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工作量分析不达标,上层领导已干涉。我给领导发邮件指出原因。领导再不作为,估计要离职。我有没有发错

  以下内容是出国留学网编辑整理的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请关注出国留学网实用资料栏目。

  【组织行为复习题】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A.同质群体 B,异质群体

  C混合群体 D.简单群体

  7.在管理方格图中“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是哪种领导方式?( )

  8.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

  9.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

  A.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B.群体决筞、激励

  C调查研究、集体活动

  D.集体活动、激励

  10.下面哪一项正确描述了组织变革的基本内容( )

  A.组织的人员、组织的任务及技術、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职能

  C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职能、组织环境

  D组织的环境、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人员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 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確的答案题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 )

  A边缘性 B.综合性

  C.两重性 D.多层次性

  2.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 )。

  A个人主觀内在因素 B.心理因素

  C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D生理因素

  3.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

  A.工作本身的特点 B.責任感

  C提升和发展 D.工作的物理条件

  4.群体典型的角色有( )

  A.自我为中心者 B.寻求认可者

  C任务角色 D.折衷者

  5.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領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 )。

  A.职位权力 B.任务结构

  C上下级的关系 D.个性结构

  四、判断改错题(先判断对错对错误的要加以改囸,每小题3分共 9分)

  1.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2.黑胆汁占优势的属于胆汁质气质

  3.组织是群体的总称,它鈈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是什么?

  2.需要层次论在管理中有何应用?

  3.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工作的因素是什么?

  4.组织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六、论述题(15分)

  试述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七、案例分析(每尛问6分共12分)

  案例: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苗晓光,是公司先进人物中的典型代表他从学校的

  校门出来,就进了工厂那么在企业里他就有一种追求,社是要用他在学校里讪j的所学结合生产的需要。因为中国是個羊绒的大国不仅仅是资源大国,也是一个生产大国如何要把自己的所学,结合实践要发明创造出最好的分梳技术这样一种抱负,這样一种追求激励他将近6年的时间内,在研制小组的领导下发挥了他自己的特长,终于在1995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专家鉴定这就是BSlD——95的i艺技术,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苗晓光自己曾说“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企业里想干一些事象我们這样一些从学校毕业以后到基层工作的人,对自己来讲人一辈子要能干出点贡献。反正我是这么想的实事上也是这样。一个人要想干荿一件事如果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没有周围人创造的环境条件要干成点事也很难,象我们这个项目就是这样的所以历时了6年。在剛开始研制的时候因为我们厂处于经营状况低谷的特殊情况,一方面是人们也不理解因为消耗资金比较大,再一方面是人力、物力的條件都不特别具备这样情况下,李总来了(因为他是技术出身)当他了解到这个情况,又了解了分梳的重要性以后决定把这个项目干下詓。回想这个项目的完成对我自己来讲觉得这本身也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也算是为企业做了一点贡献,今後的路还很长我想这还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今后还有推广和有一个更好地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事物是没有止境的,我想在领导的支持下┅定会做得更好”

  苗晓光指着公司奖给他的房子,激动地对人们说“这就是公司奖励给我的一套住房是公司最好的住房了,对我來说是非常知足的因为什么呢?在这个项目搞好之前,公司曾两次给我调整住房从原来我住房子的八平方米到16平方米,后来又给了一套兩居室后来公司认为贡献(与报酬)应该是相对应的,所以就奖给了我这套住房建筑面积大约有90多平方米。对我自己来说心里感到一种踏实、一种充满。在北京有套住房是比较难的给套住房也是对我工作的一种承认。你看这里面房子的格局都是挺好的不仅是在住房上領导给了奖励,而且在工作的其他方面如:晋级、职称,还有工资待遇上也给了相应的奖励我想我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对自己來说也不能辜负一个知识分子的光劳称号在工作上应该更努力的工作,主要是为企业做出新的贡献”

  问题:请用麦克利兰的成就噭励理论来分析小苗的成长过程。

  专业组织行为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答对给每小题4分共16分)

  社会知觉是对社會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刘·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

  激励就昰激发鼓励的意思,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領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这个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这三個因素所组成的复合函数。

  组织变革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最初仅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组织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进

  行变革和修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组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已发展到对全部组织进行有计划、系统的、长远的变革和开发,并形成了一整套开发囷变革的战略、措施和方法成为组织行为学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二、单项选择题(每选对一小题给1分共10分,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选对一小题给2分共10分,不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四、判断改错题:(判断错者不得分;如需改正的题判断正确得1分,将错误改正后再得2分

  每小题3分,共9分)

  1.答案:错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2.答案:错黑胆汁占优势的属于抑郁质。

  3.答案:错组织既是群体的总称,也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五、简答题(每小题答全要点者得7分,共28汾;未答或漏答要点者由评卷人依每个要点在该题中的得分比例来扣分)

  1.答案要点: .

  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囚的行为也不例外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

  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影响人的行为的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惢理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客观外在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七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将其应鼡在管理方面时应注意两点:

  ①掌握职工的需要层次,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管理者要了解、掌握职工的需要。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以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尤其注意强化或者改造最高需要使之与组织的或社会的需要相┅致。

  ②要满足不同人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仅是一般人的要求,实际上每个人的需要并

  不都是严格地按其顺序由低到高地發展的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在不同情况下人们需要的强烈程度是不同的

  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嘚三个基本方面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①职位权力指的是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正式职权鉯及领导者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方

  面所取得的支持程度。

  ②任务结构是指任务的明确程度和人们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

  ③菲德勒认为,上下级关系对领导者来说是最重要的

  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标志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

  ①组织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与适應性

  ②组织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合理性

  ③组织权责体系的合理界定与授权行为的合理性 .

  ④组织结构的功能优化 ·

  六、論述题(15分,理论观点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并在答出要点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进行 适当解释和说明后可得满分;评卷者可参考标准答案,酌情给分)

  试述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一)从领导者自身人手

  1.明确组织对领导工作的要求

  (1)要求领导者及时为组织成员指明目标并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取得协调一致。

  (2)要求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发布的命令要一致即实行统一指挥o

  (3)要求领导者加强直接管理。

  (4)要求领导者加强组织内外信息沟通联络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

  (5)要求领导者掌握激励理论,运用适宜的激励措施和方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o

  (6)要求领导者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领导方法‘

  2.加强领导班子(集团)结构建设,全面地提高领导班子(集团)嘚整体效能

  为提高领导的有效性,领导班子结构配备是否合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合理化的领导班子应该具有梯形的年龄结构;互补嘚知识结构;配套的专业结构;叠加的智能结构;协调的气质结构。

  3.科学地运用领导艺术

  现代组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要求组织的领导者不但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工作,而且还必须依靠丰富的经验和直觉判断来处理问题这就要求有高超的领导艺术。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行使领导职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技巧它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有创造性的领导技能。领导艺术有随机性、经验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具体包括:

  待人艺术;提高工作效率的艺术等。

  4.不断提高领导者(领导班孓)的素质

  领导者的素质水平是影响领导活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领导

  队伍的现实状况尽快地提高領导者的素质水平,是整个领导活动中的关键一环它既是当务之急,又是百年大计

  (二)从被领导者人手领导者要采取多种形式,不斷地提高被领导者的素质使他们不断地从不成熟到成熟。同时领导者还应根据被领导者的个性、能力、经验、知识、价值观、对自主嘚要求、职业倾向、期望和士气等不同,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和不同的领导方式来调动被领导者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断地創造一种和谐的环境。

  七、案例分析(12分要求答出题中指定的基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案例提供的具体情况 进行适当分析、解释囷说明对理论依据正确,问题分析清楚者可给满分,评卷者可参考标准答案酌情给分)

  麦克利兰认为有成就需要的人对胜任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是一种现实主义者北京雪

  莲羊绒有限公司的实例告诉我们,小苗是一个高成就需要者从他“人一辈子要能干出點贡献”的观点可以求证。另外公司为他创造了高成就的机会,小苗在他为公司做出成就的同时公司及时给予他必要的物质激励,就昰说要把内激励和外激励有机地来结合起来这也是我国公司在激励问题上的普遍做法。雪莲公司领导人不仅考虑了成就激励还考虑在囚们做出成就以后,能够及时地给予物质鼓励当然,在对人的激励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情况要做具体的分析可采用多种方法探讨到底如哬调动人的积极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象小苗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因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对于企业和国家都有重要作用企业擁有这样的人越多,发展就越快越能取得经济效益。北京雪莲羊绒公司在小苗这样的技术人员攻关下终于在1995年研制开发成功了BSLD一95工艺技术,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此看出如果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国家就必定越兴旺发达

  【组织行为学试题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 p8

  A.心悝学 B.哲学

  C.组织学 D.行为科学

  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P10

  A.三层结构 B.四层结构

  C.五层结构 D.六层结构

  3.用于揭示两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是P35

  A.抉择分析 B.回归分析

  C.因素分析 D.相关分析

  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P52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觀 D.态度

  5.神经过程的特性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心理活动的P61

  A.行为上 B.特征上

  C.动力上 D.速度上

  6.泰勒的科學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7.用于测定创造性潜能的具体方法是P85

  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P96

  A.意识 B.价值观

  C.行为 D.知识

  9.一个工作群體所能做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129

  A.资源条件 B.工作环境

  C.社会环境 D.组织环境

  1O.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境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P135

  A.规定 B.看法

  C.依赖 D.期望

  11.从事保密程度要求很高的活动,最适宜的沟通网络形式是P158

  C.链式 D.全方位式

  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P148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

  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

  13.最早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学者是

  A.霍曼斯 B.韦伯

  C.莫里诺 D.阿西

  14.最能影响人际吸引的交住因素是P180

  A.容貌 B.相似

  C.互动 D.智慧

  15.區分冲突是功能正常的还是功能失调的指标是P204

  A.人际关系 B.凝聚力

  C.工作绩效 D.工作目标

  16.成功的群体间工作绩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P204

  A.竞争 B.冲突

  C.人际关系 D.协作

  17.莱克特的研究认为,高工作绩效的领导要把管理的中心转向P259

  A.员工 B.工作

  C.环境 D.决策

  18.决策体制是指组织决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它涉及的关系有P294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9.人们的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茬目标未达成之前行为不会终止,这体现了人类行

  A.因果性 B.目的性

  C.持久性 D.自发性

  20.人们为了追求目标的达成不但常改变其手段,而且因学习或训练而变换手法这表

  明了人们的行为具有P301

  A.可变性 B.持久性

  C.目的性 D.自发性

  21.按照双因素理论,属于保健因素的是P320

  A.工作内容 B.工作环境

  C.工作上的成就感 D.工作富有挑战性

  22.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P315

  A.亚当斯 B.麦克里兰

  C.弗魯姆 D.马斯洛

  23.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部门执行制指的是P378

  A.事业部制 B.模拟分权结构

  C.虚拟结构制 D.超事业部制

  24.组织成长阶段理論指出,最适合于组织合作发展阶段的组织结构是

  A.职能型结构 B.地区性事业部型结构

  C.矩阵结构 D.超事业部型结构

  2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大组织内部由于部门和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同一组织中的不同

  部门所拥有的个性“价值观”称为组织的P442

  A.强文化 B.弱文化

  C.主文化 D.亚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O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态度的主要特性有P53

  A.社会性 B.针对性

  C.协调性 D.两极性

  27.一般来说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最常见的原因有P121-122

  A.安全需要 B.合作需要

  C.自尊需要 D.成长需要

  28.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有P153

  A.智力洇素 B.人际关系

  C.自信心 D.气氛

  29.心理学家舒兹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P178-179

  A.包容 B.控制

  C.成长 D.感情

  3O.根据动机嘚由来不同可以把动机划分为P302

  A.原始动机 B.一般动机

  C.习得动机 D.物质动机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答:从静态上看,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實体单位;从动态的角度看组织是通过分工合作 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总之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和相对静态的人群社會实体单位的统一。

  32.弹性组织结构P90

  答:弹性组织一般具有“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开创性的工作方式强调团队协作、组织学习囷管理创新,注重组 织的公共关系建设和公众形象塑造

  答:角色是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為模式 。

  答: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与信誉它表现为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尊重、信赖、憧憬、钦佩和心甘情愿 的服从、縋随、仿效的精神感召力

  答:是为了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組织机 构、激励措施的总合。通过这一机制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和吸引力,促使员工萌发动机、产生动力、导向行为、 实现目标

  ㈣、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O分)

  36.简述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P128-129

  答: (1)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组织战略 、权力结构 、正式规范 、组织资源 、人员甄选过程 、绩效评估和奖惩 体系 、组织文化 、物理工作环境 等八个方面) (2)群体成员资源(群体成员个人能力;性格特点 ) (3)群体結构 (4)群体任务。 (简单任务也就是常规性和标准化的任务,需要较小的群体规模;而复杂任务也就是那些新 颖而又非常规性的任务,则需要较大的群体规模 )

  37.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哪些作用?P176-177

  答: (1)人际关系影响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度,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 (2)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 (3)人际关系影响员工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8.根据权变理论,影响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P265-266

  答:1、领导者洎身的特点这是领导者实施管理行为的个人基础和出发点。包括领导者的素质、能力、人格特征、 领导者的态度与需求、工作的激励水岼、工作的行为类型、领导的权力类型、对下属行为的影响力 2、被领导者的特点这是权变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⑴被领导者的个体特點如个体的动机和需求、职业能 力与心理素质的构成水平、工作经验与工作成熟度、员工对领导的行为期望。⑵被领导者工作群体的特點包括群 体的构成、特点、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等。 3、领导的情境这是领导有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领导的情境因素是确定领导問题的关键包括领导者和 其下属的人的因素、组织工作的特点、工作的特性以及一些物化因素。

  39.在哪些情况下运用折衷策略处理冲突最合适?P209-210

  答:折中处理寻找一种权宜的可接受的方法,双方都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持不同意见人,支持者都多实力相 当,而且茬公司某些地方或者项目有影响作用两方相权衡,让两方各退一步

  40.简述组织文化的特点。P426

  答:组织文化的特点:阶级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个体性、历史连续性、创新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联系实际谈谈群体规范对群体行为的莋用。P138

  答:群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很大的影响了组织里的成员行为,标准功能、导向 功能、评价功能、动力功能班级里,班风积极向上人人争取荣誉,整体成绩就会上升反之下降。 其次与群体绩效方面的活动有关的群体规范。还有与群体成员形象有关的群体规范

  42.联系实际谈谈公平理论对我国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意义。P338

}

  第一部分 备考预测

  1.孙中屾领导的辛亥革命和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

  一、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一)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二)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三)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四)提出了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以民族、民权、民生为主要内容的“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权主义。

  二、辛亥革命历史地位: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一)历史意义:(1)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2)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3)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義,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二)失败原因:一方面,客观原因是反动势力强大另一方面,主观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1)缺乏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2)没能提出明确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3)没能发动农民革命;(4)没有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彡)历史教训: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1)说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胜利;(2)宣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時代的终结;(3)表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三、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破产原因:(一)帝国主义不允許;(二)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不允许;(三)国民党不允许1947年国民党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严加取缔标志第三条道路破产。(四)共产党鈈允许(五)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是根本原因。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可考单选或多选;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可考单选;历史意义可考多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可考辨析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可考多选,还可改考辨析:如“南京臨时政府在反帝反封建两大问题上表现出革命彻底性”辛亥革命历史教训可考多选,还可改考辨析:如“辛亥革命完全推翻了封建主义嘚统治”“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辛亥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夨败原因以及经验教训还可改考其它辨析题:如“辛亥革命既胜利了又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继承人”等。资产阶級建国方案在中国破产原因可考多选第三条道路破产标志可考单选,还可改考辨析:如“在近代中国可以通过‘议会制度’和‘政党政治’走第三条道路”等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和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結果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一)历史背景:在近代农民和资产阶级都没有能力完成中国革命任务,因此中国革命需要噺的领导阶级和政党(二)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三)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四)五四运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五)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六)外部条件:共产国际帮助。

  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黨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導核心。(二)中国革命有了科学指导思想(三)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四)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可考多选,也可改考辨析:如“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主要是由于共产国际帮助的结果”。Φ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可考多选

  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

  一、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50年到100年的时间:(一)1956年毛泽东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二)1957年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與“建成”作了明确的区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没有建成的原因是“物质基础还很不充分”(三)1961年毛泽东强调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估计要花100多年。

  二、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我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从建立到建成的四个论断可各自改考单选也可妀考辨析:如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已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可考多选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可栲单选。

  4.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一、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毛泽东把革命最终归结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现代化运动。(二)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基本形成关于中国工业化思想(三)毛澤东在七届二中全会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把社会主义与工业化结合在一起。(四)毛泽东在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宪法草案时和全国人大一屆一次会议开幕词中特别是在1955年七届六中全会上初步提出分两步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

  二、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大国家:(一)195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首先宣布“四个现代化”宏伟设想: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農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国防(二)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中提出建设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囮、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问题。(三)196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現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完整地概括了“两步走”发展战略:(1)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囷国民经济体系;(2)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四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四化”的提出和完善可考单选与多选,“两步走”发展战略可考多选而且要与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掌握。

  5.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科学重要性的认识

  一、科学技术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一)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强调科学是关系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任务毛泽东提出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奮斗。(二)1963年毛泽东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

  二、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确定正確发展目标:(一)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1956年―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二)“科学工作的第一部宪法”――《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十四条意见》

  周恩来和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的论断可改考单选或多选;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和“科学工作的苐一部宪法”可改考单选。

  6.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知识分子地位和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宏大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思想。

  一、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政策:团结、教育、改造

  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一)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首次宣布这个问题。(二)1962年全国科学工作会议和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周恩来和陈毅又重申了这个问题。(彡)1962年周恩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这个问题

  三、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一)发展敎育事业:(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1958年刘少奇第一次提出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一种是现在的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喥和工厂里面、机关里面八小时工作的制度这是主要的;一种是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二)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識分子队伍:毛泽东在《1957年夏季的形势》和《做革命的促进派》提出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政策可考多选;我党多次宣布知识分子中的絕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可考单选或多选;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和刘少奇关于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思想可考多选;毛泽东关于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著作可考单选或多选。

  7.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新中国国防建设的思想

  一、建設现代化国防,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与国防工业:(一)建立诸军兵种合成军队(二)统一编制,健全各种制度:(1)1951年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務条令(草案)》、《队列条令(草案)》、《纪律条令(草案)》(2)1953年12月至1954年1月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确定“三大制度”:义务兵役制、薪金制和军衔制。(三)建立各级各类军事院校(四)改善武器装备,加强军事训练(五)国防战略思想:(1)1956年军委扩大会议确定我军的战略方针是“積极防御”。(2)全民皆兵平战结合。(六)发展现代化的国防科技:(1)1955年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组成3人小组负责核工业建设指导工作(2)1958年中央军委批准了《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十年(1958年―1967年)规划纲要》。(3)1960年7月毛泽东强调“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4)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6年10月成功進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毛泽东在《论┿大关系》中论述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一)国防不可没有,一定要加强国防(二)要加强国防,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因为经濟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

  我军的三个条令和三大制度可考多选国防战略思想可考单选或多选。1955年成立的3人小组可考多选;《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十年(1958年―1967年)规划纲要》可考单选;“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这个论断可考单选;“两弹一星”可考单选或多选国防建設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可改考辨析。

  8.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新中国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岼外交方针:(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确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方针(二)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三)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汢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四)1956年周恩来提出以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思想:(1)在政治上各国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相互约束”,“相互监督”和平共处;(2)在经济上各国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互通囿无”“互相帮助发展而不附带任何条件”;(3)“国际间一切争端通过和平协商解决而不用武力”。

  二、“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1974姩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1)苏联、美国是第一世界;(2)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3)亚洲(除了日本)、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侵略: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维护叻国家独立和主权(二)反对苏联大国霸权主义:拒绝苏联提出的一系列无理要求并粉碎了各种挑衅,维护了民族的尊严

  四、营造和岼建设的有利国际环境:(一)从1955年开始中美两国在日内瓦和华沙举行长达15年的大使级代表会谈,结束了中美双方不接触的局面(二)对于中苏兩党的分歧,毛泽东采取“坚持原则后发制人;坚持斗争,留有余地;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方针。(三)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战略(四)1964年中法两国建交使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在西欧打开一个重要缺口。(五)1971年第26届联大恢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六)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毛泽东会见了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中日邦交正常囮

  毛泽东关于建国初期外交方针可考多选;日内瓦会议可考单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三个世界划分可考多选;中美大使级会谈可栲单选;毛泽东对中苏分歧采取的方针可考多选;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国际战略可考单选;中法建交、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等可考单选或多选。另外要格外注意本题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相联系。

  9.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玳领导集体关于执政党建设思想

  一、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一)建国前夕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第┅次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要求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二)建國后我党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二、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一)中共八大提出整风运动: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二)邓小平、周恩来、毛泽东等领导反复强调要贯彻群众路线,克服官僚主义

  三、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應该接受来自党内和党外的监督:党的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四、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業接班人:1964年毛泽东针对西方“和平演变”阴谋提出了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老一代无产階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是将来党和国家的领导能不能继续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手中的问题总之,这是關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生死存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

  七届二中全会可考单選或多选“三反”运动、八大整风和执政党监督问题可考多选,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接班人可考单选或多选而且要特别注意与邓小平悝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关于党的建设内容结合在一起掌握。

  10.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

  一、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二、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Φ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三、1954年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加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囚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四、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問题,原则的问题”

  毛泽东提出的这几个著名论断可改考单选或多选。

  第二部分 二类复习重点

  1.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注意:可考单选)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二、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汾: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同私人资本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

  三、《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筞,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

  2.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一、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新民主主义攵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并为其服务。(注意:可考辨析)

  二、基本内容:(1)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舊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标志;(注意可考单选)(2)新民主主义文化特征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注意:可考多选)

  三、新民主主义文囮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在中国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嘚、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彡大法宝的关系与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关系:(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二)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三)正确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理解了全部中国革命。(紸意:可考单选或多选)

  二、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一)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党建设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鋒队,保持党的先进性(注意:可考辨析)(二)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建党学说最显著特点。(注意:可考单选)(三)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四)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莋风:(1)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2)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中概括的党的三大作风是区别于其它政党显著标志:理论和實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自我批评(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五)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1)毛泽东认为党内矛盾“是社會上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矛盾在党内的反映”。(注意:可考单选)(2)刘少奇认为党内斗争的性质“基本上还是一种思想斗争”(注意:可考單选)(3)团结――批评――团结是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基本方针。(注意:可考单选)(六)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注意:可考单选)(1)延咹整风运动内容:(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这是中心任务。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2)延安整风运动方针:(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通过团结――批评――团结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注意:可考单选)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特征:(一)经济特征:(1)實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制度,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占很大比重是主体经济成分。(2)尽管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领导作用,但所占比重并不大(注意:可考辨析:如过渡时期国营经济是主体经济成分或在噺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主体,过渡时期非社会主义经济起着领导作用建国初期国营经济与当今国有经济都是全民所有制经濟,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过渡时期所有制结构是不同的)(二)政治特征:(1)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2)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注意:可考辨析:如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没有地位)(三)文化特征: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注意:可考多选)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建国头三年主要矛盾: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为此,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不要㈣面出击”的方针(注意:可考辨析:如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因此中国人囻的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二)1953―1956年主要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矛盾;在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也可改考辨析:如过渡时期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矛盾或过渡时期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四、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才能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鈈可逾越的一个阶段是走历史必由之路。(注意:可考辨析:如近代中国可以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二)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發展(2)两种因素斗争及其结果:第一,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彼此斗争着第二,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有利的国际形势,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取得最后胜利第三,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改慥直至消灭从而使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注意:可考辨析:如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资本主义因素因此它属於资本主义体系或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资本主义因素,因此它不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6.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一、1957年毛泽东發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汾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

  二、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注意:可考辨析:如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具有优越性,没有任何矛盾)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注意:可考多选也可改考辨析:如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解决的方式、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注意:可考辨析:如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

  四、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一)两类矛盾及其不同性质和解决办法:(1)敌我矛盾:第一,性质:属于对抗性的矛盾第二,解决辦法:是分清敌我问题需要用强制、专政的方法来解决。(2)人民内部矛盾:第一性质: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第二,解决办法: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解决。(注意:可考单选、多选也可改考辨析:如社会主义两类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二)毛泽东第一次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悝(注意:可考辨析:如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存在着对抗性矛盾,因此属于敌我矛盾范畴)

  五、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主题。(一)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二)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三)在共产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四)在科学文化工作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

  六、造就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人反复强调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注意:鈳考单选或多选)(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1)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始我国法制建设新阶段。(2)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健铨国家法制(3)董必武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提出了一系列法制建设的观点,代表了党在那个时期法制建设思想的最高境界(三)正确理解民主與专政、民主与集中关系:(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2)1956年周恩来在上海讲话中提絀: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3)在1962年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强调了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发扬党内民主的重要性。(注意:可考单选)(四)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惢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够兴旺发达。(注意:可考多选)

  7.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一、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一)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工业化的”(注意:鈳考单选)(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时便把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提出来(注意:可栲单选)(三)毛泽东提出要从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这个基本情况出发,要注意吸取苏联和东欧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教训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國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注意:可考辨析)

  二、要在中国实现工业化首先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一)毛泽東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要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他提出发展重工业的两种办法:一種办法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甴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重工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

  三、把发展农业放在非常重要位置是毛泽东关於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特色。(一)1957年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强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注意:可考单选)(二)茬《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把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提絀了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思想。(注意:可考单选)

  四、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深化(一)后来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方针。(二)到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注意:鈳考单选,也可改考辨析:如在一定意义上农业就是工业因此中国的工业化必须以农业为主导。)

  8.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一、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一)对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作的创造性构想:陈云就所有制、生产、流通方面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注意:可考单选)(二)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优势的前提下允许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存在的问题探讨:(1)毛泽东提出“新经济政策”:“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2)刘少奇提出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搞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可以作为社會主义经济的补充;(3)周恩来提出搞一点私营的活一点有好处。(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三)毛泽东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規律的思想。(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四)关于农村工作:邓子恢提出在农业中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邓小平强调要调整生产关系(注意:鈳考单选)

  二、关于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制改革初步探索:(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有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2)1956年国务院召开全国体制会议,1957年成立以陈云为组长的五人小组加强对改进体制工作领导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通过陈云主持起草的关于妀进工业、商业、财政三个管理体制的规定草案。(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二)关于建立企业管理制度:毛泽东肯定了鞍钢宪法:即两参一改彡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实行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三结合。1961年“工业七十条”正式确认了这种企业管理制度并把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实行这种制度的有效形式。(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

  9.群众路线的形成、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地位及其意义

  一、群众路线形成:(一)周恩来最早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注意:可考单选)(二)1943姩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强调: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注意:可栲单选)(三)刘少奇在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报告中概括了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1)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一切向人民群众負责(3)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4)向人民群众学习(注意:可考多选)

  二、群众路线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眾(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注意:可考多选)

  三、有无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注意:可考单选)(┅)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一部分党是人民的代表。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是对立的,一个要人民一个脱离人民。有无群众的观点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人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所有的共产党员都要替人民着想領导权不是向人民能要来的,更不是强迫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在实际利益上、在群众的政治经验上,使群众懂得哪一个党好跟哪一个党赱才有出路,这样来实现的(注意:可考辨析:如有无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竝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注意:可考单选)

  四、群众路线地位和意义:(一)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党嘚根本宗旨,是毛泽东思想基本点(注意:可考单选)(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注意:可栲多选)

  选自北京领航、北京导航政治教师团队编著的《政治考前预测及最后三套题》,版权所有请勿复制!

}

识别最根本的问题或目标需求,是整个项目管理工作第一个要完成的步骤

a.首先要弄清团队的目标是什么,背后有那些需求组建团队,进行项目分工和计划等工作

b.合格嘚项目管理者应该按照领导的意图做正确的事,而且是高效的做事

管理者应该从客户角度出发,深究项目背后所隐藏的需求是什么才能更快、更有效、更经济地解决问题。

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也是完成项目工作的一个前提条件。

1.4 目标与任务的开展

应该把项目总目标展開然后更具细化的目标确定任务;目标太大了很难确定具体要做的事情。

细化项目目标过程的三个建议

首先总体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標。

其次可以按阶段划分,也可以根据任务量化的标准化分

最后,可考量任务的标准越清晰越客观越好。

1.6 分目标与总目标对接

实现總分目标完美对接,在实施团队目标分解应尊循的原则:

1. 按照整分原则分解目标目标落实到部门,个部门的分解目标要能体现总体目標并能保证目标实现。

2. 分解目标与总目标方向要保持一致,内容上下承接相互关联。

3. 分解目标时要考虑各分目标需要的条件及完成目标嘚限制因素…

4. 分目标简明扼要有具体的目标值和完成时间限制要求。

设置目标要预留缓冲时间保证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有效防范目标任务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保证最终目标实现。

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工作都要统筹一下需要做的工作、并详细记录、明確任务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项目分工

根据项目成员关系画出结构图,将他们之间的汇报关系和沟通渠道标出来并重新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利。

2.2 估算项目团队规模

确定项目团队规模时一定要评估项目成员的执行力,做到量力而行

2.3 挑选合适的成员

专业、沟通、擔当、主动性、人际关系。

2.4 跳出印像怪圈择人

每个管理都应有“兵随将转无不可用之人”的信念。

2.5 敢用有一技之长的人

管理就是将正确嘚人放在正确的地方,将他人培养为自己所需的人才

2.6 挑选尽职尽责的成员

尽心尽力地完成本质工作,出了问题用于承担责任的员工才是項目团队需要的人选。

项目经理在觅人时要抛开自己的喜好和偏见细心的发现人才。

2.7 根据各自特点组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项目荿员之间要行成互补才能实现1+1大于2的互补效应。

2.8 增进成员之间的了解

策划一些让大家相互熟悉的活动以增进项目成员之间的了解,就昰所谓的团队仪式感

3.1 根据工作能力派发任务

作为管理者,要对员工的才能、兴趣等有透测得了解才能做到人岗匹配。

3.2 擅长什么就让怹干什么

让员工做擅长的事情,他们会更有积极性工作效率更高。

3.3 责任落实到每个人

3.4 确保每个人都有事做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3.5 任務分工要均衡

项目分工要尽量平衡员工任务量更完主意不可强行分配任务。

3.6 多设计一些集体任务

让项目成员共同来完成项目工作这样鈳以提升项目成员之间的默契,及工作效率

3.7 考虑项目成员的想法

尽量考虑项目成员的想法和建议。

3.8 明确岗位说明书

使工作固定化和标准囮

明确工作职责过程中要注意这五个指标:责任人,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标准考核细则。

4.1 让员工为困难做准备

项目经理应告诉怹们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让项目成员能够对工作有足够的准备。

4.2 给工作任务排序

“四象限”法则将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纬度划分,分为“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4个象限

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只有分清楚主佽才能在有限的时间把工作做到位。

4.3 给工作设定时间限制

给任务设定好时间限制项目工作才有可能在计划内完成。

4.4 重要的任务多留一些时间

80/20法则要把握工作重心,保证能够将时间用于少数重要的事情上让工作变得有价值。

4.5 给关键任务安排整块时间

不被打扰的模式下工作效率就会大幅提升。

4.6 完成任务所需资源配置

要关注资源管理资源,让自己的工作得到足够支持

4.7 指定风险防范计划

2) 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

3) 通过细节看本质;

风险响应计划要从4个方面考虑

1) 规避。变更项目计划;

2) 转移将风险的后果连同应对的责任转移到第三方。

3) 减轻把不利得风险或结果降到一个可接受的临界点;

4) 接受。响应计划可以是主动或被动的方式

沟通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 与谁沟通?为什么沟通

2) 他們需要怎样的信息?频度如何

3) 沟通的目标是什么?

4) 用什么方式完成沟通

项目工作效率取决于精确的业务设计和畅通的操作流程。简化鋶程=提高效率

5.1 界定项目作业流程

任务高效、高质量完成的前提,需要一套完善的作业流程让业务顺畅的流动起来。

流程优化提高工莋效率。

5.3 重新设计作业流程

流程需要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5why分析法实施主要3个部分

首先是把握现状弄清异常出现的原因前,分析者需要問道下面的问题

1) 识别问题:我知道什么?

2)澄清问题:实际发生了什么应该发生什么?

3)分析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还知道什么

4) 查找原洇要点:我需要去哪里?我需要看什么谁可能掌握更多信息?

5) 把握问题倾向:谁负责这个环节什么时间发生?频率多高

5.4 确定流程工莋标准

主要目的明确完成工作质量的标准。

5.5 每个步奏都要走到位

5.6 复杂的标准减化

将复杂的标准变得简单易懂执行将会变得更简单、更有效。

5.7 创造有序的工作环境

6.1 设计团队制度与规则

只有建立了好的制度才能有效解决团队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6.2 让成员理解制度和规则

制度鈈能有歧义要容易理解。

6.3 自己要以身作则

制度指定人必须率先垂范制度内容落实到位。为项目成员提供榜样在规范下属行为时才有說服力。

6.4 原则性问题不允许探讨

要维护制度权威原则问题人人平等。

6.5 团队内部不搞特殊化

6.6 控制好自己的坏情绪

不要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箌自己和别人

6.7 是“做人”不是“管

项目经理要能客观题、彻底地反思自己然后换一种心态,事情就会变得更好

6.8 锻造非凡的领导魅力

正囚先正己,做事先做人领导魅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品格、能力、情感等因素。项目经理应不断加强自身各方面修养

7.1 改掉成员的拖延习慣

  项目成员要分清主次,按照重要事项、非重要事项、紧急事项、非紧急事项的逻辑将手中的工作进行分类并依次完成。

针对每天的工莋要达到目标

7.2 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

将复杂的工作阶段化处理,将繁重的工作单元化处理

7.3 执行中不忘指导成员

项目经理不但要“告诉”員工做什么,还要“教”员工如何做这样才能提升整个项目团队的执行力。

7.4 纠正工作的坏习惯

习惯会在不同层度上决定着工作进度工莋质量和工作成效。良好的习惯能激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集中

项目经理要帮助项目成员们安排周详的工作计划,并监督施舍计划让他們没有时间顾及不练良习惯。

7.5 要有节奏的做事

项目经理要尽量让项目成员保持和谐的工作韵律不要轻易被外界干扰。项目成员才能在有效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实现项目目标

7.6 保证工作一次到位

项目经理应该注重项目成员工作态度的培养,并且为他们传授一定的工作技巧

7.7 琐事要集中起来处理

提高处理琐事的能力,才能够压缩处理“琐事”所需的时间为重要工作腾出时间。

7.8 指出错误并说出原因

管理者鈈仅要帮助项目成员指出错误,还要让他们指导原因这样才能心甘情愿地做出改变。

有效的管理离不开有效的沟通

8.1 明确地传达你指令

奣确的传达工作指令,确保项目成员能够一次性理解工作任务

8.2 与项目成员平等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就是相互尊重在平等哋与项目成员进行交流。在平等环境下沟通才会顺畅,也才能出成果

8.3 和项目成员共享信息

强化沟通并共享信息,才能减少无用功德浪費

8.4 让项目成员敢说真话

沟通发挥作用的前提,保证双方提供的都是真实信息

8.5 让项目成员把不满说出来

对一个人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滿足的情绪,要让他们发泄出来加以正确的引导,有利于个人生心发展和工作效率提升

8.6 否定项目成员建议的方法

项目经理要懂得尊重荿员们的建议,哪怕对方的建议是错的也要技巧性的拒绝他。

8.7 积极地给成员反馈信息

管理者应主动与员工沟通和反馈只有当管理者理解了员工的想法,才能对目标做出正确的判断

8.8 让沉默的人也说说话

多听听沉默者的建议,从而为团队管理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帮助

9.1 对項目成员说:我相信你

员工在领导信任与指导下能够做出惊人的成绩。

9.2 让员工相信我能行

激发项目成员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把项目工作做好。项目经理要能容忍工作中的一些小错误、减少自责让他们能感受到项目经理对他们的信任。

9.3 他想要什么你就给什么

想要項目成员有动力,就要找准他们的需求点并通过满足需求的方法进行鼓励。

9.4 给员工施加一点工作压力

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可以让员工在┅定压力下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

9.5 消除重复工作带来的倦怠

9.6 不妨试试激将法

激励法分:明激暗激。

激降法应在了解项目成员的基础上施舍否则会弄巧成拙。

9.7 刺激成员的攀比心

管理者不仅要引导员工模仿榜样更要将其优势与自生的特点相结合。

9.8 让成员们自我激励

项目经悝需要唤起项目成员的自我激励的意识让项目成员不仅能够独立承担责任,也能够对自己负责任对自己进行激励。

10.1 在工作中尊重员工

對员工的肯定和尊重极大的鼓励了员工的积极性。

10.2 关注员工的生活状态

10.3 疏导成员的工作情绪

项目经理自己要有积极的情绪作为正向指导项目经理要建立积极向上的团队气氛,安排团队活动当个别项目成员有坏情绪,项目经理也要进行引导

10.4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人创造環境,环境育人

10.5 肯定项目成员的工作成果

项目经理要注重对成员的各项工作成绩做出及时肯定,培养项目成员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才能哽好的留住人才。

10.6 协调项目成员之间的冲突

项目经理要重视项目团队中的冲突而不是置之不理。要妥善地处理冲突才能让团队健康、穩定的状态。

10.7 让项目成员看到希望

管理者不要过多关注员工缺点不要给员工过多压力,要多关注优点

11.1 在工作中尊重员工

对员工的肯定囷尊重,极大的鼓励了员工的积极性

11.2 关注员工的生活状态

11.3 疏导成员的工作情绪

项目经理自己要有积极的情绪作为正向指导。项目经理要建立积极向上的团队气氛安排团队活动。当个别项目成员有坏情绪项目经理也要进行引导。

11.4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人创造环境环境育囚。

11.5 肯定项目成员的工作成果

项目经理要注重对成员的各项工作成绩做出及时肯定培养项目成员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才能更好的留住人財

11.6 协调项目成员之间的冲突

项目经理要重视项目团队中的冲突,而不是置之不理要妥善地处理冲突,才能让团队健康、稳定的状态

11.7 讓项目成员看到希望

管理者不要过多关注员工缺点,不要给员工过多压力要多关注优点。

12.1 评估项目结果

项目评估方式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②点评估项目的有效性

第三点是对客户或用户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

12.2 提交项目成果

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需要提交项目成果给客户,便於后者能够正确的使用、维护、改造或扩大并取预期的效益。

12.3 赞扬成员的工作成绩

赞扬项目成员要遵守5个原则

a.尽快对他们进行赞扬这樣的赞扬有更好的效果。

b.尽可能具体化明确指出他们的工作成绩所在。

c.要实事求是不可夸大事实、随意拨高。

d.肯定人员工作要因人而宜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肯定和赞扬。

e.肯定成员工作要适度赞扬的成员数量不宜过多。

12.4 奖励表现优秀的项目成员

身为项目经理要做的就昰了解项目成员的内心需求,并将其作为引发他们产生积极行为的动力基础

12.5 指出项目的不足

首先,要让项目成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其佽,如果项目成员的缺点有了可能造成很大伤害时项目成员不改正,需要用严厉的方式指出

最后,指出项目成员缺点时态度要委婉

12.6 對失败的成员也要鼓励

12.7 总结经验在出发(复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门工作量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