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丁氏痔疮医院怎么样啊?

黄济川(1862年7月24日—1960年11月3日),男,享年99岁,我国著名中医肛肠病学专家、教育家、痔瘘泰斗、一代宗师、成都肛肠专科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四川省第一届省委委员、四川省四大名中医之一(黄济川、张文修、李斯炽、卓雨农)。一生淡泊名利的黄老,对肛肠事业孜孜以求,不仅完善了肛肠病学治疗理论及方法,而且无私传授于后人,培养了新中国肛肠领域的许多知名专家,为新中国肛肠学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新中国肛肠病学的快速发展。他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至今仍在肛肠病学的科研、教学与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此黄老忌辰50周年,特拟本文就黄老肛肠学术思想传承进行探讨,意在整理前辈思想,启迪后辈奋进。
黄济川于1862年7月24日(清咸丰十一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一个贫苦的小贩家庭,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13岁开始学木匠,满师后挑担走街串乡为人帮工,以此谋生。17岁时,黄济川患上严重肛瘘,起居不便,十分痛苦,四处求医问药,拖延两年未愈。后遇川南痔瘘名医龚心裕用秘传“药线挂线法”对他进行治疗,着手成春,很快痊愈。在几个月的治疗过程中,黄济川随龚氏往来于四川资中、隆昌、富顺、自流井、泸州、重庆等地,为其挑运行李,寸步不离。黄济川亲眼见到龚氏用自己的绝技为许多病人解除了痛苦,深感龚氏医术精湛,救人于危难之中,便决心拜龚氏为师。龚氏见其忠厚朴实,热情正直,对医学兴趣浓厚,遂教其治疗肛瘘,但尚留有治疗痔疮方药没有传授给他。几年后,龚氏途经内江,黄济川闻讯拜谒,将龚氏接到家中奉养,仍如同当年一样对待老师。半月余,龚氏告别,黄老为师饯行。席间,黄济川看见一个路人从家门前匆匆走过,不小心遗失一张纸条,他拣起来,发现是300两的银票,迅即追回失主,当面归还。龚氏见黄济川拾金不昧,大为感动,遂留下再教其痔疮疗法,并将痔瘘方药全部传授。龚氏离别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医乃仁术,救人危急,不以名利为务,吾亲生四子,均未传授,汝当牢记,慎之慎之。”此后,黄济川铭记恩师教诲,悬壶济世数十年。
黄老得师传“枯痔散”及“药线挂线法”,但他在临床中也深知其仍有不足之处,枯痔散中的白砒剂量不易掌握,稍有不慎使用过量即可引起砷中毒;肛瘘瘘道难寻,挂线不易,如不能准确寻找内口,病人术后恢复不佳且易复发。黄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开陈创新,拜师访友,虚心的向长于己者探讨学习,终于探寻到解决之法,使“枯痔散”中内含砒毒得以减轻而治疗依然有效;通过细心观察蚯蚓弯曲钻地的现象,悟出了瘘道曲行的原理,将之移用于挂线疗法,使药线能准确深入瘘道,并发明了便于探寻瘘道的工具银丝挂子和球头银针。在临床实践中,黄老认识到痔瘘专科在医学领域的特色优势,研究和发展了一整套痔瘘专科药物制作、操作、用药方法和护理方法,丰富了专科药物的使用种类和治疗范围。在精于痔瘘之术的同时,黄老更是与众医家时常展开医学技术的交流和探讨,如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骨伤国医大师杜自明、痔瘘名医刘崇恩、中医名家高敬舆等,使其对骨髓炎、败血症及皮肤痈、疽、疔疮等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独到之处。1955年,黄老将自己近60余年来治疗痔瘘的丰富经验、方药撰写成《痔瘘治疗法》一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新中国治疗痔瘘疾病的第一部中医专著。
祖国医学渊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曲折前行,发展甚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医传承的问题。由于传统观念的保守,导致很多名医和经方在“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狭隘思想中不断湮灭。黄老充分认识到中医发展的这一弊端,同时他也意识到中医痔瘘在中医学整个学科中是一个范围狭小但专科特色非常突出的分支,如何保持学科的活力和学科的传递,黄老从自身做出了表率作用。黄老摒弃陋习,广纳弟子,开课授教,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学医之人,广泛传承技艺。黄老对教育的重视,对弟子的培养,为中医肛肠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奠定了中医肛肠学科教育体系建立的基础,培养了众多肛肠病学的骨干力量,如:北京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创始人周济民、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创始人曹吉勋、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创始人姜怀琳、四川省人民医院肛肠科创始人何体乾、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肛肠科创始人雷济民、原成都肛肠专科医院院长王维烈、全国铁路系统肛肠学科创始人刘振华、成都市中医院肛肠科创始人阮正华、吉林省辽源市立医院肛肠科创始人夏德山、成都西城区痔瘘医院创始人费宗彝、痔瘘名家蒋厚朴、郑绍康、刘良琴、郑君普、黄祥麟、黄国民、郑金惠、龙本立、戴智、廖洁三等。正是在对医学仁术的孜孜以求和对痔瘘专科发展的卓远明见下,黄老的学术思想和治医理念逐渐被弟子领悟和传承,形成了痔瘘学科中一个重要流派——济川学派。
济川学派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渐成形,此时黄老已享誉全国,由于其痔瘘技艺的高超,各地弟子纷纷前来学艺,黄老开怀胸襟,打破中医传承陋习,言传身教,使之影响遍至巴蜀,传及全国,甚至辐射到东南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和扶持,1954年的四川省中医代表会上,黄老毫无保留将自己的“枯痔散”、“药线挂线法”等秘方、秘法、痔瘘专科绝技无偿献给了国家,带动了全国范围内对黄老“枯痔散疗法”和“药线挂线法”的学习和研究风潮,苏联、蒙古、缅甸、比利时等国也纷纷派员前来学习。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黄老,并嘱咐黄老:“老中医经验丰富,要多带徒弟……”,黄老遵照总理指示,不顾年事已高,不辞辛劳,应邀到各地讲学,热心培养学生,传授医术,并应聘担任了成都中医进修学校(成都中医药大学前身)的专职教师,定期前去上课。至此,济川学派形成,推动了新中国肛肠事业的逐步发展。
在济川学派传承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系别尤为突出,作为黄老的第一代弟子,他们秉承黄老的学术思想,开陈创新,为中医肛肠事业突破性发展呕心沥血。其再传弟子更以继承前辈思想,开拓进取为己任,为现代肛肠事业绘制蓝图。
1951年,重庆中医师周济民先生跟随黄老学习痔漏之术,周济民曾于1934年师从黄老师兄刘崇恩先生。经过与黄老的跟师学习,他的痔漏技术日益精湛,学有所就。1952年,原西南卫生部和重庆市卫生工作者协会指派周济民、蒋厚朴等到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试点“枯痔散疗法”和“药线挂线法”,并派西医李开泰(李雨农)、陈之寒和中医展开初步合作治疗痔瘘。由于初期中西医医学理念的冲突,中西医合作治疗痔瘘项目陷入了僵持,未有突破。1954年,黄老听闻项目情况,亲自前去重庆对痔瘘小组进行指教,后中西医合作的痔瘘小组吸取了他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项目开展顿为顺利。1954年,周济民、李开泰等被调派至北京,正式向全国汇报表演“枯痔散疗法”和“药线挂线法”,并迅速向全国开展。周济民后成为北京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创始人,在开展痔瘘治疗技术的同时,周济民谨记师训,勇于实践,勤于总结,从不保守,真诚地把经验传授给同行和后代,培养了众多中国肛肠界的名家,如贵阳中医学院肛肠科创始人,国家级名老中医彭显光;发明了“消痔灵注射液”及“消痔灵注射法”的创始人,曾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史兆歧;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安阿玥;马应龙药业集团董事长陈平先生之父、湖北痔瘘名医陈济民;北京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寇玉明等等。其中济川再传弟子史兆歧总结前辈经验,锐意创新,发明了“消痔灵注射液”及“消痔灵注射法”,克服了传统治痔方法的不足,造福数以万记患者,在国内外获奖无数,影响遍及日韩欧美等地,史兆歧老先生培养的学生主要有: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李国栋;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肛肠科科主任胡伯虎;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军中医药肛肠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宝;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赵宝明;北京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平等。京系师出周济民,源自济川,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现了中国肛肠对人类健康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国内肛肠界传承于京系者不下70%。
1943年,原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针灸一代宗师承淡安之妻姜怀琳拜于黄老门下,学习痔漏技术。1947年随夫返回江苏,初始在苏州开设诊所行医。1954年,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建院,调派姜怀琳、丁福华等痔科名医筹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为其肛肠科创始人,培养了朱秉宜等肛肠名医,朱秉宜老先生之后更有谷云飞、史仁杰、邵万金等全国知名专家。经过数十年发展和融合,淮系肛肠汇聚“济川学派”及“丁氏疗法”之精华,在全国医学界及学术界展现了学派融合之不俗成果,为世人所推崇。
1956年,吉林省辽源市立医院医师夏德山跟随黄老学习。原沈阳肛肠医院医师沈凤珍跟随黄老亲传弟子黄国民学习,培养了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原沈阳市肛肠医院院长李润庭。沈阳市肛肠医院(原沈河区痔瘘医院、原沈阳市痔瘘医院)始建于1957年。在近几十年,通过几代医务人员的励精图治,涌现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沈阳市肛肠医院院长曾宪东,沈阳市肛肠医院主任医师胡占岭等肛肠名医。沈阳市肛肠医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肛肠疾病专科医院,影响遍及国内外,更是亚洲最大的肛肠专科医院,为我国肛肠医院的专科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黄老曾随龚氏往来于巴蜀两地行医。1891年至1903年,黄老在重庆开设诊所治疗痔瘘,在重庆当地颇有名气。1952年,李开泰被选派入重庆中西医合作治疗痔瘘小组,初始李开泰并不信服中医治疗痔瘘的技术,随着济川弟子周济民等运用“枯痔散疗法”和“药线挂线法”治愈众多痔瘘患者,李开泰对传统痔瘘疗法兴趣愈发浓郁。1954年,黄老亲自到重庆指教痔瘘小组,李开泰积极向黄老请教学习,黄老予悉心指导,使中西医合作治疗痔瘘项目突飞猛进,成绩可人。是年,周济民、李开泰等被调派至北京,正式向全国汇报表演“枯痔散疗法”和“药线挂线法”。后因故李开泰回到重庆,继续开展痔瘘工作,成为巴系的核心人物,其培养的学生有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荣新奇;重庆市中医药学会肛肠专委会主任、重庆市中西医结合肛肠专委会副主任杨廷芳等。
蜀乃济川学派学术思想形成和传承的重要基地,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四川各地前往黄老处拜学的弟子不尽其数,1956年5月1日,黄老创建成立了全国第一所肛肠病专科医院——成都痔瘘专科医院(现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成为了济川学派传播和交流学术医技的主要基地,汇聚了黄老众多亲传弟子,集聚了黄老的治疗痔瘘疾病的精华。1927年,四川省人民医院肛肠科创始人何体乾拜师学艺;1929年,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肛肠科创始人雷济民跟随黄老学习;1949年,全国铁路系统肛肠学科创始人刘振华前来学艺; 1958年,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学会创始人、原四川省肛肠学会会长、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创始人曹吉勋向黄老跟师学习,得到黄老亲言赞许。曹老曾不无自豪的说过:“我虽跟黄老学习时间不长,但所得真传可能远远超过黄老不少的嫡传弟子”。在济川学术思想的引导下,曹老于1958年总结出“腰俞穴麻醉法”,从此开创了中医肛肠无痛治疗痔瘘疾病的先河。济川学派的学术思想在蜀系的不断进取下得到深华和发展,培养了众多肛肠教育界骨干,人才辈出。从上世纪60年代起,曹吉勋老先生为全国各地学校及医院平均每年培养的进修学习人员不少于15人,他培养的研究生共6人,分别是: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成都肛肠专科医院副院长贺平;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成都肛肠专科医院院长杨向东;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黄德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史仁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舒洪权;韩国首尔医药公司经理吴眉萍。当年,全国80%以上的中医院校的肛肠科都接受了他的指导和培养,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院大学,长春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青海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等,这些学生很多都成为当地的教学及临床骨干,如: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综合外科主任张燕生;北京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寇玉明;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原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委会主任委员赵自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研究所肛肠科主任徐廷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王晓林;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张锋;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副主任李东平等等。曹吉勋老先生在肛肠教育事业上倾注心血,为济川学派在新时代新时期的传承立下赫赫功劳,也翻开了蜀系发展的新篇章。
纵观黄老一生,为了医学真谛,他探古寻今、求真务实、勤奋进取,完善了肛肠病学治疗理论及方法,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为了学科传承,他破陋习、树新风、重教育,培养大量学科人才,奠定了新中国肛肠学科体系建立的坚实基础。1957年,黄老亲自题写了《勉后学者八大警语》:“诊断确定、医治彻底、胆大心细、体人如己、戒骄戒躁、勤钻互学、全心全意、尊党为民”。在其铭训的感召下,济川学派的各位医家更谨记于心,为现代肛肠事业发展不断奋进!

[1] 黄济川.痔瘘治疗法.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55年
[2] 政协内江县委员会.内江县文史资料 第9辑.1984年
[3] 政协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少城文史资料 第6辑.  1994年 
[5]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新中国外科发展史料(六):1956.中华外科杂志,): 634
[6] 张文康, 俞中元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承淡安.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7] 史仁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朱秉宜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
[8] 柏生.柏生新闻作品选—中医治疗痔瘘经验的传播.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4 

}

现代快报讯 (记者 庄剑翔)“我是一名江都男性患者,三年前曾因痔疮等问题,在江都其他医院手术治疗,但出院后痛苦依旧。”1月15日,扬州市江都区一名患者作出了这样的感慨。术后,他多次去医院检查无果。前不久,获悉南京名医到江都大桥滨江医院后,他立即前往,由国家级名医丁义江亲自手术,目前正在康复中,多年的顽疾已悄然治愈。

近日,扬州市江都区滨江人民医院“丁义江名医工作室”开诊,祖籍江都大桥镇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氏痔科”第九代传人丁义江为家乡父老开展肛肠疾病诊疗服务,这成了十里八乡“后门病”患者的福音。同时,国家首批名中医丁泽民故居陈列馆暨“丁氏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也在江都区大桥镇常平村揭牌。

丁义江,师承其父国家级名中医丁泽民。现为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氏痔科第九代传人,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肛肠医疗、国家级的师承及科研工作四十余年。他擅长应用中医药疗法为主,并善于吸收现代医学之长,治疗痔病、高位复杂性肛瘘、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功能障碍性疾病等。

丁义江为国家级名中医丁泽民之子,丁泽民一支四世同堂,三代人中有十四位医师。丁氏家族从医可追溯到至清初,数百年来逐步形成了家族化、地方化,形成有疗效、服务好、有技术、有医德、讲诚信的医圈,形成子继父业,社会知名度越高,人数及从业范围越来越大。民国至今,近四十位丁氏族人从医,族人及其传人在肛肠专业已为国内外同道所熟悉,在某些领域内处于国内先进及领军水平。丁泽民更是创立了全国肛肠医疗中心。

“丁氏科”起源于江苏江都县原嘶马镇十六圩。据说十六圩的丁氏祖先是从江苏武进孟河迁移过来的。丁氏自康熙39年迁移到十六圩开设痔科以来,历经300多年,已有十代之多。孟河丁氏计有三支,目前仅有嘶马的丁氏传承了痔科。

在外多年,丁义江一直心系家乡江都,因此在滨江医院开了“丁氏痔科”丁义江工作室,定期门诊、手术,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名医的医疗服务,吸引了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痔科疾病患者。据了解,丁氏痔科专家团队从2020年10月27开诊以来,半日门诊量平均约为16例,总手术台次21台。

}

@_猫 不辛苦,大家喜欢看就好!

  • 。lz大好人啊 这样我复制下来也挺麻烦的。。。想直接看呢。。。。 我看其他帖子里也有好多你发的。。。能不能都发给我

  • 399、柱中龙隐 弘农郡太守蔡玉在国忌日设斋崇敬寺,仪式还没开始,忽然,一团黑云自东南天际 滚滚而来,顷刻间笼罩在大雄宝殿之上,阵阵闷雷声此起彼伏,众皆惊讶不敢妄 动,战战兢兢地抬头朝黑云念诵佛经。 这时,两个青衣童子、两个红衣童子从黑云中徐徐落下,红衣童子先着地,径直来 到大殿廊下的柱子旁,伸手插入柱子,竟抽出一条一丈有余的大白蛇来,抬手扔进 半空,消失在黑云之内。瞬息间,倾盆大雨骤然而至,雷声轰鸣震耳欲聋。所有人 两股战栗不敢挪动半步。 不一会儿,白蛇从云头落下,盘曲蜿蜒滑到柱子旁。两个青衣童子降下云端,一童 子举起柱子,离地竟至数寸,另一童子探手入内,又抽出一条两丈多长更加粗壮的 大白蛇来,再度抛掷到空中。四位童子提溜起刚才那条白蛇腾空而起,钻入黑云之 中不再冒头。黑云由一团逐渐扩散,渐渐笼罩整个天空,顿时白昼如夜,五步之内 难辨人面。暴雨如注,惊雷霹雳振聋发聩连绵不绝,直到晚上才消停。 蔡玉吓 得一身冷汗,心道:“先帝忌日,我好心好意设坛拜祭,怎么会出现此等怪事?这 两条大白蛇太酷了,也不知是不是这帮和尚使的障眼法,待我好生问问!” 蔡玉唤来和尚询问,和尚也都不明所以。一群人都来到殿外柱子旁查看,粗大的木 柱子少了底部一截,胆大的伸手一探究竟,柱内中空,什么都没有。 蔡玉急了,说道:“混账!仙童下界,两条白龙升天,这柱子是藏龙之所在,岂能 不留下宝贝?没准龙珠啊,龙涎香啊什么的都在柱子里呢,愣着干嘛?给我凿开 它!” 和尚们无可奈何,只得找来斧凿“叮叮哐哐”一通折腾,好端端的柱子被凿得粉 碎,蔡玉仔仔细细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翻看一遍,还是一无所有,不禁咬牙跺脚叹息 懊恼,郁闷了好久才说道:“这样吧,我给你们银子,再造一个柱子,找牛掰的工 匠刻两条白龙浮雕在上面,我再提个词,你们再跟着煽乎煽乎,可就是十足的人文 景观了!我敢保证,要不了半年,就能蜚声海内,引来香客无数!到那个时候,香 油钱你们给我提七成就行了,咋样?” 和尚们哪儿敢说半个不字,连连点头哈腰。 蔡玉心满意足地笑道:“白龙升天我发大财,不错不错!” 我不禁想起《让子弹飞》中黄四郎说的那段话:“之前那几任县长,都是王八蛋、 禽兽、畜生、寄生虫!” 注:弘农郡是中国汉朝至唐朝的一个郡置,其范围历代有一定变化,以西汉为最 大,包括今天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市、南阳市西部,以及陕西省东南部的商洛市。 由于其地处长安、洛阳之间的黄河南岸,一直是历代军事政治要地。 隋末唐初 杜宝《大业拾遗记》

  • 兔灾那段儿好像《寻找无双》里面那段儿。

  • LZ的翻译越来越有百家讲坛的味道 真是让人意犹未尽

  • 23:08:07 我不是俊采 (一饮一啄,若非前定) 。lz大好人啊 这样我复制下来也挺麻烦的。。。想直接看呢。。。。 我看其他帖子里也有好多你发的。。。能不能都发给我 这些天太忙了,等闲下来找找发给你吧

  • 403.仙姑何二娘 广州贫民之女何二娘,以编草鞋为生,奉养寡母。因为家贫如洗,年过二十还没婚 配。 忽然有一天,何二娘对母亲说道:“这里太闷了,我再也不要这么活下去了!我要 远游!” 说完,她居然凌空飞举,转瞬之间飞身来到罗浮山顶的寺庙里。和尚们问她干嘛来 的。何二娘答道:“我要在此修行,大师们的饮食,就包在我身上了。” 按理说,寺庙不得接收女眷。和尚们不知是见色起意,还是何二娘态度坚决感动了 他们,总之,何二娘就在罗浮山住了下来。 何二娘从不饮食,却早出晚归,采来新鲜的杨梅果给和尚们吃,果子味道甘美又耐 饥,和尚们很是开心。罗浮山远近并没有杨梅树,问她从哪儿弄的,何二娘总是笑 而不答。 罗浮山以北就是偱州(今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距离南海四百里。偱州山寺外有 棵千年杨梅树,十几个人手拉手才能绕树一圈。树虽老,却年年繁花似锦硕果累 累。 一日,偱州山寺和尚来罗浮山挂单,见到何二娘大惊失色,连声呼喊“仙姑”。众 皆惊讶。 偱州和尚说道:“往日看见仙姑飞到我们寺外杨梅树上采摘鲜果,还以为是眼花 呢,今日得见,才知仙姑身在此地啊!” 罗浮山和尚连忙拿出杨梅果来请他品尝,果真是偱州寺外千年杨梅树上结的果子 (莫非有商标?)! 和尚们惊叹不已,虔诚地跪拜何二娘。 何二娘坦然受之,随后飘然离去。其后隔个十天半个月,何二娘必定返回寺里一 趟,带来一些草药、鲜果,和尚们自然千恩万谢。 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皇帝久闻何二娘大名,特命 钦差前往罗浮山,恭请何二娘进京面圣。何二娘欣然答应,跟随钦差车驾浩浩荡荡 跋山涉水,前往长安城。 中途,不知天高地厚的黄门使者垂涎何二娘的美色,居然上前言语挑逗。 何二娘怒了,说道:“堂堂大唐天使,竟动邪念?太令我失望了!既如此,后会无 期了!” 何二娘飞去无踪。 顿时,飞砂走石惊风密雨,车驾尽毁,沿途搜刮的财宝不翼而飞,黄门使者身陷 泥沼,吃了数升泥浆差点呛死。回到长安难以交差,被罢官夺职。 后来,何二娘杳无音讯,再也没听人提起。 罗浮山位于今天的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境内,是道教十大名山之一,司马迁称之 为“粤岳”,乃岭南第一名山。自古充满仙气,人杰地灵风景秀美。 黄门使者一般都是指的太监,太监居然见色起意,不知死活地想去非礼仙姑,简直 是混账加蠢猪了!难怪到唐朝中后期,宦官嚣张跋扈到了极点,谋杀皇帝视大臣如 草芥,更擅行废立,没他们不敢干的,大唐啊,就毁在一帮人头猪脑的阉货手中, 无法可想啊! 唐

  • 404.神仙夫妻 阳都城(今山东沂南)市集有一位酒肆卖酒的姑娘,生有异相,两片眉毛相连,耳 朵长得尖细而长,多有俗人取笑。 这姐们儿却很自信,说道:“你们懂什么?天生异相必定天赋异禀,不是你们这些 粗鄙之人能懂的!” 当时,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有位高士隐居在黑山,采松子、茯苓为食, 据说已经好几百岁了,人们都不知道他的姓名,因其常骑一头牛犊子,往来山野市 井之间,人们就称他为“犊子”仙人。仙人相貌多变,时老时少时美时丑,嬉笑怒 骂状若癫狂。市井之人避之不及,唯独酒家女喜欢他,常送他酒喝。仙人称其为 “绝代佳人”,酒家女称其为“最帅犀利哥”,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王八瞅绿 豆——对上眼了。一来二去,二人缘定终身,结为伴侣。 邻居曾偷窥二人清早出门,牵着牛犊子的耳朵,行走如飞,瞬息间绝尘而去不见踪 影。酒家女还从山中带回鲜桃给邻居们吃,味道甘美,异香扑面,令人回味无穷。 吃了这桃子后,百病不生百毒不侵,人人称羡。 后来,这对神仙眷侣离开阳都,不知所踪。 几十年后,有人在潘山下见他们在卖桃子,容貌一如往昔。后来,就再也没有他们 的消息了。 神仙是可以结婚的,道家毕竟人道一些。 唐 杜光庭《墉城集仙录》

  • 405.治疮仙方 左亲骑军一位军官崔言,一日忽染怪病,两眼发昏模糊,几步内不辨人物,成了睁 眼瞎。眉毛头发胡须脱落干净,鼻梁塌陷,肌肉生疮如同肉芥,看上去极为恐 怖。 家人寻遍名医为他诊治,都说没救了,让他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喝啥不要再忌讳了, 崔言一听怆然泪下:“你们这些医生,就会说风凉话,我这副模样,还忌讳啥玩意 儿啊?等死吧!” 一位战友来探访他,这哥们是骆谷、子午谷巡视官,跟崔言交情非浅。他一进门就 骂道:“瞧你丫这怂样,有啥大不了的,不就丑点嘛,上阵打仗还能吓唬人呢!不 是更牛了吗?” 崔言苦笑:“早知道你小子没好话,我都这副模样了,你还取笑我!呀呀呸的,升 了官了就这么德行,不是当年当大头兵那会,要没我我罩着你,你丫早当炮灰 了!” 那哥们笑道:“瞧你,急什么?告诉你吧,我带了仙方来了!” 崔言两眼放光,半信半疑。 那哥们很严肃地告诉他,前些天过骆谷,遇见一个道士,专门告诉他一个仙方,让 他赶回来为崔言治病。 药方很简单,两味极普通极便宜的药材,让人都难以置信——采皂荚刺一二升,点 火烧成灰。大黄要九蒸九晒,捣成粉末。大火煎熬大黄粉末,熬至浓稠时熄火,将 皂荚刺灰烬调进大黄汤中,搅拌均匀后一饮而尽。 崔言如法炮制,顿觉舒畅许多。十几天后,胡子眉毛头发开始生长,毒疮开始结 痂,再过几天就痊愈了,眉清目秀肌肤胜雪,转眼跟整容似的,变得更帅了。 崔言感念那位传授仙方的道士,亲上骆谷道寻访,但一无所获。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原本是医生的职业道德。现在可倒好,大医院活像吃人喝 血,生个孩子得好几万,治个感冒大几千,你可千万别发烧啊,一进医院先隔离, 然后各器官组织逐一检测,没几万绝对下不来! 柳叶刀更是催命的飞刀啊!一次外科手术等于就是让你倾家荡产! 我老家有一位老医生专治痔疮,很多大医院花一两万都治不好的,到他那儿一刀 切,二三百搞定!慕名来治病的络绎不绝!可最讽刺的是,他至今仍没行医证,一 有风吹草动就得关门歇业,问他为什么不考个行医证,他苦笑道:“一是没学历, 考试内容也风马牛不相及,凭我这点墨水,想考上也难。二是没关系,听说很多人 能走后门搞到行医证,可我一个农民,治这病也就挣点活命钱,哪儿有钱托关系 啊?再说了,没这证咋了,照样有外省的跑几千里地来找我看病,酒香不怕巷子深 嘛!” 唉,这就是现实! 注: 骆谷:关中与汉中交通要道之一。北口骆谷在今陕西周至西南,南口傥谷在今洋县 北。中间通过骆谷水、傥水河谷道,长四百余里。 子午谷:在今陕西省秦岭山中,为川陕交通要道。据《长安志》载,谷长六百六十 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南口曰午,在汉中府洋县东一百六十里。 五代 前蜀

  • 406.彭钉筋 唐朝彭濮(今湖北荆州附近)一带,有位相士名叫彭克明,人称“彭钉筋”。因其 未卜先知、言必有中,才得一“钉筋”的诨名。(古代称言必有中为“钉 筋”) 九陇村村民唐某,家世豪富,来找他算命,彭钉筋看了看他,一捋胡子,摇头叹 息:“唉,不好说啊!” 唐某道:“有啥不好说的?再难听我也扛得住!” 彭钉筋道:“唉,我算定你死的时候,赤条条一丝不挂,你说怪不怪?” 唐某大笑:“都说你是钉筋,这回一定算砸了!在俺们村,我唐家可是首富!我又 不是纨绔子弟,好歹守着几百亩地过活,到老也吃用不尽,岂会一丝不挂而死?你 这次肯定栽了!” 彭钉筋笑道:“但愿吧,你好自为之吧。” 唐某满不在乎地说道:“哼哼,我以后洗澡都穿着衣服,气死你!” 几天后,九陇村头河水暴涨,河心小岛上有一只大肥兔,走投无路战战兢兢,眼巴 巴地看着岸边。 唐某经过,一见肥兔口水直流,心道:“合该我开荤!兔兔,等着我!” 唐某见四下无人,忙脱去衣服跳下河,却再也没上来。 被人在下游发现尸体时,唐某果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有村民知道彭钉筋的预言, 惊叹不已。 人生,真的是命里注定的吗? 五代

  • 407、瞻波国异果 瞻波国有位放牛娃,每日赶着一百头牛到野外放牧,有一天,一头牛离群而去,放 牛娃没察觉,一点数,急坏了,数来数去九十九头,正焦躁急切间,那头牛安然返 回,看上去气色、声音都不大对头。 放牛娃暗自疑心却不动声色。第二天,那头牛再次离群,悄然而去,放牛娃紧紧跟 随,心道:“小样儿,居然犯个人主义的坏毛病,待会不带我去个好地方,我回来 就把你宰了炖汤喝!” 那头牛钻进一个深邃的山洞里,放牛娃紧追不舍,一直走了五六里地,豁然明朗, 来到一处人间仙境! 奇花异草、烟云氤氲,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澈,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感觉 是那么的舒服。 那头牛吃着鲜嫩的青草,青草碧绿油亮,放牛娃也不认得。 草丛深处有棵果树,长着金黄色的果子,异香扑面。放牛娃直流口水,摘下一颗揣 怀里,想赶紧离开,回家再吃。顺着山洞原路返回,却遇上了“鬼打墙”,在洞里 兜圈子,走了大半天还没到洞口。 空气中有声音喝道:“小子,来就来了,干嘛偷我的果子?想出去,没门!” 放牛娃颤声问道:“不知是哪位大仙啊?我家牛有福缘,都能吃您这儿的仙草,我 摘个仙果解解馋,不算过分吧?求你大发慈悲,放我出去吧!” 对方怒喝道:“切!你真是天真,没给过路费呢!我们挖这山洞容易吗?几千年都 没人经过,害得我们白辛苦一趟,你想带仙果出去也行,留下368万买路钱我们立刻 放行!否则,你就一辈子呆这儿吧!” 放牛娃差点没哭了:“啊?368万?我要有那么多钱,在家当财主多好,何必贪图 这么一个果子?得了吧,我不要了,行了吧?” 放牛娃掏出仙果扔到地上,果子瞬间蒸发消失无踪。 放牛娃回到家里,越想越冤得慌,心道:“这什么神仙啊?黑,太黑了!我看八成 是鬼!明天带着符箓进去,非吃他一个仙果不行!敢拦我,亮出符箓,吓死丫 的!” 放牛娃到庙里求了个符箓揣怀里,第二天再次穿山洞到达“仙境”,摘下一个仙果 就吃了。然后一抹嘴巴,捏着符箓就往外走。这下好了,没人敢拦他了。放牛娃不 禁暗自得意。走着走着,他突然觉得浑身燥热,肚子里翻江倒海,身体渐渐长长, 眼看着要到洞口了,身子已经长大好几倍,头顶着洞顶,卡在那儿动弹不得了!放 牛娃叫苦不迭,拼命挣扎,越挣扎个头长得越快,脑袋几乎要挤进洞顶,身体塞满 洞口,很快就断气了。 几天后,有人发现这个山洞,洞口被封了,放牛娃化作一个巨型石像,眼巴巴看着 近在咫尺的洞外。 黑啊,实在是黑啊! 瞻波,梵名Campa^ ,巴利名同。意译无胜。位于中印度 吠舍离国南方之古国。又作瞻婆国、瞻匐国、瞻卜国、詹波国、阐卜国、阎波国、 占波国、栴波国。据《大唐西域记》卷十所载,其都城位于恒河南岸。劫初之时, 有一天女降于此地,天女生四子,各于赡部洲建都,瞻波即其中之一,此即赡部洲 诸城创立之始。该国有颓圮之伽蓝(即寺院)数十所,另有小乘教僧侣二百余人, 及二十余所天祠,显见异道杂居之情形。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 408.文林郎果——苹果的由来 唐高宗李治永徽年间(公元650年正月-655年十二月),魏郡临黄王国村人王方 言,在黄河滩上见到一颗小树苗,青翠葱郁煞是可爱,王方言也不知是什么树,只 觉好看,就将其移植到自己家院内,小心栽培。 小树长势喜人,不到一年就开花结果,可惜产量不大,一棵树就结三枚果子。果实 硕大好似小黄瓠(葫芦的一个变种),色白如玉,莹润闪亮,上面还结出透明的珠 子,好像白玉淌出的泪滴,闻之清香扑面,观之如宝似玉,令人赞叹。王方言将三 颗果子摘下,小心藏好,视为珍宝。 唐高宗十弟、纪王李慎出任曹州(今山东菏泽)刺史,听闻此事,派人重金从王方 言那儿买来一颗果子,虽然过去好几天了,果实依旧温润如玉,更发出宝色,李慎 把玩多日,不敢私藏,特派专使携带果子入长安,将其献给唐高宗。 唐高宗大喜,遍示群臣,但没人认得。西城一位高僧奉诏入宫辨识,老和尚一见果 子两眼放光,赞叹道:“陛下,此乃朱柰,又名五色林檎,也有人称其为联珠果, 世所罕有,陛下洪福齐天,上苍才降下奇果啊!” 唐高宗一听就泄气了,说道:“唉,还以为这果子是世外仙品,无人能识呢,原来 不过是大一点的沙果罢了!我哪有什么洪福?这可是黄河岸边村夫王方言家里种的 果树长出来的!既然如此,王方言赐官‘文林郎’( 隋文帝置,在八郎中位末,唐 为文官第二十八阶,从九品上),这果子嘛,就叫文林郎果吧!” 其后,唐高宗令人将那枚果子种在御花园,果真长出一株果树,后繁衍生息,四处 移植,文林郎果蔚为大观。后来,百姓称之为“频婆果”,久而久之以讹传讹,就 成了现如今的“苹果”了。 河东(即山西)、秦中(即陕西)也有林檎果树,但总不及文林郎果硕大,品相更 是不及。文林郎果也算是我国唯一的由皇帝主持培育的果树新品种吧? 注: 魏郡——是中国古代西汉至唐朝期间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最大范围包括今天河北 省南部邯郸市以南,以及河南省北部安阳市一带,其中心在邺城。 林檎——亦作“ 林禽 ”。植物名。又名花红、沙果(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小苹 果)。落叶小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花淡红色。果实卵形或近球形,黄绿色带微 红,是常见的水果。 《洽闻记》(《太平广记》卷四百一十)

  • 409.樊英仙术 东汉时,南阳鲁阳(今河南省鲁山县)人樊英身怀绝技,能未卜先知道法高深,世 所景仰。 汉安帝刘祜永宁年间(公元120年四月-121年六月),樊英受诏进宫面见皇帝,刚 坐下,樊英就朝西南方向啐了一口浓痰。 汉安帝很生气,群臣也吓坏了,纷纷示意樊英。 樊英面不改色,说道:“陛下,不是我没礼貌,实在是情非得已啊!今日成都大 火,没准我这口痰能救人呢!” 汉安帝大怒,想发作,一臣子陪笑道:“陛下,您先当真的听嘛!” 汉安帝拂袖而去,樊英嬉笑如常,起身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半月后,成都传来消息,那日真的天降大火,火势正凶猛间,一团乌云自东北方向 而来,顿时大雨倾盆,火灾化为乌有。 汉安帝接到奏报,惊叹不已:“哟,太神了吧?不会是巧合吧?或者,那老小子会 天气预报?” 大臣说道:“他就是懂天气预报,也不可能千里之外预知火灾吧?” 汉安帝脸色一变:“这么说,他一口痰跑几千里,给成都下了一场大雨灭了大 火?” 大臣一哆嗦,不敢说话。 一天半夜,樊英从梦中惊醒,披头散发光着脚丫,在屋里狂奔,手中挥舞大刀疯狂 砍着空气。 一家人吓坏了,等他消停点,樊夫人问他发什么神经,樊英笑道:“你懂什么?我 弟弟的儿子樊巡在路上遇见强盗了,我能不管吗?” 樊夫人无奈地一笑,哄他睡下了事。 几天后,樊巡来到,心有余悸地说道:“大伯,大伯母,我可是死里逃生啊!路上 遇到强盗了!幸亏半空中降下一个披头散发的老头,挥刀击退强人,否则,我必定 死无葬身之地啊!” 樊英呵呵一笑,解开发簪道:“你看看我是谁?” 樊巡立即晕倒。 樊夫人不禁埋怨道:“你这老头子,吓他干啥?没被强盗砍死却被你吓死 了!” 樊英笑道:“这小子真怂!” 东汉顺帝刘保永建年间(公元126年-132年三月),洛阳皇宫大殿外的大钟突然轰 鸣而响,声闻百里。汉顺帝忧心忡忡,以为是不祥之兆,群臣也都犯嘀咕,朝会上 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都说不出所以然来。 于是,请来樊英询问此事。 樊英笑道:“陛下多虑了!这口大钟乃是取自蜀地岷山的铜铸成的,今日岷山地震 崩塌,岷山好比这口大钟的老妈,老妈死了,做儿子的能不哭吗?这口大钟是孝顺 孩子啊!所以,跟你和朝廷没关系,您就擎好吧!” 汉顺帝一听,赶紧派人到蜀地查探,果真岷山地震了。汉顺帝这才长舒一口 气。 樊英心里嘀咕道:“傻皇上哟,山崩地裂自然是凶兆了,可我真不能告诉你啊!大 汉江山,从此不稳了!” 随后,樊英辞官隐居壶山,再也不问世事了。 《 英列传》(《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十一)

  • 410、至孝萧子懋 南朝时,南齐晋安王萧子懋,字云昌,齐武帝萧赜第七子,聪明仁孝,乃是历史上 著名的神童王子。 萧子懋七岁时,后宫淑媛阮氏病重,倘若按照现如今低级趣味的宫廷剧所演绎的那 样——萧子懋见受宠嫔妃病危,她又不是俺娘,应该背地里偷着乐咒她快死、甚至 落井下石才对嘛! 然而,弱智电视剧毕竟不符合历史事实,只为迎合当下道德沦丧的社会环境而 已。 阮淑媛病重,齐武帝很着急,请高僧做法事。 宫中嫔妃姐妹们带着所生的王子、公主齐出动,一起为阮淑媛祈福。 萧子懋更是虔诚,他见仪式上高僧供养在铜缶里的莲花,浸在水里三天都没枯萎, 赶紧去安慰父皇,说道:“父皇勿忧,阮阿姨吉人天相,一定没事的。您看,这莲 花泡水里都三天了,还没枯萎呢!” 萧赜抚着萧子懋的脑袋,叹息道:“好孩子,鲜花泡水里再撒点盐,都能撑个三四 天不凋谢的,这是常理。难得你一片孝心了。太医束手无策,父皇请高僧做法事, 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萧子懋听罢,立即到莲花铜缶前跪下,指天许愿道:“皇天菩萨!保佑阮阿姨吧! 您要是答应了,就让这莲花撑到法事作完依然鲜艳吧!” 七日后,祈福仪式完毕。 人们惊奇地发现,铜缶里的莲花不但没有枯萎凋零,反倒更加红艳了,大家仔细看 莲花根部,居然长出了须根! 莲花在盐水里成活了! 果真,阮淑媛也很快病愈了。 世人都说,这是萧子懋孝心通天所致。 一个七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智慧和心胸,令人感叹啊! 注: 萧子懋(472-494),南朝齐文学家。字云昌,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武帝第七 子,封晋安王。初封江陵公。永明(483年正月—493年十二月)中,为持节都督南豫 豫司三州、南中郎将、南豫州刺史,进号征虏将军,加宣城太守。又为监南兖兖徐 青冀五州军事、后将军、南兖州刺史,徙监湘州、平南将军、湘州刺史,加持节、 都督,进号镇南将军。入为侍中,领右卫将军,迁散骑常侍,中书监。未拜,仍为 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军事、征北将军、雍州刺史。郁 林即位,为大将军。隆昌元年(494),迁都督江州刺史,还镇寻阳。延兴元年 (494),加侍中。寻为手下于琳之所害。子懋好读书,长于文笔。出镇雍,启求所好 书,武帝赐杜预手所定《左传》及《古今善言》。永明八年(490)镇湘州,撰《春秋 例苑》三十卷,奏之。武帝嘉之,敕付秘阁。有集四卷,录一卷,今佚。 淑媛,古代妃嫔称号之一,魏文帝曹丕时始置。魏明帝曹睿定制,妃嫔初有夫人、 昭仪等五等,后增为十二等,以贵嫔、夫人为最高,以下依次为淑妃、淑媛、昭仪、 昭华、修容、修仪、倢伃、容华、美人、良人。地位相当于外官中的御史大夫。晋 时列入九嫔。南北朝、隋、唐沿置。 唐 道世《法苑珠林》

  • 矮油 好久没见你了 来 握爪~ 慢慢更 别着急~

  • 411.京西店老人 唐朝时,有一人名叫韦行规,学了点箭术,再加上长得还凑合,家里又有点钱,就 自命不凡目空一切。闲极无聊,学人家闯荡江湖去了。 行至京城长安西郊一个客店,天色已晚,就在小店里胡乱吃点,大大咧咧地问店 家:“小二,你这儿附近有没有什么强人出没啊?我也好会会他们,练练把 式!” 店小二不禁一愣,旁边一个老人笑道:“后生,可别得瑟了!岂不闻江湖险恶,强 中更有强中手?附近强盗甚多,我劝你啊,还是在这儿歇息一晚,明天再走 吧!” 韦行规大笑,亮出手中硬弓,道:“正愁没处施展本领呢,有强盗倒好!你这老 汉,莫不是这店家的托儿,想骗我店钱?告诉你们吧,哥儿们不差钱,就是练得一 手神箭,多日不曾开市,必得寻个强盗射死丫的,方了却我行侠仗义的心愿啊!小 二,给我留一间上等豪华套间,这是银子,我去去就来!” 说吧,韦行规撇下一锭大银,挎着弓箭大步而出,跃上马背疾驰而去。 策马狂奔几十里,天已漆黑,渐渐深入密林深处,韦行规不辨方向,只得放慢速 度,侧耳倾听。只觉身后草丛中悉悉索索,似乎有人紧紧跟随。 韦行规大喝一声:“谁?吃我一箭!” 韦行规搭弓引箭箭如流星!射中目标! 对方却依然固我,韦行规心惊,连发数箭,直到箭囊已尽,对方黑影不但没有消 失,甚至渐渐逼了上来。 韦行规大惊失色,赶紧下马躲避,退到一棵大树下。只见半空中电光火石相互追 逐,雷声轰鸣震耳欲聋,逐渐逼近大树。 韦行规差点哭出声来,浑身哆嗦不止。 空中纷纷落下什么东西,四散在韦行规身边,伸手一摸,全是树枝,树枝坠下犹如 下雨,不一会竟淹没了韦行规的膝盖。 韦行规“哇”地一声哭了,扔下手中的长弓,抱拳行礼,颤声说道:“饶命啊!大 侠!小子有眼不识泰山,请您高抬贵手,饶了我吧!” 电光顿时消散,树枝雨也停止了。 阴云散尽,月亮探出头来。韦行规这才看清楚四周环境,再抬头看,头顶大树的枝 叶统统被削了下来,落在自己身边。 韦行规连滚带爬逃出树枝堆,寻不见自己的马,只得撒丫子抱头鼠窜而去。 不知跑了多久,韦行规终于又返回了京西小店。见老人正在箍木桶,“噗通”一声 跪倒在地,带着哭腔说道:“老师!多承教诲了!” 老人道:“谁是老师?骂谁呢?我们这行可不能随便叫人老师!” 韦行规道:“哦,大爷——” 老人怒了:“你大爷!” 韦行规吓坏了,赶紧磕头,支支吾吾不敢言语。 老人笑道:“你这小子,会射箭哪儿行啊?得会练剑!” 韦行规:“贱?我挺贱的啊!” 老人:“呸!宝剑的剑!懂吗?随我来!” 韦行规乖乖地跟随老人来到后院,一眼就看见了自己的马,很是震惊。 老人又扔给他一片箍桶的木片,上面扎着几支箭。韦行规肝儿颤。 老人笑道:“你小子的箭术还不错,就是人太贱了,所以才教训你一下!想行走江 湖,必须学剑术,明白吗?” 韦行规直挠头,领悟半天,道:“哦,那您老说的仨‘jian’字,不是一个意思,我 明白了!那您教我一点剑术吧!” 老人拿出一把宝剑,扔给他,说道:“刺我!” 韦行规瞠目结舌:“啊?” 老人喝道:“愣什么?刺我啊!” 韦行规暗笑:“到底谁贱啊?” 就这样,韦行规连连剑刺老人,却一下都没刺中,如此反复数日,学得几招高妙剑 术,就被赶走了。 从那儿以后,韦行规扔掉箭,改玩剑了。行走江湖多年未逢敌手,因为,他很谦虚 谨慎,从不跟人交手。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 412、海上人手 北宋初年,有渔夫在海上打到一条大鱼,剖开鱼肚子,渔夫吓一跳!原来,里面居 然有一只人手!渔夫面无人色,正要将人手扔进海中,却发现人手居然动了! 渔夫吓坏了,赶紧招呼大家凑上前去查看——人手掌心处居然有个人脸,五官、七 窍兼备,五官都能动,眼睛滴流乱转,嘴巴一张一合,鼻子不停地翕动,却不言 语。 有人说:“哎呀,这可是个神物啊!拿到集市上管保卖个好价钱!” 渔夫却道:“我倒觉得不妥。这东西很奇怪,拿出去怪吓人的,既然是从海里捞出 来的,那就让它重归大海吧!” 于是,渔夫小心翼翼把“人手”捧起来,抛进海里。 人手飘浮在水面上,轻轻游动,转眼游了数十步远,突然大笑几声,潜入水底不见 了。 真恐怖啊! 我不禁想起美国电影《活跳尸》,变态医生拿尸体零件拼凑成各种各样的怪物, 其中就有一只人手掌心处安一只眼睛的,想来令人毛骨悚然啊! 没想到,这怪物宋朝就有了,额滴神啊! 北宋 徐铉《稽神录》

  • @ 哈!猫~~ 你还真和猫猫一样的敏捷啊~~ 我刚刚更新你就来了!欢迎!撒花! 我最近太忙了,所以网都不怎么上了,上一下下还好,不然就眼睛痛~~ 我想是用眼过度了~~

  • lz呀 我可是天天来的~

  • 好好休息 别太劳累了~天凉了加件衣~

  • 看了三天 终于看到这了 楼主加油更哈

  • (我是向日葵,你会是坚果墙吗?) 10:55:59

  • 413、海上异闻 张骑士不是骑士,自称是传奇人物。他幼年曾跟随英国公李绩出海,途中遇上暴风 雨,帆船随风飘摆十几天,不知飘了几万里,早迷失方向。 忽然,海面上出现两条硕大无朋的海蛇,脑袋有船那么大,身体蜿蜒游动若隐若 现,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两条巨蛇很轻松地缠绕住帆船,拖着船像风一样疾行而去。船上所有人都吓坏了, 知道无力回天,纷纷跪地祈祷念诵佛经。就连李绩也面无人色,宝剑握在手中瑟瑟 发抖。 突然,船后方又出现了三条大蛇,奔腾呼啸而至,似乎想跟这两条蛇争抢猎物,两 条缠绕帆船的巨蛇自然不肯,松开船,跟那三个不速之客缠斗起来。海面上顿起三 丈高的巨浪,五条巨蛇相斗,翻江倒海长天色变,真是惊世骇俗叹为观止。 船上人都吓傻了,李绩怒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看蛇打架?船家,赶紧转舵扬 帆,逃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船上人同心协力,很快脱离险境。 船又行了三四天,远远看见一座海岛上,高山丛林间灯火点点,想必有了人家。所 有人欣喜若狂,落船登岸,个个一跃而下争先恐后。 李绩却很小心,拉着年幼的张骑士留在了船上,四处探察。 果不其然,那群人进入密林深处,发现了一处巨大巍峨的府邸,大门竟有五六丈 高,围墙内的碉楼更是直插云霄! 一行人迟疑间,几个通体白毛、身长三四丈的巨人咆哮着走出来,抓住几个近前的 人塞进嘴巴里,“咯吱咯吱”嚼了起来,吃人还不吐骨头! 剩下的人“哇”地一声抱头鼠窜,狂奔着返回海滩,急急登上船。一个巨人早跟了 上来,一把抓住缆绳,船压根不能动。 李绩怒了,弯弓引箭快如闪电,箭射中巨人手臂,他一撒手,船家立即开船,再一 次逃出生天! 船行数里开外,众人这才敢回头看,见海滩上已经聚集了十几个巨人了! 巨人一边微笑一边挥手一边喊道:“回来吧!我们可是神仙,刚吃的是坏人,好人 下船给仙丹吃!” 李绩朝笑得最假的巨人脸上又射了一箭,巨人脸皮太厚,射中之后给弹了一下掉地 上了。 李绩喝道:“你们蒙傻子呢?神仙脸皮能这么厚吗?” 巨人勃然变色原形毕露,气急败坏上蹿下跳,不再说人话,叽里呱啦叫嚷起来,幸 亏他们不会游泳。 张骑士问:“李大叔,这些大个子哇哇乱叫啥呢?” 李绩笑道:“急了就骂娘,还能咋地?走喽!” 帆船又在海上飘流了五六天,这才登陆。下船询问附近渔民,才知道到了南海郡清 远县(今广东省清远市)境内,大家这才长舒一口气。 接了地气,人都踏实了。 大海蛇以及巨人的传说屡见于古书,都言之凿凿,想来未必都是虚构的。 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亦作茂公)。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曾破东突厥、高句丽,与李靖并称。后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唐 戴孚 《广异记》

  • 414、佛牙显圣 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沈括察访咸平(今河南开封市通许县),知 县刘定陪沈括游览名胜,来到一处寺院。 刘定说道:“沈大人,我们这儿有颗佛牙,特别神奇,待会请您瞻仰一番,您一定 会觉得不虚此行的!” 沈括不屑一顾,心想:“小样儿,得瑟!你也不瞧瞧我是什么人?我乃大宋第一 科学家!我还是孔子门生!岂能相信这些荒诞不经的事?” 心里犯嘀咕,但脸上却没带出来,沈括随着刘定进入寺院内堂,大和尚一听吩咐, 赶紧令人烧热水备斋饭,请二人斋戒沐浴后,再瞻仰佛牙。 沈括只得入乡随俗,心想:“规矩还挺多,且看你待会怎么收场?洗洗也好,更健 康!” 斋戒沐浴罢,大和尚捧出一个紫檀木盒子来,诵经三遍,虔诚叩拜后,这才打开木 盒。 沈括、刘定凑上前看,佛牙斑驳微黄,并不见奇。沈括不怀好意地一笑,正想发 话,突然,眼前一亮,佛牙生出舍利来,就像人身上涌出的汗珠,晶莹剔透熠熠生 辉!舍利子不断地奔涌而出,满屋光灿灿的令人炫目!无数舍利子上下翻飞,犹如 天女散花,光耀璀璨五光十色。有的落在地上,“哒哒”直响。 沈括惊呆了,这位宋代货真价实的第一科学家叹服不已,当场跪伏于地,虽不会念 诵佛经,但口中喃喃,不停念着“阿弥陀佛”。 过了许久,光芒逐渐散去,佛牙静静躺在木盒内恢复如常,那些光耀夺目的舍利子 已经不见了。 沈括回到东京汴梁,将佛牙奇闻告诉几个朋友,王公贵族士大夫竞相传播,惊动了 朝廷。宋神宗亲自下诏,恭迎佛牙进京。 内阁宰辅王安石亲迎佛牙于十里郊外,供奉于东府,而后辗转于各王公大臣府邸, 接受百官供养。期间佛牙显圣,神迹层出不穷,而且每到一处,舍利子奔涌而出显 示的图案样式都不一样,令人惊心动魄五体投地。 宋神宗亲自瞻仰佛牙后,下诏将佛牙供养在大相国寺,专门建造木塔盛放佛牙。这 就是后来的大相国寺西塔。 沈括是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盛赞的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不但 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还是卓 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他的《梦溪笔谈》更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 全书,学术价值极高。 可是,这样一个人,这样一部彪炳史册的人文、科技著作,却记载了如此神奇玄幻 的佛牙显圣事件,不能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并且不容置疑。 试问,此事到底是真是假呢? 当年何平拍摄电影《天地英雄》,最后舍利子显灵杀强盗那场戏最受人诟病,可是,如果沈括记载的佛牙显圣是真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责怪何平呢? 这世上,莫非真的有超越自然、超越科学的力量存在着? 注: 东府:宋初,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北宋建国初,赵普任枢密使,礼遇与宰相相同,号称二府。后以中书门下掌政务,称“东府”,以枢密院掌军务,称“西府”。因同掌最高国务,故并称二府。 北宋 沈括《梦溪笔谈》

  • 415、菜花变佛 芜菁(也就是大头菜,芥蓝)、菘(也就是大白菜)、芥菜一类的蔬菜,一旦遇到 旱灾,菜心往往纠结在一起,形成莲花或者类似于龙蛇形状,这是常见的情形,不 足为奇。 熙宁年间,太子宾客李及之出任润州(今江苏省镇江)知州,李及之清廉自守笃信 佛教,他在后花园辟了一块菜地,播种、施肥、浇水亲力亲为。 其时润州大旱,百姓岌岌可危。李及之一方面派人修渠抗旱,一方面虔诚礼佛,忘 记了给菜地浇水了。几天后,下人来报,说菜地里的菜花全都变成了荷花形状,每 朵花当间端坐一尊佛像,好像雕刻而成的,浑然天成惟妙惟肖。几亩菜地万千佛 像,见过的人无不震撼不已,纷纷跪地祈祷。李及之更是跪伏在菜地旁诵读佛经, 几日几夜不休息。 不久,天降甘霖,旱灾得解。 太子宾客,官名。唐代始置。为太子东宫属官。掌调护侍从规谏等。宋、元、明因 之,多以他官兼任。清不立太子,不设。《新唐书 百官志四上》:“太子宾客四 人,正三品。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宴会则上齿。” 北宋 沈括《梦溪笔谈》

  • 416、狗仙山 大巴山河汊众多,多高山悬崖,险峻非常。据当地人说,此地多妖怪,林子里、水 底都潜伏着危险,一不留神就得丧命。 附近百姓都居住在山谷溪流畔,世代以打猎为生,个个剽悍骁勇却又愚昧迷 信。 有一山崖高耸入云,半空中有一洞穴,在云雾飘渺之间。人们经过这里抬头仰望, 都觉得很是神秘。据说,但凡猎人带着猎犬经过这里,稍不留意,洞穴里就会涌出 一片彩云飘然而下,狗往往被彩云托举而上,进入洞穴不见回还。此事一传再传, 人们都说这是狗儿成仙了,这座山崖,也就被人称为“狗仙山”。 有一哥们听说后,死活不相信,带着一支猎狗挎着弓箭,直奔狗仙山脚下。他用绳 子拴住狗的腰,绳子一头系在大树上,自己藏在树后偷窥。 黄昏时分,一团彩云果真自洞穴而下,托着狗就往上飞,绳子勒住狗儿不得动弹, 疼得狗汪汪直叫。 突然,半空洞穴中黑气蒸腾,一个庞然大物呼啸而下,头大如斗,神目如电,身上 鳞甲射出寒光,照亮了整座山谷。 潜伏树后那哥们也是胆大如斗,丝毫不惧,拿出事先淬了毒药的箭瞄准射击,正中 那东西! 黑气、彩云顿时消散,狗儿显然吓坏了,惨叫瑟缩一团。 那哥们抬头仔细观察洞穴,但实在太高,又没办法登上去查看,只得抱着狗儿回去 了。 几天后,狗仙山臭气熏天,方圆数里都能闻到腥秽不堪。 那哥们觉得事有蹊跷,带着几个胆大的小伙子同心协力,从背坡登顶,随后套绳索 垂下,进入半空洞穴,只见一条十几丈长的巨蟒腐烂在洞内,狗骨头满眼都是,令 人触目惊心。 狗仙山,不过是巨蟒靠大嘴吸力吞食猎狗的把戏罢了。 小时候听我奶奶讲过一个故事:夏日酷暑,一人在大树下乘凉,忽觉身子飘了起 来,升举一尺多高又掉了下来,如此反复多次。他就觉得这是神树,每日都在树下 打坐修炼,一天比一天飞升得高。 有一天,这人再次打坐飞升,眼看就要触碰树杈了,突然,一只箭射了过来,树冠 上一条巨蟒挣扎一番,掉落在地上。打坐那哥们直接吓傻了,一个猎人举着弓箭笑 着走来,说远远看见树顶一只巨蟒张着血盆大口在用力猛吸他,只差一尺高就要被 吞噬了!那哥们这才如梦初醒。 看来,类似的传说很多啊! 五代 王仁裕《玉堂闲话》

  • 417、漱金鸟 曹魏时,昆明国进贡一种神鸟,名叫漱金鸟。据说,漱金鸟产自距离然州还有九千 里外的大海上,十分稀少。漱金鸟长得像雀,但要比雀大好几倍。羽毛柔软浓密, 振翅翱翔在大海上,常年不见落地。想抓它很难,必须四面张网,网高三丈,金丝 制成方可。 昆明国的使者很会拍马屁,称大魏恩泽四海,就连他们这样的偏远荒僻小国,都能 时时刻刻沐浴到大魏皇帝红太阳般的温暖照耀。穷乡僻壤无以为献,这只漱金鸟, 是昆明国几十名勇士冒死出海,同心协力奋战几十天才抓到的,特来进献大魏天 子。 大魏皇帝很是欣慰(曹操的后代犹如黄鼠狼下耗子,一辈不如一辈。虽然原著没说 是曹魏哪个皇帝,但没见过世面是肯定的),赏赐给使者许多金银珠宝。 漱金鸟被养在灵禽圃,饿了喂珍珠,渴了吃龟脑,小心翼翼地伺候,漱金鸟才会口 吐金粒,收集起来打造器皿,宝色凝重美轮美奂。 据说,当年汉武帝时,有外番也进贡过这种鸟,汉武帝也极为喜爱。 三分天下的曹魏皇帝自比光耀千古的汉武大帝,得意洋洋起来:“汉武帝有鸟,我 也有!所以,我跟他一样伟大!呵呵。” 漱金鸟很是娇气,畏寒。皇帝就专门给它建造一座小宫殿,取名“辟寒台”。用水 晶做窗户,既透亮又能避风霜雨雪。宫中佳丽都喜欢用漱金鸟吐出的金粒打造首 饰,称之为“辟寒金”。佳丽们口口相传:“不服辟寒金,哪得君王心。不服辟寒 钿,哪得君王怜。”于是乎,辟寒台成了后宫佳丽们勾心斗角权力角逐的场所,日 日上演《金枝欲孽》,争先恐后地收集金粒,以此固宠。 曹魏很快被司马氏篡夺,辟寒台颓败,成了荒草丛生的废墟。漱金鸟早飞走不知去 向了。 给漱金鸟喂珍珠、龟脑,让它吐金粒,都不够挑费!古代很多帝王心理变态,由此 可见一斑。 宋

  • 418、尸毗王墓 延州(今陕西延安)天山顶上有一座古刹,名叫奉国寺,寺内有座古墓,相传是释 迦牟尼佛曾孙尸毗王的坟墓。 尸毗王的记载见于佛经《大智论》,相传尸毗乃是右印度大国阎浮提的国王,后以 身事佛出家为僧,远涉艰险来到中土,选中延安城东北的太和山上为修炼地。有一 天,尸毗见一只大鹰正在生扑一只小白鸽,鸽子慌里慌张飞到尸毗身前,尸毗眼急 手快,一把抓住白鸽揣进袈裟底下。饿鹰见到嘴的鸽子肉落了空,不甘心地在尸毗 头上盘旋,发出凄厉的叫声。尸毗既怜悯挨饿的鹰,又不愿白鸽葬身鹰腹,只得痛 下狠心,在自己的腿肚子上割下一块肉,喂食饿鹰,两全其美。 这时,奇迹出现了——大地震动,飞天仙女从空中洒下五彩缤纷的鲜花,老鹰和白 鸽眨眼都不见了。尸毗王割下的肉全部复原,完好如初。原来,白鸽是帝释天变 的,老鹰是毗首翔摩变的。他们用这种方法来考验尸毗王对佛、对普度众生的坚定 至诚。 天山下有条濯筋河(即现在的延河),据说尸毗王曾在此洗涤伤口,而所处的地 方,后被人称为肤施。这就是“肤施”县名的由来,考究起来,跟佛经上尸毗王剜 肉饲鹰的传说相吻合。 可是,根据班固《汉书》的记载,肤施自秦代就有了,而当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 国呢,更谈不上佛经典籍了。因此,很多学者都怀疑,此事是后人牵强附会的说 法。虽然,奉国寺内有块唐代石碑作佐证,但早剥蚀断折不可辨了。 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十一月-1048年),施昌言镇守鄜延路,拆毁奉国寺 建造军需仓库,发掘了尸毗王墓。墓穴内有木炭几千秤,棺椁已经腐朽,但骸骨还 算完整,胫骨长两尺多,头颅大如斗,还有陪葬的玉玦、玉环七十多件,玉冲牙长 达一尺多,极为罕见。这些东西都被在场的小吏们掠走了。士卒、工匠们眼红心 热,也都加入抢劫的队伍里,尸毗王的骸骨被扯碎,陪葬物品丧失殆尽,最后,有 好心人将碎骨收集在一个小匣子里,悄然安葬了。 东上閤门使夏元象时任兵马都监,受命监管修造仓库,当时的情形他历历在目,后 来,跟沈括详谈此事,很是懊悔。据他说,尸毗王墓被毁后,时常显灵,倘有人在 黄昏时分独自一人经过那里,必会撞见一个巨人身影在叹息,当地人深以为 惧。 看来,北宋的野蛮强拆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连古墓这样的文保单位都敢毁 坏。 可怜尸毗王宅心仁厚坚忍至诚,死后竟落得如此下场,令人可叹可怒可怜 啊! 注: 鄜延路,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在陕西路沿西夏边地,设置鄜延路经略安抚使, 治延州(后升延安府,今陕西延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宜君、黄龙、宜川等县 以北,吴堡县及大里河、白于山以南地。宋神宗熙宁后北部扩大。元废。 冲牙又名玉觿,成组佩玉中的一种,用于组佩的下部,一般成对佩戴。因佩玉者行 走时玉件相撞可发出悦耳的声音,加之此器形如兽牙,故名冲牙。玉冲牙最早出土 于江苏省吴县张陵山良渚文化墓葬中,商代玉冲牙流行,其后历西周、春秋战国, 至汉而不衰,汉以后基本消失。玉冲牙的样式很多,还出现了一些玛瑙作品,作品 样式较复杂,在牙形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化。 玉冲牙造型可能来源于兽牙,原始社会 有佩带兽牙的习俗,古人还以此作解系绳结的工具。后来以玉仿之,佩带玉冲牙除 用于装饰的功能外,被认为具有解决困难的能力,是一个人聪颖智慧的表现。因此 尽管各代玉冲牙造型变化繁复,却总不离上端粗大,下端尖锐的基本特 征。 閤门司,宋官署名。掌皇帝朝会、宴享时赞相礼仪,凡文武官自宰相,宗室自亲 王,外国使节与少数民族首领朝见、谢辞时,按其品秩引导序班,赞其拜舞并纠其 迭失。东上閤门掌庆礼奉表,西上閤门掌慰礼进名。有东、西上閤门使与副使、宣 赞舍人、通事舍人、閤门祗候。閤门使与副使承接皇帝旨命,宣赞舍人传宣赞谒, 閤门祗候分别辅佐宣赞舍人,诸官皆武臣清要之选。 北宋 沈括《梦溪笔谈》

  • 419、奇光 北宋时,吴中人卢秉家出了件怪事,天蒙蒙亮时,卢秉起来如厕,见墙柱上波光闪 闪,犹如水银浮在上面,泛着银色的光芒。卢秉以为眼花了,揉揉眼睛点上灯,一 照,柱子上空无一物,仔细查看,甚至连一点异样都没有。 灭了灯,柱子上再次闪动银色波光,卢秉很疑惑,拿起一面扇子小心翼翼地伸过 去,那团波光直接映在扇子上,十分有趣。再点上灯,光团就又不见了。 据说,东京汴梁魏国长公主府也出现过此类波光,却没人知道它的来历。更不知其 吉凶如何。 沈括好友、团练使李评,有幸以上两家的奇光都见过,他知道沈括见多识广,就向 他求教。 沈括拈须微笑,说道:“这有何稀奇的,当年我在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时 候,穷困潦倒,日日以咸鸭蛋果腹,有天夜里,为了省油,我摸黑煮鸭蛋吃,却见 锅里一枚鸭蛋像玉一样晶莹透亮,闪耀着银色的光芒,把整个屋子都照亮了。我心 中窃喜,油太贵了,我又爱夜半读书,这枚会发光的咸鸭蛋不正好为我点亮智慧人 生嘛!呵呵,于是乎,我把这枚咸鸭蛋捞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盘子里,置于 案头,就靠它的亮光读书,连用了十几天光亮不减,只可惜太臭了,我实在忍受不 了才恋恋不舍地把它扔掉了!我想,卢秉和魏国公主家的光亮,应该跟我那枚臭鸭 蛋发光是一种东西吧?” 李评大笑:“沈存中啊沈存中,人人都说你是大科学家,绝对靠谱一人,今儿个咋 这么瞎忽悠呢?你那臭咸鸭蛋还有个形状,人家那光亮可是无影无形啊!那能一样 吗?” 沈括呵呵一笑,不再做声,心里暗道:“我就不告诉你是光的散射!” 发光的咸鸭蛋还好解释,估计是鸭妈妈多吃了含磷的东西,才生出荧光蛋的。可 是,无影无形的光团到底是啥玩意呢? 北宋 沈括《梦溪笔谈》

  • 420.神龟千载 唐代名臣、赞皇公李德裕曾对人说:“四川有个传说,很是邪乎,说战国末年,秦 相张仪修筑成都城,筑了几次城墙都塌了,极其郁闷,颜面扫地。后来,有只大乌 龟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在工地附近溜达,优哉游哉走了一大圈。张仪得知很是惊 诧,令人在大乌龟行踪路线上修筑城池,成都城这才建成。一晃千年过去了,我曾 听人说,那只大乌龟现在还活着,时常在城里溜达晒太阳,百姓奉若神明,纷纷避 让。我到成都寻访当地老人,有位管军资库的老兵说,他曾在军资库里看见过那只 大龟,因此沾染灵气得享高寿。元和年间(唐宪宗李纯年号,公元806-820年), 节度使高崇文,这个没文化的狗东西,听说大乌龟的事后,派人四处寻访,搞得满 城鸡飞狗跳,终于捕获大龟。这厮不学无术,更没有敬畏心,居然把大龟杀死,龟 壳做成了皮带扣!简直令人发指人神共愤!千年神龟劳苦功高,居然落得如此下 场,真是令人惋惜。没文化真可怕啊!” 李德裕讲完故事,环视众人。 一帮手下很茫然看着李德裕,不知该作何感想。 李德裕叹道:“神龟啊神龟,看来只有我是你的知音啊!” 小时候我奶奶讲故事,说她十几岁时,老家村后有个深潭,潭水清澈,不知深浅。 附近村民都在那儿洗衣淘菜。有一天,很多人还像往常一样,在潭边洗洗涮涮,忽 然,潭水剧烈翻涌,原本清澈的水面变成酱黑色,阴风阵阵从潭底透出来。 只听有老人喊道:“不好了!老鳖翻潭了!” 一句话不打紧,所有人吓得都后退几十步。只见一只硕大无朋的鳖从水底冒出头 来,龟壳直径足有一两丈! 翻腾良久,巨鳖(也可能是巨龟)再次潜入水底不见踪影。潭水过了三四天才重新 澄清。又过了几天,暴雨倾盆而下,洪水肆虐,奶奶和家人逃荒而去。等洪水散 去,一切恢复平静之后,却再没人见过那只大龟了。 据说解放后,有当地好事者弄了几台抽水机想抽干潭水一探究竟,几台抽水机日夜 不休抽了十天,潭水居然一点都没少。好事者心灰又害怕,只得作罢。 老话说“千年王八万年龟(鳖)”,当真神奇。不过,神龟足迹筑城,的确奇上加 奇啊! 唐 韦绚《戎幕闲谈》

  • 421.诡异的咒语 宋神宗时,沈括官居中书检正,翻阅各地刑事案件的卷宗。其中一则发生在雷州 (今广东雷州)的奇案极其诡异。 卷宗说,当地土著会念诵一种咒语,手指一堆事先准备好的碎熟肉,熟肉立刻化零 为整,重新结成一整块,再念,熟肉变成鲜肉,继续念咒语,奇迹发生了——鲜肉 开始活动,进而烟雾蒸腾,若是牛肉,则化为活牛,若是羊肉,则化为咩咩叫的小 羊羔,只不过都是微缩版的牛羊罢了。接着继续念咒语,牛羊又还原为鲜肉,进而 化作熟肉,最后恢复成切碎了的熟肉丁备用。 人要是吃了这种被下过咒语的熟肉,肚子起初会咕咕叫,进而腹绞痛,痛彻肝肠。 必须花钱贿赂下咒语的人才能解脱。要是不舍得花钱,或者钱财送得慢了,微缩版 的牛羊就会破肠而出,置人于死地!懂这种咒语的人,往往以此为生敲诈勒索。受 害者往往敢怒不敢言。不过,北宋法制极其健全,像包拯那样铁面无私的执法者更 是层出不穷,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咒的歹人终于被抓——原因很简单,因为抓他那 官压根就不吃肉!能奈我何? 沈括看了不寒而栗,下咒语的人业已招供伏法,他的供词很简单,所念咒语居然只 是“东方王母桃,西方王母桃”两句话而已,并不见奇。 沈括私下里亲自试验,煮锅羊杂碎大念咒语,试了无数次均未获成功,心中暗骂: “切!我堂堂大宋第一科学家,怎能相信这种不羁的事呢?” 雷州地近南亚,这咒语诡异恐怖,会不会跟降头术有关呢? 北宋 沈括《梦溪笔谈》

  • 422.毛人茶 西晋武帝司马炎在位(公元265-290年)时,宣城(今属安徽)人秦精,酷爱采茶 品茗。他还有一个习惯,喜欢跋山涉水,到深山老林里寻找野生茶,采回来精心炮 制,自谓人生一大乐事。 可是,野生茶很稀少,品相质量大多难入其法眼,因此,秦精往往一番辛苦之后空 手而归,搞得自己很是郁闷。 一日,他深入武昌山中,寻访茶中妙品,一路之上披荆斩棘餐风露宿,倒也怡然自 得。野生茶树却连个影子都没找到。 突然,一个浑身长毛、身高一丈多的野人从山林中窜出来,冲秦精一通咆哮,秦精 只觉头晕目眩站立不稳,心中暗暗叫苦:这下糟了!不是被他吃掉就是被掳去做女 婿,前者死了倒痛快,后者可是生不如死啊!这可如何是好啊!茶啊茶,没想到为 贪口好茶喝,竟枉送了性命,呜呼哀哉啊! 秦精泪流满面,紧闭双眼,静候野人的处置。 不料,野人一把将他夹在腋下,耳边风声四起,秦精意识到是被野人裹挟而走,速 度之快令人心惊。 秦精大哭:完了,看这老兄模样,女儿一定粗鄙可怖,被野人强逼婚配,古书早有 记载,没想真被我遇上了,悔啊悔!早知在家乡包几亩荒山种茶,不也照样喝 吗? 哭了好久,才觉被野人放了下来。 他强自镇定睁开双眼,发现自己身处山谷间,一大片野生茶树长势喜人,淡淡的芳 香扑面而来,令人心神皆醉。野人去而复返,从怀里掏出二十个橘子来,秦精一 吃,一包蜜,甘甜多汁,天下罕有。秦精吃得痛快,野人手舞足蹈,还指着茶树叽 哩哇啦说了一通。 秦精恍然大悟,动手采茶满载而归,经几道炮制之后,茶叶醇香浓郁,品尝之后飘 飘欲仙。秦精为它取名“毛人茶”。可惜,茶叶仅有一两几钱,很快就喝光了,秦 精再想前往采摘,早迷失路径,再也找不到了。 中国茶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耐人寻味啊! 我听人说,太湖洞庭山有种“女儿碧螺春”茶,要在每年惊蛰的前一天,让刚满十 三岁的豆蔻少女去采茶,采摘刚冒尖的嫩茶,含在少女嘴里,带回茶坊炒制,几十 道工序下来,这才制成“女儿碧螺春”。据说,这茶乃是人间珍品,乾隆皇帝的挚 爱,每年产量极其稀少,近世已难觅其踪了。 东晋 陶潜 《续搜神记》

  • 又见lz更新 不知眼睛好点没有~

  • @猫, 眼睛好多了,就是忙着考试,没时间上网了,呵呵 耽误你看故事了...

  • 423、徐偃王传说 上古时,雄踞东方的东夷部落首领皋陶,被大舜封为“最高法院院长”,掌管刑 法。皋陶铁面无私执法严明,为时人所称道。其子伯益,协助大禹治水,居功甚 伟。伯益英年早逝,大禹封伯益的儿子若木于徐地,徐国得以建立。 徐国世代相传,一直荣宠不绝。到了第三十一代徐国国君时,宫里出了怪事。一位 宫女产下一个肉卵,徐君以为不祥,就把肉卵弃之水滨。 当时徐国有位很有德行的妇人独孤母,养了一条狗名叫鹄苍,鹄苍在河边玩耍,竟 将肉卵衔了回去。独孤母觉得这肉卵非比寻常,就把它放在棉被里暖着,几日后孵 化破壳,竟是一个活泼健壮的小男孩! 独孤母也很聪明,到处打听肉卵来历,得知来自徐国国君的宫中,更是不遗余力悉 心抚养男孩,还散布消息,说肉卵孵化,孩子重生,那是天赋异禀,富贵不可限 量。 徐君听到消息,很是讶异,亲自来到独孤母家拜谢,要把男孩接回宫中。 独孤母很不客气地将徐君数落一通:“你是国君,牛啊!孩子生下来是个肉卵就不 要了?我一寡妇,没啥见识,可我要是生孩子,别说生肉卵,就是生一粒砂子,我 也得好好养着!牛人出生都这样,懂不懂啊你?要不是我家狗狗鹄苍聪明,你这胖 娃娃可就得饿死河边了!真是的,没见过你这样当爹的!我这养活这么些日子了, 都有感情了!你这会说带走就带走啊?” 徐君红着脸,再三致歉,并拿出金珠宝贝酬谢,还答应把狗狗鹄苍带进宫做王室猎 犬,独孤母这才换了笑脸。当时也没DNA检测,徐君抱起孩子立马父爱蒸腾,眉开 眼笑地回宫,当即册立为世子。后继承国君之位,就是后来的徐偃王。 狗狗鹄苍临死前,头生角,尾巴变成九条,化作一道闪电直上云霄而去。据说,它 是一条黄龙变的。 徐偃王在位,素以仁义闻名于世,徐国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国力不断增强, 来朝贡者日益增多,统治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各地来朝者“三十 有六国”、“地方五百里”,范围涉及到淮河、泗水流域的苏、鲁、豫、皖的部分 地区。 然而,徐国毕竟是西周治下的诸侯国,徐偃王僭越称王,作为老大的周穆王很不高 兴,后果也很严重。 周穆王也不是善茬儿,赫赫有名的西行七万里到昆仑山见西王母的故事,就是这位 老大最传奇、最风光、最彪炳史册的业绩了。 周穆王当即派遣使者乘坐当时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驷马”,来到忠实属地 楚国,令楚王派兵攻打徐偃王。 楚王一听也怒了:“小小一个徐国,就敢称老大?我打不死你!请天使回禀天子, 不灭徐偃,以后哪还有面子跟老大混啊?” 于是,楚王派遣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徐国。 徐偃王一听军情简报,知道事情不妙。他一向行仁政,手底下连像样的军队都没 有,再加上心善,不忍百姓生灵涂炭,就躲避楚军锋芒,逃到彭城武原县(今属江 苏省徐州市境内)东山下隐居。数万百姓扶老携幼跟随徐偃王,场面很是感 人。 徐偃王弃国出走后,因他在当地很得民心, 周穆王封其子徐宗为“徐子”(当时爵位 是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徐偃王都称王了,他儿子被周穆王册封,竟沦落到“子” 这一等,周穆王真是小气啊),继续管理徐国。 从宗开始,徐国又相传了十一世至章禹,到了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徐国被 吴王阖闾所灭。 古徐国经过了夏、商、周三代,历时千余年,徐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徐文化,形成 了淳朴的徐国民风。 此后,东山也就改名徐山,山顶建有石室,供奉着徐偃王的神位,至今香火不 断。 晋 张华《博物志》

  • 424.床下老公 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元兴年间(公元402-404年),东阳太守朱牙之家出了一桩怪 事。 朱牙之有个小妾姓董,一向不大受宠。董美眉整日里独守空房,百无聊赖。 一天半夜时分,董美眉床下忽地窜出一个老头来,穿着黄衣服,扣着一顶布带帽, 形容很是猥琐。可奇怪的是,床下老头冒头处,出现一片洼地,竟流淌出泉水来, 哗哗作响。 董美眉吓坏了,刚想尖叫,就被老头捂住了嘴巴。 老头说道:“美女别叫,我不是色狼,我是神仙。你看,泉水都随我而来,你尝 尝,甘甜清冽!” 老头不知从哪儿变出一个杯子,舀了一杯泉水递给董美眉,董美眉迟疑一下,被老 头灌了下去。 这么一品,还真是清凉甘甜,很是可口。 闺房寂寞,老头不是色鬼胜似色鬼,一通甜言蜜语夹带着忽悠,董美眉半推半就, 跟老头成就好事。 朱牙之莫名其妙间,被戴了绿帽子。 此后,老头就在董美眉房中住了下来,二人如胶似漆春色无边。朱牙之竟毫不知 情。 这时,朱牙之的儿子得了疟疾,命在顷刻,群医束手无策。 府内上下折腾得够呛,连董美眉也得上前伺候,虽然心中咒着孩子早点死,可表面 上也得跟着大太太抹眼泪,身心疲惫。 夜半回来,她在老头怀里诉苦。老头笑道:“这孩子生病,必须用公老虎的卵才能 医治。” 董美眉信以为真,告知朱牙之。 朱牙之病急乱投医,立即派人上山打老虎,真的打死一只雄虎,取虎卵烤熟了给儿 子服下,居然真的药到病除! 董美眉立了大功,朱牙之刮目相看,当晚就要宠幸她。 董美眉暗暗叫苦,只得虚与委蛇强颜欢笑。老头蜷缩在床下也不敢吭声,心中懊恼 不已。 朱牙之一早离去,老头很是郁闷地出来,苍老了许多。董美眉赶紧陪笑脸,为老头 梳头。掉下来的头发像野猪鬃那么坚硬黑亮。再细细观察老头容貌,一脸黑气面目 狰狞,董美眉不禁连声叫苦。她暗中跑到朱牙之那里,鼻涕一把泪两行,把“遭 遇”和盘托出。 朱牙之大怒,请来道士做法事,老头顿时消失无踪。 朱牙之令人拆掉董美眉的大床,用沸水浇灌那处冒泉水的洼地,无数大蚂蚁蜂拥而 出,很快都被烫死。蚂蚁尸体整整清理了几大斛。但老头还是没有抓到。 朱牙之悬赏捉拿此怪,东阳全郡百姓都被号召起来,如火如荼的“捉拿色狼老头 怪”的运动蔓延开来。 几天后,城外山区一个猎户响应太守号召,拎一把大刀 在树林子里清查妖怪,遇见一个老头,要用一个金饼子换他的大刀。 猎户暗笑:“还有这好事呢?这把破刀不值两文钱,一个金饼子够我娶三个老婆 了!我得儿意地笑,我得儿意地笑,哈哈哈——” 金饼子拿在手中,心里比蜜甜,反复摩挲,顷刻间,金饼子变成一滩牛屎,臭不可 闻。 再抬头看,那老头举着大刀,虎视眈眈,不怀好意地笑道:“孙子,我碍你啥事 了?跟着瞎起哄!看刀!” 猎户吓坏了,屁滚尿流而去。 老头似乎也不想取他性命,扛着大刀扬长而去。从那以后,老头再也没出现 过。 朱牙之的雪耻行动,因而草草收场。至于那位董美眉,此后好像一直受宠,朱牙之 叹道:“女人是要花时间陪的,不然,我这帽子就会变绿。” 疑点:这老头到底是什么妖怪?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 425.青龙剑 唐玄宗开元年间,河西有位骁勇善战的猛将,取了一个很偶像的名字——宋青 春。 宋青春剑术超群所向披靡,众将对他是羡慕嫉妒恨,五味杂陈不一而足。宋青春手 段其实并不见奇,只是手中长剑寒光四射很有杀气,每每敌人来犯,宋青春挥舞长 剑策马狂奔于敌阵之内,如入无人之境,顷刻间就把敌人的首领俘获。即便是飞箭 如雨、敌军势若长虹,宋青春照样能杀他个七进七出。宋青春纵横沙场多年,身上 一点伤都没有,堪称奇迹。 西戎众部族打不过他,只得上奏朝廷归附,三军上下都称是宋青春一人的功 劳。 随后,吐蕃犯边,宋青春率部迎敌,吐蕃一触即溃,死伤无数,被生俘数千人。吐 蕃军一向战斗力极强,横行西域多年,如今宋青春一到,竟溃不成军,就连宋青春 本人也觉得纳闷,就将俘虏带到中军帐下,亲自审问。 宋青春道:“吐蕃军队纵横雪域多年,一直战无不胜,今天见了我怎么怂了?你们 是徒有虚名还是另有阴谋?快说!” 吐蕃俘虏苦笑道:“乖乖,你那么牛,我们还敢有阴谋?是真打不过你!” 宋青春见四下无人,怒道:“胡说!还敢忽悠我?我刚冲上阵前,还没杀几个人 呢,你们就崩溃了,完全不像传说中的吐蕃铁骑嘛!还不从实招来!” 吐蕃俘虏道:“您老干嘛这么谦虚啊?你是神兵天降,见你不跑不是找死 吗?” 宋青春道:“胡说什么?这里又没别人,拍什么马屁啊?还不快说!?” 吐蕃俘虏很无奈,道:“您老提着长剑一上阵,立刻飞沙走石云雾蒸腾,我们直接 傻眼了!随后,暴风骤雨而下,一条青龙咆哮着从天而降,箭射中青龙纷纷坠下, 箭头都折了!刀剑砍中青龙,就好像砍在铜墙铁壁上,胳膊立刻麻了,刀剑非折即 缺,后面的弟兄们撒丫子就跑,要不是跑得快,我们非全军覆没不可!我们几个都 是前阵,倒霉催的,被抓也是理所当然!” 宋青春一听,有点懵。细细思量,觉得家传的青龙剑一定是把神剑,上阵杀敌神龙 相助,岂有不胜之理? 此事一出,天下传扬。 此后,边疆安定四方朝贡。大唐进入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开元盛世,繁花似锦烈 火烹油,光耀千古。 宋青春这样的骁将,也就没了用武之地。回乡安享几年太平,就闲死了。 青龙剑辗转到了瓜州(今甘肃省西北部)刺史李广琛手里。每逢风雨过后,青龙剑 剑光四射满室生辉,隐约虎啸龙吟,李广琛视为珍宝,时常摩挲擦拭,爱不释 手。 其后,大唐名将哥舒翰镇守西域都护府,想用重金购买青龙剑,李广琛死活不 肯。 哥舒翰很生气,心中骂道:“娘的,老子要青龙剑,为的是上阵杀敌如虎添翼,他 要留着青龙剑,不过是时时把玩炫耀得瑟,真是明珠暗投!” 骂归骂,大唐毕竟讲究法度,哥舒翰一代名将,终不能强取豪夺,只得怅然离 去。 青龙剑后来不知所踪,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神剑落在猛将手中,也是相得益彰,强强联手发挥到极致。 然而,世事总难两全,一切辉煌,最后总是归于尘土。徒叹奈何?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 426.老僧观色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常衮任福建观察使,大兴文教广结善缘,为时人所 称颂。 当时,福建有位老和尚擅长察言观色以推断吉凶祸福,每言必中如有神助。 常衮惊叹不已,跟老和尚结为好友。他见老和尚年岁已大,又没传人,担心神术失 传,就想让自己的门下弟子跟老和尚学习。 老和尚笑道:“观色之术讲究天性和缘分,相爷门下虽都是才俊之士,但学这个, 估计都不大靠谱。” 常衮道:“大师所言极是,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您就没发现一个可传衣钵的人 吗?” 老和尚道:“就您身边的小吏黄彻合适。” 常衮叹道:“看来真是天缘巧合,黄彻不过庸碌之辈,居然有福学习您的神术,可 见冥冥中自有天意啊!” 老和尚说道:“我这还算幸运的呢,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奇能异士,都因为找不 到合适的传人,以致平生所学归于黄土呢!” 常衮也不禁感慨万千,立即命令黄彻拜老和尚为师。 黄彻一下就慌了,磕头如捣蒜,道:“大人,大师,可不能开玩笑啊!我跟随大人 跑跑腿,做个跟班的,干一些不用脑子的活还差不多。学什么观色仙术,不是难为 我吗?大师,您老岁数大眼神不好,别弄错了,辜负您一番期望和心血啊!” 老和尚拈须微笑:“放心,你虽是个笨蛋,可学这个一学就灵,相信我没错的!跟 我走吧!” 于是,黄彻稀里糊涂七上八下地跟着老和尚走了。 老和尚把他带到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密室内,事先把一匹五色绸缎放在屋内架子 上,让他仔细看架子上有啥东西。 黄彻瞪大眼睛看了半天,除了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就这样每天练习一个时辰,十天后,黄彻依稀能看见绸缎中的白色。 半年后,黄彻豁然开朗,漆黑暗室中看五色绸缎,真真切切如在阳光下。 老和尚满意地说道:“你在暗室中能见五色,白天光照充足下,你就能观人气色推 断吉凶了!当然,有几句口诀,你就是死记硬背,也得烂熟于心。” 好在口诀不长,黄彻也粗通文墨,很快就背熟了。 随后,黄彻犹如脱胎换骨,观色之术比起老和尚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青出于 蓝而胜于蓝。就连名相李吉甫都称黄彻神术比起神人袁天罡来,也毫不逊色,可见 手段之高。可惜的是,黄彻名头不响,究竟有什么事迹,没有流传下来。 回头买几块彩色布挂屋里,半夜关了灯拉上窗帘,试验试验。 只是,口诀不知流传下来没有? 注:常衮(729~783年),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字夷甫。父常元,官三原县丞。 常衮天宝末年(约754年前后)进士,历官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兼弘文、崇文馆大学士;大历年间,与杨绾同居相位,后加银青光禄大夫。大历十 四年(779年),德宗即位,常衮因奏参中书舍人崔祐甫事,被贬为河南少尹;再贬为 潮州刺史。建中元年(780年),杨炎为相,起用常衮为福建观察使。当时福建上京举 子很少,自神龙元年(705年)薛令之中进士后,七十多年间,只有陈珦、廖广两人中 进士。常衮大兴文教,广设学塾,留意推荐优秀举子北上应考。自此到唐末,福建 中进士的多达74人(其中福州籍47人),曾出现长乐林慎思五兄弟先后中进士的“五 子登科”佳话。人才之盛,与中原文化发达地区相差无几,为宋代福州的文化繁荣 奠定基础。唐建中四年(783年),常衮病逝于福州任上。朝廷追赠尚书右仆射,福州 百姓为他立祠,春秋致祭。 唐 刘餗《大唐传载》

  • 427.霹雳车 唐宪宗元和(公元806-820年)初年,李鄘镇守太原时,发生了一件诡异莫测的 事。 一位介休县的小吏往太原送公文,夜宿晋祠大殿一处屋檐下。 夜半时分,小吏朦胧间,听到有人叩门,说道:“介休王想借你家大王的霹雳车一 用,三日后到介休收麦子!” 小吏很纳闷,心道:“谁在恶作剧啊?哪儿有什么介休王?霹雳车啥玩意 啊?” 正胡思乱想间,屋内黑暗处有个声音答道:“我家大王说了,霹雳车正忙,不 借!” 门外那人恳求道:“求您了,借我吧!大不了多交些香火钱!” 暗处答道:“不借就是不借,你当买菜呢?” 门外那人立刻说道:“五百两!” 暗处那人沉默了。 门外那声音再加码:“五百两再加一担新鲜果子外带纸扎美女五名,够有诚意了 吧?” 暗处犹豫一下,答道:“美女要八名,不然不够分啊!” “行!成交!” 顿时,屋内点亮烛光,小吏趴窗户前往里边偷窥,只见光亮下,几个黑衣人影影绰 绰不辨真容。庙后门洞开,一队骑兵策马而入,接过一个马车样的物件,车头还悬 挂着旗幡,骑兵点数旗幡数目,一圈共计十八叶,五颜六色煞是好看,隐约中有电 光闪耀。 这队骑兵扛着马车离开,庙门重新关上,灯烛一灭,立刻伸手不见五指。 小吏惊出一身冷汗,赶紧缩回床铺,蒙头裹脸大气都不敢喘。 第二天天刚亮,小吏连滚带爬跑了出去,到农田告知村民,要即刻收割麦子,否则 那个“介休王”驾着霹雳车从天而降,还能有好? 但小吏磨破嘴皮,也没人相信他。无奈之下,他径自回家,先把自家的麦子收割入 库,这才重新上路应付差事。 三日后,介山上腾起一片浓浓的乌云,顷刻间遮天蔽日白昼如夜,不一会儿,风吼 雷震大雨倾盆,介休县数千顷麦田毁于一旦! 这下,百姓才想起当日小吏的忠告,却不分青红皂白,诬陷小吏是妖怪,是灾难的 始作俑者,又见他把自家小麦先收割了,更是群情激愤,把他海扁一顿,扭送官 府。工部员外郎张周封亲审此案,听了小吏讲述的奇遇,难以置信但又不得不信。 上报李鄘处,也难辨是非曲直,只得将小吏释放了事。 疑点: 介休王是何方神圣? 他干嘛毁坏麦田呢? 不知当时风雨过后,有没有出现麦田怪圈啊? 借给介休王霹雳车的那位“大王”应该更牛,他又是谁呢?晋祠是供奉周武王第三 子唐叔虞的,霹雳车莫非是他的? 一开始说霹雳车正忙,难道打雷下雨全是霹雳车闹的? 霹雳车不会是外太空飞船吧? 有机会去晋祠,一定在那儿住一宿,看看有没有猫腻。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丁氏痔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