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咨询大家了解过吗。目前主要适合哪方面?

根据我们多年从事研发管理咨询的经验发现:研发内部往往是“技而优则仕”。
仅关注其技术能力,而忽略了管理能力:
很多刚刚走上管理岗位的人员角色不能转换,过度关注技术细节;
认真帮助下属可是他们并不买账;
凡事亲力亲为,忙得焦头烂额,可是上司却嫌效率太低;
希望下属多提意见,可是他们却什么都不说,不愿意承担责任;
上司让制定工作计划,可却无从下手;
不知道如何分派工作,如何领导团队,更不知道如何确保你的团队不出差错……
致使疲惫不堪却还不能有效达到整体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明确研发及技术人员人员要实现哪些蜕变、要掌握哪些管理技能、如何培养自己的领导力等,帮助学员针对性了解产品研发及技术人员的特点;
并有效地提高对产品研发及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与相应管理;
有效辅导此类知识型员工并激发他们的潜能与创造性,懂得如何实施最有效的技术激励方式;
掌握创新管理的有效实务方法,从而极大提升企业的技术工作价值。


将自己6年来的项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结合项目管理知识进行讲授;
同时也将自己在实践项目管理中积累的模板与学员分享,使学员在听课的时候既能接受系统理论知识,又能获得实践工作中所需的方法工具。
通过多式展现,区别施教,最终形成一套以“实操、实练、实案”为特点的个性鲜明的课程特色。


产品研发及技术人员核心管理技能训练课程大纲:

(一)产品研发及技术人员的特点
1)研发及技术人员管理价值链分析
—企业价值链分析、研发在企业价值链中的位置
—研发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研发管理的分类(预研、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的不同)
2)研发及技术型管理者的角色与核心工作(作为技术管理者,并非不要技术,而是层次越高的技术管理者,越需要技术广度、技术敏锐度与市场敏锐度,而且更需要沟通、管理与领导技能)
3)研发及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特质
4)研发及技术人员的特点
5)技术人才的管理技能:案例研讨

(二)产品研发及技术人员四大核心管理技能之一:计划管理
1)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的关系
2)如何根据公司的战略要求制定研发部门和研发项目的目标
3)研发及技术部门和项目的目标如何分解到个人
4)如何帮助下属制定工作目标
5)目标的制定与下达(SMART化、愿景化、共享化、PBC)
6)研发及技术工作计划的PDCA循环
7)产品平台规划、产品路标规划和产品计划、版本计划、特性计划之间的关系
8)研发流程与计划的关系
9)研发项目计划制定的流程
11)产品开发计划的四级计划体系(这四级计划的责任主体和制定时间点)
12)产品计划包的概念

(三)产品研发及技术人员四大核心管理技能之二:组织与分派工作
1)常见研发组织形式及优缺点
2)如何对研发工作进行分解
3)给研发及技术人员分派工作的原则
4)给研发及技术人员分派工作的步骤
5)给研发及技术人员分派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6)研发沟通管理的内容
8)有效沟通的障碍/约哈里窗
10)通过有效反馈激励研发人员
11)研发执行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12)研发管理人员在分派工作中容易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克服
13)给研发技术人员创造愿景、描绘愿景,尤其是关于项目与团队前途
14)目标共享与任务分配(目标的共享化、目标的承诺化、目标的系统化、任务分配的原则、分配时的抗拒处理、分配时的控制紧度、分配后的跟踪与控制、结果反馈)
15)给研发及技术人员空间(责任病毒定律、猴子管理、授权的五个原则、共享与参与管理、关于对“犯错误”的原则)
16)执行力的四个系统与四个层次(控制与授权的关系,短长平衡的关系)
17)案例研讨:研发技术型团队的成员常被迫承担紧急的项目周期,该如何处理?
18)案例研讨:给予研发技术人员的空间到底多大,犯什么样的错误可以接受?
19)案例研讨:任务下达后完成得不好但因为是碰到困难又怎么处理?
20)案例研讨:一个人承担多个项目遇到资源冲突怎么办
21)案例研讨:两个领导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四)产品研发及技术人员四大核心管理技能之三:领导与激励
1)研发领导权威力的来源
2)研发领导如何发展个人魅力
3)如何针对不同环境和不同的研发人员进行情景领导
4)讨论:如何增进研发团队的凝聚力和士气
5)如何激发研发团队成员的愿景
6)研发团队规则和工作流程的建立
7)如何理解研发团队规则和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弹性化、柔性
9)研发领导如何辅导下属和培养接班人
10)向更高层领导汇报研发工作的方式与工具
11)研发高层领导项目信息需求和汇报模板
12)研发高层领导月度信息需求和汇报模板
13)研发高层领导年度信息需求和汇报模板
14)为什么研发管理者与领导沟通容易出问题
15)与高层领导沟通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其他朋友们的教训总结)
16)汇报会上领导常问的问题
17)研发及技术人员的考核与激励(专题讲解)
18)建立功能型团队与项目型团队面向结果的绩效考核办法
—静态与动态考核法;定性与定量考核法;
—有效理解结果、过程、投入的考核之间的关系;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KPI法):模板、业界案例、练习
—平衡计分卡考核法(BSC法):模板、业界案例
—个人业务承诺法(PBC法):模板、业界案例、练习
—考核流程与360度考核法:业界案例比较分析
—个人绩效考核法与团队绩效考核法
—各层次技术人员考核要求及关键内容
—绩差人员以及绩优人员的绩效评价面谈方法
—国内外优秀标杆企业案例与模板研讨
19)研发技术型人才的培育与任职资格管理
—研发技术型人才的素质模型与特点
—培育部属(辅导的7步结构、研发技术人员积极意愿度的培育、能力度的培育、如何培养研发技术型新手、如何培养研发技术型骨干与高端人才)
—任职资格管理(双阶梯职业通道模型、任职资格的目的与作用、任职资格的体系与标准、认证与成长、职涯发展)
—基于任职资格的研发技术型人员的培训实习体系
—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系统工程师、QA、项目经理等)的正式培养机制——资源池
20)研发技术型人才的非物质激励与物质激励方法
—研发技术型人才的需要
—案例研讨:研发技术型人才受什么因素激励?
—案例研讨:技术型团队的士气受哪些因素影响?
—案例研讨:技术型团队的凝聚力受哪些因素影响?
—管理者的红黑脸方法(勋章、鲜花、鼓励、期望、赞美;警告、批评、敲打、揉搓、杀鸡儆猴、痛骂等)
—案例研讨:如何对技术型部属使用红脸?
—案例研讨:如何对技术型部属使用黑脸?
—案例研讨:能干的技术型部属犯了错误如何处理?
—案例研讨:如何在能力比你强的技术型部属中树立你的威信?
—研发技术型人员的物质型激励:金手铐、薪酬包组合、组合结构、薪酬分配、薪酬梯级、工资奖金比例、
—资力能力及报酬的关系、业界案例
—技术人员离职的征兆管理以及如何留住有价值的知识型员工

(五)产品研发及技术人员四大核心管理技能之四:控制与纠偏
1)研发及技术工作为什么难以控制
2)研发及技术工作的问题管理与风险管理
3)研发及技术工作追踪的步骤
4)研发及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一:会议(具体操作与模板)
5)研发及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二:报告机制(具体操作与模板)
6)研发及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三:审计(具体操作与模板)
7)研发及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四:合同书与任务书(具体操作与模板)
8)研发及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五:预警系统(具体操作与模板)
9)研发及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六:经验教训总结(具体操作与模板)
10)研发及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七:测评(具体操作与模板)
11)研发及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八:非正规控制(具体操作与模板)
12)研发及技术工作如何度量、量化管理(有哪些量化指标、PCB)
13)研发及技术部门中的“因人而异”的管理方法
—如何管理你团队性格特征不同的下属
—案例分析:如何考察与识别有管理潜力的技术型部属?
—尊重研发技术人员个性的沟通模式与方法
—如何揉合技术型团队?
—案例研讨:如何管理技术型团队中的悍将、润滑油、老黄牛型的部属?
14)研发财经与成本管理的最佳实践
15)研发费用和成本的控制要点
16)贯穿开发全流程的研发费用跟踪和控制要点
17)研发费用管理的全流程
18)设计成本的管理方法——目标成本法及应用
19)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定义与沟通要素
20)如何控制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21)如何从财务和投资角度控制研发多项目资源
22)关于控制的误区(用人不疑、甩手掌柜、与创新的矛盾)

(六)产品研发与技术人员的创新管理系统
1)创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优秀公司的八大创新管理文化
2)如何建立容忍失败的机制
3)如何建立面向市场的创新型组织:矩阵制与强项目制的运作
4)如何运用PACE方法论与IPD流程方法论,以改善研发周期,提升研发管理水平
5)如何培养高端的创新人员:岗位轮换、交叉锻炼、创新思维培养、技术广度与技术深度的培养
6)如何对研发与技术人员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自华为师从IBM引入产品研发变革,构建了华为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后,也在中国企业圈成为热潮。很多企业也效仿华为引入了IPD的变革,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实施过IPD的企业,似乎并没有真正提升自己的产品竞争力,并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都是同样的IPD体系,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

  本文通过华为成功的实践,并对比很多企业的做法,来给你详细解析这其中的玄机。

  一、正确理解IPD的本质和目标

  1、IPD的本质是什么

  相信即便很多企业没有实施过IPD,也都经历过不少华为IPD的相关培训,讲起概念来,也差不多头头是道,从名词和概念来说,也能说得像模像样。但即便是实施过IPD的企业,如果深入探讨起来,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IPD的本质?未必。

  正确理解IPD的本质和目标是有效实施的前提,否则,效果可想而知。

  那么,该如何正确理解IPD的本质?

  任正非:IPD的本质是商业产品从需求到变现。

  从任总对IPD的概括可以看出,IPD的核心思想和目标是产品开发的经营意识。

  什么是产品经营意识?

  1.投入产出的思想:开发是投资行为,是要讲资源投入回报的

  2.围绕着收入、品牌和利润为出发点和实现目标,必须保证产品能够在市场(占有率、品牌)以及财务(收入、毛利、净利润)两方面要取得成功。

  可以说,只有深刻理解了IPD的本质,才有可能在实施过程中有正确的方向和方法,也才有可能取得IPD实施的效果。

  很多培训过IPD乃至实施过IPD的企业,很多人并未真正了解这个本质和目标,结果就是方向、方法选择不对,其结果也可想而知。

  2、企业实施IPD中最大的2个误区

  误区1:IPD就是建立流程

  这个可能是最大的实施过程的不足了。IPD当然包括流程建设,但IPD的本质和目标是产品经营,他的理念、组织、协同、职责、能力、流程工具和方法都是为了产品经营这个本质和目标服务的,流程只是IPD其中的一个部分,如果只是把着眼点放到流程建设上,那IPD实施效果基本上可以估计出来:效果不佳,没抓住IPD的本质。

  从很多企业实施IPD时可以看出,往往只是建立流程,复杂的流程和模板,到最后却忘记了产品经营这个本质。企业在验收顾问成果时,双方也都会聚焦于提供了多少流程模板,看到这个,基本上就知道这个企业实施IPD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建议企业在实施IPD时,让有产品线业务实际经验和具有经营思维的顾问来主导实施,站在产品经营的角度去构建IPD体系,而不是只站在流程的角度。

  误区2:IPD是开发的事

  其实,很多人培训时可能也知道了IPD是贯穿从规划、销售、研发、供应链、上市和生命周期整个体系的事情,但是在实施时,往往又忘记了这点(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IPD是产品经营这个本质),总是会回到IPD是开发的事这个角度,没有把各体系的运作真正打通。导致最后IPD真的成了研发部门在吭哧吭哧地做,自然会偏离IPD是产品经营这个本质和目标。

  从很多企业实施IPD的项目组织安排上就可以看出,往往都是研发的负责人在负责IPD项目,这本身就不是很对的安排。

  IPD的本质和目标决定了:传统的研发组织必须转身为从以前只对技术负责到要对产品在市场的经营结果负责上转换;所以,最好企业IPD的变革实施负责人要具备跨领域经验(战略、研发、营销多领域经验)。

  二、企业实施IPD的几个发展阶段

  从华为实施IPD的过程以及很多企业的实践来看,IPD的实施阶段和状态大概有5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成熟度和不同的效果。见下图:

  IPD实施的几个阶段

  这5个阶段(0级、1级、2级、3级、4级)的成熟度和效果是依次上升的。

  最初级的0级是没有实施过IPD的企业,还处于无序的野蛮生长阶段,成功靠的是某个市场机会和创始人的能力以及不可复制的个人英雄,类似于华为早年的发展。可以称之为0级。这个阶段如果不尽快提升,很快就会陷入红海竞争和靠价格战生存的阶段。

  到了IPD实施的最高级4级的阶段,企业已经构建了完备的管理体系,组织能力大幅提升,自己具备了对IPD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能力,并能一直优化和改进,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实现了IPD的本质和目标:管理效率转化为了经营结果-业绩提升。华为目前就处于4级这个持续优化的阶段。

  纵观实施过IPD的企业,可以说,很多都处于1.0这个阶段,也都止步于此阶段。

  这个阶段的企业,有个特别明显的特征:就是你和他沟通讨论起来,对照华为的实践,他会说,华为做的这些,我们也都做了。但是呢,就是效果非常不明显。

  1.0这个阶段的特点是:

  企业大概明白IPD的大概念,说起来也都知道大道理;但是是否理解到位,那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主要特点是有了开发的流程,但是各模块体系的运作(特别是产品规划、需求管理、产品线/PDT)并没有真正落地到位,只是有个表面的形式,很大原因在于对IPD本质和目标理解不深,更关键的是对应的能力没有建立起来

  各模块体系没有真正打通(尤其产线与销线没打通、财经与业务线没打通、业务线与人力资源没打通等),多张皮运作,自然效果不佳

  这个阶段的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各体系对应的能力没有构建起来,只有表面的功夫,止步于流程,自然各体系难以真正运作到位,尤其是最为核心的产品线组织/PDT的运作没有真正到位。

  2.0阶段是真正突破IPD实施效果的关键阶段,只有完成了这个阶段,企业的IPD实施才真正有可能进入后续的突飞猛进、产生效果的阶段。

  能力构建见下节描述。

  三、产品经营成功的关键能力构建

  前面讨论过,观察很多企业IPD实施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原因很多)之一是:只是在流程构建这个阶段,没有把组织的能力建设真正贯穿于流程之中,导致流程就像练武术的花架子,没有内力,何谈有效果哉?

  产品经营成功的3大能力建设保证

  保证产品经营成功必须要有3大能力支撑,也可以称为3大铁三角能力建设,分别是:

  1、营销能力铁三角:

  面向客户的界面组织,主要构建引导客户的能力和与客户建立普遍关系的能力。

  2、产品能力铁三角:

  产品线组织/PDT的能力构建,主要建立:

  产品规划、洞察和先发占领市场的能力;

  SE的产品架构设计的能力(设计能力决定了产品的大部分质量和成本,这个后续专篇分析)

  带领产品线团队落实IPD产品经营理念的PDT经理这个团队和能力建设。

  3、研发能力铁三角(后续专篇论述研发效率):

  架构设计能力(产品竞争力的保证)

  技术规划能力(是确保产品长期领先的保证,也是降低产品成本和质量的保证)

  技术实现能力(确保开发质量,降低成本)

  前文已经论述,很多企业实施IPD,很多止步于1.0阶段,重要原因是内功没起来,没有构建对应的能力体系做支撑,花架子多。

  四、提升经营业绩的方法论

  那如何站在产品经营的角度设计和实施IPD?本节告诉你答案。

  业绩提升的方法论体系

  前文已经叙及,IPD的本质和目标是产品经营,因此IPD的整个体系其实就是围绕着构建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产品经营结果而构建的。

  上图是我们基于华为IPD的成功以及我们观察辅导企业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系统的、面向产品经营的IPD咨询方法论体系,包含4大方面:

  战略目标及商业路径设计

  资源、财务预算核算以及结果的经营分析

  组织建设、能力提升和流程效率

  组织活力及土壤肥力

  企业要想真正实现IPD的效果,必须围绕上述4个维度进行。

  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在实施IPD过程中,往往只关注第3个层面的流程和组织,即便是该领域内容,也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比如:各模块没有真正打通,各体系能力没有建立起来,只有表面的流程这个层面,导致各体系并不能真正运作起来;更不用说其他3个象限的面向产品经营的体系建设,可能有不少顾问自己本身就缺乏经营思维,所以很多企业即便实施了IPD多年也没有真正构建起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IPD的实施也需要分阶段进行;但是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对路,长期坚持变革实践及优化改进,必将真正提升产品的长期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这其中的核心是采用的方法论要对。

  下一篇,我们将解析很多企业为之困扰的研发管理效率的难题。通过分析华为研发管理效率的构建,企业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研发管理效率。敬请期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知道谁适合自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