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印近年来的发展如何?

最近一段时间,印度新冠疫情爆发,已成为全球确诊人数最多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截止目前,当地疫情还未得到进一步控制,而当地官员带头喝牛尿治新冠肺炎病毒。事实上,牛尿并不能治治疗冠状病毒。那2021年印度疫情最新消息是怎样的?死亡人数总共是多少?印度疫情未来会怎样发展?土流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最新数据如下:

一、2021印度疫情最新消息

截止5月11日早上,印度现有确诊病例3720695例。当地时间5月9日,印度新增确诊病例403738例,单日新增连续4天保持在40万例以上。

截止2021年5月11日,印度累计死亡250025例。印度目前已有24万人死于新冠肺炎。有研究机构预测称,到了8月1日,这一数字可能达到100万。

当地医学专家和科研机构预测,5月中旬,印度疫情或将达到高峰,每日新增确诊或将达50万例。在这之后,印度的新增确诊病例或将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但是,在5月5日,印度国家首席科学顾问拉加万表示,在本次第二拨疫情过后,印度可能仍然会迎来第三拨疫情。一名印度权威医学机构负责人古雷利亚也说,在印度采取有效封锁前,印度第三拨疫情就会到来。此外,另有多名专家预测,第三拨疫情或将于今年年底,即冬季时到来。

二、印度疫情爆发,该如何预防?

随着印度疫情的加剧,新一波的感染浪潮正迅速席卷南亚和东南亚越来越多的国家。从印度北部的尼泊尔,到南部的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印度周边国家的确诊病例数量正在激增。此外,在东南亚等更远的地方,比如泰国和柬埔寨,疫情也不容乐观。邻近印度的尼泊尔近来新冠病毒阳性检出率达到44%,8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9023例。当地官员警告,若不加以遏制,印度现在发生的一切将在尼泊尔重演。尼泊尔的人均医生数量少于印度,疫苗接种率也较低。分析称,与印度频繁的人员往来是尼泊尔疫情恶化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国继续坚持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情所在社区严格执行管控措施等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同时加快推进人群疫苗接种,尽快建立免疫屏障,对控制疫情仍然是有效的。建议如下:

1.尽快完成所有相关人员的全程新冠疫苗接种;

2.严格执行人员健康监测,发现可疑症状者时,应及时就医,第一时间对接触者采取严格单人单间隔离观察等措施;

3.保持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室内活动,如必须组织和参加室内活动,应严格控制参加人数,原则上保证人员间距保持1米以上,且所有参加人员严格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佩戴口罩,严格手部消毒;

4.不组织、参加聚集性活动;

5.机构内部可适当调整各部门工作时间表,取消餐厅堂食,减少人员聚集和接触机会;

6.机构内部可采取严格封闭式管理,减少或避免人员进出,调整为网络或非见面式工作模式。

三、印度疫情未来会怎样发展?

目前,印度不断刷新疫情暴发以来的单日最高新增纪录,也刷新了单日单个国家新增病例的最高纪录。印度政府4月25日预测,本轮疫情可能于5月中旬达到峰值,每天新增确诊病例或将高达50万例。这与部分国外专家认为印度疫情还需要3周才能达到峰值的预测相似。

目前,单靠印度本国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已经无法应对快速上升的疫情,世卫组织和其它国家均已向印度提供制氧设备等医疗资源,以及专业人员和资金等援助。考虑到国际社会的援助,如印度能够提高防疫力度,则有可能在近期内逐步扭转疫情形势。未来几周疫情走势尤为关键。否则当前高发态势将持续数周乃至数月,甚至导致形势进一步恶化。

总之,针对印度疫情我国人民需要做的就是陆续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

汉印文字、特点、形制、发展、分类、制度

中国古代玺印经过滥觞期(新石器时期)、起始期(夏商周时期)、勃发期(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至魏晋时期进入了成熟期。汉代是中国篆刻史最光辉灿烂的时期之一。汉印以其数量、种类的繁多和艺术水平的登峰造极,在印章史上占有头等重要地位,成为后世印章的典范和学习篆刻艺术的楷模。

对于篆刻临摹都知道从汉印开始,这句有疑问的可从这篇开始:

汉印凝重端庄,形制严谨朴茂,可分官印、私印两大类。官印以白文居多,,有铸有凿,文官多用铸印,军中多急就章的凿印,其中尤以凿制的“将军”、“司马”两种官印艺术成就最高。汉代私印中的姓名印则以端庄平正、严谨浑厚为胜。

汉初的玺印在形制上,袭用秦制。据《晋书舆服志》载:“乘舆六玺,秦制也。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汉遵秦不改。”但在现在旧谱中,能见到的汉代官印———汉将军印、侯印、丞印,不论6字4字,多没有界格。据说,这是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后才逐步改变的。王莽篡汉19年当中,留下的此类文物,也精美可观!

汉印铸印的字体,不论朱文(阳文)白文(阴文),都非常工整,平直方正,浑厚古朴,外拙内巧,端凝庄重,方中寓圆,整齐美妙。如四字白文正方印,中间自然显出朱文十字线;若四字长短不一,笔画繁简悬殊,正中会现出一条直线。汉印的朱文印周围的线条与内文的线条都是一样粗细,笔画间隔很均匀。同一方印中有4个字的,也有3个字是白文、一个字是朱文的,或两个字是朱文、两个字是白文的。这叫做朱白相间,必定是朱文的笔画多,白文的笔画少,才如此排列。这种“分朱十二布白”的技巧,是汉印特有的风格之一。汉印凿印,就是在铜面上直接雕凿,。这种制法,笔画有粗有细,间隔有疏有密,字形也有倾斜的,自有独特韵味。

秦末汉初兴起了隶书,其碑版文字解散篆形,一改大、小两篆以圆转笔画为主的笔势,而以直挺笔画为主并加以波捺的美化笔势,其书法则有庙堂之气,或雄浑,或秀丽,或遒劲,或飘逸。隶书的兴起,也给汉印带来书体上较大的变化。印文采用的是汉代特有的“缪篆”,它根据秦小篆简化或变化而成,是一种接近于隶书的篆书,字体平正,笔画平直,后世刻印用字往往也借鉴这一字体,所以也称作“摹印篆”。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印章,样式沿袭汉代旧制,人们也习惯地称为“汉印”,只是印文笔势不及汉制,在艺术上略逊一筹。这一历史时期,篆书已少被应用,篆法衰微,书风与秦汉大不相同。魏晋官印承袭汉制,南北朝官印印面逐渐扩大,印文篆体多随形意造,篆法不合六书,具有魏碑的方劲特色。私印则与汉印浑厚的风格较为接近。

至清末民初,流传和出土的汉印,约2万多枚。中国用玉制印,始自东周而盛于汉代。目前,国家或民间收藏的战国、秦汉时期玉印约有500余方,其中汉代的居多。玉印艺术的兴衰与玺印发展相关联。魏晋时代,由于印章艺术的风格开始转变,玉印制作的全盛时期也因此宣告结束。

汉制,皇帝、皇后、诸侯王的印称“玺”,想具体玺,可以下载这边书看下:,列侯、乡亭侯、将军部属、郡邑令长称“印”,列将军称“章”。以印质和印钮、印绶区别地位高低。皇帝玉玺、虎钮,皇后金玺、虎钮,皇太子、列侯及丞相、太尉以下官吏分别为黄金印、龟钮,银印、龟钮,铜印、鼻钮。印绶也有紫绶、青绶、墨绶、黄绶等分别。汉印有铸印、凿印两种,一般文官的印多用铸印,军中为应急需,用凿印。汉代是印章的兴盛时期,汉印为后世金石家所取法。初学治印的人,特别要先学整齐朴茂的汉铸印。

汉印是在继承秦印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在艺术和用章制度上比秦印更趋成熟、完备。汉印是中国印章艺术的鼎盛时期,是古代篆刻艺术的第一高峰,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人们常把它与唐诗、宋词、元曲和、绘画并列在一起加以称颂,如今学习篆刻就是从临摹汉印着手。

汉印主要有官印和私印两种,官印在用材、纽制、文字排列及印绶的用色上由于等级关系,皆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印章由官府督造,而私印由私人作坊制作,比较官印来得随意、宽松许多,无论官印、私印,用材都以铜质为主。

汉代由于隶书的出现和通行,文字书写已大为简便省事,入印文字在隶书的影响下,字形工整,横画省去波磔,圆转为方,盘曲化直,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汉摹印篆(缪篆)体式,而且简省又不悖“六书”,其印章章法稳健匀称,线条浑厚高古,气势夺人。

在印面文字布局上为一个完满的方形(或长方,或扁方,或正方),如四个字由四个小方形组成为一个大方形,即印章的整体形,这是汉印的基本形式。

到了西汉,印文字形日益方满化,栏界的辅助功用已不存在,相反使印面形式有闷塞之感,所以西汉初期的印章承秦式,尚有栏界,至中期便消失了。看汉印上的文字布置,一个字为一个完满的方形(或长方,或扁方,或正方)如四个字则由四个小方形组合为一个大方形,即印章的整形。这是汉印的基本形式规则。

由于印章的庄重用途,决定了当时的印章必须用古体一篆书,现代人学习篆书,建议从学习。。而当时正是隶书盛行的时代,即使写篆书也多少受到流行书体一隶书的影响。因此,当时的许多篆书书迹并未能保持纯正的篆形和篆味,这在各种汉代铜器铭文和刻石篆书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汉代印章也是如此。但也正因为这样,汉代的篆书形成了与前代不同的独自的字形与趣味。

汉印的印文书体,有基本遵循小篆规矩而略有出格者,有多半已为隶书形体而兼有篆意者,也有以鸟虫书作印的。此外,还可从殉葬专用印中见到为数不多的、十分草率的隶书印。在这几种印文字形中,占据主流的则是第一种。

在印面布局中,根据总体要求和各个文字字形的可变因素,或以屈曲回绕的手法以增加线条,或因其字偏旁线条过多而省略某些笔画,均是为了达到字形的完满和总体的方整,从而形成了汉印的字形特色和布局格式,这是汉印艺术形式美的基本特色。

秦代印章,就目前所见,官印均出于凿刻,白文;私印也多为凿刻,白文。汉代印章,西汉宫印多出于铸造,只有将军印和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多为凿刻,均为白文;东汉官印则以凿刻为多。亦为白文。从古印遗存来看,魏晋时的将军印等各种急就章比汉代的更富有天趣。西汉私印在初期也多出自凿刻,白文,而自中期以后铸印渐多。东汉私印有铸有凿,也多为白文,朱文印很少,朱文印到魏晋时期渐多起来。那具体怎么篆刻呢,不妨深入了解下:

魏晋印章大多沿续汉印的形式与格调,故传世的这一类魏晋印大多难与汉印明确区分,这与西汉初期印难与秦印明确区分一样。所以历来出版的古印集中往往以“秦汉魏晋”统为一大类,甚至再加上南北朝,而不作确切朝代的划分。在魏晋印章中也确实有许多放在汉印中毫不逊色甚至有胜过之处的佳作,篆刻家们往往也习惯于将它们与汉印一并看待。这些印,实际上可看作属于“汉印”这一篆刻艺术的审美范畴,所以我在本书中所说“汉印”,不只对汉印而言,也包括这一类魏晋印。

福利:最后为了加深大家对汉印的了解,想深入了解学习汉印,下面几份资料,不要错过:

}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本文通过作家及作品,对元明清三代文人篆刻家的篆刻审美观和创作审美取向进行具

体分析,指出流派印章发展的历史,始终以恢复汉印传统为旨趣,形成汉印审美观确立,发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尼西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