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修操场教育局拨款吗?

  农村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农村教育现状,供大家参考借鉴。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范文(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19年发表的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19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19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据2019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 ,学龄儿童接近200多 ,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 很多教师 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 由于照顾不过来, 只能让 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 办公条件差, 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 人, 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 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 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 由于他们的年 龄偏大, 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 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 该村近 3 年未补充过教师, 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 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再加上“民转公”教师,

  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 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

  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 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 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 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 合理, 老的老了, 工作精力有限; 年轻的又过于年轻, 没有什么工作经历, 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 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 只注重学

  校教学管理, 对教学管理以外的, 如学校安全管理, 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够。

  3、 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 补”后, 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 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 如校舍建设、绿 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19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19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19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19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19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19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19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范文(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所必须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自从提出了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后,国家就在农村这一块实行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努力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探索更好的道路,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的责任。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广大地区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农村普及就能义务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健康成长的基础,关系到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农业,农村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毋庸讳言,作为实现"两基"目标"重中之重"的农村教育是不容乐观。很多典型调查表明,农村学生的实际辍学率比上述国家统计数字高得多。这种状况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规定的到XX年全国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辍学率、完成率,分别控制在1%和3%左右,尚有一定差距。此外,一些交通不便、书籍报刊难以到达的边远山区,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生因为无书报阅读,逐渐又变为新的文盲或半文盲。

  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基础是教育。任何一个取消绝对平均主义政策的社会,人口素质的差异都将直接导致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结果的差异。

  为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法》在大塘镇的贯彻实施,为了更好的了解韶关市大塘镇农村义务教育情况,作为在校的大学生我们积极响应校团委组织的2019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今年暑假根据学院安排与大塘镇政府的协助下,基于对家乡的热爱,怀着希望家乡辛勤劳作的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于2019年7月份对我市大塘镇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情况进行为期三天的专题调研。我们期望以次促进家乡的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推动家乡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二、项目设计与运作

  区顺钻、陈熙慧、刘杏梅、李涛

  我们选择了问卷式与访谈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两种方式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以克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使我们的调查活动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得以体现。

  调查问卷共发放30份

  问卷调查中问卷设计是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我们将问卷内容按这样的顺序排列:被调查者家庭和个人基本情况,被调查者所在学校基本情况,被调查者学习心理及学习行为。

  问卷式调查法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对统计数字的量化分析,保证了它的广泛性、客观性,但也有所局限。例如,有些被调查者很有想法、有观点,在调查问卷中难以体现出来,而这些想法、观点对于我们的分析具有重要价值;有的调查内容很难通过问卷得到答案,特别是有关心理动机、认知度、价值观等深层次的内容,机械的问卷形式和简单概括的选项回答的问题,限制了我们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弥补单线用问卷式调查的不足。以往的调查员通过写调查员手记将一些认为有价值的谈话记录下来。本次调查我们采用访谈法,正式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配合调查问卷,力争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探询武汉市黄陂区部分乡村义务教育现状。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以教育主体中心,主要对学校教师进行了访谈。

  本次调查活动是在韶关市大塘针的大塘中学展开的。为了进一步获得真实数据,我们还派组员前往韶关市马坝镇教育局了解学校情况。

  三、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

  大塘中学现有接受义务教育在校生xx人,住宿生800人,教师80人,其中80%以上大专学历,10多名本科学历。XX年,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7%。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县政府积极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一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围绕爱国主义、诚信教育等主题,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组织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和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探索公开公正公平的学业考试、推荐选拔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使素质教育的导向地位更为突显。

  (二)加强师资建设,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发展,教师为本。近年来,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改革教师调配制度。对毕业生分配、教师进城等实行按需考录,把好教师进口关。二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名校长工程”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加强教师职业培训,随着教材的改革,政府部门也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上岗,使教师适应教材与社会形式的发展。

  (三)学生学习环境有所提高,学校近几年新建宿舍、实验楼与综合楼,这都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有所改善,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政策给他们带来的一系列好处。

  (四)社会、政府、学校都给予学生莫大的帮助,在学校内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对于辍学的学生,教师也会其家长行进劝解,作思想工作。使学校切实落实学生们的义务教育。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塘中学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离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面临着许多困难,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近年来,各级政府致力于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朗,但差距依旧较大。一是教学设施不均衡。城乡学校在硬件设施建设、现代教学设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师资配备不均衡。名师名校长多集中在城区学校,农村学校比较缺乏。三是生源配置不均衡。城区学校班额过大,“消化不了”,而农村学校班额偏小,部分村小还存在“复式教学”现象。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仍然较低。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力度,但教育经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如学校生物园,只能供学生观看而没太大实质用途,操场过于简陋,在黄土平地上用简单的用粉笔勾出跑道,等等。二是现代教学设备严重缺乏。。三是公用经费和培训经费紧张。部分农村中小学办学规模小,学生数少,生均公用经费难以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由于教师培训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学校普遍缺乏教师培训经费。

  (三)学校周边环境仍然存在隐患。据了解,在大塘中学附近有一间生产碳酸钙的厂,在工厂开工时时常会产生些粉末状的颗粒,这对学生与教师的健康都造成一定的危险。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法》宣传力度,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工作。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各级干部不仅要学法知法,还要学深学透,充分把握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公益性、公平性等特点,用法律规范办学行为,自觉履行工作职责,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职责和依法治教意识,真正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义务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因此县政府要切实负起管理责任。根据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精神,一要积极包装项目争取省拨资金,积极争取省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确保学生人均公用经费达到市定基本标准(小学、初中分别不低于500元和800元),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县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加比例。二要加大现代化教学设备投入力度。要从过去重点保障硬件设施建设转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上来,不断加强学校信息化和教学现代化建设。四要适当向农村倾斜经费。县政府编制预算,应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学校。

  (三)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县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一要重视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编制,合理布局校网,确保教育设施建设与居住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二要提高乡镇学校办学水平,通过政策倾斜、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措施,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使每个乡镇都有一所符合当地实际的示范性学校。三要关注弱势群体受教育问题。县政府要研究解决民工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问题,进一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环境;要按有关文件精神解决特教学生护理费问题;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寄宿的各项管理制度,妥善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问题。四要成立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要向社会公布。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义务教育法》规定,县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制定教师培训规划,积极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

  (五)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素质教育水平。推进素质教育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和必然要求。县政府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要督促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探索教育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构筑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机制和平台,提升素质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回首实践效果,细心体会收获

  虽然这次调研时间短暂,但我们认真落实学校关于社会实践的要求和规定,努力开展各项工作。为每次准备要进行的活动就进行计划。此次时间给我们带来的很大的影响,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去实践的重要思想。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学校里学生们纯真、可爱的笑脸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服务当地百姓,造福当地人民;更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了在课本里与学校内学不到的知识。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认识问题不够全面等问题,使我们回到学校后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将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以我们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和拼搏精神,去展示新世纪大学生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风采。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将牢记在我们的脑海里,它让我们理解了很多有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相关内容:
  • 周鑫一、调研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XX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

    查找问题 提高质量xx中学教育现状分析报告教体局教学研究室近几年,教体局紧紧围绕整合资源,加强管理,提高质量这一中心,通过检查评比,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全县质量抽测,按成绩进行县模奖励,极大调动了教师积极性,树立了良好的...

    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构建和谐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全面推进校本革命行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完...

    相比以前的任何一代人,现在的“蓓蕾”们物质生活都更为丰富,他们所受的教育也更为完善。在郴城,许多只有两三岁的小孩,便在幼儿园里开始了人生最初的集体生活。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还在假期将幼儿送入各种培训班。...

    关于××区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我区的各类教育蓬勃发展,成绩可喜。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我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阻碍了教育快速前进的脚步。...

    实施“两基”攻坚,抓好基础教育,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大措施。...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基础,可以说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培养、品格情操陶冶,文化积淀和智力开发都有着极大的影响。重视和发展农村家庭教育也是促进人才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教育在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同的家庭形态、不同的教养态度、不同的家长素质,对于形成孩子最初的人格、体格和智慧以至孩子一生的成长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南江县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南江县政府办公室 林仲铭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人的目的是提升国民素质,要提升国民素质就得发展基础教育,发展基础教育就得重视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与家庭教育又密不可分。...

}

“ 不要捐款,不要捐书,不要支教”这是四川宜宾凉水井中学龙云君校长在5月沪江一场圆桌论坛上的表态。

CDR圆桌论坛沪江专场会

2017年5月23日,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简称CDR,在沪江召开了一天的研讨,议题围绕《基金会的战略与定位》,深度思考新的互联网背景下基金会的战略定位与公益服务的新模式。

正是这位龙云君校长在今年4月北京的LIFE教育创新峰会上也发表了振聋发聩的演讲,得到大会高度关注与好评。

点击阅读龙校长北京LIFE峰会演讲全文

农村弱校突围,路在何方?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中国乡村学校是薄弱学校的代名词,条件简陋,资源匮乏,生源流失,教师老化,课程不足,留守儿童等问题十分突出……

我们一直在寻找能帮助乡村薄弱学校的成长变革的方式,从社会来说,这个世界从不缺乏关爱。从捐书,捐款,捐衣服,捐希望小学,捐支教,捐设备一直到捐午餐,捐课程……只要能捐,我们从不吝啬自己的爱心,至于对方如何接受,我们认为,又不要你的钱,给你还不要啊!

后来,我们又看到一种模式,社会资金募集,学校自己募集善款,专业机构配套支持,即学校募集一元,机构配捐一元,于是乡村老师又在自己少的可怜的朋友圈里一遍遍求助,为了几千元的善款,提前透支了朋友圈的作用……

能不能有一种相对完整的大规模解决乡村学校问题的方案呢?

2016年此刻,我们了解到在全国230个国家级贫困县,都有一个相同名字的学校——思源实验学校,这是由香港言爱基金会捐赠的,专门为乡村留守儿童建设的高标准现代化寄宿制学校,专门招收4—9年级学生,建设每所思源实验学校言爱出资1000万,当地政府配套5000万到1亿不等,独特的设计,政府高度的重视,高额度的投入,让思源实验学校迅速成为当地超级热门的学校。不得不说,言爱的低调,让我们孤陋寡闻多年后,才知道7年30亿230所思源实验学校的捐建人是邢李源先生。

然而,邢先生并不满足如此巨大的乡村学校建设成就,他在去年6.30的邢台全国思源实验学校教育先峰校长年会上,他语重心长的对校长局长们说:“所以说,从你的利益上来说,你一定要变!你不变,连你自己都要淘汰你自己了!”点击阅读分享一年前年会盛况。

这是邢先生与沪江CEO阿诺在去年全国思源校长峰会上的对话场景。此后仅用半年时间,双方通力合作,全国思源教师在线参与互加计划培训达万人以上,创造了中国乡村教师拥抱互联网+的太多奇迹!,大规模网络在线培训+优秀金种子五场大型线下集训营,让思源教师的心中种下了互联网+的种子,未来路上,我们只要耐心陪伴着她,只等她的发芽与开花。

这是瑶瑶老师9000字的长文配以80张图片,真实的记录了一年来湖北利川思源实验学校教师的成长带给学校和学生巨大的变化,感动背后,我们要思考究竟什么是乡村学校的教育变革的真正突破口?

回到文章开头那句话,“ 不要捐款,不要捐书,不要支教”龙云君校长他要什么?他是不是已经钱多的无处花了?

2015年的9月13日,我第一次走进四川宜宾凉水井中学,当时想在网上搜一下这个学校,初步了解他们的概况。和几乎中国农村所有学校一样,他们就像路边的小花,默默的在路边绽放,却没有给人留下任何印象。

9.13日夜晚从凉水井中学回到旅店,连夜我写了第一篇关于他的故事,真实记录下一个初次走入这个学校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

从宜宾到上海,从长江的零公里起点处到2000公里外的黄浦江畔,两年的时间,我们见证了一个乡村学校拥抱互联网之后的破茧成碟的故事,见证着一群乡村教育创新者痛苦艰难又充满希望的变革之旅。,这是2016年4月我写凉水井的第二篇故事。值得与您分享,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关注农村教育的大量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也一直思考什么是真正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可持续的模式?动力在哪里?机制在哪里?保障在哪里?

从一所生源减少濒临消失的学校到全国乡村教育创新典型学校,凉水井中学走过了10多年的艰难旅程。中国很多独特的教育改革模式都出现在乡村学校。而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弯道超车为何会出现凉水井中学?在大量参观者蜂拥而至来凉水井中学参观的时候,我们是对她的课堂模式感兴趣,还是课堂形式感兴趣?

恕我直言,形式一学就会,一用就死,因为那是表象的,是你看到的冰山一角而已。对于大多数走马观花的教育参观及研讨会形式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听一两个讲座,看几节观摩课,并不能看明白什么,简单的模仿导致目前学校大量类似从高效课堂,30+15模式,导学案教学改革很难真正受到师生家长的认同与接受。特别是很多地区在做的电子书包实验大多数以失败告终,为什么?

而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整体实力的综合体现,是专业教育理论引领+深度教育技术融合+高度团队执行力+配套管理机制相配套的产物,是全体学生可以惠及到的教育成果,而不是一两个课改实验班的特权。

凉水井中学的模式恰恰诞生在荒凉偏远资源匮乏的乡村中,偏远成为他们10年安静做研究的无干扰优势,师资少无名师让他们主动链接外脑不再单打独斗,缺资源却经费让他们的教师10多年晚间为住校生值班自习管理没拿过一分钱补贴,不计较、不抱怨、不等待成为他们独特的团队文化。他们最大的资源就是三个兄弟般的校长团队与一群超级担当的中层和一个信任学校的教师团队。

人,是他们唯一资源,也是最大财富。

今年,宜宾市翠屏区政府投入1000万加大对凉水井中学的建设改造,操场,实验楼,专用教室即将成为这所乡村学校最新的亮点,而他们为了这一天用了20年。

龙云君校长认为,乡村学校要想打破困境,需要的资源很多,之前他从来不知道有NGO组织可以帮助学校,也不知道哪里有适合学校发展的各种资源,更不知道这些免费的午餐原来看起来很美,吃起来确并不那么容易。而他需要的不是眼前有个图书角,有几台设备,他有的是对教育的野心。点击链接三江周刊采访专题报道。

论专业与教育背景,龙校长没有优势,他是兽医专业。你别吃惊,凉水井三个校长中,两个是兽医出生,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十多年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跨界、融合恰恰成为他们教育深度思考的优势。特别是2015年底遇到了泉源高中创始人张良老师,互联网+深度应用为凉水井课堂创新融合开创了无限可能性。通过2017年2月央视短片带你走进这所学校,还有张良老师为您解读他眼中的凉水井课堂专题文章。

从教育扶贫走向教育培优

三年前我从熟悉的校园走进陌生的企业,从26年老师到零起点开始新的角色,最大的感受是三年时间足以让我翻天覆地的改变自己,在中学,一个老师三年最大成就感莫过于带了一届毕业生,如果他们考的不错的化这三年算是值得的。然后,又投入下一个三年的战斗。

在城市学校越演越烈的择校风,补课风,出国风的焦虑中,我的教育视角第一次转向乡村教育,第一次和乡村教师学生同呼吸共命运。

2014年8月在济南全国NOC大赛中认识王菲老师,李栋校长和山东淄博桓台县荆家中学,如今荆家中学的煤渣跑道依旧凹凸不平,王菲老师却已是乡村教师眼中的网红名师,来自草根的专家或许是最接地气的培训师。这是华南师大焦建利教授的文章,而王菲老师就这样闪亮的出现了。

2015年9月走进凉水井中学,见证了凉水到沸水的教育奇迹,今年7月15日将再次去这里,面对的是全新的学校,全新的开始。全国教师暑期凉水井中学学习营将和凉水井中学新生训练营同步开启,在这个全新的时代,老师要学会做一次学生,用学生的视角看世界。

也正是第一次去宜宾才得知附近还有一个白云小学,那个10个人的微型学校是我第一次见到。原来这样的学校在中国有竟有14万所之多……互加计划由此而诞生,关注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助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我们的共同使命。

2016年3月在四川广元利州区张平原校长及联盟学校开始了美丽乡村网络艺术课程正式启动,点击这里可以看到一年来全部课程373节音乐美术科学等多彩课程。他们有的是广元乡村一线教师,有的是机构的公益课程,夏加儿美术课,鲨鱼公园科学课,名动漫漫画课,少年派网络素养课等课程已经扎根在偏远乡村的学校孩子们心里,让他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多彩世界,对他们成长及未来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017年2月,更多的村小加入新学期美丽乡村网络艺术课程,特别是甘肃定西安定区李家堡学区独立开设的阳光课堂如一匹黑马从黄土高坡上奔驰而来!今年5月25日《李家堡宣言》的发布,对中国乡村教育来说,无疑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2017.6学期即将结束,我们开始盘点又一学期的满满收获,我们发现图片已经无法承载我们的故事,美篇文章也越来越多却无法组成一个社区,微信号的每一次推送都煞费苦心……

终于,互加计划的咖喱开始率先尝试在简书上留下文章,带动了一大批教师的深度思考与快速成长!互加教育研究院由此诞生,每一位草根教师都是研究者,解决中国乡村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关键还是靠乡村教师自己的力量!

投稿专用平台,他们的故事与思考就是中国乡村教育底部攻坚的巨大力量!每一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这一切,不是靠钱可以解决的。

曾经我们希望有了钱就能改变乡村教育的薄弱面貌,

曾经我们以为有了电脑电子白板班班通校校通人人通就一步可以买进现代化行列,

曾经我们以为只要链接了名师课堂资源乡村教育就会同步提升质量,

曾经我们寄希望有了工具和平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就能快速提升,

然而,效果并不如人意……

学校的薄弱与否不在于外部基础条件是否及时改变,而在于思维和行动的迫切性,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而在于内心是否富足。我们看到兰考程庄小学的蝴蝶老师从关注自己学校到关注公益事业,从一个人努力到带动一个团队合作,从帮助孩子上网络课,到提升教师跨区域网络研修……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乡村教师的职责范围。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乡村教师对教育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也看到了传统模式下的走教支教捐款捐物无法整体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现实问题,我们与越来越多的教育主管部门,基金会,企业公益部门,优秀教育机构走到了一起,连接政府,搭建平台,提供资源,打通壁垒,共建共享!

“ 不要捐款,不要捐书,不要支教”这个乡村校长他要什么?

我们期待乡村教育从单向的输入到多向的输出,为乡村教师搭建展示分享的舞台,对接各种有效的资源,实现乡村教师可持续的学习研究成长机制,从输血到造血。

我们期待乡村教育研究从专家话语体系走向教师自主成长体系,激活每一个有思想的乡村教师焕发生命激情与活力,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不要用勤奋工作替代深度思考,大多教师不愿意写作其实不是不会,而是回避思考。

我们期待教育扶贫扶弱的同时更要大力支持那些乡村教育的优秀学校和优秀教师,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更多机会。把有限的资源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学校和老师倾斜,让跑的快的人有好鞋穿(南京市原教育局徐传德局长原话)

席酋民先生昨天分享的一段文字:

互联网似乎给大家提供了释放个性的空间,也有人把当下叫做“个性时代”!但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却处处依然充斥着“平均主义”的思维和标准,以均值为基础的思维习惯主宰着我们的生活,以平均为标准的政策、决策和管理占据着主流位置,好处是其规范性和复制性,坏处是其扼杀个性和浪费独特天赋。个体科学揭示,独特性才是自然常态,人类面临从平均主义中解放出来释放个性和天赋的时代机遇!我个人践行“逆俗生存”,拥抱“复杂心态”(complexity mindset),提倡网络化“生态组织”、喜欢“共生(symbiosis)系统”,在战略和商业模式上钟情独特性(uniqueness),教育上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平台和文化的塑造,暗合了个体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但庞大的、历史厚重的平均主义遗产却是释放天赋和创新前行无法逾越的桎梏,这个时代要捕捉这种机遇,就看谁敢和有能力挣脱羁绊了……

像龙云君校长这样率先有勇气挣脱羁绊的校长能够得到种种机遇,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全社会高度重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时,我们务必清醒的认识到扶贫不是大锅饭,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外部条件的整齐划一,而是找到想做事的人,然后全力以赴去支持他。

正如蒲公英智库李斌先生所说“所有从自己开始的变革,都是以内在更新为起点的,别无他途。”

是时候,需要更新我们自己了。

}

发布时间: 09:16 来源: 榆林日报 高苗 陈杨

2017年2月,省政府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榆阳区紧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在改革乡村教师分配选调制度、实施乡镇学校薄弱学科教师走教制度、稳步提高教师工作津贴的基础上,依托城乡学校协同发展机制,打造了一批“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在大幅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同时,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优质化发展。

组建共同体 乡镇学校有了“靠山”

刘官寨九年制学校由原刘官寨中学和刘官寨小学合并而成。一直以来,学校教师的办公室,用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修建的老窑旧房;最“气派”的二层小楼虽漏水严重、设备短缺,却一直扮演着音美活动室、计算机室、团队活动室、师生活动室等多重“角色”;锅炉老旧不堪,学生喝水、取暖都有问题;学生灶没建起来,师生就餐极不方便,几乎没人愿意住校。加之学校管理落后、教学质量欠佳,最终导致优秀生源外流严重,办学规模逐年萎缩……

2016年,在市教育局《关于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深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下,榆阳区开始着手在义务教育学校推行发展共同体办学模式,出台《关于推行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实施方案》并试点组建了榆林市第七中学和青云中学发展共同体。次年,该区又将该模式在全区范围内推开,刘官寨九年制学校与榆林市第六中学也从此“结亲”。

在该模式下,城乡学校采取“1+1”“1+N”办法,一个中心校和一个或多个成员校以“结亲”形式组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共同体学校还通过成立共同体建设委员会、实行中心校(优质学校)校长负责制,实现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师生交流、督导考核、效益联评六个“一体化”,以达到全面盘活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2017年,榆阳区先后组建了11个学校发展共同体。

当年秋季开学前后,作为“共同体”第一责任人,榆林六中校长梅亮华多次来到刘官寨学校,一次次协调解决刘官寨九年制学校的各种问题——取暖没有碳,他积极联系煤矿企业赞助;

锅炉老旧,他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进行更换;开展活动没音响,他直接从榆林六中抽调设备;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他现身说法鼓励大家扎根基层、乐于奉献……

新修的师生餐厅于2018年10月投入使用;今年8月,四层师生宿办楼就将竣工;学校操场和新楼前的道路、院落均已硬化。“与榆林六中‘结亲’不到两年,学校面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遇到问题不再愁,共同体就是我们的‘靠山’。”刘官寨九年制学校校长刘军亮说。

全方位交流 优质资源全面“辐射”

硬件问题解决了,教学质量又该如何提升?对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所在,榆阳区要求中心校采取实地指导、分层培训、研修交流、示范帮带、联评考核等手段,广泛开展师资交流、培训研讨、名师带徒等活动,将办学思想、管理经验、优质师资、教学改革、素质教育、教学科研等优质资源向成员校辐射。

在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体系中,中心校和成员校之间通过教师轮岗、鼓励中心校教师到成员校支教、举办班主任交流活动等,帮助成员校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这一举措已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榆林六中英语教师李丽霞表示,她将和其他优秀教师一样,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给刘官寨学校的同仁们。

此外,共同体学校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学生交流长效机制。中心校会定期选派成员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互动体验;共同举办学生素质展演、城乡研学旅行社会实践、“手拉手”联谊互助等活动,组建年级发展共同体和班级发展共同体,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一体化,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多元发展。

3月27日,榆林市第五幼儿园教师马芝香向该园教师作了题为《幼儿园科研工作的设计与实施》的授课。通过远程教学设备,镇川镇中心幼儿园全体教师通过高清视频同时参与了培训。据了解,榆林五幼与镇川镇幼儿园、马合镇幼儿园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以来,3所幼儿园之间会不定期开展远程课程教学互动。“每次开展互动时,孩子们脸上都挂着欣喜期待的笑容,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榆林五幼园长高亚娜说。

截至目前,榆阳区已经为所有共同体学校配置了高清远程互动设备,共同体建设实现现场全景化、指导全程化、交流便捷化、发展同步化和帮扶常态化。

深层次融合 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为推进城乡教育深度融合,榆阳区教体局每年还会根据中心校、成员校实际情况,在全区开展一次质量联评和效益评估,实现共同体学校捆绑式、一体化联动考核。该考核办法规定,中心校的年度考核成绩是中心校成绩的80%与成员校成绩的20%之和;成员校的年度考核成绩则是中心校成绩的20%与成员校成绩的80%之和。考核为优秀且排名前20%的共同体学校,将受到表彰奖励。

“没有实行捆绑式一体化考核和效益联评前,学校发展共同体很难深度融合,部分中心校甚至感觉能帮则帮,尽己所能就好。现在大家一个是手心,一个是手背,已经开始同呼吸、共命运,走得自然更近了。”高亚娜形象地说。

据了解,继2017年组建11个学校发展共同体后,2018年,榆阳区又建成榆林市第三小学和补浪河中心小学等20个学校发展共同体,2019年又组建了16个学校发展共同体,并逐步由义务教育领域扩展至学前教育领域。截至目前,榆阳区已经组建48个学校发展共同体,乡镇中心幼儿园与城区幼儿园、乡镇中心小学与城区名优小学、乡镇薄弱初中与乡镇优质初中、城区优质初中全部参与到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中,所有农村孩子都能在就近学校享受到全方位的优质教育资源。

“城乡学校‘结对’共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的发展共同体正逐步向命运共同体转变,实现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特色共创、携手共进。城乡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有效补齐了乡村教育的短板,更为乡村教育振兴开辟了新路径。”榆阳区教体局局长尹增岗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废弃学校什么部门有权处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