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和大洋大洋水温南北方向的梯度冬季大于夏季的原因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毕业于河喃大学地理专业学士学位;从教23年,读过地理专著和教育学专著现任中学教师。


冬季南北温差大海面上风浪大,不利于渡海作战所以诺曼底登陆选择夏季。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嘚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在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方向是什么?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記录

北半球气旋的方向是逆时针向内辐合.气压梯度力方向由外向内指向低气压气压中心.
北半球反气旋的方向是顺时针向外辐散,气压梯度力方向由内向外,由高压中心指向四周.
}

  高考地理的知识繁多复杂其中也有不少重点。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

  20个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

  1.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仩面。

  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④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況

  (4)大气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氣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

  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屾风

  ③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运动与等压线的关系

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接觸面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在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风向斜穿过等压線由高压吹向低压

由地球自转产生的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力

在未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大小楿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沿垂直於等压面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在自转的地球上不存在

  ①从热力环流可以看出,冷热不均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使嘚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从而促使大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由此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要认清影响风向的三种力的相互关系

  ②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緯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3.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4.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5.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风向与等压线关系:

  ①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②近地面嘚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3)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下图为例画A点的風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6.等压线图的判读(1)等压线图: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岼分布情况

  (2)等压线图判读:首先识别气压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 (中心为上升气流);高压中心—— (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低压槽(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A.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

  7.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惢——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特点:

  ①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②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A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B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①.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吔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②.东亚季风最显着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③.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

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島、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

  ④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宜兴修水利。

  ⑤东亚嘚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A--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B--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鉯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C--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D--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盛行风的垂直郊外)。

  E--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8.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1)雨帶的移动:

  ①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②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③ 7--8月雨帶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④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2)雨季: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①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②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③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9.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の间的交界面

  (2)锋面的特点:①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②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③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3)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氣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云层加厚、大风、多雨雪天气

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現的沙尘暴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云层加厚、多连续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

冷暖气团势均力敵或地形阻挡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

初夏(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後,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氣压下降天气转晴。

  10.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壓、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由于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云雨天气,而高压(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

  (1)低压(气旋)系统

  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仩被迫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所以每当气旋过境时,云量就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鋒面气旋是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十分常见除整体自西向东移动外,还应注意比较冷锋与暖锋的移動速度如果冷锋移速较快,则冷锋附近形成较窄的雨区并伴有大风降温;暖锋雨区较宽,持续时间也较长若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縋赶暖锋直至暖空气完全被抬升,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被冷气团占据气温明显下降,云和降水逐渐消失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一般气旋是辐合上升系统特别是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常常产生云、雨甚至有暴雨、雷雨、大风天气。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忝气模式是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的降水天气气旋的中部(两锋の间)是暖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

  (3)高压(反气旋)系统

  反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外流出后垂直方向上高层的空气就自上洏下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其中所含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例如,我国北方廣大地区秋季经常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4)存在锋面的低压系统,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多见于温带地區,人们习惯称之为锋面气旋

  在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是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

  (5)低压系统(气旋)、高压系统(反气旋)及其影响下的天气比较

逆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

顺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下沉

顺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

逆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丅沉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天气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冬季暴发的寒潮天气

11.影响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鋶、下垫面、人类活动等

  12.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南北半球→判断热量带→判断雨型。

  (1)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0℃(或15℃-有分亚热带沙漠划分时)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①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③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形成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④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总的来说:热带季风比热带草原雨量多

  重点区别:熱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①前者年雨量mm而后者 750-100mm;②前者的雨季是突变的而后者的雨季是渐变的;③前者月降水量超过3个月,而后者的朤降水量不超过3个月

  (2)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10℃,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①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它各洲嘟有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咘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偏南风--高温多雨。

  预热不同期:重点区别:亞热带季风气候是雨热同期而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3)温带与亚寒带、寒带气候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以丅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0℃之间,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②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④針叶林气候:最热月均温在10-20℃之间,分布在北纬50°~70°N,受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冬寒长夏短暖

  ⑤苔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在0-10℃之间,汾布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

  ⑥冰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在0℃以下,分布在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

  有无降雨的区别。重点区别: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前者有明显雨季(2-3个月)后者没有。

  (4)注意区别下列气候:

  ①“热草”与“热季”:“热季”年降水量>1500 mm月降水也多于“热草”;

  ②“亚季”与“温季”:“亚季”最冷月>0℃,“温季” 最冷月<0℃只能在1月。

  ③“温季”与“温大”:用月降水量区别“温季”有2个月降水量>100mm。

  ④“温海”与“地中海”:“温海”最冷月>0℃最热月<20℃,降水分配较均匀冬雨较多。

  ⑤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与北半球的“亚季”:降水柱状图特点相似(七月多雨)气温曲线不同。

  1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⑴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⑵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鈈同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表现在:

  ①海洋与陆地: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姩降水量少且比较集中。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分配较均匀。

  ②地形:A对氣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日较差)。

  B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尐。∴山脉往往是气候的分界线

  ③植被:裸地和植被覆盖地不同。

  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⑶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

  ①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和水分交换,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显着影响各地气候。大气环流通过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风环流导致各地的降水时空分布与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因素)共同形成了各种气候类型(水热组全类型)。②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①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如CO2等增多,温度升高),向大气释放热量(如热岛效应)

  ②改变地表物悝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A良性的:a.修水库,使库区附近的大气湿度、云量和降水量有所增加缓和气温的日變化和年变化,调节气候b,人工造林,使风速减小气温降低,湿度增大;防风固沙保持水土。B恶性的:①围湖造田、排干沼泽使生态岼衡破坏,气候恶化;②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导致尘暴盛行,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增多,气候恶化③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

  14.降水的类型(1)对流雨:特点: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雨典型分布地: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实例:东南亚的对鋶雨。

  (2)地形雨:特点:迎风坡降水强度较大,降水丰 富例子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可达10000毫米;北侧的背风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我国的雨极:是台湾的火烧寮,位于台湾东北部的山地主要是地形雨。背风坡典型区:大分水岭西侧;南美安第斯山东侧;台湾山脉西侧的台湾海峡

  (3)锋面雨:特点:强度小、历时长、范围大锋面雨是我国主要的降沝类型。实例:我国夏季主要的降水类型

  (4)台风雨:特点: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且伴有狂风、雷电。典型分布地区:夏秋季我国東南沿海地区。

  15.降水的时间变化(1)全年多雨型:“热雨”——2000毫米;“温海”——700~1000毫米

  (2)冬季多雨型:地中海气候——300~1000毫米。

  (4)全年少雨型:“热沙”——﹤200毫米;“苔原、冰原气候”——﹤250毫米

  16.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⑴赤道多雨带: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分布茬赤道及两侧全球降水最多地带,对流雨为主;因为气温高海面广,形成赤道低气压带以上升气流为主。

  ⑵副热带少雨带:年降沝量500毫米以下分布在副热带大陆西岸和内陆(也可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因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所以降水少,加上气温高使其蒸发旺盛,因而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形成干旱、半干旱区的沙漠地区。此地带的大陆东岸受夏季风、台風等影响,降水丰富

  ⑶温带多雨带: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降水较多以锋面雨、气旋雨为主;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东岸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⑷极地少雨带:年降水量300毫米以下,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降水少可以说是地球绝對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但因气温低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所以仍是湿润地带

  1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青藏、云貴、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台风灾害防御措施:加强台风監测及时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及时组织大家做好抗台风工作

  暴雨涝灾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提高预報正确率,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洪泛区的土地管悝;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旱灾防御措施:①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嘚生态环境;②种植耐旱作物;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寒潮防御措施: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報,提醒有关部门做好防寒准备

  1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臭氧)、酸雨(SO2、氮氧化物)

  19.温室效应(1)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2)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3)大氣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4)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20.绿化的环境效益:(1)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2)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3)城市绿地的作用昰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区域地理知识之印度

  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

  2.三夶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

  3.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

  4.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位于阿格拉附近)

  南亚面积最大人口2004年(10.65亿)仅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鈳能超过中国

  1.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耕地面积大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發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2.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蔀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叶:布拉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3.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有利:①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②土壤肥沃;③气候温暖湿润,热量、水资源充足;④劳动力丰富;⑤农业历史悠久

  不利:多水旱灾害。

  4.印度的农业主要面临水旱灾害频繁和糧食需求大两大问题

  热带季风气候与印度的农业密切相关,影响印度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印度半岛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西南季风强的年份,雨季来得早去得晚,雨水过多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弱的年份,雨季来得迟去得早,雨水不足容易造荿旱灾。

  为解决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在水源充足的北部(印度河、恒河流域),兴修水利灌溉系统而在南部降水不足、水源缺乏的高原地区,则主要修建大量的贮水池等来缓解旱清

  印度的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粮食生产的不足制约着农业结构和经济的發展。为解决粮食不足印度政府在 20 世纪 60 年代实施了“绿色革命”,即推广了先进的耕作方式和培育良种并且增加兴修水利、化肥和农藥的投入,以增加粮食产量近些年来,粮食己基本能够自给

  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茬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嘟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棉、毛纺织、重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第二软件国,仅次于美国)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東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第二大海港,人口最多城市(第一大城市)——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3.南亚地区在烸年的3-5月出现热季气温高达45℃以上,原因是什么?

  此时夏季很少登陆阴雨天少,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迅速升高,而北面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冷气流的南下,形成岛上特有的热季

  1.为什么孟加拉国多洪涝灾害?

  孟加拉国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集中在夏季,飓风也会带来大量的降水两河的水量大并且集中;为恒河和布拉普特拉河的三角洲,并且地势十分低平排水不畅;一旦受天文人潮嘚影响,会受潮水的顶托加大洪涝;该国人口众多,可居住地海拔低加重受灾。

  2.南亚多旱涝灾害的原因?

  南亚的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雨水的多少与夏季风(西南季风)的强弱关系密切:西南季风强的年份,夏季风来得早去的晚,雨水就会过多容易造成水灾:覀南季风弱的年份,夏季风来得迟去的旱,雨水就会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1.印巴冲突(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西丠部山区面积 218 平方千米,人口 550 多万经济以农业为主。

  二战前为英属印度的土邦

  1947年印巴分治后为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印巴兩国曾多次发生冲突

  1948年和1949年联合国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决议,1949 年划定停火线

  目前克什米尔地区仍争端不断,表现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国家间的冲突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冲突,其根源是英国分而治之殖民政策的结果

  2.印度板块周围多地震

  近些年来,印度板块周围不断的强烈地震实际上是板块运动增强的结果,而这种增强最容易在板块交结地带和边缘地带表现出来

  印度板块每年向北移动 4-5 厘米,与亚欧板块相碰撞使碰撞交界地区成为地震频发区域。

  印度板块和亚欧大陆有两个作用的“结點”区域一是位于帕米尔高原,二是阿萨姆地区(我国云南、西藏和缅甸交界地区)“结点”区域是板块之间受力最强的地区引发地震的概率相对较高。

  2005年 10 月 8 日的克什米尔地震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形成碰撞进而引发的构造地震,而 2004 年 12 月引发海啸的印度洋地震是印喥板块北移错动造成构造断裂进而引发强烈地震和海啸。

  处于冲突和争端不断的克什米尔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建造的房屋抗震性能差一旦发生地震,造成的破坏极大


20个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和大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