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马股份公益活动的初心是什么?

2019年,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紧紧围绕“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的总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深化改革、提高群众获得感、努力提升满意度”三个方面精准发力,加强“服务群众便利化、服务方式标准化、服务手段网络化”建设,扎实推进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数据显示,2019年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累计受理办结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 65.4万件。其中行政审批服务事项43.8万件、便民服务事项21.6万件,无超时办件,按时办结率100%。经电话随机回访群众2600余人次,满意率99.8%。去年6月,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全市政务服务水平评估报告,綦江位列渝西片区第三位、全市第十位,受到市政府通报表彰。

深化改革,助力“全渝通办”落地生根

“落实好‘全渝通办’ 是我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头戏 ”。据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全渝通办”即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城乡一体、一网联通、同城通办”,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城乡无差别。对此,我区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全面落实“全渝通办”。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按照“全渝通办”运行机制要求,将入驻市民服务中心的29个部门的服务窗口全部接入市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网上审批服务入口,实行一个平台、一张网,区、街镇两级审批,区、街镇、村社区三级服务。我区29个部门依据法定权限和职责范围,从市级部门发布的5280个区县通用事项目录中认领了4962个事项,做到了应领尽领 ,并编制了事项实施清单,配置了网上审批流程、表单,于10月正式在新的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与此同时,深化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四办”便民利民措施,全面完成区级720项、街道47项“四办”清单的梳理编制并对外公布,将713个行政许可子项办理要素信息全部定制录入市网审平台,编制了390个区级、41个镇街公共服务事项的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对外公布了458项 “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目录清单。各入驻单位服务窗口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要求,积极作为,做到了合规事项“马上办”,一般事项“网上办”,个人事项“就近办”,复杂事项“一次办”,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扎实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按照“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内设机构向服务大厅(窗口)集中、审批服务事项办理向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审批事项进驻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的“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将各部门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区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工作模式,整合业务咨询、投诉受理、效能监管,实现“一窗通办”。目前,入驻区市民服务中心审批部门29个,入驻审批事项1071项,基本实现了“只进一道门,办完所有事”。

优化服务,构建最优政务环境营商环境

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中,大力推进多项创新改革,切实解决政务服务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构建最优政务环境、营商环境,全力打造綦江政务服务“升级版”。

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以“一窗受理”为突破口,实施政务服务流程再优化,为企业群众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无差别服务。建立“一窗受理、受办分离”机制,按照受理和审批适当分离的原则,对需跨多部门或一个部门多个窗口办理的事项,通过“一窗受理、受办分离”,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标准化的政务服务。通过建立“引导咨询、一窗受理、受办分离、推送相关、限时办结、统一出件”的一体化运行机制,在保持部门职能不变的基础上,将部门政务服务收取材料、发放证照等前台窗口业务分离出来,统一交由区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或功能专区“一窗受理”综合窗口办理。

扩展“一窗受理、受办分离”范围。通过设置行政服务中心“一窗受理”综合窗口,实现多部门多事项无差别全科受理。目前,9个部门审批服务事项已纳入行政服务中心“一窗受理”窗口受理。企业登记、不动产登记、税政、出入境、婚姻登记等业务量大、专业性强的事项按功能分区已纳入专区综合窗口“一窗受理”。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等9个建设部门事项,按照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纳入工程建设事项综合服务厅 “一窗受理”。不同业务辖区的水电气讯公用事业服务单位的报装业务,也已纳入公用事业服务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方便了办事企业和群众。

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奇葩、循环、重复等各类无谓证明。按《重庆市村(社区)证明事项保留清单》进行清理,村(社区)证明经过清理只保留了10项,取消了35项,200多个不必要的证明、盖章类和重复提交的申报材料被彻底取消。加大审批材料精简力度,我区345项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率达到60%以上。

创新管理,大力提升窗口服务效能

“群众来中心大厅办事,最看重的是窗口工作人员办事质量与效率。” 据介绍,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切实加强对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努力将行政服务中心打造成为联系群众的纽带、勤政廉政的基地、政府形象的窗口。

中心坚持“日巡查、周通报、月考评”制度。从周一至周五,由政务服务办领导轮流带领值班人员对大厅进行巡查,做好每日巡查记录,作为评先评优以及考核的重要依据;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各办件组和窗口负责人参加的通报会,对上一周巡查情况进行通报,对窗口工作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点评;每月对窗口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办法,评出当月“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标兵”,并将“优质服务窗口”、“优秀服务标兵”在大厅“光荣榜”中展示。 全年累计评岀“优质服务窗口”119个,“优质服务标兵”279人次。

开展人员培训,提升窗口服务效能。委托山东大国之礼文化研究院选派政务服务培训专业团队,来綦江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政务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和各街镇公共服务中心骨干人员共400余人参训。

推出“晨会”制度。将晨会流程模式化,分为“规范着装列队、统一问候、仪容仪表互查、服务规范展示、领导点评”等规范化的流程。晨会在每周一早晨上班前召开。“晨会”已成为常态。此举,强化了服务大厅窗口人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团队意识,极大促进了窗口人员服务效能的提升。

开展创先争优竞赛活动。区行政服务中心广大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于创先争优竞赛活动中,全面展示和体现了“创新、亲民、务实、廉洁”的良好形象。经民主推荐评议、大美綦江APP网络投票,最终出入境窗口、农业农村窗口等5个单位窗口荣获2019年度“人民满意服务窗口”称号;出入境窗口李宇、规划自然资源窗口张贵川等9名同志荣获2019年度“人民满意服务标兵”称号。

提速增效,綦江政务服务再升级

大力推行“先照后证”改革。经营者可先行办理营业执照,前置许可仅保留45项,208项纳入注册登记后置许可;67个涉企证照实现“多证合一”; 企业开办仅需1个工作日即可完成,43个备案类涉企证照无需再办;对登记事项单一、审核流程合一和涉及企业融资贷款等登记事项,全部实现“马上办”。 精简优化流程减少材料,放宽住所登记条件解决场地限制,对利用住宅仅以住宅用于行政办公、通讯联络、从事电子商务等不扰民行业的,免予提交业委会或居委会证明材料。

大力推行审批部门首席代表负责制。以实施首席代表负责制为抓手,助推行政审批服务提速增效。通过推进实施首席代表负责制和授权,进驻区政务服务大厅的审批服务事项现场办结率由原来不足50%提高到80%,即收即办率由原来不足15%提高到40%。所有承诺办理事项在原平均承诺办结时限8个工作日基础上再压减3个工作日,50%的申请做到了当天办结。二手房买卖过户承诺办结时限压减到2个工作日内。

推进实施不动产登记“一件事”集成服务。将不动产登记涉税业务、水电气过户、公积金办理、公证业务等相关业务纳入“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多件事“最多跑一次”,切实增强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企业服务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深受企业好评。

出入境窗口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认真贯彻落实市公安局服务民营经济发展30条,积极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提供快捷服务。重庆荆江汽车半轴股份有限公司的两名负责人急需办理护照前往德国洽谈合作事宜,其中一位是外地户口,按正常规定需要20天才能取得护照,但会由此影响此次商务谈判。该窗口获悉此情况后,经上级批准开启绿色通道,急事急办,仅两天,该公司两名工作人员就领到了护照,确保了此次商务活动的顺利出行。

农业农村窗口便民服务暖人心。窗口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农增收致富。在全中心率先推出一线便民服务工作法,向涉农企业、种养殖业专业户公开手机号码,定期到新发展的涉农企业中开展“一对一”技术服务。

不动产登记窗口特事特办。重庆奥源名扬实业有限公司是招商引资引进的房地产开发民营企业,得到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支行上亿元的贷款支持,因抵押贷款到期,急需重新办理商铺抵押,如不能及时办理重新抵押贷款,将会给公司和银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不动产登记窗口开启“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将正常程序需要5个工作日的工作,仅用1个工作日就办完了这笔跨地区、金额高达4亿元的房产抵押登记业务。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支行行长吴星远与该公司法人代表邓国强现场见证了“綦江速度”,连声称赞道:“綦江的营商环境好,办事效率高,我要为綦江大大点个赞”。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据了解,全年10多家企业﹙业主﹚先后向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督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交通局、区医保局等部门服务窗口送来锦旗和感谢信、表扬信。

}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履行社会责任的道路上,迪马股份会一直踔厉发奋、笃行不怠。”4月29日,迪马股份在发布的《2021年迪马股份社会责任报告》(下称《报告》)中写道,这是迪马股份连续4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企业作为社会人,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平衡公司治理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成为所有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

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迪马股份地产板块首创“被动式”健康概念,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物业板块在日常城市服务中增加节能手段,全方位提升节能效率。

过去一年,重庆、云阳、河南等地,均出现迪马股份践行公益的身影。《报告》披露,2021年,迪马股份股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帮扶、教育帮扶以及慈善捐赠等方式,对外慈善捐赠共计1.37亿元。

在《报告》中,迪马股份股份从乡村振兴、共建城市、低碳发展、社会共赢、公司治理等多个维度披露了公司2021年社会责任履行的理念和成果。

党建引领,实现稳健发展

迪马股份切实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2021年,迪马股份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持续巩固深化“两学一做”教育成果,通过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迪马股份扩展党建活动内涵,通过原·聚场与迪马工业、顺丰速运、特斯拉等企业单位携手,集结1800余名志愿者开展种树公益活动,促进党员发挥作用。6月,迪马股份举行“重回革命圣地、重温红色岁月”延安行,组织全体党员回到延安,寻访革命先人足迹。

在党建引领下,迪马股份2021年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迪马股份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04.63亿元,公司总资产为858.73亿元。报告期内,迪马股份工业防弹车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44%,连续21年位居第一;集成车市场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位列行业第一;机场地面设备与公安产品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旗下康养板块管理社区服务站点超36个,运营床位超过1600个,覆盖长者客群超50000人。

泛地产板块方面,2021年迪马股份再次实力位列中指研究院发布的百强房企第44名,入选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产品力TOP20,企业治理水平获得业内认可。

乡村振兴,发挥专业力量

一个稳健发展的企业,一定会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迪马股份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企业实际,发挥核心优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儿童的成长,关系着乡村的未来。迪马股份聚焦于乡村儿童的全面发展,探索农村儿童关爱保护模式。为此,迪马股份开创了国内首个创新型社区儿童之家--迪马股份泥溪儿童关爱中心,成为迪马股份乡村儿童中心的第一个样本。该项目设计了动力书塔、文化梯步、多趣教室和多功能厅等功能,为乡村儿童打造多元化设施。

《报告》回顾和呈现了过去一年来,迪马股份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帮扶、教育帮扶以及慈善捐赠等方式,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可持续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巩固乡村振兴成果。

以“薪火”系列公益活动为例。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活动已累计为重庆市秀口县、城口县、奉节县、巫溪县等地上千名乡村少年送去优质教育资源。产业帮扶方面,迪马股份“恩福橘”公益行动全年销售柑橘11.7万斤,销售额超50万元,刷新项目记录。

除了乡村振兴以外,在社区共建方面迪马股份以继续以专业力量创造大众福祉,旗下社区文化运营板块原聚场2021年全年服务超过7万人次;开展活动超过1500场,与12个居民区联动,形成2个特色品牌服务,1个线上活动品牌,建立15个社群,组建2个团队,开展10个系列品牌公益活动。

在不懈努力下,迪马股份的公益工作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获得国内最高规格的慈善奖项“中华慈善奖”。

绿色发展,探索“双碳”实践

伴随“双碳”实践的不断深入,低碳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受到上市公司、投资者和媒体的关注。

2021年,迪马股份从低碳建造、低碳工厂、低碳社区、低碳运营和低碳创新的不同角度探索实践绿色发展之路。

具体而言,迪马股份地产板块在2020年绿色建造、智慧建造落地的基础上,完善形成了全新的精工建造体系。对智建、绿建工艺优化,通过标准化、数字化,提高一次合格率、合理缩短建造周期,降低建造损耗及废物排放量。

报告期内,迪马股份地产板块共新开工项目21个,建筑面积共337.9万平方米,基本级和一星级项目共17个,面积共263.6万平方米;二星级项目4个,面积共74.3万平方米。

工业板块工厂,该公司日常做好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与维护,并定期委托第三方对废水、废气、噪声情况进行监测,以确保达标排放。2021年12月,VOC治理项目完成现场验收,通过专家评审,进入试运行阶段,并通过系列节能举措,实现全年节约柴油5.1万升、电力约37.4万kW·h。

整体而言,迪马股份聚焦低碳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安全运营、乡村振兴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在公司经营的多个层面推动“双碳”实践。

城市更新,寻求深度“共融”

城市更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重大工程项目,迪马积极探索,将产业、康养、艺术文化、物业服务、社区运营和智慧服务的全面服务升级为能力,以城市更新者的角色重新书写城市轮廓。

在上海庄行公园,迪马股份打造了多元化的混龄活动乐园,通过生态保育区的设置,强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向公众倡导公益;公园孵化出社区自组织,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同时整合在地资源活化场地,每年以上百场活动吸引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加入共建共享。

重庆南坪后堡社区是迪马首次与政府合作打造的城市更新项目。迪马积极听取当地居民的诉求,联动政府,运用自身商业运营及物业优势,依托居民、商家、以及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共建、共创、共生,实现与在地居民融合共生的新型城市更新,打造有记忆,有活力的未来街区。

实业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2021年,迪马股份工业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开拓智能化技术与产品,不断实现自我升级,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创新成果的应用,切实履行了民营企业的创新使命。

2021年,迪马突破了三级侧拉技术难题,国内只有极少数厂家能够生产这种技术产品,但在实际应用中问题较多,特别是伸缩过程厢体与滑轨变形,造成整个厢体伸不出或收不回来的问题。通过技术攻关,迪马完全掌握了厢体双侧三级拓展关键技术,并成功开发出方舱医院、超大型国家移动应急指挥中心等产品。

迪马工业成功研发的侦测通信机器人融合新型履带底盘系统、远距离发射通信系统、特种机器人控制系统、手持遥控APP等多项技术,采用特殊环境适应性技术(防爆/耐高温、抗腐蚀、抗干扰)和复合行走设计,具备速度快、越障强、轮履快速互换的能力,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迪马还牵头与重庆邮电大学合作,完成了消防宣传车用车载智能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已应用在公司的消防宣传车上,并已申报2021年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同时,迪马工业与重庆交通大学合作联合申报了2021年重庆市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专项“重庆市智能应急装备产业技术预见与协同创新机制”项目,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技术能力综合评价体系。

过去一年,迪马股份始终与时代共进步,与员工、合作伙伴、投资者同成长。2022年,迪马股份将进一步强化社会化企业定位,发挥产业优势和自身资源,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经济社会大局、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迪马股份怎么不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