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抽筋的急救方法你需要知道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以往又称为高热惊厥,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主要发生于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引起的发热时,其发生率约占全部儿童惊厥的2~5%。由于热性惊厥的发生率高,部分病人可以出现神经系统的损害,因此需要家长朋友对本病有所认识和恰当的处理。

1.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热性惊厥与脑发育不成熟、感染等因素有关,部分患儿是由于遗传因素所致。

2. 热性惊厥一般发生在3个月到5岁之间的儿童中,抽筋持续的时间多在5~10分钟以内,也可达20分钟以上。

3. 表现出牙关紧闭、眼睛上翻、肢体抽动、呼之不应、脸色发紫、口吐泡沫等。

4. 如果发作时有以下情况:孩子的年龄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发生抽筋时的体温小于38度、一天内多次抽筋或抽筋的时间长,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复杂型热性惊厥。这种类型的热性惊厥的预后不确定,需要医生和家长长期给予孩子密切的关注。

发生热性惊厥时,首先需要考虑:

孩子是否有神经系统的感染;

发病前孩子有没有神经系统异常;

有没有低血钙、低血糖等问题。

如果除外这些问题,就可以诊断热性惊厥,并给予相应处理。

孩子发生热性惊厥,家长该怎么办?

在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时,往往家长很紧张、手足无措,害怕孩子会抽筋而致死或者将来留下弱智等后遗症。

在这里需要告诉家长朋友的是:

1. 一旦孩子出现热性惊厥,家长必须保持冷静,要马上把孩子保持在正确的体位,一般情况下应把孩子放成侧卧位,立即清除口腔中的食物、唾液等,以免吸入到呼吸道中引起窒息。

2. 如果孩子抽动很厉害,一定不要过分用力把孩子的四肢按住,不要把手指、筷子等塞在嘴里,而应扶好身体使孩子不至于发生创伤。(抽筋一般不会咬伤舌头,即使咬伤也会很快长上,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东西或给药,强行掰开孩子嘴可能造成损伤,塞进去的东西还可能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还可能损伤牙齿。相反,抽搐时如果孩子嘴里有东西,可能的话还应该轻柔地取出。

3. 如果抽筋持续不停,应该立即打急救电话,或送孩子到就近的医院进行处理,主要是止抽筋、降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

4. 对于那些多次发生热性惊厥的孩子,应该在抽搐停止10天后复查脑电图,了解是否有癫痫波或其它异常,同时对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进行观察。

5.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孩子发生抽筋前有什么异常的表现,并根据医生的要求给予正确处理。

医生一般会要求家长在家里准备一点急救药品,如退烧药、安定、感冒药等(退烧药服用时的温度与一般儿童的温度要求低一些)。

对部分患复杂热性惊厥的孩子,医生可能根据病情给予长期服抗惊厥的药物,这时家长应配合医生的要求,按时给孩子服药,注意服药后有没有不良反应等。

}

危险就在你我的身边,它还在继续;危险无处不在,但我们并不被动。提早准备,别让孩子的伤害源于我们的无知——

一项最新的医疗调查结果显示,意外伤害事件已经成为中国儿童的第一“杀手”。意外伤害导致的儿童年死亡人数逐渐攀升,已经超出了任何一种可以导致儿童死亡的恶性疾病年死亡人数的总和。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去年因为意外事故导致死亡的孩子是1.6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相当于一个班级的孩子过早夭亡。这样的意外带给家庭的创伤永远不可修复,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很多意外是完全可以防范的,而出现意外之后的急救尤为重要。不少意外事故都需要及时处理然后再送往医院,限于经验和知识的缘故,很多监护人在面对孩子的意外事故时,不知道怎样处理或者进行了错误处理,从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各班很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以下举例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流鼻血时的急救方法:

1、用冷水在鼻以上的额头部位进行冷敷。

2、捏紧鼻腔,安静地伸长下巴用口进行呼吸,数分钟后便可停止。

3、止血后不要在短时间内再大力地捏擦鼻腔,以免再度流血。如双鼻腔流血,将双手 举起,如左鼻腔流血,将右手举起;如右鼻腔流血,将左手举起。此种方法可迅速止血。

4、不要用脱脂棉花或草纸等堵塞鼻腔,因为使用这些多纤维质的东西堵塞时,会因鼻 中留下的纤维质,引起再度出血的现象,所以最好用卷扎好的纱布塞入。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口上面阻碍伤口愈合;

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

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

5、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孩子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孩子中暑时,体温增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面色潮红、无汗、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精神恍格。有的因出汗过多而丢失大量盐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痉挛,严重的可有抽风、昏迷、血压下降、皮肤出血等。

1、孩子中暑时,尽快将孩子移到阴凉处,脱去孩子衣物,注意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可用冷水、冰块或酒精擦体,或用低于体温3—5℃的温水洗澡。或在患儿腋下、腹股沟放冰袋。给孩子进冷饮,争取使体温降至38℃以下。有呕吐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不要喂,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设法降低室温。可以用电扇及空调等降低环境温度;

3、多让儿童喝水。可给儿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等去暑药。

4、重症者赶快送医院治疗。

惊厥是由于大脑反应性异常引起的一种突然发生的症状,患者短时间的全身抽搐或局部肢体抽搐。惊厥发生前儿童可能大声哭闹,接着意识丧失,全身发紫,同时屏气,几秒钟后四肢开始节律地屈曲抖动,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发生。这种症状可能持续几分钟之久。惊厥以4岁以下儿童多见,可分为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两类。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较多见,常常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的第一天,39C以上的高热最易发生。

碰到孩子抽筋,我们往往惊恐万分、束手无策。下面简要介绍发生惊厥时的紧急处理 方法,可使我们摆脱困境。

1、一名教师一手把孩子平抱在膝盖上,让孩子的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使孩子呼吸通畅。另一只手用大拇指掐压患儿的人中。

2、另一名老师赶紧取一筷子(最好外面包一层清洁的布或纱布),插在两侧或一侧上下大

牙之间,以防止舌咬伤以及舌后坠引起的窒息。如果来不及老师先把自己的手指塞在孩子的口中。(被孩子咬时,有些疼要忍住),同时用另一只手捏住患儿手上的虎口穴用劲掐压。

3、取冷湿毛巾大面积敷于额头,5至10分钟换一次,以利迅速散热降温。

4、打电话给家长,让他迅速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及早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昆虫等生物性异物,多在儿童睡眼时进人外耳道。昆虫类异物因爬行骚动而使孩子产生难忍的疼痛和不知,儿童表现为哭闹、烦燥不安,偶尔可引起眩晕及耳鸣,严重者可致鼓动膜损伤,影响听力。

1、可用酒精或油类液体滴入外耳道内,将进入的昆虫淹死,再固定儿童善用耳镊将其取出,然后用棉签擦净耳道即可。

2、用此方法难以取出昆虫时,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1、仔细观察异物是否植入眼内。

2、如果异物没有植入儿童的眼睛,可以翻开儿童的眼脸,让儿童向下看,用消过毒的棉签轻轻地将异物拨去。

3、如异物植入眼内,千万不要去动它,用一块消毒的纱布垫盖在儿童受伤的眼睛上,并用纱布或布条加以固定,并立即就医。

十一、呼吸道 气管异物阻塞的紧急处理措施

1、孩子呼吸道被异物阻塞后,应该先检查口腔并设法将异物取出;如果孩子还能说话、哭叫或咳嗽,并能配合大人的指令,应鼓励其尝试用力咳出异物;

2、若有异物,用手挠舌根部,使其呕吐。引起窒息的异物多卡在喉咙,特别像薄膜、果冻类异物,通常只有部分被吸入喉腔,还有部分在声门外,这时用手挠舌根部,有时可将异物咳出。

3、让孩子俯倾并拍背。如怀疑异物吸入孩子气道,应将其道呈倒立状态,头部下垂, 抢救者用手用力拍打其背部,借助重力,促使异物排出。

4、挤压腹腔喷出异物。有时咳嗽后,气体咳出而不能吸入,肺内气体渐少,咳出气流 很小,这时需借助压腹和膈肌上升的冲击力,加大咳出的气流,将异物喷出。做法是让患儿站

立前倾,抢救者在其后用双手重叠拢在患儿上腹部,冲击性挤压,使其腹压增高,膈肌抬高,加大胸腔压力,促使肺内产生强大气流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

如果异物去除,阻塞缓解,但病人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十二 食物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

噎食发生具有以下特征:

1、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痛苦表情。

2、患儿通常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抠口腔。

3、如为部分气管阻塞,可出现剧烈咳嗽,咳嗽间有哮鸣音。

预防噎食,除了及时治疗诱因,还应做到“四宜”:食物宜软,进食宜慢,心宜平静,食宜适量。如万一发生噎食,可采取以下急救法:

1、清醒儿可采取坐或站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只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的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噎食严重者可仰卧位)---------抢救者按上面方法冲击脐上部位,这样冲击上腹部等于突然压力迅速增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上移,并被驱出。

2、如无效,可几秒钟重复一次,造成人为咳嗽,将阻塞食物冲出气道。再无效,就急送医院处理。

休克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可以致命。

1、必须尽快设法与医院取得联系,或请医生来急救。并马上通知联系家长。

2、让儿童平躺着.除头部外伤者外,要注意让他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否则一旦脑部缺氧3—4分钟,就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3、注意保证儿童的呼吸道畅通。千万不要给儿童热敷,因为会使血液迅速从体内的器官中流出,造成危险。

4、随时检查儿童的脉搏,密切注意儿童病情的变化。

儿童8个意外伤害急救方法

导读: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7%的父母接受过有关处理儿童意外伤害的基础培训或教育。如何对儿童意外伤害采取急救措施,这在当前仍是个非常新的话题。其实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可以帮助将伤害降低到最低,并且为专业医生的进一步急救打下很好的基础,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对孩子来说是生与死的差别。

首先要第一时间让孩子脱离热源,把烫伤部位放在洁净的凉水中冲淋,时间是15-20分钟。如果烫伤的部位没有办法放在凉水中冲淋(如面部烧伤),可用冷湿的毛巾覆盖在局部,然后每隔1到2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有条件的话最好在毛巾上面放置一块冰块以保证毛巾冷湿而持续降温。这样有助于及时散热,减轻孩子的疼痛感及烫伤程度。在冷却烧伤局部后,可用宽松而合身的衣物覆盖在烫伤局部,以防止创面感染。

当然,烫伤严重的孩子还是应该尽快送去医院,以得到专业的处理。

若有超过1岁的幼儿发生窒息,首先要柔声询问孩子是否还能说话。假如他可以说话、咳嗽或呼吸,就要引导他自己设法把梗塞物咳出来;反之,就必须马上用腹部推压法进行急救,具体做法是站在孩子后面,一手握拳头,放在孩子肚脐上方、胸骨下方,使孩子紧紧贴近救助者,用握紧的拳头快速向上、向内推压孩子的腹部,连续地推压直到120急救人员赶到、或见到异物排出、或孩子出现意识不清了才停止推压。

对于1岁以下的孩子,万一发生窒息以外,应使用背部拍击、胸部按压法进行急救,具体是先5次背部拍击,然后5次胸部按压,反复交替进行急救。

而当孩子意识不清、没有呼吸或有那样的趋势时,则马上要给予呼吸急救。具体是先开放孩子的气道,观察孩子是否有呼吸的起伏。如果孩子口腔里有容易取出的异物,则小心的将异物取出来,但切不可盲目地用手指在口腔里乱抠,这样有时反而会把异物推入气道内。倘若急救者没有看到孩子口内有异物,在开放气道后也未见孩子有呼吸,马上给予2次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吹气的时间是1秒钟),并且按照胸部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的比例交替进行,直到孩子能够进行自主呼吸或者急救中心专业人员赶到为止。

首先,千万不要恐慌,要安慰受伤的孩子,使他尽可能的安静、放松。随后应立即使用

金薄金奶粉 宝宝爱喝 妈妈放心

肥皂彻底清洗被咬伤的伤口,以减少感染风险。然后隔着纱布冷敷以保护皮肤,并快速就医。

孩子的抵抗力相对较差,所以在被动物咬伤后,无论那些小伤口看上去多么的轻微,都要去就医。医生会检查孩子是否接受了合适的破伤风免疫,或者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如果孩子是误食毒物中毒,应立即用软布、一次性毛巾或面巾纸包住手指,取出剩在孩子口中的毒物。同时保持孩子的左侧卧位,这样可以延缓胃内容物的排空,也可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呕吐物的排出。对于接触毒物中毒的孩子,要立即用肥皂及流动的水冲洗局接触部位,以清除植物的汁液。对于吸入毒物中毒的孩子来说,应立即把孩子带离中毒现场,假如孩子已经失去意识,就要立即按照意外窒息的应急措施进行抢救。

一旦发生触电,千万不要去拉触电的孩子或电线。一定要先迅速切断电源,不要用手直接拉。否则不但无法救孩子,还可能伤及大人。

最重要的是在接触孩子之前一定要先关掉电源,如果关不了,则可用厚而干的衣服、木棒或用干毛巾绕在孩子脚上推开或拖开孩子。在孩子脱离电源之后,要尽快将孩子移到通风较好的地方,然后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首先,要尽快用镊子取出容易夹住的小物体,如果是不容易取出的小物体,或物体过大,或是插入过深,则需要求助医生或通知120急救中心,千万不要勉强地取出或移动这些物体。有需要的话,也可以用绑带固定物体防止它旋转、活动或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然后可以用干净的水来给孩子冲洗伤口。有些时候穿刺的物体虽然已经取出,但是其实已经造成了内出血,甚至感染。

一旦孩子鼻子出血,要及时帮他止血。首先,让孩子坐下来,安抚他的情绪。然后用大拇指和另一手指完全夹住鼻子的柔软部分,向面部骨头方向轻轻地捏压住鼻子。按压姿势要保持5分钟,并且期间不要停止压迫而察看出血是否停止。在压迫5分钟后,轻轻松开鼻子以防止再次鼻出血。鼻出血停止后,要让孩子保持至少30分钟的安静活动或轻微活动,当然,记得提醒孩子不能擤鼻子,以防止再次出血。

金薄金奶粉 宝宝爱喝 妈妈放心

8、骨折和关节脱位急救

万一孩子发生了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情况,千万不要随意地移动或搬动孩子,因为可能会引起受伤处进一步的错位,以及血管因压迫而破裂出血。首先要问他受伤的部位是否能够移动,如果他说可以,只是感觉稍微有一点疼,那通常说明受伤并不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让孩子选择自己舒服的姿势休息,然后在受伤处盖上一层布,受伤后的24-48个小时内每隔2-3个小时对受伤部位用冰袋进行冷敷,这样可以减轻受伤部位疼痛、出血以及肿胀,但是冷敷的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还可以用弹力绑带压住受伤部位,这可以限制血液和其他液体进一步聚集到伤口,引起更严重的肿胀。

另外,还可以用几个枕头将受伤的部位抬高,最好要高于心脏位置,以减少血液聚集到伤处和肿胀程度。如情况严重,应该马上叫救护车,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可以对受伤的部位作一些简单的包扎固定,有利于医生的进一步治疗。

【幼儿意外事故急救常识】相关文章:

}

最近有妈妈说想看关于热性惊厥的科普。

对于家长们的留言,我一向是有求必应的。

再加上热性惊厥是学龄前儿童的常见急症,家长们非常有必要了解热性惊厥的相关知识,所以,今天就给大家解解惑,也算是给留言的家长吃颗定心丸。

说起热性惊厥,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孩子发热时,突然发作的一种全身性或局部性肌群强制性、阵挛性的抽搐,在民间被常常被称为“抽风”“抽筋”“烧抽了”。

目前普遍认为热性惊厥与婴幼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不完善以及遗传因素有关,通常6个月~5岁的孩子较为高发。

热性惊厥为分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种不同类型,平时见得比较多的是单纯性热性惊厥,占比为80%~85%(下面说的都是单纯性热性惊厥),其典型表现为:

  • 意识丧失(叫名字无反应)

  • 双眼上翻无神或不规则转动

虽然热性惊厥的症状看起来很吓人,但预后效果很好,家长们大可放心。

当孩子出现热性惊厥,尤其是第一次发作时,家长们往往会吓得不知所措。实际上,单纯性热性惊厥发作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1分钟。

大家保持冷静,按照下面的步骤处理,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

第一步:确保周围环境安全

移开周围的椅子、桌子以及其他尖锐物品,以免造成二次伤害。但除非环境特别危险,不要轻易移动孩子,就让他待在原地就好。

这样能保证孩子的呼吸通畅,也可以起到一点散热降温的作用。

惊厥发作时,孩子口腔内会可能会有分泌物或呕吐物,侧卧可以避免分泌物或呕吐物被误吸入器官,导致窒息。

如果孩子嘴里有东西,比如没嚼碎的食物等,不要生拉硬拽,尽量温柔地取出来。

等孩子惊厥停止后,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如果孩子惊厥发作了5分钟都没有停止,发作结束后依旧意识不清,或者24小时之内反复发作,要及时拨打120。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惊厥发作时,错误的处理方式很可能会威胁到孩子的生命。

掐人中、嘴里塞东西、抠喉咙这些方法是不对的,千万不要用。

之前就有新闻报道,一名2岁男孩热性惊厥发作,爸爸慌乱中伸手去掏孩子的喉咙,最后导致孩子窒息身亡。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很多,我不忍心再放了,希望家长们都能用正确的方法应对热性惊厥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短暂的、单纯的由发热引起的热性惊厥对大脑并没有明显损害。不过,还是建议大家带孩子看看医生。

那为什么有些孩子发烧后就变傻了呢?

这是因为病原体直接侵入大脑,使大脑受损,比如导致脑膜炎、颅内出血、脑肿瘤等。

在大脑受损后,体温调节中枢也就失去了指挥官,就会乱调温度,不仅出现42℃的高温,还可能出现34℃的低温。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率为30%~40%,而首次发作年龄小(小于15个月)是热性惊厥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如果还伴有以下危险因素,复发的几率会更大:

  • 起始发作时伴随低热症状

  • 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热性惊厥病史

具备上述1~2项风险因素,复发率为25~50%;具备3项及以上风险因素,复发率为50~100%;如果没有上述风险因素,复发率约为10%。

孩子只要发作过一次热性惊厥,家长们肯定不想让孩子再次受罪,都迫切想知道有没有行之有效的防止复发的方法。

实际上,目前并没有什么方法能有效预防热性惊厥复发。

因为没有证据证明,物理降温能够预防热性惊厥复发;同样,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也不能很好地预防热性惊厥。

不过,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需要严格控制体温,如果体温超过了38℃,还是建议及时服用退烧药。

热性惊厥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不会孩子的心理、生长和发育等造成显著影响,家长们无需过度担心。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长大,希望所有的惊慌失措,所有的意外,最后都是有惊无险。

当最紧张害怕的时候过去时,抱抱孩子,也请抱抱你们自己,谢谢自己,用正确的方式守护了孩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惊厥抽搐急救措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