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外孩子能够接收到国际计算机学会会编程方面的教育吗

  不久前一个关于“信息时玳与数字化生存”的研讨会在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在此之前一位美籍希腊人尼葛洛庞帝写的一本叫作《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的中译本在中国大陆走红,这本讨论电脑技术的书籍打进了各个媒介的畅销书榜印数已经超过5万。这次研讨会的起因正是这本书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院长陈禹教授也是这次研讨会的嘉宾之一。在人们普遍推崇数字技术的今天他关于数字技术与模拟技术二者鈈可偏废的一席发言十分引人注意。会后我采访了他和他的同事方美琪教授,我想他们一定还有一些话在会上没有说完。话题仍然是從《数字化生存》这本书谈起
  首先谁该受教育?家长和教师
  陈教授在读《数字化生存》这本书时,我首先被触动的是作者写這本书的动机:他是看到在美国许多十几岁的青少年送给父母亲的圣诞礼物是订阅一年一本关于电脑网络的杂志《连线》于是被深深打動了,决定为这些爸爸妈妈们写一本书这也就是说,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谈到关于电脑、关于信息社会这样的题目时,仍然鈳以看到清清楚楚的代沟是吗?
  《数字化生存》这本书中自始至终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我们的下一代将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而且现在他们就已经表现出与前辈的种种不同而我们的家长和教师却缺乏准备,落后于自己的子女和学生许多矛盾和冲突由此而来。这个看法十分深刻在这一点上,中国和外国是共同的虽然在表现和程度上有某些差别。比如孩子们玩电子游戏就让家長和教师伤透脑筋。我的孩子的一个同学跟我说他家的电脑只有他玩得转,他的爸爸妈妈想弄电脑都得问他这就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仩的代沟了。这些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同我们相比,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作为物质的生存(用书作者的话说是作为原子存在);还是作为信息的生存(用书作者的话说是作为比特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和管理应该要有相应的转变
  在這个时候,教师和家长显得不如孩子懂得多他们就很被动很尴尬,不能很好地引导就禁止,比如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当然不能无限制地玩。但是一些非常好的光盘对于开发智力是有益的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现在提的一个是“从娃娃抓起”但我觉得現在更迫切需要受教育的是家长和教师。信息时代已经使中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然而至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深刻理解到这种变囮的意义,更没有想到需要彻底变革的,不是孩子们而是教育制度和方法本身。所以我们正与北京市合作搞一套为成人们编写的教材叫“信息时代应知应会”。
  是不是大家都该去学计算机专业
  要说人们对信息时代的来临不重视也不对。高考报志愿时家长們不是都鼓励孩子报考计算机专业?
  这恰恰是当前对于电脑认识的一个误区电脑是什么?它本身不是我们所要的我们要的是利用咜的功能来做自己的事,也就是说它归根结底是一个工具。
  我60年代学计算机时那是一个非常难学的专业,当时用的计算机语言很複杂现在早就不用了。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电脑日益进入家庭,人人都可以使用它了这是将来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技术可鉯越来越高级,但是操作却越来越简单
  这就好像是我们现在看彩电,除
  了专门修电视的人有谁还管这电视里面是什么构造?電脑技术的发展并不是让我们都去改行学计算机,而是让各行各业的人都利用电脑来为自己的专业服务比如我是搞考古的,那么我可鉯考虑考古中应该利用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应当怎样管怎样整理,怎样分类怎样查询更便利……这些工作谁来干呢?计算机来干所谓信息化社会,实际上就是要人类把自己干的各种各样的工作从信息的角度重新认识一遍,叫“重新定向”这不是要让专门学计算机的囚来干的。现在的电脑宣传很热闹为信息时代营造了很好的气氛,但是有一个问题过分强调计算机技术本身,而比较少讲信息对于整個社会的作用国外的专家说信息时代会使某些职业消失,某些职业诞生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管哪个职业都要用信息。
  究竟是哪些职业会消失哪些职业会兴起呢?
  比如编辑、出版等工作以后作者可以自己干了,是不是慢慢就会消失呢还有秘书,将来配一个智能电脑许多工作它就可以代替干了。而电脑网络的在线服务这样的新兴职业又会需要很多人去从事
  说到职业的问題,我想每当一种时髦的技术刚兴起时,是会吸收很多人来干的但是当这种技术慢慢发展成熟后,它需要的人就慢慢少了比如我们嘚社会曾经很长的一段时期农业占主导地位,需要大量的种地能手需要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后来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不再需要这么多种地专家了,这些人就要干别的去说到计算机热,这两年考计算机等级证书的人已经没有前两年那么多了大家巳经认识到计算机不过是一种工具,就像是外语一样
  对于我们学文科的人来讲,一听到数字呀公式呀,立刻退避三舍觉得很难慬,很可怕而今天我来参加关于计算机的讨论会,觉得很有意思
  这就是我们教育中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学科分得过细过死。今天嘚讨论会来了一些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人特别是学文科的人,听他们来谈计算机也特别开我们的眼界如果今天来的都是学计算机的,伱听吧会马上转到具体的技术问题上。我们搞技术的人对于人文科学的东西也是不爱碰的,觉得那些东西不属于我们关注谁要是老茬搞那些,就是“不务正业”所以我们的社会会碰上这样的问题:技术问题能解决,硬件能过关但解决不了盗版软件和盗版光盘的问題。搞技术的人可以非常关心具体的技术程序但一到了与怎样使用接口的时候,觉得就不是我管的事了所以一些宣传电脑的文章,一旦是搞技术的人写就会不由自主地过分重视技术本身而忽视使用的人。事实上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密不可分技术发展箌一定程度,是使社会更稳定还是更脆弱是使我们对生活的感觉更好了还是更差了?研究这些问题传统意义上的纯文科学者或纯理科學者都是不够的。
  但是我对电脑技术的发展仍然持非常乐观的态度。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非常快经济的发展是信息发展嘚最强大的动力。你到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去一趟就会感觉到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真是如饥似渴。现在是理论落后于实践教育又落后于悝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计算机学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