你的嘴,手杆搂着你呢腰,亲得肚子噜噜叫,搂得嘴儿被火烧。”这首打油诗说的是云南十八怪之一水烟筒,亦称"烟筒”。

  在龙头街采风,几个卖水烟筒的摊子很惹眼,一排金黄色烟筒整齐靠墙而立,甚是壮观,而且连同烟丝一块儿销售。烟筒前的地上,一堆堆细如头发的烟丝摊在青菜叶上,润眼得让人想入非非,跃跃欲试。龙头街的这道风景煞是抢眼,摊主为揽生意,烟客可免费试用烟筒及烟丝。选择烟丝颇有讲究,行家在众多品种前摸摸闻闻,马上就知等级优劣。黄黄的烟丝放入烟锅,点燃深吸一口,伴着翻腾水声,青烟悠然涌出,似云似雾,烟客如品醇酒如饮甘露。

  摊主的烟筒大多是自己制作,一位张姓老信儿向我介绍:他家做水烟筒已有三代,他从小跟家中长者学手艺,多年实践使他成了高手,有些名气,时不常地还专为客户定制烟筒。烟筒制作并不简单,山间砍来一段竹筒,长约80厘米,直径10厘米左右,打通当中的竹节而只留底节,距底部25厘米处挖个小孔,斜插竹管呈45°角,上端嵌入V型羊角状铜片镶口,做成烟锅,并在筒底、烟嘴插入处和筒口镶上三道铜箍,如此加工,结实耐用,时日延长也不会漏水。

  龙头街上,"吹烟筒”的人自然不少,开店摆摊的、赶马拉货的干活劳累,跋涉困乏,吸烟有助提神解乏,但过多吸烟容易上火。我真的以为水烟筒是云南人在烟草利用上的伟大创造,烟气在烟筒里经过水循环,滤掉部分有害物质,使入口的烟比旱烟更平和更香醇,同时降低了对口腔及喉部的刺激,一举多得,乐在其中。

  筒内灌入清水,粗糙手指抽出烟丝,轻轻捏成小团,烟锅里按压几下,纸捻将其点燃,下巴颁和半个腮帮把筒口封住,大力猛吸,烟锅上火星明明灭灭,烟气下行入水,气流震动,水声噜噜,上下循环,入口入喉入肺前已得到过滤净化,随后缓缓呼气,吐纳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张弛有度,不徐不疾,缕缕青烟冒出,煞是让人艳羡。当口鼻中烟雾喷涌,浓烟刺激神经,疲劳与苦闷一扫而光,水烟筒的魅力或许在此,烟民自然难舍难分。

  "上吞云,下吐雾,水波翻滚送暗香”,用久了的烟筒被熏磨得光滑、乌黄,透出一种岁月风骨和本土文化,也在龙头街演绎出许多流传至今的故事:

  马帮是艰苦而玩命行当。赶马人日子简朴,两口锣锅煮糙米煮青菜,一块特咸的腌肉或干巴,虽不丰盛,途中吃来确实很香。他们更离不开水烟筒,夜幕降临,马帮来到龙头街留宿,火塘旁吹烟筒,喝浓茶,吹散牛,弹月琴,唱着赶马调,自娱自乐,结束一天辛劳。赶马人很强调夜间吹几口,可以避瘴毒、驱蛇虫,除风寒。

  茶馆很有乐趣的休闲之地。龙头街上的老茶馆常见如此闲情:慢品香茶,静听花灯,脑袋随戏拍摇晃,瓜子花生米从口中冒出香味。这边悠悠点燃刀烟,深情吹烟筒,那边漫无边际闲聊摆古,反正吹牛不打草稿。茶水喝够,烟瘾过足,饥肠辘辘又何妨?门口小吃摊,卤猪脚、烧豆腐、煮芽豆,所有香味诱得茶客点上两样,打上一碗扁担酒……这就叫清福,人间极致。茶铺老板备有多支烟筒,供茶客享用,但见一人抄起,来回晃动,信手往外一泼,倒出又黄又浓烟筒水,然后添加净水,独乐其中,整套动作潇洒自如。

  乡间生活里水烟筒必不可少。农人劳累一天,晚饭过后,三五成群聚在村头树下,地上摊上一包烟丝,咕噜咕噜,怀中烟筒传递着,你吹几口,我吸几下,呼吸之间,心醉神迷。或聊田里庄稼长势,或议左邻右舍的婚丧嫁娶,看似土得掉渣,却透出乡情与人情。特别是阅历深厚的老爹总爱凑热闹,吐着烟雾,款款亲家的母猪一窝下了10胎,讲讲新媳妇眼上的“萝卜花”,谈谈雷公打了某家忤逆种,不时也叹口气: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抗战时期,不少“联大”教授来到龙头街,面对水烟筒甚感好奇。用它过烟瘾很“烤人”,有人跃跃欲试,结果可想而知,初碰烟筒,不懂技巧,嘴巴紧贴筒口拼命吸,结果烟吸不出来却被呛得眼泪直流,烟筒水也会因用力不均从竹管喷出而熄灭烟火。时日长了,熟能生巧,竟然像老烟民一样得心应手,有模有样。有人还对所吸烟丝做过调查,据说是美国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带来推广种植,称为美国"大金元”。它在云南生根后发生变异,经后世的科研机构测试,此烟的烟碱含量适中,糖分比例协调,香味纯净醇正,燃烧性好,烤出的烟叶颜色金黄而略微泛红,用它做卷烟,清香飘逸,有害物质也有所降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人有着独特心智,龙头街始终有着水烟筒的身影。边地的生活与习俗养成了独特的民族性格,生成了自己浓重的口味:甜要最甜,香要最香,辣要最辣,吹烟筒也要最浓醇、够力和攒劲。有打油诗唱到:"竹筒半腰斜插嘴,烟锅装烟肚装水;点火一吸咕噜响,吞云吐雾神仙美。”龙头街的水烟筒还在续写着自己的传奇,团团烟雾,飘飘荡荡,映照出烟草文化的前世今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明盘龙区是市中心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