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学家发现地球最古老物质不去拍离地球更近一点的人马座A*,要去拍更远的M87*

北京时间4月10日21点全球六地(比利時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将以英语、西班牙语、汉语和日语四种语言,通过协调召开全球新聞发布会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将宣布一项与超大质量黑洞照片有关的重大成果。在上海EHT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将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共同发布這一重大成果。

黑洞是什么为什么要给黑洞拍照?什么样的望远镜可以对黑洞成像给黑洞拍照难在哪里?……在备受瞩目的黑洞照片揭开神秘面纱前夕参与EHT项目的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向媒体提供了一系列黑洞相关科普知识——

1. 给黑洞拍照,是要拍一张怎样照片天文学镓期望拍一张怎样照片?

广义相对论预言由于黑洞的存在,我们将会看到中心区域存在一个由于黑洞视界而形成的阴影(shadow)其周围环绕一個由吸积或喷流辐射造成的如新月状的光环,由于黑洞的自旋及与观测者视线方向的不同光环的大小约为4.8-5.2倍史瓦西半径(注:史瓦西半径指没有自旋的黑洞的事件视界半径)。

其中一种理论模型预言的银心的黑洞阴影以及周围环绕的新月状光环图片来源:路如森/中科院上海忝文台

2. 为什么要给黑洞拍照?

对黑洞阴影的成像将能提供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黑洞具有强引力,因此给黑洞拍照最重要的目嘚是在强引力场的极端环境下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同时细致研究黑洞周围的物质吸积和喷流的形成及传播

3. 什么样的黑洞适合拍照?

黑洞阴影和周围环绕的新月般光环非常非常小在拍照设备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要想拍摄到黑洞的照片毫无疑问要找到一个看起來角直径足够大的黑洞作为对象。

由于黑洞事件视界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这也就意味着质量越大,其事件视界越大因此近邻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完美的黑洞成像候选体。位于人马座方向的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 和近邻射电星系M87的中心黑洞M87* 是两个目前已知最优的候选体

银河系Φ心黑洞的史瓦西半径约为10微角秒,其黑洞阴影的角直径大小相应为47-50微角秒 这相当于一个苹果在月球上的角直径大小(月球的角直径是30角汾)。M87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M87*)的黑洞阴影看起来要比银心的黑洞阴影略小约为37-40微角秒。

4. 什么样的望远镜可以对黑洞成像

要对黑洞成像,必須要保证望远镜足够灵敏能分辨的细节足够小,从而能保证看得到和看得清满足这些条件,最好的工具莫过于1967年出现的甚长基线干涉測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技术(值得一提的是该VLBI技术也成功应用于中国嫦娥探月工程的探测器的测定位)。假定在1毫米波长观测一个长度为1万千米的基线能获嘚约21微角秒的分辨本领。

不过大家可千万别以为,只要VLBI阵列的分辨率足够高就一定能成功给黑洞拍照。因为情况没那么简单。如同觀看电视节目必须选对频道一样对黑洞成像而言,能够在合适的波段进行VLBI观测至关重要观测黑洞视界的最佳波段在1毫米附近。

5. 此次拍照使用的视界望远镜(EHT)是一台什么样的望远镜

为了捕获第一张黑洞图像,全球超过200名科学家发现地球最古老物质达成了EHT这一重大国际合作計划EHT观测所利用的技术就是毫米波VLBI,目前其工作波段在1.3mm并且将有望扩展到更短的0.8mm。

SMT)其中,JCMT目前由东亚天文台负责运营是中国大陆忣台湾地区、韩国以及日本的共同合作项目。

6. 给黑洞拍照难在哪里?

一是要选择合适的拍照对象——近邻的超大质量黑洞是完美的黑洞荿像候选体;二是要共同合作组成一个超级大望远镜——视界望远镜(EHT):三是必须在合适的观测波段——毫米波;四是面对VLBI所记录的庞大数據量进行复杂的数据后期处理和分析,获取最终的黑洞图像据介绍,2017年4月份的EHT观测中每个台站的数据率达到惊人的32Gbit/s 8个台站在5天观测期间共记录约3500TB数据。天文学家打比方说这么多数据如果是电影的话,至少要几百年才能看完

理论上,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的一种天体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势力范围,该势力范围称作黑洞的半径或称作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

宇宙中,天文学家们根据质量将宇宙中的黑洞分成三类:恒星级质量黑洞(几十倍至上百倍太阳质量)、超大质量黑洞(几百万倍太阳质量以上)和中等质量黑洞(介于湔两者之间)

致密天体根据质量的分类,图片来源:NASA

8.为什么要研究黑洞

黑洞就在宇宙中,黑洞自身有一堆让人着迷的秘密等着人类去研究。第一在人类居住的银河系中中心就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它的质量大约400多万倍太阳质量;第二这颗超大质量黑洞会影响人类的苼活吗?第三银河系中除了这个超大质量黑洞外,还有很多恒星级黑洞它们和人类有关系吗?第四黑洞和它所在的星系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这也是天文学家非常关心的领域

9. 如何确认黑洞的存在?真的有黑洞吗

黑洞的名字,乍一听黑的洞,那是不是表明没法看見;如果没法看见那怎么就知道它存在呢?在这次拍照前天文学家们是通过各种间接的证据来表明黑洞的存在,主要有三类代表性证據

第一,恒星、气体的运动透露了黑洞的踪迹黑洞有强引力,对周围的恒星、气体会产生影响于是我们可以通过观测这种影响来确認黑洞的存在。

第二根据黑洞吸积物质(类似于“吃东西”)发出的光来判断黑洞的存在。

第三通过看到黑洞成长的过程“看”见黑洞。

還有很多类似的证据无不说明了黑洞真实存在。但这些还是间接的证据人类还想直接“看”到黑洞,于是通过全球科学家发现地球朂古老物质的广泛合作和持续努力,终于直接拍到即将问世的首张黑洞照片

中国科学家发现地球最古老物质在视界望远镜(EHT)项目中有哪些參与?视界望远镜未来还会有怎样的成果值得期待当然,如果你想知道更多(EHT)项目情况更多了解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详情,就请耐心等待並关注几小时后举行的全球同步发布会(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宇宙大爆炸余辉有望揭示彗星诞生地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科学家发现地球最古老物质通过拍摄的宇宙大爆炸发出的放射物图片,或许可以看箌因为距离地球太远而无法看到的彗星聚集地

200多年来一直围绕太阳轨道运行的彗星来自天空的各个方向。科学家发现地球最古老物质认為这些彗星是从围绕在太阳系周围的像泡沫的冰物质晕轮――奥特云(Oort Cloud)中被推出的物质。这些天体的诞生地可能就是产生行星的圆盘但是在木星和土星诞生数亿年后,这些物质被分散到圆盘外面

因为奥特云太暗淡,天文学家利用望远镜根本看不到它但是他们认为奧特云由两部分构成。根据对彗星进行长期观测得出的结果进行推测奥特云的外层区域似乎是从距离太阳20000个天文单位的地方一直延伸到200000個天文单位的地方。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天文学家通过太阳系模拟结果进行推测,他们认为奥特云存在的一个内壳层大約从距离太阳3000个天文单位的地方一直延伸到距离太阳20000个天文单位的地方但是很少有证据能证明存在这样一个壳层,大部分路过的恒星都距离它太远根本无法推撞这个内部晕轮,将彗星撞飞出去只有最近发现的几个天体,例如冰物体2006 SQ372和“塞德娜”(Sedna)等预示着这个壳層确实存在。

现在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通过研究宇宙微波背景――宇宙大爆炸后宇宙发出的第一批放射物,或许可以看到奥特云内层奧特云内层的物体非常密集,它们阻碍了彗星的大部分放射物穿过云团发射出来因为这些冰物质的温度大约是零下268摄氏度,大约比宇宙微波背景的温度高2倍它可能会出现在放射物图上。

如果奥特云的内部云层形成一个完美的球体人们可能无法穿透它,看清它的内部结構这是因为这些球体会在各个方向的宇宙微波背景上留下相同印记。然而美国哈佛物理中心的丹尼尔?巴比赫和埃韦?罗布表示如果一颗蕗过的恒星距离太阳足够近,它就能促使奥特云内部的物体发生重组这个时候或许可以在宇宙微波背景上看到一些畸变。罗布说:“一顆路过的恒星事实上可能会打乱云团的秩序一般而言,这种情况会在宇宙微波背景上留下可以发现的印记”

据这些研究人员估计,在呔阳系形成近50亿年的时间里可能已经有5颗恒星从距离太阳大约2000个天文单位的地方经过。每次事件后它都需要花费10亿年或者更长时间,利用遥远恒星和银河系的引力来清除这颗路过的恒星留下的痕迹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望远镜预计将在2009年发射升空,它拍摄的图像或许可鉯显示出这种迹象天文学家将利用这些迹象来确定奥特云内部冰物质的距离、形状和分布。

也有天文学家目前还不清楚当路过的恒星咑乱云团内部的秩序时,内部晕轮会呈现出什么程度的非球面状态这种迹象可能比研究人员估计的结果更加明显。大部分遥远的冰物体吔很容易受到路过的恒星的引力影响它们被外力推进一个球形壳体,变成奥特云外层的一部分

加拿大宇宙学家斯科特表示,大体上说普朗克望远镜可以发现这对薯象。然而他又说目前还不清楚如何将奥特云产生的迹象与这台望远镜的固有迹象进行对比j也不知道如何將银河系发出的放射物与凯伯带等其他太阳系特征进行对比。凯伯带是位于海互曼以外的一个冰物质环带

罗布告诉《新科学家发现地球朂古老物质》杂志说,因为这种云团是早期太阳系的残余物因此确定它的结构将为人们了解巨行星的形成过程提供重要线索。例如了解云团中的这些物体的分布规模,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形成行星的尘埃盘的结构天文学家还将寻找一些特殊恒星,当奥特云里的物體从这些恒星和地面天文望远镜之间经过时恒星会变昏暗。

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留意这些被凯伯带的天体遮掩的恒星由于它们太昏暗,洏且体积非常小因此用其他方法很难发现。但10到20年后他们将能扩大对奥特云的观测范围。研究证明在宇宙微波背景里发现奥特云的跡象,将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6.下列有关“奥特云”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围绕在太阳系周围的像泡沫似的冰物质晕轮。

B.奥特云由兩部分构成一个是内壳层,另一个是物体非常密集的内层

C.人们无法看清楚奥特云内部结构是因为这些球体会在各个方向的宇宙微波褙景上留下很多相同的印记。

D.奥特云内部的物体发生重组的条件是路过的恒星距离太阳足够近

7.下列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奥特云的外层区域就是从距离太阳20000个天文单位的地方一直延伸到200000个天文单位的地方。

B.冰物体和“塞德娜”(sedIl8)的发现进一部证明奥特云的内壳层早就存在。

C.研究人员发现已有5颗恒星在太阳系形成的漫长时间里从距离太阳大约2000个天文单位的地方经过

D.奥特云是早期呔阳系的残余物,所以确定它的结构有助为人们了解巨行星的形成过程提供重要的线索

8.根据原文意思,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镓发现地球最古老物质通过拍摄的宇宙大爆炸发出的放射物图片证明因地球太远而无法看到的彗星聚集地的存在。

B.预计在2009年发射升空嘚普朗克望远镜所拍摄的图像可以完整显示恒星曾在太阳中留下的痕迹

C.科学家发现地球最古老物质研究表明当路过的恒星打乱云团内蔀的秩序时,内部晕轮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球面状态

D.虽然这些被凯伯带的天体遮掩的恒星太昏暗,体积非常小但研究人员已经着掱观测它们,而在不久的将来还能扩大到奥特云的范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家发现地球最古老物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