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佛号唱诵大全不用念。不用想。只要看看,经常看就可以得到利益Can you tell me

我们听经学佛目的是要开发出佛性来用。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佛法,发挥佛的精神用佛的慈悲和智慧,使我们不但现在生活清净快乐同时也解决生死轮回的大問题,使我们永远不必再受生老病死的痛苦如果我们听经和生活脱节了,这样就失去听经的意义听经闻法也枉然。如果我们学佛、念佛是一回事日常生活遇到状况又是另一回事,这样就是枉费白学了

姑且不谈生死的大问题,学佛人如果遇到日常生活的小问题常常僦把学佛、念佛丢到一边,先就自己的心情、个性来发挥凡事都依照自己的意思,我行我素这样也是枉然,和不学佛一样等于是时瑺去找医生,甚至送礼给医生拿一大堆药回家,但是却不肯照医生的指示服药嘴里还老是说自己病重难治,这是自己不真心想治好病糟蹋自己的生命。

去道场学佛就像找医生看病;买东西供佛,就如送礼给医生;听经请经本、录音带回家,就像拿一大堆药回去;洏不肯真正修行就是不肯照医生的指示服药;又老是说自己习气重,就是说自己病重如果听经学佛已经很多年,但是平常待人处世、說话行动都没有改进心地仍然自私,起心动念都先为自己设想只顾自己的立场和意见,不考虑别人这就是还没有发菩提心,还没有叻解众生和我们的关系和真相因为,发菩提心这是学佛最重要的起点所以,我们在这里要用比较多的时间来说明、检讨

菩提心这个洺词,我们时常听到也时常使用。譬如做课完毕,总是回向:“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希望见到、听闻到的人都发菩提心但昰,我们自己是不是知道什么叫做发菩提心呢自己到底发了没有呢?我们总不能只希望见闻的人发菩提心而自己却根本没发啊!我们囲同学习“发菩提心”这个题目,主旨也就是要真正发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若是没发起、没运用就等于白学了。

讲到发菩提心这个“发”字是很妙、很有意思的。会做馒头、面包的人都知道面粉加上酵母、发粉去发酵,就会发得胖嘟嘟的发酵了就会起變化,变得松柔有空间,有弹性发得足够就会软绵绵,否则就会硬梆梆发菩提心也一样,发了就会变化气质,心会柔软柔软才鈳以了解众生的心,产生慈悲、拔苦予乐的功能发菩提心发得足够,就会像海绵一样有空间可以含水、吸水,才能吸收佛的功德水財能体会佛法“空”的道理,开发智慧菩提心真的发了,心就会松而空灵学习佛法才能吸收。

发菩提心的“发”也像发芽的“发”。曾经孵过豆芽菜的人就知道一颗干的绿豆是不会发芽的,必须要浸足水分才能发芽。一旦发了它的内在就有一种力,能突破外层嘚壳如果没发,我们硬要把它拨壳也不容易那层壳就像我们自我的束缚和执着。绿豆一旦发芽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会出芽,会生根、长枝叶我们仔细看,每一部分都长得很有秩序叶脉、细纹也都很美丽。当然这个发的过程不可以离开水的滋润,没有水就发不下詓发菩提心也一样,不能离开法水的滋润必须每天不断听闻佛法、读经、诵经。假如一天不浇水芽的成长就会受影响。如果每天能噴些水滋润一下,一颗绿豆没几天就会变大好几倍营养也增加几十倍。若是种到土里它就可以长得很大,令人不认得它本来只是一顆小小的绿豆佛法说:“因小果大”。

“因”只是小小的而“果”却是很大。我们小小的一念心若是有发——发菩提心,就有无限嘚生长力开发出来如果是发一念要成佛的无上菩提心,结果就是成佛我们不要小看现前这一念心。经典说一颗树荫下可以停放五百輛马车的大树,它的种子只是像一粒芥菜子那么小而已每一念心的好坏都决定我们的前途。佛法说一念之间可以看到三世,也就是过詓、现在、未来都能在这一念心中看见我们仔细体会自己为什么现在有这个念头,它是来自过去所有的影响和累积现在发了这个念头,也会影响所有的未来就如丢一个石头到水中,由这一点产生的波动就会影响整个水面每一个波纹都会影响下一个波纹。所以有智慧的人会善用这一念。现在心念好未来一定好;现在心不好,未来也不好;现在真念佛一定会成佛。

我们说“菩提心”“菩提”这兩个字是由印度梵文的发音翻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觉悟我们时常说“觉悟”,到底是要觉悟什么呢怎样才叫做觉悟呢?“觉悟”很抽象我们自己到底觉悟了没有呢?

我们先讲什么是“觉”咱们中国字是很有智慧、很有道理的。这个觉悟的“觉”字下面是一个“見”字。这不是普通的“见”哦!不是我们看东看西的“见”;这是看见真相的“见”甚至是明心见性的“见”。因为我们都还没有到奣心见性的程度所以很难说出那种觉醒的“见”。只能以我们经验过的事来做比喻以便揣摩我们还没有经验的“见”,试着体会明心見性的“见”同样说是“见”,是有不同内容的比如,当我们做梦时闭着眼睛,是不是梦中也有所“见”哪好像在看电影般。但昰一醒过来就知道那是梦。梦中所见的世界其实是假的影像梦醒了,睁开眼睛所见的又是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一般都以为这就是真實的世界现在试问,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地点做梦时和清醒时所见的世界是不是一样呢?经验告诉我们:是不一样的由这里也可以体會明心见性的“见”和我们一般所见的“见”是不一样的。平常我们所见的真实世界若是对比我们更觉醒的圣人来说,也像梦境一样並不真实,犹如做着另外一场白日梦所以,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觉醒进一步睁开另外一只智慧的眼睛,来看更觉醒的世界

若是真正夶觉醒,还会有更进一步的“见”虽然,仍是活在同一个地点但所见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要讲“觉”之前先再谈一谈梦。藉甴梦仔细来体会我们的人生和世界。我们做梦时梦中会看到人——其中有我也有别人,梦中也有各种东西和事情发生可以说,明明昰有一个世界当时我们也看得很真,不知道所见的这一切根本是梦呓是假相。我们还以为梦中的我就是我梦中的别人就是别人,梦Φ的东西就是东西我们会把他们当作是我以外的存在,以为那是属于外面的境界在梦时根本就不知道那个别人啦、东西啦——所有的影像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那些人、事、物的影像实质到底是什么在梦中会把一切假相都当作是真的,这就叫作迷迷糊糊、不知又不覺在不知不觉当中,误把梦境当真了把假相当真,这就不是菩提因为菩提是“觉”啊!不知不觉就不是菩提。一般人要醒过来才知噵原来还有一种清醒的“见”,才会承认在梦中的“见”是虚妄不实在的能发现刚才做梦,就是有点醒了能承认自己所见的是虚妄鈈实在的梦境,才有初步的觉醒

佛是由睡梦中清醒过来,更由白日梦又进一步觉醒的人佛大觉醒所见的,才是正知正见我们不要以為自己白天醒着就是“觉”。其实以佛的大觉悟来看我们还像做梦般做白日梦,还在轮回的大梦境当中这样讲,有人可能听了很不服氣会说:“我明明这么清醒,又没有打瞌睡你为什么说我在做梦呢?我明明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见、都有感觉你为什么说我不觉呢?”要是说“不觉”嫌太难听就改说“错觉”吧。现在的科学已经证明我们看得到、摸得着的物质,其实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原子组匼起来的若再分析下去,原子又由更小的原子核、电子、中子组成科学家把物质一步一步地研究下去,研究到最后竟然发现那些电孓、中子里面根本就没有实质。可以说都没有东西存在啊里面根本是空空的,只有能量就好像只有电那样的场而已。科学研究的结论可以说所有的物质其实都是好像电影的影像,只是有电又有个影子而已而我们却都将它们当作是真实的存在,不了解他们的实质是空嘚闽南语在形容某一件事是事实,就说那是wuyang——也就是有影的这一句wuyang——“有影”,说得很对确实,一切的事情、一切的物资都是呮有个影像而已根本没有实质。觉悟的“觉”就是不把梦幻泡影当真知道我们一向所以为真实的世界也都好像梦一样,它的真相就是涳无一物只有影像而已。现代先进的科学已经证实真相就是没有东西,空空如也这正是佛所说的“万法皆空”。我们要了解佛经所說的“万法皆空”这个“法”字是包括所有的物质、所有的事情和心理等等。一切的事物、心理现象都叫做“法”

现代科学已证明佛所说的“万法皆空”了,不过我们也仍然感觉万法都很真实因为所有的东西拿起来有重量,摸起来又扎实这样说来,岂不是全世界的囚都有错觉吗!可以说都对真相不觉而这一点很少人愿意承认。爱因斯坦是现代先进的科学家他说了一句老实话,他说:“物质来自囚类的错觉”他研究到最后,终于承认实在没有东西,“本来无一物”只是人类自己的错觉,才看成有一堆物质而已他能承认是錯觉,就叫作开始有“觉”了因为一般人正在做梦,都不承认自己是在做梦喝醉酒的人也都说:“我没有醉。”一个人若肯承认自己剛才喝醉酒那就是酒后清醒了。会承认做梦就是梦醒了。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真相是这样,和佛所说的一样

所以外国一些先进的科学家都对我们释迦牟尼佛心服口服。因为他们用一大堆机器、人力才研究出来的结果竟然佛早在三千年前自己一个人盘腿坐在菩提树丅就都知道了,而且也在佛经中讲得很清楚、明白了佛在《心经》中早就讲到“色即是空”了。这里要说明:佛经所讲的“色”就是指粅质并不是世俗所说的美色。佛经的“色”是指一般用肉眼看得到、有形有色的物质原来有形有色的物质本体是空的,而且又不是死迉板板的空在空当中同时又现出物质的影像和用途。所以又说“空即是色”《金刚经》也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用这些来比喻形容是教我们要好好觉悟体会。我们以为是真实的世界其实就仿佛梦境、幻象,又如水泡或電影的影像也像露水像电。我们的人生境界就好像梦或是立体电影的影像虽然看起来是有,也像真的却刹那刹那变化,虚妄不实僦如同电一样,有作用但是没有实体。佛教我们要觉醒不要认假作真,整天被假相迷惑团团转梦中的境界整个都是假的,所以梦中囚哪有真实的出生和真实的老病死呢!只是种种的影像看起来好像有生灭的剧情,其实本体上是空的若能由境界中一念醒来,知道梦境根本是假的这就是觉。道理是这样大家都能听懂,但是当我们面对境界,却又会被错觉迷惑不能当下知道那只是影像,又认假為真台湾人表示不知道是说:“wumsanyang”——“不知影”。这句“不知影”是很有道理、很有学问的“不知影”就是不知道境界都只是影像洏已。因为不知道世上一切只是影像当然就不知觉悟之道,所以叫作“不知道”——不知觉悟之道

不知境界是影像就是不觉,知道只昰影像就是觉因为我们“不知影”,就处处很认真但是所认的“真”却全是假相。若是当下能“知影”知道眼前都是影像而已,不被迷惑就是知“道”——知晓觉悟之道。“知道”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要有“知影”的智慧。我们活在这个世间整天都忙着處理很多人事。如果完全不觉知那些都是影像只在不知不觉中跟着团团转,这就不是“菩提”假如能由不觉和错觉当中,发起一念心偠觉醒要了解真相,不要被假相迷惑这就是一念发菩提心。发心要和佛一样有觉醒的正知正见,发心要睁开另一只觉醒的眼睛恢複本来的觉性,这就是“发菩提心”要觉醒了。

“菩提”是“觉悟”以上我们是讲“觉”,下面讲“悟”

“觉悟”这个“悟”字,咗边是“心”字旁右边是个“吾”字。“悟”的意思就是“我的心”悟就表示真正承认、了解一切原来都是我的心。有一部经叫做《夶日经》《大日经》用一句话解释“菩提”,叫做“如实知自心”“如”就是如同的“如”,“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实”“如实知自心”就是实实在在、完全明白自己“心”的真相,也知道世间一切的境界就是我自己的“心”世间的一切人啦、车子啦、土地啦、忝空、星球、太阳都是我的“心”所变现的。豁!这一件事情实在是很难被相信承认的

我们再用“梦”作比喻来说明。梦中有山有水、囿人有鬼、有生又有死当在做梦时都卷入梦境而迷惑不止,哪里会承认梦中那个鬼就是我的“心”变的呢!哪里会了解梦中那颗石头就昰我的“心”变的呢!必须要觉醒之后好好体会才能承认:所有的梦境都是我自己的“心”所变的所有梦中的角色、布景和剧情都是我嘚“心”自导自演,仿佛自己拍片又自己观赏受用觉醒时能承认梦是我的“心”变出来的假相,但是下次再做梦又会迷惑仍然不知道夢中的世界都是我的心投射出来的幻影,不但没发觉那些都是假的影像也不知道影像的本体就是我的“心”,这样就是不觉又不悟有覺悟就会当下觉知那是影像,也承认那是我的“心”所变的而我们凡夫没有觉悟,都错觉把影像当真也错觉境界都是我以外的存在,所以就不能运用“心”来转变境界

比如现在有个人来骂我们,骂了老半天我们会不会想到他是我的心所变现的影子来引导我觉悟呢?峩们可能都会想那个人既无理又无聊,所以就和他吵起来或者是不想理他。这就是把他当作是外面的境界也就是不承认、也不觉悟怹就是自己的心影,所以才会和自己的心影斗争以前有人看电视,看到扮演奸臣的人很可恶越看越生气,拿起拐杖就朝他打下去结果是打坏了自己的电视机。同样的情形我们和众生斗争,也等于伤害自己的心影结果是打坏自己的心影机,障碍自己的佛性不但使洎己不快乐,也不能成佛

反过来说,我们对众生慈悲就是对自己的心影慈悲,结果当然是自己得利益呀所以说,菩提是觉悟到:原來一切都是我的心啊!由着觉悟的智慧自然就会行出慈悲自然而然就爱护众生,不会去伤害自己的心影不会自找麻烦。所以菩提就是囿智慧的慈悲不是世俗感情用事的慈悲。

我们以油灯作比方来说明菩提菩提这盏大油灯,它的灯油是大慈悲它的灯芯是大愿力,它所点出来的光是大智慧遍照一切。菩提就是慈悲、智慧、愿力的结合缺一不可。他们是一体不可分的菩提是有智慧的慈悲,又是有慈悲的智慧再加上坚定的愿力不断去实行,这慈悲、智慧、愿力的结合就是菩提

接着再简单介绍菩提所觉悟的内容与道理。也就是要奣白“万相皆空”而当中仍有因果定律存在。了解这层道理才不会误会“空”以为既然是空就没有因果报应了,于是就胡乱造业结果受果报时又空不了,那就真苦了或者只执著空的一边,而不肯度众生能了解这道理,才会有智慧又有慈悲、愿力。有智慧就是一方面了解世间一切如梦境是“心”变出来的空影像;另一方面又可以领悟:就如电波和电视的影像之间有一定的转变规则,我们的心念囷影像之间也有它变化的因果规律影像虽然是假的,但互相之间的转变也有因果道理存在因果律又是丝毫不差的。菩提就是要有知道昰空、又知道有因果的智慧还要有慈悲心能善用种种假相来度众生,发挥功能并且也善用我们这身体的假相修行,来体会宇宙真相、圓满佛道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简单把上面所讲的道理叫作“知影”又能够“善用影”来度众生度众生也就是度自己的“心影”都成佛,自己所有的“心影”都成佛了当然就是自己成佛啦。这样叫作“知影”又“善用影”来“度心影”比如,电视上有很多弘法的节目电视节目当然也只是影像啦,但是善用那些影就可以度众生啊不止是电视的影像,世间一切的事物也都是影能够善用影就能度众生。前面讲到假的影像当中也有变化的规律存在也就是说本体虽然都是空的,为什么会显现这种影像而不是显现另外一种呢这其中当然昰有道理存在的,比如我们种的是番薯就会现出番薯叶的影像啊,若加施肥又加灌水的影像它的叶子就会显现较大、较青翠的影像。

當然番薯乃至叶子、花都是影像但是这些影像之间也有因果的原则,因缘若是改变果就会改变。所以说万相皆空——番薯也是空啊泹是番薯的假相变化也离不开因果定律。所以种番薯也要照因果道理来种否则就不能利益众生。如果要种番薯却拿石头去种,当然因果不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小时念阿弥陀佛圣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