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5%酒精隔天只有80%了?

  (八达游春:阮放、郗鉴、卞壸、蔡谟、阮孚、刘绥、羊曼、胡毋辅之)

  浅斟细酌,把酒祝东风
  ——名人与酒的故事(14)

  胡毋辅之与犬饮、瓮间盗饮

  胡毋辅之(约269年-318年),字彦国,泰山奉高(今山东泰安东)人。胡毋约生于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卒于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五年(~263-~311)。高祖胡毋班,汉执金吾。父胡毋原,魏太尉长史,河南令。胡毋辅之被召为别驾、太尉掾,都不就任。因家贫,请求代为繁昌令,很有能干的名声。迁任尚书郎。晋惠帝司马衷太安元年(302),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讨齐王司马冏。胡毋辅之参与有功,赐爵阴平男。累转司徒左长史。又求外任,为建武将军、乐安太守,与郡人光逸昼夜酣饮,不理郡中事务。成都王司马颖为太弟,召为中庶子。惠帝光熙元年(306)年,司马越战胜司马颖等,为太傅录尚书。引胡毋辅之为从事中郎,复补振威将军、陈留太守。王弥经过陈留郡,胡毋辅之不能讨伐,坐罪免官。不久任宁远将军、扬州刺史,不到任,司马越又任命为右司马、本州大中正。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五年(311),司马越病薨于动乱之时。胡毋辅之避乱渡江。当时在建邺的琅邪王、安东将军司马睿,即后来的东晋元帝,以胡毋辅之为谘议祭酒,迁扬武将军、湘州刺史、假节。胡毋辅之到州未几,卒,年四十九。
  胡毋辅之少擅高名,州里称陈留阮放为宏伯,高平郗鉴为方伯,济阴卞壸为裁伯,陈留蔡谟为朗伯,阮孚为诞伯,高平刘绥为委伯,泰山羊曼为濌伯,泰山胡毋辅之为达伯,号“兗州八伯”。胡毋辅之有知人之鉴。性嗜酒,任纵不拘小节。当时太尉王衍有“四友”,一说为王敦、谢鲲、庾敳、阮修四人,另一说为王澄、王敦、庾敳、胡毋辅之。胡毋辅之与谢鲲、王澄、阮修、王尼、毕卓等人都任性放达。
  胡毋辅之不拘礼法,自己嗜酒成性,放浪形骸,自然结识的朋友也是如此.他常与酒徒厮混在一起,日夜酣饮,不理政事。有一次,他与毕卓等人在家里散发裸形,闭门酣饮.恰巧另一酒友光逸不约而至,但不得入门,只好脱下衣帽,从狗洞里大叫:我要喝酒.胡毋辅之听到后,知是光逸来了,于是赶快请他进来,一起喝酒.后人将这种饮酒方式名之为“犬饮”;比如毕卓,任职吏部侍郎,常饮酒废职.有一次听得人家酿熟了酒,就乘夜来到他家的酒瓮间,偷盗酒喝,被守酒人抓住.到天亮一看,见是毕吏部,马上释放.毕卓还没过瘾,就叫来了主人,在酒瓮旁边,一起喝,直喝和酩酊大醉而去.这件事被人传为“瓮间盗饮”的佳话;又比如,他的要好朋友叫阮孚的,因为要喝酒而没有钱,竟把金貂(皇帝近臣的一种配饰)换酒钱,被有司弹劾而降职;还有他的知交阮修,出门喝酒袋里从不带钱,而是把钱挂在杖头,一步步走到酒店,独自喝得大醉后,就拿下杖头的钱付酒账。胡毋辅之就是与这些朋友为伍.时人称之为“八达”和“八伯”。
  胡毋辅之自己不拘小节,也放纵儿子不拘小节。他的儿子名叫胡毋谦之,字子光。才学不及父,而傲纵过之。至酣醉,直呼其父字,胡毋辅之不以为意,谈者以为狂。胡毋辅之正酣饮,胡毋谦之规而厉声曰:“彦国年老,不得为尔。将令我尻背东壁。”(其意思是说:“彦国年纪大了,不能再这样!这样要让我将来光着屁股背向东面墙壁的。”)胡毋辅之听了欢笑着,把他叫进来一起喝。他的所作所为就是这样。他的儿子年纪不到三十岁就死了
  但胡毋辅之也有他的特点.根据史书记载,他有知人之鉴,好友王澄评论他说,彦国吐言甚佳,好像是锯木霄,霏霏不绝,的确是后进中的领袖。有一次,胡毋辅之和几个朋友外出旅游,经过河南城门,就在城旁的一条小河边饮酒.大概因为天气寒冷, 河南驺卒王子博盘腿坐在他旁边,胡毋辅之大声呵斥让他去取火。王子博说:“我是一个小卒,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怎能又被人使唤呢!”胡毋辅之只好自己生火.此后,他和王子博谈了一席话,知道他才学非浅,就感叹地说“我不如你啊!”后来就把王子博推荐给河南尹乐广,乐广接见了王子博,非常赏识他的才能,升他做了工曹.胡毋辅之就是这样推荐,提拔人才的。
  晋代的所谓“八达",“八伯"等人,多为名士,由于终日沉湎于酒,始终无所作为,酒误了他们一生。他们应该是和阮籍一样,本有济世志壮志,但迫于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八王之乱”,他们只能纵酒,故作狂放,以此反抗当时的黑暗统治、逃避乱世与虚伪礼教。因而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自保图存,最后郁郁以终。

  西晋皇族闹内乱,八王争夺中央权。
  刀兵水火不相让,百姓遭殃苦难言。

  大小官员为自保,假装狂放以避难。
  犬饮瓮间来盗饮,八达八伯亦称善。

  2017年11月27日于古蔺映月村写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晋朝时,东海王的幕僚胡毋辅之,就是个大酒鬼。有次他招了帮人,躲在家里大喝特喝。他的好朋友光逸来找他,门人不让进。光逸急了,脱了衣服钻狗洞,大叫胡毋辅之的名字。屋里人一听,马上把光逸请进来,继续通宵达旦畅饮。

}

  75%、95%的酒精到底有什么区别?应该怎么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隔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