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哪些情况下应该离职了?

工作中的离职、辞职、劝退、开除,这些都有什么区别?有什么需要懂的常识?

}

离职后,到手的offer却飞了

——求职应该避开哪些坑?

裸辞风险大,如果决定跳槽,应该先辞职,还是先找好工作?

据羊城晚报报道,2021年年初,小陈应聘广州某投资公司产品经理职位,公司于1月8日向小陈发出录取通知书,并通知小陈于1月18日前携带原公司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等资料来办理入职手续。小陈收到通知书后,于1月13日与原公司正式解除劳动关系,但1月14日投资公司却以公司战略调整为由通知小陈取消录用。

小陈傻了眼,原来的工作丢了,新工作不仅泡汤了还需要重新找工作。小陈将广州某投资公司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决该公司以双方曾经商定的转正工资13000元/月为标准,赔偿其失业期间收入损失39000元。

直至2021年5月6日,小陈才再次入职另一家公司。庭审过程中,小陈主张失业损失应计算至2021年5 月5 日为止。

法院认为,依据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本案情形符合上述法律规定,属于缔约过失责任纠纷。

小陈基于对公司录用通知的信赖从原单位离职,是为了与该公司订立劳动合同做出的合理、必要的准备。而公司因自身原因不与小陈订立劳动合同,违背诚实信用原则,造成小陈失业期间收入损失的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但因公司难以预见小陈的失业时长,故小陈主张失业损失计算直至其入职新公司为止缺乏合理性;且小陈在失业间并未实际向公司提供劳动,其主张公司以13000元/月计付三个月损失亦不妥。

法院依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考量公司的过错程度、小陈的预期利益,酌定广州某投资公司向小陈赔付15000 元以作补偿。

宣判后,原、被告双方均未提起上诉。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法官张翼提醒,虽然法律赋予用人单位自主招录员工为其提供劳动的权利,但用人单位应注意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和合理信赖。用人单位在向劳动者发放录用通知前,应充分考虑企业内部战略规划及岗位需求,对有意向的劳动者提前进行全面、综合的考量后,再发放录用通知。劳动者也应当再三确认“新工作”是否落实,防范潜在风险,避免麻烦导致产生损失。

在劳动合同未订立的情形下,用人单位的赔偿范围应如何界定?

一般考量劳动者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两方面。

直接损失:即劳动者的直接财产减少,通常包括:

(1)缔约费用,如为准备面试的交通费用、邮电费用、住宿费用等合理损失;

(2)为履行合同做准备而支出的费用,如为履行被录用岗位职责而参加培训的费用、相关特定岗位体检的费用等。

间接损失:也可以理解为机会损失,指缔约方因为基于对对方的信赖而导致的丧失与第三方订立合同的机会。

如劳动者因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从而放弃了其他单位的入职机会或者与原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由于间接损失难以确定,在具体裁量时,还需综合考虑双方的过错程度、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及意愿、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等多重因素合理地加以衡量。

居委会有权制定小区出入政策吗?

据上观新闻报道,最近有上海市民反映,向所住的小区居委会申请出门证时,被居委会告知,出去以后就不能回来了或者回来了就不要出去,还有些外地返沪人员被拒之门外的事情发生。

那么,居委会或者其他小区自治组织,有没有权力关上小区的大门?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恒建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潘书鸿介绍,按照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居委会是一个民间的自治组织,其核心价值是民间依法自治,居委会是基于居民的授权开展服务管理小区的机构,不是行政机关。但在此次防疫过程中,居委会客观上也存在一些政府的职能行为。居委会在执行政府职能行为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依法执行操作,不能自行层层加码。

200余人购买“退休身份”被骗600多万元

“只需要先交3万元定金,事成之后再交1.5万元尾款,就能在达到退休年龄后以国营农场职工的身份享受社保退休待遇。”这是发生在海南省屯昌县一起诈骗案中被告人的惯用话术,并凭该套路诈骗被害人200余名,诈骗金额高达635.5万元。据新华社报道,近日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该起诈骗案进行依法审判。

法院审理查明:2017年底,被告人郭某兰认识一名自称邝某某(另案处理)的男子,邝某某称其为国营中坤农场劳工科科长。邝某某提出让郭某兰联系人员来办理“社保退休”业务,许诺事成奖励郭某兰一辆小轿车和相关费用,郭某兰听后觉得有利可图,表示同意。郭某兰遂四处找人办理“社保退休”业务,之后又通过王某某等人介绍,以及被害人之间相互宣传,大量被害人信以为真,纷纷上当。至2019年10月,郭某兰及同伙先后收取212名被害人钱款共计611.5万元,郭某兰从中非法获利108.75万元。

在郭某兰服刑期间,法院又查明:2017年12月,郭某兰还曾以相同方式诈骗唐某某等8人,非法获利24万元。

南极家庭游因疫情泡汤调解促双方共担巨额旅游款

一起因疫情取消南极家庭游导致的巨额旅游款退赔纠纷持续一年半之久,令双方当事人烦恼不已。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牛栏山法庭通过云法庭,成功调解了该案。

2020年初,林先生一家三口计划去南极旅游,与一家旅游公司的西安分公司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林先生一家交纳了44万元服务费,公司也预先准备好了私人定制项目和出行设备。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场南极游泡了汤。因为没有成行,林先生一家要求分公司全额退还44万元服务费,可分公司表示只同意退回21万元。无奈的林先生将该旅游公司分公司和总公司一并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张婷介绍:“期待已久的南极游泡汤了还赔进去20多万元,这对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而旅游公司也确实在积极推进这次旅游的成行,前期工作都已经做好,游轮房间等费用确实无法退还。”

法官通过“背对背式”调解,经过一次次协商,双方最终同意退款26万元。最终,总公司按期将全部调解金额提前打至原告提供的账户,随后双方签署调解书,这场千里之外的调解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决不让减税降费红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1日至5月16日全国查处涉嫌骗取留抵退税企业2880户,已公开曝光留抵骗税案件118起,释放了“骗税必严打”“违法必严惩”,坚决不让减税降费“红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的强烈信号。

盗版泛滥,打击作家创作热情

5月26日,中国版权协会举办《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与发展报告》发布会。据北京日报报道,作家月关作为行业代表在会上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界联合起来对网络文学侵权盗版行为予以曝光、公示,呼吁搜索引擎和应用市场停止侵权,共同保护网络文学的原创内容生态。随后,北京市作协网络创作委员会等20地省级网络作协,晋江文学城、阅文集团、番茄小说等12家网络文学平台,爱潜水的乌贼、烽火戏诸侯、猫腻、唐家三少、吱吱等522名网络作家联名响应倡议。

预制菜亟待出台行业规范

疫情发生以来,居家成了生活常态。在“人人都能成为大厨”的背后,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引发广泛关注。市场快速扩张的同时,生产和运输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迫在眉睫。

据北京日报报道,今年4月,首个全国公益性预制菜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在京成立。联盟表示,将通过树标准、立规范、建准则、做服务,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近日,国内20余家单位共同起草了全国首部《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明确了冷冻预制菜点贮存温度应低于-18℃,冷藏预制菜点贮存温度应在0℃至4℃。标准还规定,预制菜产业应在标签的醒目位置标明通俗易懂的菜点名称、制作加工日期、主料净含量等制作加工信息,以及食用方法、贮存方法、保质期限等。

多平台开放IP属地显示功能

近日,多个平台宣布,为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进一步打击虚假信息、造谣传谣等行为,开放展示用户IP属地功能。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针对目前暴露出来的私自修改IP属地信息等问题,业内人士指出,相关平台须予以重视、落实责任,及时健全技术手段,加强系统侦测,坚决“打假”,封堵漏洞。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及时行动起来,对这种网络“灰产交易”进行严厉打击和彻底清理,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为广大网民的权益保驾护航。

一男子违反居家隔离规定,致5000多人隔离

据央视新闻报道,5月23日,男子孙某接到社区居家隔离通知。居家隔离期间,孙某违反足不出户要求,多次外出,在小区内活动,造成疫情传播扩散风险。5月28日,孙某及其妻子核酸检测阳性,致使同楼258人被转运集中隔离,其他5000余名小区居民居家隔离。目前,警方已依法对孙某刑事立案侦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金三银四正是跳槽的旺季,有的人因为目前公司待遇不好而辞职;有的人觉得未来发展没有前景而辞职。那么会计辞职理由通常都有哪些呢?离职需要做哪些准备?来跟随会计网一同了解下吧!

  那些年我听过的奇葩辞职理由

  最近在办公室听到一个同事说,她的朋友离职了。

  细问之下,原来是因为她的朋友所在的公司附近没有好吃的,喜欢的店也不在外卖配送范围内,她不得不每天早上一大早起床做便当带到公司吃,一段时间之后,实在是受不了要每天早起,所以辞职了。

  实在太理解这位朋友的心情了,毕竟方圆一公里之内没有好吃的,跟要了吃货的命有什么区别!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开始工作以来,也听说过各种各样的辞职理由,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肠胃不好,消化不了老板画的大饼。

  哈哈哈哈哈,没遇到过给你画大饼的老板,不足以谈职场人生!

  老板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理想是不上班,所以我辞职了。

  我们上班就是为了挣钱,真的求求老板们别再跟我们谈理想了!

  真事,前两年听说隔壁部门的男同事,去了道教拜师,所以辞职了。

  工作不一定能让人暴富,但可能会令人看破世俗......

  老板没给我能够找对象的钱,还拖垮了我用来找对象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办公室里没有适合搞对象的同事!

  我没有对象,怎么想都是老板的错!

  本来只是想回家过个年,好好休息一个礼拜,没想到抢不到回程的票,不能按时上班,干脆辞职了。

  春运抢不到票的痛苦,经历过的人都懂!

  最近吃太多,太胖了穿不上公司的正装。

  大概所有职场人的愿望里都是一样的:让我只涨薪不长肉吧,求求了!

  我家的猫快生了,要休个“产假”,保她们母子平安。

  养猫一时爽,一直养猫一直爽!

  小会听到以上的辞职理由的时候,觉得大家都太皮了!

  不过细想之下,虽然这些辞职理由看似奇葩,但真实的情况,可能远比表面上的轻描淡写要复杂得多。

  会计离职需要做哪些准备?

  在知乎上,“什么情况下你会毫不犹豫地辞职”这个话题的关注人数高达7.9万,同样是辞职,但原因却反映了真实的职场百态。如果不是因为忍无可忍,我想很多人还是不会轻易离职的。

  所以在这里建议大家,辞职前还是要深思熟虑一下。例如辞职的理由是什么,是对工作环境不满意,还是遇到了职业瓶颈?到了新公司之后,这些问题该如何避免?辞职对于自己的生活影响大不大?

  从多个角度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权衡利弊之后再做决定。毕竟大多数人辞职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考虑周全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

  如果一定要辞职,在辞职前尽量预留一些时间来做辞职前的准备。

  1. 找好下家之后再辞职

  虽然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还是要说一下。原因很简单,在职时找工作,如果一时没有条件比较合适的公司,你也可以留在原来的公司继续工作。而裸辞后,一部分人可能会因为房租、生活费等经济压力,不得不将就接受没那么满意的工作,这样可能就会违背了当初离职时,想去更好的公司的初衷了。

  2. 做好职业规划

  如果你已经有了辞职的打算,那么对于下一份新工作,大体上也是有一定的方向的。因此可以在离职前,有目标有计划地去提升自己,让自己在面试时更有筹码,同时也能更快地适应新工作。

  3.注意社保缴纳问题

  很多城市的福利待遇是以连续缴纳当地社保为前提才能享受的,尤其是一线城市,一旦断缴,缴纳社保连续期限就得重新计算了。

  很多公司都会在每个月的15号-20号左右缴纳社保,如果打算辞职后就继续找新工作,那么,建议在当月的15号之后离职,并在下个月15号之前办理好新公司的入职手续,以便让社保可以连续缴纳。不过以上的时间点只是参考,具体还是要大家咨询所在公司的社保缴纳时间。

  如果辞职后不打算马上工作,而是休息一段时间,那就可以自行到社保中心自己缴纳。

  辞职需要考虑的事情有很多,以上只是其中的几点,虽然现在的工作机遇很多,想找到新工作也不难,但是大家在辞职之前,还是要考虑清楚辞职会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尽量做好准备,降低自己的损失。

  来源:本文为会计网原创首发,编辑:阿圆圆。如需转载或引用,请留言授权,并务必在文首注明以上信息。违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会计网 保留所有权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情况下我要离职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