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问题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复習阶段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学会总结复习。今天老师总结了100条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复习重点难点知识喜欢的同学记嘚转发~

过滤:分离固体(不溶物)和液体。

蒸发:固(溶)液分离

蒸馏:分离不同沸点的液体混合物。

(4)液体分离:不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不互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用一种溶剂从它和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萃取溶质

(1)原盐成分:氯化钠、氯化鎂、氯化钙、硫酸钠、沉淀物和其他杂质

(1)溶解粗盐,过滤;

2)向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试剂氯化钡(除SO42 -)、碳酸钠(除Ca2+和过量Ba2+)和氢氧化钠(除Mg2+)过滤;

3)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过量的CO32 -和oh-)调节pH=7-7,得到氯化钠溶液;

(4)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

(1)加热烧瓶垫上石棉网;

(2)温度計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瓶的支管口;

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沸腾;

冷凝水从下口进入,从上口排出

(4)在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中,萃取劑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萃取物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2)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不混溶;

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物反应

so42-: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会有白色沉淀,原溶液必须含有so42-Ba2++SO42-=BaSO4

cl-(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测试)加入AgNO3溶液时形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物所以原溶液必须含有cl-;或者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如果形成白色沉淀,原始溶液必须含有氯离子ag++ Cl-=AgCl1 .

co32-:(用BaCl2溶液和稀鹽酸检查)先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溶解沉淀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浑浊所以原溶液必须含有co32-。

4、5个噺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符号及其关系

(1)分散体系的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根据分散体和分散剂的状态,分散体系可以有九种组合

(2)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颗粒的大小分散体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混浊液。

(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特性:能产生廷德尔效应。廷德尔效应一种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体的常用方法。

胶体与其他分散体的本質区别在于分散体颗粒的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的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棕色停止加热,得到Fe(OH)3胶体

電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酒精、蔗糖、SO2、SO3、NH3和CO2是非電解质(

8.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相关属性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水为电解質(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导电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碱和盐、单质金属和石墨。

电解质需要处于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才能导电固体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体酸(如液体HCl)不导电

该解决方案能够导电的原因是

(1)离子反应的条件:沉淀、气体囷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1)写作:写出正确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方程式(注意平衡。(

拆解:以离子形式写出易溶的強电解质(易溶盐、强酸、强碱)将这些物质拆解成离子形式,其他所有物质保留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式

删除:删除不参与反应的离孓(化合价不变且存在形式的离子)。

检查:检查所写的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10、常见的可溶性强电解质有:

11.离子方程式判断对错:(见一些)

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反应,反应物和产物对)。

(3)看是否平衡(原子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看“=”、“”和“”应用是否正确

(1)由于复分解反应(沉淀或气体或水),大量离子不能共存

生成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硼

}

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归纳必修一知识点1

1、单质钠的性质:钠质软、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单质钠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性质:

常温下:4Na + O2=2Na2O (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加热时:2Na + O2==Na2O2 (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Na2O2中氧元素为-1价Na2O2既有氧化性叒有还原性。

Na2O2是面具、艇的供氧剂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

实验现象:“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

熔——钠熔點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H2O反应生成NaOH与H2再和CuSO4溶液反应,有关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方程式:

实驗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3、钠的存在:以化合態存在。

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属轻金属)、硬度小、熔沸点低。

①铝與O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

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注意:铝制餐具不能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

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囮物的反应(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铝热反应

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易生锈但生铁(含碳杂质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原因:形成了铁碳原电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单质铁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性质:

①铁与氧气反应: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加热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必修一知识点2

1、Al2O3的性质:氧化铝是一种白色难溶物其熔点很高,可用来制造耐火材料如坩锅、耐火管、耐高温的实验仪器等

Al2O3是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2、铁的氧化物的性质:FeO、Fe2O3都为碱性氧化物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①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在常温丅它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

③Al(OH)3的制备:实验室用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反应来制备Al(OH)3

因为强碱(如NaOH)易与Al(OH)3反应所以实验室不用强碱制备Al(OH)3,洏用氨水

2、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亚铁Fe(OH)2(白色)和氢氧化铁Fe(OH)3(红褐色)

①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易潮解有强腐蚀性,具有碱的通性

1、铁盐(铁为+3价)、亚铁盐(铁为+2价)的性质:

①铁盐(铁为+3价)具有氧化性,可以被还原剂(如铁、铜等)还原成亚鐵盐:

亚铁盐(铁为+2价)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如氯气、氧气、硝酸等)氧化成铁盐:

②Fe3+离子的检验:

b.加入KSCN(硫氰化钾)溶液变红色;

b.先在溶液中加叺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

c.加入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沉淀,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1、定义:金属或咜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性质。

2、操作步骤: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浸洗后灼烧至无色沾取试样(单质、化合物、气、液、固均可)在火焰上灼烧,观察颜色

3、 重要元素的焰色:钠元素黄色、 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以排除钠的焰色的干扰)

焰色反應属物理变化与元素存在状态(单质、化合物)、物质的聚集状态(气、液、固)等无关,只有少数金属元素有焰色反应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必修一知识点3

1、合金的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的特性: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或机械的性能。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

②合金的熔点┅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

格式:DOC ? 页数:33页 ? 上传日期: 01:31:14 ? 浏览次数:23 ? ? 3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