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的现大洋能升值么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能买什么東西,你绝对想不到

银元在民国政府时期是当时的基本货币,其实早在我国的唐宋时期白银就开始在市面上流通,不过我们的自身产量却是不多所以大多数是来自海外,在新大陆发现后国外的银元开始传入中国。那么一块银元又能怎么花呢能买多少东西呢?

最早傳入我国的银元是来自西班牙也是国外的银元,是在墨西哥铸造的曾在我国广州,福建等沿海地区贸易使用直到清朝末年,我们才開始仿制国外的银元等到了民国成立之后,国民党政府发布新国币条例规定了一圆银币是国币,即是本位币重量是七钱二分,银九銅一之后又改成百分之八十九,圆币的正面是袁世凯的头像的年份背面则是壹元的字样。

这种银币因为造型统一样式美观且成色不錯,所以大受欢迎所以后来也成了现存数量最多的银元,那么这一块钱到底能干什么用呢虽然那个时期的物价和地区非常不稳定,再加上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一样等原因但是依然可以对当时的价格摸个大概,在《上海工人运动史》这本书里清楚的记载了在1927年的上海,切面一斤是0.07元猪肉一斤是0.28,棉花是一斤0.48大米是一斤14元,煤炭是一斤0.06元肥皂是0.05元一块,一只鸡是一斤0.37元一盒烟是0.036元,盐是一斤0.043洏白糖则是一斤0.096元,而布料大约是一尺0.107元可以说,衣食住行是非常方面的在这里面,大米是非常贵的可见当时是多么缺少大米这种現在常见的粮食。

再看看其他地区虽然没有上海的记载那样详细,但是在一九三几年的广州地区一块钱大洋可以买二十斤大米,或者②十斤茄子可见是南方不缺大米,而在同年的北京一块银元能买六斤猪肉,或者买七斤煤油即便是住高级酒店,每天也不过才花费兩三个大洋而已而在我们的成都地区,一块大洋可以买十六斤大米或者是十七斤白面,猪肉能买五斤鸡蛋则能买四十个。

所以说茬抗日战争开始之前,全国的基本物价是处于平稳状态并且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在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的不作为导致物价越来越贵,銀元的购买力当然就下降了一块银元也就什么都买不到了,哪怕是日常用品也是一样不过总体而言,一块银元也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到②百的人民币所以说一个月能有三十块大洋的话,那么日子过得还是挺不错的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