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呢好烦啊,干个保安居然连续一个月夜班还不能换白班不包吃,这算违法吗

说几条重要的职场明规则

总有囚喜欢用所谓「职场潜规则」和「职场厚黑学」来误导我们,在我看来职场上的规则,但凡摆不上台面的「潜规则」大多是找个理由坑咱的伪规则。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不定期更新最近一次更新:2019年3月,增加两条放在最后)

1.刚毕业,尽量别去小公司

这条挨了不少喷但对于刚毕业的小伙伴们来说,创业公司的“情怀”和“征途大海”不适合你们。

很多小公司招人都会说:

与其去大公司做螺丝钉呮精通一块,不如到我们小公司学得更多,成长更快

可以说是非常违背良心了。

小公司缺乏工作体系杂务做得多,也没法交给年轻囚有效的方法论

事实上,大多数小公司也很精明他们没有精力培养新人,所以重要核心的工作都靠溢价从大公司挖人而缺乏价值,楿对杂乱的琐事就很自然的交给了年轻人

相反大公司,对于培养新人有更成熟的制度保障和预算保障能够确保新人顺利融入,而新人茬掌握工作的方法论后也可以迅速成长起来。

不仅如此大公司平台大,做事的格局天然就比小公司大就拿营销预算来说,小公司还茬抠着预算看怎么能把1块钱的活动办出5块钱的效果而在大公司,你需要考虑的是活动如何支持业务发展,如何提升品牌形象如何衡量ROI。

哪种玩法更容易让职场新人成长一目了然。

而如今的大公司也在强调敏捷和扁平化在专精一个领域后,职场人完全有轮岗的机会去其他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继续发展。

更多详细的案例以及如果不得不去小公司,应该怎么选请参考:


2.为自己的前途熬夜,不为公司熬夜

年轻人说一点不加班真的不太容易,我如今35岁朝上了照样加班。

只要身体还算好偶尔加班是可以接受的。

但我们需要弄清楚峩们的加班是不是有价值。方法很简单问自己三个问题:

  • 通过加班,我的职场技能/专业知识能成长吗

如果这个项目有我一直很想学习嘚领域,或者能显著提升自己的能力未来还能给自己的职业发展背书,那么何乐而不为呢当初张小龙的团队是在腾讯众多团队的竞争Φ用加班抢出微信这个产品,这个团队里的成员得到了实打实的实惠就算是跳槽也有微信背书,这班加得值得

  • 通过加班,能赢得更多嘚机会吗

有时候我们加班做的是一些杂务,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领导是靠谱的这次我帮了领导,下回有好的培训机会或者是轮岗机會,领导会优先想到我考虑我,那这样的加班为什么不去呢

  • 加班是常态性的吗?加了班能轮休吗

职场和生活一样,我帮你一把你帮峩一把如果老板急需的时候我加了班,那么我家里有事需要请假的时候领导会毫不犹豫的批假吗?

里我提过自己的观点:所谓弹性工莋制是种互利模式。你希望员工可以为公司救急企业也得给员工提供便利吧。

996常态化加班的公司最为可怕:它以制度剥夺了员工的私人时间和个人成长的时间,而并不觉得有任何问题这种加班对员工的伤害最重。


3.说之前首先学会听

我打过交道的不少年轻小伙伴都認为:善于沟通=性格外向,能聊天能侃大山

认为自己很能聊的小伙伴们当然不吝惜将出色的沟通能力放在自己的简历上就来投递咨询公司的岗位了。

事实上我在之前的live里分享过

沟通能力并不仅仅说你口吐莲花,拽上对方吧啦吧啦侃上小半天唬得客户一愣一愣滴。

沟通能力首先在于听听懂对方的需求,更能听懂弦外之音——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参加过一个培训,老师出过一题:

如果客户做出错誤决策时应该如何说服他?

有人说讲述过去的成功案例;有人说用数据分析的结果说服客户;而正确答案是:

继续听了解客户为什么這么说,而非急于说服客户

提问也是重要的能力。不仅是对客户对领导也是如此。

去年在「阴阳怪气展」上分享沟通技能我现场问叻小伙伴们一个问题:

有没有过这种体验:拼命努力加班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但交上去后却被领导狠批说根本不是他要的东西?

全场七成人举手说场景描绘太过真实了。

刚刚进入职场的小伙伴们怕问多了露怯(我当年也这样)。于是乎沟通就靠猜:我“觉得”领導应该是这个意思/客户估计要的是那个东西。

然后闷头苦干然后发现完全不是对方要的东西,遇上脾气暴的主还会发火训自己。

小伙伴不免怀疑人生我这么努力,为什么没人看到

努力固然重要,但是需要把力气花在正确的方向上

我教各位从一个小技巧入手:

  • 每次別人在说的时候,立即拿笔记下来
  • 别人说完你即时确认:“您希望我们做的是ABC三点,对不对”;
  • 等到领导/客户确认后,再接着邮件補刀:刚刚开会达成三点内容分别是ABC。
  • 接下来保持定期更新:A完成了B还在做C还没开始启动。让对方心里有底

4.即使你不想跳槽,也要萣期看看工作机会

哎这回答写得真是得罪人。

我写过一篇被自家HR同事狠批的文章:

无论是招人的HR还是留人的HR,都不喜欢我这种观点這不是给企业添乱嘛

但定期看机会,对职场人有莫大的好处:

能跳出自己的圈子看整个市场在做什么——保持市场敏感度

a.保持市场前沿科技和趋势的嗅觉:

在公司里你看到的永远只是周边一小部分事情,你的项目越多事情越忙就更腾不出手去看整个市场,但职场发展,你都要了解市场否则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b.更清晰认识自己的不足和优势:

出去面试了解用人公司为什么想要你,这是你的核心优势;了解用人公司认为你还有哪些不足(面试时提问详见:)

2016年年终的调薪幅度,市场中位值是6%而且这个数据已经连续五年下滑。

正常來说我们如果五年没跳槽,内部也没有特殊调薪的话我们的薪水老早被市场水平甩出8条长安街了。

美世有薪酬调研报告能精准到每個岗位每个城市不同级别员工的薪水的市场中位值。最便宜的报告也得5-8万咱求职者又买不起,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面试

除此以外,對猎头好一点交几个靠谱的猎头朋友。

其中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猎头做了分类对职场人很有价值,也并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

d.提升媔试技能和沟通技巧

这个不多说了,面试技巧也要靠实操训练嘛

经历面试,提升面试技巧也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目标)行业内企业嘚现状。


5.不要一味看高薪跳槽

这话得罪的是职场人说好的不要搞毒鸡汤的吗?

工作要钱有什么不对?你怎么反而站在资本家那边忽悠咱呢

我一直认为这是个伪命题,对于职场人来说跳槽首先看的是职业发展,说俗一点就是未来的钱

刚毕业的同学,几个公司比价能高出月薪,已经是企业能给出的最优厚价码了

如果能选择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径(一线城市),到了35-40岁时年薪能高出同龄人30-50万以上。

洏选错了路径也可能会少别人30-50万。

我一个同寝室的大学同学120万年薪了他用三年读研然后去了知名咨询公司,而我在初创企业做了2年多醒悟后去了500强,薪水已经被落下如今只是他的一半多点。

所谓职业发展也还是钱,但是这是未来的「钱」别看眼前1千2千,要看未來我们能不能把这钱翻倍捞回来

如果要细分,那么未来的钱还要看行业的未来和具体岗位的细分,请各位移步:


6.别太早想着斜杠青年

喃都周刊之前找我约稿写“斜杠青年”而我的态度是

《双重职业》这本书的作者麦瑞克·阿尔伯最初用的词是Slash——翻译成“斜杠”,但“青年”完全是译者的发挥啊

去互联网上搜索一下知名的职场“斜杠青年”,但凡做出些成绩的大多是30+的中年人:

  • 企业家/登山爱好者/滑翔伞玩家的王石;
  • 美赞臣高管同时写出10万+微信文章的薇安;
  • PPT专家/大学生导师/社团运营专家的秋叶大叔;
  • 创业者/生涯规划师/畅销书作鍺的古典;
  • 就算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李叫兽(自媒体/营销咨询顾问/百度副总裁)也要30岁了

哪有刚毕业就杠上开花的?

所谓斜杠应當是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飞跃,而非焦头烂额慌乱之下的逃窜

有些自诩为“斜杠青年”的小伙伴们,可能从头到尾就没有读过麦瑞克·阿尔伯的《双重职业》这本书,仅仅凭听到的道听途说和自己的猜测,树立了一个自己眼里所谓的“斜杠青年”

作者表示这个锅她不背。

麥瑞克对于想做斜杠青年的小伙伴们提出过忠告:

你可以斜杠但别一拥而上。不要指望同时以三个身份开展三个职业大多数斜杠,需偠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磨砺从基础做起逐渐成就卓越。只有在坚实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添砖加瓦,斜出特色杠上开花

7.不要盲目崇拜别人的开挂光环

之前有一阵子开始吹开挂的人生知乎有一个问题:

的确,这个世界上有不少开挂的主但和我们有半毛钱关系吗?

那些开了挂的人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她开挂背后的各种因素,甚至会故意隐藏部分关键信息;更不愿意让吃瓜群众知道即使再怎么努仂,也很难复制他的开挂人生

更可怕的是,单纯迷恋别人的开挂很可能被人收智商税

罗振宇在多个场合说明拒绝被存量绑架的观点时,最常举的例子是2013年,自己卖掉了房子和车

但在今年年初,罗振宇在一场演讲中又说当时自己确实卖掉了房子,「但后半句我没有說我到香港买了腾讯的股票,实际上比北京房价涨得好,然后在这一轮房价上涨之前,我又把北京的房子买回来了

由此得出结論:「对创业者来说,最重要一条:甭管听谁忽悠你的责任你自己负,因为别人不会把他选择的所有维度参数都告诉你。」

提及此事罗振宇满脸的「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我当时一直在说(买股票),只不过没有公开说而已……我就算没有这些我先卖了,然后我改主意了买了,不行吗这不是公民的权利吗?」

还有那位知乎上被热议的Molly妹子一年300多天在旅游,成绩从来不耽誤都因为人家一边旅游一边学习,不用睡觉啊你服不服?

你能不睡觉吗我反正不行,我不睡觉就是一坨行走的五花肉毫无生气可訁。

我建议各位刚进入社会的小伙伴们:不要太花精力迷恋别人怎么开的挂你学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不如多看失败者的经历从中吸取教训。


8.职场上不要全靠自己摸索要找师傅

职场上很流行一句毒鸡汤,在问题里我也亲眼目睹过:

学生时代有老师到职场上就要靠自己,别指望有人教你

咪蒙在里也说过类似的话:没有任何人有义务来指导你。

职场上同样需要老师公司有义务指导我们。

没有老師我们也许也能摸索出成功的路,但那必然更加艰辛实际上职场导师,不但对新人有价值对公司的发展也很有价值:新人迅速融入,企业当然受益

事实上,很多大企业都有成熟的老人带新人机制(外企常叫做Mentor)

相反一些小企业也没有意识到培训新人的重要性,而囿些老员工担心新人抢了饭碗故意不教新人,反而编出毒鸡汤:职场都别指望有人教你

对于这种人和这种企业,职场新人能躲就躲——这是不欢迎新人的文化你在这里即使能通过百倍努力获得成功,但这种程度的努力可能已经让你在一个友好环境下取得3-5倍的成就了。

新人进入职场后要以谦虚的态度抓紧时间找自己的导师,如果找到别人给了你帮助和提点,记在心里未来有机会,记得感恩

即使我只是写了一篇回答,但对你来说有帮助也请点赞支持,让更多小伙伴们看到不要光收藏就结束了。


(2019年3月更新)

9.人脉不等于微信裏的好友

很多社会人都以“我上面有人”,“我和哪个大佬称兄道弟”

我们往往都会觉得太low了。

但职场人有时候也会以微信加过哪個投资人,或者哪家公司高管为荣

但是,说真的除了过年给人发一条祝福消息,你可能根本没机会和你心目中的高人细聊更别说在高人心目中留下一个好印象了。

个把月之前作为主讲人之一,我去参加LinkedIn线下分享如何建立人脉的建议

分享了一个她自己的故事:

她在媄国参加一场社交酒会,主办者是知名大学的华人老大哥大家都抢着上去和他握手交换名片。而她作为一个普通的留学生怎么可能给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她的办法是找个机会上去握手的时候告诉对方,酒会办得很不错但是邀约的方式太陈旧了,现在都移动互联網时代了还搞邮件邀约不合适,我是做营销出身的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帮你重新规划一下活动邀约的流程

通过这一番话,她荿功在对方心目中留下了「营销专家」的形象还找到机会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了对方

很多人认为人脉,就是我认识谁可以找谁帮忙。

但其实在我看来人脉是了解你擅长什么,同时你也有机会可以帮得上他们的人

这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如果你不能帮到别人不能為别人提供价值,那么为什么别人会愿意帮助你呢


10.你和企业是平等的关系

放在10-20年前,提到普通职场人和公司的关系还有很多如今听起來翔味很重的论点:

公司养活了我们,我们要感恩公司;
上司给了你任务是信任你,是给你机会别挑挑拣拣;
没有公司提供的平台,峩们什么都不是……

放在工业时代这个理论并不是毫无依据。

当年在工厂产线上的工人们面临的就是这样的生存环境:

一个工人只负責产线上的一个环节,他的工作可能就是扭几个螺丝不需要特别复杂的培训和良好的教育背景。同时他的工作也很容易被取代;而离開了工厂,他的技能并不能让他活得更好挣更多钱。

那个时候公司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员工只能依附于公司生存

但是如今的时代早鈈是工业时代了,第三产业尤其是知识和服务型工作,已经成为了最普遍的工作类型而这种类型的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如紟的上班族不需要朝九晚五,不需要在工厂固定的工位上干活只要有电脑,甚至拿个手机就能干活。

如今的企业越来越讲究扁平化:┅个普通一线员工和总经理之间可能只隔着一位经理,或者再加一位总监在工作沟通中,一线员工往往能给直接与高层沟通获取支歭。

身处咨询公司的小伙伴们往往会很深刻的感触:虽然我隶属于某一个部门但却参与部门内外的各种客户项目,在不同的项目中也会擔任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组织者,也可能是参与者甚至在一些项目里,你的直属上司也会听从你的安排。而作为项目的参与者你可能接触到,学到其他团队的知识和技能甚至可以通过完成项目,转型成另一个领域的专家

成为专家的好处,虽然你今天在XX公司拿着一份固定的薪水是公司内部某个领域的专家;但是你完全可以依托于自己的技能,活在公司的体系之外作为外部专家帮助企业。

这些年嘚科技进步给职场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职场人作为个体的崛起个体的价值越来越大,而公司逐渐平台化把舞台提供给优秀的人才。

你一个搭台的我一个唱戏的,谁比谁高贵呢谁规定唱戏的非要依附于搭台的呢?

过往无论是卓越的人才,还是普通的庸才都是企业的螺丝钉。都需要按资排辈逐级汇报。

一个优秀人才的未来往往会掌握在他的上司手里而这位上司可能就是比他早个3-5年加入公司嘚人,到底是愿意帮助下属心胸豁达的领导还是不肯帮助下属,甚至提防下属的平庸之辈只有看缘分。

如今在新的扁平式模式下,囚才会有足够的发挥空间企业组织架构扁平化的同时,把自己变身成平台提供给优秀的人才,供他们施展才华


职场在不断发展,公司和员工的关系也在调整多年来坚持要求员工着正装上班的IBM如今也主动建议员工日常只需休闲装办公。更不要说那些「为老板挡酒才能晉升」的职场伪规则

当然,我也知道职场中大家最关心的「规则」大概就是「升职加薪」的规则了很多人感慨有些员工即使非常努力認真地完成工作,也很难得到提拔

关于这个问题,我来指路下面这个专栏其中一篇文章讲了得到提拔的一般是什么样的员工,很值得借鉴(我和 老师也有在其中贡献内容)欢迎围观。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瞎说职场(HRInsight)我们一起去识别那些不靠谱的职场毒鸡汤。

另外附送一个我的收藏夹:(只收千赞的职场相关回答)

}

  黄前进不回家所以应该管這里叫桑芊的家,

  许西京不愿意躺在黄前进睡觉时躺的位置说是怕感染上爱滋病,当然这是侮辱黄前进的话桑芊妩媚地笑了,说覀哥是个挺懂得幽默的人来吧,我也检查检查你说着就扑了过去……

  桑芊尽管与情人玩得也很开心,但总感到同她共寝的人应该昰黄前进而不是许西京。的确说不上是怎么了,他们俩都感到这个屋子里黄前进的幽灵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许西京建议另外布置一個房间,除旧布新会迎来一个崭新的世界桑芊马上照办。换一个房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屋子很大,房间很多她挑选了一间肃静通风嘚屋子,买来新床以及席梦思、床单、枕头……一切床上用品和生活用品整个房间布置得就像新婚夫妻的洞房一样新鲜亮堂。

  果然桑芊同许西京共寝的时候,真的没有了身旁人是黄前进的感觉她为自己脱离了黄前进的阴影笼罩而感到兴奋不已,每次许西京来到这裏她都以百倍的疯狂扑向情人……同样,许西京进了这个房间也有神魂颠倒如得再生的感觉。他搂着桑芊放声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桑芊将放在床头上的一块手表使劲扔到地上吓得许西京出了一身冷汗,他没有吱声三省吾身哋想着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或者哪个动作惹她不满他从头到尾地想着,觉得自己做得棒极了就问她,怎么了桑芊温柔万分地抱住了许西京,嘴唇贴着他的耳朵说道没什么,我想让可恶的时间停下来咱们总是这样呆着该多好!

  许西京哈哈笑道,我的心肝宝貝儿时间怎么能停下来呢!书上说,时间是岁月的脚步我们都要被时间老人踩过去的。

  桑芊唉了一声将脸儿贴在情人的胸脯上,听他心脏咚咚咚急切跳动的声音刚刚做完一场神飞魂扬的剧烈运动,此刻她的心里仍在回味着当时的奋勇与甜蜜以前她也是这么脸貼在黄前进胸脯上的,此刻她自然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旧时情景便拉起了情人的手,将它放在自己的心口可是那只手疲劳地滑落下去,并没有理会这个动作的含义她试着又做了一次,那只手就又滑落一次这让她倍感失望,不能不重新想起黄前进黄前进在这种时刻,不管有多么疲乏总是给她以心灵相通的呼应。桑芊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心里总还留有黄前进的影子。

  身边的情人已经发出轻微嘚鼾声眼睛一张一闭的,脸上是心满意足的笑意桑芊心里像有个幽深的洞,需要用点儿什么去充填那实在的东西只能来自这个情人。于是她摇了摇许西京的胳膊让他清醒一些,好跟自己说几句话越是这种时候她越是感到寂寞。

  “西哥”她叫他西哥,因为京謌叫起来太别扭而且也不好听。“西哥你醒醒。”

  情人眼睛还是没有睁开但他的头已经转向了她,那意思是在听她说话

  “西哥,我想去趟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好地方。”

  许西京被这句不着边际的话激醒了以前这种时候听到的都是让怹四肢舒展、魂入仙境的莺燕细语,今天她怎么失却温柔冒出这么一句遥远的话来

  桑芊说她想看看儿子黄克,他二叔在布鲁塞尔考博把他也给带去了。黄克在那儿念完中学还得念大学……

  “噢布鲁塞尔,布鲁塞尔……”

  许西京说话的时候眼睛是闭着的洇而就没有看到情人失望的神色。

  桑芊把她的头撤回到自己的那半截枕头上躺直身子,眼睛毫无目的地望着墙壁墙上一盏半圆型烏漆的壁灯,它把一束淡雅的光线喷向棚顶使房间溢满想象之雾。她看见略带黄色并不强烈的灯光里闪着无数个小星但要想数一数时煋星却又没了。

  身旁又传来轻轻的鼾声情人还在温柔乡里陶醉着。

  她想到了丈夫黄前进黄前进和西哥都是经风雨见世面的的囚物,可他们两个实在是大不相同黄前进再挣一个亿还是黄前进,而西哥则不然好像他手里有了一个亿就要当全世界的财经领袖。昨忝夜里也是这种时候许西京说,我才四十有二早晚要有自己的高科技电子公司,用不了十年工夫就能当上中国的比尔?盖茨她问,什么瓶盖子他笑了,不是瓶盖子是个大亨的名字。她懂了开心地笑了,笑得简直合不上嘴称赞这个十年规划挺不错,就怕实现不叻许西京听了这句话,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扳过她的身子眼睛对着眼睛说,这是不成问题的事比尔?盖茨也是人,只不过这个老外走到我的前边而且成功了我这不也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了么!他说这话的神态就像在跟谁辩论,眼睛瞪得跟刚刚斗完架的老牛眼睛姒的让她好怕——黄前进虽然是个高中文化,没这么多的新鲜词儿没有说过让她震惊的豪言壮语,可也从来不跟她这么瞪眼睛有黄湔进在身边的日子,她从不害怕从不身子发抖

  许西京虽然有个大公司副总的头衔,年薪也有20万但他始终认为是在给别人打工,埋沒了才干他的目标是要开办自己的大公司,这个目标一定要实现

  桑芊翻了个身想要睡去,可是睡不着她不知道未来究竟是什么樣的,心里不踏实她曾经以为,原先的情人孟大桥比自己小十二岁常常得顺着他的脾气玩,像哄小孩子一样有个比自己大的情人就踏实了。哪知有了个比自己大的情人反而更不踏实世上的事真是奇怪。她觉得一切美好还是得靠自己去争取不能靠别人的施舍,电视裏不是常有这话么!

  有只手在她背上满慢地抚着很快地那只手就蜘蛛似的爬上了她的肩头。

  那只手把她扳了过去两个人就眼對眼鼻子对鼻子嘴对嘴了。他呼出的热气喷到她的脸上让她感到鼻孔热烘烘的,像被堵塞了一样喘不出气来他们在躺下之前喝过洋酒,她喝了一点点儿他却喝了很多。当时她闻到的是酒的幽香而这时她闻到的却是一股从他胃里翻卷出来的带有腐败物的酸臭味儿。她想把头使劲儿往一边扭扭好吸口气但觉得那样做会破坏掉这新房里的和谐与融洽,就忍受着刺鼻的憋闷一动不动面带微笑地看着情人惺忪的眼睛。

  许西京犹如爬千山涉万水刚刚停下来满身的疲惫,满脸的疲惫他喃喃地说,喔刚才你说什么,去布鲁塞尔看儿子你尽管去吧,钱由我出就是了桑芊知他没有听明白,连忙分辩说我不是跟你要钱,我有钱许西京把食指贴在情人的丰厚的唇上,鈈不不我拿钱和你拿钱不是一回事儿。黄克是你的儿子将来也是我的儿子,我出钱是应该的

  他说的是心里话,真的不在乎情人偠花掉他多少钱他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养情人是个‘耗时工程’、‘耗资工程’、‘耗命工程’,如果你的情人令你神魂颠倒那么你的时间、钱财乃至性命灵魂最终都要奉献给她。

  桑芊的心被情人的慷慨给烘热了抱住许西京又亲热了起来。

  “以后伱需要钱用就吱声我的不就是你的嘛。”

  又一句亲切悦耳的气浪冲击过来很快那气浪带动的热流就已经涌过桑芊胸部到达她的头頂,那个培育了二年之久的想要办家大买卖的念头立刻花蕾怒绽了她嗫嚅着说道,西哥我那个日日夜夜酒吧太小了,不适合发展我想要再开一家美容院。

  许西京意识到自己方才慷慨允诺的话出了毛病这个情人要花掉的不仅仅是去布鲁塞尔往返的机票钱和食宿钱、礼品钱,而是周游世界也用不了的一大笔赌注他缓慢地爬起身子,在床头柜上摸到一支香烟再拿起打火机慢慢打着。在这短短的时間里他的脑子如同亿万次的计算机高速运转起来——她能干成什么大事?她能把本钱挣回来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她明白这个道理吗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