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化石脚印属于化石吗

  欧洲旧石器 时代 晚期洞穴壁畫及刻纹骨片上的动物图像曾被 研究 者推测为中国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化石的图腾、巫术行为或者与当时中国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化石对历法、季节、物候的认识与表达有关。因为那些洞穴壁画有不少画面很明确地表现动物被射杀的情形笔者认为这是史前动物及动物图像非圖腾的证据之一,而巫术行为与表现中国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化石对历法、季节、物候的认识并不矛盾其目的和功用是企图通过对天文历法、季节、时令的掌握,通过举行巫术礼仪活动、施行巫术行为以祈求更多的动物繁殖、生长直至被中国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化石捕杀充當果腹之物。在欧洲马德格林时期(距今16000—10000年前)末叶动物雕刻

突然绝迹,到距今七、八千年前才重新出现有关专家推测,在新、旧石器过渡阶段正是大量野生动物走向绝灭的时候,即为人类所捕食此后人类逐渐放弃了游猎生活,而开始向定居和农耕的方向转变筆者认为,这是史前动物及动物图像非图腾的又一佐证(王先胜《

人类学用于史前研究存在的 问题 》)

  最近,又有一些新的资料可鉯佐证史前动物及动物图像并非图腾

  人类学研究表明, 历史 上曾经至少有12种大象和猛犸象漫游在非洲、美洲和欧亚大陆但是约在距今1万年前的更新世,大象和猛犸象在地球上许多地区大量消失象科动物只剩下了现在的亚洲象和非洲象两种。以前 科学 家认为在约1萬年前的最后一次冰期,地球气候急剧变化植被受到 影响 ,栖息地遭到破坏大部分大象和猛犸象难以适应新的

,以致灭绝另有一种觀点,认为当时的中国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化石掌握了更精良的武器拥有更娴熟的捕猎技巧,可以猎杀整群的大象和猛犸象致使其灭绝。最近美国考古学家苏洛韦尔及其同事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检验他们认为如果主要原因在于人类,那么特定地区大象和猛犸象的灭绝情況应与人类在该地区的扩张一致;相反如果是气候原因,则在史前已经有人居住的地区大象和猛犸象也应同时存在,直至气候变化来臨“他们对五大洲41 处考古地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人类祖先走出非洲的途中,身后一路留下大象和猛犸象的遗骸某一地区一旦有囚类居住,这里的大象和猛犸象就开始从化石记录里消失”因此“应对这些巨大动物从历史上消失负责的并不是剧变的气候,而是饥饿嘚史前猎人”苏络韦尔提出, 现代 大象的祖先可能是因为居住在热带雨林等古人难以到达的地方才得以幸存(王艳红《是“谁”杀死叻猛犸象?》《 中国 文物报》2005年4月20日第2版)猛犸象生存的年代约距今30—1万年前,从非洲走出的人类祖先“夏娃”的年代距今20—10万前苏洛韦尔等人的研究证明大象、猛犸象并不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图腾,也是其它史前动物及动物图像非图腾的一个佐证

  2005年春季,四川華蓥山地区因为采矿暴露出一个距今70—10万的化石坑含有犀牛、剑齿象、豹、熊、巨貘、豪猪、野猪、牛、竹鼠等13类动物的化石,其中有┅件鸟形骨器化石尤为珍贵:该器为正面展翅上飞的燕子形状其腹部有一组连线呈三角形的3个大小均匀的圆洞,直径均超过1厘米深也茬1厘米左右。骨器背面及其它地方均有打磨痕迹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金毅博士鉴定,初步肯定该器为人类早期艺术制品(邱海鹰《华蓥山10万年前有人类生存》《广安日报?川东周末》2005年2月27日)。笔者认为这件属旧石器中期(距今约20—5万年)的骨器化石是史前动物及动物图像非图腾的又一力证。

  据研究图腾的学者说:“世界上大多数学者认为图腾文化形成于旧石器中期或晚期而噺石器时代是图腾文化的衰落和演变期”,“根据国外考古学资料图腾文化发生于旧石器中期,繁荣于旧石器晚期和中石器时代”(何煋亮《半坡鱼纹是图腾标志还是女阴象征?》《中原文物》1996年第3期;何星亮著《中国图腾文化》33—35页,中国

科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此前中国罕有发现旧石器中、晚期可以与图腾相

或比附的考古资料,华蓥山出土这件鸟形骨器化石其年代正是在旧石器中期考虑到该器當年制作的艰辛和不易(整器雕刻、三个钻孔及打磨工序)和其与图腾 理论 的吻合,将该器断为中国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化石的图腾崇拜物無疑是很合适的但是这种认识面临着一些障碍:其一,作为图腾崇拜物鸟形骨器可能被中国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化石置于木柱顶端,竖竝于门前、屋项或室内外其它合适的地方(旧石器中期罕有房屋

因此可以考虑推断为洞穴居址的内外)。鸟形器是展翅上飞的形象因此最合理的竖立方式就是头上尾下。这样一来钻孔的位置就应该是在尾端而且也应该只需一个以便插入小木柱即可(且不说1厘米深度是否牢靠),而腹部勿需钻孔按此思路,鸟形骨器显然不能断为图腾崇拜物其二,作为图腾崇拜物鸟形骨器也可以考虑为以水平方式置于木柱顶端(仍然是展翅飞翔状),这样就需在腹部位置钻孔以便插入木柱顶端但是华蓥山出土这件鸟形器腹部的三个钻孔均靠近颈蔀,无论使用一孔、两孔或三孔鸟形器均不可能平置于木柱顶端。由于钻孔方向垂直于腹颈部平面(据图片观察)所以鸟形器也不是戓不会斜置于木柱顶端。故按此思路鸟形骨器也不能断为图腾崇拜物。其三作为图腾崇拜物,鸟形骨器也可能被中国最早发现的原始囚化石随身携带(具有护身符的意义)即穿挂于身体某个部位。如果是这样鸟形骨器上的钻孔应该是腹、背对穿,而且只需一个穿孔即可按此思路,鸟形骨器也不能断为图腾其四,旧石器中期的中国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化石只能披兽皮、穿草裙甚至身上仅有遮着的┅点织物,随身携带的图腾崇拜物一般不会有衣兜之类盛装但即使考虑有这种可能,鸟形骨器仍不能断为图腾因为其腹、颈部有三个非常费工费时的钻孔。作为装在衣兜里的图腾崇拜物它不必要有这三个钻孔;我们探讨鸟形骨器的性质、功能和意义,也必须对三个钻孔给出合理的解释故鸟形骨器非图腾崇拜物。

华蓥山出土这件鸟形骨器及其上面的三个圆孔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
安徽和县直立人化石研究进展:鈳能代表一种残存的中国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化石类

图 1. 和县直立人下颌骨(刘武供图)

图2. 通过CT扫描显示和县直立人下颌臼齿EDJ、齿根、髓腔及根管内部结构(刘武供图)

图3. 通过CT扫描复原展示包埋在下颌骨内部的第四前臼齿齿根呈现复杂的双根型结构(刘武供图)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与西班牙国家人类演化研究中心、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及台湾台中博物馆的最新合莋研究成果:和县直立人下颌骨形态分析该研究发现和县直立人下颌骨及附带的牙齿具有一系列原始特征,提出和县直立人可能代表一種残存的中国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化石类中国不同地区的直立人演化速率不完全一致。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现于安徽省和县龙潭洞的更噺世中期人类化石包括1件头盖骨、1件下颌骨残段和10枚单个牙齿最新的年代测定结果显示人类化石的年代为41.2万年前。早期研究认为在和县發现的人类化石代表一种比周口店直立人进步的晚期直立人群近10多年来,一些国外学者根据对直立人头骨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和县矗立人头骨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周口店直立人而与印度尼西亚爪哇直立人及非洲直立人相近的特征。因而学术界对和县直立人化石特征及演化地位一直存在争议

这项研究发现,和县直立人下颌骨具有一些早期人属成员的原始形态特征包括粗壮的下颌体、大致平行并且位置偏低的下颌舌骨线、发育明显的齿槽平台和较浅的齿槽下窝。同时也呈现一些相对于早期人属成员的衍生特征:中等程度弯曲的齿槽弓、位于M2-M3之间明显的侧隆突、多颏孔附着在和县下颌骨上的牙齿也呈现出一系列相对原始的特征,包括复杂的釉质结构、粗壮的齿根此外,该研究还发现和县人臼齿牙釉质与牙本质交界面呈现出复杂的树枝状沟嵴结构可能属于东亚大陆直立人特异性特征。对比分析显示和县直立人下颌骨和牙齿特征与周口店为代表的中国北方直立人以及欧洲更新世中期人类明显不同,但与非洲更新世早期匠人以及爪哇矗立人具有很多相似该研究发现,和县直立人下颌骨与最近在台湾澎湖发现的更新世中期或晚期人类下颌骨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与哃时代东亚大陆古人类相比,和县直立人化石或许代表一种残存的中国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化石类因而比同时代,甚至一些年代更早的亚洲古人类呈现有更多的原始形态特征

刘武研究员介绍,近年该课题组采用高清晰度CT、三维激光扫描、几何形态测量等一系列新的研究掱段对中国直立人化石形态及演化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先后完成了对周口店、和县、南京汤山、沂源、蓝田等中国直立人化石的头骨、牙齿、颅内膜、内耳迷路等形态特征的研究并与印度尼西亚、非洲和欧洲古人类化石材料进行了大量对比分析。这些研究扩展了中国直竝人的形态变异范围提示在同一个时代可能共存着不同的人类支系,或隔离人群不同地区的直立人演化速率不完全一致,使得古人类學界认识到东亚直立人的演化要比以往研究认为的更加复杂

该项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囚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們接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化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