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青海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安全性好不好?

白内障是一种眼睛内晶状体发生浑浊并静儿影响视力的疾病,是首位致盲性眼病。引起白内障的原因很多,包括年龄、外伤、炎症、糖尿病、先天发育等因素,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白内障的流行情况各地区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的发病率逐步提高。白内障一旦形成并影响视力后,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恢复视力。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是目前最好的手术方式,是高科技技术结合显微手术的重大成果。自从1967年美国Kelman医生发明了第一台超声乳化仪并应用于临床,之后经过众多眼科专家30多年不断改进、完善,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先进而成熟的手术方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目前已在发达国家普及,有90%以上白内障患者采用此治疗方法。我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2001年占白内障总手术量20%。该手术是在眼角膜或巩膜的小切口处伸入超声乳化探头将浑浊的晶体和皮质击碎为乳糜状后,借助抽吸灌注系统将乳化的晶状体吸出,同时保持前房充盈,然后植入人工晶状体,使患者重见光明。超声乳化技术是一种真正实现了微切口、无痛苦、手术时间短、快速复明的手术,发展至今已成为屈光类手术,手术方式日趋完美,手术效果实现了跨越式的飞跃。

我院眼科于1995年开始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是国内较早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提高了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和社会效应。此手术主要优点有:手术切口小、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散光小、愈合快;手术操作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状态下进行,并发症少,术后视力迅速恢复,治疗周期短等。近年来我院不断更新先进的超声乳化设备,掌握其先进技术,使手术技术及时与世界上先进技术同步发展,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众多患者慕名而来,广州市外的患者达到近40%,2014年患者手术数量达1500例,位于广州市各大综合医院前列。截止至目前已为来自全国各地数万名白内障患者解除病患。我院眼科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已达到国内、省内先进水平,在2014年广东省卫计委委托广东省医学会开展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评审中以全优成绩首批获得通过。

        1. 微创:超声乳化探头通过1.5mm-3.2mm的微小切口即能完成对白内障的乳化吸出,具有不缝合、不增加散光、安全性好、恢复快等优点。

        2. 无损伤技术:超声乳化针头仅对浑浊的晶状体发生作用,对眼内邻近的组织如角膜、虹膜、视网膜等几乎不产生不良影响,大大提高了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角膜透明,瞳孔反应敏捷。

        3. 手术适应证提前:超声乳化技术,把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性提到了最高点,视力低于0.3,甚至在0.5左右即可手术,即只要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或者学习就可以实施手术,而不必要等到白内障成熟后才手术治疗,避免了患者视物模糊到失明漫长痛苦的过程,也避免了白内障引起青光眼的可能性。

        4. 适应现代生活:超声乳化技术使手术切口只有2-3mm,不用缝合,除很快获得良好的视力外,还具有手术时间短、不打麻药、住院时间短甚至不住院,不限制活动、术后不用服药等优点。

视觉质量的改善:正常情况下,眼内的晶状体起一个约19D的凸透镜作用,而且还可以调节,既能看远也能看近,当白内障发售,这些作用明显减弱甚至消失。所以,白内障摘除的同时要植入人工晶体来代替原有晶状体的功能。近年来,我院眼科率先使用几种新型人工晶体,如调节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能使术后眼睛具有看远看近的双重功能,远近都能看得清楚;散光人工晶体能除能矫正眼睛的相差,使术后的视觉更加清晰,此外可滤蓝光的人工晶体对外界有害光线起到较好的过滤作用,能保护视网膜免受有害光损伤。

眼科拥有一支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白内障手术专业团队,在2014年广东省卫计委委托广东省医学会开展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评审中以全优成绩首批通过专业论证。学科带头人眼科主任沙翔垠教授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临床博士研究生毕业,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广州市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眼科学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激光分会常委、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成果项目评审专家、《中华眼外伤杂志》编委、澳大利亚“国际光明之行”特邀白内障手术专家。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研究重点项目基金、广大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医学科学研究基金等科研课题的研究,参与研究的1项课题获得2005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及2007年广东省科技二等奖。沙翔垠教授具有丰富的眼病诊治经验和精湛的眼科手术技巧,擅长白内障手术、眼底病手术、角膜移植手术等眼科显微手术,独立施行超声乳化术近万例,多次应邀在国内多家医院和学术会议上进行白内障手术演示和学术讲座。团队中尚有姚达强主任医师、方秋云主任医师、杨瑞明主任医师等具有很好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巧和丰富的眼病诊治经验。

白内障是眼科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待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多达400万。我院眼科作为医院重点发展的科室与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病源覆盖全国,主要来自广东省内患者和来自海南、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市患者,并多次与澳大利亚眼科医生一起远赴柬埔寨等国家施行白内障手术,声名远播海外。同时,我院眼科也是“国际狮子会”白内障手术技术指导单位,得到了业界的认可、患者的信任和社会的赞赏。我院眼科以科学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眼科技术整体水平,用科学方法结合实际吸收国外新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给白内障患者带来了福音。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手术方法,必将更广泛地得到推广应用,使更多白内障患者早日恢复视力。

在柬埔寨“国际光明之行”活动中检查白内障术后患者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11月26日,西宁野生动物园里的雪豹“凌寒”顺利完成白内障手术。西宁野生动物园称,此次应用超声乳化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成功治疗患有白内障的野生雪豹,这在国内乃至世界均为首例,意义深远。

  凌寒,一只出生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雪豹。被送到西宁野生动物园救治的那一天,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工作人员便给它起名为“凌寒”。

  “凌寒是一只高龄雄性雪豹,送来时双眼无视力,右眼有明显白内障。”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说,西宁野生动物园兽医团队决定先对凌寒保守治疗,等治疗好外伤,帮助它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

  凌寒入园后,工作人员每天按时常规消炎,加强营养补充。经过10个月的康复,凌寒除了眼部,身体其他部位均已恢复正常指标,体重增加到40千克以上,达到做白内障手术的条件。

  11月26日,中国农业大学野生动物疾病专家金艺鹏教授团队与西宁野生动物园兽医团队对凌寒实施麻醉,开始手术。整台手术耗时6小时,成功为凌寒右眼的白内障实施手术,并更换了日本美尼旺捐赠的人工晶体。随后,兽医又对凌寒左眼破裂的第三眼睑做了修补,避免其长期对角膜的摩擦乃至损伤。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目前治疗人眼白内障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现已在犬、猫等小动物身上临床开展使用,此前尚未检索到应用于雪豹的报道。”齐新章说,手术成功,不仅有望恢复凌寒的视力,极大提升它的生活水平,也为今后涉及眼科方面的野生动物救护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金艺鹏说,手术很顺利,效果比较满意,关于预期,由于个体不同,后期康复也会有差别,他们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雪豹,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国约有2000多只,是全球最主要的雪豹分布国。雪豹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三江源地区是雪豹最重要的分布地之一。

  相关新闻:雪豹凌寒重见光明

  11月26日,对西宁野生动物园的雪豹凌寒来说是极其特殊的一天。

  在中国农业大学野生动物疾病专家金艺鹏教授团队、西宁野生动物园兽医团队、云华动物医院团队、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团队的通力配合下,凌寒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左眼第三眼睑修补术顺利完成,重见光明。

  今年1月,杂多县的一名生态管护员在巡护时发现了受伤的凌寒。当时凌寒伤势较重,这名生态管护员联系了当地的森林公安民警,并将受伤的凌雪交给了森林公安民警。

  凌雪伤势不容乐观,当地的森林公安民警征得省林草局的同意后,连夜冒雪将受伤的凌雪送到西宁野生动物园救治。

  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说,经初步诊断,凌寒体质消瘦,毛凌乱无光泽,口、鼻无分泌物,双眼无视力,肛门周边无排泄物污染,额头、背部擦伤部位毛脱落皮肤裸露发红,靠近时应激反应较小,精神萎靡。

  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说,凌寒是一只高龄雄性雪豹,体重约25千克,年龄在11岁以上,根据相关数据比较,已接近野生雪豹的年龄极限。看到年迈体弱的凌寒,西宁野生动物园兽医团队为它恢复身体。待身体恢复后,准备做手术。

  2月25日,金艺鹏教授携团队前往西宁对凌寒实施麻醉,并做了全面的临床检查。此时,凌寒的体重已恢复至30千克,检查时精神状态正常,有警觉性,站姿、运步正常。麻醉后,凌寒状态平稳,肌松效果良好。眼科检查裂隙灯下可见,左眼因外伤导致角膜穿孔,部分虹膜脱出,荧光染色后见角膜溃疡,需恢复虹膜并缝合角膜。发现凌寒右眼有明显白内障,专家建议手术治疗。

  对雪豹做白内障手术,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齐新章说,专家检查凌寒的牙齿发现,它的牙齿有明显磨损,左上颌臼齿、前臼齿及上、下颌切齿全部脱落,左上颌犬齿齿折,仅存残根。右下犬齿齿折,仅存残根。全身检查见左前第三趾甲缺失,背部外伤愈合。专家建议在进一步恢复凌寒身体状况的情况下,探讨手术恢复视力的可行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凌寒身体恢复良好,达到手术的条件。齐新章说,凌寒右眼视网膜和对光反射均正常,为了能够保证它对周围颜色的捕捉能力,金艺鹏教授团队与西宁野生动物园的兽医团队经过多番商议与沟通,确定对凌寒右眼做白内障手术。

  11月25日晚,金艺鹏教授与4位助手先后抵达西宁,连夜查看西宁市云华动物医院手术条件。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及云华动物医院专家对凌寒病情交流,制定次日手术流程及分工,并对先期抵达的诸多仪器设备安装调试,眼科手术显微镜等大量仪器设备均为热心企业提供无偿使用。

  11月26日9时50分许,金艺鹏教授团队麻醉师与西宁野生动物园兽医团队对凌寒麻醉,装笼转运。

  10时28分许,将凌寒转运到西宁市云华动物医院。后称重,确定凌寒的体重已达到43.8千克。经过一系列检查和准备,11时45分许,凌寒进入手术室手术。一个半小时后,凌寒右眼白内障手术成功,还更换了日本美尼旺捐赠的人工晶体。

  随后,兽医又对凌寒左眼破裂的第三眼睑做了修补,避免其长期对角膜的摩擦乃至损伤。

  15时整,手术顺利结束。

  15时20分许,凌寒清醒过来,转运回西宁野生动物园,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后期护理。

  齐新章说,护理期间,西宁野生动物园的护理团队每天对凌寒双眼进行不少于6次的药物冲洗,密切观察其恢复情况。一个月后,将择机复查,若恢复顺利,凌寒将恢复正常视力。

  凌寒牙齿磨损、脱落严重,已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救治完成后,将根据《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规定,上报国家林草局统一调配。

  西宁野生动物园现有雪豹12只,其中3岁的傲雪是国内目前唯一人工繁育雪豹,其他11只均为救护的老、弱、病、残个体,近80%为年龄超过10岁的老年个体。

}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实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先后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前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实施具有很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通过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我们已与文献出版商建立了直接购买合作。

你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进行实名认证,认证成功后本次下载的费用将由您所在的图书馆支付

您可以直接购买此文献,1~5分钟即可下载全文,部分资源由于网络原因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请您耐心等待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