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的题目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 百度认证:上企慧网找更靠譜的企业服务。

国内领先的企业服务三方平台覆盖300座城市涉及工商,财税知识产权,法律、装修等领域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与AI技术,企慧网致力于构建服务全球的一站式B2B企业服务平台打造智慧企业生态圈。

你好!0万元?? 应收=应收借+预收借 编制资产负债表填写“应收賬款的题目”、“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时,大家经常会混淆不清在这里特别总结了以下四个公式来帮助大家更好的区分对应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余额,如下所示: 1、资产方应收账款的题目项目金额=“应收账款的题目”明细账户借方余額+“预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假定不考虑坏账准备) 2、负债方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的题目”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細账户贷方余额 3、资产方预付账款项目金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 4、负债方应付账款项目金额=“應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 为了帮助大家加深记忆在以上四个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的“五言”口訣。 ??如下所示: 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 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 应该说第一句用来配合公式1、3第二句可以配合公式2、4,这样学员填制有关项目的准确性就大大提高 比如某个企业只设置了“应收账款的题目”、“应付账款”账户,而没有设置“预付账款”、“预收賬款”账户 ??其中“应收账款的题目”账户中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400和贷方700“应付账款”账户也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昰借方500和贷方600则根据口诀可以迅速计算出“应收账款的题目”、“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的金额依次分別为400、500、600、700。 ?? 题目坏账准备率没有所以坏账准备为0。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伱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2016年12月31日M公司对N公司的应收账款的題目余额460万元经减值测试该应收账款的题目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453万元,因此该应收账款的题目减值7万元(460-453)需要计提坏账准备7萬元,由于“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3万元因此当期应补提的坏账准备为4万元(7-3)。

对于这类问题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题目应该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该金额=应收账款的题目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余额-应收账款的题目在资产负债表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该金额大于0则应收账款的题目存在减值该金额小于0则应收账款的题目不存在减值;

其次,当应收账款的题目存在减值时根据資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题目已经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补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科目在资产负债表日的科目余额),确定当期需要補提或者转回的坏账准备金额该金额=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题目应该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题目已经计提的坏賬准备金额,该金额大于0则需要补提该金额小于0则需要转回。

题主提到的3万元减两次是不是错了

}
中原电器公司坏账准备的提取比唎为5‰有关资料如下。(1)2017年12月应收账款的题目期初余额为1000000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20000元。(2)12月7日向B公司销售产品210件,单价1000元... 中原電器公司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5‰,有关资料如下
(1)2017年12月应收账款的题目期初余额为1000000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20000元
(2)12月7日,向B公司銷售产品210件单价1000元,增值税税率16%销售货款未收到。
(3)12月24日发生坏账损失30000元。
(4)12月29日收回前期已确认的坏账20000元,并存入银行
(5)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
要求: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1、2017年12月初应收账款的题目余额1000000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20000,无需编制會计分录

2、12月7日向B公司销售产品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3600

3、12月24日,发生坏账损失30000元

4、12月29日,收回已确认坏账20000元

5、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

12月31日,应收账款的题目余额为600--0元

坏账准备余额为--2即贷方余额10000元。

根据应收账款的题目余额1213600元按0.5%计算应计提坏账准备: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即应冲减坏账准备3932元。

借:坏账准备 3932

贷:信用减值损失 3932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驗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收账款的题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