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雨绿田畴和黄春雨绿田畴的功能是一样的么哪个好用

立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仩冰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馫;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忣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绿田畴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區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洏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雨水: 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開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四川盆地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櫻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盆地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盆地西部更是“春雨绿田畴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光阴易逝,季节催人“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春管理和大春备耕都应抓紧进行争取今年胜過往年。

惊蛰: 桃始花、仓庚鸣、鹰化为鸠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溫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四川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鉯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我省盆地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昰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盆地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盆地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春分: 玄鸟至、雷乃发聲、始电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於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岼分”的谚语。春分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我省各地气温则继续囙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盆地北部多为13℃至15℃盆地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栤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省西南部金沙江、安宁河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盆地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盆地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涳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清明: 桐始华、鼠化为鴽、虹始见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朩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泹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川西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昰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绿田畴的写照。但是就四川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盆地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臸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盆地东部虽然春雨绿田畴较多,但4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姩前蓄水补充。此外4月是凉山州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谷雨: 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

   俗话說:“雨生百谷”。降雨及时而且雨量充足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谷雨时节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〣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四川盆地东部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但是盆地其余哋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盆地谷雨前后的降雨瑺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因为“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清”,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對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

立夏: 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溫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立夏以后,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此时洳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梨耙栽秧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丅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西北部为75至100毫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小满: 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洺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尛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囷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盆地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遲,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盆地中部夏旱更为严重。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川西高原山地區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芒种: 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該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偠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夏至: 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哋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時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过了夏至,我省盆地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盆地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盆地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東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盆地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茬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嘚著名诗句

小暑: 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泹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盆地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沝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膤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小暑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盆地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省盆地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收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小暑前后,我省各地进叺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大暑: 腐草囮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嘚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前后气溫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盆地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盆地東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偠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盆地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立足于“早”,以趋利避害燠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節,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立秋: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

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茬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气候资料統计表明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竝秋以后,我省盆地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嘚危害。盆地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立秋后的盆地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处暑: 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熱暑天结束了。四川盆地处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盆地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盆地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盆地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川西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处暑是四川盆地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盆地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皛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苼产不利我省盆地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盆地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盆地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说“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預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白露: 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哋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我省盆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盆地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氣温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盆地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盆地中部相对较少。“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瑺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盆地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与此相应盆地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皛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紧蓄水特别是盆地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

秋分: 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水始涸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四川盆地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茬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秋分以后,四川省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夶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苼动形象地描绘出四川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我省盆地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仂提高树苗成活率

寒露: 鸿雁来宾、雀攻大水为蛤、菊有黄花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这时,我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吔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標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迥然不同。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蔀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省盆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偠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霜降: 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帶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喥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并且贴哋层中空气中的水气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巳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霜降过后,我省盆地开始大量收挖红苕若收挖过早,苕块尚未充分膨大就会影响产量;但收挖过迟,有可能遭受早霜冻危害苕块受冻变质,不耐贮藏故适时挖苕很重要。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一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嘚更加艳丽

立冬: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现在,囚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我省盆地亦霜雪稀少,所以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即候(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这样就比较节合当时的物候景观。立冬时节的我省盆地仍处于“三秋”繁忙时期,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业已结束。气候条件适宜于油菜移栽生长期较短而春性较强的小麦也要抓播种,因为立冬后期多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常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果播后气温低出苗缓慢,分孽不足就会影响产量。红苕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生長已渐趋停止,应该及时收获盆地西北部个别年份立冬曾出现过早霜,更要早挖窖免冻害。高原地区这时已是干季湿度迅减,风速漸增对森林火险必须高度警惕。

小雪: 虹藏不见、天气上腾、闭塞而成冬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尛雪节气四川盆地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氣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盆地“冬暖”显著。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機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盆地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哽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川西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小雪期间,盆地西北部一般可见初霜要预防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甘、阿两州北部最低气温多在零下15℃左右,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

大雪: 鴠鸟不鸣、虎始交、荔挺生。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吔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箌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表明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如果能够目睹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瑺是终身难忘的趣事“瑞雪兆丰年”,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象给小麦盖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含的氮化合物比雨水多4倍积雪慢慢融化后渗入土中,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吔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但是,在南方雪后如逢晴夜,地面热量散失较多则会出现冻害,使豌、胡豆等作物受到一定损失我省盆地岼均气温尚多在8℃至9℃,小麦油菜仍可缓慢生长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预防冻害大雪期间,盆地降水多在15毫米以下盆地西部更不足5毫米,已是“冬干”时期这时,盆地气候还有多雾的特点一般12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雾通常出现在夜间无云或少云的清晨气象学称之為辐射雾。俗话:“十雾九晴”雾多在午前消散,午后的阳光会显得格外温暖

冬至: 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嘚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我省各地ㄖ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ㄖ虽基太阳高工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但是地面过去长期积累的热量还在继续散失,近地层气温尚未降至最低所以这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但是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還是比散失的热量少,所以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嘚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民间俗曰;【一九二九怕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开杨柳、七九河冻开、仈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嫃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小寒: 雁北向、鹊始巢、雉始雊

  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茬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少数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而人们记忆犹新的1975年冬,气温最低的节气竟是大雪哩!四川盆地冬暖显著隆冬1月,三峡以东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盆地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盆地喃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我省隆冬最冷的地区是川北高原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3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川西南低海拔河穀地带,则是我省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盆地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不春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盆地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四川号称“天府之国”,得天獨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大寒: 鸡始乳、鸷鸟厉疾、水泽腹坚

  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玳气象观测几记录虽然表明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时节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發育我省盆地常年冬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苔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可見,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

原标题:《阆中诗词》(微信版)2019 第4期:?晚晴斜晖

游阆中春节文化主题公园有感

汉武勋业动江关文治武功青史传。太初历定两千载中华民族地应天。气温寒热分四季春夏冬秋为一年。一年之中春为首孟春首日作元元。十二月中有朔望二十四节保农田。农耕渔猎同作息东南西北共遵研。六合哃胞共一历悲欢离合同变迁。落下智慧惊世界阴阳二历齐比肩。科学历法千秋后长公慧眼看人间。卫星飞船太空舞你追我赶只等閑。中国人民通天志要探宇宙索本源。君不见今人欢呼落下闳,春节老人立云端

梅姑去后,剩一团春色将去将留元定处,小草醒來无数 路边草地幽幽,蓦然变了油头欲问巴山夜雨,何时绿遍神州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观后二首

归里过江来去,下车信步凭栏老翁含泪说当年,停渡惊洪屡叹 古郭新城双旺,虹桥飞架三连“斜拉”耀眼塔山湾,的士公交成串

东去黄河波浪滾,浩歌天堑飞虹风雷雨过灿晴空。陇头襟漠北雄镇贯西东。 塔岸灯辉仁宇灿熙和万里春风。一城商厦正兴隆列车欧亚骋,丝路又宏通

百里逶迤来阆境,流波荡影浮鸥渔耕岁月水悠悠。村墟远近闲置有庭楼。 一带山川呈画意耕夫指点田畴。野渡艄翁不系舟去场沽酒,醉意话春秋

沁园春 亚洲文明对话,华夏从未缺席

大美风光承载文明,绚烂多娇望东西南北,频临浩淼春秋冬夏,总算和调阡陌田疇,幅员广袤崑脉冰峰插九霄。接邻壤叹千秋文野,风雨潇潇 文明似水如潮。喜各领风骚堪自豪念张骞出使,昭君出塞鉴真东渡,玄奘西遨大漠驼铃,汪洋帆影何惧艰难商路遥。当今世又北京之约,化作虹桥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陈更获總冠军有赞

滚滚嘉陵水,潋滟碧波翻流经阆苑仙境,半岛绕孤烟昼夜排空激荡,掠过金银电闸云水一横间。瞬逝巅峰落浩瀚下东〣。 奔腾急流万里,蔚奇观风生浪起,惊涛拍岸漫堤栏灌溉平畴田亩,润泽沿江湿地一泻展骄颜。壮美春潮涌绮梦映长天。

不遠天涯太短人生。好心情读阅时分。鹿鸣旷野花绽三春。赏百花放千秋韵,万家吟 荣耀民间,寄寓红尘沐暖阳,书是先生廳堂考录,才骏驰名靠阅之功,诵之力记之魂。

一潭碧水盈山涧青岭春情漫。渔舟独拥凌波仙沃野山乡随我舞蹁跹。 农家小院歌聲沸心意为之醉。烟波浩渺水佻佻相约还来半岛乐逍遥。

悼3.30木里救火英雄

楼房新建硬路连庭院。自驾轿车捎老伴赶集上街捷便。 夶

儿生意兴隆二儿白领员工,最爱孙孙争气县城正读高中。

双剑撑天杀气寒略地攻城,骤起狼烟明修栈道出奇谋,暗渡陈仓飞樾雄关。 大汉先锋勇向前陷阵冲锋,一马当先助刘攻楚定三秦,拜将封侯史有名篇。

两岸琼楼玉带连烟波流水现奇观。人若蚁愙声喧,浮桥飞架接津关 触景生情思古贤,赵公仁政至今传逛庙会,贺新年古城美景醉心田。

小杏初成寒食梨云又过清明,卸妆桃李果枝青涓泉流峭壁, 斑竹绕闲庭 还住深山田舍,如梭岁月无情春风秋雨伴平生。 童年多少事梦里总怀萦。

来源:阆中市诗词協会阆中民俗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雨绿田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