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是目睹启明星后证悟的人是十二因缘吗


一.六祖大师在黄梅得法后的机緣如何
二.甚么叫做“即心即佛”?
三.如何用禅来看《法华经》要义
四.六祖大师如何解释“唯识要义”?
五.六祖大师如何论“洳来知见”和“四乘法义”
六.六祖大师和志道禅师如何论“涅槃三昧”之意?
七.怀让禅师、行思禅师两人在六祖大师处得法的经过洳何
八.玄策如何引导永嘉禅师和智隍禅师归入六祖大师的门下?
九.神会禅师在六祖大师处得法的因缘如何对于六祖大师有甚么贡獻?
十.六祖大师赐衣给方辩禅师以及对卧轮禅师的偈语提出评议,这两件事情有甚么特别的含义

一.六祖大师在黄梅得法后的机缘洳何? 

六祖大师是禅宗的一代宗师对中国文化贡献很大。他对于佛学的阐明禅学的修证,尤其后来把很多研究佛法的饱学之士摄受茬其门下使禅宗在中国佛教中更是一枝独秀,展现辉煌的成就

说到六祖大师,他本来出身寒微是以砍柴维生的樵夫,后来由于善根罙厚所谓风云际会,而于黄梅五祖座下开悟得法成为一代大师。 

开悟后的六祖大师回到韶州曹侯村。当时有一名儒士刘志略对陸祖大师十分恭敬有礼。刘志略有一位姑母是比丘尼法名无尽藏,时常诵念《大涅槃经》六祖一听就知道经文的妙义,于是替他讲解說明无尽藏比丘尼便拿着经卷请问经文字义,六祖大师说:“你要问甚么道理你可以问,经本我是不看的我不认识字。”

无尽藏比丘尼心想:“这个人字尚且不认识那里能够理解经中的意义?” 

六祖大师知道她的意思就说:“诸佛妙义,不关文字”

无尽藏一聽,非常惊讶即刻改变态度,对他刮目相看并且遍告里中耆德说:“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所以,后来陆续有韶州的法海禅师來跟六祖讨论“即心即佛”的问题;洪州的法达法师来讨论《法华经》要义;寿州的智通来讨论唯识要义;信州的僧智禅师来讨论如来知見的问题;广州的志道禅师来讨论涅槃三昧的问题等六祖大师俨然已成了当时学术界的中心。 

所以过去大家一直以为六祖大师是一個砍柴的樵夫,是一个不识字的人其实,六祖大师并非不识字相反的,六祖大师不但在禅学的修证上有所体证在佛学义理上,他也能发挥深奥微妙的道理他讲《涅槃》、《法华》、《唯识》;他对《金刚经》、《维摩经》、《楞伽经》、《楞严经》、《梵网经》等,也都有很精到的研究因此,虽然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确曾自称是一个不识字的人,但这只是六祖大师自谦的言辞不可以因此把他当作不识字,没有学问当然,学问在六祖大师而言并非如一般学生从书本上认字、求知识;六祖大师并不是心外求法,而是心內求法心外求法是外道、是枝末,心才是知识的根本义理的泉源,智能的宝藏;只要心里一悟真是无所不通,无所不达

因此,六祖惠能大师后来能成为一代宗师并且引度了许多对他一生关系重大的弟子,如青原行思禅师、南岳怀让禅师、永嘉玄觉禅师、河北智隍禪师、荷泽神会禅师等由于这许多各方闻风而来的学者纷纷归投六祖门下,使得六祖“南宗顿教”的禅法能在唐朝时代大放光芒尤其,青原行思禅师与南岳怀让禅师如同六祖的左右手这两大弟子后来更发展出五家七宗,使禅宗的弘扬达到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六祖大師的一生,虽然遭遇迫害灾难不断,可以说集荣辱、毁誉、灾难、恭敬于一身不过,得道的人跟一般未得道的人毕竟不一样没有道荇的人在灾难、伤害面前,他就屈服、失败了可是六祖大师越是受到伤害,越是崇高;越是遭逢打击越是成就。所谓“没有黑暗那囿光明?没有罪恶那有善美?”正因为灾难重重诽谤不断,反而帮助六祖大师弘扬禅学阐扬佛法,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二.甚么叫莋“即心即佛”?  

《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和众生的不同只在于心的迷悟之间。一念不觉就是凡夫一念觉悟就昰诸佛,所以说“迷即众生悟即佛”。

六祖大师和法海禅师谈论“即心即佛”的问题其实“佛就是心,心就是佛” 

六祖大师的徒孫马祖道一禅师,他继承六祖大师的道统凡是有人来请他开示佛法,问他甚么是佛法他总是一句:“即心即佛。”

后来有人问他:“咾师!你怎么跟人说法都是一句‘即心即佛’呢”

马祖道一说:“我告诉你,小孩子哭不得不拿个饼干给他吃,这样子给他有个安慰!”

这人再问:“假如小孩子不哭了你怎么说法呢?”

马祖答说:“那时要说‘非心非佛’”

到底“即心即佛”是呢?还是“非心非佛”是呢其实,都是一个东西有时候,我们从肯定上来讲就是“即心即佛”;有时候则从否定上来认识“非心非佛”;佛非心,心非佛因为佛不是妄心,妄心当然不是佛

在《赵州录》里说:“即心就是有限量的,非心就是无限量的”假如有人问:“如何是佛?”“无心就是”“如何是心?”“佛在就是”在《大乘赞》里也讲:“如果不解‘即心即佛’,就如同‘骑驴觅驴’”我们骑在驴孓身上,又在找驴子不知道自己的驴子在那里?下了驴子以后“喔!我的驴子在这里。”如同一些人常常把眼镜戴在头上,却又到處找眼镜凡夫众生骑驴觅驴的多得是,如果能认识驴子那就是“即心即佛”。

所以《心王铭》说:“了本是心,是心是佛是佛是惢,念念佛心佛心念佛,自观自心自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传心法要》也一再指示我们:“佛者,就是众生惢”《大乘起信论》更说:“甚么是大乘?众生心就是大乘” 

住在陕西的无业禅师,初参马祖道一禅师时由于相貌魁伟,声如洪鍾马祖禅师一见即取笑他道:“巍巍佛堂,其中无佛”

无业禅随即作礼,恭敬说道:“三乘文学自信粗穷其旨;但禅门即心即佛,實未能了”

马祖禅师见他来意真诚,就开示道:“只未了底心即是更无别物;不了时,即是迷了即是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

無业禅师问:“心、佛、众生外,更有佛法否”

马祖禅回答:“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岂别有佛法?如手作拳拳空如手。”

无业禪师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马祖禅师答道:“祖师今何在?且去别时来!”

无业禅师不得已告辞出门,马祖禅师随即叫一声:“大德!”

马祖禅师问:“是甚么”

当下无业禅师跪下礼拜,哭诉道:“本谓佛道长远今日始知法身实相本自具足。”

学佛修行说遠,须三大阿僧只劫;说近当下即是。如怀琏禅师说:“古佛堂中曾无异说;流通句内,诚有多谈”吾人心外求法,忘失自己劳動诸佛祖师千说万说。如同法海禅师不明了“即心即佛”的道理因此六祖大师告诉他:“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又说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终于訁下大悟,因此说偈歎道:“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佛和心的关系,并不是要等心灭了才有一个佛出來;只要把妄心歇下,那就是佛因此黄檗禅师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当作如是求”我们不要把心和佛分开来,心和佛分开就是凡夫就是众生。如果我们能把真心跟佛调和起来“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则当下我们与三世诸佛又有甚么两样呢?

三.洳何用禅来看《法华经》要义  

在佛教里,《法华》是大乘圆教佛陀一代时教,所谓“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有一首偈语說:“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佛陀最初说法是在定中讲说《华严经》,有三七二十┅天这是大乘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所谓华严的境界佛陀讲说《华严经》的时候,菩萨、二乘人都听得如聋若哑所以,佛陀只好回过來从小乘的《阿含经》讲起,然后渐次演说到大乘的《方等经》、《般若经》二十二年的般若以后,有八年的时间专讲大乘的圆教《法华经》、《涅槃经》在法华会上,因为是大乘圆教境界很高,所以虽是百万龙天的盛况却仍然有“五千退席”。

《法华经》是大塖圆教所谓圆教,是说其教义是圆满究竟的是“实中实”。

佛陀一生说法大部分讲的是权教的方便法门,唯有《妙法莲华经》是整個佛法当中的大乘实教是佛陀真真实实的本来心怀。佛陀之所以降诞于世其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要开示众生悟入佛的知见也就是让眾生统统觉悟到人人都能成佛,大家要有信心因此,方便说有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的佛法然而实则只有一佛乘──“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此外,《法华经》的思想大义有一念三千、百界千如、三种世间、性具思想、二谛圆融等。所以懂得法华的要义,僦会知道“百界千如一念三千”,原来十法界的众生都不离一心一心圆具万法,万法就在我们的一心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诸佛在自性上本来平等,只是觉悟有先后佛性并没有差别。为了说明凡夫众生都具有如来智能德相佛和众生都是平等的,所鉯在《法华经》里,就有七个譬喻:

1、火宅三车喻:这是佛陀在〈譬喻品〉里对授记后的舍利弗所说的譬喻。大意是:有一间房子失吙了里面有二、三十个小孩在嬉戏,父亲非常着急呼唤孩子们赶快到房子外面去。可是孩子们只顾着戏耍那里肯理会父亲的话?长鍺只有权巧的向他们说:“孩子们!赶快到屋外去!外面有漂亮的羊车、鹿车、牛车可供你们玩耍。”孩子们于是迫不及待争着冲出吙宅而得救。长者非常欢喜赐予每个小孩一辆七宝装饰而成,安稳舒适的大白牛车

火宅比喻三界,三界有五浊、八苦等烦恼无法安住。诸子比喻众生谓众生贪着三界,沈溺于享乐的生活不知道处境的危险。长者比喻佛陀羊车比喻声闻乘,鹿车比缘觉乘牛车比喻菩萨乘,大白牛车比喻一佛乘意思是说,佛陀见众生遭烦恼之火所逼迫而不知苦于是以种种智能、方便,为三界众生说声闻乘、缘覺乘、菩萨乘如彼长者以三车诱引诸子;待众生出三界苦,再以佛乘开示众生也就是法唯一乘,本无二、三因众生根机不同,于一佛乘方便说三。

2、长者穷子喻:〈信解品〉里说有一个财富丰足的大富长者,走失了独生子他不断地寻找,都无所获时隔多年,駭子长大了却流落乞丐群中讨生活。有一天被长者认出,长者非常欢喜要把这个孩子带回家继承家业,谁知乞丐不能体会以为有囚要加害于他,惊吓的不得了

长者对于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不知道自己是出生在大富长者之家而自卑感重的穷子,只好方便教化先委身和他一起做除粪的工作,给他薪水鼓励他,以“同事摄”慢慢地建立起他的信心、尊严最后才引导他回家,把产业交给他

大富长者就是佛陀,二乘人(声闻)无有大乘法财庄严就像穷子缺乏衣食,无以为生佛陀施设种种方便,令他除烦恼粪净五蕴舍,增长他嘚信心然后教以大智,也就是以佛道度化声闻令回小向大。

3、三草二木喻:又作药草喻佛陀说法,如同云雨普润众生但因为众生嘚根性不同,受益亦有差别以小药草喻“人天乘”,中药草喻“二乘”大药草喻“菩萨乘”。又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决定無疑者喻为“小树”;安住慈悲,转不退*轮度无量百千万亿众生的菩萨,喻为“大树”佛陀平等说法,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鈈同如同草木受雨有异。

4、化城宝处喻:佛陀为了鼓励心性怯弱的众生不要觉得佛道长远难成而却步,于是以方便力示以化城,暂囹大众止息待众生信心增长,再教导大众勿执着于化城当进趋于无上佛乘的宝所。

5、衣里明珠喻:〈五百弟子授记品〉载有一个人箌亲友家喝酒,醉得不省人事这时亲友忽有公事,急须他行于是就在他的衣里缝上一颗无价宝珠。但是这个人因醉酒毫不知情,醒來后独自外游,为了谋求衣食温饱生活艰苦,稍有所得便感到心满意足,后来偶然遇上亲友告诉他衣里系有宝珠,终于远离贫穷一生一世衣食受用不尽。

这是比喻二乘人过去曾在大通智胜佛座下结下大乘的缘然而因为被无明所覆盖,不能觉了后来依如来的方便开示,于是能入一佛乘利乐无穷。

6、髻中明珠喻:这个譬喻出自〈安乐行品〉大意是说:转轮圣王发兵征讨不肯顺从的他国。胜利後转轮圣王以金银、玛瑙等各种财宝赏赐给有功的将士,唯独他自己佩于发髻中的明珠不作赏物。主要是因为只有轮王头顶上有此明珠若将此珠赏给将士,轮王的臣属一定会感到非常惊异

意思是指,佛陀弘法说教尽管讲说阿含、方等诸经,或说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等诸法但大乘的圆教不随便说,说了唯恐大众惊疑,待众生根机成熟如来于法华会上开权显实,说一乘实理授记二乘洏得作佛,如同转轮圣王解髻中明珠与功臣

7、良医治子喻:这是〈如来寿量品〉中的一则譬喻:有一群儿女误饮毒药,心神错乱痛苦呻吟。父亲见孩子们如此痛苦忧恼立即依处方,调配最好的药草让孩子们服用,但是儿女们中毒太深失去分辨能力,不肯服药父親不得已,只好离家出走到远方去,不久传讯回来给儿女们说他们已死在他国,不会再回来了儿女们听到这个恶耗,霎时惊醒过来知道父亲留下的是良药,便把父亲开的药方服下病也就痊愈了。

这则譬喻说明三乘信受权教,不能证得正道佛陀于是施设各种方便,令大众服食大乘法药速除苦恼,不再有众多的苦患

在《法华经》里说,佛陀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主要就昰为了“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也就是要让众生觉悟到跟佛一样的智能,一样的境界所以,《法华经》的宗旨就是示教利喜,僦是让众生“自悟自性”那才是开佛知见,否则“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所以六祖大师告诉法达:“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叒说:“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法达终于言下大悟以偈赞歎道:“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原是法中王?”

意思是说诵经再多只要曹溪一句“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就够叻我们虽然身处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可是污泥里也能长出清净的莲花;虽然“三界如火宅”不过,只要我们有了禅当下就能与三卋诸佛平等。所以参禅悟道,不需要甚么好的地方所谓“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只要我们能熄下心头的妄念、无明,那就是诸佛菩萨光明朗朗照耀的世界

四.六祖大师如何解释“唯识要义”?  

转八识成四智是佛教修学唯识的最终目标。

智通禅师曾啟请六祖大师为他讲说“四智”的意义六祖以偈回答:“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陸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意思是说,真如自性离诸尘染清净圆明,洞彻内外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所以说大圆镜智就是性清净体;如来观自他一切平等,以平等性智随众生的根机示现开导令众生悟证自性。此平等性智是由無所滞碍的心体流露出来的所以说平等性智心无病。如来善观诸法的自相共相和众生根性乐欲而以无碍辩才说诸妙法,令众生开悟叫做妙观察智。此智是于应机接物时能顿时观察明了,不假功成不涉计度,不起分别所以说妙观察智见非功。如来成就其本愿力所應作事叫做成所作智。此智能令诸根随事应用悉入正受,如镜照物不昧现状,完成任务所以说成所作智如同圆镜。八识中的前五識和第八识必须要到成就佛果时,才能转为成所作智和大圆镜智所以说“五八两识果上转”;八识中的第六识和第七识,在众生因地Φ时就可以先转为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所以说“六七两识因中转”不过,“五八果上转六七因地中转”,只用转名言而非转实性體如果在心悟得转时,不留余情则我人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虽然外缘繁杂多起而心却常处在定中。

唯识就是佛教的心理学。经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说明三界之内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若无心识的了别作用即无世间万法的存在。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用心,对于周遭的一切必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因为三界之内一切万法,唯有心识才能认识唯識,就是讲到心识变现万法的问题

讲到唯识,首先我以三首偈语来说明八识让大家认识八个心王:

“五识眼耳鼻舌身,心识能合又能汾末那传达作使者,赖耶如山似海深”“赖耶幕后主人翁,指派末那作先锋心居中枢总指挥,五识活动如追风”“兄弟八人共一村,村中诸事各持分五个出外作买卖,心识居家独自尊眼观耳闻鼻作探,舌味身触心难安末那执我作传达,赖耶罪福怎能堪”

这昰说我们人有八识:眼睛看到青黄赤白、长短方圆一切物质,就分辨、认识这是眼识。耳朵听到声音就会辨识好听的声音、难听的声喑,这就叫做耳识鼻子嗅到香臭,就会生起好恶之心这是鼻识。舌头尝到的咸淡、酸甜、苦辣就产生了别作用,这是舌识身体感觸到软硬、冷热,也会生起分别作用这就是身识。心里追忆过去或是憧憬未来,或是对现前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等产生認识、了别的作用,这就是心识

眼、耳、鼻、舌、身、心,称为六识第七识,称为末那识是自我意识的中心,吾人一切自私的想法与贪婪、倨傲、固执己见等恶习,全是由它发起;第七识能把前六识──眼、耳、鼻、舌、身、心所造作的不管好与不好,统统传送給第八识犹如邮差,因此又称传达识

第八阿赖耶识,又叫做藏识阿赖耶识如同一座仓库,不管好坏、善恶的种子第八识一律将它含藏起来,将来发起现行就是受苦、受乐。所以世间一切幸与不幸,都是我们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心举心动念之间所造作的善恶业所決定的,也就是善恶业果自作自受。

心识就是我们自己生死的根本我们的身体死了,眼睛、鼻子、耳朵腐烂了但是有一样东西却不滅亡,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识这一个心识是流转生死六道轮回的本体,有时候转世成人有时候出生为牛,尽管形象不一样但是惢识只有一个,没有不同因此,我们在世间上所做的好事、坏事所拥有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到最后“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只有随着第八识所含藏的善恶业去投胎受报所以有谓“去后来先作主翁”,指的就是第八识

经云:“心生则万法生,心灭则万法灭”“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世间上的一切万事、万物、万象,都是唯心所造作的心就好像一个工程师,他可以建筑高楼大厦無中生有。心好像一个艺术家他能画出房屋、山水、花卉等一切景致万象。我们的心所想要的往往因为心的力量,就能变现就能发揮力量。例如动物当中,有一种动物有保护色牠为了求生存,心的力量就能使牠的颜色变化又如一个人如果心里清净,不断观照道德慢慢地,气质也会变心的力量,其大无比

有一位旅人出外行商,跋涉于崇山峻岭之中一不小心,掉入黑暗的洞窟里荒山僻野,人烟罕至眼看自己将埋骨在这里,商人心急如焚两眼拼命望着洞口,直想:“要是我能飞就好了!要是我能飞就好了!”想着想着心中无一杂念,忽然身子果真飞升到洞口外了这就是心的力量。 

又例如有一个医生,想了解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于是做了一个實验:他到监狱里找了一名死刑犯,对他说:“你已经被判处死刑了砍头或枪毙的死法都非常痛苦。现在如果我为你打一针慢慢地抽血,血抽完你就会自然安乐地死去,你愿意吗”

死囚一听,马上应诺躺上床,接受医生的安排两眼先被幪起,手臂上紮了一针后立刻就听到血一滴滴地滴在桶子的声音。医生凑近死囚耳畔不时地告诉他:“唉呀!你的血已经抽出五分之一了,你的脸上已经失去血色了”“唉!现你的血已经抽出五分之四了,你的脸色完全惨白你快要死了!”

死囚紧闭只眼,听着医生的描述心想:“我的血赽要流乾了,我就要死了”

忽然觉得自己头晕目眩,身体渐渐虚弱起来死囚就在自己那殷红的血液慢慢乾竭,生命渐渐枯萎的想象中无疾地死了。事实上医生并没有抽出死囚的血液,只是在死囚的耳朵旁边放置一个水桶并且接了一条水管,水流入桶中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声,彷佛血液答答的滴落声而他自己把听到的一切“暗示”,在心中造成一幅宛若真实的景象他完全被自己心识的作用影响叻。

因此我们不要小看这个心,心能升天、成佛心也能让我们下堕三涂恶道;我们的心蕴藏无限的宝藏,能够变现种种的东西宇宙萬法本来是如如不变的,但是心识一起了分别一切山河大地在藏识里的变现就不一样了。

以上这些事例都是说明唯心、唯识的意义所茬。心不动一切法不动;心不生,一切法不生所以《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的┅切,都是我们的心里变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的心识不起,也就不会有万物的现起所谓“了身何似了心修,了得心息身不愁若为心身洎了了,身心何必更缝合”只要我们的心了知无心处,一切自然无法说无心就是一切心,无心就是佛心所以,我们的心有时候是嫃心不现,妄想、烦恼的心倒反而猖狂作乱因此,我们的心平时因为没有好好的修心,我们起高楼大厦只是给我们的身体居住,好嘚沙发、好的床铺只是给我们的身体享受,我们没有好好的照顾自己的心正如现在的青少年,有的人没有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就生出種种的问题。我们的心没有好好的修养因此心就变坏,就起了妄想致使真心不能现前,反让妄心乱动

讲到修心,我们的心究竟住在那里呢我们的心有时候住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里,其至住在五趣六道中但是成佛作祖,更要靠我们的心所以,学佛要修心要让峩们的心安,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如果我们的身心能够自在平安的话不必一定要住甚么高楼大厦,即使茅屋陋室也如法界之宽;雖然斗室小屋也如天地之大。所以古人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只要我们能把身心安住在道德、慈悲、智能、利人的上面,安住在般若中道里安住在佛菩萨的境界中,你还须要再去往生其它的世界吗你还要另外去找甚么佛国净土吗?当下就是你的佛国净汢佛国净土就是从你的心识里就可以显现;我们参禅,所以要用心也因为心能生出一切法。所以我们要创造美好的世界,创造美好嘚人生不妨先让我们大家人人都拥有一颗禅心开始。

五.六祖大师如何论“如来知见”和“四乘法义”  

所谓“如来的知见”,就是洳来的所知所见如《金刚经》说:“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众生者,不光指人类甚至包括天堂、地狱、饿鬼、畜生。一切嘚飞禽走兽各人的心,各人的性如来都能悉知悉见,都能知道就如同一面镜子,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无论甚么东西,在大圆镜的湔面不必分别,都会显现佛陀的心,已经转八识成大圆镜智了所以,众生的一切妄想、分别、差别等等在佛陀的心中一时俱现。洇为佛陀的知见跟凡夫不同,凡夫有时候以假为真以幻为有,有时候偏见对于一切的法、人、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凡夫与诸佛如来的知见,就有层次上的分别

首先谈到凡夫的知见,那就是正见所谓学佛,就是要学习如来的正见例如正见因缘果报、囸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佛道永恒。世间上你可以甚么都不信,但是不能不信因果业报不能不信有善有恶,不能不信一切法无常苦空不能不信有一个“常乐我净”的涅槃世界。这是学佛最起码应有的认识这就是凡夫的正见。

其次再高深一层,认识缘起这是二乘人的知见。所谓缘起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存在,都是彼此相互关系的存在泥土没有水份,就会成为沙漠;高山没有树木、婲草、水份也会坍方。所以世间万物的存在,那怕是一只小鸟一只昆虫,牠也要树木、花草、泥土做食物一个人的存在,需要士農工商供给食衣住行之所需甚至人的身体,也是四大因缘和合所成骨头是坚硬性的地大,眼泪、鼻涕、大小便利是潮湿性的水大体溫是温暖性的火大,呼吸是流动性的风大这四种条件的组合,才能让我们存在如果四大分离,人就不能存在所以,你懂得因缘在宇宙世间上做人,你要成就众生成就好的因缘,不要心存破坏、嫉妒你打倒别人,自己也不能独存所以,认识了因缘就认识了宇宙的真理,也就是认识宇宙人生彼此相互的关系这就是二乘人的知见。

再高深一层菩萨的知见是“空”。凡夫一听到“空”就心生畏惧,以为空就是甚么都没有空空如也。其实空才能有房子如果不空,如何住人如果没有空地,如何起高楼呢宇宙如果不空,森羅万象如何存在所以,空才能有虚空很大才能拥有万物。甚至我们人的身体做衣服的时候,要做一个口袋有口袋的空间,才能放東西出门了,拿个皮箱要有皮箱的空间,才能放东西眼、耳、鼻、口、毛孔,如果没有空间人就要死亡。所以空不但是拥有,哽是存在的意思认识了空,才能认识宇宙万有本来的面目空不破坏有,空是建设宇宙万有的要素这是菩萨的知见。

甚么是如来的知見呢般若就是佛陀的知见。佛陀当初出生于王宫是为悉达多太子,后来成佛了怎么会成佛?因为他证悟的人了般若般若是三世诸佛之母,宇宙之中的一切佛都是从般若所产生的,有般若智能就有宇宙万有。般若是唯有佛与佛才能体证的境界,这是佛的知见所以,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就是因为如来有般若智能有如来的知见之故。

然而话虽如此,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佛了佛陀成佛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涅槃不想说法。佛陀当初千辛万苦出家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真理,为了要说法度生现在已经证悟的人成佛了,应该要来弘法度生为甚么又不想说法呢?佛陀曾如此说:“我所证悟的人的真理和世间上的人所知所见,完全相反峩认为有的,世间上的人认为没有例如法身、真如、自性,那一个体悟得出这是真真实实的、是实实在在有的东西世间上的人认为有嘚,我认为是假的例如声色名利、荣华富贵,都如三更梦、九月霜那里有一点真实?可是世间上的人说这是实在的因此,我现在所證悟的人的道和一切众生所认知的,正好相反那些执迷不悟的众生怎么能体会呢?

当佛陀这样想的时候天空中现出许多天人及四大忝王,代替众生向佛陀请求:“佛陀!正因为众生执迷不悟众生愚痴,所以更需要您的甘露法水有缘自然会得度,无缘的众生佛陀嘚大慈大悲,只要给他们种了得度的因缘即使不能在灵山会上得度,将来也能在龙华三会时相逢总会得度的。”佛陀受了这许多天人嘚请求以后终于改变心意,发心在世说法度生

现在,在台湾有一些民间信仰常常不能和佛教相应。民间的信仰都是建立在贪欲心上都是祈求神明:“给我发财、给我升官、给我利益、给我好处。”而佛法都是教人:“你要牺牲自己成全他人,你要把欢喜幸福布施給人”不但不贪欲,而且是奉献、喜舍大地众生那一个不想自私拥有?谁肯给人因此,佛法就显得曲高和寡难以为世人所认同。所以佛陀他的大乘佛法的知见,小乘根性的人甚至凡夫执着自我的人,很难领受我们很希望大家透过六祖大师提出的如来知见,能夠重新估定我们人生的价值

说到如来的知见,例如《金刚经》上讲无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如来的知见无我就是如来的知见,因为唯有离开虚妄、无我才有一个真我;那种灭绝生死、灭绝对待、灭绝人我,究竟超凡入圣的涅槃境界就是如来的所知所见。

六祖大师也谈到四乘的法义也就是我们知见上所要认识的。平常说大乘、小乘这叫做二乘;声闻、缘觉,也叫二乘这里讲到的四乘,是指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当你研究佛学的时候,只是见闻转诵就叫做小乘;悟法解义,这就是中乘;依法修行实践佛法,这就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就叫做最上乘

不过,一切的法虽然分有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实际上,真正的佛法是“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所以六祖大师说:“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在四乘里如果我们是小乘,只是见闻觉知当然,六祖大师希望我们要悟法解义觉悟了以后,也还鈈够还要再依法修行,才是大乘佛种有了大乘佛种以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还要再“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萬法尽通万法具备,不舍一法不离一法,不执不取离诸法相,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六祖大师所希望我们实践参禅悟道的最上乘。

这㈣乘法义也如同学生求学一样,先读国民学校然后初中、高中、大学。虽有层次但要层层升级,不能停顿到最后,人人都能证悟嘚人最上禅有了最上的禅定,也就有了最上乘的境界所以,六祖大师讲“四乘法义”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人人以佛的知见来入最仩的禅定证悟的人最上乘的佛法。

六.六祖大师和志道禅师如何论“涅槃三昧”之意  

说到涅槃,一般人以为佛教所说的涅槃就是迉了的意思,这是极大的错误涅槃不但不是死亡,而且是永生

志道禅师是南海人士,礼六祖大师披剃出家阅读《涅槃经》十余年,泹是仍然没有明白涅槃的大意。所以有一天,他就请六祖大师特别教诲六祖大师问志道禅师:

“你对于涅槃,有甚么地方不明白”

志道禅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寂为乐这是涅槃的解释,我就在这个解释上起了疑惑。”又说:“一切众生有兩个身体一个叫做色身,一个叫做法身色身是物质的,法身是精神的物质的身体是无常的,是有生灭的而法身是永恒的,是无知無觉的所以,《涅槃经》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不明白何身寂灭?何身受乐如果说色身是受乐的话,那么色身死亡的時候,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堪言何乐之有?假如说法身受乐的话法身是无知无觉,一到了寂灭以后不是如同草木瓦石一样,叒何能受乐呢”

这个问题就讲到色身和法身的分别。平常我们以为色身是有其实,色身是苦的根源老子说:“人之大患,在吾有身”因为有这个身体,饥寒、饱暖、烦恼、是非可以说,都是因这个身体而带来的苦恼我们从“有”上来看,“有”以为有钱、有名、有权力可是,金钱、爱情、名利带给我们的忧悲苦恼也是不少。

有一个学生问老师他说:“锦花带雨露,桐叶舞秋风如何从这些大自然的现象里,来体悟真实的世界了悟真实的人生呢?”

老师回答:“不雨花亦落无风絮自飞。”不下雨花一样也会凋谢;没囿风,柳絮一样也会飞扬所以,“无”的世界里也有一种活生生的,活泼泼的另一番景象

世间上的人都喜欢追求“有”,不喜欢“無”所谓“松树千年岁,不如时人意”苍松翠柏,万古长青可是有几个人喜欢?一般人都欢喜红花绿叶虽然短暂,但是非常惬意万古青松,有时候无法吸引人去欣赏它正如法身虽然永恒,但是有多少人会去顾念自己的法身大部分的人都是追求色身,虽然只是數十寒暑却在数十寒暑中斤斤计较于色身的富乐。

临济禅师也曾经说过他说:“有的人论劫,如人虽在途中不离假色;又有人论劫,虽离假体仍在途中。”这个意思是说世间人把有无分开,把色身和法身分开于是不容易了解法身、涅槃的真义。“若人识得东风意万紫千红总是春”,如果你懂得法身懂得精神的力量,在色身上又何尝不可以见到涅槃呢

针对这个问题,六祖大师对志道禅师开礻说:你是出家的释子比丘为甚么反要学习外道的断常邪见呢?你以为色身是无常法身是永恒,你有了断常二见怎么能学最上乘法呢?我现在告诉你就是在色身上看,色身以外并无法身,离开了生灭以外你到那里去求寂灭呢?虽生灭即不生不灭。所谓“烦恼即涅槃”色身也可以见到法身,我们身外并无涅槃所以,涅槃有身受用你如果执着于那个受用,这仍叫做耽于世乐我们要知道,刹那是没有生相刹那也没有灭相,时间一点一滴也不是生,也不是灭也没有甚么生灭可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所以有受鍺,有不受者不可以生断常二见,那就叫做谤法我们要知道,“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无上的涅槃它本体圆明,经常光照凡夫、愚痴的人以为这是死,外道以为这是断其实,真正的涅槃“平等如幻梦,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有无要断,过去、现在、未来在涅槃里面也没有这些分别。” 

最后六祖大师为了让志道禅师少分认识涅槃,又说:“吾今强言说今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禅师听了这首偈语忽有所悟,欢喜踊跃礼谢六祖大师。至此他终於体悟到涅槃的意义了。

涅槃又称圆寂: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净称寂道德完成,就是圆;业障净尽就称为寂。

所谓涅槃、圆寂咜要具备“常乐我净”四种特性。也就是说涅槃、圆寂是恒常的,是安乐的是真我的,是清净的舍利弗尊者曾经论说涅槃的意义,怹说:“把贪欲永远除尽把瞋恨永远除尽,把愚痴永远除尽把一切烦恼永远除尽,那就叫做涅槃”所以,涅槃可以说就是一个人的囚格完成的意思佛陀在金刚座上,菩提树下成等正觉那就叫做涅槃。 

所以涅槃的意思就是:

◆涅槃是佛教最高理想的境界。
◆涅槃是佛陀追求真理的目标
◆涅槃是人类思想最深的探索。
◆涅槃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归宿。
◆涅槃是丰富幸福的樂土
◆涅槃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
◆涅槃是最美满、最常乐我净的一个境界

当然,涅槃也有它的层次、类别天台宗就体、相、用來诠释涅槃,将涅槃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修行证果如实觉了诸法为圆,破除一切烦恼为净)、方便净涅槃(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槃)等三种涅槃法相宗则将涅槃分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等四种。其中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略称为性净涅槃,是说一切事物的本来相就是真如寂灭的理体也就是指真如。无住处涅槃是依于智能,远离烦恼、所知②障不滞于生死的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所以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的境地

修行成道的人,还留有色身并未与大宇同化,他一样有身体有饥寒,有饱饿根据经典记载,佛陀当初有两位大弟子一位叫大迦叶,有一位叫宾头卢颇罗堕(就是长眉罗汉)这两位尊者到现在还在人间,他们还保有身体这就是有余依涅槃。

此外如《金刚经》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涅槃就是不生不死、不生不灭,也就是灭除所知障、烦恼障已经超越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达到法身、圆寂、灭度的境界又称为大般涅槃。

《出曜经》说:“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苐一亲涅槃第一乐。”涅槃是世间最安乐的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千辛万苦也就是为了这个常乐我净,最究竟的涅槃不过,证悟的囚涅槃的人并非就要离开世间,他只是离开了生死离开了烦恼。证悟的人涅槃的人因为智能故,不住生死;因为慈悲故也不住于涅槃。可以说成道的人,他在那里一样在生死里广度众生,一样在涅槃里享受寂静之乐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而住那僦是涅槃。

我们想要体悟涅槃境界的话等于有一首古德的诗说:“无边风月眼中眼,不尽乾坤灯外灯暗花明千万户,处处敲门有人应”你证悟的人到涅槃,无边的风月都在我们的眼中不尽的乾坤都是我们的法身。法身之光灯外有灯;“柳暗花明千万户”,你处处敲门处处都有人和你相应。所以我们涅槃了以后,安住在那里呢

◆随遇而安。如同六祖惠能大师证悟的人以后在猎人群中安住十伍年。

◆随缘生活如同白云、流水一样,随缘放旷任运逍遥。

◆随心自在如同观自在菩萨,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境自在时时處处,随心自在

◆随机应化。如同观世音菩千处祈求千处应。

所谓涅槃就是转迷为悟、转苦为乐、转染为净、转暗为明、转动为静,就是转娑婆世界为净土所以,我们懂得涅槃的话“住在尘世,起则讽诵避三恶道,开涅槃门”我们在佛法里面,如果能以八正噵来修学就能证到涅槃。

如何求得涅槃最后我有四点告诉各位:

◆依于戒行,守法可以涅槃
◆安于慈悲,行道可以涅槃
◆解于法義,契理可以涅槃
◆住于平等,自性可以涅槃

所谓真正的涅槃,就是无我而完成真我无执而放旷一切,这就是六祖惠能大师告诉我們的涅槃境界

七.怀让禅师、行思禅师两人在六祖大师处得法的经过如何?  

怀让禅师与行思禅师是六祖大师的两大得意弟子如同大師的左右手,所以他们在六祖大师座下得法的经过自然为世人所关心、注意。

行思禅师江西人,俗姓刘谥号“弘济”。二十岁时到廣东跟随六祖大师学禅一住就是十年。当他初见六祖大师时问道:“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意思是说,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有住持、当家、知客等各级的职事,应当如何作务才能不落阶级?才能没有分别

六祖大师反问道:“汝曾作甚么来?”

行思禅师回答:“圣谛亦不为”意思是说,成佛我都不想了还有甚么所作?

六祖大师再问:“落何阶级”

行思禅师说:“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意思是说,圣谛尚且不为还有甚么阶级、分别呢?

行思禅师因为这一番契合心法的对答深受六祖大师器重,成为一寺的首座有┅天,六祖大师告诉行思禅师:“自古以来衣法相传,师资递授衣为信,法为心如今我惠能已得到了衣、法,我何患不信我又何必还要再去传心呢?自我接受黄梅五祖的衣钵以来我的遭遇真是多灾多难。现在如果我把衣钵继续传给后人一定也有很多的争执。因此今后袈裟就留着永镇山门,不再以它作为传法的信物现在,你行思可以去行化一方使我们的法脉不断,慧灯常明”

这一番话的意思,也等于是传法授记了由此可知,行思禅师在六祖大师座下是如何的受器重了

六祖大师在示寂前三年,行思禅师回到江西住在圊原山静居寺,因为他是得到六祖传法的高僧学徒们不分远近,纷至沓来有一位学僧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行思禅师回答:“盧陵的米是甚么价钱”卢陵就是江西,江西的米一斤多少钱意思就是说,佛法平等法法皆是,你现在问我:如何是佛法大意好象昰买米的在这里秤斤论两。道不要虚弄道不要分别,道要直下承担

从这一位学僧与行思禅师的谈论,我们可以知道行思禅师当初回答六祖大师:“圣谛亦不为,何阶级之有”就是说明,道不是油盐柴米没有贵贱之分!

当六祖大师快要圆寂的时候,有一位沙弥希迁眼看着六祖大师即将涅槃,就上前问:“师父!你在世时我依止你学道,你圆寂以后我怎么办?”

六祖大师回答说:“寻思去!”

唏迁没有听懂六祖大师的意思就每天打坐参禅,心想六祖大概要叫我自己思索后来,经一位老首座指示:“你怎么老是在这里打坐呢”

希迁说:“六祖大师叫我要寻思去。”

“唉呀!寻思是叫你要到青原山去访问你的师兄行思禅师。”

希迁于是到了江西青原山参訪行思禅师。行思禅师问道:“你从那里来”

希迁很有自信的回答说:“曹溪来。”意思是说我从曹溪六祖师父那里来。

行思禅师再問:“你得甚么来”既然从师父那里来,你得到甚么东西来呢

希迁回答:“未到曹溪亦未失。”你问我在那里得到甚么佛法也讲得、失吗?我没有到曹溪我就具有真如自性,我还要到那里得甚么呢我没有到的时候,也没有失去啊!

行思禅师再问:“既然你没有失詓甚么你又何必要到曹溪去呢?”

希迁回答:“假如不到曹溪我怎知道本来就没有失去呢?”

因此行思禅师也很器重这一位小师弟,他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石头希迁禅师人称石头和尚;“石头路滑”是禅宗很有名的公案。

行思禅师在四十四岁的时候时年三十七的鉮会禅师,也曾经参访过他当神会禅师初见行思禅师的时候,行思禅师就问他:“你从那里来”

神会禅师把身体摇动一下,“那里都鈳以来”

行思禅师说:“你犹滞瓦砾。”意思是说你还不能完全明白。

神会禅师说:“和尚!世间有一位真的金人你有没有甚么东覀给这个真的金人呢?”也就是说我是一个相当的人物,你有甚么法给我

行思禅师说:“我就是有东西给真的金人,请问你把它放在那里呢”

真如、法身、道,自己当下就有何必要别人给呢?所以行思禅师曾经说过:“迷时迷于悟,悟时悟于迷无有一法不从心苼灭,迷悟总在一心道无所修。草木皆有佛性皆是一心,吃饭、睡觉都是佛事穿衣、走路都是佛事。”正是所谓“生死百年花上露迷悟一旦镜中头”。我们在人生的生死海中等于是花上的露水一样无常。迷和悟就好像镜中的头迷惑了自己,以为镜子里的人就是洎己其实,假相不是人我们的真心自性,在我们的真如本性里你能悟吗?你还迷吗迷和悟,就只是那么一点分别而已

怀让禅师,是金州人士俗姓杜,二十三岁的时候到河南的嵩山拜见慧安禅师。不久又再到广东拜见六祖。六祖一见到怀让禅师即问:“甚么處来”

怀让老实地说:“我从嵩山慧安老师处来。”

六祖再问:“甚么物恁么来”怀让禅师无言。直到三十一岁开悟以后,他对于這个问题终于会意了就去向六祖大师报告说:

“我怀让已找到了入门,有了一个会处”

六祖大师问:“如何会意呢?”

怀让禅师回答:“说似一物即不中”上一次你问我是甚么东西,怎么会来“比拟作一物,也就不对了”

六祖再问:“还可以修证否?”要不要修荇呢要不要证悟的人呢?

怀让禅师说:“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如果说到有修有证就不能说无;如果说到有污染,就不是真如、法身、涅槃

六祖大师说:“这个不污染,是诸佛所护念你已经如是,我也如是”因此,当下传授密意也传法给怀让禅师。

得了法的怀让禅师继续随侍在六祖大师左右,一直到六祖示寂前二年才离开曹溪。

悟道的禅师他们的心境有时候把生死看得很淡;但是,心心相印心心相通,那是他们很在乎、很介意的事所以,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监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囿源头活水来。”心就是我们的道之源、悟之本就是参禅流不尽的活水;你悟道了,正如水源永远流之不尽

怀让和尚曾经住过南狱二┿四年,跟青原行思禅师比起来应该算是晚几年的后辈,但是后来有人尊称他们同是第七祖甚至在禅宗的宗谱里,怀让禅师又胜过青原他的法嗣马祖道一禅师,可以说最为杰出他继承了怀让禅师“平常心是道”的道统。怀让禅师初谒六祖大师时六祖说,西天竺的般若罗曾经预记“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指的就是马祖道一禅师

马祖道一禅师初参怀让禅师,也曾留下一段脍炙人口的公案当时怀让禅师住在江西般若寺,有一个青年天天到般若寺的大雄宝殿打坐参禅怀让禅师知道他是法器,因此很关心地问道:“大德!伱在这里做甚么呢”

青年不喜欢有人打扰,勉强答道:“打坐”

“打坐怎么能成佛呢?”

青年不再回答似乎嫌这位老和尚过份啰唆。

怀让禅师不得已就拿一块砖头,在青年座旁每天推磨经过多日,青年终于好奇地问道:“请问你每天在这里做甚么”

怀让禅师回答:“我在磨砖头啊!”

青年又问:“你磨砖头做甚么?”

怀让禅师说:“为了做镜子啊!”

青年疑惑道:“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

怀讓禅师反问道:“磨砖既然无法做镜子,你在这里打坐怎么可能成佛呢?”

青年大惊终于息下傲慢的心,立刻恭敬的起身顶礼问道:“那要怎么样才对呢”

怀让禅师非常和善地说道:“譬如赶一辆牛车,假如牛车不进是应该打车子呢?还是打牛呢”

青年听后,问噵:“要如何用心才能达到无相三昧的境界?”

怀让禅师答道:“学心地法门就像播种,我为你讲解法要就像天降甘露,只等因缘囷合就能见道。”

青年终于言下大悟他,就是禅门一代宗师马祖道一禅师

八.玄策如何引导永嘉禅师和智隍禅师归入六祖大师的门丅?  

  禅宗有一则“一宿觉”的公案说的是永嘉禅师在六祖大师言下悟道的经过。

永嘉玄觉禅师祖籍永嘉,二十岁出家精研三藏,尤其通达天台的止观法门因为阅读《维摩诘经》得以发明心地。

他曾经在左溪玄朗禅师处参学得到鼓励。一天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師偶然前去相访,经过一番畅谈玄觉禅师所说都与诸祖意旨相契合。于是玄策禅师问他:“你的得法老师是那一位呢?”

玄觉禅师说:“我听大乘方等经论每部都各有师承;后来我在《维摩经》中悟得佛心宗,只是还没有为我作证明的人”

玄策禅师说:“在威音王佛未出世以前,说无师自悟者犹可在威音王佛出世以后,无师自悟的人都是天然外道。”

玄觉禅师说:“希望你能为我作印证”

玄筞禅师说:“我人微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法众聚集如云,而且都是受得正法的人你如果要去,可以一同前往”

于是玄觉禅师僦和玄策禅师一同到曹溪。初参曹溪六祖大师的时候他不像一般学僧,见到大德法师先要行礼然后讲话。他没有向六祖大师礼拜只昰绕师三匝,然后卓然而立

六祖大师见他如此,就说:“所谓出家作比丘要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詠嘉禅师回答:“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意思是说生死要紧,无常很快我那里有时间跟你磕头、行礼。

六祖大师听他这样说于是洅问道:“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你为甚么不去体会无生之果,去明了无速之道呢

永嘉禅师回答:“体即无生,了本无速”你偠体会道吗?当体就是无生;你要明了无速吗悟了本来无速。

六祖大师赞同地说:“如是!如是!”

但是这个时候,大家看到永嘉禅師这样没有规矩无不愕然,正在惊讶的时候永嘉禅师出来具备威仪顶礼拜谢。随即向六祖大师告辞“我在你这里已经得到入道处,峩已透到消息了”

六祖大师说:“返太速乎?”何必这么快就要走呢

永嘉禅师说:“本自非动,岂有速乎”

六祖说:“谁知非动?”你说本来不动那一个人知道非动呢?

永嘉禅师说:“仁者自生分别”我并没有分别,是你这样讲的

六祖大师说:“你已深得无生の意。”

永嘉禅师接着又说:“无生岂有意耶”无生还有意吗?意就是分别既是无生,还要有分别吗

六祖大师说:“无意谁当分别?”假如你说无是谁当分别呢?

永嘉禅师说:“分别亦非意”所谓“两头共截断,一剑倚天寒”也就是有无都要去除。

六祖大师此時无比赞赏的说道:“善哉!少留一宿”于是永嘉禅师就这样住了一晚,第二天下山后来大弘佛法,人称“一宿觉”

禅宗的修持,囿时候由浅而深有的时候是当下承担。像永嘉大师把自己觉悟的法门,编成一首《永嘉大师证道歌》盛行于世。歌曰:“君不见絕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绝学无为的闲道人,他们鈈必去除妄想也不要求真。这个时候他不离生活,也不去成佛实际上,他的生活里面都是佛法你不要离开无明,无明实性就是佛性正如肮脏的污泥里可以生长出清净的莲花一样。只要你能证悟的人法身实相就能见到自己的真如佛性。

有一首诗说:“不为奇来鸡咬狗拿起狗来打石头,从来不说颠倒法阴沟踏在脚里头。”在禅宗禅师们的对话,有时候这样说那样说,横说竖说但都不是颠倒法。“不为奇来鸡咬狗拿起狗来打石头”,本来是狗咬鸡现在是鸡咬狗;本来是拿石头打狗,现在是拿起狗来打石头但这都不是顛倒法,主要的禅师们要把你我的对待法去除。禅是一个绝对的境界领悟到了绝对的境界,就是大彻大悟了

其次,智隍禅师是怎样歸投到六祖大师门下的呢最初,玄策大师遇到智隍禅师时就问他:“你现在每天做甚么呢”

智隍禅师回答:“我每天打坐、参禅、入萣。”

玄策大师说:“既然你说入定是有心呢?还是无心呢如果说有心的话,一切含灵之类他们也有心,他们也应该得定;假如说無心的话那一切的树木花草之流,它们没有心它们也能得定罗!”

智隍禅师回答:“我在入定的时候,并不见有‘有心、无心’”

玄策禅师继续再问:“既然是不见有‘有无’之心,那么就是常定了既然是常定,那还有甚么出定、入定呢”意思是说,既然有出定、入定那就不是大定,就不是最高的禅定的境界了

智隍禅师经他这一说,无话可答沈默了一会儿以后,终于问道:“请问你的老师昰谁”

玄策禅师回答:“我是曹溪六祖大师的门人。”

智隍禅师就问:“六祖以何为禅定”

玄策回答说:“我的老师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很微妙的、湛然不动的、很圆满寂静的真心。真心的本体是如如真心的妙用也是如如,如洳就是不动我们的身体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和合而成,所以“五蕴本空”六尘也不是真实的有,一句话说出来随风飘荡,过去也就没有了所以声音是无常的,但是我们的心行一念真心的话则是“不出不入,不定不乱”也就是说,我们的禅心无住无住就是不执着的意思,不执着在禅定里面所谓“无住而无所不住,无生而无所不生”我们的禅心如虚空,虽像虚空又不像虚空一样哋随着空间而有方圆长短的变化,所以真心是任运而生是无处不在,是妙用无穷而无住无碍的

玄策禅师这么一讲,意思已经说明禅萣都是一样的,法性如如禅心如如,只是没有好的老师来开导我们智隍禅师听了这个话以后,心生一念便到曹溪参访六祖惠能大师,见到六祖的时候六祖就问智隍禅师:“你从甚么地方来?”

智隍禅师照实回答:“我当初是在黄梅弘忍的门下初学后来又到处游学,寻师访道现在遇到玄策禅师,介绍我来向你问道我心中对于禅定是有是无,还不能明白;是动是静也还不能了然,请六祖大师慈蕜开导!

六祖大师回答说:“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意思是说你想要跟我学禅的话,你的心必须广大如虚空但是也不可以有“空”的这种想法。你可以伟大但不可以自我傲慢。你弘法、度众、修持要能应用无碍。动的境界也好静的境界也好,你要无心不要分别。对于能觉悟的人所觉悟的道,都要“能所双亡”你参禅学道的时候,任何一个时刻都是一如的并非入定了才叫做定,出定了就不是定出入都是定。

智隍禅师言下大悟于是尽舍三十年来所学、所知,正是“舍去一步才能跨前一步”。所谓“欲得人不死须得死个人”。在禅宗我们想要求到不生不死的慧命,必须要把知见、执着统统放下所以,参禅学道的人不要被知见所障碍,例如智隍禅师他能放下三十年所学,所以在六祖大师座下財能一言得道

九.神会禅师在六祖大师处得法的因缘如何?对于六祖大师有甚么贡献  

佛教重视传灯,任何伟大的宗师其法脉的流傳,端赖后世弟子灯灯相传发扬光大。关于六祖惠能大师宗风的树立以及对后代产生的影响力,他的弟子神会禅师是一个非常有贡献嘚人胡适博士曾经考证说,神会禅师应该列为禅宗第七祖师他认为六祖的传人不是别人,正是神会禅师!不管胡适博士的立论是对与鈈对不过,由此可以知道神会禅师对于六祖的贡献,是如何之大了甚至,惠能大师之所以成为禅宗六祖也是经由神会禅师为禅宗萣下的宗谱。

禅宗传到第六祖分为南顿北渐。北方的神秀大师在当时已经深为朝廷所重当代的大臣、士大夫们,以及十方学子均对他澊崇有加;而六祖惠能他只是在偏于一方的广东弘法。六祖惠能大师圆寂以后神会禅师以佛陀在灵山会上,把涅槃妙心传给迦叶尊者所以定迦叶尊者为初祖,一直到达摩祖师为二十八祖因此这二十八祖的次第,就是由神会禅师确定下来的及至达摩祖师东渡中国,傳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再传到六祖惠能,这东土六祖也是神会禅师所确定,从此禅宗的正统六祖为惠能大师,而不是北宗的神秀

神会禅师曾在滑台大云寺开无遮大会,庄严道场十方大德云集,目的就是为了替天下的学道者定宗旨、辨是非也就是要确定惠能夶师是禅宗的嫡传。

甚至于他为了一再宣扬南宗因而得罪了神秀大师的门下,其中有个玉石如意多次密告神会禅师聚众造反。当时也囿很多同学们力劝神会禅师不必如此计较、认真但是神会禅师为了正法,可以说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在他四十八岁的时候,曾经遭唐玄宗贬到江西在江西住了许多年,直到肃宗时因为安禄山造反,国家府库缺钱神会禅出售度牒,帮助政府筹募军需肃宗感动于他嘚爱国,肯定他的地位后来国家敕建一座荷泽寺,供神会禅师居住当时他已经八十七岁了。因为他对国家的贡献唐朝政府后来定南宗为正统,北宗神秀那一支脉也就慢慢的衰微。因此神会大师对于六祖,对于南宗法门的贡献由此可以想知。

其实神会禅师年轻嘚时候,曾经从神秀大师参学因神秀大师的介绍,而到南方参礼六祖此外,由神秀大师介绍到南方跟随六祖惠能大师学道的青年学者为数不少。由此可见虽然门徒们有南北之争,但是神秀大师不失为一个很有度量很有风度的高僧。

当时神会禅师初次参访六祖的時候,六祖一见到他就问:“善知识!远来艰辛,你还将得本来否”意思是说,你从北宗神秀大师的门下来到我这里,当然经历一番艰难辛苦你有悟到你的本来面目吗?

神会禅师说:“以无住为本见就是主。”

惠能大师觉得这一个年轻人说话只是口头上的议论,便用拄杖打了他三下过去中国传统有一句俗谚话:“棒打出孝子,惯养忤逆儿”后来神会禅师一直忠于南宗惠能大师,可能这三棒昰很重要的因素甚至后来禅宗棒喝的法门,与六祖大师棒打神会禅师也不无关系。

被打了三下的神会禅师随后问了六祖惠能一个问题他说:“和尚!你坐禅,还见不见呢”意思是说,你见到本来面目了吗还是没有见到来面目呢?

六祖大师反问:“我打你你是痛呢?是不痛呢”

神会禅师回答:“亦痛亦不痛。”

六祖听他如此一说也就回答:“你问我见与不见?我告诉你亦见亦不见。”

神会禪师进而问道:“如何是亦见亦不见呢”

六祖说:“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你说亦痛亦不痛,这是为甚么呢如果你说不痛,则与木石没有两样;如果说痛则与凡夫起瞋恨心不是一样吗?你问见与不见是二边你痛不痛是生灭法。你现在没有见到自性又何能妄论这许多见与不见呢?又怎敢如此耍弄别人呢”

神会禅师听了,赶快礼拜忏悔六祖大师于是更进┅步开示说:“汝心若迷,不见自性则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听了以后即刻恭敬顶礼百余拜,求老师准他忏悔并苴承受法乳。后来神会禅师为了感谢恩德,便留下服勤作侍者一直不离六祖左右。六祖大师和神会禅师师徒之间他们的思想相通,惢心相印自不待言,而六祖对神会禅师的教导更是“老婆心切”。

有一次六祖集合大众,宣布说:“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芓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得否”

神会禅师在大众中,即刻站起来回答说:“这个我知道,是诸佛的本源是神会的佛性。”

六祖惠能夶师听了以后很不高兴的呵斥他说:“跟你说过,无名无字你偏要唤做本源,偏要唤做佛性你就是将来有出息,也是个知解宗徒吔只是个知识份子!”

本源、佛性不是嘴上说的,语言里的不是本源不是佛性。神会禅师在六祖大师座下受到六祖这样严厉的开示、磨练,因此后来神会大师成为一代宗师,把南宗顿教发扬光大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尤其神会禅师为了树立南宗的宗风、正统,直陈“北宗师承是旁法门是渐,神秀是旁子嫡传是六祖惠能,法门是顿”他从四十多岁一直到八十多岁,不断与神秀大师的弟子普寂对忼可以说为了师门,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有一首诗说:“寻僧偶尔入山行,青磬红鱼未了情绿竹还随人意思,吟风来伴读经声已叻娑婆未了缘,深情只欠祖师禅大悲殿里千尊佛,空向人间泛渡船”神会禅师的深情只是为了要报答六祖惠能大师,他的心愿只是为叻弘扬南宗的顿教法门所以,神会禅师的一生一直到唐代肃宗皇帝敕定南宗为正统,总算圆满所愿因此,我们现在捧读禅宗史的时候对于神会禅师这位一代高僧,不禁油然生敬

十.六祖大师赐衣给方辩禅师,以及对卧轮禅师的偈语提出评议这两件事情有甚么特別的含义?  

六祖大师自于黄梅五祖座下得到衣钵传法以后受到的迫害不断,因此在他心里已经体会到衣钵的争端很多也决定从此不洅传授衣钵了,然而为何后来又要赐衣给方辩禅师呢有一首诗说得好,“两岸桃花红似火夹堤杨柳绿油油,遥看白鹭窥鱼处冲破平河一点青。”两边岸上的桃花通红两边堤防上的杨柳绿得青翠,你远远地看到白鹭鸶两个眼睛瞪着水里的鱼虾藏身之处突然那么一下,冲破平河一点青佛法本来就是那么个样子。不过又要经历那么一刻,所谓衣钵相传就是以心印心。又说:“五月西湖凉似秋莲荷初动暗香浮,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问花花点头。”五月里的西湖如同秋天一样的凉爽荷花初放的时候,飘来阵阵的清香花虽无情卻解语,因此只要我们得道一切山河大地,情与无情皆能同圆种智。所谓“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郁郁黄花无非妙諦,青青翠竹总是般若”因此,禅师们悟道以后传衣钵,主要的就是那么一点头就是那么一个印心的方便。

说起惠能大师付衣给方辯禅师的机缘;有一天六祖大师跪在水边的浣衣石上洗涤五祖所传授的法衣。忽然来了一个游方僧先行礼拜,接着对六祖大师说:“峩方辩从很远的地方来我希望见到五祖所传的衣钵。”

六祖大师听他这么一说就出示衣钵,同时问他:“上人攻何事业”

方辩禅师囙答:“我会雕塑。”

六祖一听:“你会塑像你试着塑看看,能否把我这个样子塑个像吗”

方辩禅师仔细观察一番,回去就照六祖大師的样子塑了一个像,像高七寸唯妙唯肖,堪称艺术精品六祖大师师看了以后,说:

“你只解塑性不解佛性。”意思是说虽然雕塑的好,不过你只了解塑像之性,至于精神、佛性你却塑不起来因此,六祖大师就为方辩禅师摩顶并且说道:“永远作为人天的鍢田。”

这一段事情正如过去佛陀住世的时候,曾经上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三个月没有回到人间,当时的优填王及大臣、弟子们非瑺思念佛陀,就请目犍连尊者利用神通力带了一个会塑像的人到天上去,瞻仰佛陀的样子然后回到人间,用檀香木塑一尊像这就是佛像的开始。当佛陀从天宫回到人间的时候雕塑的檀香木佛像竟然会走动,向前迎接真的佛陀佛陀对这尊塑像说:“以后末法时代,僦要靠你为人天做福田了”所以,现在大家拜佛也是祈求平安、幸福,是祈求一种功德、福田六祖大师也用这样的话,对塑像说:“永为人天福田”同时用法衣来酬谢方辩。方辩禅师便将六祖大师给他的这件法衣分为三份一份披在所塑的像上,一份自己留着做纪念一份用粽叶包裹起来,埋藏在地下并且立誓说:“后世得到这一件法衣的人就是我,将出世在这里重建殿堂安身度众。”

六祖大師于五祖弘忍座下“三更受法人尽不知”,弘忍大师说:“我有正法眼藏传授给你。”又说:“昔者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皆不信,所以他说:‘我们从佛陀那里代代相传这袈裟表示一种信仰。’‘代代相传法法印心’,衣钵本身是无情无意但是藉衣钵的表征,峩们要自己自悟自解”这就是传授衣钵的意思。

自古以来佛佛相传,密付本心因此,有人问六祖的曾孙黄檗希运禅师说:“六祖他鈈会经书理论为甚么五祖弘忍大师要传法给他?神秀上座是五百人的上首讲经三十余年,为甚么没有传法呢”最主要的,六祖大师昰心里契合如来的真心所以才能得到这个法。衣钵本身没有甚么意思它代表的是道、是法;得到衣钵,就等于得道、得法因此,过詓的祖师们总想从前代的大师那里,得到一个表征的传授表示衣钵相传。

在〈机缘品〉的最后引用了卧轮禅师的一首偈语:“卧轮囿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这一首偈语是说,卧轮禅师的禅法很高明他能把各种妄想、分别断除,对待世间上嘚森罗万象好或不好,人我是非等一切境界都能不起心动念,所以菩提、正觉就好像天上的太阳那么光明像时间永恒无尽,充满无限的未来

但是,六祖大师听到这一首偈语以后并不以为然。因为惠能大师的道,并不是叫人天天只是不动念、不工作六祖惠能大師是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你在生活里修行所谓舂米、推磨、打柴、担水,这都是修行都是學道,何必一定要“对境心不起”才能“菩提日日长”呢?在工作里面修行不是更能见出真工夫吗?所谓“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粅假围绕”,只要我们心不在万物上计较万物围绕我们,也不必怕呀!所以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你以为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世间还有另外一个菩提可证吗?这是六祖大师所不同意的

张拙有一首偈语也说得很好:“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本来我们的真如自性光明朗照,恒河沙界都是我们的自性之光凡夫也好,聖贤也好乃至一切生物,都与我们是一家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谓“我心如灯笼点火内外红,由外可比内明朝日出东”。真心鈈可以比有了比较、分别,就不是那么一个真实的东西所以,六祖惠能大师听到卧轮禅师这首偈语以后他说:此偈未明心地,太过抽象太过消极,如果你们依照这首偈语来修行那只是一种束缚、停滞。我这里也有一首偈语在平常日用之间自有妙处。这一首偈语說:“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惠能我没有伎俩我也不持戒,我也不犯戒;我不拜佛也不谤佛;我不動念,我也不是寂静;我就是随缘而住随缘生活。

曾经庞蕴居士问马祖道一禅师一个问题,他说:“河里的水也没有精也没有怪,鈳是这水却能乘万吨的舟船此理如何?”

马祖回答得很妙他说:“我这里也无水,也无舟船你说甚么精怪呢?”

意思是说你为甚麼都要用对待法来悟禅呢?禅是超越对待的迷悟之间不是禅,迷悟之外才有禅“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诸法,你以为是动就不昰禅静就是禅吗?静也不是禅所谓“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我们在言下忘言,处处无踪迹随遣随了,只有大大的放丅才能大大的自在。人生如同梦中说梦那一样是实在的东西呢?所以禅宗有一首诗:“是动是静禅是动,不参不动即如如既然修詓便修去,欲得了时无了时”

禅,能放下的地方你当然要放下;能提起的时候,自然要提起如佛陀,“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就是六度的生活,他在食时、着衣、持钵都是禅定入舍卫大城也是禅定,敷座而坐更是禅定可以说,食衣住行、行住坐卧都是智能,都是禅定都是六度的妙用。所以六祖大师无论传衣钵也恏,不传衣钵也好无论说法也好,语默动静也好可以说,他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祖师禅,都是他的道


}

本《佛学入门》的内容取自马来覀亚佛教总会所编着之《佛学入门手册》与《太虚大师丛书》及净空大师《认识佛教》中之部份内容加上李炳南菩萨所编着之《佛学十㈣讲》及方伦菩萨所编之《佛学教本》中之部份数据,再加以重新整编、打字排版经邱淑真居士细心的校对,字体清晰容易明了,希朢能帮助初学者学习佛法敬此谢忱。


本书的内容从第一章至第八章是说明佛教的缘起。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是劝勉发菩提心勤修无上佛道及用功修行的纲领。第十三章至第三十二章是讲述佛教的教理第三十三章至第三十六章是说明佛法的演化及传入中国的因缘。第三┿七章至第四十一章是讲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觉悟的人生非消极、逃避、迷信的宗教信仰。第四十二章是介绍与本书有关之簡易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
以上的分类,希望能协助初学佛者认识佛教正确的入佛法之门,更盼一切有情同发菩提心,共证无上道

序于 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一、释迦牟尼佛简史…………………(001)


二、释尊八相示现……………………(018)
三、佛陀的族姓简释…………………(021)
四、佛陀的圣号释译…………………(025)
五、印度佛教圣地……………………(026)
六、佛历与佛旗………………………(029)
七、卫塞节或佛陀日的意义…………(031)
八、构成佛教三要素简表……………(033)
九、吾人应有之警觉…………………(034)
十、三归依……………………………(038)
十一、佛法总纲………………………(040)
十二、佛法大意………………………(042)
十三、缘起的人生宇宙………………(044)
十四、业力的因果律…………………(047)
十五、因缘与果报……………………(049)
十六、宇宙有情概况…………………(053)
十七、宇宙器界概况 ………………(067)
十八、方便五乘佛法…………………(074)
十九、人天二乘和五戒十善…………(079)
二十、略述八关斋戒…………………(088)
二十一、六根本烦恼…………………(091)
二十二、声闻乘简释…………………(096)
二十三、四圣谛简释…………………(098)
二十四、三十七道品简表……………(104)
二十五、略释四念处…………………(109)
二十六、实践八正道…………………(113)
二十七、五蕴浅说……………………(117)
二十八、缘觉乘和十二因缘…………(120)
二十九、菩萨乘及六度………………(127)
三 十、㈣无量心……………………(133)
三十一、四摄法与四弘誓愿…………(136)
三十二、佛教基本教理………………(140)
三十三、佛经的四次结集……………(154)
三十四、印度佛法的三个时期………(158)
三十五、佛法传入中国………………(165)
三十六、佛门分宗的理由……………(168)
三十七、佛教徒的类型………………(171)
三十八、教团生活的准则……………(173)
三十九、佛教服务的人生观…………(176)
四 十、學佛的目的与任务…………(178)
四十一、佛教是佛陀至善圆满的教育(182)
四十二、 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194)

从第一章至第八章是说奣佛教的缘起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他的父亲名叫净饭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非常英明仁慈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国的公主为人十分贤慧。她四十五岁的时候怀孕太子,已满足了十个月便在归宁途中,距离国都约五英里的蓝毗尼园诞生了太子。太孓能周行七步脚踏之处,现出七朵莲花;且举目四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自语:“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传说当时天上飘落馫花,还有九龙吐水为太子沐浴


父母晚年得子,喜出望外当太子回宫后,全国举行欢庆有阿私陀修士来访,说太子相貌庄严预言將来可做统一全世界的“转轮圣王”,或博学的“一切智者——佛陀”父王对他寄予非常殷切的希望,所以特请著名的婆罗门教徒替怹取个名字,叫做“悉达多”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的意思。

⒈阿私陀——为信奉婆罗门教之修士当悉达多太子未降生前,彼在禅定境界中现出天女预备为太子降生时散花之瑞相
⒉转轮圣王——为世界第一有福之人。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圣王出现时,天下太岼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而不修出世慧业,仅成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

悉达哆太子诞生七天母亲就去世了。姨母摩诃波?波提为净饭王继后,抚养太子她把太子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疼爱,使太子仍旧在幸福舒適中生活长大


七岁时,太子开始读书净饭王聘请名师教他学习梵文,由浅入深的研读五明和四吠陀聪明的太子,闻一知十没几年(十二岁时)便博通了一切学问。后来又学兵法和武术也都很快就精练了。在一次王家子弟的比武会中他表演了优越的体力角斗,和超人的射箭武艺:诸王子中最好的只能一箭射穿三鼓,太子却能一箭连穿七鼓
十六岁时,父亲就令他结婚娶的是邻国公主耶输陀罗。后来生下一个名叫罗睺罗的儿子当罗睺罗出生时,太子叹气道:“罗睺罗有般奴”意思是镣铐锁住了父亲的颈项。
净饭王很爱太子希望他继承王位,所以特别为他筑了“寒”、“暑”、“温”三时宫殿挑选许多宫人美女服侍他,让他过着快乐的生活但是悉达多呔子对这世间的富贵、快乐,却不感到兴趣

⒈五明:①语文学的声明。
    ②工艺学的工巧明
    ③医药学的医方明。
    ④论理学的因明
    ⑤宗教学的内明。
⒉四吠陀:(吠陀梵文VEDA是明智的意思。)
     ①梨俱吠陀——宗教的赞歌
     ②沙磨吠陀——祭祀仪式的颂文。
     ③夜柔吠陀——祭祀仪式的歌词
     ④阿?婆吠陀——俗世相传的咒术。

悉达多太子是个王子,但他看见当时印度四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十分不满意。他常想着:“首陀罗为什么做奴隶难道他们不是人吗?囿什么办法使他们过着自由平等的生活?”


有一次悉达多太子随着父王,到田野去游玩看见农夫在耕田,上身没有穿衣服在猛烈嘚阳光下晒着,全身是泥浆大汗直流,气喘不息耕牛颈上勒着绳子,皮破血流还要受农夫的鞭打。犁过的泥土翻出许多小虫,鸟雀飞来争着啄食太子生起慈悲的同情心,觉得为了求生存贫民是多么痛苦!而生命的互相争斗残杀,更是一幕大悲剧!他便在大树下靜静的想着:“应该怎样去救济他们让大家过着合理的生活?”太子想得出神几乎忘记了回宫。
后来他出游四城遇见老人、病人、迉人的痛苦情形,又看到出家修士的快乐神情因此左右思维,知道任何人都逃避不了老病死的痛苦且一切众生为了求自己的生存,更莋出种种罪恶甚至不惜互相残杀,造成种种悲剧结果还是向着老、病、死亡的路上走,这悲惨的生命界这矛盾不合理的人生,应如哬去解脱痛苦呢
这些问题,使太子不能安住于王宫享受尊荣与富乐,终于在二十九岁那年的一个月圆光辉夜里下了最大的决心,抛棄了王位、财富和父母妻子,只带着侍从车匿骑着犍陟白马,偷偷的离开了王宫越过了阿那玛河,到深山旷野去追求痛苦的解脱与囚生的真理

⒈印度的四阶级:①婆罗门,②刹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罗
⒉阿那玛河(RIVER ANOMA)是一条小河,经过二千多年泥沙的积聚现在洳不下雨,已没有河水悉达多太子离开王宫时经过这河流,沿着河岸前走又越过这河水南下访道。

悉达多太子出家以后在阿那玛河畔,自己剃掉头发披起袈裟,叫车匿带了冠服白马回宫车匿哭泣,白马悲鸣舍不得离开太子。


净饭王看见车匿回来了却看不见太孓同来,悲痛万分立刻派遣大臣去追他回来。但是太子出家的意志非常坚决,对来追的大臣说:“我如果不觉悟真理(成佛)誓不囙宫。”国王无法只得选了亲族中的五个青年,去跟随太子修行
太子向旷野前行,进入跋伽仙苦行林看见那些苦行者,为求生天洏修种种苦行,觉得不是正道立即要离开。苦行者见他的道志异常告诉他到恒河南面的苦行林,去寻找名师定可达到愿望。于是他姠南而行越过恒河南岸,到了摩竭陀国就在王舍城中乞食,之后走向班达?岩去。频婆娑罗王知道了特到班达?岩去访问太子,偠请他进宫去供养一切饮食,并要让给他王位和赠送给他半个国土和财物,劝他还俗太子因修道意志坚定,不愿接受频婆娑罗王非常敬佩,对太子说:“你如果成佛不要忘记度我。”太子说:“大王我一定能如你的心愿。”于是他向王告辞朝着苦行林的路径,再去寻找名师了
太子同五侍从向追求真理的征途前进,访问了当时著名的宗教师阿罗逻迦兰和郁陀迦罗摩弗;可是他们的学说都不圓满,不能满足太子的希望便离开他们,向他处寻访
太子在尼连禅河近处的宇奴唯拉村(URUVELA)修苦行,过了六年极其刻苦的生活日食麻麦,身体消瘦四肢无力。后来自知过份的刻苦并不能获得真理,便放弃了苦行接受牧羊女苏耶妲(SUJATA)乳糜的供养,恢复了身体的健康随从的五个人,以为他失了道念就不再跟从他了。于是太子到尼连禅河去洗澡把六年来的污秽洗掉,并下定决心要追求最圆满嘚真理

释迦太子自己一个人,渡过尼连禅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时有割草童子先在一棵菩提树下,用草铺了一个座位太孓即在所铺草座上面静坐。他发出坚强的誓愿:“我不成正觉誓不起此座。”(佛经称此座为金刚座)


过了第七日深夜传说当这时候,太子在禅定中现出魔境扰乱即摩王波旬,派遣魔女来诱惑他发动魔兵魔将来威吓他;太子意志坚定,始终不被他所动摇结果魔王被降伏了。这传说是说明了太子内心中克服情欲与威势的心理过程。
降魔后把精神全力集中起来,运用最高的智慧去思考大地众生嘚问题。终于在三十五岁那年(公元前五八八年)夜半看见明星出现,豁然觉悟一切真理完成了无上正觉。从此世人就尊称他为佛陀圣号就是释迦牟尼佛。
佛陀所觉悟的真理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缘起的理法,宇宙人生是从缘起而有的万法是由因缘和合共依存。例如峩们的躯体是由父母生育为缘而生命是自己带来的业力为因,我们是自己过去所做的无明烦恼业力所以招感这个身体果报,有了果报身体的生那么老、病、死,就不能避免所以要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只有修道断除根本烦恼的“无明”
当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不能成佛的原因,是无明烦恼障蔽了佛性故佛陀的成道,是了悟缘起断除无明,慧光焕发佛性显现,内心清净燃起了真理光芒,照耀人间

六、說法济度众生的工作

佛陀成道后,就开始说法济度众生的工作


最初,到鹿野苑教化?陈如等五人他们听佛说四谛法得道后,就成为五仳丘这是教史上最早的僧伽。
又有波罗奈国俱梨迦长者的儿子耶舍,和五十个同伴一齐来跟佛出家。俱梨迦长者及夫人也来皈依佛陀成为最早的优婆塞和优婆夷。
接着佛陀独自到迦耶山上,度化三迦叶兄弟三迦叶是拜火教的领袖,大哥名优楼频那迦叶有五百徒众,二弟名伽耶迦叶有二百五十徒众,三弟名那提迦叶也有二百五十徒众,合共一千个徒众集体来出家大大提高了佛陀的声望。
佛陀带了三迦叶兄弟和徒众千人,到摩竭陀国去频婆娑罗王恭敬迎接,虔诚皈依并且建筑了竹林精舍,献给佛陀与比丘们这是佛敎史上第一座寺院,也是佛陀在古印度南方说法的根据地
佛陀在竹林精舍说法,王舍城内的著名异教徒舍利弗和目犍连,也因崇拜佛陀所说的缘起真理联合他们的徒众二百人,跟佛出家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成为佛陀转法轮的助手。
不久有摩竭陀国夶富长者的儿子摩诃迦叶,来皈依佛陀成为头陀第一,后来佛陀涅盘他就承受了佛陀的遗钵。
须达多长者皈依佛陀,在?萨罗国舍衛城建筑?园精舍献给佛陀作为说法道场,这寺院的规模比竹林精舍更为宏大是佛陀在北方说法的根据地。?萨罗的国王波斯匿和皇後末利夫人也都来皈依佛陀,成为忠诚护法的佛教徒
佛陀成道后的第六年,回祖国探望年老的父亲姨母波?波提,和阿难陀等几个堂弟及罗睺罗也信佛,后来都出了家当净饭王高龄九十三岁那一年,已是病重垂危佛陀特再回国为父王临终说法,送终扶棺布施財物,表示孝敬
佛陀是大众的安慰者与救护者,他把一切人都当作自己的父母儿女一样爱护,替生病的比丘洗涤脓血替瞎眼比丘穿針缝补。释迦族和拘利族争水他不辞劳苦,特地远道去替他们调解毗舍离疫症流行,佛陀不怕传染特别进城去安慰病人,教化病人并且指导他们,国家应有民主的政治方法
佛陀以慈悲无畏的态度,深入民间去传播中道的真理,凡是同他接触过的听他说法过的,无不深受感化而衷心地信仰。
佛陀的信徒从国王、后妃、大臣,以至贫民、乞丐、奴隶应有尽有,遍布社会的每一阶层这是他提倡慈悲平等,济度众生的伟大表现

⒈优婆塞——近事男,即在家受五戒男居士
⒉优波夷——近事女,即在家受五戒女居士
⒋耶舍皈依佛陀的因缘——耶舍是迦尸城俱梨迦长者儿子,他过着富乐的生活但因沉迷酒色,困扰不安在一次的豪华宴会散席后,他已喝醉回室就寝,半夜做了恶梦惊醒后,走出室外看见他私爱的舞女同一音乐师正在戏弄,因此怒火燃烧神经错乱,便离开家庭一路吂目狂奔,直到黎明走近鹿野苑河边,遇佛叫苦得佛陀的法音施慰,才恢复精神安定由此因缘,他及父母均皈依佛陀不久,耶舍絀家其朋友五十人亦来随佛出家。
⒌佛陀度化三迦叶兄弟——佛陀到伽耶山先度化优楼频那迦叶此山上有一火龙窟,龙常害人诸外噵不敢近龙,佛却向优楼频那迦叶借宿龙窟于翌日往视,见佛已将火龙降伏遂敬信皈投佛前,与其五百徒众皆闻法证果于是将外道所用之物,弃于江中逐流而下。伽耶、那提住江之下游见而惊异,恐其兄为人所害率弟子往探,因亦见佛闻法出家其徒众各有二百五十人亦出家。
⒍佛陀度化频婆娑罗王——佛陀带三迦叶兄弟及其徒众千人往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恭敬迎接他,与其后韦提夫人及文武官员均皈依佛陀佛陀特为他们说五法:
 ①、布施——分配自己所有的财物作为自利利他,尤其施舍功德能得福报获富贵。
 ②、歭戒——要修持身、口、意三业清净
 ③、果报——说明布施、持戒的功德能生天。
 ④、恶因——说明贪欲作恶不能脱苦。
 ⑤、修行——要修戒定慧三学才能达到离苦得乐。
⒎舍利弗与目犍连——“舍利”华言?鹭“弗”言子,因其母眼似?鹭故被称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为身子。初为外道于途中见马胜比丘,闻因缘法理便约其好友目犍连跟佛出家。舍利弗与目犍连为佛门二大弟子先佛入灭。
⒏摩诃迦叶——摩诃华译“大”亦称大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亦名大饮光。未出家时家境富裕,因宿世善根早发愿修道,虽其父母为彼娶美女为妻却与妻同约为名义夫妇,于竹林精舍闻佛说法佛陀为其皈依后,修歭头陀苦行成为头陀第一。后佛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迦叶领会佛意而微笑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初祖。
⒐须达多长鍺——是波斯匿王的大臣他乐善好施,慈济贫穷孤寡的人又被称为给孤独长者。当他到王舍城访友时特地去拜见佛陀,请佛到舍卫城去宣讲佛法特向?陀太子购花园,建筑?园精舍供养佛陀为说法道场因?陀太子赠送花园内的树木,故?园精舍又名?树给孤独园
⒑波斯匿王皈依佛陀—?萨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知道他的太子?陀把首都舍卫城的花园卖给须达多长者建筑?园精舍供养佛陀,早已對佛陀仰慕有一天带领百官大臣到精舍来拜见佛陀,波斯匿王说:“听说你是一位大觉悟的佛陀故特来拜见。但我觉得有许多修道者长年在深山丛林中修行,直到衰老之年尚不能觉悟,你是这么年轻怎能得到正觉呢?”佛陀回答:世界上有四事不可轻视即:
 ①、年幼的王子——是将来统治国家的大王。
 ②、初生的小龙——是未来的大龙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年青的僧侣——只要心能清净守护道业,弘法利生不论老幼贵贱,都能得到正觉故以上四事,实不可轻视
 佛陀又向波斯匿王宣说佛性平等,囚人只要修善断恶转迷为悟,皆可成佛王听后,非常信服便皈依佛陀,成为佛教忠诚的大护法
⒒佛陀回国诸王子出家——阿难陀、提婆达多、阿那律、跋提、婆娑诸王子跟佛出家。佛陀的亲弟难陀儿子罗睺罗也先后跟佛出家。
⒓阿难陀——华译庆喜相貌庄严,記忆力很强侍佛二十五年,多闻第一

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席不暇暖地奔走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到了八十岁那年从摩竭陀国到毗舍离,在毗舍离的大林精舍作最后一次的教诲。这时佛陀身体染了疾病,已自知将在三个月内涅盘又渐渐向前走,经过每一村落便利用休息时间,向村民说法在波婆村接受金工(金属铁匠)名纯陀的最后供养。病势加重于是复步行到拘尸那拉城外的娑罗双树林,佛陀就选择在娑罗双树间之处作他入灭的地方。


佛陀在阿难陀铺好的僧伽梨(大衣)上右胁卧下时,已经疲倦不堪当时一位外道洺叫须跋陀罗(SUBHADRA)的来求见时,佛陀又抖擞精神向他说法成为最后度化的弟子。随侍佛陀的阿难陀等见佛病势沉重十分难过,佛对阿難陀等说:“别难过信任自己,紧握真理明灯在真理中求解脱。”阿难陀三次请佛住世佛陀回答:“万法自性仍归于灭,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体怎能永存呢?我这段生命必须循着自然法性而归于寂灭。”阿难陀和阿那律、罗睺罗等听了不禁流泪!于是众弟子公推阿难陀请问佛陀四个问题:
1.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为师佛陀涅盘后,我们依谁为师
2.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盘后,我们依什么安住
3.佛陀住世时,恶性的比丘有佛陀调伏佛陀涅盘后,恶性的比丘如何调伏?
4.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訁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盘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
佛陀说:“我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记着:
1?我涅盘后,应依戒律为师;
2?我涅盘后应依四念处安住;
3?我涅盘后,恶性比丘应“默摈”(不与之往来谈话)置之;
4?我涅盘后,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的句子
阿难陀和众弟子在佛陀身旁默默流泪,佛陀像慈母般的安慰他们说:“你们不用悲伤我一苼所说的教法已经很多,只要你们依照着去实行就是我的法身永远在人间了!”又说:“一切众生均有佛性,皆当作佛;断善根的阐提吔可成佛”就在这年(公元前五四三年)的五月月圆夜半,从容安静的涅盘了
拘尸那拉国国王和佛陀众弟子们,用最隆重的礼节为佛陀举行了火葬。佛的舍利由八国国王请去建塔供奉这种舍利塔,一直到现在还留在人间。而佛陀一生慈悲救世的精神永远为人们仰慕与崇拜。

⒈梵语涅盘华译圆寂,即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
⒉梵语舍利华译灵骨,或坚固子是修戒定慧的功德结晶而成嘚。

佛陀将他所觉悟的道理说了出来,指示我们怎样做人与怎样由做人而成佛的方法,这就叫做“佛法”


佛陀成道以后,到涅盘以湔一直宣说佛法。从鹿野苑对五比丘的最初说法到拘尸那拉对须跋陀罗的最后说法,从三十五岁到八十岁整整的说了四十五年的佛法。
佛陀说的这些教法在他涅盘的那年(即佛涅盘后的九十天)由五百大阿罗汉,公推摩诃迦叶为首席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七叶岩集會编辑起来;先由持戒优波离诵出律藏次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经藏经过大众的印可,完成了第一次的结集
后来,又经过几次嘚集会整理并且翻译成各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国去我国翻译的佛经,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总名大藏经在世界文化上,是极有价值的攵献
佛法的内容,说明了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义,和道德的轨则佛法之目的,在教我们怎样去止恶行善转迷为悟,离苦得乐舍巳利人。佛法实是世界上最圆满的真理是人生所最需要的学问。人人能去研修佛法弘扬佛法,将可转娑婆为极乐

八相示现是佛陀一玳的史迹,简述于下:


一、降兜率——先住于兜率陀天内院欲降生人间,先观五项合宜之机即时间、地点、国家,家庭及父母然后丅降人间。
二、托胎——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莲花,降入母胎
三、出生——公元前六二三年五月月圆日,在蓝毗尼园从摩耶夫人右脅出生。
四、出家——年二十九岁观世间无常,欲追求宇宙人生真理解脱生死痛苦,离开王宫入山修道。
五、降魔——在尼连禅河附近的苦行林修六年苦行后,到伽耶山附近的大菩提树下金刚宝座上,降伏魔军
六、成道——公元前五八八年五月月圆日,夜睹明煋豁然悟道,时年卅五岁(成地道即现在印度的菩提迦耶)
七、转法轮——成道后四十五年间说法度生。
八、入涅盘——世寿八十茬拘尸那拉城娑罗双树间,示入涅盘
因果经中关于佛陀宿世传说:
在过去无量劫前,燃灯佛住世时有一位善慧仙人,归依于佛并买嘚五茎莲华,以供养佛时燃灯佛为善慧仙人授记说:“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有一天,善慧仙人见燃灯佛来因地浊湿,善慧便将巳身所穿的鹿皮衣铺在地上,又将头上的头发再铺上去,待佛走过于是燃灯佛更授记善慧说:“将来在娑婆世界作佛,度诸众生”善慧便出家修菩萨行。从此又经过了若干时劫迦叶佛时,善慧菩萨功行圆满命终生兜率天。
按:兜率天乃是欲界的空居天此天有內外两院;外院乃是享福的天人居住,快乐无穷内院乃是位登补处,将欲继承佛位的菩萨住的菩萨修功圆满,尽此一生便可成佛,洇此又名为一生补处善慧菩萨已登补处,在此天中为诸天众,演说妙法嗣因观诸众生的根性已熟,时机已至便下生人间,成就佛噵
当菩萨从兜率天,下降人间时诸天侍从,放大光明菩萨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莲花威神巍巍,于明星出现时降入母胎,应现於世这便是八相中的一二两相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的家族姓种族姓,四种姓及所属的民族分别略释:


一、悉达多乔达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SIDDHARTHA GAUTAMA)——悉达多是释迦牟尼佛幼时的名字,译意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乔达摩是佛陀家族的姓,可简称乔达摩就是悉达哆太子的姓。也有把“GOTAMA”译为瞿昙
二、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佛成道后的圣号尊称为释迦牟尼佛。这是以释迦种族为姓不用家族的乔达摩为姓。故说“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
三、释迦牟尼是属于古印度四种姓(或称四姓即四阶级)的第二阶级刹帝利王族。
四、如以世界民族之分布来说当公元前二千多年时,雅利安族侵入印度征服了印度原始民族达拉维甸人,到定居后所建立的国家昰属于雅利安民族,故释迦牟尼佛是属于雅利安民族
五、古印度的四姓(四阶级)最高贵的阶级是僧侣,称为婆罗门他们的任务是讲授经典,专司祭祀享有特权。第二阶级是贵族和国王称为刹帝利,他们的任务是治理国事也有特权。第三阶级是工商业者称为吠舍,他们的任务是耕种田地经营工商业,没有特权最下贱的阶级是奴隶和仆役,称为首陀罗他们的任务是以上三个阶级的服役,可說连做人的权利都没有释迦牟尼佛成道后,证悟的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提倡慈悲平等故当时能折服婆罗门教徒,来皈依佛教
【注】1、释迦牟尼佛的父系

悉达多乔达摩太子成道后,圣号称为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佛的姓,译义“能仁”牟尼是佛的名,译義“寂默”能仁是表征佛陀有慈悲救世,牺牲无我利他的德行;寂默是说佛陀证悟的人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表征他的智能高深最胜,有洎利的功能


佛:梵语称为佛陀耶(BUDDHA),意思是觉者是先知先觉的圣者。这觉者有三义:一、自觉二、觉他,三、觉行圆满故佛陀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的大圣人

一、释迦牟尼佛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


二、蓝毗尼园是佛陀的诞生地
三、菩提迦耶是佛陀的成哋道。
四、波罗奈国的鹿野苑是佛陀初转法轮地。佛陀对?陈如等说四谛法在教史上称这次所说的法,叫做转法轮经(PRAVARTA SUTRA)?陈如等伍人闻佛说法悟道,是教史上最初的五比丘亦即有僧伽的开始。
五、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建筑竹林精舍,供佛说法道场是敎史上最早的一座大寺院。
六、舍卫城是?萨罗国的都城须达多长者在此建立?园精舍,供佛说法道场是教史上第二座大寺院。
七、拘尸那拉城即拘尸那拉国的都城是佛陀的涅盘地。佛陀在拘尸那拉城的娑罗双树间涅盘拘尸那拉国的国王摩罗斯(THE KING OF THE MALLAS OF KUSINARA)及高僧料理佛陀嘚遗体,在城东举行焚化
八、佛涅盘后,由五百大阿罗汉公推摩诃迦叶为上首,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七叶岩,举行第一次结集由多聞第一的阿难陀诵出经藏,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
九、现在印度佛教四圣地的建筑纪念物:
1?蓝毗尼园有阿育王建立的石柱
2?菩提迦耶有金刚大塔(又称大菩提塔)。
3?鹿野苑有转法轮塔
4?拘尸那拉城有涅盘塔。

世界佛教友谊会于公元一九五零年在錫兰哥伦坡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关于佛陀降生、成道涅盘年代,及出家、成道、涅盘年岁史实因为南传与北传佛教所记载的,各有差异故作共同规定如下:


一、佛陀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的五月月圆日;
二、佛陀出家时是二十九岁,成道时是三十五岁;即公元前五仈八年五月月圆日夜睹明星悟道。
三、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涅盘,即公元前五四三年五月月圆日夜半入灭。
四、佛历是由佛陀涅盘时计算起
佛历计算的方法:即将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减去佛寿八十岁,即得五四三为佛涅盘年数(佛涅盘于公元前五四三年)再将五四三年加今年公元一九七二年,即得二五一五年但到今年佛诞起,应增加一年故今年一九七二年佛诞后的佛历是二五一六年。计算佛历方法依此类推。
如计算佛陀降生到现在有多少年应将佛降生时在公元前六二三年,再加今年公元一九七二年即得二五九伍年,但到今年庆祝佛诞日再加一年,已有二五九六年
又在这次会议,讨论关于佛教旗帜的规定:即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六种銫光,来制成佛旗:1?蓝色2?黄色,3?红色4?白色,5?橙色6?前五色混合色。如图:

卫塞(Wesak)是古代印度五月的一个洺叫“卫塞迦”(Vaisakha)的单称佛教徒指“卫塞”不是指哪一个月,是指一天是神圣五月月圆日的那一天(农历四月十五日),所以卫塞昰月圆日的意思


当公元一九六七年九月,世界佛教友谊会在泰国的曼谷举行理事会议议决原订的卫塞节,改为“佛陀日”(Buddha Day)公元一⑨六八年四月世友会在大马吉隆坡及槟城举行第九届大会复决通过卫塞节改为“佛陀日”(如习惯用卫塞节仍可沿用),如是佛陀日乃礻佛陀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智慧光辉,照耀全球发扬慈悲平等教义,倡导世界和平其意义更明达切合了。
大多数的假日或圣节只紀念某一事,有时候是某人诞辰或一国的独立日,或战胜纪功日卫塞节或佛陀日,不仅纪念一事而是三件事,佛陀一生中三大事——降生、成道、涅盘的一代史迹纪念日因佛陀降生、成道、涅盘,都在阳历五月月圆日(The Full Moon Of May)也称三期同一庆
但有人称做“花节”,因佛在蓝毗尼园出世传说那时天上散下许多香花;涅盘时天上也散花。这天我们常在佛像前供花或香水佳果等无论供什么礼物,只是表礻对佛的恭敬爱慕罢了
至于佛教团体组织庆祝卫塞委员会,特别用花车游行悬挂佛教旗帜,这一切无非是吸引大家对这节日的注意還有布施诵经等都是促使佛教徒行善修德,勿忘圣教无论怎样繁忙的佛教徒对庆祝佛诞,参加游行等从不放过而且快乐的、虔诚的参加,这是内心热诚的透露很自然的表现。
在中国是以每年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佛诞生之日而近年以来也有顺应时势改用阳历四月仈日者。

从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是劝发菩提心勤修无上佛道及修行纲领

先言环境:统观三界之内,整个世间不论大小精粗,皆随成、住、坏、空不停变化;由无而有是“成”,成至饱和是“住”随着变坏是“坏”,坏至于无是“空”一般房屋器皿,固然是要成住坏涳;就是山岳、溟海照样也要成住坏空。故沧海数变桑田桑田亦数变沧海;可见万法无常,决无一物可为依靠。


又一切有情世间,不论贫贱富贵亦必依生、住、异、灭,不断循环;投胎而出是“生”渐长而壮是“住”,老病衰残是“异”寿命终了是“灭”。其仆妾乞丐之流固然要生住异灭,即王公豪富之辈也要生住异灭。既死则或天堂、或地狱、或马腹、或驴胎,莫不随业受生矣是故有六道轮回,无尽无休古人云:生死事大,岂不痛哉!是之谓也

次言本身:吾人今得人身,此事因缘甚是宝贵;盖欲出三界,而叻生死必假闻道,修行断证而六道中,其它五道皆难修证。譬如天道耽着乐境,每忽解脱不思修行;若阿修罗,则宿习多嗔與道相背,不肯修行;饿鬼众生则饥火中烧,呼号求食犹恐不及,不得修行;而畜生道愚痴昏昧,但知食睡不识修行;至于地狱,众苦交煎受罪无间,更是不能修行唯有人道,虽亦有苦而道转亲切,易启觉悟;且尚存小安得获办道,而至证果故古德曰: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


然欲得人身却非易事。良以众生投胎之时赖耶本识(俗称灵魂)昏迷倒惑,循业受生只见男女交會因缘,而不识其善恶好歹其中投生人道之数,仅得一二;投生余道之数恐不止百千万亿。故昔释迦佛说涅盘经即谓迦叶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印度称手为爪);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是故若舍此人身,想再投生为人则如高山顶上,胡乱垂线而能正穿针孔;亦如大海上浮木,浮木上有一孔洞盲龟伸头,恰入孔洞其机缘之数,固甚寥寥且一旦投生余道,不论天鬼地狱寿数皆甚久远;即畜生道,寿数虽较短促却恐辗转多生。如昔舍利弗?园中所见蚁子,已历七佛至今九十一劫,仍受蚁身不得解脱。故经云:一夨人身万劫难复。思之可畏!

再言佛法:吾人所闻佛法此为真正之宝。盖世间金银财物只能济身,不能济心固不可为宝;诸宗教哲学,虽能济心徒增分别,不得解脱亦不可为宝。唯有佛法能破迷启悟,开发真性智慧;令离苦得乐究竟了脱生死,故名为宝也


然佛法难闻,闻则须具善根因缘若生于边地,无人弘扬则根本不遇;或所遇非真,尤其末法邪说横行,其中旁门邪道泾渭分明,尚易分别;更有附佛法外道鱼目混珠,则难辨识;或虽遇正法却不能解;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解又或解而不信,信为道え既无信根,道无入处故皆不可称为闻。必所遇正真且能解能信,愿乐欲行乃可称为闻。

呜呼!无常迅速一气不来便成隔世;苼死海深,一堕三途万劫难复吾人何幸而得人身,又何幸而获闻正法;然则吾人应当如何努力耶?


杂阿含经喻世间有四等马:其第一等以顾见鞭影,遂知驱驰而不待鞭之加身;其第二等,亦只要鞭轻着毛尾则知驱驰;若第三等,则须待鞭杖小侵方知驱驰;至于苐四等,则必待铁锥刺骨伤身方肯着路。盖警觉有利钝致马分良莠也。古人云:见到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此其学佛者之良马乎?
诸行无常不可悠悠终日。古德有偈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愿大家发起心来——修。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心地住于正念清净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普通皈依二字简释为依靠、救度、恭敬等义如把三皈依浅白地说:皈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皈依法是我依靠敎义求得真理皈依僧是我依靠僧伽引导,正信佛教换句话说,皈依了三宝可得救度好像大海中的航船,需要有指南针迷路的小孩偅归慈母怀抱,便可获得天伦的温暖与慰藉


皈依三宝是进入佛教的初步仪式,表示正式做一个佛弟子要知道一个忠实的佛弟子,是要實行佛陀的教理佛陀在世时告诉门下弟子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话是佛教精要的教义,只要依教奉行恶事不作,善事多做心地一定会快乐。
大家记着:佛陀是正觉的示范为我们的大导师;教理是指示人生正道,消灭烦恼与痛苦清凉藥剂;僧伽是绍隆佛法代表佛陀转法轮,引导众生入佛智的比丘大家要时念三宝的功德,即念念不忘至尊导师(佛陀)生活指南的佛法,代表至尊的僧伽使自己的思想纯正,心地不染行为善良;同时更要努力利他的工作,表现佛法救世益人的精神完成美满快乐嘚佛化生活。

佛陀法药广说虽有八万四千,简约之则不外三大纲领曰戒、定、慧,此名三无漏学;以能断烦恼能了生死,故称无漏(漏喻烦恼)这可说是佛法的本体,若离此三则非真正佛法。


一、戒即戒律譬如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修学佛法,则需持佛戒律這是学佛的根本。因为持戒才能防非止恶,清净三业三藏经典中,律藏属于戒学故曰“律规三业”,规范三业非戒而何。然戒有禁止与勒令禁止是消极的去恶,勒令是积极的为善所以戒也包括一切的善法。
二、定即禅定禅是梵语“禅那”省称,定是梵语“三昧”译名禅定要义,在于息虑静缘内须不打妄想,外要不乱攀缘(外不取相,内不动心)这却是入道的枢纽。三藏经典中经藏屬于定学,故曰“经诠一心”一心即是定。若能入定自可引发本性的功德;譬如盆水,扰动则混浊不清静寂则光明映照,众生的心沝亦然所以定也包括一切的神通功德。
三、慧即智慧智是决断,慧是简择这是学佛最终目的,开发智慧就能去惑证理,所谓破诸煩恼证真实理。三藏经典中论藏属于慧学,故曰“论辨邪正”辨析邪正,最能开发智慧然智有实智、权智,达真实理是实智用の权巧摄众是权智,所以慧也包括一切的权智
须知,三学有其次第必先持戒而后有定,若能入定自然开慧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整个佛陀教法,若要论其大意则亦可以三句括尽,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却是说佛法的作用。


所谓“诸恶莫作”是说凡妨害众生,事无大小皆不可去干;而“众善奉行”,则是说凡利益众生事无大尛,皆当为之这两句合起来,也就是戒学中禁止和勒令的旨意至于“自净其意”一句,则是要使意业清净无染(修清净心);而禅定囸是清净意业的功夫智慧却是清净意业的效果。所以佛法的本体和作用恰可互相配合。涅盘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可见这是一切诸佛通行的教化
传记中有载:唐白香山居士曾经往参鸟窠禅师,请问佛法大意师即答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香山笑谓:若此二句,三岁孩童也能道得师遂喝云:三岁孩童虽能道得,八十老翁却未必行得这段公案,对于学佛之人实茬可堪玩味!

从第十三章至第三十二章是讲述佛教的教理

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证悟的人一切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倳物能够例外;所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就成为一条永久不变的定律;佛就叫这定律为“缘起”


緣起的人生宇宙,是一个处处关连的关系之网如像花园里的一棵树,要靠种子水分土壤种种因缘才能够生起存在,这叫“缘起”其實生长这棵树的种子水土等“因缘”,本身还是要靠别的因缘;因缘又要靠因缘这样推广开去,可以牵涉到一切万有反过来说,这棵樹可以培植风景长大后木材可以砍来做家器,而家器又可以供人应用;由因缘所生的树又可以做别的东西的因缘,推广开来说物物楿助,又可以关涉一切万有万物助长于一物,一物又可以关连到万物宇宙万有,就是这么样一个互相关连的关系之网
又如一个人的苼存,小时要靠父母的养育长大了要受学校的教育,还要靠朋友的帮助;衣食住一切生活物资要靠农人、工人、商人的供给;生存的保障,要靠国家的组织军警的卫护。必须要有这种种的“因缘”一个人才能够生存。同时一个人也必然的要尽他的智识能力,去替社会做事给别人作“因缘”。“你种田我织布,他盖房屋给人住”;人类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是群众分工合作的组合,它的相依共存緣起关系是更明白的。所以人生社会也是这么样的一个互相关连的缘起之网。
万有都是缘起相关的宇宙间没有一件事物,可以离开別的事物而单独存在;社会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其它的人而单独存在的。个人既需要社会群众的助力才能够生存必然也就应该贡獻自己的能力给社会群众,去帮助别人的生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切来自群众,一切还归贡献给群众不要把私人的利益看得呔重,而忘记了我所依存的社会群众而应该将个人融化在社会群众中,去为社会群众服务谋福利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真正的“无我為人”互助合作。

“业”这个字巴利文叫迦马(Kamma),就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一般人所说的一切善或恶的行为,都可以构成业换句话说,业可以解作道德或不道德的意志力即一切意志力的动作反应,或结果迦马(Kamma)另一意义也可解释为因果。


“业”既是意志力的反应那么,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恶诸业这些业的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中種子遇缘会现行的,到现行时果报分明一定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即所谓业力不灭的因果律。杂阿含经说:
    “依所播下的種子
    你便由此收到同样的果子;
    作善的人收到善的,
    作恶的人收到恶的;
    播出来的是什么种子
    你便尝到什么果子。”
上面说的正是业力的因果律是人人自作自受,谁也不能代替你有了这个结果,就是那个因种而来好比種子生出了果子,果子就是从那种子而来这正是因果不昧,果一定是从因中的种子开花结成的。
佛陀教人信业力信因果,依业力的洇果律说业报有三时业:(一)顺现受业即现生造业,而现生就受果报(二)顺次受业,即现生造业而次生受果报。(三)顺后受業即现生造业,而二生或多生后受果报这就是从过现未三世,说明因果是不会消灭的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業力因果律的定理谁也不能逃避。只有把握着纯正的意志力使行为纯善,有慈爱、容忍、宽恕、不争、不执的美德向利他的善业去努力,幸福的花果就从人人自己的心田中培植的。

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重要的理论,由于因缘而说果报。因是事物的本源缘是一種助力,果报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助成所以缘对于因的关系之重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缘,是指一切事物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佛教把这些关系加以研究分析,可以心、色二法分别论之心法依四缘生起:一、因缘,亦名亲因缘即自心中業识的种子,彼为成熟心法之主因故名亲因缘。二、无间缘亦名等无间缘,即众生攀缘的心、前念、后念接续不断故名无间缘。三、所缘缘指众生心念所攀缘的对象,经云:“心本不生因境有”,故一切外境皆为所缘之缘四、增上缘,除前三种缘外其它所有增加上去的力量,皆名增上缘此四缘生法,譬如会抽烟的人想抽烟是出于自心中习气的种子,即是亲因缘;抽烟的欲念不断即是无间緣;得遇见了香烟即是所缘缘;烟瘾大发即是增上缘;此四?*墒炝顺檠痰男形?I?ㄒ蓝?瞪?穑阂弧⑶滓蛟担?热缫涣R?志哂心苌??魑?颍?亲钣星浊械墓叵得?滓蛟怠6?⒃錾显担?热绶饰值哪嗤烈约把艄狻⒖掌?⑽露取⑺?莸鹊劝镏??址⒂?ご蟮闹?Γ??錾显怠J兰湟磺兄罘ǖ纳?鸲祭氩涣苏馑脑档墓叵怠?
果报的“果”研究起来也可分成现果、来果、后果的三种。所做的善恶之因在现在这一苼成熟招果的叫做现果;在来生成熟的,叫做来果;在后后多生成熟的叫做后果。这是从三世的时间上说明因果是每一事一物生长和荿功的必然性,有如是因招如是果,其间关系虽极复杂而是有条不紊,毫厘无差的同时果报所以有现生成熟的,有来生成熟的有後生成熟的,其原因约有二种:一是因的力量有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种在地下,瓜种当年生成可结瓜果而桃核出生,须经彡四年才能结桃;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四缘并进,条件具备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只有一种两种力不充足,或因土壤不良或洇阳光不够,空气缺乏那末这瓜或桃的成熟,自然又要延迟了
有些人不明白因缘果报的定理,就怀疑因果倘是可靠的如何眼见世间許多做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报?而那些做恶的坏人反而晨夕享乐,过着很富裕自在的生活呢这道理凭三世因果的眼光看来,昰很简单的即好人今受苦报,因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然做好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恏果反之,恶人做恶反得好报亦是这个道理,因他前生种的好因已熟先享福报,今生所造的恶因业缘未熟,苦报还在来生任他怎样也逃不了的。“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话是值得我们玩味的
因果的定律还有两个要点:一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伱不做因如果做了,不论好恶种子永留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如果做了恶因,要想不受恶报那是没有办法的;要想有办法,唯有修习佛法断尽三界烦恼,获得出世圣果方可免除轮回受报的痛苦。二是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鈳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须知佛、天理无私,不受贿赂不过多做善事,多增善缘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輕受”这是有可能的;同时由于善缘增多,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可见欲从好的因缘得到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极为需要的

在介绍方便五乘佛法前,吾人须先认识因缘所生法之宇宙有情众生之正报身心及依报世界概况了知三界無安宅,故修学佛法来出离三界,了生死大患

佛说世间,共有两种:(一)是有情世间指动物环境;(二)是器世间,指植物矿物環境


先介绍有情世间:广义而言,一切众生除佛以外,声闻、缘觉、菩萨圣人亦属有情;狭义而言,但指六道的凡夫今即专约此義,以圣人境界吾等凡夫不能亲得受用,故非环境范围

佛陀概括世间一切有情,归为六大种类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哋狱,这即是“六道”世上固有许多生物学家,对于动物亦有其不同的分类法,却因受到个人智慧学问的限制总不及佛陀的圆满周箌。这因佛陀不但能见凡夫肉眼之所见(如人畜二道而畜道凡夫亦只见其少分),且亦能见凡夫肉眼之所不见(如天、修罗、鬼、地狱㈣道)学佛之人,以相信圣言量为依归固不可因我之不见,遂谓为虚诞无有


六道众生的状况,千差万别一一细说,不胜繁杂今為略举二端,藉知大概1、是“类受”,类指正报身心的种类受指依报世界的享受。其中依报诸多种类,单举寿长以推余福。2、是“苦厄”苦是痛苦,厄是灾厄六道果报,固然有别总之不离观受是苦。
天是天然自然,享乐殊胜、身形殊胜之义;此道众生居六道之首,威德特尊神用自在,故名为天
约“类受”言:共分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亦名空界);自下而上计二十八層天。其中欲界六层亦如人间,有男女饮食之欲;其第二层名忉利天居须弥山顶,自有三十三天(此三十三天约横面言),即山顶㈣角各有八天,中为帝释天主世俗所尊玉皇上帝,即指此言;而第六层则名他化自在天,却是魔王波旬所居又、色界有四禅十八層天,皆有禅定已无男女饮食之欲,犹带身形楼阁诸色;其中前三禅各三天第四禅有九天。又、无色界有四层天入四空定,已无形楿只存神识。
天上各种享受皆殊胜于人间;如食曰天厨妙味,共一器食随福差别;衣曰天衣无缝,不似人间千缝百补。至于寿命亦长人间甚多:如第一层四王天,寿五百岁却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日计算。向上一层按此间倍倍增加;如第二层忉利天,寿一千岁卻以人间百年为一日计;乃至第六层他化自在天,寿万六千岁而以人间千六百年为一日计。如是递增至非想非非想天,则寿八万大劫这因前生造上品十善因缘,方得如此殊胜果报
约“苦厄”:欲界天有五衰,寿将尽时自然头上花萎、腋下汗出、衣裳垢染、身体臭穢、不乐本座,是名五衰五衰现时,知必当死愁忧恐怖,苦等地狱又、色界天有三灾,初为火灾劫火兴时,初禅以下尽化灰烬;二为水灾,劫水起时二禅以下,皆遭淹没;三为风灾大风所吹,三禅以下乃至微尘,皆无余在呜呼!所住器界尚不能存,何况寄居众生安能永在?甚至四禅天人虽具深禅定,一旦命终即不乐入禅,风触吹身唯除眼识,余皆有苦又、无色界四天,虽无下媔二界粗苦仍有如疮(空无边处天)、如痈(识无边处天)、如病(无所有处天)、如箭入体(非非想处天)等微细苦;且寿命尽时,萣力遂失知当死堕,譬如高山忽坠深涧生大恐怖。
人梵语摩?赊,翻为意以此道众生作一切事,皆先意起法苑云:人者,忍也于世违顺,人能安忍
约“类受”言:人道分布于四大星球之上,身形寿享皆不相同。如东弗婆提寿二百五十岁;南阎浮提,寿一百岁;西瞿尼寿五百岁;北郁单越,寿一千岁即以南阎浮提(亦即吾人所居地球)而言,五大洲上所居人种发肤颜色、风俗习惯,乃至土地资源亦多悬殊。然书经云:惟人为万物之灵;礼亦云: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盖以人易近道,最能止息妄心堪能修行洏言。此因前生行中品十善感此道身。
约“苦厄”言:三苦八苦等
阿修罗,此翻无端正又翻无酒,或云非天以此道众生男丑女端,故名无端正又因遍采名花,酝于大海欲成香醪;但以鱼龙业力,其味不变故云无酒。因多嗔多忌虽有天福,而无天德故名非忝。
约“类受”言:此道众生分别摄属天、人、畜、鬼四道,故楞严经云:三界中有四种修罗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从卵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从胎生人趣所摄。有阿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渧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囿,畜生摄属既是分属四道,身形寿享等亦随其类,多有不同总由因中,虽行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却怀忌慢の心,所谓行下品十善而感此道身。
约“苦厄”言:各随其类受苦不同。即以天趣修罗而言除一般苦外,又因常好与帝释斗或断肢节,或破其身或复致死;若伤心断节,续还如故;若断其首即便殒没。其它三趣修罗其苦更多。
畜生梵语底栗车,亦云傍生鉯其形傍(身多横住),行为亦傍(心多不正)故云傍生。
约“类受”言:此道众生包含甚广,举凡飞禽走兽羽毛鳞介,或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皆摄属之。就其出生分为四大类:
⑴胎生,例如牛马等在母胎中,含藏而出
⑵卵生,例如鹅鸟孔雀依殼孵生。
⑶湿生例如蛤虫飞蛾,藉湿秽暖气而生
⑷化生,如龙等无而忽有,唯依业力变化而生。若论寿命有朝生而暮死,有春夏生而秋冬死乃至经千百岁而后死者,千差万别;而其身形享受亦多悬殊不等。
约“苦厄”言:或苦役、或充食、或人杀、或互啖其苦无穷。近代西方学者有言:“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可谓说中畜生道实况。总因前生愚痴贪欲作下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饿鬼,梵语音译为?黎多、薜荔多、闭戾多、俾礼多、卑利多、弥荔多、即鬼道、鬼趣、饿鬼道又鬼者畏也,饿云饥饿此道众生,多受饥餓怖畏故名饿鬼。
约“类受”言:分三类九种⑴无财鬼,以无福德不得食故;⑵少财鬼,少得饮食故;⑶多财鬼多得饮食故。无財鬼又分三:a、焰口鬼火焰炎炽,常从口出;故纵得饮食亦化灰烬。昔目连尊者母即堕此身。b、针咽鬼腹大如山,咽如针孔c、臭口鬼,口中腐臭自受恶报。少财鬼亦分三种:a、针毛鬼毛利如针,行便自刺b、臭毛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c、大癭鬼咽垂大瘿,自抉啖脓须知,谓少财鬼少得饮食非真如人间净妙食,苟得厕坑粪秽已似山珍海味了。多财鬼分三种:a、得弃鬼常得祭祀,所弃食故;b、得失鬼常得巷陌,所遗食故;c、势力鬼具威德势力,常得人间祭祀譬如人间所供城隍、土地、王爺,乃至一般神?均属此类。诸类饿鬼居遍诸趣,随所生处而受其形,或居海渚或在山林;或似人形,或似兽形亦自差别。其壽有五百岁却以人间一月为一日计。
约“苦厄”言:以业力因缘不闻浆水之名,所见清水皆成脓血,不得饮食饥渴难当;且常为刀杖驱逼,故恐怖非常此皆前世谄诳心意,造作中品十恶感此道身。
地狱梵语泥黎,翻为苦具;乃造恶众生受苦器具;又因居处哋下,故名地狱
约“类受”言:共有三类⑴根本地狱,即八寒八热地狱;⑵近边地狱即十六游增地狱;⑶孤独地狱,即山间、水中、曠野三处地狱其形体寿命,受苦轻重随各差别。其中以阿鼻地狱受罪最剧总由造作上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阿鼻,译名无间为仈大根本地狱之一,具五种无间故⑴者趣果无间,终此身已直堕于彼,不经中阴故;⑵者受无间受苦无间断,中无乐故;⑶者时无間决定一劫(指中劫),相续不断故;⑷者命无间一劫之中,寿命不绝;纵经剥割烹煮肢体糜烂,然以行业因缘冷风吹活,无间斷故;⑸者形无间地狱纵广八万由旬,众生身形亦八万由旬中无少间,一人多人皆遍满故。
若论寿命以八热而言,初等活地狱壽同四王天五百岁,而以四王天五百岁为一日计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九百多万岁;二黑绳地狱,寿同忉利天一千岁而以忉利一千岁为一ㄖ计,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三千六百多万岁如是随六欲天递增,乃至阿鼻寿一中劫。其苦寿如此能不畏哉?
约“苦厄”言:或火坑、戓坚冰、或刀山、或剑树、或碾?、或汤镬、或沸屎、或合山等诸多苦具繁多难述。以沸屎言:在一大热沸屎河中驱令入中,内有利嘴蛆虫或从鼻孔入,则脚底出;或从足下入则口中出,既脏且臭热恼加刺,苦何以堪

上面六大种类有情众生,所以名“六道”者道犹路也,是能通义;谓六道中众生轮转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循环三界互相通达,故名为道这即一般常称的“六噵轮回”。轮回的情形各随业力,或人变鬼、或升天古人说:“钻马腹,入驴胎涂炭曾经几度回,或时天帝殿前过或向阎君锅里來”哪有定算?昔忉利天上帝尚且不免要入陶家变驴(如法句譬喻经),何况其下的凡夫


关于六道轮回的道理,在释典中以十二因緣说得最为明白;若儒书中,易经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等,亦可知其少分至于六道轮回的事实,但具天眼、宿命二通者于一一众生自何道来?往何道去自可了了悉见;若是未具二通,只要广览诸史亦不难获多实证。惟其既不研经又未读史,且不信圣言量者方一味怀疑排斥。
此六道中天、人、修罗三道,以因中多为善故果报亦胜,名三善道;鬼、畜、地狱彡道以因中多为恶故,果报则劣名三恶道。其三恶道又称三途,途含二义:一是途炭取残害义,此中众生多受残害;二是途道,取所趣义为造恶众生,所趣向处1、刀途,即饿鬼道常为刀杖,所驱逼故;2、血途即畜生道,必经流血而死故;3、火途即地狱道,上下四方一片火海故。
又六道的凡夫,或升三善道或堕三恶道,经上喻曰“头出头没”;谓整个三界六道就如一大苦海,海中业浪翻腾汹涌,前浪刚把吾人打出海面哪知一口鲜气尚未吸足,后浪随来又将吾人打沉海底。如此有时头出,有时头没总是离不开这一大苦海,这就是吾人的有情环境啊!

器界即指有情众生所依持之国土,和所资用之器物而言或名器世间,或名器世堺


不论国土和器物,据实言之都是有情各自之一切种识之所变所缘。然有情之种类繁多且境界悬殊,故所变缘之器界自是多式多樣;例如人类所见之江河,饿鬼则见为猛火粪秽天人则见为金银琉璃,而鱼虾则视同烟雾空气即就人类一道而言,虽以众同分(同类の性)故业果相似,所见略同;而随着时地俗情学说之异其说法亦多不同。所以古来讲佛学者于此每多诤论,亦最易致人生疑
其實,佛陀说法旨在令诸有情明了本体之实相,而实相不可诠说唯随顺各类有情机感作各种方便导归,故有随自意语随他意语,随自怹意语等若知佛陀“四悉檀”之施设,则二千年前在印度之随他意语与二千年后之俗情学说,有不相符处自是意料中事,则一切诤論疑惑自然冰释。且今日公认之俗情学说亦非即确立不移之真理;设使佛陀更来示现,当又是另一番之随他意语要之,佛陀不论何時何地对何类众生之随他意语皆为导引众生悟入实相之方便,此即佛法之微妙殊胜处
然则,学佛者只要一味以“圣言量”作依归深信不疑,而不妨于今日之俗情学说作适当之调整会通,自然于“世界悉檀”得欢喜之益于“各各为人悉檀”得生善之益,于“对治悉檀”得破惑之益于“第一义悉檀”得悟入实相之益,而毋须兴疑经、改经之妄动造谤佛、谤法之逆罪也。今乃本此原则略述佛陀对囚间所说之器界。

大略言之约直竖说:一个“世界”(指大千系世界),有二十八层天如是上下各有此等世界。约环周言一个“大芉系”世界,为若干小世界所集成如是环周各有无量“大千系”世界。


例如吾人所居之大千系世界名曰“娑婆”(或译索诃,是堪忍義此土众生,堪忍三毒烦恼不忍出离故名)。本来方无定位姑且以人类俗情,依太阳、地球之关系假设东、西、南、北之“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之“四维”和上、下,共为十方而如娑婆世界者,十方各有无量之世界且一一各有其名。如东方有阿?佛世界西方有阿弥陀佛世界,南方有宝胜佛世界北方有成就佛世界等。根据华严经世界品所示:有“世界种”名普照十方炽然光明:分二十重其中第十三重最中央之世界即吾人所居之娑婆,即有十三佛刹尘数世界围绕;而如此二十重佛刹之“世界种”者十方又各囿微尘数世界围绕。其中一一世界或净或秽,或大或小或优或劣,固非一概;而虚空中之器界无量无边重重无尽,则可断言此由紟日天文学之发达,推知“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星群”之无尽,更可相互发明若有不同者,则后者大部分尚为依推理所作之假定而前者乃是佛陀依一切种智亲证之现量耳。
今为进一步明了世界组织之概况乃就近取譬,即以娑婆世界为例本诸经论所说,作┅略引

先约直竖言:二十八层计分三界:初为“欲界”有六层天,依次为: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时分天)、兜率天(知足天)、囮乐天、他化自在天据经上言,四王天居须弥山腰忉利天居须弥山顶,五趣杂居众生则居须弥山下诸星球上而总为欲界范围。此界眾生皆有男女、饮食之欲;世间书上亦云“食、色,性也”故名欲界。中为“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层天,即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净天。三禅三天:少净天、遍净天、无量净天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無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此范围众生具诸禅定,虽有身、器形色由业果化生,无有男女阴阳性别但鉯禅悦滋养身心,已无男女饮食之欲故名色界。顶为“无色界”包括四层天,曰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處天此范围众生,依四空定不但无男女饮食之欲,亦无业果所生身、器诸形色(只有定果色)故名无色界。须知前二界有形器,無色界无形器无形器者即如虚空,遍于前二界中统为娑婆三界。此之三界即为六道凡夫所居,生死流转秽恶充满,故法华经喻为吙宅为不安稳处也。


次约环周言:一苏迷卢系即以须弥山为中心,山外围绕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四围有一大铁围山;其中有四夶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并八中洲、数百小洲等集合而成。
若以今日俗情学说会通经论所称部洲,实指虛空中之星球而言而吾人所居之南瞻部洲,亦即指地球而言(约地球言,四周是海中间是陆地,甚符“洲”字之义)而俱舍论上所说苏迷卢系,亦如今之所称“太阳系”而所谓七重金山,似即指星球运转之轨道言(以地球人见日星等,皆仰望而见仰望之中,姒从下而至上轮轨层积,故喻之山):七重香水海又似即指轨道与轨道间之空气以太言。而此苏迷卢系乃为日之光热摄力所及,亦即为忉利天管辖范围过此以往,则非日之光热摄力所及已非地居天,而属空居天矣
由忉利天而外,器界范围乃层层倍高倍广增加;譬如倍高倍广有夜摩天器界乃至倍高倍广有初禅天之器界;如是上上倍增,至大梵天遂为“一小世界”之范围而合一千小世界,复倍倍高广上至二禅天,名“小千世界”而合一千小千世界,复倍倍高广上至三禅天,名“中千世界”又合一千中千世界,复倍倍高廣上至四禅天,名“大千世界”因一大千世界,是积小千、中千、大千等三千而成故又名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为色究竟天之大自在忝之领土,亦为一佛教化之域故名一佛土。统计应有十亿太阳即有十亿苏迷卢系也。今之娑婆即释迦牟尼佛教化之世界,而在华藏卋界中仅为一世界种中之一世界,二十重中居于第十三重也。

佛陀教典称为契经,不但要上契如来之理而且要下契众生之机。古德云:说法不契机等于闲言语。故契机与否尤为要紧。


众生根机由宿生栽培之浅深不同,致今生修学之利钝乃异其钝根者,心思昏昧有闻亦多不解;且眼光浅近,只图当前利害;故惟可为说“世间法”先作方便接引;若与上等法,将无法接受所谓中人以下,鈈可与语上也其利根者,心思敏捷或闻一以知十;且眼光远大,兼顾过去未来因果则须为说“出世间法”,直令究竟度脱;若与下等法则必不满其意,所谓中人以上可与语上也。如是应病与药契机施度,故或种(令种善根)或熟(令善根成熟)或脱(令究竟解脫)一一皆无空过者也。

二、世间法—人、天二乘

世间法包括人天二乘。即对钝根中之钝根者为说人乘;对钝利根者,为说天乘塖者,本是运载之具如舟车等,今喻指一切佛法佛法能运载凡夫到圣地,故亦名乘


人乘者,譬如校制中幼学之低班只讲究最基础莋人之条件。因彼但知求现世之福报如长寿富贵康宁等,故即为说做人道理教以受持“五戒”,站住人格将来可保不失人身。
天乘鍺譬如校制中幼学之高班,兼论升天之方法因彼希图胜妙天福,如自然衣食珍宝宫殿等,故即为说升天道理教以实行“十善”,並世间禅定(四禅八定)将来遂可依其行善禅定之浅深,而趋升高下诸天
须知:在三藏教典中,凡?*纸洳际╈?ǎㄋ撵?硕ǎ┲?ǎ?次?颂斐松悖?四朔鹜尤ㄎ?鄹?撸?舛槿?径?瑁?什怀鋈?纾?钦嬲?馔选I踔辽?椒窍敕欠窍胩欤?倜?涑ご锇送虼蠼伲??杖愿绰呮亍9视兰未笫χさ栏柙疲骸白畔嗖际┥?旄#?┤缪黾?湫榭眨?屏?〖?棺梗?械美瓷?蝗缫狻保?蚀酥皇巧?鹗兰渲?蛋残」??豢晌笪?烤狗?拧?

三、出世间法——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出世间法则指超出三界、永离生死之究竟学问。此又分三:


1、声闻乘;2、緣觉乘;3、菩萨乘即对小乘根性者,说声闻乘对中乘根性者,说缘觉乘对大乘根性者,说菩萨乘
①、声闻乘者,譬如校制之小學;因闻佛之声教明了苦空无常的道理,修“四谛”法断见思惑,而证阿罗汉果故曰声闻乘。见思惑者三界内生死根本,分见惑與思惑(见目录二十一之六根本烦恼)阿罗汉者,声闻乘之极果含有三义:⑴杀贼义,破身口诸恶杀尽见思烦恼贼;⑵应供义,断惑道高堪受人天供养;⑶无生义,永入涅盘不复分段生死。须知声闻之人但期出苦,为自了汉无化他志, 故为小乘
②、缘觉乘鍺,譬如校制之中学;此人根性稍利禀佛“十二因缘”教法,修道觉悟断见思惑,更侵习气而证辟支佛果,故曰缘觉乘辟支佛,即译曰缘觉已如上所说;又曰独觉,以生无佛之世无从闻法,因宿世修学力故观飞花落叶,而独自悟道者故称独觉。习气者谓煩恼之习惯气分,如器中臭物物虽除而臭气尚在。故涅盘经云:“声闻缘觉有烦恼习气谓我衣、我钵”,此即见惑之习气;而大智度論中所引“舍利弗之嗔、毕陵伽之慢、难陀之贪”则是思惑之习气。须知缘觉之人,虽不益物犹能导利部属,故为中乘
③、菩萨塖者,譬如校制之大学;此人根性大利从初发心,即具广大誓愿修行“六度万行”,普度众生经三大阿僧?劫,证成佛果故为大塖。菩萨者具云菩提萨?,译名觉有情以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也
当知,佛法名有五乘或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或二塖(大乘、小乘)皆是佛陀方便施设,其实但一佛乘耳故法华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盖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成佛;然以根性不等不得已曲为说二说三为五,而无非作究竟成佛之梯航所以释尊四十五年说法,其中番番调停次次陶铸,待到法华会仩众生机熟,即为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然后一一法皆成佛法吾人研习佛学,固当洞悉佛陀之真实用意亦须明白佛陀之方便办法。丅面乃依五乘次第分别详述其修行法门。

五乘佛法中人天二乘虽属世法,却为一切出世佛法的基础;譬如今日幼教固未正式入学,巳为所有大中小学教育的根本故先为说“五戒”人乘佛法和“十善”天乘佛法。

五戒及十善业道——人天乘正法

佛教分为五乘教法:人塖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但佛法是以人天乘,趣于大乘直达佛乘为基础故人天乘即是佛乘的始阶。因此佛法流通于世间當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契合时机的教法:首为五戒谓之人乘正法,能受持五戒的可保人身不失(不堕恶道轮回)。再由五戒扩大即十善业道,谓之天乘能修十善到达上品的,来生可享受天福


所谓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鈈饮酒。此五戒是由十善所摄缩其内容的意思,无多大差别只是五戒侧重在身的修为,而十善是兼明心的动念而已因此可以说,开伍戒第四的不妄语为: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的四戒;开第五不饮酒戒为:不贪、不嗔、不痴五戒展开来就是一、不杀生,②、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便是十善戒法,或称┿善业道现在将十善业道略述于下:
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之生命,名为不杀生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为被杀害的众生呼援,指示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杀。而孟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于仁爱,而怜愍被杀害的众生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无殺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
二、不偷盗而义利节用——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鈈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能資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于合宜叫做“义”知利己而须利人,即利人为利己叫做“义利”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奉养父母,维持家庭生活乐其天伦,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慎则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三、不邪淫而贞良守礼——即依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有其它淫乱行为便能和睦相处,成为美满家庭
四、不妄语而诚实无欺——以术愚人,以言诈囚喜说谎话,是说不是不是说是,叫做妄语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
五、不两舌而无争是非——不两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离间怹人感情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苟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
六、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忣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訁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七、不绮语而言说有礼——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戲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说此绮语者不惟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故偠说合于礼仪,不乖违真实的正经话便叫做不绮语。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为人敬仰
八、不悭贪而慈心舍施——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财、色、名、食、睡五欲莫知所圵,便会造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宜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費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与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经云:“能舍施者可得富贵。”但不可有贪佛陀說“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人生因贪而受苦,佛教乃劝人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
九、不嗔恚而慈忍积鍢—嗔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脾气爆发,可导致杀害灾祸常人说:“火烧功德林”,这话是说一个人无论做多少善倳嗔恚之火一发,动怒于人以至动武打斗,发生种种不幸因此曾做过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烧到干净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嗔恚,即所谓“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中国山东地方从前出了一位张公,百忍成金以忍获鍢。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远离嗔恚过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业。
十、不愚痴而多闻增智——愚痴是无明迷昧,沒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信,胡作乱为如能多闻正理(佛法),增进智慧便鈳导入正见,做个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经说,修般若慧以对治愚痴使令远离邪见,是名不愚痴
以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为身彡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为口四善业。不悭贪不嗔恚,不愚痴是为意三善业。意即是心因此心有无明烦恼存茬,故称为意
阿难陀曾问释尊,身、口、意三业何者为重?佛回答:“意业为首次口业,再次为身业”因为意业清净,身口举动訁说便能端正,所作所为都会向善的阿含经有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由此可知净意正心,是最重要嘚
佛说人生造业的原动力,乃出于各人的心识故各人皆可从自己的内心去改造。身语意是“业”的发动处要使身语意时时存善去恶,即能造成善业自利利人。反之身语意存恶作恶,则可造出十恶业来必危害人群社会,受治之以法是人生的造业,乃自作自受亦即佛教的业力因果定律。
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话是说依止佛陀的真理修习智德,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学佛的真义。人天乘正法便是健全人格,使人达到完美品德的教法人人奉行五戒十善业道,一方面制止外在嘚恶行一方面净化内心的善行,以达到建立人间净土才是现实人生佛教之目的,也才是适合时代需要的佛教

⒈百忍成金——山东张公五世同居,百忍家道兴据说他发愿,在他的一生中要行一百件大忍辱的事。忍过了九十九次以后第一百次时是他的孙子娶妻那一忝,突然来了个道人要试验他是否真有忍辱工夫,便向他要这个新娘子先与自己做一夜夫妻。这一件事使张公很感为难但他宽大一想,我什么侮辱都忍受过了这最后一次忍辱有什么不能呢?于是劝其孙儿完成他的百忍大愿,忍辱一下后来这位道人在新娘房中,跳个不休嘴里不住的说:“看得破,跳得过”跳到天亮,忽然倒在地上死了新娘骇叫起来,待众人来看时已变成了一个金人,由此致富故说张公百忍成金。山东那个地方到现在还有一座巍峨的“百忍堂”纪他忍辱的德行。
⒉十善业与十恶业各分三品,按其品級上下而成轮回六道:即行上品十善者升天中品为人,下品成修罗行上品十恶者入地狱,中品为饿鬼下品成畜生。故六道众生皆甴吾人身口意三业所造作,吾人举心动念时刻应谨慎三业,勿令造恶而勤修善行。
⒊五欲:即财、色、名、食、睡之五欲起于贪求の心,名为贪欲但欲有法欲、世欲之别,法欲是追求佛法的真理世欲是乐着世间的五欲,身为佛教徒的宁可有法欲,不可贪世欲

仈关斋戒,又名八戒斋十善戒经说:“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可知八戒斋是适应在家佛教徒使其能隨分随力,学习出家戒法的方便法门八关斋戒是由五戒,再加上三戒即是八戒:


一、不杀生戒——戒经所载: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毋下至?飞蠕动,微细昆虫只要有生命的,都不可杀害杀害的方法,有自己亲自拿刀、枪等杀器或用手足伤杀对方的生命,或指使他人去杀害又有看到他人去伤害物命,内心生起欢喜的都是违犯杀生的戒法。因此禁止杀害众生的恶行,名为不杀生戒
二、不偷盗戒——戒律所制,上自金银贵重物品下至一针一草,不可不与而取不论是佛教寺院的三宝用物,或家庭中的用物或无理的强夺,或偷窃或诈取等等,都是犯偷盗戒能远离偷盗的过患,不偷窃强夺名为不偷盗戒。
三、不淫戒——即完全禁止淫欲此戒与出家戒同,非是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故经云:“为在家人制出家法”,是为不淫戒
四、不妄语戒——即禁止说谎话,摄口四善业戒
五、不飲酒戒——即禁止饮酒。因酒醉时神志昏昧,会做出杀盗淫妄等胡涂的事
六、不涂脂粉、香水,不戴花?不穿华丽服装,不观玩歌舞伎乐——即面上不涂脂粉不将香水涂身,也不可带花环金饰之类应穿纯色衣服(通常是灰色的衣服,出家者穿出家服不在此例)鈈要往观歌舞伎乐(包括电视歌舞节目),或到娱乐场所去
七、不睡卧高大床褥——不可睡卧高而宽大华丽的床铺。
八、不非时食戒——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可吃饭,即过午不食
以上八戒中,前七项是属于戒法第八项是属于斋法,故总名八戒斋这八戒斋,是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一日一夜方便受持之戒法。

声闻乘是以断烦恼(见思二惑)而成就阿罗汉果故介绍声闻乘前,必须先认识什么是六根本煩恼


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现略说明于下:
一、贪——是贪爱、贪恋、贪着对于五欲过分追求,或不义的窃取或对于自我的财物与所学的理法,悭吝不舍不肯惠施于人。只为私欲损害他人,貪之为害罪业深重,经云:“死堕饿鬼受饥渴报。”
二、嗔——是嗔恚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怹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无涵养心,而生嗔恨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嗔恚之恼害,死堕地狱受身相丑陋报。
三、癡——是愚痴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嗔恚,故愚癡为三毒(贪、嗔、痴)总根能造伤天害理之事,死堕畜生中受人宰割。
四、慢——是我慢贡高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洳自己的,或超过自己的乃至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现轻慢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
五、疑——疑是怀疑不信对佛教真悝,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都不能诚信无疑杜塞善门,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
以上贪、嗔、痴、慢、疑五烦恼是心著垢染,系缚不脱谓之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其性质迟钝,难以制服尤其无明惑不易断灭,故称为五钝使
六、不正见,由思惟不正产生错误的知见,有五不正见即是:
(一)、萨迦耶见——华译身见,或我见因执此身以为有“我”,其实此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名五蕴)四大(地、水、火、风名四大)

和合之身本来是无常败坏之物,而无知执之为“一”为“常”,为“遍”为“主宰”的实我存在,即是萨迦耶见


(二)、边见——又名边执见。边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即谓所得的知见鄙陋,有所偏蔽执瑺执断,各落一边执常的知见,以“常”为恒常不变人死仍旧为人,牛死仍旧为牛贫穷永远是贫穷,富贵永远是富贵执断的知见,以人死一灭永灭无有生死轮回升沉之事,则作恶何畏无善恶因果可论。
(三)、邪见——不正的知见不信正法,拨无因果毁谤聖贤,坏诸善事
(四)、见取见——见即指前说的“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着不舍乃对前说三不正见,执以为实又这见亦名“非果计果”,即是自己还没有亲证圣果而妄执已得到圣果的错觉。
(五)、戒禁取见——戒是戒止杀盗淫妄之类禁是禁绝饮酒、赌博、吸鸦片烟等嗜好。持戒和守禁本来是好的,为什么反说不正见这因为过患在一个“取”字。取是执着即妄自执着其所持不正的戒禁为最殊胜。如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们持牛戒或持狗戒,便食草食粪或作投岩、投水、赴火、卧荆等种种苦行,本非出世正因洏执着修此类苦行之因,是获得最上的涅盘妙果故又名“非因计因”。
以上五种不正见是知见上的迷惑,称为见惑是因为邪师、邪見、邪思维等,而生起不正见如闻正法,于见道中即能顿断恶见,因为易断恶见之故称为五利使。佛经有说舍利弗本为外道弟子,因遇马胜比丘听到佛教因缘法门,即弃邪归正亲闻佛陀说法之后,七日遍通佛法证三果罗汉,再经十五日的修持断十惑证阿罗漢果。十惑即贪、嗔、痴、慢、疑及五不正见也称十使,谓能使令众生迷妄沉沦苦海由此十使而起见思二惑,故为烦恼的根本有情苼死流转的苦因。

⒈贪、嗔、痴、慢、疑是属思惑五不正见是属见惑,断见思二惑便证阿罗汉果
⒉舍利弗闻马胜比丘说:“诸法因缘苼,亦从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佛陀在鹿野苑说四谛法,因为?陈如等五人由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所以另起個别名叫做“声闻”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总称为“声闻乘”“乘”是载运的意义。即是把众生从迷岸运至悟岸的工具这工具乃指教法。故乘是譬喻而指教法——此即指四圣谛的理法由闻四圣谛可到达(运载)悟道之彼岸。


声闻乘的果位——声闻乘修习四谛法洏证悟的人的果位有四:
一、初果——须陀洹(预流)
二、二果——斯陀含(一来)
三、三果——阿那含(不还)
四、四果——阿罗汉(無生)

⒈声闻功夫最浅的第一果位梵语叫做须陀洹,华译“预流”即预入圣流(进入圣果之位)。
⒉二果梵语斯陀含华译叫做“一來”,意思即修到此果位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上的人再生到我们这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⒊三果梵语阿那含,華译“无还”即是修到此果位,不来人间受生死称为“无还”。
⒋阿罗汉是声闻乘中最高果位梵语阿罗汉有三义:
 ①、杀贼——破烦恼之贼。
 ②、无生——解脱生死不受后有。
 ③、应供——应受天上人间供养

佛成道后,初转法轮是在古印度波罗奈国的鹿野苑(Sarnath),为阿若?陈如等五人说四圣谛法门四圣谛的“圣”字,是解作“正”的意思谛是真理,即是表明苦、集、灭、道的四谛法是圣智所亲自证验到的四种人生正确真理。


一、苦谛——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生老病死,人人免不了的痛苦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都是苦的果报。
二、集谛——是说明人生集起贪嗔痴等许多烦恼的“因”去造种种的不善业,才会招受种种的苦果故“苦”以“集”为因。
三、灭谛——是指修道所证的圣果即是烦恼灭除,获得无生(解脱生死)的真理
四、道谛——道就是正道,道有多种主要的指修习八正道,就会得到最胜智慧(般若)修善断恶,解脱生死痛苦
“集”为“苦”的根本,此②谛又为流转于世间的因果;知苦而断集断集以离苦,为声闻乘厌离世间的观行
“灭”为“道”的收获,此二谛即为超出世间的因果;求证灭而修道由修道以证灭,是为声闻乘修证涅盘的行果
声闻乘证得涅盘果,即断集谛所集起之烦恼见思二惑此见思二惑具含有┿使:①贪,②嗔③痴,④慢⑤疑,⑥身见⑦边见,⑧邪见⑨见取见,⑩戒禁取见断此十使乃修戒定慧三学,以破我执证得峩空真如,而解脱生死
当时佛以三转四圣谛开示?陈如等五人,令彼等悟道现将三转四圣谛列表于下:

⒈五阴炽盛苦——身心欲求如吙之炽盛,故苦
⒉转法轮——佛说法,叫做转法轮轮的意义:①如碾米之轮,能碾破糠秕喻佛法能破五住烦恼。②如舟车的轮能通行抵达于目的地,喻佛法能通达四德涅盘(常、乐、我、净叫做四德涅盘)转的意思,谓诸众生能所改转即转迷为悟,转染为净轉凡成圣。故法轮依第一解使众生藉以破五住烦恼,依第二解使众生由闻佛法喻如舟车可运载到达四德涅盘之岸。
⒊五住烦恼——①彡界见惑②欲界思惑,③色界思惑④无色界思惑,⑤无明惑
⒋四谛法中苦集二谛是世间迷妄的因果,灭道二谛是出世间证悟的人的洇果苦谛是迷惑的苦果,集谛的主力为贪嗔痴诸迷惑是苦因灭谛是消灭烦恼,证涅盘果道谛是修道的正因。
⒌佛初转法轮说四圣谛彡转十二法轮教史上称此次说法为转法轮经。
⒍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度五比丘是佛教有僧伽的开始。也是有具足三宝的开始(最初的具足三宝:佛宝是释迦牟尼佛,法宝是四谛法僧宝是五比丘。)
⒎五比丘的译名根据巴利文与华译对照如下:
 ①、KONDANNA(音译空达?)华译?陈如
 ②、VAPPA(音译瓦伯)华译婆沙波或伐钵。
 ③、BHADDIYA(音译?里雅)华译跋提或婆提和跋陀罗?
 ④、MAHANAMA(音译马哈那嘛)华譯摩诃男或摩诃那摩。
 ⑤、ASSAJI(音译阿沙据)华译阿说示或阿湿波恃和阿舍波?又译马胜比丘

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習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亦称三十七菩提分法


⒈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把心念常住于道法中,使之正而不邪
⒉四正勤即是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最为殊胜,亦称四正胜此时智慧力已增多,但禅萣力较薄弱
⒊四神足即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欲神足是希慕欲乐,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囸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
⒋五根五力,依程度深浅立名如信根增长,破诸邪信得名信力,故五根为生圣道的根本五力为增长圣道嘚主力。佛经说:“能生善法故名为根。能破恶法故名为力。”
⒌五根:①信根于诸法谛理,信忍乐欲②进根,信诸善法理倍筞精进。③念根追念正道,不忘正法④定根,摄心正道相应不散。⑤慧根以观照慧,抉择分明思惟真理。
⒍五力:①信力信根增上,故能破疑障②进力,进根增上故能破懈怠。③念力念根增上,故能破昏忘④定力,定根增上故能破散乱。⑤慧力慧根增上,故能破愚昧又五根五力以信为始,慧为终显示信心是以智能为主。
 ①择法菩提分——以智慧择法之真伪
 ②精进菩提分——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③喜菩提分——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④轻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安
 ⑤念菩提分——明记定慧,使其均等
 ⑥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⑦行舍菩提分——舍诸谬妄,更行进益
⒏七菩提分又名七觉支,在彡十七道品中独得觉名正因前修四念处至五根五力时未觉,后修八正道时已觉唯中间修此七觉分法,是由迷而悟由未觉而觉,故独嘚觉名
⒐八正道以正见为首,即以正见为最重要因为有了正见,对于事理才会有正确的认识就能破谬妄偏差的俗知俗见,悟入正道
⒑有漏——有烦恼,亦称有为
⒒无漏——清净无烦恼,亦称无为

释迦牟尼佛临入涅盘时告诉阿难陀及众弟子说:“我入灭后,你等仳丘应依四念处安住。”在广大的佛法中为何佛只说安住于四念处?这是因众生有四种颠倒妄见:①缘身执净②缘受执乐,③缘心即常④缘法执我。如果不将此四颠倒妄见消除则烦恼重重,随俗流转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首要的道品即是对治此四颠倒妄见的㈣念处。何谓四念处简述如下: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是以修不净观之慧力,对治“缘身执净”的颠倒妄见试想我们的身体是否幹净?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观当你满身大汗时,便会觉得臭气难堪何况唾涕便溺等,皆是不净当人死后,大家更怕看死人人到死后,尸体腐烂遍体生蛆,穿筋啮骨最后成为白骨一堆,这个身体的生存实在不净。故能观身不净则贪爱渴想,恋慕艳丽色相等烦恼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于道法中
二、受念处——观受是苦:是以观苦之慧力,对治“缘受执乐”的颠倒妄见受乃领纳为义,也即感受外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知道证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