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西宁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到底是好在哪啊?

  记者从青海西宁野生动物园(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了解到,一只受伤的大龄雪豹近日在青海接受了白内障手术。目前这只名为“凌寒”的雪豹身体各项指标良好。

医生为“凌寒”雪豹“凌寒”做手术 (西宁市野生动物园供图)

  这只雪豹是从位于澜沧江源头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救助来的。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说,今年1月初,玉树州杂多县的一名生态管护员在巡护时发现了这只受伤雪豹,随后联系当地森林公安局对雪豹进行救护。
  经青海省林草局同意,玉树相关部门于今年1月20日上午将它从玉树送至西宁野生动物园进行救治。
  由于雪豹抵达西宁的日期恰逢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故为其起名“凌寒”。
  “‘凌寒’为一只雄性雪豹,刚到动物园时,体质消瘦,被毛凌乱无光泽,精神萎靡。体重约25公斤,年龄在11岁以上,根据相关数据比较,已接近野生雪豹的年龄极限。”齐新章说。
  2月25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金艺鹏携团队来青海对“凌寒”进行全面检查,最终发现“凌寒”左眼因外伤导致角膜穿孔,部分虹膜脱出,荧光染色后见角膜溃疡,需恢复虹膜并缝合角膜;其右眼有明显白内障,视网膜功能正常,建议手术治疗,最大限度恢复其视力。
  自“凌寒”被救护以来,针对它的病情,动物园每天对它进行常规眼部消炎,并且加强营养补充。经过10个月的恢复,“凌寒”除了眼部问题,身体指标均已恢复正常,术前体重增加至40公斤以上。
  11月26日上午9时50分,金艺鹏团队与西宁野生动物园相关人员对“凌寒”进行麻醉,并装笼转运;10时28分“凌寒”抵达西宁云华动物医院进行术前检查准备;11时45分“凌寒”进入手术室。 

雪豹“凌寒” (西宁市野生动物园供图)  

  在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团队等各方配合下,90分钟后,雪豹右眼白内障手术顺利完成。
  金艺鹏介绍,当日他们还为“凌寒”更换了日本美尼旺捐赠的人工晶状体,并对“凌寒”左眼破裂的第三眼睑进行了处理缝合,避免其长期对角膜的摩擦和损伤。
  “此次雪豹白内障手术我们用了在治疗人体白内障手术中最有效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效果比较满意。由于动物个体不同,后期康复也会有差别,目前我们持谨慎乐观态度。”金艺鹏说。
  金艺鹏说,此次手术不仅有望恢复“凌寒”视力,极大提升其福利水平,也为今后涉及眼科方面的野生动物救护提供重要借鉴,相信之后国内会有更多野生动物因为这项技术而重见光明。
  雪豹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青海三江源地区是雪豹最密集的分布区。救助“凌寒”的西宁野生动物园现有雪豹12只,其中3岁的“傲雪”是国内目前展出的唯一人工繁育雪豹,其他11只均为救护的老、弱、病、残个体,近80%为年龄超过10岁的老年个体。
  齐新章说,“凌寒”牙齿磨损、脱落严重,已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本次手术救治完成后,他们将根据《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规定,将其上报国家林草局统一调配。

}

  【解说】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11月28日宣布,中国首例雪豹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手术在西宁成功实施。

  此次接受白内障手术的雪豹于2019年年初救护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系一只高龄雄性雪豹,因收治时正逢二十四节气中“大寒”,故为其起名为“凌寒”。

  【同期】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负责人 齐新章

  2019年1月20号,西宁野生动物园也就是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接收到了一只雪豹,这只雪豹是在咱们玉树藏族自治州由当地的牧民在自己家附近发现的,受伤瘫倒在地然后没有动弹。当时接收到这只雪豹的时候看到的状态是非常的差,体重大概只有50多斤,身上的背毛非常的凌乱,看不到任何的东西,包括它的头上、鼻子部位然后还有后背都有一些明显的外伤。

  【解说】后经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团队对“凌寒”进行体检后发现,雪豹“凌寒”右眼有明显白内障,失明两年左右,左眼有明显外伤,在决定对其进行康复调养后,以便对其右眼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

  此次雪豹白内障治疗手术于本月26日开始实施,经历雪豹转运、麻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安装人工晶体等环节,整台手术耗时6小时;而后27日为雪豹“凌寒”术后观察日。

  【同期】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 金艺鹏

  现在我们用的这个白内障的这个治疗技术呢,其实在我们兽医临床是已经很广泛的在使用了。但是在雪豹的话,因为我们也查过相关资料,反正按照现在我们调查的这个资料的背景来看,我们还没有看到先例。这一次我们对于雪豹眼科这些测量,我们积累的一些数据对今后我们治疗,因为从这个来看的话,雪豹之间的打斗是经常会造成眼部的损伤的,所以以后对眼睛的治疗应该是家常便饭了,所以我们有了这些这个基础的数据,对我们将来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解说】据了解,接下来一月,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雪豹护理团队将对“凌寒”眼部实施每天不少于6次的药物冲洗,并密切观察其恢复情况、择机进行复查。

  【解说】齐新章表示,“凌寒”牙齿磨损、脱落严重,已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救治完成后,将根据《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规定,上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调配。

  【解说】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之称,1996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已将其列为濒危物种,目前中国是全球雪豹最大分布国,涵盖其60%的栖息地。

  (记者 张坤 青海西宁报道)

}

一直以来,白内障都是严重困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头号元凶。而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的白内障手术已无法满足中老年患者对视觉质量提高的要求。面对愈发庞大的白内障患者人群,西宁爱尔眼科医院于2017年全面开启“焕晶计划”,力求将更先进的手术技术和更高端的人工晶体完美结合,令更多老年人告别朦胧视界,重返年轻时代。

中国援外医疗队眼科专家

历任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西宁中古友好眼科医院院长、中国赴非洲援外医疗队眼科专家。曾于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天津眼科医院、苏州眼科医院、上海市残联、西安市第四军医大眼科、同仁医院眼科等医院进修学习。从事眼科临床、教研、教学工作30余年,专业技术精湛,是我省率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眼科专家之一。

看得见还不够,还要看的好

事实上,任何行业的产品都会有入门和高端之分。对于眼科手术和人工晶体而言,道理同样如此。

爱尔眼科医院青海总院院长杨玲,在谈及白内障手术科技发展时,解释道:“过去的白内障手术的目的就是复明,给患者植入单焦点晶体,术后只能看近或者看远,只能提高视力,不能解决视觉质量的问题。能看得见,但看不清。而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了,白内障手术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地追求复明。我们的新目标是尽最大能力提高术后视觉质量。现在白内障手术追求的是,不但要看得见,还要看得清、看得舒服;不但要能看远,还要能看中、看近;不但白天视力要好,还要晚上视力也好。因此,因此晶体显得至关重要!”

先进设备助力最佳视觉质量

目前,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已配备目前先进的白内障手术设备。

先进手术设备的引入,也只是帮助白内障患者达到最佳视觉质量的第一步。随后的高端人工晶体植入,同样是白内障手术的重中之重。

新无极人工晶体开启白内障“新视界”

今年六月初,我院刚刚完成了一例,同样也是青海省首例新无极连续视程“功能性”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

患者俄智先生,今年55岁,是一位藏族同胞。俄智先生的双眼患有并发性白内障,随着白内障病情的加重,俄智先生的视力逐步下降一年多的时间。这大大影响了俄先生的日常生活,因听说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可以做“更高级”的白内障手术,于是俄智先生来到了西宁爱尔眼科,通过杨玲院长的询问和诊断后,推荐俄智先生使用“新无极”晶体实施白内障手术。

在成功实施手术后,俄智先生术后的视力达到了看远/iframe/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内障微创手术怎么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