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排一下顺序?

一、复习数的组成(完成练习第1、2题)

1、出示第一题,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一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你知道3捆小棒和6根小棒分别表示什么吗?

那么第一幅图,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组成了多少?

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问:你们知道这个计数器上数是多少吗?

说得真好!你能在课本上写出正确的答案吗?

2、出示第2题,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做在自己的课本上。

二、复习整十数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简单口算(完成课本练习五的第3――5题)

1、口算。(完成第3题)

2、填表。(完成第4题)

教师出示第四题的表格,指导学生看表格。

这个表格分别介绍了学校体育室里的篮球、跳绳和踢毽子的使用情况,谁愿意先来说说有关篮球的信息?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算出还有多少个吗?要用什么方法呢?为什么?

你说得真好!那么24减4,同学们会计算吗?

师让生把答案写在课本的表格内,并放手让学生把后面两个空格补充完整。

全班交流,请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如何计算的?

3、解决问题。(完成第5题)

出示第5题。从这幅图上,大家能获得哪些信息?

同学们都观察得很认真!那么你们知道小猫钓了多少条吗?这个问题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呢?

能说说为什么这么列式吗?

请同学们把这个算式列在书上,并算出得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在反馈时,请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咱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许多问题,希望大家能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36页。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显示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2、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谈话: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如:41、42、43、……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一次是1、2、3、……9,最右边是整十数等等)

再让学生指着不同横排说一说。

进一步启发: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转弯看呢?请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做了几个“魔力框”,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里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投影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交流。

4、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读。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后,独立完成,在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

3、“想想做做”第3题。

4、“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挂图后,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现在要看35号,说明35号还没有看,已经看了34人。

5、“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表格。教师示范在表格中一次圈3个双数,提出:你能照样子接着圈一圈吗?再把圈出的数读一读。启发思考:你觉得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没有圈出来的数呢?指出:圈出来的是双数,没有圈出来的是单数。

进一步要求学生随意说一个数,让大家听听是单数还是双数。

提问: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38页。

1、 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

老师手里有很多雪花胶片,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雪花胶片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1).教学例题图。提问:今天 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37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1) 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衙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装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 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2)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刚才小朋友写了几个数,老师也写了三个表示天气温度的数(2度 20度 35度)我们一起读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们各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出示每个季节的景象图)你能用符号表示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6、“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填写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1)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的数最大,谁写的数最小。

(2) 排路队: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30小的数”、“比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队路队下课。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教学内容:教材第39-40页。

1、 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 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

展示例题:小猴和小猫比赛折五星。小猴说:“我做了34个。”小猫说:“我做了38个。”

提问:听了对话,你能知道什么?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38>34,34<38;小猫比小猴做的 多,小猴做的比小猫少。

引导:小猫比小猴做的多委多吗/学生可能用口语表达:小猫比小猴做得多一些。

得出小猫 比小猴做得多些。

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小组交流汇报。(小猴比小猫做得少些)

讲述: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展示: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提问: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少得多是什么意思?那么,梨可能有多少个呢,书上提供了三个答案,你认为哪一个答案合适就在它下面画“∨”。先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汇报交流。(18比50少得多,48比50少一些,58比50多一些,所以选“18”个比较合适。)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但需要比较事物的多少,而且要反映出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作“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描述。

三、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想想做做”第1题。

小芳说:“我拍了46下。”小明说:“我拍的比你多得多。”

提问:小明可能拍多少下?

2、“想想做做”第2题。

课件展示:在校园里,男孩说:“一班有38人。”女孩说:“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一些。”

提问:二班可能有多少人?

先独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

3、“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展示:在商店里,男孩说:“排球25元。”营业员阿姨说:“篮球比排球贵多啦。”另一男孩问:“贵多啦是什么意思呢?”提问:你知道“贵多啦”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独立完成 ,在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做后汇报。

4、“想想做做”第4题。

讲述:小猫和小兔用今天学习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这些词在玩比数大小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课件展示:小猴拿数字卡片50,小猫拿数字卡片45。

提问:猜一猜小猫和小猴分别会说什么呢?同桌小朋友分别 扮演小猫和小猴互相说。

四、游戏激趣,感受策略

1、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2、 游戏:“想想做做”第七题。

讲述游戏规则: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我们做一个猜数游戏。一位同学在纸上写下一个两位数,然后让同桌的小朋友来猜一猜,如果没猜对,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提示他一句话,比一比哪两个小朋友合作最好,能用最少的提示让你的同桌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写和数。同桌学生游戏

3、 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练习六

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知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

2、通过比一比,估一估,进一步掌握比较多个数大小的方法,学会有根据的进行选择,提高估计意识。

3、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请小朋友想想,我们这两天学了哪些数学知识?(数的顺序与比较数的大小)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把这些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1、填一填,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课本练习六的第1题,引导学生看题,你能填出空格中的数吗?

认真观察这几个数,想一想,谁最接近90,为什么?

那么97是接近100,还是90呢?为什么?

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想想:93是激进100还是90呢?

出示练习六的第2题。让生说一说,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时候,应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本题。

小结;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时候,可以按照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方法进行比较。如;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大的两位数大:如果十位上的数字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两位数大。

出示练习第3题表,把2、4、6先用红笔圈出来,要求学生继续照样子圈一圈。

集体把圈出来的数读一读,老师说明圈出来的是双数,没有圈的是单数。

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单数或双数?

45、54、36、63、78和87,它们分别是单数还是双数?

教师小结:当个位上的数是0、2、4、6、8时这个数是双数,当个位上的数是1、3、5、7、9时,这个数是单数。

出示练习六第4题图,引导学生看图,了解图意。

从图中的门牌号,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发现了门牌号的秘密。那你们能猜出;53的门牌号在哪边吗?68号呢?

先让小朋友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小朋友进一步体会“差不多”,“多一些”等的含义。

咱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许多问题,希望大家能更努力的学习数学知识。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42-43页。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

腾讯会议成员顺序怎么排?腾讯会议成员顺序排列介绍

      腾讯会议成员顺序怎么排?想必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相信一定会帮到你们的。

      腾讯会议成员列表从前到后依次按照主持人,联席主持人、成员(姓名首字母顺序)以及摄像头和麦克风的状态进行排序。查看成员列表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后顺序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