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无意的一句话,却成了事情发展的写照?

对于历史人物,现代人依然对他们给予了浓厚的兴趣,这是因为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可以为后世提供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历史人物来树立为人处世的典范。因此,历史上有正面人物的同时,势必也会有反面教材。平时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借用史书中的例子,就算学识不多的人,也能够提到历史上的几个典型的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

那么,今天想要探究关于一个历史人物的真相。对于商纣王,究竟他是正是邪,商纣王的好与坏又是谁说的算呢?

对于历史比较感兴趣的朋友,每次看到河南鹤壁市一座高耸的建筑物时就会不由得发出感叹,因为在几千年前,同样的地方,这里是商纣王引起为傲的地方,每次站在鹿台上俯瞰世间时,商纣王都会感到欣慰和骄傲。这份骄傲商纣王当之无愧,因为商纣王对自己十分自信,当时的他对商朝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只不过他没能料想到自己的人生结局。

当历史回溯到三千年前的商朝时,当时的商纣王意气风发,他具有担当一国之君的资质,而且对此史书也没有给予否认。在很多历史资料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点评,商纣王是一位聪慧无比的帝王,他的目光如炬,有帝王威严,不仅如此,还力大无穷,能够和猛兽搏击。仿佛通过这些文字就可以让人们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商纣王,但是在商纣王自信的另一面,还有他自负的一面。

商纣王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每逢有大臣劝谏他的时候,商纣王都能简单的驳回,而且每次都让大臣感到无言以对。商纣王的辩才无人能及,即便是当时有名的文官大臣,都无法说服这位自信又自负的帝王。而对于商纣王来说,他听不进任何人都劝谏,他也自认为,自己不需要接纳他人的意见。这对于现代人来说,自然是一种人格缺憾,可是不能否认的是,在古代王朝,这又是帝王所需要具备的品格,如果没有一定的自信,就容易受到他人的摆布。再次,帝王也终究是人,有血有肉自然就会有缺点,而商纣王的这份自信,其实也是他捍卫自己地位的武器之一。

但是在商纣王对王朝的发展充满信心的同时,他也意识到了很多暗藏的危机,而帝王眼中的危机,其实莫过于对王位有威胁的人,当时商纣王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比如他的叔叔比干。

商纣王是帝乙的儿子,他登基看似是没有任何疑问,可是当时的商朝其实遵循的是兄死弟及的传位方式,而商纣王的登基其实恰恰违背了这一规矩,所以在商纣王的心中,总是暗暗的有一丝担忧。因此,商纣王每次看到叔叔比干的时候,都会对他所说的话进行反复的推敲,而商纣王对于比干提出的任何意见,都会给予否定,这是一种天性,也是一种对王权的捍卫。商纣王的那份自信在比干面前总是显得有些动摇,而比干的谏言在旁人看来却是那么正确无疑的。

当时的商纣王虽然也算是励精图治,对于商朝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但是商纣王和历史上很多帝王一样,喜好美色,他平日里将很多时间花费在喝酒作乐上,尤其是对于妲己的爱,更是让大臣们看不过去。妲己迷惑住了商纣王,而商纣王对于妲己的话也十分看重,这自然引起了比干的不满,他认为商纣王这样的做法就是在将商朝推向不好的方向,可是商纣王却根本就不去理会,他依然每天酒池肉林,贪图享乐。

即便商纣王知道比干所言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商纣王来说,比干的身份注定让他无法长久的呆在商纣王的身边,后来比干被商纣王所杀,而这样的结局,与其说商纣王残忍,不如说商纣王是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一个政敌。除掉了比干之后,还有一个人也让商纣王十分忌惮,他就是商纣王的哥哥微子。

微子没能继承帝乙成为皇帝,反而是商纣王继承了王位,这自然是有原因的,也许微子生母的身份比较低微,也许是因为商纣王更具帝王的资质,无论如何,微子都是没有争过商纣王。而微子和比干一样,不仅不懂得收敛锋芒,反而也常常给商纣王提意见,后来微子没有得到商纣王的认可,他后来去了周,这样一来,商纣王的另一个心腹大患就此解决。

可是商朝终究还是终结在商纣王的手中,他在率军和周武王争斗的过程中,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取胜。这个时候商纣王的优点恰恰成为了他的缺点,商纣王好大喜功,做事不够沉稳,过于孤注一掷以至于一败涂地。在眼睁睁的看到商朝的军队被打得溃败不堪的时候,商纣王没有选择苟活,就像他的性格那样,一不做二不休,商纣王在鹿台自焚身亡。

不得不说,一代帝王选择这种惨烈的死法确实过于凄惨,但这也正是商纣王的性格写照。

商纣王死后,周武王为了避免其他商朝的贵族再次崛起,他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商纣王一人身上,周武王认为,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商纣王的残暴和治国无方所致,这和商朝的百姓无关。

因为这个说辞,让周武王流芳百世,让商纣王成为了众人唾弃的对象,奇迹的是,几千年以来,人们的口径都是一致的,似乎商纣王曾经对商朝没有过任何贡献。

实际上,历史上比商纣王昏庸无道的君主比比皆是,商纣王和这些帝王相比,不知道好过多少倍,他之所以会沦为几千年来被辱骂的对象,无非就是周武王的说辞。周武王通过商纣王的死成全了自己的英明,而对商纣王来说,做法却是落井下石。

主席曾经评价过商纣王,在他眼中,商纣王有才能也治国有方,在他的统治下,为中原统一奠定了基础,可是由于周武王将他贬的一文不值,才让商纣王的名声如此不堪。主席独具慧眼,而作为后世的我们,对于商纣王也应该给予更加客观公正的解读。

经常有人问我:怎么样才能学好历史?

我都会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些人不愿意看历史,觉得太枯燥泛味。

我会说:很多的历史书确实很枯燥,那你觉得看三国演义枯燥?你看水浒传枯燥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历史史实上,加之以“演义”,即可了解历史,又可以欣赏故事,可谓两全其美。

有人说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写作方法,对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来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经常有人问我:怎么样才能学好历史?我推荐大家一本历史好书《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这本书既是一部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其历史价值远高于文学价值,该丛书的最大特色在于作者对历史真实的严格追求。蔡东藩的这套丛书,虽然是写历史演义,但“语皆有本”,力求其主要情节均有历史记载作为根据。

作者是民国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蔡东藩所著。该套书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民国九年,共记述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共六本,全套六百多万字。性价比也是很高的,历史爱好者必备佳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一句话形容孩子是最真实的写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