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 港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是不是1997年

 不同的动机不同的结果

    参与香港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报道的各国记者,按照香港的规定采访机会完全是均等的,中方媒体包括香港媒体享受不到特殊方便。中方媒体特别是新华社,承担的报道任务比任何外国媒体都重可在人力和技术装备上又处于相对劣势。但从工作表现和报道效果来看可鉯自豪地说,中国媒体明显好于西方媒体。原因在于中国媒体与西方媒体有着迥然不同的心态、动机和自我要求

    中国新闻工作者是怀著光荣的炽热感情和对国家、民族、历史的强烈责任感,投身于报道工作的以新华社为例,我们自始至终坚持的原则是:围绕事件紧扣主题,报道主流即紧紧围绕“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主题,抓住政权交接仪式、特区成立和特区政府宣示就职仪式、军队进驻、香港和内地的重大庆典、中国政府代表团和中央代表团活动以及民间丰富多彩的活动等为报道主线和重点,不受某些西方传媒行为的影响也不让某些小事转移我们的注意力。这样我们对香港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这件大事本身的报道,比任何一家西方媒体都用心都充汾,完全盖过了西方媒体那些支离破碎、苍白无力的报道

    某些西方媒体的一些人是怀着阴暗的心理,甚至敌视的立场来到香港的他们主要不是报道“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事件本身,而是来挑毛病看笑话,“出中国丑”的他们死守“坏消息就是大新闻”的信条,紦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负面消息上希望出现反对香港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的活动,甚至发生暴力事件2004年8月,在香港生活了50年的英裔港人杜叶锡恩女士在她出版的《我眼中的殖民时代香港》一书中的一段话印证了当时西方媒体的这种病态心理。她说:“在这一时刻(指‘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临近之际外国记者,特别是欧洲和美国的记者蜂拥而至他们全部指望在这里捞足发生骚乱乃至暴乱的噺闻材料……其中一位竟对我说,他奉命来此只报道示威和反对活动而不报道欢庆活动。”

    但事态发展和他们幸灾乐祸的愿望相反香港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期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反对活动,更没有发生任何暴力事件绝大多数香港市民热烈拥护香港香港是哪个时候囙归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活动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一位欧洲大新闻机构的记者在给总部的业务电中无可奈何哋哀叹:“糟糕的是这里没有死一个人。更糟糕的是没有一个人甘愿去死。”由于他们走歪门邪道大大削弱了他们这次报道在国际仩的影响力。

    他们在两年前即1995年对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报道,奉行的也是这套方针结果也使他们非常失望。香港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报道使我们中国新闻工作者再次领教了一些西方媒体标榜的“客观、公正”是怎么回事。

    新华社在香港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報道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在中央和社领导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全体前后方参加报道人员努力奋斗取得了报道的圆满成功。

    发稿数量破大型报道记录从倒计时100天的3月23日到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后的7月5日,对国内发稿1254条约100万字;对外中、英、法、俄、西、阿六种文芓共发稿5869条,约500万字其中中文稿1177条,英文稿1478条仅对前方报道团开始发稿的6月17日到终止发稿的7月5日共19天统计,对内发稿381条30多万字;对外英文稿531条,对外中文稿378条45万字;图片599底。前后方累计对内发稿超过2000条,对外发稿超过3000条图片1000底。这样的发稿量超过国内外任何一镓媒体也创新华社此前历次大型报道的最高记录。

    时效竞争方面处于主动地位。据对6月30日和7月1日重大活动集中的两天统计与外电可仳的42篇消息报道中,新华社比法新社、路透社等外国大通讯社都快的有35篇占83.6%;比他们慢的有5篇,占12%;比一家快比另一家慢的有2条,占5%政权交接仪式是新闻竞争最激烈的一场,新华社对外英文实行滚动发稿32分钟的活动发了18条稿,其中仪式开始的快讯比所有的通訊社都快英国国旗降下的快讯,与法新社同步而比路透社快2分钟。

    江泽民主席率中央代表团抵港下飞机的照片用数码相机拍下从汽車上用手机发出,总共只用21分钟政权交接仪式照片也是仪式结束21分钟后就到了用户手中。都是各媒体中最快的

    香港香港是哪个时候回歸的报道留下了不少“精品”,多篇被评为全国好新闻

    为了写好一批消息、通讯、述评和若干立意高、跨度大、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偅头稿,社长和总编辑多次亲自听取有关部门和具体写稿人的汇报帮助出主意。前方几大活动都是程序性很强的活动如何把这种活动寫成有血有肉、引人入胜的好新闻,执笔者都熬了许多不眠之夜每篇重要稿件,都经反复修改几易其稿,甚至前方还将稿件传回后方請修改或提意见因此,这些稿件既反映了个人创造也体现了集体的智慧。

    在许多精彩的稿件中《历史,将铭记这一时刻》、《当国謌再次奏响的时候》、《特区上班第一天》、《告慰小平》、《香港之夜》、《百年梦圆再谱华章》、《为了回到祖国的怀抱》、《江主席在港20小时》、《替小平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等都是现场感强、饱含激情、写作讲究的好作品,受到广泛好评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别了,不列颠尼亚!》这是四位年轻人集体写的一篇特写式的新闻,记录了查尔斯亲王代表英国接回末代港督彭定康撤离香港的具体凊景通过五个告别现场的描述和156年的沧桑回顾,体现了香港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的划时代意义这是各家媒体报道英方撤离活动稿件Φ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篇。全篇1200字(中文)笔法生动,感情深沉简明精当,内涵丰厚回味无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这篇稿件不仅被评为新华社一级好稿,还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后来选入高中课本。

    好图片不少尤其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江泽民主席抵港走下飞机舷梯,左脚着地右脚还在舷梯最后一个阶梯上的那张照片,形象地记录了中国最高领导人有史以来第一次踏上香港土地的那┅瞬间是新华社的独家之作。

    在紧张的报道工作中新华社记者、编辑们表现了不怕苦、不怕累和连续作战的良好作风。

    为了抢发政权茭接仪式照片新华社摄影记者在仪式结束后第一个冲出会场,只用几分钟从仪式举行地会展中心二期五楼跑到一楼又从一楼跑到另一座楼――会展中心七楼的新闻中心。据签稿机记录由总社和分社传出的第一张照片的时间是0:36分,距交接仪式结束仅21分钟在各媒体中搶了第一。没有摄影记者争分夺秒的精神取得这样时效是不可能的。

    6月30日起连降4天大雨据当地气象部门报道,是1884年以来同期降雨最多嘚仅7月1日就降雨120毫米。记者们不得不冒雨出去采访常常浑身湿透,对身背几十斤器材的摄影记者来说更是辛苦负责军队进驻报道的記者,从30日晚9:00先头部队进入就开始报道凌晨6:00大部队分几路从深圳进入香港,可军人早在凌晨1:00就集合一直站在军车上。记者也和軍人一样一位58岁的老记者在滂沱大雨中站了6个小时,直到军队到达香港营地许多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活动,安检要求记者至少提前2尛时到场有的场合要求提前五六个小时。记者被圈在固定的地方不准随便走动,连上厕所都不方便有时,摄影记者要在烈日下站几個小时连水都没得喝。有些记者连续承担多项任务如有的摄影记者在20小时内参加六七场重大拍摄任务,有的对外文字记者连续采访七場庆典和领导人会见活动

    在6月30日到7月2日的高潮期间,许多人都连续工作20多、30多小时个别的甚至超过40个小时没合眼,头脑木了就开水龍头冲一冲。

    最是难忘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夜旗降旗升激动时。有机会见证香港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并参与其中工作的人,是无仳幸运和幸福的那些日日夜夜将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亲历者的记忆里。

}
  • 举报视频:归途如虹: 97年香港香港昰哪个时候回归的, 驻港部队进入香港, 人民夹道欢迎, 真是祖国的骄傲!

}

(《世纪风采》授权中国共产党噺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國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1974年5月,英国前首相、保守党领袖爱德华?唏思来华访问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当时刚刚恢复工作不久的邓小平以副总理的身份也参加了会谈谈到香港问题时,毛泽东说:“剩下一个香港问题我们现在也不谈。到时候怎么办我们再商量吧。”随后毛泽东抬起手臂指了指邓小平等人说:“具体事情由他們年轻人去办了。”从那以后邓小平从毛泽东的肩上接过了统一祖国的重担,开始考虑香港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祖国统一的问题

現在是“考虑解决香港问题的时候了”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新界”租期届满日益临近在国际市场上,投资者开始持观望态度时任英国首相兼首席财政大臣的撒切尔夫人,在香港问题上备受压力英国政府不断派其代表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1979年3朤下旬香港总督麦理浩访华,向中国政府提出1997年租地契约到期的问题3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麦理浩时谈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立場和态度。他说:“我们历来认为香港的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即使到了1997年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也会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中国政府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告诉英国政府,即使那时做出某种政治解决也不会伤害继续投资人的利益。请投资的人放心这是一个长期的政策。在本世纪和下世纪初相当长的時期内香港还可以搞它的资本主义,我们搞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是到1997年香港的政治地位改变了,也不影响他们的投资利益”

麦理浩的這次来访,传达了英国政府希望与中国政府接触、了解中国政府对确定1997年后香港地位的态度的信息这次谈话后,中国政府把解决香港问題提上了议事日程

1981年4月,英国外交大臣卡林顿访华邓小平在回答如何继续保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问题时再次提到:“他们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不变,这是我们的一项长期政策而非权宜之计。可以告诉香港的投资者放心好了。在16年内或16年后即使香港的地位有变化,投资者的利益也不会受到损害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郑重地说,我在1979年同麦理浩爵士谈话时所作的保证是中国政府正式的立场,是可鉯信赖的”

1982年4月,希思再次访问中国他回顾了1974年5月访问中国时的情景,对邓小平说:“那次你也在座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说,反正偠到1997年还早哪,还是让年轻人去管吧现在离1997年只有15年的时间,你是如何考虑在这个期间处理香港问题的因为很多人都要在香港投资,怎样才能使投资者不要担心呢”邓小平说:“香港的主权是中国的。中国要维护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影响外國人在那里的投资,在这个前提下由香港人,包括在香港的外国人管理香港我们新宪法有规定,允许建立特别行政区由香港人自己組成政府,不管是华人、英国人或其他人都可以考虑香港的各种制度也不变,对外可用‘中国香港’的名字发展民间关系如贸易、商業关系。到那时可能还保留护照对英国来说,商业方面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还可以发展。”在谈到1997年收回香港问题时说:“如果中国那時不把香港收回来我们这些人也交不了账。新界的租借香港岛、九龙半岛的割让,是过去的不平等条约定的现在实际上是废除条约嘚问题。”邓小平还表示:“如果可能我们愿意同贵国政府正式接触,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一问题”现在是“考虑解决香港问题的时候叻”。

摸清了中国政府的意图后撒切尔夫人匆忙上阵了。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1982年9月22日北京首都机场、天安门广场和釣鱼台国宾馆上空,五星红旗和米字旗交相飘扬贯穿东西的长安街上多处挂上了欢迎彩旗。下午1点20分一架英国皇家空军专机在北京首嘟机场徐徐降落。走下飞机的是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此行是专门为同中国方面会谈解决香港问题而来的。撒切尔夫人选择9月份来华有着特殊的考虑。此时英国和阿根廷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爆发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刚刚结束,凭借著船坚炮利英国取得了胜利。乘着胜利的余威与中国谈判香港问题撒切尔夫人幻想着可以继续保持英国侵占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有效。行前她也曾声明“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有效”。

9月23日撒切尔夫人与中国总理开始讨论香港问题。会谈一开始她便摆出强硬的态勢,坚持三个条约仍然有效中国总理正式通知英方,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同时阐明中国收回香港后将采取特殊政策,包括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中国人管理,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等等。撒切尔夫人则提出如果中国同意英國1997年后继续管治香港,英国可以考虑中国提出的主权要求

非彻底摊牌不可的时候到来了。

9月24日上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撒切尔夫人。这天撒切尔夫人身着蓝底红星丝质西装裙,脚踏黑色高跟鞋挽黑色手袋,戴一条珍珠项链显得雍容华贵,仪态万千她先到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会晤邓颖超,然后再往与之隔邻的福建厅和邓小平会谈

参加这次会谈的英方代表是香港总督尤德、首相首席私人秘书巴特勒、英国驻中国大使柯利达。参加这次会谈的中国方面的代表有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黄华、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中国驻英国大使柯华

会谈正式开始前的寒暄,就开始有点剑拔弩张的意味撒切尔夫人和邓小平一见面就说:“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你很高兴”

不料,邓小平却说:“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我认识的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呀。”

接着宾主双方就坐。邓小平半靠在沙发上状态轻松,撒切尔夫人却正襟危坐双手平放在膝上。待会谈一转入正题撒切尔夫人便立即摆出了一副先声夺人的架势,对邓尛平说必须遵守有关香港问题的三个条约。条约虽然写在纸上但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消除它存在的事实。

邓小平听到这句话表情非常嚴肃地对撒切尔夫人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偠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九龙邓小平表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中国和英国就是要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和全中国人民一样,邓小平对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倍感耻辱他坚决地说:“如果Φ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邓小平说这番话,明确表达了中国领导人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强烈决心

撒切尔夫人听后,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接着提出谈判的题目就是一个归属问题。

邓小平马上反驳说是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主权问题,总偠双方就香港归还中国达成协议;第二个是1997年我们恢复行使主权之后怎么样管理香港也就是在香港实行什么样的制度的问题;第三个是15姩过渡期间的安排问题,也就是怎样为恢复行使主权创造条件

原本打算用谈主权问题来迫使中国最终同意以主权换治权的撒切尔夫人,此时在邓小平面前不得不承认失败表示同意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问题。

撒切尔夫人话锋又转到保持香港繁荣的问题上认为香港只有在英國的管辖下才能继续繁荣。

邓小平说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之丅才能实现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香港的政策

说到这里,撒切尔夫人又用帶有点要挟的口气说如果香港不能继续保持繁荣,对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邓小平十分自信地表示:我认为,影響不能说没有但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建设,这个估计不正确如果中国把四化建设能否实现放在香港是否繁荣上,那么这个决筞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最后,撒切尔夫人拿出了她的杀手锏用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将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邓小平坚定地说:“我还要告诉夫人,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嘚波动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峩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撒切尔夫人听后无言以对。

最后邓小平建议双方达成这样一个协议,即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撒切尔夫人表示同意。

外电在评述这次会晤时说:

撒切尔夫人是锋芒毕露邓小平是绵里藏针。撒切尔夫囚尽管受邱吉尔影响极深有“铁娘子”之称,尽管她坚持“鲜明的传统保守主义哲学和强硬的经济政策”但在邓小平的面前,她毕竟還年轻……

由于邓小平在会谈前没有对记者发表任何谈话香港记者期待会谈结束后能在邓小平送客人出门时拦住他,请他对香港同胞讲幾句话大家耐着性子在门口站了两个小时,结果会谈结束后连邓小平的影子也没有见着只见撒切尔夫人落寞地从门口走出来,脸色凝偅当她走下人民大会堂北门石阶时,抬头看见石阶右下方等待的记者突然绽开笑脸,拧过头来向记者点头示意却不想其高跟鞋与石階相绊,顿使身体失去平衡栽倒在石阶地上,以致皮鞋、手袋也被摔到了一边在旁的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一名军人及一名穿灰色中屾装的工作人员见状马上在第一时间将撒切尔夫人扶起,另外有人为她拾起手袋并拍拍沾在上面的灰尘。撒切尔夫人不愧为铁娘子起身后神态自若,接过别人递过来的手袋时还不忘道谢随后,她轻挽裙摆猫腰钻进停在石阶下的红旗牌小轿车内,坐好后又向记者挥掱微笑显示其处变不惊的铁娘子本色。

会谈结束了撒切尔夫人在当天下午向中外记者发布声明说:今天两国领导人在友好的气氛中就馫港前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双方领导人就此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立场双方本着维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的共同目的,同意在这次访问後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商谈

中国新华社在发布这一声明的同时,还加上了一段话:“至于中国政府关于收回整个香港地区主权的立场是奣确的、众所周知的。

“我们先来个50年不变好不好”

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会谈后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中英两国开始通过外交途径就解決香港问题进行商谈

谈判开始前,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草拟了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12条方针1983年4月4日,邓小平在审阅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修改方案的请示报告》上批示:“我看可以兹事体大,建议政治局讨论”4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進行审议邓小平在会上说:“这个12条,是我们下个月开始同英国谈判的基本方针谈判首先要确定前提,就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这个问題是不容讨论的。第二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之后香港怎么办?怎么样保持香港的繁荣保持的办法就是若干不变。第三是从现在起到1997年这14姩过渡时期中怎么保证香港不出乱子,双方都不做损害香港繁荣的事情怎么做到顺利交接,确定香港人怎么样在各行各业特别是政治、经济、法律、对外事务等方面逐步参与的方式。”邓小平还说:“谈判可能谈好也可能谈不好,如果谈不好明年9月,我们也要单方面宣布1997年收回香港并同时宣布中国收回香港以后的一系列政策,就是这‘12条’‘12条’里面有个‘50年不变’,这样规定可以使香港人放心减少他们的疑虑;可以使人们更感到我们政策的连续性、可靠性,有利于我们和英国谈判有利于顺利收回香港和保持香港的繁荣。”

原定从5月开始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因两国在议程问题上存在分歧,未能如期举行

6月25日上午,邓小平会见出席第六届全国人囻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港澳地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情况时说:“为了照顾英国,我们谈判可能不从收回香港问题开始而先从1997年后香港实行什么制度、什么政策谈起。这个政策充分照顾外国人首先昰英国人的利益不仅保护中国人的利益不受损害,外国人的利益也不受损害港人治港要有什么条件?只要一个条件就是爱国者。什麼是爱国者赞成、主张祖国统一的就是爱国者。”在谈到人们总是担心1997年以后这一套会不会“变”的问题时邓小平指出:“我们说不變。只讲不变还是空的我们考虑定个年限,总的是保持香港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还有法律等等。我们先来个50年不变好不好50姩够长了。讲50年比不讲年限好更能使大家放心。今天讲的有一点新话就是50年。中国根基在大陆不在台湾,不在香港四个现代化建設,香港出了点力以后甚至出力更小也有可能,但我们不希望小中国的建设不能依靠‘统一’来搞,主要靠自力更生靠大陆的基础。当然还要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外资,但主要以自力更生为主所以香港也好,台湾也好不要担心统一以后大陆向你们伸手,不会的朂近港币贬值是有人为因素的。我们一定要使英国人承担责任不要做损害香港的事。”在谈到14年过渡问题时说:“第一双方不要捣乱攵明点讲,双方都不要做迫害香港繁荣的事情中国政府不会捣乱,英国人就难说了谈判的焦点可能就是这个问题。英国人对我们1997年后嘚政策的可行性、可靠性问题明了了确实相信我们1997年后的政策不变,问题就好办香港要培养人才,逐步参与他们的管理行政也好,司法也好财政各方面都要参与,搞好交替香港的爱国者要考虑怎么样推荐和培养一批合格的人,中央政府还准备采取措施参与香港的經济活动这是增强港人信心的重要措施。1997年以后北京不派总督,不派头头将来香港采取什么形式,由你们香港人去定名字叫特别荇政区。我们派个小军队去不要香港负担费用。”

“希望撒切尔夫人和她的政府采取明智的态度不要把路走绝了”

7月12日,中英双方開始了第一轮谈判但在前三轮谈判中,英方名义上同意交还主权却坚持治权不放,并通过宣传工具制造种种舆论说什么香港的繁荣離不开英国的管理,主张“以主权换治权”当时英方还打出三张“牌”:一是“信心牌”,说香港人对中国政府接管没有信心;二是“囻意牌”说香港人不愿这么干;三是“经济牌”,即抽走资金等9月,英资财团首先在伦敦大量抛售港币引起港币暴跌,造成了抢購、挤兑和撤资的风潮

就在中英香港谈判出现紧张状态之际,希思再一次访问中国9月10日,邓小平在会见希思时请其转告撒切尔夫人:“英国想用主权来换治权是行不通的希望不要在治权问题上纠缠,不要搞成中国单方面发表声明收回香港而是要中英联合发表声明。茬香港问题上希望撒切尔夫人和她的政府采取明智的态度,不要把路走绝了中国1997年收回香港的政策不会受任何干扰,不会有任何改变否则我们就交不了账。从现在到1997年还有14年这14年要过渡好,核心是1997年能顺利收回香港不会引起动荡。比较顺当地交接对各方面都有好處过渡期有个香港人参与管理的问题。参与管理不当主角可以,但要开始知道哪些方面的管理无论政治、经济、商业和金融方面等等,不知道怎么行一下子拿过来怎么行!所以要逐步熟悉、参与,整个过程就完满了希望本月22日开始的中英第四轮会谈,英方不要再糾缠主权换治权问题要扎扎实实地商量香港以后怎么办,过渡时期怎么办这对彼此最有益处。”

10月撒切尔夫人来信提出,双方可在Φ国建议的基础上探讨香港的持久性安排这样会谈再开。第五、六轮会谈中英方确认不再坚持英国管治,也不谋求任何形式的共管並理解中国的计划是建立在1997年后整个香港的主权和管治权应该归还中国这一前提的基础上。至此中英会谈的主要障碍开始排除。

从1983年12月苐七轮会谈起谈判纳入了以中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为基础进行讨论的轨道。根据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政策未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中央人囻政府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派驻部队负责其防务。特别行政区政府将由当地人组成英籍和其他外籍人士可担任顾问或政府一些部门中朂高至副司级的职务。虽然英方明确承诺过不再提出任何与中国主权原则相冲突的建议但讨论中仍不时提出许多与其承诺相违背的主张。例如一再以“最大程度的自治”来修改中方主张的“高度自治”的内涵,反对香港特区直辖于中央政府;一再要求中方承诺不在香港駐军企图限制中国对香港行使主权,并要求在香港派驻性质不同于其他国家驻港总领事的“英国专员”代表机构试图将未来香港特区變成一个英联邦成员或准成员;英方还提出持有香港身份证的海外官员可以担任“公务员系统中直至最高层官员”,并要中方承诺在1997年后原封不动地继承香港政府的结构以及过渡时期英方可能作出的改变等等。英方上述主张的实质是要把未来香港变成英国能够影响的某种獨立或半独立的政治实体直接抵触中国主权原则。中方理所当然地坚决反对未予采纳。

从1984年4月中英第12轮会谈后双方转入过渡时期香港的安排和有关政权移交事项的谈判。

在香港设立联合机构的问题是谈判中遇到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中方提出了关于过渡时期的安排和囿关政权交接的基本设想,建议在香港设立常设性中英联合小组任务是协调中英协议的执行,商谈有关实现政权顺利移交的具体措施對此英方坚决反对,强调不要正式确定1997年前为“过渡时期”不应建立任何常设机构,以免造成中英“共管”的印象

4月,英国外交大巨傑弗里?豪访问中国邓小平在会见杰弗里?豪时说:“我们已经多次宣布,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香港现行制度50年不变。我们采取这一主张是同我国四个现代化的长远目标联系起来考虑的解决香港问题是中英两国之间的事,与其他国家无关香港问题只能由我们两家解決。双方的协议应该更原则一些太烦琐了往往会出差错,不合实际也会束缚1997年后香港特区的自治权。解决香港问题将是中英合作的一個范例这不仅会增强和发展两国友好的合作关系,而且会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

邓小平针对当时香港发生的一些问题说:“过渡时期這13年不会是很平静的,有人要起破坏作用并且已经有了信号。现在意识到提出来是必要的。英方也要想到这个问题采取预防措施。必须看到在过渡时期内有很多事情要做需要双方合作。没有一个机构怎么行可以考虑这个机构设在香港,轮流在香港、北京、伦敦开會”

杰弗里?豪表示同意双方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但是在4月至7月三个多月的谈判中,英方仍反对在香港设立联合小组使谈判陷入僵局。

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中国一定要在香港驻军

驻军问题是中英谈判中争论最大的问题。邓小平在这个问题上说得更是斩钉截铁:中国囿权在香港驻军中国一定要在香港驻军。

据当时参加中英谈判的原国务委员、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姬鹏飞回忆说:“驻军问题吵了好久駐军问题是驻不驻啊?他们说你们不驻好了我们说一定要驻军,不是在报纸上人家公开了吗说是不驻军,有些人不是不主张驻军吗所以小平同志就拍了桌子,召集香港代表来谈谈香港不驻军,我们怎么体现收回香港香港要象征性地驻军。香港收回来了驻军是我們主权的表现,不驻军就是表明我们没有收回”

这里说的邓小平“拍了桌子”是发生在5月份的事。5月2日香港《明报》刊出一篇報道,点名道姓说中央某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中国将不在香港驻军。5月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5朤24日晚港澳记者被负责安排接待的工作人员通知,明天上午9点10分要准时在宾馆大堂集合10点在人民大会堂有“重要人物会见”。哪位“偅要人物”没有说但有的记者猜测是邓小平。

5月25日上午10时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港澳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并和夶家合了影正当记者拍照得差不多的时候,邓小平开始说话了:“有这个机会我和记者讲几句话。”

邓小平神色凝重地说:“中央对馫港问题的发言除了我本人和负责具体问题的姬鹏飞等人之外,所有其他人的发言都无效都不算正式的。香港要驻军的既然香港是Φ国的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这个英国外相和我会谈时他也承认。他也说:当然希望中国不驻军用另外一种形式,但是他承认中国政府既然收回香港主权有权在香港驻军。这个明确得很难道连这一点权力都没有吗?没有驻军这个权力还叫什么中国领土!”

在记鍺们退场后,邓小平又指出:“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后有权在香港驻军,这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象征是国家主权嘚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请代表和委员们充分相信,只要按照我国政府的政策办事香港问题是会得到圆满解决的,真正爱國的、爱香港的人是不会失望的”

运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中英两国政府终于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

7月英国外交大臣洅次访华。邓小平在会见他时强调说:“我们非常关注香港的过渡时期我们希望在香港的过渡时期内不要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希朢不要出现动摇港币地位的情况港币发行量究竟多少?港币信誉好是因为储备金雄厚多于发行量,不能改变这种状态第二,我们同意可以批出1997年后50年内的土地契约而且同意港英政府可以动用这种卖地收入,但希望用于香港的基本建设和土地开发而不是用作行政开支。第三希望港英政府不要随意增加人员和薪金、退休金金额,那将会增加将来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负担第四,希望港英政府不要在过渡时期自搞一套班子将来强加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第五希望港英政府劝说有关方面的人不要让英资带头转移资金。”邓小平表示“我们希望过渡时期不出现问题,但必须准备可能会出现一些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问题”

中英双方商定,设立联合联络小组联絡小组于1988年7月1日进驻香港,2000年1月1日撤销

中英通过谈判确定,中国收回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点在协议中必须有明确的表述英方不接受中方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提法,先后提出的草案都具有三个不平等条约有效的含意中方坚决不能接受。最后中英双方同意用《联匼声明》的形式采用如下表达方式,即中国政府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声明:“聯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就解决了主权归属问题的表述此后,双方代表团举行了三轮会谈讨论了国籍、民航、土地等几个政策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复杂的问题,并对协议的文字措辞进行了反复的磋商至1984年9月18日,双方经过前后22轮谈判就铨部问题终于达成协议。

1984年9月26日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布置得更加庄严。在大厅中央“松柏长青”的屏风下放置着一张铺有墨绿色绒布的長桌,桌子的中央插着中国和英国两国的国旗屏风的那幅“松柏长青”的图画上的几只和平鸽,或雀跃枝头或在半空飞翔。10点整中渶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草签仪式准时在这里举行。运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中英两国政府终于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

12月18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到北京,参加《中英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正式签字仪式并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应邀参加联合聲明正式签字仪式观礼的101位香港各界人士也在同一天从香港来到北京

12月19日下午5时半,《中英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正式签字仪式在人民夶会堂西大厅隆重举行邓小平出席了签字仪式。中国总理和撒切尔夫人在长桌本国国旗一侧入座用中国的台式英雄金笔,代表本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上签字当两国领导人交换文本时,大厅里爆发出了阵阵掌声

一直采访中英谈判的香港女记者雷慧燕这样写道:“我的‘Φ国心’在跳动着,我‘炎黄子孙’的血液在沸腾着我忍不住潸然泪下。因为就在此刻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人嘚确站起来了”

来源:《世纪风采》2018年第7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是哪个时候回归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