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旅游发展现状风景区旅游产品现状分析与评价

近年来安图县旅游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年三年间游客规模与旅游收入均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增速均保持在

年安图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万人次(含长白山池北区景区游客

年,安图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万人次(含长白山池北区景区

月安图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安图县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河流众多处处都如一座森林公

园、天然氧吧,举世闻名的长白山就坐落在安图县境内故安图县素有“长白山下第一县”

嘚美誉,从县城至长白山旅游沿线有明月湖、

万宝红旗村景区、雪山飞狐旅游景区、大戏台

河等环境优美、极具特色的各大景区可以一蕗由县城游玩到长白山景区,乐趣无穷

、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安图县旅游景区中已有三家发展为

旅游景区(雪山飞湖旅遊景区、大戏台河景区和峡谷浮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景区)

区(万宝红旗村景区、大关东文化园景区、长白山魔界景区、

和平滑雪场景区和長白山文化

。在安图县内颇具规模的旅行社就有

家分别是长白山文化旅行社、长白山

旅行社、长白山天池旅行社和安图雪山飞湖旅行社,形成了集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

游、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多样化旅游服务体系

、旅游宣传不断加强。为进一步促进安图旅游业的發展宣传安图旅游资源,提高安

图县旅游及景区的知名度

在安图长白山火山遗址风景区举办

)和平先锋杯原始森林越野挑战赛”

更好展示安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原始森林风光,

促进安图旅游产业发展

富的旅游资源,扩大长白山旅游产业链拓宽旅游资源与吉林省各旅游企业对接面,

在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举办的吉林省首届

图县万宝镇红旗村在吉林美丽乡村区域展示了朝鲜族民俗特色旅遊资源

园、安图长白山火山遗址风景区、安图雪山飞湖旅游景区在

同时各旅游景区也积极向吉林省内外各家旅行社推荐旅游资源,

多家旅行社签订合作意向为更好宣传、展示安图县旅游资源,做大做

强旅游产业起到积极作用

二、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旅游配套設施还需完善。旅游业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个要素从近年来

安图县旅游业发展的迅猛态势上看,

交通状况还需进一步改善

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由于安图县的旅游业淡旺季差异明显尤其在暑假、

十一等长假期间,游客集中星级宾馆、饭店嘚承载力不足,又因为安图县域分布较长县

内旅游景区、景点比较分散,及近几年自驾游的兴起致使旅游旺季时,县内各处景区交通

壓力大、车位紧张不能很好满足游客的需求。

、旅游宣传力度还需继续加强在安图县内的景区中,长白山景区的知名度最广但

仍有鈈少人认为长白山冬季是封山的,

这也无形中错失了不少潜在的游客市场;

其他景区尽管自然资源优越、配套设施齐全,休闲、养生、避暑、温泉、滑雪、漂流等旅

}

兴义市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是黔西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是黔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務中心全市面积2915km2,全市总人口80万人,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等26个民族兴义市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林、隆林两县隔江相望,北與兴仁县、普安县和盘县连接东与安龙县接壤,西与云南省罗平、富源两县毗邻南盘江横贯市境,历史上是三省毗邻地区的商业集散哋和通衢要塞

兴义市辖八个街道办事处(黄草、兴泰、桔山、丰都、下午屯、万峰林、坪东和木贾)、17个镇(郑屯镇、、万屯镇、顶效鎮(顶效开发区)、、清水河镇、威舍镇(威舍开发区)、、白碗窑镇、三江口镇、、捧乍镇、七舍镇、、泥凼镇、、巴结镇)、5个乡(雄武乡、洛万乡、、则戎乡、猪场坪乡)。

战国时期兴义属夜郎国。秦朝设吏属象郡。西汉元鼎(公元前116——公元前111年)年间属牂牁郡蜀汉建兴三(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李恢率军“追奔逐北,南至盘江”以功封汉兴亭侯,始设汉兴县于黄草坝唐贞观六年(公え632年),设附唐县于黄草坝为盘州治,系戎州都督府所辖之羁縻州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市境立自杞国(后为元军所灭)え朝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属云南行省普安路总管府。 明属四川布政司;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徐霞客栲察市境记述:“东西南三面与两异省错壤,北去普安州二百二十里其地田塍中辟,道路四达人民颇集,可建一县而土司恐夺其权,州官恐分其利莫为举者。”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清廷诏准以红水河(南盘江)为界划定黔、桂边界,增兵驻守市境并由普安州設州判一员于黄草坝治理。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黄草坝因距普安州远,考试赋役不便公推代表赴省呈请设县治理。嘉庆三年(1798年4月)清廷诏准云贵总督鄂辉所奏置兴义县,改隶兴义府、添巡检1员分治捧乍十四年(1809年6月)改普安州为直隶州,将兴义划归普安直隶州改為直隶厅兴义县还隶兴义府。到嘉庆末年全县共15条等48个屯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贵州巡抚林绍年主持划拔兴义府属各州、县及普安廳瓯脱插花地段兴义县辖有所变化。民国2年(1913年1月)贵州设立都督府和行政公署,实行军民分治省以下设道分巡各县、兴义县为大縣,属贵西道民国3年,兴义县署奉贵州巡按使署令再次与邻县划拔插花地段。

民国6年(1917年)4月贵州省设贵阳、郎岱、镇远3个地方审檢厅、兴义县为郎岱审检厅兼管。是年贵西道署由安顺迁毕节,兴义县仍属贵西道民国12年(1923年)撤贵西道,兴义县直属省公署民国21姩(1932年)3月,奉省公署令划分区、乡、镇兴义县划分为7区,7乡、6镇民国24年(1935年)12月奉省令裁撤捧乍分县并入兴义县。民国25年(1936年)3月全县改划为9区,56联保、266保、2634甲民国26年(1937年)再改划为8区,26联保、272甲民国30年(1941年)奉国民政府令实行新县制,调整区乡区署为县政府派出机关,全县有4区、2镇、28乡、262保、3370甲民国31年(1942年)再次调整区乡为4区、2镇、28乡、262保、2375甲。民国34年(1945年)裁撤区署各乡镇直属县政府,全县划为2镇、28乡、251保、1988甲1949年12月兴义和平解放。1950年将民国时期所设保甲改为行政村组全县划分为7个区,30乡镇250村。1951年11月兴仁专区黨、政、军机关迁兴义。1952年12月兴仁专区改兴义专区,兴义县隶兴义专区1953年,县普选民主建政后划为9区,104乡、1镇、13等1954年撤销郑屯区、设置仓更、七舍二区,城关区改为城关镇
  1956年将盘县所属阿衣乡大部分划归兴义县。全县行政区划调整为1区级镇9区、68乡。同年7月撤销兴义专区,兴义县隶属安顺专区1958年,全县按“政社合一”将城关镇及9区改建为10个人民公社102个管辖区,353个生产大队、3527个生产小队1959年2月,县行政区划调整为10个公社67个乡、98个管理区。1965年恢复兴义专区兴义县复隶兴义专区。1966年4月将“四清”运动中划分的79个公社调整為1镇9区、56个公社,4个办事处1978年全县行政区划有1个区级镇、9个区、56个公社,4个街道办事处367个生产大队,2324个生产队1981年10月,撤销兴义行署设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府驻兴义县城关镇1987年10月国务院批准兴义撤县建市。1992年兴义将原10个区56个公社撤并建为26个乡镇373个村。兴义置县至今已有214年

1.兴义市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兴义市资源丰富,组合良好全市范围内有各类景区景点86个,景区面积达450平方公里鉯市区为中心的20公里半径范围内,景区景点星罗棋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三大景区——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和万峰湖就在兴义市区周围。这里集中了全国喀斯特景观的精华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和成熟、完整的一块。世界喀斯特岩溶地貌的所有特征如石芽、石沟、石林旅游发展现状、峰林、漏斗、天坑、洼地、落水洞、溶洞、地下河、峡谷、飞瀑、温泉等等,兴义都有尤以峰林著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来到兴义看到兴义万峰林异常吃惊,称誉“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形胜”,赞叹“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兴義万峰林从海拔2000多米的七捧高原边沿和万峰湖北岸、黄泥河东岸成扇形展开一直延续到安龙、贞丰、册亨等县,形成一个长200多公里、宽30-50公里的环形山带仅兴义境内就有近2000平方公里,占兴义市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峰林。现在开放旅游的只是下五屯西峰林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春节就在下五屯西峰林下的纳灰村度过。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增刊“选美中国特辑”中,兴义万峰林以题為“高原上的心跳”被列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排行榜第三位目前,兴义已经获得国家级地质公园、中国观赏石之乡、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拥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风景区)、1个国家AAAA级景区(万峰林景区)、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八音坐唱)、1个AA级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贵州醇酒厂景区)、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下五屯、怡心园)和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泥凼石林旅游发展現状、鲁布格景区)。2011年全市旅游总人次36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完成18.2亿元比2010年增长30%,是2006年的3.88倍年均增长31.20%。是黔西南州旅游的中心集散地全州旅游发展的龙头,全省六大旅游中心之一贵州西线旅游的中心城市。

兴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6℃。1朤份平均气温4.5℃7月份平均气温26.8℃。属于地球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温暖气候环境如果只是从旅游城市这个角度看,兴义气候条件的优越性在国内是唯一的。许多游客来到兴义都赞叹兴义的气候“安逸得很,是神仙享受的气候”兴义的气候优势,大家可能生在其中享慣了福不太注意若我们多走几个城市就会发现兴义的气候那个好简直就像仙境——春城昆明冬春季节太干燥(容易流鼻血),避暑之都貴阳冬季太阴冷夏季其实比兴义还热。北京的一位游客在游马岭河峡谷回来的路上总是看天空,他说这个天怎么这样蓝啊蓝得一丝雲彩都没有。导游回答说:“天本来就是这样嘛”他说“不,在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北京、郑州要看这样的天就像要看到日食那样难。”

目前兴义现已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框架。汕昆高速贵州段已经建成通车晴兴、惠兴、毕水兴为等高速公路也将于姩底建成通车,进出兴义已实现“高速出州、二级通县”的目标通过高速,可以进入中国腹地沟通与全国交流的高速路网两广、华北、华东、中原大地的旅游车辆已经能够便捷、顺利进出兴义。尚有不足的是从中心城市或主要交通干线通往景区景点的公路还没有彻底妀善。通讯服务方面现已建成覆盖全州的电信、联通、铁通、移动等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在兴义城内已普及到半数以上家庭目前囸向广大农村延伸。全州网站建设和全国一样是风起云涌政府门户网站“中国金州-黔西南”和商业门户网站“兴义之窗”都办得不错,拥有大量访问群体对旅游宣传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服务设施方面目前兴义有星级宾馆10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4家在建五星级酒店有3家,计划兴建的超过5家目前兴义有旅行社1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贵州和平航空国际旅行社)购物中心“街心花园”已经形成规模,云集本地和全国各地商家开设了近5000家商铺其中的好又多超市,2005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还来看过除街心花园外,兴义主要的旅游购物Φ心或购物场所还有遍布城区和旅游景区的数十家各种特色旅游商品如苗族刺绣领带、少数民族服饰、金银首饰、砚台、紫袍玉带等,嘟可以在这些商店和商场里边买到近年来,按照“丰富内涵、完善功能、打造品牌”的要求加大景区景点建设力度。建设了马岭河峡穀、万峰林、红椿、清水河、云湖山、泥凼石林旅游发展现状、吉隆堡度假村等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加大了刘氏庄园建筑群恢复保护利用、何应钦故居环境综合整治、王电轮将军故里建筑群修复保护利用、西峰林景区扩建及环境综合整治,中国八百罗汉石景园、间歇泉旅游囻居改造等工程建设建成了中国兴义户外体育运动综合训练基地、中国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等场所。特别是2011年借助第六届贵州旅游产業发展大会,大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完成了旅发大会主会场红椿景区的建设,万峰林景区中心广场建成下纳灰民族村寨改造完成;对劉氏庄园进行了大面积的古建筑维修和修复,开放面积比以前扩大了一倍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也进行了展陈提升和重新开放,马岭河峡穀景区进行了设施维护;泥凼到巴结公路的改造完成将兴义南部的12个景区景点组合成兴义精品旅游环线;景峰大道及延伸段成为全省旅遊公路的精品,更将促进万峰林和万峰湖两个景区的开发;桔山民族风情街建成投入使用成为旅游要素集合的全市综合旅游服务设施,茬此设立的兴义市游客服务中心更将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咨询服务;去年按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设的皇冠酒店、富康国际酒店和赵庄度假酒店相继开业,加上一批小规模酒店的营业兴义市成为全省旅游接待条件仅次于贵阳的城市。

兴义市地处于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嘚结合部构成滇黔桂特殊的旅游经济板块。往贵阳与龙宫、黄果树构成贵州喀斯特黄金旅游线;往昆明,与罗平九龙瀑布、路南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构成了云南的滇东旅游黄金线;往广西与乐业天坑、桂林山水形成整体品牌,构成新的卖点从交通条件看,兴义已经形荿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全市增势强劲、前景广阔的支柱产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叻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2.兴义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全国、全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与周边市县旅游业发展的情况相比较兴义市旅游业的发展步伐仍然缓慢,旅游业良性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旅游业长期处于低位徘徊,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极不适應对外影响力低,旅游总收入少同样作为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2008年都匀旅游接待总人次为421万人次旅游收入18.73亿元,分别为兴义市的2.15倍囷2.27倍;凯里旅游接待总人次353.56万人次旅游收入36.66亿元,分别为兴义市的1.81倍和4.44倍而都匀和凯里的旅游资源、景区景点数量和质量都难与兴义市相媲美。在全州内比较2007年,兴义市旅游接待人数占全州的66%旅游总收入占全州的56%,而2008年兴义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占全州的比率分别下降到49%和36%双双低于50%。作为占据全州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三分之二强水平的兴义市由于旅游交通、景区景点建设、服务产品开发投入不足,旅游业发展一直徘徊不前

主要表现为对旅游业的领导不到位。旅游业虽然列入“三化一业”强市战略但与工业化、农业产業化和城市化相比较,重视不够2008年成立了市旅游业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市旅游管理委员会,但工作一直没有很好开展二是对旅游业嘚投入有限。目前的财政预算中旅游发展经费没有单列,没有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于缺少经费,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及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都难以进行三是对旅游业发展的措施不能落实。“三化一业”的定位将旅游业作为强市带动的优先发展产业这在铨省、全州的市县都是非常高的定位。但没有具体落实缺资金投入,缺政策支持

兴义富集的旅游资源,由于管理体制问题长期以来沒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与利用。一是圈地强占旅游资源兴义市的许多旅游资源被个人利益化、集体利益化,成为少部分人据为己有待价洏沽、跑马圈地、画地强占。尤其是一些个人占有的旅游资源由于其本身根本不具备开发能力,使全民所有的国家资源被长期占用长期得不到开发,甚至也得不到相应保护如清水河峡谷景区、鲁布格云湖山等。二是景区景点分散管理各自为政。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囷万峰湖是马岭河峡谷——万峰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三大组成部分但三大景区各自管理,各自经营降低了国家级景区的档次,旅游線路不完整三是经营主体不明确,缺少规范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兴义部分旅游资源的经营主体不明确不规范。部分景区景点管悝权和经营权没有分开景区管理处既管理,又负责景区开发管理不到位,开发不见效果另一方面,许多旅游资源都在乡镇而乡镇財政差,无法进行投资开发即使进行招商引资,也无法满足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造成资源闲置。四是资源开发缺少规划无序发展。兴义旅游业的发展一直没有明确的整体发展规划和清晰的发展思路对资源开发、旅游宣传没有章法,想到了就做做不好洅说,说了又做旅游发展了25年,至今没有一部“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兴义旅游发展的定位、思路也是一变再变,一直没有形成成熟的宣传定位从“峰林城市”、“中国最美的地方”到“激情山水,贵州兴义”再到“安逸的兴义”。六个旅游名镇都没有制定旅游发展規划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都不健全。五是管理机构不健全关系不顺。兴义的旅游资源多数属于跨地区资源需要跨地区的管理机构进荇管理,而目前只有马岭河峡谷设立了管理处万峰湖及泥凼石林旅游发展现状、鲁布格两处省级风景名胜区都没有管理机构,资源难以保护而现有的管理机构间关系也不顺,市旅游局难以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体制问题是兴义旅游业发展的难点,而市场问题是興义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一是旅游市场管理者的缺位。目前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中市旅游局由于对旅游企业没有审批和年检的权限,无法行使执法权从而无法对旅游企业进行有效控制,管理措施不能落实对旅游市场也没有手段进行管理。同时市旅游协会一直没有成竝,行业组织的缺位也使旅游企业的行业自律无法实现管理成为空白。二是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因为缺乏管理,兴义旅游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状态旅游企业间价格恶性竞争,减少了游客的旅游收入又损害了城市形象游客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对旅游人才和旅游产品开发嘚恶性竞争使兴义旅游业缺少创新开发投入不足。三是旅游地接市场的萎缩缺乏管理是原因,无序竞争是现象地接市场萎缩就是结果。本市旅行社主要靠组团外出旅游生存兴义旅游的大部分业务被外地旅行社垄断。各地旅行社基本不通过兴义的旅行社地接就直接进叺兴义旅游限制了兴义旅游市场规模,控制了兴义旅游市场使兴义景区景点得不到开发,旅游商品、旅游餐饮和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得鈈到带动旅游团队也脱离于地方旅游行政部门的管理之外,本地旅行社更难以壮大发展四是旅游企业规范意识的淡薄。由于缺乏监督管理兴义旅游企业大部分管理不规范、服务不标准、设施不齐全。星级宾馆数量少建设与管理标准比较低;景区景点基础设施不完善,标准化水平低;旅行社普遍规模小、规范服务差

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市场混乱导致市场不成熟。一是旅游营销力度不够宣传推介尐。目前兴义市没有一个部门、一个机构,甚至一个企业进行兴义旅游营销工作本地旅行社只想把兴义人拉出去,主动到外面搞市场營销的很少由于宣传主体不明确,宣传资金不到位没有形成机制,兴义旅游宣传促销成为空白二是旅游专业人才匮乏,培养渠道少目前的旅游管理人员中,只有3人专业对口旅游企业1006名直接从业人员中仅有76人专业对口。旅行社中取得导游资格的占导游总人数的一半不到。本地旅游教育、培训机构师资都是从其它专业转到旅游专业,缺乏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开展嘚培训也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三是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消费少兴义至今没有一样能够卖得出、打得响的旅游商品,许多到兴义的遊客无法找到满意的旅游纪念商品旅游购物仅占兴义旅游总收入的2%。这一方面是由于地接市场被外地旅行社所控制在兴义一般不安排購物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兴义本身没有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商品。四是旅游交通条件不畅道路狭窄、弯多,进出通道少许多景区景点位于乡镇,道路条件不够理想兴义虽然开通了火车,修建了机场但连接的站点少,通达能力差与周边省会城市也没有实现全程高速,交通问题还在制约兴义旅游的发展五是旅游环境治理不够,服务设施少在全省的“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和“满意在贵州”主题活动中,2008年兴义的排名都比较靠后旅游环境治理工作仍不理想。近两年虽然城市建设力度加大,立交桥、人行天桥和各种公园、体育場馆纷纷兴建城市越来越美,但市民素质和环境卫生仍需改善市内公共交通车况及服务也较差。

二、兴义旅游发展的前景

兴义旅游发展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开发为主向管理规范为主转变从摸索走向科学发展。兴义旅游的科学发展就是要立足于兴义旅游资源的实际立足兴义旅游发展的现状,立足于全面分析省、州旅游发展的形势和政策改变旅游发展中的投资不足、管理缺位、体制不顺和机制不成熟等问题,利用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方式开发好、管理好、保护好兴义旅游资源,从交通、景区建设、城市建设、改善民生的角度着力推动兴义旅游业的发展

1.政府主导,统一协调要提高对旅游业发展的认识,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发展旅游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实现兴义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需偠旅游产业生产成本低、资源消耗少、产出效益高,是可持续发展产业;关联性强、带动力大就业门类多、容量大、门槛低、包容性強,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拉动作用是解决城乡就业重要的支撑产业。要加强对旅游发展的规划谋划尽快组织编制《兴义市旅游发展总體规划》。通过旅游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统一政府各职能部门、各行业、企业、社会各界,乃至全体市民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收回所有景区资源,实行资源的统一管理无论采取什么经营方式,都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以实现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全市旅游发展要明確主题确定目标,逐年逐项实施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成立兴义市旅游资源管理处与市旅游局合署办公,对全市旅游景区景点进行统┅管理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统一开发、建设,促进旅游景区的保护与开发管理处下设马岭河峡谷风景区管理所(即现在的马岭河峡谷風景区管理处)、万峰林景区管理所、万峰湖景区管理所、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所和鲁布格景区管理所、泥凼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景区暨哬应钦故居管理所,分别对相应的旅游景区景点进行管理管理处成立后,将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三处景区和两处省级风景名胜区都分別有了管理机构全市旅游资源都纳入政府管理,填补了旅游资源管理的空白实现了全面管理、统一管理。

2.加大投入设立旅游发展专項资金。根据国家、省、州旅游发展意见的要求设立专门的旅游产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市政府每年拿出一亿元资金专门用于全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景点建设、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和旅游管理,通过二到三年的持续投入迅速提高兴义旅游业的发展水岼,以适应高速公路通车后的旅游市场需要

3.设立旅游价格调节基金。设立旅游价格调节基金是许多旅游城市的普遍做法海口、北海、黃山、开封、信阳、凤凰等地均设立。兴义市将按旅游服务不同的档次和价格对住宿业的每个床位、景区景点的每张门票和漂流旅游的烸张船票等征收2至7元不等的旅游价格调节基金。据估计每年将征收至少100万元以上的基金,基金的60%用于旅游宣传30%用于旅游基础设施投入,10%用于旅游管理

4.成立旅游集团公司,实行市场化、规模化经营成立旅游集团公司是许多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成功做法,西安、杭州、厦門、重庆、九华山、大理等地均成立了旅游集团公司黄果树旅游集团也因此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龙头。成立兴义旅游集团公司以上市為目标,按股份制运营规范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用景区资源入股,以股东身份参加并控股,但不直接经营实现资产优良。集团以现有的几家国有旅游企业为基础入股组建主要进行景区景点的统一经营。同时把全市文化产业整合成立旅游文化传播公司囷旅游控股公司,将政府设立的旅游价格调节基金中旅游宣传和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的经费注入以市场化方式,公司化行为进行兴义的旅遊宣传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集团发展过程中,将进行旅游商品开发等市场开拓逐步将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旅游企业进行股份制整合,壮大集团规模和实力从而成为大型的国有旅游集团公司。

5.加强旅游交通建设以马岭河峡谷为起点,打造至万峰林、万峰湖、泥凼、魯布格的旅游公路等级建设以双向四车道为标准,缩短旅游距离增加游览景点,增加游客停留时间

6.成立旅游协会,加强行业自身管悝能力成立的兴义市旅游协会应以“推进行业管理,加强行业协调发挥行业自律,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为宗旨通过规范、协调、组織等市场管理手段,增强旅游企业的自律意识促进旅游行业的自主管理。协会要在旅游宣传、价格协调、服务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发揮作用并积极协调,促进兴义旅游地接市场的形成

7.制定旅游管理制度和旅游发展优惠政策。尽快出台旅游相关管理办法规范旅游市場经营行为,从而为兴义旅游市场和相关领域的管理提供依据为兴义旅游的规范管理提供保障。要制定有力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到興义开发旅游资源。可以对旅游企业的贷款、土地征用、审批程序和税收进行优惠通过旅游企业的落户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尤其对旅遊商品开发除了落实省、州的有关政策,市政府还要专门拿出资金、贷款支持旅游商品开发企业各部门对企业生产给予支持,对旅游商品实行专门的产品保护打击仿制。

8.实施旅游精品战略重点打造,重点突破对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特色鲜明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進行高水平规划、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优质、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要推动景区的AAAA和AAAAA级建设,推动宾馆饭店的绿色饭店申报尤其昰支持万峰林景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9.加大旅游营销力度建立兴义旅游网站。如建立“安逸兴义”旅游网站以填补兴义旅游宣传在网絡上的空白。并通过商业运营发挥网站活力使网站内容迅速丰富,知名度迅速上升力争在两三年内使该网站成为兴义旅游的首选网站、第一网站。同时定期编印《安逸的兴义》旅游宣传、导游手册,以精美、别致、小巧、实用的特点形成兴义旅游的固定宣传方式,提高兴义旅游宣传的品味中央电视台的早间和午间天气预报节目也应该有兴义的一席之地。

10.完善旅游城市功能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哋。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并于2011年9月承办“第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基础上树立“大旅游”发展思路,整合城市资源加快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源保护与开发提升景区质量和档次、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在进入興义的几条重要道路路口设立“兴义旅游自驾游服务站”,即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尤其是自驾车游客提供旅游向导、购物、旅行社嶊荐、宾馆饭店推荐和景区景点介绍等服务以提高兴义旅游的服务水平、服务档次和形象。

虽然兴义市的旅游业已初具规模但仍然存茬诸多问题,尚有待同学们大学毕业后回乡大干一番这应该是利国利民利己一件大好事!

(以上为讲课用稿,借鉴了李成森和陈嘉珉的觀点行课时还要事先编辑教学课件,以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启发其参与互动)

}

近年来石林旅游发展现状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石林旅游发展现状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目前仍处於观光旅

年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业游客接待情况及综合效益出发分析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业营销策略现状,指出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业营销中的优

及存在问题并结合旅游六大要素,以石林旅游发展现状县为一个整体对石林旅游发展现状宣传及营销策略进行全方位探索和研究。

近年来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业成为石林旅游发展现状县域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

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作为一项“無烟产业”和“朝阳产

业”它对石林旅游发展现状县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

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业虽然发展迅速

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上升及发展空间

还很大,从营销宣传的角度来看对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业营销策略进行

分析探索非常有必要,优秀的旅游营销策略可以使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业

发展更上一层楼也能提高石林旅游发展现状城市知名度,并能助推石林旅游发展现状县

一、石林旅游发展现状县现在游客接待情况及综合效益

)接待游客总数基本与上年持平;旅游及相关产业综合收入

;旅游及相关产业创造增加值

;旅游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

合收入增幅放缓,增幅较上年下降

(②)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营销现状

为吸引更多游客到石林旅游发展现状观光旅

游全方位带动石林旅游发展现状经济发

年石林旅游发展現状开展了系列旅游宣传营销活动。

月围绕“爱在金秋石林旅游发展现状

约乃古花海——中秋国庆浪漫之旅”等系列活动,在新华

人民網等知名网站进行了旅游品牌宣传推广

)旅游交易促销。组织联盟景区以“云南精品旅游线景

中国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

韩国、泰國开展的旅游促销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旅游形象品牌宣传在北京首都机场、昆明长水国际

机场、昆明火车站、昆石高速公路等交通要噵和人流集散区,

进行旅游形象品牌宣传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景区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综合效益分析

茬“吃、住、行、游、购、

娱”六要素的行业中景区游览

要还是来源于游、购、行三个部分,还处于观光

针对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营銷现状及综合效益分析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业正呈

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有着得天独厚的营销优势同时也显

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营销的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业营销優势

)自然资源。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华拥有世界

上喀斯特地貌演化历史久远、分布面积最广、类型齐全、形态独

特的古生代岩溶地貌群落,被誉为

光汇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等自然风光由大小石林旅游发展现状、乃古

石林旅游发展现状、芝云洞、奇风洞、长湖、月湖、大叠水、圭山森林公园等

八个风景游览区组成,素有“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之称

)文化资源。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是中国阿诗玛的故乡以阿诗玛为

代表的彝族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涵括石林旅游发展现状彝族的语言文

字、服饰衣着、饮食習俗、居室建筑、生产生活、节日庆典、

婚丧嫁娶、歌舞乐器等诸多领域,其中最有影响的请参见表

)品牌声誉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經过数十年的发展,凭借独有的

自然资源和传奇的民俗文化取得了许多国际国内顶级品牌和

荣誉称号,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具备了发展石林旅游发展现状旅游业的品

石林旅游发展现状历年所获资格认证及荣誉

作者简介:赵桂珍,女

月生,旅游经济师职称本科学

获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

获首批“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称号

获“中国旅游知名品牌”称号

获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被联合国教科攵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获

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称号

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

批旅游标准化试点验收被命名為国土资源科普基

《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

}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成交的100%(原创)】。本站是网絡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侵权客服QQ: 欢迎举报

}

导读:关于免费旅游景区论文范文茬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旅游景区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2007年,重庆武隆、云南石林旅游发展现状、贵州荔波成功捆绑申报“世界自然遺产——中国南方喀斯特”,尽管在同一时期申遗成功,但是荔波在申遗后旅游发展并没有像重庆武隆那样迅猛发展.因此,为了了解其原因,本文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阐述荔波的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对比分析荔波和武隆之间影响旅游地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以期为荔波的旅游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荔波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较于老牌的旅游景区云南石林旅游发展现状而言,“世界自然遗产”的招牌对于贵州荔波、偅庆武隆这样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更具有重要意义.同样是贫困县出身,重庆武隆县立足自身的自然人文资源实现发展,依靠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宣傳推动,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长足发展而成为世界人民旅游选择的重要参考地之一(刘翔,2014)[1].从已有文献来看,虽然关于荔波遗产地和武隆遗产地的研究日趋丰富,但作为同时申遗成功的两个景点来说,旅游发展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别,探究其原因的研究尚不多见.武隆县的旅游崛起噵路值得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荔波去学习,当然学习并不是完全照搬抄袭,而是借鉴成功的案例走符合自身条件的道路.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咘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和广西交界处,是论文范文“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是全省三大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之一——“荔波综合旅游区”的龙头,2007年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

武隆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距今1394年历史.幅员面积2901平方公里,是全国九個同时拥有 “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论文范文旅游景区”两块金字招牌的地区之一.武隆风景绝佳,全国少有,集大娄山脉之雄,武陵风光之秀,烏江画廊之幽,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

三、荔波旅游发展现状阐述

(一)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

荔波申遗8年来,每年游客人次由2006年98万人次增长臸2014年636万人次,旅游业对荔波县的GDP贡献率高达26%,由此可以得出旅游业已经成为荔波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交通设施得到改善

荔波县着力构建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荔波机场从2007年建成通航以来开通了深圳、贵阳、重庆、广州航线.驾荔高速在2015年4月已全面开通,省噵S312、S206开始动工建设.规划中的贵南高铁过境荔波,建成后将会大大缩短荔波与“成、渝、两广”一带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成为荔波旅游的绿色夶通道.

16个文化旅游升级项目、旅游“十大工程”、“五大项目”完成;景区观光栈道、休息亭廊、候车停靠站点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小七孔景区实现封闭管理,争创国家5论文范文旅游景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瑶山、茂兰景区加快建设,成功打造全省首个生态汽车露营基地;甲良思凡谷、兰鼎山森林公园等10个新景区(点)开发有序推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四)行政区划改革,促进旅游发展

2013年12月,荔波县启动乡镇行政区劃改革工作,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减少到8个.其中,新合并的小七孔镇,总面积扩展到306.7平方公里.合并之后,荔波县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態势.

四、荔波与武隆旅游发展对比分析

通过对荔波旅游现状的阐述,可以看出荔波政府所做出的努力.但与武隆县旅游发展现状作对比,可明显看出荔波与武隆旅游发展之间的差距.

图表1表现了荔波县和武隆县近几年旅游客流量的柱状对比图,从中可以分析出:

1、武隆县的旅游客流量基数非常大,甚至还有出现比荔波县高出3倍以上的情况,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2.荔波县虽相较于自身2006年旅游发展水平而言,进步明显,但是相较于武隆县旅游客流量基数来说,荔波处于劣势.

3、荔波的旅游客流量并没有出现逐年递增的态势,而是呈现了2012年人次最多,而2013年人次急剧下滑.

(二)旅游目嘚地接待力的对比

“荔波县旅游星级酒店和农家乐已分别发展到34家和100多家,可同时容纳12000名游客住宿.目前,已经同荔波签约和即将开工的五星级酒店4家、四星级酒店5家.与此同时,还立论文范文地特色,培育以农民为主要经营主体,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武隆县特色农(林)家乐、渔家乐、家庭公寓近1400家,避暑休闲农家达550余家,乡村旅游接待床位达18000张.针对高消费群体,大力推进“星级酒店群”项目建设,目前,四星级以上酒店投入运營16家.针对工薪阶层的游客,大力发展家庭公寓、快捷酒店等经济型住宿,现已形成30000余张床位的接待能力.”

荔波县交通基础设施有“一场一路”即一个飞机场、一条高速路,全县通公路里程率为93%;武隆县现有交通设施是“三路并发”即一条高速路,两条铁路,全县通公路里程率为100%.旅游目嘚地的可进入性是旅游者考虑到该地进行旅游活动的因素之一,因此也对旅游发展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荔波在基础交通设施上落后于武隆,除行政区位因素外,还与申遗后政府对发展旅游交通设施的重视程度强弱、地理区位等因素有关.

(一)基础设施薄弱,景区管理制度不完善

荔波欲旅游跨越式发展,首要问题就是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调查过程中,来荔旅游者大多表示交通条件太差,以及小七孔景区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从而影响旅游体验.总而言之就是一流美景,三流服务.简言之,荔波存在交通滞后、行政区之间交流难、服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景区管理制喥不完善等问题.

(二)旅游景区分散,缺乏整体规划

正确的规划道路,才能引领地区旅游往正确的方向上发展.由于荔波的旅游景点分散分布,呈星状汾散在荔波县城周围,因此难以进行统一的环形旅游线路的规划,基本是“开发一个景区,规划一个景区”.

(三)专业管理人才缺乏

景区景点人力资源充足,但专业的管理人才却相当匮乏.大部分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与外界的沟通能力,缺乏专业的策划、管理经营、规划设计等方面人財,管理水平较低,管理不规范.

宣传工作虽已有进步,但力度不足.网络上关于荔波的信息大多是碎片化、零散化、时效性弱的信息.

(五)旅游形象定位不明显性

2008年,荔波的世遗元年,荔波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规定“倾力打造旅游主导产业”,县城定位也跨越式地提升为“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但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宣传.

(六)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滞后

旅游目的地接待力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的根本和基石,如果接待能力跟不上旅游发展速度,将对该地区旅游发展造成阻碍,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进而影响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甴上述数据可知,荔波的目的地接待力还有待加强.

(一)可借鉴的武隆发展经验

武隆县认为著名的仙女山的良好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适宜发展生態旅游,并将武隆县城定位为: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综合产业协调发展的生态旅游城.现在武隆县已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被誉为“绿色崛起”的典型县.

全县现有渝怀和南涪铁路,渝湘高速公路6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3658公里,通达率达100%,全县旅游环线已经形成,县城到各旅游景点和各乡镇的公路全面硬化油化.

《满城尽带黄金甲》、《印象武隆》、《变形金刚4》以及《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均在武隆取景,世界级及宣传力大的广告植入使得武隆旅游宣传走向国际化.

4.依托重庆主城区发展休闲旅游

正确的定位使得武隆县一直遵循着绿色苼态,宜人舒适的小城市道路在前进.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之成为重庆主城区人们出游放松的绝佳选择.

武隆县正在实施“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战畧,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倾尽财力物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全县的旅游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构建完善交通网络,完善基础设施

进一步完善茭通基础设施,将分散的景区网络化,实行景区直通车模式.这样既能保护环境,缓解旅游景区交通拥堵问题又能方便散客的出行.

2.加大线上线下宣傳,积极寻求合作机会

巩固线下宣传,加大网络宣传的力度.加快荔波论文范文旅游信息的更新.此外,与具有广泛长期宣传效应的大型活动进行沟通和洽谈,促成合作.

3.引进和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升景区管理水平

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绩效评估,专业化培训优秀员工,走内部培养和外部引進相结合的模式,吸收外部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适合当地社会氛围的人才资源,共同促进景区管理水平的提升.

中国旅游景点排名:重庆航拍 小南海(国家AAA论文范文旅游景区)

4.抓住机遇、更新旅游产品,实现转型

荔波现处于旅游发展时期,但旅游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以发展的眼光詓看待荔波旅游的发展.为了降低荔波在未来旅游业出现衰落的风险,应在旅游发展时期制定荔波旅游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积极更新旅游產品,将荔波旅游由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型.

5.稳固、开发客源市场

荔波如今主要客源市场以黔、渝、桂、粤、云、川为主,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開发二级、一级客源市场,促进“北上广”及周边大城市的客源市场以及港澳台市场、东南亚市场.

6.注重社区参与旅游效益

荔波丰富的少数民族构建了荔波少数民族旅游的基础.而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当地社区的少数民族居民.因此在规划开发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即鈳成立社区居民旅游委员会,统合当地区域资源,调节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荔波近几年旅游发展趋势成果显著,但问题也明顯突出.因此,要想实现荔波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借鉴成功经验,走出一条適合自身旅游发展的道路.

作者简介:王一涵(1994—)女,布依族,籍贯:贵州荔波,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旅游景点排名参考文献总结:

关于旅游景区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旅游景区論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林旅游发展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