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上得冠心病的几率是多大的?

放假了赶紧放松一下,通宵派对、喝酒唱K……你的节日是这样过的吗?还是要节制一下为妙,小心过度劳累“小心脏”受不了。记者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获悉,该院心内科在元旦假期三天中,连续接诊了六位狂欢过度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四位发病前没有任何胸闷、胸痛等典型冠心病症状。医生表示,六成以上的冠心病人做普通心电图没有异常,日常生活中也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因为没有症状,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节假日期间很容易劳累过度、情绪激动、暴饮暴食……这些都能让隐性冠心病“现形”,严重的可致心梗、中风甚至猝死。

   隐形冠心病爱搞“突袭”

   50岁的何先生是转业军人,目前在广州一家企业做管理人员,在部队练出的好身板一直让他引以为傲。元旦当晚8时,何先生在超市买东西回家,提着一大包东西爬楼梯刚来到三楼自家门口,突然感觉胸口一阵绞痛,接着身上开始冒冷汗,想吐,家人连忙将他送到南医三院。检查发现,他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剧烈的胸痛正是突发心梗的信号。经过急诊介入支架手术,打通血管的何先生才转危为安。

   1月1日晚上,正在家里看元旦晚会的老赵隐隐感到背痛,以为是久坐了颈椎病发了,也没有在意。看到精彩之处,老赵大笑了几声,紧接着捂着胸口大叫一声,晕倒在沙发上。他被送到南医三院,一检查,发现心脏供血“主干道”堵塞已达90%。医生为其植入一枚支架,将堵塞的血管打通。

   “这是隐形心脏病在作祟。”南医三院心内科周滔主任介绍,人体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心脏血管的狭窄程度在75%以下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会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人,神经反应不敏感,对心肌缺血感觉迟钝,也不会有心绞痛症状。

   周滔指出,很多人因为没有症状,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节假日期间很容易劳累过度、情绪激动、暴饮暴食,这些都是诱发心肌梗死的罪魁祸首。加上遇上冷空气,血管受到寒冷刺激急剧收缩,容易触发冠状血管斑块破裂。

   青壮年急性心梗更危险

   如今,心梗年轻化趋势很明显,而且年轻人心梗更容易猝死。老年人心脏已经出现侧支循环,发生紧急情况时心脏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能保证部分供血;而年轻人的心脏则没有这个能力,一旦发病,极易导致缺血性心肌梗死。有研究显示,25到40岁的心梗病人,死亡率高达70%。

   当出现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情况时,人的血管会持续痉挛收缩、血液黏度增加、局部形成血栓,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因此,医学界重新审视了心肌梗死的传统年龄限制,要求提高对中青年心肌梗死发病的警惕性。

   需要注意的是,年轻人一旦发生心梗往往会比老年人更危重,甚至发生猝死的几率比老年人更高,通常起病急骤、症状凶险。年轻人一般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即便出现不适也容易被忽视,延迟就医,从而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

   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心脏体检

   周滔提醒广大市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都是引起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平常压力大,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等亚健康状态或有可疑异位疼痛症状的中老年人应高度警惕。这类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心脏体检,让“隐形冠心病”早日现形,并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或支架治疗、心脏康复运动等方式,控制甚至逆转病变进展,降低意外发生的风险。(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何婷)

}

有关“冠心病的十大高危人群”,以下是医学教育网整理的具体人群及该人群的特点,请大家参考并进行避免哦~

(1)中老年人。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0~50岁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晚10年。但绝经后的女性以及年过60的女性,其发病率几乎与男性相等。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猝死的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老年人发作的可能性较高。

(2)吸烟者。吸烟是冠心病和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可以损坏动脉,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引起心肌缺氧,因此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至少大2倍,而且发病率还与吸烟量成正比。

(3)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者。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者易患冠心病,同时食量过多的人也易患冠心病。

(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会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

(5)有家族遗传史者。冠心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因此,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易患冠心病,尤其是在55岁前。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家族史者,冠心病的发病率也较高。

(6)肥胖症患者。体重超重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体重正常者大。

(7)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或久坐不动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体力劳动者大。缺少运动者患冠心病的几率要比经常运动者高2倍。

(8)口服避孕药的避孕者。与采用其他方式避孕的妇女比较,采取口服避孕药的避孕者更容易患冠心病。

(9)高脂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者易患冠心病。

(10)心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冠心病的十大高危人群”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医学教育网小编祝您身体健康!

}

最近一段时间总是身体不适,主要表现为身体疲惫,只要身体难受,就会担心得了大病,医生说是患上了冠心病。请问一下50岁得了冠心病还能活多长时间?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来自: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科

专长: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死

冠心病目前确诊不是一类很严重的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服药上注意调整还是可以活很久的。冠心病控制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降低血脂;限制饮酒,低脂低盐饮食,停止吸烟。

专长:消化不良、婴儿腹泻、婴儿湿疹

冠心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通过广泛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缺乏体力活动和肥胖等,这些因素多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加以调节和控制。一般可吃些消心痛片和复方丹参滴丸。

指导意见:你好!所谓的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以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是会导致心肌梗死而引起猝死的。硝酸甘油与救心丸是常备药。

指导意见: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病人所并发的或伴发的心脏病,是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心脏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心脏病所包括的范围较广,包括在糖尿病基础上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微血管疾病及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病人死亡的首要病因,流行病学显示糖尿病伴发冠心病较同年龄、同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4倍左右,死亡率增高5~6倍。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导致机体内部的激素如胰岛素、性激素、儿茶酚胺、高血糖素等协调性失衡,过高的血糖、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异常等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虽然血糖一直稳定,但已经有了并发症,所以说病情还是教重,平时要注意休息,不要干体力活,如果合并有高血压,一定要控制好血压。

问题分析: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如果平时注意治疗的话,不会影响生命的。
意见建议:建议做一下64排CT检查,看一下心脏血管狭窄的情况,如果狭窄超过了75%,需要支架,如果狭窄在75%以下,可以药物治疗。 建议服用中药治疗,血府逐瘀汤治疗,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早日康复。

专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部感染,矽肺,慢性阻塞性肺病

意见建议: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明确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后治疗的,平时还需要低盐低脂,适当运动,按时用药,定期检查心脏情况。没有具体能活多久的概念,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情况。

专长:妇产科、内科、外科,尤其擅长宫颈糜烂、上呼吸道感染、痔疮等疾病

病情分析: 冠心病的病人,只要治疗得当,保养好,可以享受正常人的寿命,
意见建议:终于天年。建议你带你的岳母去三级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明确诊断后,由专科医生为她制定治疗方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大年龄得冠心病的几率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