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三个月,不开心,要辞职吗?

时间临近年关,除了KPI考核,领导们最犯愁的就是下一年的招人计划了。互联网公司的主管老刘最近也在烦心这个事儿。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妹子让他赶紧上报下一年的用人计划。可这两年使用应届毕业生不愉快的经历,却让他在校招和社招之间犹豫不决。

原来去年老刘的项目组业务扩张,就新招了三个应届毕业生充实队伍。三个95后的小伙子到岗后,老刘十分看重他们,不顾平时工作的繁忙,亲自带教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几个新人的技术提高了上去,项目组的很多工作也都交给了这几个新人做。可惜好景不长,一年的实习期还没结束,三个帅哥就有两个提出了离职申请。一个说觉得这份工作不是自己想做的,想重新尝试其他的工作。而另一个离职的理由则是为了准备考研,可当时已经是十一月份了,时间上根本来不及准备最近一次的考研。老刘也试图挽留两个人,可两个年轻人根本不为所动,连即将到手的年终奖都不要。本来公司正常的离职周期都是30天,他们不到一个星期就办完了离职手续,连工作交接都没做好。这下可坑苦了老刘,人一下子走了两个,一时半会儿又补充不了。可多出的事情还是要做,老刘只能自己扛了下来,每天下了班之后都要加班。

所以这次人力资源部问他新年的用人计划时,老刘纠结了。如果还是招应届生,他怕又遇到之前的情况。可如果用社招的人,工作上可能有不好的习惯,而且不好带教。

工作不开心就辞职?真相是所有行业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工作最糟心

其实老刘遇到的这个事,在近几年的职场中还挺常见的。95后的职场新人们在工作这件事上,更加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干的不开心,就会选择裸辞。他们是在物质比较富足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对物质方面没有太大的追求。不像70、80后小时候穷怕了,长大工作后就想通过努力获取很多东西,来给自己创造一种安全感。

老刘组里裸辞的那两个小兄弟,后来看他们发的微信朋友圈状态,并没有准备考学或找新的工作,而是一直宅在了家里。晚上熬夜玩游戏,白天睡觉成了他们的日常。偶尔也会发一条朋友圈感叹一下自己越来越颓废了,准备找一个工作来做。可第二天,却依然恢复到了那个颓废的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社会现象呢?因为95后这批年轻人很多家庭条件都非常优越,从小没为物质发过愁。而他们的父母也不会给他们太大的赚钱压力。所有他们对工作的期望,主要集中在是否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贴合。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工作的要开心。

可当他们实际踏入职场之后,才会发现无论做哪行,都会遇到糟心的事儿。很多人会觉得公务员是最好的职业,从某些方面来说可能是这样。可一些基层的公务员也会苦恼于工作量大,收入一般,晋升通道狭窄。有人又会觉得教师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每年还有三个月的寒暑假。可只有老师们自己知道,教书育人的辛劳,有的年轻教师为了教学任务,甚至到30多岁才有时间生育自己的子女。程序员作为最近十年,薪资增长最快的职业之一,也曾经是一个热门的职业选择。可那些在30多岁就不得不转行的码农,心里的心酸又有几人知晓。

所以这世上就没有什么完美的职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相信95后的职场新人们,很快也会成熟起来,懂得这个道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班不到三个月辞职要多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