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执着的美丽》融情于具体事例的语句提个醒吧?

  • 科目:3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语文 (下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8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有删改) 朱自清

      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分。上面有弧形的顶,两边用疏疏的栏杆支着。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躺椅。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这个,便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是不一的。但好歹总还你一个灯彩。这灯彩实在是最能勾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微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沐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这时我们已过了利涉桥,望见东关头了。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来的;但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从东关头转弯,不久就到大中桥。过了大中桥,便到了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的大异了。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如酒的秦淮河了。此地天裸露着的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

      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沐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   烟(  )

    恬静(  )   铄(  )

    2.文章开头部分大篇幅地介绍了秦淮河上的船及其设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找出第二段中写作者游踪变化与时间变化的语句,体会秦淮之夜美在什么地方。

    4.作者说秦淮河的夜来得独迟些,用原文语句回答这是为什么。作者用“薄薄”来形容秦淮之夜,说说这个词的妙处。

    5.第三段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写了什么内容?

    6.秦淮旧地,文人墨客游于此的很多,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佳作,请写出《泊秦淮》的作者及原诗。

  • 科目:难题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朱成玉    那天阳光明媚。路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开着黄灿灿的花朵,给我沉重的心情带来一丝安慰。在进入村子的前20多公里是不通车的,只能步行,路越走越难,先前那蒲公英带来的安慰也如同杯水车xin薪,失去了功效。
        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大后部落做小学教师后。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先去考察一下。这可是关系到我一辈子前途的大事,于是,便有了此次的出行。
        总算走到村子了,眼里看到的都是低矮破旧的房子。鼻子闻到的都是火烧粪便的味道,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算是给这个死寂的世界敲敲门提个醒儿:我们还活着。
    这一派萧条荒凉的景象让我顿时傻了眼。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哪怕动用所有关系,也要远离这个苦海。
    我向一个小姑娘询问学校的位置,她先是楞了一下,然后放下手里的猪食桶,在袜子上抹了抹手,说过她领我去,这是个大概有十来岁的孩子吧,扎着两个活泼的小辫子,脏兮兮的小脸上缀满了灿烂的微笑,一双大眼睛写满了好奇她欢快的走在我的前边,热情的问我为什么来这里。我嗫嚅着说:“哦,没啥事,我就想到处走走看看。”“哦。”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间显得有些失望。
        到学校了,与其说那是学校,不如干脆说就是稍微大一点的房子和一个稍微大一点可以勉强当操场的院子。一根旗杆和一面有些破旧的国旗证明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教室里,黑板干干净净,座椅整整齐齐,窗户纤尘不染。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我问她怎么没人上课呢?“没有老师啊,大概有两个月了。老师们一个个的来了又走了。大人们说,没人愿意来我们这里当老师。”小姑娘说
    “那这里怎么会这么干净呢?”“我和我那几个好友说好了的,每天都要有一个人来这里打扫卫生,我们要把这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这样老师来了,就不会嫌弃这里脏,就会留下来了。”
        “好几次,几个淘小子在黑板上乱写乱画,我们和他们吵了很久呢,最后,到底是我们赢了。现在他们也经常来帮我们呢。”他一脸骄傲地说着,“正好今天轮到我了,您先坐着歇会儿,我要开始打扫卫生了。”
      我看她拿着一块抹布,开始忙碌起来,那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着动人的光芒……
    从学校回来,小姑娘在路边小心翼翼地折下一朵蒲公英送给我,她说:“吹蒲公英的时候,先许一个愿,然后一口气吹下去,要把蒲公英吹得一丝不剩,愿望就会实现的。”我看她自己也折了一朵,然后很虔诚的闭上眼睛,把蒲公英缓缓地送到自己的唇边,然后“呼”地一下吹散。您吹啊,快,赶紧许个愿。”她催促着我。
        我闭上眼睛,心里默念了很久,然后真的就很认真的一口气吹过去,那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舞,像轻盈的雪花霎时间丝丝缕缕荡漾开去,小姑娘灿烂地笑着,好像每个人许下的愿望,都可以实现一样。
        她微笑着问我:“您许下的是什么愿望呢?”我微笑地反问她:“你呢?”她说她得愿望是来一位好老师,她想回学校上课。
        她不知道我许下的愿望是什么,其实,我许下的愿望和她有关,和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关。我的愿望是希望这里的每个孩子都能想她一样快乐。我觉定留下来,因为我喜欢这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荒废之地,但依然可以很快乐。
        “你还没告诉我你的愿望呢?”小姑娘刨根问底儿
        “我的愿望就是……”我故意卖着关子,“你能实现你的愿望。”
        小姑娘把我送得很远,一直到我坐上通往县城的客车、我向她挥手,大声的向她喊道:“明天,学校见,不见不散。”
    (1)在第一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
    (2)第三段运用环境描写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渲染了小山村荒凉清破的景象,衬托了“我”失落的心境,与下文“我”愿留下来任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主旨.
    (3)文中第九段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小女孩的话(描述的孩子们对老师的渴盼)带给我的震撼,巧妙地为下文“我”的转变做了铺垫.
    (4)请简述以“快乐的蒲公英为题的好处”。以物喻人,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孩子们尽管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地方,却始终乐观向上,热情执着,渴望知识,揭示了“我”最终留下当老师的原因,蒲公英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物为题,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5)下列对“我”决定留在大后部落教书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的真诚执着感动了“我”
    B.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的勤劳淳朴感动了“我”
    C.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的乐观懂事感动了“我”
    D.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对学习的渴盼感动了“我”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西南联大的闻一多

      闻一多在联大中文系讲楚辞、古代神话和唐诗三门课,立论新颖,考证严密,深受生欢迎。他的古代神话课,图文并茂,用整张的毛边纸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因此,不单是联大中文系、文院的生争着听这门课,就连理院、工院的生也赶来听。

    闻一多是一位浪漫的诗人,他会把讲课变成一个充满诗意的过程,所以他把上午的课换到了晚上。七点多钟,电灯已经亮了,闻一多穿着深色长衫,抱着几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稿抄本,昂然走进教室。生们起立致敬又坐下之后,闻一多也坐下了;但并不马上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纸烟匣,打开来对着生和蔼地一笑:“哪位吸?”生们笑了,自然不会有谁真的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一多自己点了一支,长长的吐出一口烟雾后,用非常舒缓的声腔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之后才开始讲课,有时讲得兴致盎然,闻一多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光洒满校园的时候,才带着清凉的露水回到他的新南院住宅。

    闻一多讲唐诗是联大叫座的课。他原来就是诗人,对唐诗的理解,其见解和感受有别于其他者。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汪曾祺说:“能够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他讲唐诗,不蹈袭前人一语。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特别讲到“点画派”。中国用比较文的方法讲唐诗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

      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他的《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曾把这首诗评价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有浓厚的唯美倾向,却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何兆武评价说:“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

      唐诗中有这样空灵唯美的诗意,有人生幻灭的虚无感,更重要的是,唐诗中的人间疾苦更能引起闻一多的感触。闻一多经常跟生说起这样的事情,说完以后就讲唐诗,讲杜甫的三吏三别,他愤怒地说:“为什么隔了一千多年了中国的事还是这样悲惨,比那时候还不如?”生还因此有这样一个作业“给蒋委员长的一封公开信”,令他们记忆深刻。

      抗战期间,看到国家糟糕到这步田地,闻一多如坐针毡,他在给生臧克家的信中写道:“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来。”以143年为时间标记,闻一多走出书斋,从一个者变成了一个激情喷发的民主斗士,在许多公开场合作“狮子吼”。

    146年西南联大开始分批北上,为了工作需要,他坚决留在昆明。在白色恐怖下,1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前往参加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像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追悼会后,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天下午在回家途中即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不满48周岁。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答对一项得3分)(   )

      A.闻一多的课堂氛围富有诗意,为了创造意境,他可以把时间改到晚上,映着灯光和月光给生讲。课堂上的闻一多很有名士风度。

      B.闻一多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用比较文的方法讲诗歌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

      C.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认为这首诗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

      D.闻一多也是美术家,他不仅善于鉴赏中外各种风格的画作,而且能将绘画意境和诗歌意境融为一体。

      E.闻一多写:“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来。”这句话是在痛苦自己没有迸发出激情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2)第四段末引用何兆武的评价:“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从本文来看,闻一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分点陈述。

    (4)关于闻一多的牺牲,有人十分敬佩,有人十分惋惜。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结合文章内容,阐明自己的看法。

  • 科目:困难 来源:2016届安徽歙县中学高三最后一次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提起章太炎先生,我总是先想到他的怪,而不是先想到他的学问。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山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字第一,诗第二,画第三。这就难免使人生疑。章太炎先生就更甚,说自己最高的是医道,这不只使人生疑,简直使人发笑了。

    发笑也许应该算失礼,因为太炎先生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按行辈是我的“老”老师的老师。老师前面加“老”,需要略加说明:简单说是还有年轻一代,譬如马幼渔、钱玄同、吴检斋等先生都是太炎先生的学生。我上学听讲的时候他们都已五十开外,而也在讲课的俞平伯、魏建功、朱光潜等先生则不过三十多岁。“老”老师之师,我不能及门是自然的,不必说有什么遗憾。不过对于他的为人,我还是有所知的,这都是由文字中来。这文字,有不少是他自己写的。就是收在《章氏丛书》中的那些,也有不少是别人写的,其赫赫者如鲁迅先生所记。总的印象是:学问方面,深,奇;为人方面,正,强。学问精深,为人有正气,这是大醇。治学好奇,少数地方有意钻牛角尖,如著文好用奇僻字,回避甲骨文之类;脾气强,有时近于迂,搞政治有时就难免轻信:这是小疵。

    一眚难掩大德,舍末逐本,对于太炎先生,我当然是很钦佩的。上天不负苦心人,是一九三二年吧,他来北京,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讲《广<论语骈枝>》(清刘台拱曾著《<论语>骈枝》),不记得为什么,我没有去听。据说那是过于专门的,有如阳春白雪,和者自然不能多。幸而终于要唱一次下里巴人,公开讲演。地点是北河沿北京大学第三院风雨操场,就是“五四”时期囚禁学生的那个地方。我去听,因为是讲世事,谈己见。可以容几百人的会场,坐满了,不能捷足先登的,只好站在窗外。老人满头白发,穿绸长衫,由弟子马幼渔、钱玄同、吴检斋等五六个人围绕着登上讲台。太炎先生个子不高,双目有神,向下望一望就讲起来。满口浙江余杭的家乡话,估计大多数人听不懂,由刘半农任翻译;常引经据典,由钱玄同用粉笔写在背后的黑板上。说话不改老脾气,诙谐而兼怒骂。现在只记得最后一句是:“也应该注意防范,不要赶走了秦桧,迎来石敬瑭啊!”其时是“九一八”以后不久,大局步步退让的时候。话虽然以诙谐出之,意思却是沉痛的,所以听者都带着愤慨的心情目送老人走出去。

    此后没有几年,太炎先生逝世了(1936年)。他没有看见“七七”事变,更没有看见强敌的失败,应该说是怀着愤激和忧虑离开人间了。转眼将近半个世纪过去,有一天我去魏建功先生书房,看见书桌对面挂一张字条,笔画苍劲,笔笔入纸,功力之深近于宋朝李西台(建中),只是倔强而不流利。看下款,章炳麟,原来是太炎先生所写,真可谓字如其人了。不久,不幸魏先生也因为小病想根除,手术后恶化,突然作古;我再看太炎先生手迹的机缘也不再有了。

    (摘编自张中行《负暄琐活》)

    6),著名民主革命家、学者。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1890年入诂经精舍,从俞樾受业七年。后创办《经世报》等,宣传维新变法。被通缉,流亡日本,结识孙中山。后回国在上海张园当众剪辫,立志革命。不久因苏报案入狱。次年发起组织光复会。后再赴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同时,重组光复会任会长。辛亥革命后回国,历任中华民国联合会会长、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枢密顾问、北京政府总统府高等顾问、东北三省筹边使、广东护法军政府秘书长等职。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策动倒袁世凯,被袁软禁,至袁死后获释。晚年讲学于苏州。著有《章氏丛书》等。

    石敬瑭(公元892-942年),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于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为后唐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冲锋陷阵,曾立下卓著战功。后唐末帝李从珂继位后,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双方互相猜忌。公元936年,石敬瑭起兵反后唐。为取得契丹的支援,石敬瑭向契丹割让幽云十六州(今北京市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在历史上留下“儿皇帝”的骂名。在契丹的援助下,石敬瑭称帝灭后唐,定都汴粱,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天福年(公元942年)忧郁成疾死,时年51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 章太炎曾经宣传维新变法,被通缉而流亡日本,结识孙中山。后回国在上海张园当众剪辫,立志革命,不久因此被捕入狱。

    B. 马幼渔、钱玄同、吴检斋等太炎先生的学生,年长于俞平伯、魏建功、朱光潜等先生,马幼渔、俞平伯他们都是本文作者的老师。

    C. “对于太炎先生,我当然是很钦佩的”,主要是因为“我”读了鲁迅所记的有关章太炎先生的文章。

    D. “可以容几百人的会场,坐满了,不能捷足先登的,只好站在窗外”“听者都带着愤慨的心情目送老人走出去”,从侧面表现出太炎先生影响之大。

    E. 《章太炎》一文结尾处感慨“再看太炎先生手迹的机缘也不再有了”,字里行间充满遗憾之意、敬仰之情。

    2.结合全文,概括章太炎先生“怪”的主要表现。

    3.作者写章太炎先生讲演,为什么又写马幼渔等弟子的行为?

    4.文章第三段中说“一眚难掩大德,舍末逐本,对于太炎先生,我当然是很钦佩的”,章太炎先生的“大德”之“本”是什么?“也应该注意防范,不要赶走了秦桧,迎来石敬瑭啊!”文中直接引用先生的原话有何作用?

  • 科目:中档题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8岁那一年龙应台    我住在一个海边的渔村里,渔村只有一条窄窄的马路;上班上课的时候,客运巴士、摩托车、脚踏车、卖菜的手推车横七竖八地把马路塞得水泄不通,之后就安静下来,老黄狗睡在路中间,巷子里的母猪也挨挨挤挤带着一串小猪出来溜达。海风吹得椰子树的阔叶刷刷作响。
        我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23岁到了洛杉矶,在驶出机场的高大道上,我发现,对面来车那一列全是明晃晃的白灯,而从自己这条线道上看出去,全是车的尾灯,一溜红灯。怎么会这样整齐?我大大地吃惊。那时,23岁,还习惯人车杂沓、鸡鸭争道的马路概念。
    我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台风往往在黑夜来袭,海啸同时发作,海水像一锅突然打翻了的汤,滚滚向村落卷来。天亮时,一片汪洋,人家的锅碗瓢盆、竹凳竹床漂浮到大庙前,鱼缸里养着的鱼虾也游上了大街。过几天水退了,人们撩起裤脚清理门前的阴沟。自沟里挖出油黑黏腻的烂泥,烂泥里拌着死鸡死狗的尸体。整条街充斥着刺鼻的腐臭腥味。然后阳光出来了,炎热的阳光照在开肠破肚的阴沟上。
        我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唯一与“表演”有关的经验就是庙前酬神的歌仔戏。老人坐在凳子上扇扇子,小孩子在庙埕上追打,中年的渔民成群地蹲在地上抽烟,音乐被劣质的扩音器无限放大。
        渔村唯一的电影院里,偶尔有一场歌星演唱。电影院里永远有一股尿臊,糅着人体酸酸的汗味,电风扇嘎嘎地响着,孩子踢着椅背,歌星不断地说着黄色笑话,卖力地唱。下面的群众时不时就喊,扭啊扭啊,脱啊脱啊。
        离渔村不远的地方有条河,我每天上学经过都闻到令人头晕的怪味,不知是什么。多年以后,才知道那是人们在河岸上烧废弃的电缆,那个村子,生出很多无脑的婴儿。我不知道什么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我要满18岁了,阿波罗登上月球,美国和越南的军队侵入柬埔寨,全美爆发激烈的反越战示威,俄亥俄州有大学生被抢杀;德国的勃朗特总理上台,到华沙屈膝下跪,求历史的宽赦;日本赤军连劫机到了朝鲜而三岛由纪夫自杀。还有,中国大陆的文革正在一个恐怖的高潮……但是这一切,我知道得很少。
    你也许觉得,我是在描绘一个黯淡压抑的社会,一个愚昧无知的乡村,一段浪费的青春,但是,不那么简单,安德烈。那个“愚昧无知”的乡村对于我,是剥夺还是给予?亲爱的安德烈,18岁离开了渔村,30年之后才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明白了我和这个渔村的关系。
    离开了渔村,走到世界的天涯海角,在往后的悠悠岁月里,我看见权力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颠倒,目睹帝国的瓦解、围墙的崩塌,更参与决定城邦的兴衰。当价值这东西被颠覆、被渗透、被构建、被解构、被谎言撑托到理直气壮、是非难分的地步时,我会想到渔村里的人:在后台把婴儿搂在怀里偷偷喂奶的歌仔戏花旦,把女儿卖到“菜店”的阿婆,那死在海上不见尸骨的渔民,老是多给一块糖的杂货店老板,骑车出去为孩子借学费而被火车撞死的乡下警察,每天黄昏到海滩上去看一眼大陆的老兵,笑得特别开畅却又哭得特别伤心的阿美族女人……这些人,以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存在我心里,使我清醒,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
    是的,安德烈,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你懂的,安德烈?
    同时我看见自己的缺陷。18岁时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环境保护、政府责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难补课。但是生活的艺术,这其中包括品味和态度,是无法补课的。音乐、美术,在我身上仍旧是一种知识范围,不是一种内在涵养。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个要时时提醒自己去保持的东西,就像一串不能遗忘的钥匙,一盆必须每天浇水的心爱植物,但是生活艺术,应该是一种内化的气质吧?它应该像呼吸,像不自觉的举手投足。我强烈地感觉自己对生活艺术的笨拙;渔村的贫乏,造成我美的贫乏。
    而你们这一代,安德烈,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网络让你们拥有广泛的知识,富裕使你们精通物质的享受,同时具备艺术和美的熏陶。你们简直就是大海里鲜艳多姿的热带鱼啊。但是我思索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你们这一代“定锚”的价值会是什么?终极的关怀会是什么?我的安德烈,你认为美丽的热带鱼游泳也要在乎方向吗?或者,你要挑衅地说,这是一个无谓的问题,因为热带鱼只为自己而活?
    【注】节选自《亲爱的安德烈》,这是龙应台写给18岁的儿子安德烈的一封信,有删改。(1)简单概括作者在文中描绘的曾经生活过的渔村特点,文章为何要写这个渔村?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句子“那个‘愚昧无知’的乡村对于我,是剥夺还是给予”中,“剥夺”了我什么?“给予”了我什么?
    (3)作者在文中提到“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文末又说“你们这一代‘定锚’的价值会是什么”,根据文意,谈一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 科目:难题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8岁那一年龙应台    我住在一个海边的渔村里,渔村只有一条窄窄的马路;上班上课的时候,客运巴士、摩托车、脚踏车、卖菜的手推车横七竖八地把马路塞得水泄不通,之后就安静下来,老黄狗睡在路中间,巷子里的母猪也挨挨挤挤带着一串小猪出来溜达。海风吹得椰子树的阔叶刷刷作响。
        我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23岁到了洛杉矶,在驶出机场的高大道上,我发现,对面来车那一列全是明晃晃的白灯,而从自己这条线道上看出去,全是车的尾灯,一溜红灯。怎么会这样整齐?我大大地吃惊。那时,23岁,还习惯人车杂沓、鸡鸭争道的马路概念。
    我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台风往往在黑夜来袭,海啸同时发作,海水像一锅突然打翻了的汤,滚滚向村落卷来。天亮时,一片汪洋,人家的锅碗瓢盆、竹凳竹床漂浮到大庙前,鱼缸里养着的鱼虾也游上了大街。过几天水退了,人们撩起裤脚清理门前的阴沟。自沟里挖出油黑黏腻的烂泥,烂泥里拌着死鸡死狗的尸体。整条街充斥着刺鼻的腐臭腥味。然后阳光出来了,炎热的阳光照在开肠破肚的阴沟上。
        我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唯一与“表演”有关的经验就是庙前酬神的歌仔戏。老人坐在凳子上扇扇子,小孩子在庙埕上追打,中年的渔民成群地蹲在地上抽烟,音乐被劣质的扩音器无限放大。
        渔村唯一的电影院里,偶尔有一场歌星演唱。电影院里永远有一股尿臊,糅着人体酸酸的汗味,电风扇嘎嘎地响着,孩子踢着椅背,歌星不断地说着黄色笑话,卖力地唱。下面的群众时不时就喊,扭啊扭啊,脱啊脱啊。
        离渔村不远的地方有条河,我每天上学经过都闻到令人头晕的怪味,不知是什么。多年以后,才知道那是人们在河岸上烧废弃的电缆,那个村子,生出很多无脑的婴儿。我不知道什么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我要满18岁了,阿波罗登上月球,美国和越南的军队侵入柬埔寨,全美爆发激烈的反越战示威,俄亥俄州有大学生被抢杀;德国的勃朗特总理上台,到华沙屈膝下跪,求历史的宽赦;日本赤军连劫机到了朝鲜而三岛由纪夫自杀。还有,中国大陆的文革正在一个恐怖的高潮……但是这一切,我知道得很少。
    你也许觉得,我是在描绘一个黯淡压抑的社会,一个愚昧无知的乡村,一段浪费的青春,但是,不那么简单,安德烈。那个“愚昧无知”的乡村对于我,是剥夺还是给予?亲爱的安德烈,18岁离开了渔村,30年之后才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明白了我和这个渔村的关系。
    离开了渔村,走到世界的天涯海角,在往后的悠悠岁月里,我看见权力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颠倒,目睹帝国的瓦解、围墙的崩塌,更参与决定城邦的兴衰。当价值这东西被颠覆、被渗透、被构建、被解构、被谎言撑托到理直气壮、是非难分的地步时,我会想到渔村里的人:在后台把婴儿搂在怀里偷偷喂奶的歌仔戏花旦,把女儿卖到“菜店”的阿婆,那死在海上不见尸骨的渔民,老是多给一块糖的杂货店老板,骑车出去为孩子借学费而被火车撞死的乡下警察,每天黄昏到海滩上去看一眼大陆的老兵,笑得特别开畅却又哭得特别伤心的阿美族女人……这些人,以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存在我心里,使我清醒,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
    是的,安德烈,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你懂的,安德烈?
    同时我看见自己的缺陷。18岁时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环境保护、政府责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难补课。但是生活的艺术,这其中包括品味和态度,是无法补课的。音乐、美术,在我身上仍旧是一种知识范围,不是一种内在涵养。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个要时时提醒自己去保持的东西,就像一串不能遗忘的钥匙,一盆必须每天浇水的心爱植物,但是生活艺术,应该是一种内化的气质吧?它应该像呼吸,像不自觉的举手投足。我强烈地感觉自己对生活艺术的笨拙;渔村的贫乏,造成我美的贫乏。
    而你们这一代,安德烈,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网络让你们拥有广泛的知识,富裕使你们精通物质的享受,同时具备艺术和美的熏陶。你们简直就是大海里鲜艳多姿的热带鱼啊。但是我思索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你们这一代“定锚”的价值会是什么?终极的关怀会是什么?我的安德烈,你认为美丽的热带鱼游泳也要在乎方向吗?或者,你要挑衅地说,这是一个无谓的问题,因为热带鱼只为自己而活?
    【注】节选自《亲爱的安德烈》,这是龙应台写给18岁的儿子安德烈的一封信,有删改。(1)简单概括作者在文中描绘的曾经生活过的渔村特点,文章为何要写这个渔村?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句子“那个‘愚昧无知’的乡村对于我,是剥夺还是给予”中,“剥夺”了我什么?“给予”了我什么?
    (3)作者在文中提到“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文末又说“你们这一代‘定锚’的价值会是什么”,根据文意,谈一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 科目:难题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提起章太炎先生,我总是先想到他的怪,而不是先想到他的学问。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山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字第一,诗第二,画第三。这就难免使人生疑。章太炎先生就更甚,说自己最高的是医道,这不只使人生疑,简直使人发笑了。
    发笑也许应该算失礼,因为太炎先生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按行辈是我的“老”老师的老师。老师前面加“老”,需要略加说明:简单说是还有年轻一代,譬如马幼渔、钱玄同、吴检斋等先生都是太炎先生的学生。我上学听讲的时候他们都已五十开外,而也在讲课的俞平伯、魏建功、朱光潜等先生则不过三十多岁。“老”老师之师,我不能及门是自然的,不必说有什么遗憾。不过对于他的为人,我还是有所知的,这都是由文字中来。这文字,有不少是他自己写的。就是收在《章氏丛书》中的那些,也有不少是别人写的,其赫赫者如鲁迅先生所记。总的印象是:学问方面,深,奇;为人方面,正,强。学问精深,为人有正气,这是大醇。治学好奇,少数地方有意钻牛角尖,如著文好用奇僻字,回避甲骨文之类;脾气强,有时近于迂,搞政治有时就难免轻信:这是小疵。
    一眚难掩大德,舍末逐本,对于太炎先生,我当然是很钦佩的。上天不负苦心人,是一九三二年吧,他来北京,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讲《广<论语骈枝>》(清刘台拱曾著《<论语>骈枝》),不记得为什么,我没有去听。据说那是过于专门的,有如阳春白雪,和者自然不能多。幸而终于要唱一次下里巴人,公开讲演。地点是北河沿北京大学第三院风雨操场,就是“五四”时期囚禁学生的那个地方。我去听,因为是讲世事,谈己见。可以容几百人的会场,坐满了,不能捷足先登的,只好站在窗外。老人满头白发,穿绸长衫,由弟子马幼渔、钱玄同、吴检斋等五六个人围绕着登上讲台。太炎先生个子不高,双目有神,向下望一望就讲起来。满口浙江余杭的家乡话,估计大多数人听不懂,由刘半农任翻译;常引经据典,由钱玄同用粉笔写在背后的黑板上。说话不改老脾气,诙谐而兼怒骂。现在只记得最后一句是:“也应该注意防范,不要赶走了秦桧,迎来石敬瑭啊!”其时是“九一八”以后不久,大局步步退让的时候。话虽然以诙谐出之,意思却是沉痛的,所以听者都带着愤慨的心情目送老人走出去。
    此后没有几年,太炎先生逝世了(1936年).他没有看见“七七”事变,更没有看见强敌的失败,应该说是怀着愤激和忧虑离开人间了。转眼将近半个世纪过去,有一天我去魏建功先生书房,看见书桌对面挂一张字条,笔画苍劲,笔笔入纸,功力之深近于宋朝李西台(建中),只是倔强而不流利。看下款,章炳麟,原来是太炎先生所写,真可谓字如其人了。不久,不幸魏先生也因为小病想根除,手术后恶化,突然作古;我再看太炎先生手迹的机缘也不再有了。
    (摘编自张中行《负暄琐活》)
    章太炎(18 6 9-19 3 6),著名民主革命家、学者。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1890年入诂经精舍,从俞樾受业七年。后创办《经世报》等,宣传维新变法。被通缉,流亡日本,结识孙中山。后回国在上海张园当众剪辫,立志革命。不久因苏报案入狱。次年发起组织光复会。后再赴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同时,重组光复会任会长。辛亥革命后回国,历任中华民国联合会会长、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枢密顾问、北京政府总统府高等顾问、东北三省筹边使、广东护法军政府秘书长等职。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策动倒袁世凯,被袁软禁,至袁死后获释。晚年讲学于苏州。著有《章氏丛书》等。
    石敬瑭(公元892-942年),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于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为后唐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冲锋陷阵,曾立下卓著战功。后唐末帝李从珂继位后,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双方互相猜忌。公元936年,石敬瑭起兵反后唐。为取得契丹的支援,石敬瑭向契丹割让幽云十六州(今北京市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在历史上留下“儿皇帝”的骂名。在契丹的援助下,石敬瑭称帝灭后唐,定都汴粱,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天福年(公元942年)忧郁成疾死,时年51岁。
    (摘自“百度百科”)(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EB
    A.章太炎曾经宣传维新变法,被通缉而流亡日本,结识孙中山。后回国在上海张园当众剪辫,立志革命,不久因此被捕入狱。
    B.马幼渔、钱玄同、吴检斋等太炎先生的学生,年长于俞平伯、魏建功、朱光潜等先生,马幼渔、俞平伯他们都是本文作者的老师。
    C.“对于太炎先生,我当然是很钦佩的”,主要是因为“我”读了鲁迅所记的有关章太炎先生的文章。
    D.“可以容几百人的会场,坐满了,不能捷足先登的,只好站在窗外”“听者都带着愤慨的心情目送老人走出去”,从侧面表现出太炎先生影响之大。
    E.《章太炎》一文结尾处感慨“再看太炎先生手迹的机缘也不再有了”,字里行间充满遗憾之意、敬仰之情。
    (2)结合全文,概括章太炎先生“怪”的主要表现。
    (3)作者写章太炎先生讲演,为什么又写马幼渔等弟子的行为?
    (4)文章第三段中说“一眚难掩大德,舍末逐本,对于太炎先生,我当然是很钦佩的”,章太炎先生的“大德”之“本”是什么?“也应该注意防范,不要赶走了秦桧,迎来石敬瑭啊!”文中直接引用先生的原话有何作用?

  • 科目:难题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学生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他的分析细致入微,如剥蕉心,愈剥愈细、愈剥愈深。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最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我在清华四年,读完了西洋文学系所有的必修课程,得到了一个学士头衔。现在回想起来,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从这些课程中收获不大。给我留下深远影响的课反而是一门旁听课和一门选修课,前者就是寅恪师的“佛经翻译文学”;后者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
           有时候,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学生之流中,会见到寅恪师去上课。他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到了那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不用说,这个转变来自寅恪先生的影响。
            1945年,在我来到哥根廷十年之后,得知寅恪先生在英国。我连忙写了一封长信,向他汇报我十年来学习的情况,并将自己在哥根廷科学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一些论文寄呈。出乎意料地迅速,先生回复了一封长信,并说想介绍我到北大任教。我真是喜出望外,谁会听到能到最高学府去任教而不引以为荣呢?
    这一年的深秋,我回到了阔别十二年的北京。按北大当时的规定,从海外得到了博士学位回国的人,只能任副教授,在清华叫专任讲师,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转为正教授。我当然不能例外,而且心悦诚服,没有半点非分之想。然而过了大约一周的光景,文学院院长汤用彤先生告诉我,我已被聘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这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还有一件事,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回忆。在解放前夕,政府经济实已完全崩溃。到了冬天,寅恪先生连买煤取暖的钱都没有。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已经回国的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适之先生想赠寅恪先生一笔数目颇大的美元。但是,寅恪先生拒不接受。最后寅恪先生决定用卖掉藏书的办法来取得适之先生的美元。于是适之先生就派他自己的汽车,让我到清华陈先生家装了一车关于佛教和中亚古代语言的极为珍贵的西文书。陈先生只收了二千美元。这个数目在当时虽不算少,然而同书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词典》的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
           在我同先生来往的几年中,当然会谈到很多话题。我们谈到当代学术,他当然会对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几乎没对任何人说过贬损的话。对青年学者,他更是只谈优点,一片爱护青年学者的热忱,真令人肃然起敬。就连那一位由于误会而对他专门攻击,甚至说些难听的话的学者,寅恪先生也从没有说过半句贬损的话。
    世事如白云苍狗,变幻莫测。正当众多的老知识分子兴高采烈、激情未熄的时候,“华盖运”便临到头上。运动一个接着一个,针对的全是知识分子。从那以后,直到老师于1969年在空前浩劫中被折磨得离开了人世,将近20年中,我没能再见到他。现在我的年龄已经超过了他在世的年龄5年,算是寿登耄耋了。现在我时常翻读先生的诗文,每读一次,都觉得有新的收获。我明确意识到,我还未能登他的堂奥。哲人其萎,空余著述。我却是进取有心,请益无人,因此更增加了对他的怀念。
           我现在是“后已见来者“,然而却是“前不见古人“,再也不会见到寅恪先生了。我心中感到无限的空寞,这个空寞是无论如何也填充不起来了。掷笔长叹,不禁老泪纵横矣。
    (1)简要概括陈寅恪先生的形象特点。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技巧及表达效果。
    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最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
    (3)本文的题目是“回忆陈寅恪先生”,但花了不少笔墨来写“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在学术方面,陈寅恪先生“对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几乎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贬损的话”,甚至包括专门攻击他的学者。对陈先生的这种做法,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永远执著的美丽阅读理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