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电话是多少?

1.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北大先行由东圣投资和北京大学合作于1999年创建成立,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除了电池正极材料外,公司还涉足了电动汽车及储能电池组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北大先行已经形成了北京基础研究、北京工程技术中心、泰安和西宁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北京普莱德动力电池组装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战略格局。2014年北大先行实现销售额7.5亿元,增长幅度达到44%。2015年销售额约10亿元。截止2014年底,产能1.5万吨/年,产品包括钴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主要客户包括ATL、CATL、力神、光宇、维科等。

2.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当升科技”,股票代码:300073),成立于2001年,起源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国家首批创新型中央企业——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当升科技是一家从事新能源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进入锂电正极材料行业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国内率先出口锂电正极材料的供应商,是国内锂电正极材料的龙头企业之一。当升科技正极材料产能:9000吨/年;负极材料产能:6000吨/年。主要客户有比亚迪、比克、力神电池、ATL、三星、SK、LG、三洋、索尼、东芝等。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于2010年4月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以锂电正极材料作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3.北京锂先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锂先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的集产、销、研为一体的高新科技技术企业.公司主导产品为磷酸铁和磷酸铁里材料,致力于满足高端客户对安全环保,轻便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的需求。公司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主要运用于轻便型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高尔夫球车、清洁车等。

4.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中信国安盟固利(简称MGL)位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投资方为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所属的中信国安集团公司。MGL始建于2000年4月,主要从事锂离子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和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此外MGL还从事动力锂电池应用技术、天然化学物质分离与提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MGL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国内外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经过近十年的努力,MGL已经发展成为业务涉及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和销售以及投资等方面的综合性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并形成了从锂电池材料和锂电池,到电动汽车研发与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5.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方大炭素)——是世界领先的石墨电极及炭素制品的专业化生产基地,系沪市上市公司(600516)。方大炭素以技术优势、产品优势、规模优势为依托,以集约化经营,专业化销售,一体化物流为发展目标,实现按需配置,统一结算,统一营销,统一市场服务,全面负责方大炭素及旗下3家炭素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和进口原料业务。方大炭素可提供四大系列、38个品种、126种规格产品。主导产品石墨电极的年产量16万吨,40%出口海外市场,60%供应国内主要钢厂。

6.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制、开发和规模化生产。经过十余年潜心研发,公司产品得到国内外客户一致好评,有效占领高端市场,是国内目前综合实力最强、产销量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之一。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节能(天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控股的大型投资公司。巴莫公司坚持走“以绿色电源材料高科技、专业化为基础,同心多元化发展,以实现企业的常青、和谐、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规范运作,加强科技创新,不断开发拓展电源材料的新领域。

7.天津斯特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斯特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研发的国际先进磷酸盐正极材料工艺技术和生产制造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家专业生产磷酸盐系列锂电正极材料的公司之一。

斯特兰率先在国内实现磷酸铁锂的大规模产业化,从而推动了中国动力电池(磷酸铁电池)的发展和应用。2014年12月18日斥巨资收购天津伊博瑞尔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拉开了我们国家锂电池正极材料并购时代的帷幕。公司磷酸盐材料产能将快速扩产至4000吨。目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公司为迎接新能源产业大潮借助资本杠杆,整合行业资源,计划三年内磷酸盐材料扩产至10000吨,年产值达10亿元。

8.天津锦美碳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要致力于对特种石墨材料的研制和开发,探索特种石墨在更广泛,更尖端产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客户有LG化学、凯丰电子、BAK、神鹿能源、捷威动力等。现我公司主要从事碳素石墨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技术研发的有:天津锦美碳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唐山金湾特碳石墨有限公司,内蒙青山特种石墨碳素有限公司。

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我国成立最早的化学与物理电源研究所,承接“十一五”863计划中“动力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制”课题,间接参股天津电动汽车生产基地主体的天津清源电动车有限责任公司。

10.天津金牛电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金牛电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专业供应商,也是一家国有控股性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最早工业化生产六氟磷酸锂企业,也是中国锂离子电池用六氟磷酸锂与锂离子电解液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公司由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共同出资组建,地处环渤海中心城市天津,交通便利。

11.上海图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图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专有技术,进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专业化生产,规模为1500吨/年,坐落在上海西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致力于功能性电解液的生产和研究,产品应用范围较广,品质优异,根据客户需要,提供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各种功能性电解液,可以提高循环寿命、倍率特性、电压、过充、高低温、阻燃等性能,特别适合大功率电池的使用,并可按照客户要求配制。

12.立凯亚以士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立凯亚以士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Aleees集团下属全资企业,主要经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销售。

13.烟台卓能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烟台卓能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卓能材料,证券代码:834314。是烟台市国资委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内新能源行业的领先者,行业标准制定者。

公司专业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及生产,目前已实现年产高性能磷酸铁锂5000吨的生产规模,与国内众多知名锂离子电池厂家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品已被广泛运用于电动汽车、储能设备、通信基站等多个领域。

14.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高技术新材料的科技密集型企业。公司以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为切入点,产品形成十大系列几十种规格,是当前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大型不间断电源以及笔记本电脑电池、手机电池、数码产品电池、矿灯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首选产品,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为推动新能源电动车和储能系统的发展,公司专门聘请日本专家为技术总顾问,研究生产专门用于新能源电动车和大型储能电池的锰酸锂正极材料。

15.临沂杰能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临沂杰能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宝安集团旗下一员,是一家专业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临沂市经济开发区,是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锰酸锂和磷酸铁锂专业生产厂家之一。

16.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牡丹之都菏泽,成立于2014年2月,山东玉皇化工集团的下属子公司。公司主要产品为石墨烯及高端动力电池;主要装置包括年产3吨石墨烯粉体生产线、年产2亿瓦时高端动力电芯生产线;投资6.13亿元的年产5亿瓦时石墨烯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动力总成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17.宁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原当升科技创始人白厚善创立的北京容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入资宁波金和,宁波金和成为容百投资控股下的企业。容百投资除了控股宁波金和以外,还控股了盐光科技、韩国EMT、韩国TMR等企业,在正极材料回收、前驱体和多元化的正极材料产品类别上进行布局。宁波金和在容百控股中主要承担三元材料前驱体以及三元正极材料、NCA等材料的生产,正极材料总产能9000吨/年,三元前驱体总产能16000吨/年。宁波金和的客户包括三星SDI、LG化学、ATL、CATL、力神等客户。

18.湖州创亚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1500万元,主营锂电池负极材料和电解液材料。负极材料包括改性人造石墨、改性天然石墨、复合类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等四大种类产品。主要客户有光宇、比克等。

19.浙江美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美思锂电成立于2010年8月2日,坐落于美丽富庶的海滨城市——浙江台州,海陆空交通便利。公司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主要经营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的进出口。浙江美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大学唯一指定锂电池新技术项目研发合作的公司。

20.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30日,是横店集团(现已改制并更名为南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主发起人联合其他四家企业法人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于2006年8月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被誉为“中国磁都”的横店东磁是一家拥有磁性材料、新能源等多个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是全国磁性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永磁铁氧体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软磁材料制造企业。公司于2006开始研发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

21.杭州金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金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是由金马控股集团控股并与复旦大学合作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公司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新能源企业。

22.宁波英特维新材料有限公司 

宁波英特维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一家专业从事磷酸铁锂正极电池材料研发及应用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美丽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端,交通十分便捷。企业依托院校及实战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结合自主创新的实力,研发出了高质量的磷酸铁锂正极电池材料。英特维拥有与目前国内常规固相法不同的先进制备方法,研发生产了批次十分稳定,各项性能十分优异的高容量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材料,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领域。

23.宁波宏远炭素工业有限公司 

“宁波宏远炭素工业有限公司”是国内高品质“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专业生产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位于余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专业生产“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现年生产能力达1200吨,还适应市场需求生产:高容量、高压实、高倍率、高功率动力电池用等各类负极材料。“宏远炭素”产品还可适用于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信、电热化学及航天技术、核反应堆等其他领域。

24.恒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恒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2006年8月成立于苏州高新区,为加拿大独资企业,投资总额500万美元。公司专注于为锂电池界提供优质安全的正极材料。公司于2010年中方控股增资至1700万美元,在苏州工业园区苏虹东路购置自有土地,扩大生产规模,增建研发中心,产品扩展为锂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及电源系统。

25.常州博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常州博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生产锂离子电池和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销售自产产品等,于2003年6月17日成立于常州。

26.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张家港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14日,位于张家港市金港镇后塍塍东路,系江苏国泰国际集团国贸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公司目前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有机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装备技术、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HUARONG”牌硅烷偶联剂和“SHINESTAR”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在国内外同行业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27.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处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成立于2002年,于2007年12月24日由江苏海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2010年5月25日在深交所上市。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九九久依托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长期致力于研发、生产与销售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新能源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公司主营产品7-ADCA、5,5-二甲基海因、苯甲醛、三氯吡啶醇钠、六氟磷酸锂、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均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

28.南通天丰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南通天丰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隔膜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是国家级锂电池隔膜研发、产业化基地。公司成立于2009年,坐落于有“中国近代第一城”之称的江苏省南通市。

公司始終坚持“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标准”这一理念,立志打造全球一流的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公司与“南京大学”共建“锂电池隔膜联合实验室”、“产学研基地”。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长期致力于微孔膜技术的研发。陆续研发了涂覆隔膜、安全隔膜等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新型膜类产品,显著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产品主要应用于通讯、数码产品、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军工、储能、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

29.海门容汇通用锂业有限公司 

海门容汇通用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6年7月,是专业从事基础锂产品和锂电新材料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知名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池行业和中央空调行业。年产能为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6000吨、高纯碳酸锂500吨、磷酸铁锂200吨。

30.无锡东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东恒新能源地处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无锡,位于无锡市北塘区金山北产业科技园,交通便利。本公司是一家从事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及碳纳米管导电剂、导电浆料的生产,产品应用于能源、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等领域。目前公司拥有3条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电热隧道窑的生产线,年产约3000吨左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和年产约200吨碳纳米管粉末以及1000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31.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股票代码:002074),成立于2006年5月。公司位于合肥市新站区工业园,占地1300余亩,注册资金8.8亿元,在职员工5100余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400多人(硕博占比70%以上),公司目前拥有直属工厂、直属三厂、合肥工厂、庐江公司、南京公司、苏州公司、青岛公司等多个生产基地并在美国硅谷、德国波鸿、日本大阪、上海、合肥、成立了五大研究中心,并与美国陶氏公司、美国国家实验室、中国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在昆山、南京、庐江等地投资的生产基地也陆续投入运营,武汉、福建等生产基地也将适时建立。公司主要从事铁锂动力电池新材料、电池芯、电池组及电动自行车、风光锂电绿色照明系统、电动汽车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延伸开发电动高尔夫车、锂电光伏电源、锂电备用电源等多领域系列产品。

32.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74年,总部位于“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区域——天长市,是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企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依法纳税先进企业、银行资信AAA级企业、中国仪表行业十强企业、中国电线电缆10强企业、安徽省重点骨干企业。

其自主研发、生产的纳米钛酸锂动力/储能电池产品属国家重点新产品。经业内专家评定,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33.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集团型股份公司,福建冶金(控股)公司为控股股东。公司前身是厦门氧化铝厂,始建于1958年,1982年开始转产钨制品,1984年更名为厦门钨品厂。1997年12月,厦门钨品厂以发起设立方式整体改制为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厦钨已成为国内电池材料行业的重点企业,现拥有5000吨贮氢合金粉、10500吨各种锂离子正极材料产能,电池材料产销量已居国内前三位,其中贮氢合金粉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连续三年居国内第一。

34.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位于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福川工业园,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高端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石墨烯”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深圳市翔丰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位于深圳市宝能科技园。

35.深圳市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2004年由振华集团深圳电子有限公司新光源厂和新材料厂改制后注册成立的股份制企业,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铁仔路44号振华(西乡)工业园。振华在贵州设立生产基地,产能达到7500吨每年,主要生产基地转移到贵州,在用工成本和水电成本都大幅降低。客户主要包括ATL、比亚迪、优特利等。

36.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BTR)是由中国宝安集团(股票代码:000009)控股的致力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负极材料及纳米材料应用的专业化生产制造商。旗下拥有鸡西贝特瑞、鸡西长源矿业、山西贝特瑞、天津贝特瑞、惠州贝特瑞等子公司。主要客户涵盖三星、LG、日本松下、索尼、ATL、力神、比克、比亚迪、国轩等。

37.广州融达电源材料有限公司 

广州融达电源材料有限公司是经广州市科技局批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坐落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公司主要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原材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各种产品的生产能力达到1500吨以上,主要产品有钴酸锂、磷酸亚铁锂、锂镍锰钴氧、氧化亚钴、氢氧化钴、草酸亚铁、磷酸铁。

38.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3100万元,旗下有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石墨材料分公司,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宝安分公司等两家公司,目前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MAG)、改性石墨材料等的研发和生产,产能达到8000吨,主要客户有福斯特、迪凯特等。

39.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深圳市富易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各类功能膜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产业同时拥有干法和湿法两种生产工艺,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是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企业。被美国福布斯评为2009年、2010年、2012年中国最具成长性潜力企业。

40.深圳市天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主要以新能源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咨询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生产基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奔康工业园。在国际知名锂电专家王伟东博士的领导下,已经成功地将国际先进的锂电池三元材料技术进行了技术提升和产业化改造。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

证券代码:835185 证券简称:贝特瑞 主办券商:国信证券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 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制定的议案》,表决情况:9 票 同意,0 票反对,0 票弃权。

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 2019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经股东大会审
议通过之后,将在公司股票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完成之日起生 效实施。
二、 制度的主要内容,分章节列示: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草案)

第一条 为维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
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或“本章程”)。

第二条 公司系依照《公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 429091。

第三条 公司注册名称:

中文名称: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条 公司住所: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西田社区高新技术工业园

第五条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万元。

第六条 公司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条 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第八条 公司全部资产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第九条 本章程自生效之日起,即成为规范公司的组织与行为、公司与股东、股东与股东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据本章程,股东可以起诉股东,股东可以起诉公司董事、监事、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可以起诉公司,公司可以起诉股东、董事、监事、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之间涉及章程规定的纠纷,应当
先行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通过在公司住所所在地诉讼方式解决。

第十条 本章程所称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

第二章 经营宗旨和范围

第十一条 公司的经营宗旨:引领锂离子电池材料发展方向,推动锂电行业发展。

第十二条 经依法登记,公司的经营范围:生产经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经营进出口业务,普通货运。

第十三条 公司的股份采取记名股票的形式。

第十四条 公司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

同次发行的同种类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所认购的股份,每股应当支付相同价额。

公司股东对公司新发行的股份无优先认购权。

第十五条 公司发行的股票,全部为普通股,以人民币标明面值,每股面值为人民币 1.00 元,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证券登记机构”)集中登记存管。

第十六条 公司设立时发起人为中国宝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富国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华瑞投资有限公司、岳敏、贺德华、曾广胜、贺雪琴。公司各发起人及其认购的股份数、持股比例和出资方式如下:

序号 发起人 出资方式 持股数量(万 持股比例

1 中国宝安集团控股 净资产折股 2,737.1

2 富国投资有限公司 净资产折股 ……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

证券代码:002181 证券简称:粤传媒 公告编号: 证券代码:300919 证券简称:中伟股份 公告编号: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与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1.本次签署的协议仅为双方初步合作协议,具体事宜尚需根据可行性研究结论作进一步协商判断,最终以双方后续签订的正式协议或订单为准。

公司将根据事项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本协议涉及的有关内容尚未正式实施,对公司本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没有重大影响。

3.公司最近三年签署的框架协议不存在无进展的情况。

本次签署的协议不构成关联交易,不属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一、协议的基本情况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伟股份”)与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特瑞”)于2022年5月5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贝特瑞待遇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