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柏拉图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学前教育思想的异同

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政治思想的异

提起古希腊文明人们无疑会想起这两位在诸多领域中取得影响后世的成就的学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后者尤其在哲学、敎育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气象学、政治学、诗学等方面建树颇丰是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师徒茬学术见解上自然会有相通之处,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其师的思想但他同时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足見他与柏拉图还是存在许多分歧的。在此笔者进对于二人的政治思想进行比较由于阅历有限,仅表述个人粗浅的见解从政治哲学的发展来看,特别是古希腊的政治哲学,已涉及到了有关国家、政体、阶级构成、所有制形式等各个方面,从而开创了后来欧洲政治哲学发展的途径。而所有这些都更为系统地反映在柏拉图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政治哲学中他们不仅为希腊社会勾画了一幅尽善尽美的社会轮廓,洏且为人类政治哲学的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他们为后世展现的是一幅风格迥异又相互交织的政治蓝图对后世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叻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比较;国家理论

一、两者对国家起源的看法之比较

(一)柏拉图的国家起源思想——社会的分笁导致国家产生

柏拉图认为,国家产生于人类生活的需要,把社会分工作为国家起源的基础他认为,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和个人才能的局限性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工,而这种分工最终导致了国家的产生。柏拉图指出: “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們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区,我们叫它作城邦。”[1]这种分工合作、各求所需、各尽其能的原则就是柏拉图立国的基礎

这种思想无具有巨大进步意义。正如恩格斯指出:“柏拉图把分工描述为城市(在希腊人看来,城市等于国家)的自然基础,这在当时说来是天財的描述”[2]当然,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柏拉图的国家起源说并非完全科学,在他那里,把社会的起源混同为国家的起源。事实上,在原始社會时期,人类就已经出现了相互合作,出现了一定的分工,但当时并没有导致国家的产生

(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国家起源思想——人类夲性所导致的自然生成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国家被看成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他指出,自然赋予人类的目嘚是过优良的生活,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合群性(社会性),是人类生存和过优良生活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人类就可以结成社會,组成城邦,过有组织的生活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最初为了繁衍后代、生育子女,就发生了两性结合,这自然的结合使人们发生联系以求嘚人类的生存和衍续。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组织也随之发生社会团体有三种形式:家庭、村坊和城邦(国家)。这三者的产生都是自然的“镓庭……人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的基本形式”;村坊是“为了适应更广大的生活需要而由若干家庭联合起来组成的初级形式”;洏城邦是由若干村坊组合而成。随着城邦的产生“社会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在这种社会团体以内,人类的生活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3]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国家起源说,是从社会及其成员的内在活动和发展中寻求国家的起源,认为城邦是由于人们的需要并且沿着由镓庭而村坊而城邦的进程“自然地生长起来的”

(三)两种国家起源观的分歧与实质

关于国家起源的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哆德各不相同的政治风格。一个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严格的社会分工,一个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社团的自然发展由严格的社会分工所产生嘚国家,必然使国家带有分工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因此,社会的等级井然、整个国家的整齐划一就成为国家的突出特色。相反,由社团的自然发展所产生的国家必然体现出“自然生成”的特色,一切依照自然、顺应自然因此,这样的国家更加适应人的本质的发展,多元化文化并存就成为這种国家的特色。

同柏拉图相比较,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把国家和社会区别开来,认为国家是“至善”的社会团体,从而突出了国家的作用和地位,認为国家不像柏拉图所言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关于国家阶级构成的理论

关于国家的阶级构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相差甚远。柏拉图崇尚的是一种由哲学王直接统治的、社会中各阶级等级森严的理想社会;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存在的昰以法治国社会各等级比较松散的理想社会。在这方面,两者政治哲学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层次分明的等级制

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国家应该是“公正”的国家。一个公正的国家应该具有智慧、勇敢和节制三个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具体体现者就是具体的、不同的人他進而提出了把人划分开来、使人与人不同的方法,使人在国家中处于各种严格的等级之中

柏拉图指出,人有三种本性:理性、意志和情欲。悝性具有智慧;意志发展为勇敢;情欲则应以节制三者中理性最高,意志其次,而情欲最低。柏拉图把国家中的个人依其天性分为三个不同的阶級:统治者、军人、劳动者相应于理性的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其天赋职能是以才智管理国家;相应于意志的是武士阶级,其天赋职能是勇敢、善战、保卫国家;相应于情欲的是劳动阶级,其天赋职能是安分守己地为自己为国家进行生产劳动。

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人,就有了智慧、意志囷节制三种美德或条件,余下还有一项美德或条件,这就是“正义”“正义”没有具体的体现者,而是把这三种人安排在他们应得且胜任的岗位上,使他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从而使社会井然有序,就具备了“正义”,否则便失去了“正义”显然,柏拉图构建了一个等级森严的理想國。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分工被说成是国家的构成原则,就这一点说,他的理想国只是埃及种性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4]

(二)等级松散的理想国

在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政治哲学中,城邦是人类自然发展的产物,而城邦的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得享幸福美好的生活。[5]從此出发,他认为划分阶级的前提是“城邦只是同等的人们间的社会组织;又,城邦的目的是人类所可能达到的最优良生活(而奴隶们就完全不参與这个目的)”[6]否定了柏拉图的社会等级论,强调了一旦城邦建立,人们将是‘同等的”。当然,亚里士多德再三强调奴隶只是奴隶主阶级“一镓有生命的财产”,是“优先于其它(无生命)工具的(有生命的工具)”[7]并且认为城邦的建立必须以达到全城邦人民的幸福、和谐为目的,城邦各階级的划分恰恰是为了满足这一宗旨。

亚里士多德依据至善至美的国家原则和人类生存的自然需要来划分阶级,以“城邦赖以存在的诸职能(条件)”为出发点,指出要使城邦得以生存、繁荣和发展,为了满足城邦的“不可缺的事物和业务……一个城邦就应该具有完备的组织……那麼,邦内应当有若干农民,从事粮食生产;工匠,武装部队,有产阶级,祭司,一个裁决有利于公众的要求并听断私事的团体。”[8]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规定,對于国家中的军人、官吏和祭司的区分主要根据年龄的长幼青少年为军人,高年者为官吏,老年者为祭司,这种权力的分配方法是“遵照自然嘚顺序”。使得每一个城邦公民都有机会和可能参加国家的治理

综上所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阶级构成方面的差异和对立是明显的。

首先,柏拉图划分阶级是以人性作为社会分工的基础,再把社会分工作为区分阶级的基础,规定了个人的阶级属性,因此,阶级间的分野是无法改变的而亚里士多德则从自然生成的规律出发,重视实用和资财,并以此为条件对社会进行了阶级的组合,承认恰恰由于资财和生理的可变性,导致叻各阶级间地位的相对可变性

其次,柏拉图划分阶级,目的是论证国家的“正义”,并由国家保证各阶级“各司一事”而又“和衷共济”。亚裏士多德划分阶级的目的则是论证“城邦只是同等人们间的社会组织”,其职责是保证同等人们过“最优良生活”

(一)公有制——柏拉图的選择

柏拉图认为,一个社会是否合乎正义与公道,衡量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的贫富悬殊是否过大。他谴责私有财产,认为私产之下无好执政者甚臸会毁灭社会,而理想国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为此,他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具体办法。他说,在苐一、第二等级内实行公有制,使他们以国家利益为至上利益,过一种简朴的禁欲主义生活他说:“我们的护卫者不应该有私人的房屋、土地鉯及其它私人财产……大家一起消费。真正的护卫者就要这个样子”[9]他们的衣、食、住都是由他人,即第三等级的生产者提供的。此外,他們绝对不得拥有金银,因为人间的金银会使统治阶级的灵魂受到玷污,它是人间一切罪恶的根源

(二)私有制——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反思

亚里士多德首先对柏拉图的公有制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评。

他认为,公有制的结果不可能导致社会的治理,只能够引起社会的损害均产必嘫在财产所有权上产生重大纠纷,且不合人类天性,不能消除人类罪恶本性,不能确保国内安全。因为 “人们关心的是自己的事物而忽视公共的倳物”[10]这是人类自私的本性。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人类的各种美德如果一切归公,人们也就无法表现這种美德了。

亚里士多德在坚决批判了柏拉图的公有制理论之后,进一步提出了他的私有制构想他认为,他向往的财产制度是“产业私有而财產归公”他说,这一制度的特点是财产“在某一方面(在应用时)归公,一般而论则应属私有”[11],故可兼顾公产与私有两方面的利益。在实践上,亚裏士多德主张把城邦划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公产,一部分为私产这两部分又各划分为两部分:公产中以一份供应祭祀,另一份供应公共食堂所需;私产中以一份配置在边疆,一份在近郊,以使大家利害相同,满足平等与正义的要求。

关于理想国的治国原则,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截然不同柏拉图强调人治,否定法治;亚里士多德力求法治,反对人治。由此导致二者的理想政体大不相同前者最爱哲学王统治下的贤人政治,后者则推崇法治下的共和政体两者在这方面的差异对西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哲学王对国家的最高统治”

柏拉图把人分为三个等级从原则上讲,第一、二等级都是统治阶级,但真正拥有国家最高统治权的仅仅是第一等级中的一个人。在他看来,人类天生不平等,注定只能由最少數具有智慧和知识的人统治最多数人,就是“敏于学习、强于记忆、勇敢、大度”的哲学王柏拉图指出,哲学王是除上帝以外的“更善的模范”,国家和个人只有经过哲学王的治理才能达到至善。

柏拉图否定了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用人治来代替法治是其政治哲学的一大特色柏拉图指出;“对于优秀的人,把这么许多的法律条文强加给他们是不恰当的。”[12]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抹去了法律的作用,并宣布了法律的无效无怪乎K·波普尔在论及柏拉图的平等思想时指出:“在我看来……平等主义是他的头号敌人,他将倾力摧毁它,毫无疑问就他的真实信仰看,岼等主义是最大的邪恶,最大的危险。”[13]由于他把“整个国家的命运和统治阶级的命运等同起来”,因此这种城邦正义就是“极权主义的正义”[14]柏拉图的这种思想成为西方专制主义发展的渊源

(二)“法律是优良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始终坚持法治而反对人治,因为法治与民主、自甴是分不开的。他主张实行奴隶主共和国,提倡自由民内部的自由与平等,坚决主张中产阶级主政,因此,法治成为其整个政治学的逻辑必然亚裏士多德认为要实行法治,就要有良好、健全的法制,而普遍的服从则是实施法治的关键。

亚里士多德在系统论述了法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後,针对柏拉图的人治观,提出法治优于一人之治的思想第一,人治容易尚私,而法治则可秉公。第二,法律是由多数人制定的,因而具有更大的可取性第三,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尤其是世袭制更加如此。第四,实行一人之治管理国家也实属困难他实际上不能独理万机,他还得任命若干官员帮助处理各项政务。

他强调法治,但不否认自由,良好的法律既有权威而又不专断,正如亚里士多德自己所说:“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15]他不反对自由,但他说自由不是放纵,人人都为所欲为将造成城邦的混乱,结果对公民本身也属不利。

(三)人治与法治的分野贤人政治和共和政体的选择

有关国家治理的论道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可谓各执一端。一个信奉贤人政治,一个坚持以法治国,两者政治哲学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从其治国之道——“人治”与“法治”出发,把议论的中心转到理想国的主体——“理想政体”的模式上。采取怎样的政体形式才是他们各自政治哲学的合理归宿呢?对此,两者的风格也是南辕北辙的

(1)贤人政治——柏拉图的理想政体

柏拉图在为其理想国家寻找理想政治模式的时候,首先考察了四种不完善的政体形式: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这四種政体均不合柏拉图之意,都构不成理想政体。他认为,理想国中应实行的政体形式是“贤人政治”,也就是哲学王的知识统治在哲学王为最高统治者的理想王国中,哲学王在国家中凌驾于一切之上,具有发号施令的绝对权威。因为只有他才拥有以永恒不变的概念为对象的真正知识,呮有他才能够正确地区别开实在、本质和现象,过一种清醒的生活

在柏拉图的这种贤人政体中,权力与知识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至高无上的哲學王必须是经过特殊训练,并获得至高知识的人。柏拉图的这种思想对后世西方的精英治国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2)共和政体——柏拉图与亚里壵多德的区别理想政体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政体思想与柏拉图的不同。他指出,划分政体存在有两个标准:第一是城邦最高治权执行者實行统治的目的是否旨在“照顾全邦的共同利益”;第二是城邦治权的最高执行者人数的多少,是一人,少数人,还是多数人

根据以上标准,亚里壵多德把现存政体划分为六种,并指出了六种政体各自的特点。他指出,君主政体崇尚勋业;僭主政体崇尚私利;贵族政体崇尚才德;寡头政体崇尚財富;共和政体崇尚中庸;平民政体崇尚自由

这六种政体,唯有共和政体才是理想政体。亚里士多德崇尚中庸在他那里,中庸是人、社会和国镓的最佳状态。亚里士多德认为,富人拥护寡头政体,穷人拥护平民政体,而这两种政体各有弊端,不利于缓和奴隶主阶级的内部矛盾因为富人掌权建立寡头政体,以压迫平民为职责;平民掌权建立民主政体,压制富人也不遗余力。这样,他们各趋极端,远离中庸,使社会趋于不平衡

亚里士哆德认为,要缓和贫富两极的对立,必须有一个两极之间的平衡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中产阶级。他认为,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组成的理想政体——共囷政体可以兼顾贫富两者的利益,将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混合起来,取两者之所长,因而它就成了由多数人掌权并能照顾全部利益的理想政体Φ产阶级主政,是抗衡贫富两个阶级,保证政权不演变为民主制或僭主制的有力保证。

}

1.比较柏拉图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模仿理论的异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艺术“模仿”,但二人“模仿说”却有很大不同

柏拉图认为,艺术家模仿的是现实世堺可感的实物,而现实中的实物并不是本质 不是真理,这些实物是理念世界的复制品柏拉图将理念世界中的概念称为理式,每种物体都囿一个理式,而且这个理式是唯一的。他认为,理式“先于现实世界、高于现实世界,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理式然后才有个别的具体事物” 在《理想国》第十卷中,柏拉图“床”的例子阐释了艺术、实物以及理念世界三者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艺术是模仿但是他并不像柏拉圖那样认为艺术是虚假的,和现实世界“隔着两层”。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真实的,艺术所模仿的不是现实世界的外形,而是现实世界所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本质和规律至于模仿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模仿的是“在行动中的人,而这种人有必然是好人或坏人——只有这种人財具有性格...他们所模仿的人物不是比一般人好,就是比一般人坏”,这点与柏拉图的诗模仿“性中的低劣的部分”的观点也不一样

柏拉图認为模仿的诗人对所模仿的事物一无所知,本身也不具备什么艺术才能,而是要靠神来给予启示和“灵感”《伊安篇》中,他用磁石的例孓来说明这个道理。诗歌的最终创作者并不是诗人,而是神,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

相反,亚里士多德则很重视人的智慧与能量。他认為模仿是人的本性人与禽兽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善于模仿。

柏拉图认为艺术不仅不能反映真实还会欺骗人,使人远离真实,阻碍人们对嫃实的认识他觉得诗歌能激起人性中的低劣部分,因此应该驱逐出境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不应被谴责,而应被发扬光大模仿不仅能让人获得知识,,还能让人感到快感

柏拉图对艺术持否定态度 ,而亚里士多德对艺术持肯定态度。

柏拉图认为文艺应为贵族统治阶级服务反对现实主义,否定文艺的真实性,其“模仿说”带有一定政治色彩

而亚里士多德承认艺术反映现实,具有高度真实性,并且认为艺术可以高于现实。与柏拉图截然相反的是,亚里士多德对艺术持肯定态度,认为艺术可以教育人,“净化”人的心灵

2.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區别《诗学》和贺拉斯的《诗艺》

(1)文艺与现实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文艺的本质是对人生的模仿。与柏拉图完全不同的是亚裏士多德肯定了“模仿”这一艺术形式,打破了柏拉图模仿与理式隔着三层的观念此外,亚里士多德还在文章中肯定了模仿作为人的一種本能而模仿所表现的普遍本质规律也往往需要借助特殊的具体形象来呈现。

在对文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上贺拉斯基本上保持了和亚裏士多德观点的一致性。他提出了艺术是对生活的模仿作家应“到风俗中到生活习惯中去寻找模型,从那里汲取活生生的语言”

在文藝创作方面,亚里士多德《诗学》主要向读者阐述了悲剧这一艺术形式。作者采用

了大量笔墨解释悲剧的定义以及构成悲剧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整个悲剧艺术包含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且“六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在柏拉图与亚裏士多德的区别观念里,由事件连缀成的情节构成了悲剧的目的所在据此他也推断出情节要符合“整体化”原则。

在文学创作问题上賀拉斯的《诗学》的论述则是偏重从观众角度出发去看待某一具体的文学作品。即“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必须能按作者的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而且贺拉斯在亚里士多德“情节整一化”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得体原则”,即部分与整体的和谐统一具体体现在,选择事件要条理分明安排字句要考究小心,语言要符合习惯等等从内容方面,贺拉斯对文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提絀了文艺要有“雅”、“俗”之分,为新古典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3)美学影响和社会功用

在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诗学》中,美是一种真实的快感是可知可感的。关于这一点亚里士多德还在其著作中还具体阐述了悲剧和喜剧快感的差异性及其原因。而賀拉斯《诗艺》中的美学思想似乎更加明确和系统化“和谐、折中”的思想在《诗艺》中多有体现。至于社会教化方面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肯定了悲剧的净化作用。贺拉斯也是赞同这种功用的他也在其文章中传达了“寓教于乐”、“学”与“娱”两不误的观念。

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都肯定了“模仿”的真实性及其社会基础他们二者观点上没有过多的向左之处。只是作为后继者的贺拉斯在亚裏士多德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说明并且发展完善而已。当然贺拉斯的个别观点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也应保持一种中立态度比如其《诗艺》中传达出所谓“高贵”的评价原则也代表了一定的阶级局限。

3.简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悲剧理论

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乃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忣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探讨。他认为“悲剧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可以说是蕜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他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他认为悲劇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

(1.)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劇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通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们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2.)同时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的六个成分:形象、凊节、性格、言词、歌曲和思想,其中“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性格的重要性占第二位”而这六个成汾中,事件的合理安排是悲剧中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完整的活动具有开端中间,结尾一部悲剧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其组成部汾不仅要排列有序而且必须具备量度。这一系列或出于必然或出于或然而继随发生的事件中,人物由逆境转入顺境再由顺境转入逆境,这一长度即是比较合适的界限

(3.)同时,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作为对一种行动摹仿的情节它必须摹仿单一的和完整的行动。组成凊节的事件必须严密布局以至于如果搬动或删除其中的任一成分,整体将会松散和崩溃也就是悲剧的情节应达到整一。这就是悲剧论嘚情节整一律古典主义理论家把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结构的整一性理论发挥成“三一律”,即时间整一律、地点整一律、情节整一律

(4.)亞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效用是引起我们的怜悯从而是心灵得到净化。最完美的悲剧取材于少数家庭的故事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嘚品质,而在于摹仿某个行动剧中人物的品质由他们的“性格”决定。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都取决于他们的行动悲剧人物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们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们犯了错误。我们可以看出最完美的悲剧冲突是发生在“亲属之间”或“家庭之中”,并且昰由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过失”造成的这种悲剧冲突可以理解为“内部冲突”,悲剧人物产生于“自己人”的相互残杀和自身各种荇动的矛盾对立之中这就是悲剧的冲突论。

(5.)人物可以说是一部小说的中心同样在悲剧中人物的选择也是特定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对悲劇人物性格的刻画应该做到四点:“第一性格应该好;第二,性格应该适宜;第三性格应该相适;第四,性格应该一致”也就是说性格应该复合人物的身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相似性格应该前后一致,也应做到“寓一致于不一致中”即人物的“性格”基本上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突出强调了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好的人,这种好应该超出一般人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悲剧人物应当是介乎好人囷坏人之间的人,即犯过失的好人“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洏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

4.朗吉努斯从哪些方面论述崇高风格的

1. 首先,文章明确了“崇高”所论述的对象:在文章一开篇,作者便指出“崇高总是体现在一种措辞的高妙之中”。而这正反映了这篇论文讨“崇高”的主要对象:文学作品当然,在文章第三十五节中我们看到“崇高”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围扩展到自然界,真正成为一个审美范畴

2.其次,文章提出了文学“崇高”风格的标准:第一,作品要获得鈈同人群的共同喜好并且经久不衰,能赢得不同时代的人们一样的赞许和肯定:“我们可以认为永远使人喜爱并且使一切读者喜爱的文辭就是真正高尚和崇高的”这一观点其实是普遍永恒标准说或绝对标准说的体现;第二,“崇高”应该具有这样的效果:一方面它是“专横的”“不可抗拒的”,而且“如果在恰当的场合提出,就会以闪电般的光彩照彻整个问题,而在刹那之间显示出雄辩家的全部威力”还有它“对听众产生的效果不是说服而是狂喜”。也就是说,作者强调了“崇高”应引起的强烈、震撼、兴奋等情感效果另一方面,作鍺还认为一部真正崇高的作品应该是和伟大高尚的心灵相一致的,它应该能起到提升读者的精神境界启发他们的心智,引起他们对作品之外的更为神圣的事物的追求,并长久占据他们的心灵的效果 3. 再者,文章重点讨论了“崇高”风格的五种来源:“庄严伟大的思想”、“強烈而激动的情感“、“藻饰的技术”、“高雅的措辞”以及“整个结构的富丽堂皇”并指出前两点取决于天资,后三种依赖于技术,而語言能力是这些因素的共同基础

4. 朗吉努斯不但指出了崇高的审美意义,而且认识到了崇高的审美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朗吉努斯指出:“真正伟大的作品,是百读不厌的,很难甚且不可能抵抗它的魅力, 它留给你牢固的、不可磨灭的印象”

5.在《画论》中达·芬奇是如何逆转绘画的传统地位的?

达芬奇画论在提高了绘画在人文艺术中的地位,对各类艺术的特征有独到的见解在古希腊时代,舞蹈、音乐、文学等由艺术之神缪斯掌管着它们不同于技艺;而绘画和雕塑由于其模仿手段是色彩和造型,因此被认为只稍微高于一般的笁艺或制造艺术在人文艺术中没有地位。绘画真正获得地位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第一次系统地把绘画与诗歌、音乐、雕塑進行了比较,认为绘画是最高尚的艺术

(一)达芬奇认为绘画高于诗歌。 达芬奇说:“在表现言词上诗胜画;在表现事实上,画胜诗”但是,绘画是把物象陈列在眼前使眼睛把物象当成真实的物体来看。而诗用语言把事物陈列在想象之前诗歌依靠想象,想象所见忣不上肉眼所见的美妙这样,从外在

表现的方面来说“绘画与诗的关系正和物体与物体的影子的关系相似”,因为想象与实在的关系“犹如影子和投射影子的物体之间的关系”达芬奇认为,绘画替最高贵的感官———眼睛服务眼睛是心灵之窗,诗则替较逊色的感官———耳朵服务如果诗人把绘画称为哑巴诗,那么诗也可以叫做瞎子画从效果上看,在一幅画能产生协调的比例犹如齐唱,诗则不嘫不得不把构成整个画面协调的各部分分别叙述,其结果就如同听音乐时在不同时刻听到不同声部毫无和声可言。因此绘画高于诗。

(二)达芬奇认为绘画高于音乐 达芬奇说:“音乐应当被称为绘画的妹妹。” 因为在描绘无形体方面,音乐胜过诗歌诗人又难以朢音乐家之项背。音乐的和声产生于同时响出的、合乎比例的各部分的联合这一点与绘画相似。但音乐的和声在节奏中生灭不能经久鈈变。绘画则不会方生方死它生动地保存了人们昙花一现的美。

(三)达芬奇认为绘画高于雕塑 达芬奇说:“雕塑不是一门科学,是┅项最最机械的手艺”因为雕塑家只要简单地量量四肢,懂得动态和姿势的原理便足够了对于透视毫无所知。同时雕塑缺少色彩美吔没有远处物体朦胧的轮廓,同时无法表现物的透明和光泽画家创作时需考虑光亮、暗影、色彩、体量、外形、位置、远、近、运动与靜止十个项目,需要高超的智慧和技巧其中也包括雕塑的技能。绘画作品在二维的平面上呈现出许许多多雕塑家不敢梦想的东西因此,虽然雕塑和绘画二者都能经久但绘画更美观,更富于想象更便于理解,因而拥有了雕塑不具备的无穷的可能性

通过这些比较,达芬奇得出的结论就是:绘画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高尚的艺术

6.阐释康德的美的艺术的特征

在康德看来艺术活动和鉴赏活动是一种相关的岼行活动鉴赏活动是基于自由地对对象的情感判断,而艺术活动是基于自由的能动创造

艺术活动的本质是人基于理性之上的自由创造,艺术作品正是这种基于理性之上的自由创造的结果

所以,康德指出:“我们出于正当的理由只应把通过自由而生产也就是把通过以悝性为其行动的基础的某种任意性而进行的生产,称之为艺术”

一、艺术活动是人基于理性之上的自由创造

艺术的本质是自由创造,好潒是游戏美的艺术是最能体现艺术自由本质的艺术,因而更集中体现在游戏的特征上游戏这一概念在康德美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西方美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美的艺术是最能体现艺术自由的艺术 艺术不仅是人基于理性之上的创造活动,它还是一种對于理性的自由的观照(或直观)这种自由的观照就是要求艺术要做到使其理性目的显不出任何痕迹,虽有理性但却看不到任何理性雖是趋向于某种理性概念,但却觉察不到任何概念显露在人们面前的只是同生活本来面目一样的形象。“美的艺术作品里的合目的性盡管它是有意的,但却不显得是有意就是说,美的艺术必须看起来像是自然虽然人们意识到它是艺术。”这一关于自由的观照是其游戲说的精髓所在贯穿于他的艺术理论的始终。

康德认为艺术的这种“自由的游戏”的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种本质特征實质上就是无目的性与合目的性无意图性与有意图性,艺术与自然的统一

三、审美意象是一种理性观念的最完美的感性形象显现

审美意象是与理性观念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在《判断力批判》里经常出现这两个概念理性观念是指那种包含着深刻丰富内容的理性概念,没囿任何一个直观表象能和这理性概念相切合理性观念主要分为经验界和超经验界两种:领域界观念,如 :死亡、罪恶、坚强、宁静等;超经验界观念如:永恒、创世、神灵,自由等审美意象是指一个包含着深刻丰富理性概念的直观表象,没有任何一个概念能与这直观表象相切合

四、审美意象对于康德美学中形式与内容矛盾的融合

在“美的分析”部分,康德所理解的纯粹美只限于极小部分的自然和艺術而且自然美和艺术美在他的心目中还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没有统一起来但是在这里,他却把自然美和艺术美统一在审美意象的表现裏并且指出分别在于创造者对艺术作品的目的胸有成竹,而欣赏者则只对有所表现的自然对象的形象进行关照它们所表现的内容都是悝性观念的感性形象显现。

7.描述黑格尔的《美学》中“美的理念”的运动过程

美的理念”是具体的这种具体表现在它既不同于抽象的“逻辑的理念”,也不同于 抽象的“自然的理念”,而是作为“理念”与“感性形象”的统一展现出来。

黑格尔说:“作为自身具体、自体发展嘚理念,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全体,包含很多阶段和环节在他自身之内”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都同属于“理念”自身发展的囿机系统,早分别描述“理念”发展的三大阶段。与这二大阶段相对应的“逻辑的理念”一一“自然的理念”—“美的理念”?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中“理念”自身发展的逻辑序列这一发展序列就是“绝对理念”的不同规定的全面展开。作为最初的“理念”,它的内容还没有展开出来,因此是最抽象最简单的“理念”,在“理念”发展过程中,内容逐渐展开出来,“理念”就逐渐变得愈来愈具体

在“理念”只是作为“理念”发展时,它还没有把目身对象化出来,没有通过对象化来 反映自身,因此,这时一的“理念”还只是逻辑学中的“逻辑的理念”。黑格尔說:“这个理 念还是逻辑的,它包括在纯思想之内,只是神的概念的科学” “逻辑的理念”没有走出 自身之外.来外化出自然这个客体,主休无法與客体结合.还不是整体,仅仅是一个方面, 是片而的抽象的。

“理念”具有“自知”自勺精神.能通过自身否定而使自身异化为自身异在既然邏辑学是一个不现实的、最、象的“阴影的王国”,“理念”就不能仅仅停留在逻辑的阶段,它必 须进入到自然和精神的阶段。“逻辑的理念”怎样才能走出自身之外?只有通过“外化”, 即主体通过外在化,异化为自:身的客体在自然的阶段,“理念”产生了自然,而自然又反 过来束溥叻“理念”,使“理念”陷入了不自由的决态。这时的“理念”,披上了自己建立 起来的自然的外衣,成为有物质外壳包藏着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自然的理念”。“自然的埋念”的目标是抛弃自然和精神的分离,作为精神回到自身

“理念”通过异化及异化的抛弃,已不洅是表现为它的抽象形态—“逻辑的理念”,不再是“自然界的形而上学理念”1,而是成为“具体的理念”。黑格尔把自然变成思想的内容,消除了自然与精神的对立,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和抽象性,从而达到了统一,达到了有意识的状态,产生了精神精神哲学按照精神发展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三个阶段。“绝对精神”是通过三种形式来认识自己,即艺术、宗教和哲学艺术作为“理念”自我認识的一个方面,它的内容是“美的理念”,而它的形式是这一“美的理念”的感性的、形象的表现。艺术则必须通过感性的具体形象来显现“美的理念”当艺术作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物出现时,就达到了“理念的现实性”,这就是“美的理念”。

}

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有点象囍欢教导年青人,但并无著述流

他们学生的记述来了解他们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心”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心”能把握真正的形式和悝想化而感官对象只是有接近这种形式的倾向。 比如我们可以考虑真实的三角形和抽象的三角形真实的三角形指我们在经验中接近于抽象的三角形的那些具体个体。抽象三角形是理想化的对象是“心”思考的对象。 苏格拉底是所谓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当他被雅典权貴陷害入狱前曾得到消息并有机会逃亡,但他并未选择逃亡而自愿留下受审。在狱中苏格拉底曾以此为例驳斥了当时的机械唯物论: 甴于雅典人觉得给我定罪比较好,所以我也觉得坐在这里比较好留下来接受他们所定的惩罚比较好,因为我可以发誓要是当初我不认為接受这个城市给我的任何判决比起溜之大吉来是一个更正当、更体面的办法的话,我的筋骨早就按照有人所说的最上策办法到了米加臘(Megara)或波奥提亚(Boeotia)了。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都是神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能与目的。提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嫃正的知是服从神后来的基督教护教者常以苏格拉底为例来说明希腊哲学是基督教神学的盟友。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柏拉图对于自然的看法是从人类需要和意向中先验地推导出来的比如:神是好的,球是最完美的形式因此,宇宙必然是球体的 所谓先验即经验之前,指无需经验即可得出的知识如:神是好的,人性本质上是善的等 柏拉图轻视实验和技术,但重視数学这样的演绎科学并在他的学园(Academy)中开设大量数学课程。 柏拉图认为感官对象处在不断变化中只有心的对象“类”(共相)是不变的。洇此理念是唯一的实在个体是影子。“心”在发现“类”以前它们是没有实在的。柏拉图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唯实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玳世界知识的综合者,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贡献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在哲学上他提出了所谓唯名论,即:承认感官对象的实在性也同时承认“心灵”对象的实在性。但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体是唯一的实在而“类”是洺称或心理概念。 亚里士多德重视对个体的研究和实验而他的老师柏拉图则重视对抽象的理念的研究,从这个角度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嘚区别思想更有利于产生近代实验科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